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镇中心小学211导学练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先学后导,问题引领”三阶段教学模式“先学后导,问题引领”三
“先学后导,问题引领”三阶段教学模式“先学后导,问题引领”三阶段教学模式“先学后导,问题引领”三阶段教学模式发表时间:2014-07-08T17:02:25.6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6月总第122期供稿作者:胡正虎[导读] 在这种模式下,老师由原来课堂的主角变成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主导者,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
◆胡正虎江苏省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学校225800摘要: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我校结合本校实际,在主要学科中按县教育局的要求进行了“先学后导,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摸索出了“先学后导,问题引领”三阶段的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能有效地解放教师,还自由于学生。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安排好,教师有三个“导”,学生也有三个“学”。
我结合了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科特点,并和学校的新教学模式相整合,寻找探索适合的信息技术课堂模式。
关键词:三阶段教学模式“先学后导,问题引领”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我校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在主要学科中进行了“先学后导问题引领”三阶段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
在这种模式下,老师由原来课堂的主角变成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主导者,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
学生在老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有效问题”中尽情的自学、助学及在老师的导学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让每个知识点得以升华,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
本人就结合教材及平时教学实际,根据我省信息技术学科的自身特点,不断将信息技术课堂和我校的新课堂模式相整合,形成信息技术课堂的“先学后导,问题引领”三阶段教学模式。
一、“先学后导问题引领 ”三阶段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可行性1.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加工、分析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从其认知的特点来看,主要还是以操作为主,从操作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从加工处理现有的信息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有效问题”的产生到大家一起分析解决问题,让大家充分享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导学式三段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式三段六环节”教学模式。
汉滨区河西初中以导学案为导航(1)课前抓好预习,不上没预习的课。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预习检查力度。
语数英学科要有预习笔记。
(2)课中学习,核心是“动”。
不在教师讲得多精彩,关键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动、会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纯知识讲授不超过10分钟。
每节课要有必要的检测反馈,重实效,不片面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
(3)课后复习,及时强化,不留“后遗症”。
要求学生有纠错本。
(4)课堂六环节要到位:情境导入、明晰目标——学案导航、自主学习——互助合作、释疑解难——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当堂训练、达标测评——盘点收获、反思提高。
情境导入、明晰目标是教师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和方法。
学案导航、自主学习就是教师将“知识”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编写成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理解本课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对本模块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初步构建起知识体系。
此环节也可设计为课前预习。
互助合作、释疑解难是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记录员作好记录,以备展示,并找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
展示交流、点拨提升是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让中等生尤其待优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展示,学生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法,自由更正,各抒己见。
在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所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形成结论。
当堂训练、达标测评是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一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检测中查找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
当堂训练要重在打好基础,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
绥德第四小学召开“211学导练”三环节教学模式“六步”备课流程研讨会
绥德第四小学召开“211学导练”三环节教学模式“六步”备课流程研讨会2014年9月18日,绥德第四小学召开“211导练”三环节教学模式“六步”备课流程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学校领导主持参与,以数学、语文、英语三个课题组为中心,分别展开讨论研究,参与讨论的一线教师达到50多人。
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依据理论学习和一线教学经验,对“211导学练”三环节教学模式“六步”备课流程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观点、新思路和新举措,为全面推广提升学导练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绥德第四小学从推广“211学导练”三环节教学模式以来,做到了真研究、真推广、真总结,始终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全面提升学校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水平。
在新的教学模式推广过程中,坚持理论指导,尊重实际,实事求是,通过不断总结课堂实践经验,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思考,深入钻研,用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指导教学。
要求各实验教师带着课题、带着任务开展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六步”备课流程设置上,既要保证规定环节的普遍使用,紧扣目标揭示、先学内容、自学提纲、学习成果、导学解疑、检测训练等六个方面,又不断创新实验内容,针对年级特点、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发挥一线教师作用,进一步完善流程、创新流程,让“六步”备课流程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实用。
可以说,截至目前,该校在“211学导练”三环节教学模式“六步”备课流程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王艳宁报道 2014.9.18。
导学教评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茶棚学区初级中学“导学评教”课堂教学模式解读一、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初就提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大都采取“唯书”、“见成绩而不见人”的教育方式,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学生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教育成了“丢失了一半”的教育。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导学教评”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未来服务社会的创新品质和创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弱点是没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
既不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不利于开发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建设,都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在当今高科技发展迅猛、知识爆炸的今天,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在学习、工作、生活、创造中,需要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合作,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世界上,各种群体成功的典范,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而课堂教学改革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所以,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探究的中心问题。
新课程、新教材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在当前形势下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是进一步改进学科教学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三环节”导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三环节”导学模式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以“立足本校传统,合理借鉴他人”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三三三”教学模式。
其中前两个“三”注重课前集体备课的操作要求,而后一个“三”是强调课中的导学“三环节”。
为能有效落实导学三环节,上课坚持“以导学案为线路图,在老师引导、点拨驱动下,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运行机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正真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并结合学校在教学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成功教学实践,提出了“1.检查、展示、自学生疑提问环节(10分钟)——合作解疑的探究环节(20分钟)——3.训练展示点评环节(10分钟)”的课堂“三环节”导学模式。
简称“121”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堂内涵建立“小组学习、精讲点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运行机制,备课组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导学案,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通过高效课堂模式的建立,逐步克服重教轻学、不放心学生的现象,克服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现象,克服重训练轻小结反思的现象,克服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成立学习小组1.各班成立学习小组,为了方便分组,教室课桌摆放九列,每三列靠拢在一起,前排与后排搭配六人一组,一般分为八或九组,学生合作学习时,奇数排的学生转在后排构成六人学习小组,特殊情况可采用合并办法。
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六人一组,根据学习成绩分上、中、下(AA、BB、CC)三层,科学划分,学习成绩均衡,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学习的缩影。
学生座位对应层次按照列分:BAC;BAC;BAC。
②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③每个小组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小组名称。
④将态度积极,学习习惯好,乐于助人、有责任感;组织管理能力强,集体荣誉感强。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的方法,它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着很好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篇1一、“教学案”与“导学案”:“教学案”与“导学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师生公用的一种文本。
“讲”字面上停留在传统教法上,而“导”重点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又有教师主教之嫌,“导学”则突出了有“导”之下的“学”。
导学案其实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脚本,故又可称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目的不同: 教学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性质不同: 教学案—以教师为中心,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功效不同: 教学案—侧重怎样教、教什么、注重使学生“学会”;导学案—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注重使学生“会学”。
角色不同:教学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导学案—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是主角。
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的,那么一个突出问题显现出来: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载体,“导学案”就是起到引导、指导学生自学作用的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它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
三、什么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检测训练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其实就是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它能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关键在“导”上,如果没有“导”作用的“导学案”,那和复习提纲没什么区别。
课堂教学改革—课堂导学模式详解
沙河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材料——课堂导学模式详解课堂导学模式是一种以“依学而教,以教导学”为过程特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导”是因学定教,主要方式是精讲点拨辅导,“学”是量力而学,主要方式是自学、展示、习练。
一、主要特点(一)因学定教,导学相辅“导”的关键在于基于学情,有针对性,“学”的关键在于积极主动投入。
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做重复课本的讲授,要多做适合学情的具体指导。
学生可以自主认定教学目标,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
(二)提纲导学,因势利导采用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我们通常运用导学提纲来辅助。
导学提纲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依据,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和支架。
(三)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活动形式,以小组总成绩作为评价依据,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宽松的人际交往环境,引导学生运用群体智慧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学习成果的优化整合。
二、基本环节定标导学——自主合作——交流提升——反馈强化——总结整合(一)定标导学教师需提前一周通过集体备课确立导学提纲,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导学提纲可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熟悉内容并做适当预习。
上课后教师先带领学生通一遍提纲,引起学生注意,时间不超过2分钟。
(二)自主合作第一步:自主学习。
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自学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料,学生分头自学,完成自学笔记。
学习笔记包括学习题目,学习特点,主要内容等。
要求:自主学习时间要要充分,又要恰当控制,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可以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如思考、探究、实验、做习题等。
自学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一定要学生自己解决,能自己归纳的问题一定要学生自己归纳,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出标记,教师应做好自学辅导,重点梳理出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第二步:小组合作。
主要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但重点要呈现各自未解决的问题,共同进行探讨。
要求: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尤其是学困生的参与,教师可以有意识根据问题的难易分配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都能做。
明通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能够识别并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会书写生字。
(3)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2. 生字词的识别与书写。
3. 重点句子的理解与体会。
教学难点:1. 课文情感的把握。
2. 学生对重点句子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
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
2. 学生分享预习心得,教师总结。
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三、字词教学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2.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指导笔画和结构。
3. 学生互相检查书写,教师点评。
四、精读课文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拓展延伸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学生分享课外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测学习效果。
3. 布置课后作业,如:复述课文、写一篇读后感等。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11三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指南
“211三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指南枝江一中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教学内容精而少、教学方法活而巧、教学效果实而好”的课堂教学指导原则,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总结提练出:语文范例导练模式,英语五步教学模式,物理引导发现、分解探究模式,数学问题解决模式,地理自学——辅导模式等等。
新课改以来,学校更是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特别是06—07学年,学校以省级课题《高中教学行为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龙头,经过五轮39节实验课、2节展示课,集中探讨了学案导学模式,对学案的功能、学案的编写与应用、学案与教案的关系有了一个较明晰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学案、教案与练案三案合一的编制与应用模式。
在此基础上,学校在本学年的工作要点上,提出了全面推行“211三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吹响了决战课堂的号角。
现将该模式研究具体操作过程中的规则、要求、方式和方法作如下指导与说明:1.什么是“211三案导学”教学模式“211”是指课堂时间分配,40分钟的课堂总体上切分为三部分,20分钟老师创设问题情景精讲点拔,10分钟师生互动交流探究,10分钟课堂练习、反馈与点评,三部分独立进行或交互式进行,促使课堂结构的最优化;“三案导学”指教学方法上以集“学案、教案、练案”为一体的三案为载体,师生按“三案”互动教与学,使主导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促进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
“211”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相对时间划分,是一种概念,而不是对课堂时间的机械界定。
教师应以问题情景为切入点,通过各种方式产生新旧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参与、在主动建构中提高课堂效益。
限制讲的时间并不是不讲,而是要精讲,教师的讲授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师要更新一个讲的理念:变先讲后练为先学后讲,让学生体验由确实如此到原来如此的心理转变;要找准四个讲的时间:导学引入时、诱导点拨时、提练升华时、效果回授时;要明确三大讲的内容: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二要讲、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要讲、学生能举一但不知如何反三的三要讲。
中小学学案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中小学学案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一学案导学法解释学案导学法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案导学课堂的基本要求1、基础知识的助学与检查:强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
首先,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自学预习中没完成的内容。
接着,采用提问等方式,让一些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对本课各部分知识进行简单概述,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
老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学习能力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发现一些同学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启导和推广。
这是一种很简便高效的学习技巧。
2、运用能力的检查和指导:采用问答、探讨、辩论等方式进行运用能力的训练。
先让一些同学上来解答“学案”中的思考训练题,再让另一些同学加以补充或评价,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在一些问题上引导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论据,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辩论,互相促进。
同时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适当进行点评总结,在传授解题方法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总结经验,把学生积极的开拓性思维引入正确轨道。
3、创新和研究能力的开发:指导学生以本课学习的内容为中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前在“学案”中准备好的,也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感发现、设计的。
211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211课堂教学模式”模式的操作流程该模式呈现的是一个思路明晰、重点突出、环节简单的读书思考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触摸语言、探究文本铺路架桥,指引方向.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都能始终处在一种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对话分享的课堂情境中,学习语文即享受语文.简化的教学环节会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明白自己在学什么。
同样,也会给教师更多的自主调控,自检反思的空间,使她们明白自己在教什么。
“211教学模式”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用20分钟进行精读课文,用10分钟进行拓展阅读,用10分钟进行课堂练笔(该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教学流程:第一环节:精读课文(学习课文部分20分钟)1、检查预习。
有检查的预习才会有实效。
关于课前预习: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有的在课堂上检查,也有的放在上课之前)。
课前预习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基础性: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理解一些有难度的词语的意思,掌握生字的正确写法,能用简练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适度性。
预习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就能解决。
③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2、示标自学•要求:(1)学习目标要少而精。
要学会取舍。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一节课如果四十分钟走的都是“直线”,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无获。
成功的语文课堂,既要避免把课堂上胖,追求“主线简明";又决不把课堂上瘦,力求“细节饱满”。
在研读教材时,老师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一篇课文的精彩处太多,值得挖掘的点也太多.可时间有限,到底应该抓什么呢?面对如此矛盾,我们必须要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
“1+1”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1+1”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作者:郭燕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26期“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
”“1+1”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据新课改理念,结合我校学生和教学实际而提出的课堂改革。
“1+1”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在“问题引领,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等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自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提升过程,真正实现教师“教中心”向学生“学中心”的转变。
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化学“1+1”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1+1”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该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以导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实现教学目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教学模式。
“1+1”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1”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问题;第二个“1”是指小组间和小组内交流质疑,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二、“1+1”“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1+1”“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生成。
”如果按模块划分,该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模块:①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看书思考,尝试独自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观察学生的状态,适时引导。
②合作探究:这是自我探究后的探究,方法是教师通过提问或学生发问,师生合作共同解决第一阶段没有解决的问题。
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仍然是“导”,要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而不是一讲了之。
③总结生成:此阶段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课堂小结,但不是要教师给出结论性的语言,更不是像过去那样由教师不痛不痒地进行知识罗列式的总结,而是要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
“P.I.E三步导学”教学模式下语文学案创新实践
“P.I.E三步导学”教学模式下语文学案创新实践“P.I.E三步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I.E 三步导学模式分为:传授知识(P),引导思考(I),展示成果(E)三步,旨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传授知识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的清晰度和易懂性,避免过于抽象的概念和术语的使用。
同时,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引导思考阶段,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让学生阅读或听取相关材料,让学生观察和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尽可能避免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干预,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展示成果阶段,教师应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和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
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和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这个阶段,也是教师对学生掌握程度的检测阶段,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
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灵活运用P.I.E三步导学模式,因材施教、顺其自然,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教师制定了相应的语文学案,以巩固P.I.E三步导学模式的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案的制定,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例如,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可在传授知识阶段,通过图片引入故事,介绍小蝌蚪的特征和性格,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
在引导思考阶段,通过反复阅读故事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和找妈妈的艰辛。
在展示成果阶段,学生可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辅导。
通过P.I.E三步导学模式和学案的创新实践,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主动地参与思考和探究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步导学”教学模式操作要领
“三步导学”教学模式操作要领“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榆次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推模式,其操作要领能够概括为:“三步”“九要素”。
一、激情导课激情导课是课堂教学必须经历的一个关键环节。
激情导课的目的是导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激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的问题上来,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之中。
激情导课能否成功,一要看教师能否创造性地发挥主导作用,二要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否坚持培养学生“我能行”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我爱学”的学习情怀、培养学生“我会学”的学习习惯。
激情导课的具体实施,主要通过导入课题、明确目标和预期效果三个要素实行操作。
(一)导入课题导入课题是引导学生课堂注重的一个操作要素。
课堂上,导入课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根据课题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借助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适合的手段方式,导出学生将要学习的课题;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课题的导入,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学习的课题上。
人的注意是有选择性的。
在课堂上,让学生事先知道学习的课题,能够协助学生自觉地排除其他无关因素和次要因素的干扰,从而为学生主动投入到有效的课堂学习中创造条件。
另外,课题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科学地、艺术地导入课题,能够协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聚敛到课堂学习的核心内容上。
总来说之,导入课题的实质,就是用课题导出学生学习的激情。
(二)明确目标明确目标是引导学生行为指向的一个操作要素。
课堂上,明确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导入课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能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导引下,准确把握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行为指向;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欲望,把学生的一切行动都引导到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上来。
人的行为是有指向性的。
目标导学三步法课堂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三步法”课堂教学模式---第五师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目标导学三步法”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在学习和运用“标、学、讲、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体验、互动、巩固”等课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反复研究、总结、提炼而形成的。
一、内涵解读。
“目标导学三步法”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三维目标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向,以师生活动的构建为基本形态,以达标测试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
通过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等教学策略,培养出习惯好、兴趣浓、思维活、眼界宽、能力强的学生。
二、模式解读。
1、目标导航。
2、知识探究。
①自主学习②质疑互动③展示交流④总结提炼⑤巩固练习3、达标测试。
板块一:目标导航目标导航是学习目标和应用思维的导向设定。
须依据课标、教材和具体学情来制定。
教学目标宜根据年级、学段认知特点,分层呈现。
低段学习目标一般凭借教师的情境创设,通过提问启发或思路引导等多种形式逐步呈现;中高段学习目标则可以在课前预习提示、课堂设问和课末总结中呈现或感知。
板块二:知识探究知识探究是导学的过程与方法,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
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采取及时矫正的策略,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认知水平。
它包括自主学习、质疑互动、展示交流、总结提炼、巩固练习等环节。
板块三:达标测试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
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式是多样的,根据不同学科、课型、教学内容确定,通常以检测题为主。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达标情况要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并精准地把握共性的和个性的问题及症结所在。
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要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辅导的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辅导。
三、操作流程1、目标导航(5---10分钟)①导入新课。
可以采用材料导入式、故事导入式、热门话题导入式、疑问悬念式导入、图解式导入、复习导入式、音像导入式等各种不同形式进行。
浅谈小学数学“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几点优势
浅谈小学数学“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几点优势作者:李向军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18期绥德县名州镇中心小学2012年下学期以来,我校在广泛学习洋思学校、杜郎口学校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数学中高段教学中进行“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模式实验,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成型,“学案导学、先学后教”被科任教师熟练应用,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回首近两年的实验,我们欣喜地发现,“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实施,给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一、“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促进了教师对“课标”理解和落实实施“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变化在于把原来的“教案”变成了“导学案”,把设计“教案”变成了设计“导学方案”。
这一变化,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导学案”顾名思义,重在“导”,教师每堂课发给学生一份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教师主要思考“导什么”“怎样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课程标准,认真理解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以确定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再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学习目标是教师在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
科任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每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确定科学而准确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目标中,教师要把握好“了解”“知道”“明白”“懂得”“会”“熟练会”以及“会用”等不同学习层次的定位,该“明白”的,就不能停留在“了解”层面上,该“会”的知识就不能停留在“明白”层面上。
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定位,其实质上就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落实。
二、“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实施“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全新的教学模式,给科任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动力。
为了更好地、尽快地掌握这一模式,科任教师通过读书、上网查阅、看视频等形式积极学习,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一新的授课模式和设计导学案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小学211“导探练”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的根本。
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主要依据就是教学质量,可以说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而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本学期,我校仍将教学质量的提高做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学校现状分析:几年来,我校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努力抓好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体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在全县中游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广大教师辛勤的付出,得益于为我们学校一直以来把教学工作做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的主体地位,也得益于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精益求精的管理方式。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一是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家庭普遍不富裕,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除了在学校能得到有效的监管,回到家里基本上处于撒野的状态,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严重。
面对这样一批基础差,家长不重视的学生,要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艰难的。
二是我校距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是,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态度对教学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
怎样做,怎样打破目前制约我们学校向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我们不能抱怨,也不能等家长的素质提高起来,我们再做教育,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发展,社会在等待,家长在期盼,我们不能等,只有从自己做起,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二、211导学练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背景传统的讲授法在传授知识和应对考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讲授法也存在明显不足:教师为了把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几乎占用了课堂内的全部时间,这样做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备课、上课和辅导时,总是以班上中等生的水平为参照进行,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作为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家庭环境、社会氛围都有市里有很大的差别,几年来,我们总是感到,我们的教师也没少下功夫,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是天天抓,月月考,可就是教学质量总是徘徊在一定的水平,再想提高就感觉很困难,如何破解教学质量提高这个难题,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校根据本校实际借鉴了211常态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规定在一节课里,教师总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要有不低于10分钟以上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有不低于10分钟的练习巩固时间,在总体上规范了课堂时间,普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导探练教学模式的框架结构(一)框架结构找准基点导激活基点,迁移诱导提供例证诱导探索生成问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探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探究验证提示结论深究结论专项练习练多层练习,内化提升诊断练习综合练习课堂作业(二)概念解释第一板块“导”:是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清新知的教学“生长点”,运用“正迁移”规律构架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提供鲜活的例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把握的重点:1、中高年级要要在先学的基础上;2、在教师的引导下;3、就相关的问题(不会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形不成规律的问题,)学生互相探究。
这部分总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超过20分钟视为不合格课。
第二板块“探”:教师要掌握这一环节的基本操作程序,要舍得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要全程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要有驾御课堂、调控课堂的能力,要能及时捕捉和巧妙处理各种生成性的资源,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要和学生有不低于十分钟的听、说、读写、算、议的时间和空间。
;把握重点1、、在教师的引导下;2、就相关的问题(不会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形不成规律的问题,)学生互相探究、研讨。
这部分时间不能低于十分钟。
第三个板块“练”:“练”是指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增加练习量,进行实战演练,选用练习要切入要害、把握实质,练习要分层设计、适度整合、练习要适当变式、引人入胜,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练习,要让学生练得有趣,练得有效,要让学生的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要让“后进生”吃得了,让“优生”吃得饱。
把握重点是1、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重点设计练习题;2、大面积演练,学生评价;3、重点关注中差等生掌握情况。
这部分时间不能能低于10分在钟。
四、211导学练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流程第一板块:导(自主学习、导学导教)(不超过20分钟)1、课前检测,温故知新(2-3分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进行重点复习,设计1—2个综合性的试题或者与本课复习内容相关的问题,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目的:温故而知新,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注意点:习题设计简而精,时间不宜过长.准备充分,必要的课件或小黑板,坚决避免随意性.2、依纲据本,导标(1-2分钟)[通过课前口述或板书交待本节学习任务和目标,低年级做到合理交待,高年级明确交待。
(1分钟)[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意义]①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②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注意点]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要求。
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学生能听明白3、依课依标,导学(10-15分钟)在教师交待目标后,教师要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出示与本节课学习目标和相关练习或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依据目标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读课文,预习生字、生词、文学常识等内容,让学生对课文形成整体感知,并整理出自己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辅导学生圈点勾画、做批注以及对各种知识的积累,尊重学生独到的认识和体验。
数学学科主要出示尝试题。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教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等等激励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好奇性,促使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老师应提醒学生:“不会做这道题的同学,请翻开课本看看例题是怎样做的,再想想这道题应该怎样做?”。
自学课本前,教师可以提一些思考题作指导。
以便学生带着问题边看书边思考。
自学课本时学生遇到困难可以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
通过自学课本,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成熟就转入下一步。
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这部分主要是在梳理整体知识框架的基础上,以知识树或知识结构的形式将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导学和导教。
所设计的问题要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设计一些相互比较、系统归类、承上启下、体现结合的问题。
学生依托这些问题通过自主梳理,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目的]让学生知道导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意义]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②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注意点]1、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做到三个明确:①明确自学内容。
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好,就怎样做。
自学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抓住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学生重点思考关键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上。
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什么方法好,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科实际,就采用什么方法。
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
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2、导学激兴,做到三学(1)激学;包括激态和激趣。
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前学生状态和教学内容设法调动学生。
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状态的激发。
(2)导学:教师尽快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和相关练习以引导学生自学.(3)自学:学生依据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相关练习和教师安排的练习。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巡视、指导和鼓励。
特别关注学困生情况。
还要注意做到通过组织学生邻座或小组之间的互查和评比等,全面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过程遇到的疑难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指导学生主动进行三级预习,并作适当扩展。
要促进和指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前的三级预习。
养成自觉预习、善于预习的习惯,为课上高效学习,奠定基础。
从三年级起增设简单的预习作业,从五年级起增设单元性的整体预习,要求学生利用大礼拜长短假进行预习下周教材的内容,初步找出疑难问题。
4、低中年级学生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自学能力,教师的导主要的引导,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教学模式可根据年级特点变化。
第二板块、探、(合作学习、深入探究)(不低于10 分钟)1、出示题目,合作探究教师应精心设计合作探究题目(一般2—3个),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力求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思维提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人人发言,集思广益,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进行探究整理,进一步梳理知识,重在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对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和相关联的知识达到准确识记和理解。
在整理、识记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内相互检查、男女同学互问互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交流复习成果。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