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总复习(精华)[1]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一、组织学1. 组织构成组织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的组织构成、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
组织学研究的对象是细胞和组织。
由细胞构成的组织被称为细胞组织,由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组成的组织被称为结缔组织。
2. 主要组织(1)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
上皮细胞具有密接的连接和充分发达的细胞间联系,它们所构成的细胞层覆盖于身体各个器官的表面。
根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不同,上皮组织分为简单上皮、复杂上皮和变形上皮。
(2)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外基质和细胞构成的组织。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和保护身体组织的作用。
根据细胞间基质的不同,结缔组织分为结缔组织和软骨组织。
(3)肌组织:肌组织是由肌肉纤维构成的组织。
肌肉纤维的收缩和松弛决定了肌组织的功能。
肌组织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4)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组织。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胶质细胞则提供神经元的支持和保护。
3. 组织切片(1)石蜡切片:用石蜡将组织包固定,然后用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薄片,最后用染色剂染色。
(2)冰冻切片:使用低温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薄片,然后用染色剂染色。
二、胚胎学1. 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开始,到形成成体各种器官和系统的过程。
胚胎发育可以分为从受精卵到胚胎早期、胚胎中期和胚胎后期等几个阶段。
2. 源器官发育(1)第一源器官:第一源器官是由原肠中前段形成,包括消化道、肝、胰腺和呼吸器。
(2)第二源器官:第二源器官是由原肠后部形成,包括泌尿器、生殖器和肛门。
3. 胚胎畸形与危害(1)胚胎畸形:胚胎畸形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形态异常,引起的原因有遗传因素、药物、环境污染和母体营养等因素。
(2)胚胎危害:胚胎危害是指母体在胚胎期间接触有害物质或受到创伤造成的胚胎发育异常,严重时会导致胚胎死亡。
三、组织学和胚胎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知识总结第1章组织学绪论1. 组织的概念和类型组织的概念: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
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 常用的石蜡切片技术:HE染色,嗜酸性,嗜碱性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H-E染色苏木精(碱性染料):将嗜碱性物质(本身酸性)染成紫蓝色——细胞核中的DNA、RNA,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伊红(酸性染料):将嗜酸性物质(本身碱性)染成红色——细胞质、细胞外基质、膜性结构(线粒体、溶酶体、滑面内质网)这种用苏木精和伊红进行联合染色的方法称H-E 染色嗜碱性: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可被苏木精染成紫蓝色。
嗜酸性:易于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可被伊红染成红色。
第2章上皮组织1. P9 上皮特点细胞多、间质少极性无血管分布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3. P10 杯状细胞的分布、光镜特点和功能位置:肠道单层柱状上皮、呼吸道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粘原颗粒功能:分泌粘蛋白,与水结合成黏液,润滑和保护上皮4. P10 内皮与间皮的概念和光镜特点内皮: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垂直观:细胞扁平,中央有核处较厚,其余部分胞质很薄5. 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类上皮的结构特点1、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呈不规则形或多边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的细胞组成。
从上皮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从垂直切面上,细胞呈立方形,核园,居中。
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
从表面观察,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在垂直切面上,细胞为柱状,核长椭圆形,常位于细胞近基底部。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表面有大量纤毛。
组织学和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第一章组织学绪论本章重点:1、掌握:组织学、石蜡切片术、光镜结构、嗜酸性、嗜碱性、HE染色法和超微结构的概念2、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一、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1、组织学概念: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2、组织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3、组织(1)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2)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二、组织学技术简介1、光镜技术石蜡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µm 厚)、染色、封片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嗜酸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酸性.嗜碱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碱性.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结构2、电镜技术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细胞的结构.第二章上皮组织本章要点: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各类的分布及功能(掌握)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功能意义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结构特点一、概述:(一)上皮组织的特点1、上皮组织由大量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3、基底面附着于基膜4、上皮组织内大多无血管5、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二)分类与功能分类:1、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2、腺上皮-构成腺体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二、被覆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特点: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磨擦分布:内皮: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心包膜、胸膜、腹膜其它:肺泡、肾小囊2、单层立方上皮特点:细胞呈立方形(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圆居中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3、单层柱状上皮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核长圆形、位于基底部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特点: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核位置参差不齐;细胞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基膜明显分布:呼吸道5、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特点:表层细胞呈扁平状;中层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基底细胞矮柱状,有增殖能力;基底面凹凸不平分布:皮肤表皮-角化口腔、食管和肛管-未角化6、变移上皮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异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三、腺上皮和腺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腺的分类:(1)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2)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释入血液,如甲状腺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组成四、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侧面—紧密连接、黏合带、桥粒、缝隙连接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1、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2、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功能3、紧密连接: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侧面顶端。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总结重点内容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总结重点内容期末总结重点内容:1、组织的概念和构成2、免疫细胞的组成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3、骨和软骨的够成和共同特征4、气血屏障的组成5、血-睾屏障的组成6、心肌纤维的光镜和电镜结构7、血液组成、数量和百分比8、神经元的分类和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9、毛细血管的种类和管壁的构成10、肌细胞的光、电镜结构11、球旁复合体的组成和功能12、胸腺的组织结构和胸腺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的区别13、肾单位的构成和各结构的结构特点14、混合腺和浆半月:15、肾上腺皮质的分部及各部所分泌的主要激素。
16、精子的发生过程和精子形成过程。
17、上皮的结构和分类18、子宫内膜的构成与功能分层和结构特点、周期性变化。
19、动脉血管壁的构成和与功能的关系20、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形态结构单位和构成21、肺巨噬细胞和肝巨噬细胞的来源和功能22、胃粘膜和胃腺的构成细胞和功能23、肝内血液的来源和去向24、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基本形态结构25、突触的概念和构成以及神经传导过程:26、组织液的来源和去向27、各种血细胞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与功能。
28、肝小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9、淋巴结和脾脏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30、胎盘的构成和功能,可分泌的激素。
31、黄体的种类和存在时期32、卵黄囊的概念、分化和功能33、什么叫蜕膜?分部、什么叫蜕膜反应34、顶体反应和透明带反应的过程和作用35、受精卵分化发育成胚泡的基本过程期中考试内容:第一套:1、浆半月2、同源细胞群3、郎飞结(Ranvier node)4、髓鞘5、微循环6、胸腺上皮细胞7、红髓8、肝小叶1、叙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种上皮的主要分布部位;2、叙述蛋白质分泌细胞的光、电镜结构特点;3、叙述胸腺的主要组织结构和功能;4、叙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途径;5、叙述胃底腺的细胞构成和功能;6、叙述小肠内表面积的三级放大结构的构成组织。
第二套:1、趋化性2、间质性生长3、哈弗斯系统4、尼氏体5、环层小体6、胸腺小体8、门管区1、疏松结缔组织由哪些成分构成;2、写出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及百分比;3、叙述脾的主要组织结构和功能;4、什么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哪些成员;5、叙述食管的组织结构特点;6、叙述胃黏膜自我保护机制的构成和作用原理第三套:1、嗜酸性2、血像3、三联体4、轴丘6、毛乳头7、生发中心8、血-胸腺屏障、1、叙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种上皮的主要分布部位;2、叙述长骨干的一般组织学结构;3、叙述神经元的光镜与电镜结构特点;4、什么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哪些成员;第四套:1、嗜碱性2、组织液3、纹状缘4、血-脑屏障5、神经纤维6、胸腺依赖区8、皮质淋巴窦1、疏松结缔组织由哪些成分构成;2、写出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及百分比;3、叙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与电镜结构;4、叙述中动脉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
组织与胚胎学重点知识归纳
组织与胚胎学重点知识归纳一、组织学基础知识1. 组织学的定义:组织学是研究动植物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学科。
2. 组织的定义:由一定类型的细胞和其外细胞间质所组成的结构。
3. 组织学的分类:包括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 组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常规组织学染色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
二、胚胎学基础知识1. 胚胎学的定义: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个体从受精卵到胚胎成熟的发育过程的学科。
2. 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卵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为胚胎。
3. 胚胎发育的阶段:包括受精、分裂、囊胚形成、胚胎形成等阶段。
4. 胚胎发育的调控:包括基因调控、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分化等过程。
5. 胚胎发育的异常:包括胚胎畸形、胚胎停止发育等异常情况。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关系1.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联系:组织学研究的是成体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而胚胎学研究的是胚胎发育的过程,两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生物学的基础。
2.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应用: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例如,组织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胚胎学的研究有助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
四、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重要概念1.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具有覆盖和保护作用。
2. 结缔组织: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组成的组织,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
3. 肌肉组织:由肌纤维构成的组织,具有收缩和运动作用。
4.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组织,具有传递和调节神经信号的作用。
5. 受精卵: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的初级胚胎。
6. 分裂: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不断分裂和增殖过程。
7. 囊胚:受精卵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囊状结构。
8. 胚胎形成:囊胚进一步发育,形成具有器官结构的胚胎。
五、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进展1. 组织工程学:利用细胞和生物支架等材料重建组织和器官的方法,为组织修复和再生提供新途径。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完整版)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正常机体细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HE染⾊:苏⽊精染液为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
3.上⽪组织(epithelial tissue)的基本特点:①由密集排列的上⽪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②上⽪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在单层上⽪细胞表现最为典型③上⽪内⼤都⽆⾎管,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4.⼏种被覆上⽪的结构及功能特点:5.微绒⽑及纤⽑的结构及功能(光镜及电镜)6.结缔组织的特点①结缔组织由细胞和⼤量细胞外基质构成②细胞散在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内,⽆极性③细胞外基质包括纤维、基质、组织液④包括疏松、致密、脂肪组织、⽹状组织7. 间充质:结缔组织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化⽽来。
间充质由间充质细胞和⽆定形基质构成,不含纤维。
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增殖分化能⼒强。
8. 疏松结缔组织中⼏种细胞的结构及功能①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多突起,核仁明显,呈弱嗜碱性。
电镜下,含丰富的粗⾯内质⽹和⾼尔基复合体,属蛋⽩质分泌细胞。
②巨噬细胞:是⼀种免疫细胞,核较⼩,着⾊深,多呈嗜酸性。
电镜下,细胞表⾯有许多皱褶、微绒⽑。
细胞膜内侧有许多微丝微管。
功能:吞噬作⽤,抗原提呈作⽤,分泌功能。
③浆细胞:核圆,偏于⼀侧,胞质呈嗜碱性,核旁有⼀浅染区。
电镜下,很有⼤量平⾏排列的粗⾯内质⽹,核旁有⾼尔基复合体。
功能: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即抗体。
④肥⼤细胞:细胞⼤,核⼩⽽圆,胞质内充满粗⼤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可被醛复红染为紫⾊。
颗粒内含有肝素(抗凝⾎)、组胺和嗜酸性粒细胞(抗过敏反应)趋化因⼦。
肥⼤细胞常沿⼩⾎管分布,受刺激后,细胞合成⽩三烯释放。
9.三种纤维的结构及功能特点①胶原纤维:⼜称⽩纤维,数量最多,嗜酸性,成分为⼀型胶原蛋⽩②弹性纤维:⼜称黄纤维,分布很⼴,⽤醛复红可以染成紫⾊。
弹性纤维较直,末端常弯曲,可有分⽀。
③⽹状纤维:分⽀多,交织成⽹,主要由三型胶原蛋⽩构成,在镀银染⾊切⽚呈⿊⾊。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组织、细胞、细胞器和分子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胚胎学:是研究个体生长发育及其分化机制的科学。
组织是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组成。
2.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HE染色:即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染色的方法。
组织学中所谓普通染色或常规染色法即为HE染色(特殊的染色方法: 组织化学法: 通过生物化学的方法在原位产生不溶解的有颜色的反应产物,来显示微细结构的位置。
)4.PAS 反应: 用来显示多糖的分布。
先用过碘酸将多糖氧化,在多糖表面形成戊二醛结构,然后用无色亚硫酸品红( Schiff试剂) 还原戊二醛形成紫红色沉淀。
第二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是由许多密集排列、形态规则的上皮细胞及少量的细胞间质所组成。
【特点:①呈明显的极性②无血管分布③神经末梢丰富】2、上皮组织种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被覆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细胞、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3、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小概念填空)游离面侧面基底面细胞衣微绒毛纤毛静纤毛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基膜半桥粒质膜内褶(上皮组织功能: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和感觉)单层上皮:所有基底面附于基膜上,游离面伸到上皮的表面。
复层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最深层细胞附于基膜上,表层细胞位于上皮浅部。
内皮:衬附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便于内脏活动)4、微绒毛:电镜观察有些上皮细胞游离面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形成的指状突起。
【功能:扩大细胞的表面积,并参与细胞吸收物质的功能。
】5细胞衣:微绒毛的细胞膜外面覆盖的一层较厚的茸样物质。
6在电镜下,细胞连接可分为: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
7.基膜:是界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总结
组织学第一章:组织学诸论1.组织学经典的标本处理技术:石蜡切片术2.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法)。
苏木素为蓝紫色,能被染成蓝紫色则称为嗜碱性;伊红为红色,能被染成红色则称为嗜酸性。
3.异染性: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不显蓝色而显其它颜色,如紫红色等。
4.PAS检测多糖或蛋白聚糖第二章:细胞1.主要细胞器的功能:(1)线粒体:通过生物氧化产生ATP,供给细胞的生命活动(2)核糖体:合成蛋白质(3)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4)溶酶体:清除细胞内的外源性异物和内源性残余物2.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第三章:上皮组织1.被覆上皮的主要分类2.上皮细胞的特殊组织(1)游离面: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微细指状突起;扩大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增加了细胞的吸收能力。
纤毛:细胞膜和细胞质向表面伸出能节律性摆动的细长突起,光镜下可见;方向性节律性摆动(2)侧面:紧密连接(闭锁小带),中间连接(黏着小带),桥粒(黏着斑),缝隙链接连接复合体:以上四种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则称为连接复合体(回答时需写上四种连接)(3)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细胞质所形成的内褶,内褶中含有较多纵行排列的线粒体,扩大了细胞基底面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迅速转运;半桥粒第四章:固有结缔组织1.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2.疏松结缔组织中四种细胞:(1)成纤维细胞:LM:核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EM:胞质内丰富的糙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体;功能,其分泌物构成结缔组织的各种纤维和无定形基质,分泌生长因子。
该细胞处于功能静止时称纤维细胞(2)巨噬细胞:LM:细胞形态多样,核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浅,胞质丰富,呈嗜酸性,可含有异物颗粒和空泡;EM:细胞表面有许多的不规则皱褶,微绒毛,球形隆起,胞质内含有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残余体以及数量不等的糙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功能:吞噬作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参与免疫应答,分泌功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白细胞介素1)(3)浆细胞:LM:细胞圆形或卵圆形,核圆,多偏居细胞一侧,染色质呈块状,在核被膜下呈辐射状分布,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旁可见一浅染区;EM:胞质内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糙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功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参与体液免疫(4)肥大细胞:LM:细胞较大,圆形或卵圆形,核小而圆;EM:胞质内充满异染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胞质内含有白三烯;功能:参与过敏反应3.基质:由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质,无色透明,具有一定的黏性,细胞和纤维成分埋于其中4.分子筛:透明质酸构成蛋白聚糖合体的主干,其他糖胺聚糖则与核心蛋白结合,形成蛋白聚糖亚单位,后者在通过结合蛋白结合于透明质酸长链分子上,形成蛋白聚糖聚合体。
《组织学与胚胎学》背诵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背诵重点《组织学与胚胎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相对机体进行的研究。
2、HE 染色:用苏木精和伊红的染色方法为HE染色。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使细胞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3、微绒毛(microvillus):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EM 下可见绒毛轴心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向下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在某些细胞,大量微绒毛整齐排列,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微绒毛可以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4、纤毛(cilium):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粗长的突起,能节律性定向摆动,EM下可见纤毛中央为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有9组双联微管。
纤毛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能节律性定向摆动,可把被吸入的灰尘和细菌等排出。
5、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紧密连接除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可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具有屏障作用。
又称闭锁小带。
这种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位于相连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
6、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
细胞膜的胞质面上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构成终末网。
中间连接除有黏着和连接相邻细胞的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7、桥粒(desmosome):又称粘着斑。
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间,呈斑状链接,细胞间隙宽约20-30nm,其中含有低密度的丝状物,中央有致密的中间线,细胞膜的胞质面有附着板,上附角蛋白丝。
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细胞连接。
8、缝隙连接(gap junction):又称通讯连接,这种连接呈斑状。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
1、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功能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内表面保持器官表面光滑有利于物质交换和液体流动;便于内脏器官活动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腔面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的上皮、胃肠外表面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甲状腺滤泡、视网膜色素上皮、小叶间胆管等吸收和分泌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输卵管的腔面吸收或分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腔面保护和分泌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上皮组织中最厚)未角化:口腔、食管和阴道等腔面机械保护作用角化:皮肤表皮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保护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腔面保护一、紧密连接:(1)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的侧面顶端(2)相邻细胞膜形成约2—4个点状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非融合处有极窄的细胞间隙。
(观察紧密连接的最佳方法是冷冻蚀刻复型法)(3)封闭了细胞间隙。
所以,紧密连接可阻挡大分子物质穿过细胞间隙而进入深部组织,具有屏障作用。
二、中间连接(1)又称黏着小带,带状,多位于紧密连接下方,这种连接也见于心肌细胞间的闰盘(2)中间连接除有黏着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三、桥粒(1)又称黏着斑,斑状,最牢固,细胞膜的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构成的附着板(2)胞质中有许多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于板上,并常折成襻状返回胞质,起固定和支持作用。
(3)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连接,在易受摩擦的皮肤、食管等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中尤其发达。
四、缝隙连接*固有结缔组织细胞、纤维、无定形基质其中细胞是重点疏松结缔组织结构特点:纤维数量少,排列疏松,基质丰富,细胞种类多。
2.巨噬细胞疏松结缔组织内巨噬细胞数量多而且分布广来源: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后分化成光镜下:游走的巨噬细胞常呈圆形,或因伸出伪足而呈不规则形。
核较小,圆形或肾形,着色深,核仁不明显。
胞质丰富,嗜酸性。
电镜下:巨噬细胞表面布满许多不规则的微绒毛和皱褶、小泡,胞质内含大量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吞饮小泡、吞噬体和残余体,近细胞膜的胞质内还有微丝和微管,参与细胞的组织细胞:疏松结缔组织内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内皮:分布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1.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
2.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组成。
3.HE染色:组胚学最常用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剂组合的染色方法。
4.尼氏体:仅位于胞体和树突内,光镜下呈强嗜碱性,为斑块状或颗粒状。
电镜下,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组成,能够合成蛋白质,是神经元机能状态的一样标志。
5.肺小叶:每条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至肺泡组成的。
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单位也是肺病理变化的基础。
6.滤过屏障(滤过膜):血浆中的部分成分经有孔内皮、毛细血管基膜、足细胞裂孔膜而滤入肾小囊腔内血浆所经过的这三层结构成为滤过膜或者滤过屏障。
7.卵泡: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组成。
8.窦周隙:位于内皮细胞和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
9.精子发生:从精原细胞到精子形成的过程。
10.横小管:又称T小管是由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它垂直于肌膜表面。
11.胆小管:是穿行于肝板内的微细胆道,相互连接成网,它由相邻肝细胞的质膜局部凹陷形成。
12.血-脑屏障:脑内毛细血管属于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外肌膜完整,肌膜外有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脚板样的突起围绕。
上述特点增加了血管壁的屏障作用,可有效的限制血液中某些物质对血管壁的通透,对脑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上述结构特点及产生的生理效应成为血脑屏障。
13.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结构从卵巢排出的过程。
14.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是胃的主要腺体。
15.闭锁卵泡:退化的卵泡。
16.透明带: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出现的一层嗜酸性的均质膜。
17.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通过的结构又称呼吸膜。
由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
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共同构成。
18.肌原纤维大量平行且规律排列的粗细肌丝构成。
19.肠绒毛:上皮和固有层像肠腔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总复习要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总复习要点一、组织学的重点要点: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由相同类型细胞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并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2.组织的种类及特点: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和排泄功能;结缔组织具有支持、填充和保护作用;肌肉组织可收缩产生力量;神经组织传递和处理信息。
3.上皮组织的分类: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鳞状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和过渡上皮。
4.结缔组织的构成:主要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细胞包括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细胞外基质主要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纤维等。
5.肌肉组织的分类和形态特征: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其中骨骼肌具有纵纹和横纹;平滑肌呈长圆形,无横纹;心肌具有纵纹和横纹。
6.神经组织的结构: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部分,神经胶质细胞主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二、胚胎学的重点要点:1.胚胎发育的定义: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从受精到形成器官系统的过程。
2.受精过程和早期发育:受精过程包括精子与卵子的结合、细胞核融合和形成受精卵,早期发育包括卵裂和形成囊胚等。
3.体轴的形成:体轴的形成主要包括原肠胚期的原肠形成和胚胎的胚层发生,原肠胚期的原肠形成是指内胚层细胞向前移动并形成外围的环状原肠,胚层发生是指在胚胎体外和体内胚胎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三个原始胚层逐渐形成。
4.器官的形成:器官的形成主要包括器官原基的形成、器官原基的增长和器官的分化,其中器官原基的形成是指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对其中一器官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特定定位的细胞群。
5.器官系统的发生:胚胎的器官系统发生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它们的发生过程具有特定的定位和时序。
6.田间器官发生调控: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一系列调控因子的影响,包括细胞信号分子、转录因子和体外因素等。
以上是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重点要点,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门学科的知识。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整理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组织学绪论LM和EM的分辨率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LM 光镜下观察的结构称显微结构)分辨率0.2μm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EM 电镜下观察的结构称超微结构)分辨率0.2nm 是光镜的1000倍EM的种类1. 透射电镜(TEM)电子密度高——色深电子密度低——色浅2. 扫描电镜(SEM)石蜡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封片HE染色苏木精- 伊红染色(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嗜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使细胞质着粉红色----嗜酸性对碱性和酸性染料都缺乏亲和力----中性PAS反应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紫红色反应产物为阳性。
第二章细胞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单位膜的化学构成及分子结构模型生物膜细胞外膜(细胞膜)(单位膜)细胞内膜(内膜系统)化学成分:膜蛋白膜脂糖类分子结构模型:液态镶嵌模型:以液态类脂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细胞器的主要种类及相应功能PPT2 P10~24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核糖体附着核糖体合成细胞向外输出的分泌蛋白染色质的组成PPT2 P29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及染色体间的关系PPT2 P28第三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一上皮组织特点:1、细胞多、间质少。
2、细胞有极性,有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
3、无血管,营养物质来自于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通过基膜渗透。
4、神经末梢丰富。
上皮组织的分类被覆上皮保护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感觉上皮接受某种特殊感觉机能的上皮。
被覆上皮的分类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其它:肺泡和肾小囊壁层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滤泡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的:皮肤表皮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详见完美笔记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缝隙连接、桥粒、基膜和质膜内褶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细胞衣(一)上皮细胞游离面微绒毛纤毛1.微绒毛(光镜下看不到)(1)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直径0.1um.(2)组成:细胞膜,胞质,纵行微丝(微丝下端可附着于终末网)(3)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小肠)和刷状缘(肾小管)(4)功能: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吸收2.纤毛(1)上皮细胞游离面较长突起,长5-10um,直径约0.2-0.5um,光镜下可见(2)内部结构(9+2):周围九组二连微管,中央2条单微管(动力蛋白臂,分解ATP后附着相邻微管,产生位移或滑动)(3)功能:节律性定向摆动(二)上皮细胞的侧面1.紧密连接(又称封闭小环)(1)位于细胞侧面顶端(2)相邻细胞膜间断融合,非融合处有极窄的间隙;在紧密连接区,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呈格状的脊,脊脊相互紧贴,细胞间隙消失,无脊的部分可有10-15nm的间隙。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重点注:加★的为老师在最后一节课划的重点,其余为每章结束时老师给出的“本章重点”。
由于整理时间有限,所以难免会有遗漏及错误之处,请大家以此资料为辅,以书本为主,望各位谅解!第一章绪论1、人体组织可归类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4种基本组织2、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LM)的分辨率约为0.25μm,光镜所观察的机体微结构称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EM)的分辨率为0.2nm,电镜下所观察的微细结构称超微结构★3、组织学经典的标本处理技术为石蜡切片法和苏木素—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细胞质和细胞间质被伊红染成粉红色4、凡是与碱性染料(苏木素等)有较强亲和力的结构特性,称嗜碱性;凡与酸性染料(伊红等)有较强亲和力的结构特性,称嗜酸性;凡与碱性和酸性染料都缺乏亲和力的结构特性称中性5、电镜下,凡被较多金属盐染色的微细结构图像较暗,称电子密度高;反之,则称电子密度低第二章细胞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脂类、蛋白质和糖类,此外还含有水、无机盐、金属离子2、液态镶嵌模型:类脂排列成双分子层,蛋白质通过共价键与其结合,构成膜的主体;糖类通过共价键与膜的某些类脂或蛋白质结合组成糖脂或糖蛋白★3、各个细胞器的功能:线粒体: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核糖体:游离型:主要合成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质附着型:主要合成细胞向外输出的分泌蛋白质内质网:糙面:主要合成分泌蛋白质光面:在不同种类的细胞里,光面内质网因含有不同的酶类而功能各异高尔基体:主要功能是对来自糙面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糖化和浓缩,最终形成分泌颗粒排到细胞外溶酶体:可以分为初级、次级溶酶体以及残余体,是细胞内消化作用的主要场所过氧化物酶体:主要功能是分解代谢产物,通过水解H2O2产生水,最终保护细胞中心体:主要参与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单体的分离,并和纤毛、鞭毛等结构的形成和运动有关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体,和细胞的特定形状以及运动有关4、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染色体的不同的存在形式: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中不同功能状态的存在形式5、核仁的功能:参与核糖体的合成第三章上皮组织1、内皮:分布在心、血管或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及某些器官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2、上皮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可以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等。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重点1、滤过屏障:位于肾小体内,是血液从血管球的毛细血管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所通过的结构;包括有孔上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功能是阻止大分子物质及血细胞通过。
2、基膜:基膜是位于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均质状半透·膜。
电镜下,可分为基板、网板两层。
基膜具有支持连接和固着作用,还作为半透膜有利于物质交换。
3、闰盘:闰盘是心肌纤维连接处特有的结构。
在HE染色标本中呈着色较深的橫形或阶梯形粗线,电镜下,位于Z线水平,是相邻心肌的连接面,在橫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气着牢固的连接作用: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有利于心肌纤维间交换化学信息和传递电冲动,保证心肌纤维同步收缩。
4、小肠绒毛:小肠粘膜层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
绒毛中轴是固有结缔组织,含中央乳糜管和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其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
绒毛使小肠的表面吸收面积大大扩大,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
5、黄体:卵泡排卵后,在LH作用下,卵泡壁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体积增大形成一个体积大、富含毛细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活体成黄色,称黄体。
黄体有大量粒黄体细胞和少量膜黄体细胞构成,主要分泌大量孕激素和少量雌激素。
6、胰岛:胰岛是胰的分泌部,呈岛状分布与胰外分泌部之间,主要有A、B、D、PP四种细胞组成,内分泌细胞多排成团、索状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胰岛产生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制素和胰多肽,调节糖代谢。
7、肌节:两条相邻Z先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每个肌节包括1/2I带+A带+1/2I带,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基本机构单位。
8、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 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气血屏障很薄,有利于气体迅速交换。
9、尼氏体:尼氏体是神经元胞质和树突内嗜碱性小块或颗粒。
在HE染色切片中呈紫色斑块或颗粒;电镜下。
有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
《组织学与胚胎学》背诵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相对机体进行的研究。
2、HE 染色:用苏木精和伊红的染色方法为HE染色。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使细胞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3、微绒毛(microvillus):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EM 下可见绒毛轴心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向下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在某些细胞,大量微绒毛整齐排列,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微绒毛可以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4、纤毛(cilium):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粗长的突起,能节律性定向摆动,EM下可见纤毛中央为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有9组双联微管。
纤毛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能节律性定向摆动,可把被吸入的灰尘和细菌等排出。
5、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紧密连接除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可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具有屏障作用。
又称闭锁小带。
这种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位于相连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
6、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
细胞膜的胞质面上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构成终末网。
中间连接除有黏着和连接相邻细胞的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7、桥粒(desmosome):又称粘着斑。
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间,呈斑状链接,细胞间隙宽约20-30nm,其中含有低密度的丝状物,中央有致密的中间线,细胞膜的胞质面有附着板,上附角蛋白丝。
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细胞连接。
8、缝隙连接(gap junction):又称通讯连接,这种连接呈斑状。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第一章组织学绪论本章复习重点1、组织学、胚胎学、嗜酸性、嗜碱性、光镜结构、超微结构的概念2、计量单位(µm和nm)3、石蜡切片、HE染色法4、透射电镜(平面像)与扫描电镜(立体像)一、概念A、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B、胚胎学(embryology)研究胚胎的发生、发育的过程及其规律,即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
还可包括部分畸形学内容。
C、易于被碱性或者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分别称为嗜碱性和嗜酸性。
二、石蜡切片技术A、基本程序:取材和固定----脱水和包埋----切片和染色----封片B、HE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
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三、计量单位:微米(µm):光学显微镜下常用纳米(nm):电子显微镜下常用1m=103mm=106µm=109nm第二章上皮组织复习重点1、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2、上皮组织的分类与分布3、被覆上皮组织的光镜下形态特征(单层扁平、复层扁平、单层立方、单层柱状、假复层纤毛柱状、移行)4、上皮细胞各面特殊结构的名称、分布(细胞衣、纤毛、微绒毛、基膜、质膜内褶、各种细胞连接)一、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1、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
2、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接触外界)和基底面(与基膜或CT相连)。
两面的结构和功能不同。
3、上皮组织内大都无血管,细胞所需营养由其深部结缔组织中的血管渗出来供应。
4、有基膜。
5、具有保护、分泌、吸收、排泄、感觉等功能。
二、上皮组织的分类和分布A、根据功能一般将上皮组织分为三类:1、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分布于体表或衬于管、腔、囊脏器内表面的上皮。
以保护、吸收、排泄功能为主。
2、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um):组成腺体的上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非题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2.PAS反应(过碘酸希夫反应)可显示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3.原位杂交术是一种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能测定细胞中核酸的有无及相对量.4.透射电镜主要观察组织细胞的表面结构,扫描电镜主要观察细胞内的微细结构.5.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的分类是根据上皮细胞的形态和排列层次.6.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mesothelium).7.膀胱的腔面为变移上皮,食管腔面为单层柱状上皮.8.细胞衣是指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和糖脂外伸的糖链.9.桥粒(desmosome)可防止大分子物质从细胞外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常构成体内各种屏障的基础.10.质膜内褶扩大细胞基底面的面积,有利于水分及电解质的转运.(二)名词解释1.缝隙连接(gap junction):1)又称通信连接,呈斑状.2)电镜下,可见相邻两细胞间的细胞膜形成间断性的连接点。
冷冻蚀刻术的研究证明,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规则分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子(每个连接子由六个亚单位组成,中央围成小管).3)功能是细胞间离子和小分于物质交换的通道,也利于冲动的传递.2.基膜(basement membrane)靠近结缔组织的一层称为网板,由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由成纤维细胞产生).3)功能是起支持和连接作用,并具有半透膜性质,便于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的物质交换. 1)是介于上皮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2)电镜下可分2层,靠近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层称为基板(为上皮细胞形成);(三)简答题简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分类和功能。
1.一般特征:①细胞多,密集排列成层,细胞间质少②有极性(细胞的不同表面在结构何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别), 分为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③一般无血管④有丰富的神经末梢2.分类: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3.功能: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Chapter 2 Connective Tissue Proper & Cartilage & Bone(一)是非题1.结缔组织(CT)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2.具有韧性可耐受强大拉力的纤维是弹性纤维3.网状纤维用银染法可染成黑色故又称嗜银纤维4.浆细胞(plasma cell)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5.肥大细胞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和白三烯6.致密结缔组织的特点是胶原原纤维粗大,数量多而排列紧密,细胞与基质相对较少7.外加生长是由软骨膜外层的骨原细胞不断分裂增生,分化形成新的软骨细胞8.纤维软骨的结构特点是在细胞间质中含大量成柬的胶原原纤维9.骨板是平行排列的骨胶纤维由少量基质粘合在一起,并有骨盐沉着形成的薄板状结构10.类骨质由骨细胞产生,钙化后即形成骨质11.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均具有合成纤维和基质的功能二)名词解释1.分子筛:1)形成:是由长链透明质酸借蛋白质与其他糖胺多糖结合而构成有许多微小孔隙的网状结构。
2)功能:小于孔隙的水、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以及气体等可以通过,有利于物质交换;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不能通过,构成局部可限制性扩散的防御屏障。
2.组织液:形成: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液体,内含有营养物质、氧和电解质等小分子物质,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细胞的代谢产物经组织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与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与淋巴液。
功能:组织液对维持组织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3.骨质1)是骨组织钙化的细胞间质,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
2)有机成分由大量胶原纤维(骨胶纤维)和少量基质组成,使骨具有一定韧性。
基质呈凝胶状,为蛋白多糖,起粘合胶原纤维的作用。
3)无机成分为骨盐,为羟基磷灰石结晶,呈细针状,是骨质坚硬的成分.4.骨单位:)又称哈弗斯系统,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密质中,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2)由中央管(哈弗斯管)和数十层骨单位骨板(哈弗斯骨板)所构成的圆筒状结构;中轴为中央管,内含穿行的血管和神经,骨单位骨板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
3)骨单位是长骨的主要支持性结构.(三)简答题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起源、功能和分类。
1.一般特征:①细胞少, 细胞间质多,细胞间质包括纤维、基质和组织液。
②细胞无极性,散在分简布。
③有丰富的血管,④在体内广泛分布2.起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3.功能:具有支持、连接、营养、运输、保护防御和修复功能3.分类:可分为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及血液.Chapter 3 Blood & Muscular Tissue一)是非题1.红细胞胞质内没有细胞器,含有大量血红蛋白.2. (网织红细胞占成人血液中红细胞总数的0.5%~2.5%.3.当患急性感染性炎症时,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4.当患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功能相似,是因为其胞质内颗粒染色特性相同.6.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核脱落的碎片.7.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的能力.8.粗肌丝(thick filament)由肌动蛋白分子平行排列而成,细肌丝(thin filament)由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9.肌节(sarcomere)是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myofibril),每个肌节由1/2I带+A 带+1/2I带组成.10. 横小管是肌膜向细胞内凹陷而成的小管。
人和哺乳动物的横小管位于明暗带交界处.11.骨骼肌纤维收缩过程中,肌节缩短,A带、I带宽度不变.12.在心房肌纤维的胞质内有分泌颗粒,内含心房钠尿肽.(二)名词解释1.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1)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SER);2)在相邻横小管之间纵向排列包绕每一条肌纤维称纵小管;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膨大呈扁囊状称终池;3)功能:可以调节肌浆内钙离子的浓度。
2.闰盘(intercalated disk))是相邻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处.2)光镜下HE染色标本中呈深色的阶梯状或横线状;3)电镜下闰盘的横位有中间连接和桥粒,使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牢固;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起传导电信号的作用。
(三)简答题比较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的光、电镜形态结构.1)光镜下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形,核多,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肌浆内有许多与肌纤维长轴平行的肌原纤维,有明显的横纹.2)心肌纤维在光镜下呈短柱状,有分支相互连成网,核多为一个,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肌浆丰富,横纹不明显;相邻细胞连接处可见闰盘.3)电镜下骨骼肌纤维内肌原纤维由大量粗肌丝和细肌丝排列而成;人和哺乳动物的横小管位于明暗带交界处;肌浆网发达,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三联体.4)心肌纤维在电镜下肌原纤维少,粗细不等;横小管位于Z线水平;肌浆网稀疏不发达,终池少,多见二联体;闰盘横位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部分心房肌纤维肌浆内有分泌颗粒.Chapter 4 Nerve Tissue & Circulatory System(一)是非题1.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内均含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2.少突胶质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具有吞噬能力.3.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由轴突和小胶质细胞构成.4.感受压觉的感受器是肌梭.5.环层小体、肌梭、运动终板均为感觉神经末梢.6.中动脉的内膜由内向外分为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7.中动脉的中膜含有大量成纤维细胞,产生纤维和基质.8.大动脉因管壁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又称为弹性动脉.9.外周阻力血管包括小动脉和微动脉.10.有孔毛细血管和连续毛细血管(capillary)的主要区别是内皮细胞胞质有大量微胞饮小泡. 名词解释1.尼氏体(Nissl body):1)分布在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内;2)光镜下呈颗粒状或块状的嗜碱性物质(HE染色为蓝色);3)电镜下由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RER)和大量游离核糖体(Rib)构成;4)功能:合成神经递质等蛋白质.2.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分布在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内;2)光镜下银染切片中呈棕黑色的细丝;3)电镜下由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4)功能:构成神经元的骨架,参与胞体和突起内的物质运输合成神经递质等蛋白质..化学性突触(chemical synapse):1)以神经递质为媒介传递信息,电镜下包括:2)突触前成分:主要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和Mit;3)突触后成分:主要包括突触后膜(膜上有受体)和Mit;4)突触间隙。
4.连续毛细血管:1)由连续的内皮细胞围成,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细胞连接;2)内皮细胞胞质内有许多微胞饮小泡(吞饮小泡);3)基膜完整;4)通过微胞饮小泡进行物质交换。
5.血窦(sinusoid)1)腔大,形状不规则2)内皮细胞上有孔,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又称不连续毛细血管;3)基膜不完整、完整或缺如;4)便于大分子物质或血细胞出入血液(窦壁或窦腔内常见巨噬细胞)。
简答题1.比较连续毛细血管和有孔毛细血管结构功能的异同.共同点:①内皮细胞连续,细胞间有细胞连接②基膜完整不同点:③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有大量微胞饮小泡④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含核处有贯穿胞质的孔⑤连续毛细血管主要以微胞饮小泡方式在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⑥有孔毛细血管主要通过内皮细胞上的孔进行物质交换⑦连续毛细血管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肺、中枢神经系统(构成屏障),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分布在胃肠、肾等处。
简答题1.比较连续毛细血管和有孔毛细血管结构功能的异同.共同点:①内皮细胞连续,细胞间有细胞连接②基膜完整不同点:③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有大量微胞饮小泡④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含核处有贯穿胞质的孔⑤连续毛细血管主要以微胞饮小泡方式在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⑥有孔毛细血管主要通过内皮细胞上的孔进行物质交换⑦连续毛细血管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肺、中枢神经系统(构成屏障),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分布在胃肠、肾等处.2.比较肌性动脉和弹性动脉的结构功能的异同.共同点:①管壁均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膜构成,内膜又分为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不同点:②肌性动脉包括中动脉和小动脉,弹性动脉为大动脉③肌性动脉的中膜主要由平滑肌构成,大动脉的中膜主要由大量弹性膜构成④肌性动脉中的中动脉三层膜分界明显,而大动脉的三层膜分界不明显⑤肌性动脉管壁中平滑肌的收缩能调节器官的供血量,改变外周阻力;弹性动脉的弹性回缩使得心脏的间断射血变为连续的血流Chapter 5 Immune System & Review(一)是非题1. 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2.淋巴小结无抗原刺激时较少或消失,抗原刺激后增多增大.3. 胸腺内胸腺上皮细胞又叫上皮性网状细胞,构成胸腺的支架4.血胸腺屏障位于位于胸腺皮髓质交界处.5.副皮质区是弥散淋巴组织,以B淋巴细胞为主,能进行体液免疫.(二)名词解释1.淋巴小结(lymghoid nodule)(1)为淋巴组织的一种形式,又称淋巴滤泡;(2)呈球形或椭圆形小体,界限明显,;(3)主要由B淋巴细胞构成;主要执行体液免疫功能;(4)受抗原刺激,有生发中心;可分暗区、明区和小结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