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历史课题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挑战与转型东欧剧变的影响与教训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挑战与转型东欧剧变的影响与教训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挑战与转型东欧剧变的影响与教训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挑战与转型:东欧剧变的影响与教训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东欧剧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探讨东欧剧变对社会主义发展史所带来的挑战与转型,以及从这一历史事件中所获得的影响与教训。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还是在国际关系中,东欧剧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挑战与转型东欧剧变对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转型。

在这一历史事件中,人们不再满足于集权统治和计划经济模式,而迫切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样化和自由化。

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多方面的变革需求。

首先,在政治领域,东欧剧变使得社会主义国家重新审视集权统治的合理性。

人们对个人自由和民主权利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这一挑战迫使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开放选举制度,增强人民的代表性,从而实现政治权力的民主化。

其次,在经济领域,东欧剧变揭示了计划经济模式的局限性。

过度的国有经济和资源分配不均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实现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最后,在社会领域,东欧剧变带来了文化的多样化和自由化的呼声。

人们迫切要求获得更多关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信息和文化产品,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放宽文化交流和创作的限制,鼓励自由思想和创新,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国际关系中的挑战与转型东欧剧变对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东欧剧变彻底改变了冷战格局。

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使得社会主义集团解体,西方国家的势力得以扩大。

这使得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冷战结束成为可能。

其次,东欧剧变引发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剧变后的东欧国家积极向西方学习,并尝试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对接。

这种交流和合作为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专题史_中国历史上两次社会转型

专题史_中国历史上两次社会转型

2012年上海历史考纲解读
2012年考点C级统计
B→C 2、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3、西欧封建制度特征 4、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 5、春秋战国社会社会大变革 6、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的体制 7、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8、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 9、战后国际格局与经济全球化
3、西方民主政体确立的影响
比较同为君主立宪政体的英国与德国有何不同
国家
君主
立法权
行政权 帝国宰相主 持政府工作, 不向议会负 责,任期长 短完全取决 于皇帝个人 意愿。
两院制议会,即联邦 君主拥有立 议会和帝国议会。联 法权、行政、 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 德国 司法等方面 力机构,任何法律须 的广泛权力 经联邦议会和皇帝批 准,才能生效。 君主为国家 象征,“统 而不治”。
中央集权、奖励耕战
新文化运动把新文化的要点归结为两件 事:民主和科学。民主并不是指一种社会制 度,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人与人的关系;科 学,并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思想方 法。……它所要求的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彻底 的思想改造,要求人们把封建主义世界观和 人生观改造为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三章》
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二十五章》
儒家思想与社会转型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 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 八佾》

——《论语· 颜渊》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 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 颜渊》
(1)你如何理解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转型是由于“我们的 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 这句话? (2)第二次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出现哪些社会思潮?你如 何看待这些社会思潮的历史影响? (3)中国史上两次社会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点?

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

历史专题:阶段特征、社会转型含义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中国古代和同时期西方的社会转型(1)春秋战国时期(前5~前3世纪)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具体表现:①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宗法分封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②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③思想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④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

⑤社会关系上: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人际关系紧张。

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同时代的西方:雅典民主政治时期,西方人文主义滥觞。

相关主题:秦始皇及统一多民族国家诞生、小农经济、百家争鸣、孔子等等。

(2)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8世纪~前6 世纪)总特征:雅典的民主政治、人文主义思想和古罗马的法律,为古代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具体:①政治上: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其基本的民主原则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

②法律上: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③经济上: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新兴工商业者势力强大④思想上:希腊出现了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浅论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浅论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浅论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东方国家土地公社占有制有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东方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发生人民革命的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

马克思认为,东方社会是一种亚细亚的独有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中,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最为顽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构成生产方式的广泛基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渗透进行着最顽强的抵抗,东方社会古老生产方式解体进行的非常缓慢。

因此,马克思十分肯定地指出,东方社会完全有可能走一条与东方社会的历史传统和历史环境相联系的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

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东方社会,特别是像俄国、印度等国存在着两种进化的可能性。

以俄国为例,马克思认为俄国村社的发展存在着两种途径,要么像1861年开始的废除农奴制改革一样,开始踏上西欧式的资本主义道路;要么利用历史给这一民族提供的最好机会,避免由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运用到公社中来。

第二,东方公社土地公有制有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马克思认为东方国家中残存的原始公有制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要符合以下条件。

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其次是胜利了的国家积极支持东方落后国家的革命;再者,东方国家革命胜利后,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力,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最后。

东方国家与西方无产阶级、各民主政党的密切合作。

那么,俄国等东方国家就可以利用其特殊历史条件避免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

第三,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是有严格条件的,即必须有俄国革命。

马克思认为,“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

”俄国革命不仅会把大部分的俄国农民从封闭的狭隘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同时它也“会给西方的工人运动以新的推动,为它创造新的更好的斗争条件,从而加速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胜利。

社会转型的历史起点_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思考

社会转型的历史起点_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思考

武汉学刊2008年第4期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8.[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1.[4][5][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333,332.[7][8]《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24,434.[9][10]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1-13(1).[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51.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以其创新的思维、正确的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和社会转型的历史起点。

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历史变迁、跨越式的快速发展和全面的结构转型。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首先是经济体制转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由30年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成为当今国内生产总值达24.66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位的国家。

30年来,我国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社会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社会,民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业已占据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2007年,湖北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870亿元,同比增长达14. 5%,占地区生产总值接近一半。

武汉市民营经济增加值572.72亿元,同比增长15.5%,比全市GDP增幅高0.4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的40.2%。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

课题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科目历史班级姓名流程具体内容笔记栏考纲要求重点:掌握中国历史上四次转型时期的阶段特征及表现。

难点:明清时期阻碍社会转型的因素;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课前导入】“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就是指社会的整体性变动。

具体来说,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它不是指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更不是指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而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二、明清民国时期——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新中国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四、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发端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西周成型的我国古代早期文明被以小农经济、中央集权为特点的我国古代文明所取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推动因素、表现与影响1.推动因素(1)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动力。

(2)直接原因:争霸战争和各国改革变法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2.转型的主要表现(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制、分封制崩溃;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3)文化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4)阶级上贵族阶层逐渐失去政治特权,经济上日趋衰落;“士”阶层活跃;拥有大量土地的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的兴起。

3.文化上:教育上重视劳动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文艺学术上提出“双百”方针。

4.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民族独立;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社会风尚上:崇尚节俭、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形成◆四、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

浅析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浅析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浅析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浅析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摘要: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相对于马克思西方社会理论,是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思考。

其核心主要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影响和指导了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卡夫丁峡谷对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思考是马克思思想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个主题在马克思那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马克思对现代化的思考主要限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本性,揭示现代化的本质、内在矛盾及历史进程,从而形成了他的西方社会理论,即资本主义理论。

第二阶段从70年代到80年代,马克思思考现代化的视野由西方扩展到东方,探讨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路径问题,从而形成了其东方社会理论。

一、马克思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马克思晚年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并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第三卷“地租篇”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印度、中国、阿尔及利尔等西欧之外的东方国家的资料。

其中奇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引起了他极大兴趣。

马克思一度中断《资本论》写作,为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做了大量的笔记(学术界称之为“人类学笔记”)。

在这些笔记中包含着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

二是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青年革命者之间频繁的通信,使他们注意研究俄国问题。

马克思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等著名论断就是在给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复信中提出来的。

二、东方社会理论的实质东方社会理论,它是相对于西方社会理论而言的,主要以占世界人口绝大数国家和地区的东方世界为背景,特别是以印度、俄国、中国三国为典型,是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现实社会状况以及未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的实质是探讨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后发展中国家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的理论构想。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探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摘要近代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从封建王朝到现代共和国,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这段历史充满着剧烈变革和深刻矛盾。

本文将以事件与人物为线索,探究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与特征,分析其驱动因素、主要表现和深远影响,并思考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重大事件,人物,驱动因素,影响一、帝国的衰落与民族危机的深化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清王朝腐败无能,国力衰微,军事力量落后于西方列强,社会动荡不安。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开始,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列强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掠夺资源,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民族危机日益深化,民众的反抗意识逐渐觉醒。

1.1 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39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惨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五口通商,赔偿战争费用,并承认英国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

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也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

1.2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抵抗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涌现出一批爱国志士,如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他们积极宣传抵御外侮、改革内政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进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反抗清政府统治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战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崩溃。

二、改革与变革:西方思想与中国社会的碰撞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社会自身的矛盾激化,促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中国的出路。

洋务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试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富强,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

2.1 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萌芽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标,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开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2016-5-6社会转型期的含义: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①、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①.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中国社会转型期,指的是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转变,出现了许多显著的时代特征。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入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帮助大家复习高中历史。

一、政治特征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政治上出现了明显的特征,包括:1. 政治体制变革: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统一的领导核心: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的领导核心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集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

3. 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推动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包括土地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化、国有企业化、计划经济等,旨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二、经济特征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政府推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调控和规划。

政府通过五年计划,对经济、工业、农业等领域进行统一规划,以实现国家的快速发展。

2. 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在社会转型期,国有经济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政府通过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推动着中国经济的进步。

3. 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社会转型期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进入中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三、文化特征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特征:1. 思想解放:中国社会转型期,思想解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特征。

人们开始思考和讨论更多的问题,对传统思想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与反思。

2. 文化开放:文化开放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发展头上 的错误倾 向。毛泽东说 过 :感 觉到 了的 “ 东西 ,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 只有理解 了的东西才更 深刻地 感觉 它 。 有 鉴 于此 , 文 试 图 以一 种 宏 观 ” 本 的历史 视野 , 通过 对我 国社会 所处 的历 史方 位 , 特别
是社会 转型 面对 的复杂 时空 背景 和转 型特殊 复 杂性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人的全面发展 与社会 主义: 四重视域 的研 究》(3 K 0 1 和 河南省 哲学社会 科学规 划 0B S1 )
项 目《中国社会 转型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20 B Z 0 ) 阶段性成果。 (0 9 Z 0 3 的
作者简介 : 王友洛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建 与政治研 究所所长 , 男, 研究 员。
20 0 9年 1 月 1 第 6期 ( 第 14期 ) 总 7
中 州 学 刊
Acd mi o ra fZ o gh u a e cJ u lo h n zo n
No . 2 0 v ,0 9 NO 6 .
【 代政治 】 当
中 国社 会 转 型 与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构 建
关键词 : 社会 转 型 期 ;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构 建 ; 社 现代 取 向 ; 会 主义 取 向 社
中图分类号 :0 3 4 1 3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7 1 2 0 )6- 0 1 6 10 - 0 5 (0 9 0 -- 1—o - 0
经过 3 0年 的改革 开放 和快 速发 展 , 国社 会 积 我
中州学刊 20 0 9年第 6期
义初期 , 也可 以说 是从 传 统 社会 迈 向现代 社 会 的转

以近代社会转型为主题的历史论文

以近代社会转型为主题的历史论文

以近代社会转型为主题的历史论文数十年来,一个长期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如果没有1840年开始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能否主动开始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而完成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以近代社会转型为主题的历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以近代社会转型为主题的历史论文篇一《浅谈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摘要:近代中国必须进行社会转型,这是由中国社会的特殊状况所决定的。

步入近代以后,传统社会无论从它的经济基础还是政治制度、文化结构上均已不能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因此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刻变革,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它的经济基础必须从一个农业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向近代的工业化社会转变。

关键词:社会转型传统文化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国家变革什么是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呢?简单的说,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就是古老中国必须要进行的社会变革,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一个先进的近代工业国家,从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制的国家,从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大国转变为一个有着现代民主平等意识的新型国家,这是以往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

一个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国家,由于发生了同西方国家的巨大碰撞,鸦片战争起使整个中国的社会结构、思想文化、经济基础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动摇和变化,传统的封建超稳定结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旧有的封建模式遭到了亙古未有的巨大挑战,再也不能维系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适应形势,尽快变革,使中国迅速摆脱那种阴影和困境,通过认识和纠正自己的短处与不足,学习西方的优点和长处,重新振作以走向近代化。

(一)近代中国必须进行社会转型,这是由中国社会的特殊状况所决定的。

步入近代以后,传统社会无论从它的经济基础还是政治制度、文化结构上均已不能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因此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刻变革,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它的经济基础必须从一个农业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向近代的工业化社会转变。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历史课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历史课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历史课题作者:李新廷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01期[摘要] 要解读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必须要放在市场经济时代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之下。

通过波兰尼“双向运动”理论的分析视角,可以发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成功及社会主义建设是市场经济与反方向社会保护运动之间博弈的结果。

正是市场经济运行带来的苦难促使了社会主义这一反方向保护力量的崛起并引导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那么,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一进程中,它不能回避发展市场经济这一历史课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主义;波兰尼;双向运动;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1-0029-06[收稿日期] 2012-11-20[作者简介] 李新廷,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基本理论。

自西方的坚船利炮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之后,便开启了东方传统文明古国的现代化转型之门。

这些地区的社会结构改变是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被动反应与民族觉醒的“双向运动”。

从外来的冲击开始那一刻,这些东方传统国家古老的高度集中的社会结构大厦就已摇摇欲坠,无法抵御现代化运动的侵蚀,在西方文明的强大优势面前纷纷脱落解体,从此开始了崎岖颠簸的现代化转型历程。

中国,这一有古老文明的东方传统社会的代表,也身处这现代化世界潮流的巨大漩涡之中。

从传统迈入现代,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市场经济时代下的社会转型不是一帆风顺的,各种力量的博弈,各种矛盾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古老文明自新的苦难。

正是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困苦之中,代表社会底层的共产党的成立、壮大及其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思潮的高涨给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带来了希望。

对于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苦难,作为反方向保护运动力量而兴起的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带领着全国大众结束了这场全面失序中极其痛苦的梦魇,避免了社会的再度沉沦与挣扎,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秩序与保障。

专题复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转型[教案](徐志辉)

专题复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转型[教案](徐志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 ---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授课人:徐志辉[专题分析]教材:本专题内容涉及到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一高考:“社会转型期”既是历史命题的热点问题,也是高考备考的难点问题:(2010年全国文综Ⅰ卷)历史部分的第37题以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为切入点。

(2010年宁夏卷)该卷反映了文明史观,对社会转型、东西文明碰撞程的考查力度加大,在12个选择题中,有5道试题都反映了这一点。

2012年高考“冲击---反应”模式。

[教学过程]破题导入:社会学学者有关社会转型的论述从社会形态变迁来看,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简而言之就是指经济上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等。

要探讨我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必须从这一时期我国相应领域发生重大历史事件入手分析。

知识梳理、整合: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表现1、重大历史事件(列表复习)提问:运用社会转型理论分析上述重大历史事件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大变化?1.政治领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完全半殖民地化;帝国(大清帝国)——共和国(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政治发展主流方向的是:政治民主化)2.经济领域: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现代意义的银行、铁路、邮政等新事物不断出现,股票、债券也发行流传,传统经济开始向现代经济艰难、缓慢地转化。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入黄金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主流方向的是:经济的工业化)3.思想文化领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转型与发展

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转型与发展

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转型与发展近代历史上,中东欧地区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聚集地。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形势的变化,这个地区经历了历史的转型与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转型与发展。

一、经济领域的转型与发展在社会主义时期,中东欧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使得国家对经济的控制非常严格。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些国家开始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转变并不容易,中东欧国家在经济结构、产权制度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先,转型过程中最迫切的问题是私有化。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需要重新定义其所有权和经营模式。

从国有企业到私人企业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资产评估、业务调整等。

这使得转型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其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过去依赖重工业的国家,开始转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以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这也是为了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实力,而进行的有益的调整。

二、政治领域的转型与发展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与发展不仅在经济领域有所体现,在政治领域也有重要的变化。

社会主义国家的垄断性政党制度开始逐渐放松,政治体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转变的标志之一是民主选举的实施。

社会主义时期,中东欧国家的选举是由政府主导的,而转型后的选举更加注重公正和透明。

民主选举的实施使得政府对人民的承诺更加具有约束力,也提高了政府的合法性和信任度。

此外,中东欧国家还进行了法律体制的改革,以确保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

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也得以制定和完善,使得国家的法制建设逐渐完善。

三、社会领域的转型与发展在社会领域,中东欧国家的转型与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是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过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以国家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转型后开始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个人和企业自主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这一转变使得社会保障制度更加灵活和可持续。

千年社会大转型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考察

千年社会大转型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考察
第2 5卷 第 1 期 2011年 1月






VO . 5 No 1 1 2 . Jn a .2 0 1 1
J URNAL OF CH O ANGSHA UNI VERSIY T
千年社会大转型浅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前提考察
刘 国 强
( 清华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 , 北京 10 8 ; 00 4 河南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 , 河南 开封 4 50 ) 7 0 1
中国社会发生 了巨变 : 一是阶级分化 、 社会分裂 , 部落 中 日渐 发展 的父权 制演变为 家天 下 , 而家天下的背后则 是社会 富有 阶级和贫困阶级 的正式决 裂。原来部落 联盟 内部 的 民主为 家、 一人 的专断所取代 。国家结构 开始建立 并完 善起来 ,

西周 末年 ,封土建国” “ 制度 已出现重大 弊病 , 侯尾大 诸 不掉 彼此 争端 , 天子的统一权力急剧衰退 。春秋战 国的大战 乱、 大整合为 中华民族重新审视 以往 的一切 、 展望未 来提供 了契机。此时 的中国面临着历史 上第 二次大转 型 , 这次转型 要求解决的课题 : 一是国家 的统一 , 山河的重整 ; 二是社会制 度的重建 ; 三是 民族文化 的重 构与创新 ; 四是 经济层 面 的重 大调整。也许 可以用现代性的语言概括为 : 统一 、 富强 、 文化
异化与扭曲 , 奴隶以及 一些 自由民对 以王权为核心的奴隶主 贵族有着密切 的依 附关 系 , 隶则完全 是附属工 具 , 明和 奴 文 理性的初光下有着最血 腥的愚昧 和黑暗 。中国社会历 史上 的 第 一 次社 会 大转 型 , 差不 多 与 人 类 历 史 上 的第 一 次 大 转 型 同步行进 , 这次转型的时间相 当漫长 , 我们几乎 可认定 从六 千年前 的凌家滩遗址 、 红山文化遗址 以及 良渚文明遗址 中的 贵贱分化直到前 2 世 纪的夏王朝 出现才 最终完 成 , 历史 1 其 跨 度 达 两 三 千年 甚 至 更 长 。 在 依 旧狭 隘 的地 域 和 眼界 中 , 产 及 物 资 财 富 的 不 断 增 生 长 , 明初现光芒 , 文 血缘亲族 的宗法统 治 , 专制制度的滥觞与 民众 的严重人身依附 , 宗教信仰 的初步 发展 , 治 的不 断积 人 累, 这一切是这个时代 社会大转 型期 的进步成果 , 这个 成果 滥觞 于斯 , 张扬于后世 。我 们仅对 这一大转 型作 简单考 察 , 其因子将延绵不断地遗传于后世的各 个历史时期 , 或原封不 动 , 改 头换 面 。考 察 这 一 时 期 的 状 况 为 下 一 个 社 会 历 史 大 或 转型作简单铺垫 , 中国历史上的第 -O 大转型时间上短于第 - r - 次, 但规模 、 成就和意义是第一次所 不能比拟 的 , 其发生的 元 典 精 神 以及 一 些 社 会 存 在 辐 射后 世 乃 至 今 天 。

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

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

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转型过程。

这些转型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进行分析,探索其中的重要启示。

一、国家意识和民族觉醒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之一就是国家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崛起。

在旧中国,国家意识相对较弱,国家的统一和独立常常受到外来侵略势力的威胁。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熏陶下,中国人民逐渐意识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这种民族觉醒不仅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系列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也为中国社会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与开放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另一个重要经验是改革与开放。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该政策的核心思想是摒弃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偏见和传统观念,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并为中国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大门。

然而,改革开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中国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但正是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政策,中国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国情的改革模式。

这一模式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合理调节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使市场与政府相互促进,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方面。

近年来,中国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和道德伦理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诚信、友善等主要内容,提供了统一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基准。

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有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与社会转型

社会主义与社会转型

社会主义与社会转型社会主义是一个常常被讨论和争论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种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社会主义的体验也不尽相同。

然而,无论怎样,社会主义都是一个与社会转型紧密相关的主题。

首先,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强调着社会公有制的经济体制。

在这种制度中,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劳动者共同参与生产决策和分配结果。

这一理念为社会转型提供了一种可能,将私有制经济转向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强调的公有制经济旨在消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增加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其次,社会主义也倡导着政治上的民主与社会公正。

传统上,社会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彻底的政治民主才能实现经济的社会主义化。

在社会主义下,人民享有广泛的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权利,国家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

这种政治上的民主又为社会转型提供了动力,通过引入广泛的参与和多样化的声音,可以促进社会变革和改革。

然而,社会主义的实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社会主义的实现需要一个社会的整体合作和共识。

虽然社会主义强调了人们相互合作和共同利益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中,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分歧和竞争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这就需要一个平衡不同利益的机制和制度。

其次,社会主义还需要解决经济上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引入往往是一个关键性的决策,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推动社会正义的同时保持经济的高效运行是一个挑战。

过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很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因此,一个既能够保持公正又能够高效运行的经济模式对社会转型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社会主义与社会转型紧密联系的另一个方面是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社会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公共精神,这也需要人们对于个人主义和竞争的转变。

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新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需要逐渐成为人们的心理特征。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与社会转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社会主义的理念和实践为社会转型提供了一种可能,通过改变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

【课前导入】“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就是指枕会的整休性变动。

具体来说,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休性、根本性变迁,它不是指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 更不是指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而是指社会生活具休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休性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 一、 春秋战国时期向圭寸建社会过渡 二、 明清民国时期一一向资木主义过渡 三、 新中国初期一一向社会主义过渡四、 改革开放时期一一向中国特色祉会主义过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发端于生产力的提髙,祉会经济、政 治制度、思想文化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曲周成型的我国古代早期文明被以小农经济、 中央集权为特点的我国古代文明所取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彤响。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推动因素、表现与影响 1 •推动因素 铁犁丫耕的使用和推广是该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木动力。

耕农的兴起。

课题 科目 ■"程 考纲 耍求中国历史上的四次重大社会转型课时 历史班级 1课时 具体内容重点:学握中国历史上四次转型时期的阶段特征及表现。

难点:明晴时 期阻碍社会转型的因素: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课型 复习课姓名笔记栏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2)直接原因:争霸战争和各国改革变法加速了社会的转型。

2 •转型的主要表现 (1) 政治上周王空衰微,诸侯争箱, 宗法制.分封制朗溃: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2) 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3) 文化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百家争鸣", 思想口Itb 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4) 阶级上贵族阶层逐渐失去政治特权•经济上日趋衰落; T»阶层活跃:拥有大虽土地的新兴地上和门(1)根本原因:(5)社会关系上礼期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人际关系紧张。

3.深远彤响春秋战国时期处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耍时期,其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封建因素的增长,推进了新旧休制的更替,为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我们理解东方社会出现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有必要把它和东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联系在一起考虑。

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东方取得突破,大体而言是以这些社会中出现的转型挫折作为基础的。

现实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东方社会中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痛苦与磨难,但它又不能回避或超越市场经济,它必须自己担负起发展市场经济这一时代使命。

社会主义在这里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是,致力于提高和扩大东方社会传统结构对于市场经济的亲和能力与包容能力,寻找与创立一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东方现代化模式,避免现代化转型失败的再度出现。

关键词:现代化;东方社会转型;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历史课题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07)11-0041-07一、时代挑战与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对社会主义的把握,不是从主观偏好,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变化发展来着手的。

正是这种内在矛盾运动的激化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是和这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展开的客观必然性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也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成熟和老朽而不断走向胜利的。

马克思长年致力《资本论》写作正是想为这一“必然性”奠定一个坚实的逻辑支撑(在马克思那个时代,逻辑的支撑大体上也就意味着“科学的证明”)。

《资本论》的问世成功地鼓舞起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必胜的信念,恩格斯为此不无道理地指出,《资本论》已被很多人视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然而,社会主义的思潮与运动后来在欧洲的发展却出现了一种和马克思的理论逻辑不甚合拍的现象:作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直接反映物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似乎并没有随着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与“成熟”而不断高涨,有时甚至还相反,会随着一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成熟逐步走向低迷。

这种历史现象的反复出现,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某种意义提出了一个很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早期的经典作家有所意识,也认真地对自己的理论作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马克思本人曾将眼光投向爱尔兰,认为英国社会主义运动进展缓慢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爱尔兰这样的殖民地存在,因此爱尔兰的独立将是英国无产阶级的福音,是英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前提。

这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政治中所据有的“奴役者”与“压迫者”的地位,以及由此而在欧洲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普遍造成的“工人贵族”与“机会主义”现象,可能是造成原先理论出现“预期误差”的重要原因。

十月革命以及欧洲随之发生的骚动虽然引燃了社会主义世界革命胜利的希望,但现实社会主义革命在后来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在、且仅在作者简介:张铭(1950—),男,江苏苏州人氏,现任教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方社会转型与社会主义历史课题张铭□“东方国家”取得胜利,[1]再一次构成了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大挑战。

列宁和斯大林对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在落后的俄国发生作了自己的解释,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落后国家的爆发是因为这样的国家构成了帝国主义世界统治的“薄弱环节”,比较容易“打断”。

而通过这个薄弱环节的打断,最后必然会引发世界帝国主义体系矛盾的总爆发。

应该说这是俄国革命者在他们那个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作出的重要发展,并由此对发生在“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作用与意义进行了一种理论上的定位。

然而,面对后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骚动期后又不定期地推后这个现实,列宁最后还是和当年的马克思一样,不能不把眼光转向了民族与殖民地问题,不能不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推迟看成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维系的结果。

正是这样一种认识,后期的列宁在和国际上各种“机会主义”奋战的同时,逐步明确地将民族解放运动看成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可靠的“同盟军”。

希望他们的反帝反殖运动最终有可能打断帝国主义赖以维持的“生命线”,并与东方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国家一起,撼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为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一个全新的基础。

然而,马克思与列宁尽管作了这样一些理论上的调整,但这些经调整过的理论在战后世界里还是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遍及世界的“非殖民化运动”一方面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不得不逐步退出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另一方面则作为强有力的“反例”[2]使马克思和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推迟原因所作的解释难以继续维持下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推迟与之帝国主义拥有殖民地之间的关联被证明不是决定性的。

[3]而经典社会主义理论遭遇的最大的冲击,则莫过于出现在20世纪后期的苏联与东欧发生的剧变以及以中国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社会主义自我调整。

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时期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实际上是用自己的曲折经历证明了,“市场经济”作为我们时代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是难以超越的,离开了市场经济谈论生产力的发展在我们这个时代是走不通的。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至少标志着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自身社会主义独特性的认识觉醒。

这样一种认识的觉醒虽然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用以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的方法过时,但它的确很严肃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不是存在着一种教条主义式的误区?我们今天对现实社会主义的认识角度应不应该作一种重大的调整?如果不作调整,我们将如何去面对理论与现实之间出现的如此重大的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发展。

面对现实提出的问题与挑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回避。

相反,他们的理论总是在应对严峻的挑战过程中获得丰富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种理论勇气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肯定和继承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面对的时代新挑战是一种推动我们去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今天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

二、东方社会的转型困境与社会主义革命突破之诠释在笔者看来,今天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义事业理解所需要的释意视角的转换,应该结合我们所选择的市场经济这个时代大背景来进行。

我们只有结合现代化发展的世界历史进程,从社会转型这一角度来解读近现代以来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运动和革命,我们才能对社会主义有一种新的认识,我们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论才会拥有新的解释能力,我们才会有一个我们时代应有的认识高度。

从社会主义与社会转型具有的这种内在关联出发,我们便不难看到:近现代世界中社会主义思潮、运动和革命的崛起与发展是以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为背景的:伴随社会转型过程的磨难与不适是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高涨的主要动力;社会转型出现的挫折与全面“失序”是现实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而社会转型的平和完成则是激进的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落的主要原因。

一句话,离开了现代化与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很难完备的。

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一个传统社会结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调的过程。

就世界范围而言,这一适调过程颇显曲折迷离,传统社会结构与市场经济发展这两者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相互排斥”的现象。

因此,打破这种“相互排斥”,提高这两者间的“亲和力”是一个社会成功实现社会转型,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从现代化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个社会在加强自身在这方面的适调能力上,都经历过难度不等的摸索过程,而这适调难度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则是由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结构造成的:正是特定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一个社会在提高自己与市场经济间的“亲和力”方面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与文化资源。

在这方面,东方文明虽然在进入近现代之前被认为是世界各文明中发展程度较高的文明,但这一高度发展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建立在对于商品和市场经济进行排斥之上的,“抑商”是这类传统国家维持自身结构稳定的需要,因而也是这类国家始终坚持的不二国策。

东方国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这一“路径”不能不使它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倍感艰难。

一般认为,特定社会对于商品与市场经济表现出来的较高排斥程度与较低“亲和力”特征在相当程度上与该社会的整合程度有关。

从世界各文明发展的规律来说,一个社会整合程度较低往往意味着这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落后与低下。

但是,对于面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来说,较低的整合程度反而有时意味着一种优势。

历史表明,那些在社会整合程度上要远低于东方大一统传统社会的西方社会,在自己的社会转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磨难相对要小一些,而可资利用的社会文化资源也更为丰富些。

英国、美国、北欧一些国家社会转型的相对平稳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化的突破在那些社会结构相对松散的“边缘国家”或“边缘地区”率先获得成功是完全不奇怪的。

[4]由于东方大一统社会的内部整合程度很高,它内部系统结构的关联度和锁定性极为稳定,对来自自身内部和外来的干扰有着很强的抵抗能力。

[5]这样的社会结构特征虽然推动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但由于内部高度整合、权力高度集中、公共领域无限扩张、“社会”相对萎缩等因素的存在而造成了它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势不两立”,造成了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艰难。

因此,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给这些社会所带来的,往往不是稳定与有序,而是深重的苦难与挫折、社会的结构性震荡,面广量大的不适人群的抗争与反对。

[6]只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现代化过程总伴随着世界性的,也是群众性的反现代化运动。

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转型之母,也是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反现代化思想与运动的产生之源。

当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由西而东”一波一波展开时,我们看到,社会主义的思潮与运动不仅呈现出一个由“西”向“东”逐步切换的过程,而且也蔚为壮观地表现出“逐浪高涨”的态势。

而我们的任务,正是要在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之中,发现隐含着的内在必然。

由此看来,现实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度中的最后成功所标志的不是其他东西,而只是这个特定国度中社会转型的艰难与困苦,社会文化结构与市场经济间斥力的难以克服,社会可资利用的,用以提高自身与市场经济“亲和力”的社会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匮乏。

一句话,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取得成就的程度与特定社会转型的难易程度有着直接的关联:社会转型越艰难,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些国家取得最终的突破,大都是以这些社会的“转型挫败”为基础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革命在东方国家的突破,不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而带来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激化的结果,而是市场经济与原有社会结构间的“恶性互动”而导致的社会“全面失序”的结果。

应该承认,商品与市场经济在这里的确扮演着启动社会转型苦难的角色,但事态发展到后来那样具有爆炸性的局面却还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结构性原因,简单地把社会“恶性互动”与“全面失序”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商品与市场经济,将市场经济与社会全面失序用必然的逻辑串在一起,必欲除之而后快,这就不能不把我们引向一个解决问题的错误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