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专题练习
![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b5f9a3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e.png)
2019-2019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专题练习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下面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专题练习,请考生仔细练习。
1.(2019高考天津卷)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起先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弹性势能改变了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解析:选B.圆环沿杆下滑的过程中,圆环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A、D错误;弹簧长度为2L时,圆环下落的高度h=L,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Ep=mgh=mgL,选项B正确;圆环释放后,圆环向下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当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不为零,选项C错误.2.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行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A.2RB.C.D.解析:选C.如图所示,以A、B为系统,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设A质量为2m,B质量为m,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mgR=mgR+3mv2,A落地后B将以v做竖直上抛运动,即有mv2=mgh,解得h=R.则B上升的高度为R+R=R,故选项C正确.3.(2019山东潍坊二模)(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a通过平行于斜面的轻绳跨过光滑轻滑轮与物块b相连,b的质量为m.起先时,a、b均静止且a刚好不受斜面摩擦力作用.现对b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使a、b做加速运动,则在b下降h高度过程中()A.a的加速度为B.a的重力势能增加mghC.绳的拉力对a做的功等于a机械能的增加D.F对b做的功与摩擦力对a做的功之和等于a、b动能的增加解析:选BD.由a、b均静止且a刚好不受斜面摩擦作用知:FT=mg,FT=magsin .即:mg=magsinEpa=maghsin由得:Epa=mgh选项B正确.当有力F作用时,物块a与斜面之间有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即绳子的拉力增大,所以a的加速度小于,选项A错误;对物块a、b 分别由动能定理得:WFT-magsin h+Wf=EkaWF-WFT+mgh=Ekb由式可知,选项C错、D对.4.(2019湖北八校高三联考)(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运转.现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物体第一阶段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其次阶段匀速运动到传送带顶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和其次阶段摩擦力对物体都做正功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C.其次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其次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D.第一阶段摩擦力与物体和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解析:选ACD.第一阶段和其次阶段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均沿传送带方向向上,故对物体都做正功,选项A正确;在第一阶段和其次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第一阶段摩擦力与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的乘积数值上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选项D正确.5.(多选)如图所示,长为L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现缓慢地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时小物块起先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块滑究竟端的速度为v,在整个过程中() A.木板对小物块做的功为mv2B.支持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零C.小物块的机械能的增量为mv2-mgLsinD.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mv2-mgLsin解析:选AD.在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受重力、木板施加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整个过程重力做功为零,由动能定理W木=mv2-0,A 正确;在物块被缓慢抬高过程中摩擦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得W 木-mgLsin =0-0,则有W木=mgLsin ,故B错误;由功能关系,机械能的增量为木板对小物块做的功,大小为mv2,C错误;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Wf=W木-W木=mv2-mgLsin ,D正确.6.(2019长春二模)(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圆环B 的质量为m,通过轻绳连接在一起,跨过光滑的定滑轮,圆环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设杆足够长.起先时连接圆环的绳处于水平,长度为l,现从静止释放圆环.不计定滑轮和空气的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M=2m时,l越大,则圆环m下降的最大高度h越大B.当M=2m时,l越大,则圆环m下降的最大高度h越小C.当M=m时,且l确定,则圆环m下降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D.当M=m时,且l确定,则圆环m下降过程中速度始终增大解析:选AD.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可得mgh=Mg(-l),当M=2m时,h=l,所以A选项正确;当M=m时,对圆环受力分析如图,可知FT=Mg,故圆环在下降过程中系统的重力势能始终在削减,则系统的动能始终在增加,所以D选项正确.7.(多选)如图为用一钢管弯成的轨道,其中两圆形轨道部分的半径均为R.现有始终径小于钢管口径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由图中的A位置以肯定的初速度射入轨道,途经BCD最终从E离开轨道.其中小球的质量为m,BC为右侧圆轨道的竖直直径,D点与左侧圆轨道的圆心等高,重力加速度为g,忽视一切摩擦以及转弯处能量的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C点时,肯定对圆管的下壁有力的作用B.当小球刚好能通过C点时,小球在B点处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为自身重力的6倍C.小球在圆管中运动时通过D点的速度最小D.小球离开轨道后的加速度大小恒定解析:选BD.当小球运动到C点的速度v=时,小球与轨道间没有力的作用,当v时,小球对轨道的上壁有力的作用;当v时,小球对轨道的下壁有力的作用,A错误;小球在C点对管壁的作用力为0时,有vC=,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2R+mv=mv,在B点时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有N-mg=m,解得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N=6mg,B正确;在B、C、D三点中瞬时速度最大的是B点,瞬时速度最小的是C点,C错误;小球从E点飞出后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定,则小球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正确.8.(2019名师原创卷)我国两轮电动摩托车的标准是:由动力驱动,整车质量大于40 kg,最高车速不超过50 km/h,最大载重量为75 kg.某厂欲生产一款整车质量为50 kg的电动摩托车,厂家已经测定该车满载时受水泥路面的阻力为85 N,g=10 m/s2.求:(1)请你设计该款电动摩托车的额定功率;(2)小王同学质量为50 kg,他骑着该电动车在平直的水泥路面上从静止起先以0.4 m/s2的加速度运动10 s,试求这10 s内消耗的电能.(设此时路面的阻力为65 N)解析:(1)该款摩托车满载时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则P=FvF=f解得:P=1 181 W.(2)摩托车匀加速过程:F-f=ma解得F=105 N当达到额定功率时v1==11.2 m/s从静止起先以0.4 m/s2的加速度动身运动10 s的速度v2=at=4 m/s11.2 m/s故在10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at2=20 m牵引力做的功W=Fx=2 100 J由功能关系可得:E=W=2 100 J.答案:(1)1 181 W (2)2 100 J9.(2019高考福建卷)如图,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B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BC段是长为L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小车上从A点由静止起先沿轨道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1)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2)若不固定小车,滑块仍从A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滑入BC轨道,最终从C点滑出小车.已知滑块质量m=,在任一时刻滑块相对地面速度的水平重量是小车速度大小的2倍,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小车的最大速度大小vm;滑块从B到C运动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s.解析:(1)滑块滑到B点时对小车压力最大,从A到B机械能守恒mgR=mv滑块在B点处,由牛顿其次定律得N-mg=m解得N=3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N=3mg(2)①滑块下滑到达B点时,小车速度最大.由机械能守恒得mgR=Mv+m(2vm)2解得vm=②设滑块运动到C点时,小车速度大小为vC,由功能关系得mgR-mgL=Mv+m(2vC)2设滑块从B到C过程中,小车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其次定律得mg=Ma由运动学规律得v-v=-2as解得s=L答案:(1)3mg (2) L10.某电视消遣节目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倾角=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长L=6 m,始终以v0=6 m/s 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将一个质量m=1 kg的物块由距斜面底端高度h1=5.4 m的A点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5、2=0.2,传送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5 m,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1)求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2)若把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2=2.4 m处静止释放,求物块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3)求物块距斜面底端高度满意什么条件时,将物块静止释放均落到地面上的同点D.解析:(1)A到B过程:依据牛顿其次定律mgsin 1mgcos =ma1=a1t代入数据解得a1=2 m/s2,t1=3 s所以滑到B点的速度:vB=a1t1=23 m/s=6 m/s物块在传送带上匀速运动到Ct2== s=1 s所以物块由A到C的时间:t=t1+t2=3 s+1 s=4 s.(2)在斜面上依据动能定理mgh2-1mgcos =mv2解得v=4 m/s6 m/s设物块在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达v0,运动位移为x,则:a2==2g=2 m/s2v-v2=2ax,x=5 m6 m所以物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离开C 点做平抛运动s=v0t0,H=gt,解得s=6 m.(3)因物块每次均抛到同一点D,由平抛学问知:物块到达C点时速度必需有vC=v0当离传送带高度为h3时物块进入传送带后始终匀加速运动,则:mgh3-1mgcos 2mgL=mvh3=1.8 m当离传送带高度为h4时物块进入传送带后始终匀减速运动,则:mgh4-1mgcos 2mgL=mvh4=9.0 m所以当离传送带高度在1.8~9.0 m的范围内均能满意要求,即1.8 m9.0 m.答案:(1)4 s (2)6 m (3)1.8 m9.0 m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功能关系专题练习及答案共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物理试题栏目。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综合测试及答案解析(历年高考)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综合测试及答案解析(历年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4c87d77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c.png)
A . t 1B . t 2C . t 3D . t42.(2013•江苏)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江苏)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 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图中未标出). 物块的质量为m ,AB=a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 点拉至A 点,拉力做的功为W . 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 点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点时速度为零.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上述过程中(则上述过程中()A . 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B . 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C . 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μmgaD . 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2013•山东)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 和光滑斜面bc 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 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 、m (M >m )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A . 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 . 重力对M 做的功等于M 动能的增加动能的增加C . 轻绳对m 做的功等于m 机械能的增加机械能的增加D . 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4.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a 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3m ,用手托住,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 后,a 可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可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专题复习 综合测试及答案解析(历年高考)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4•天津二模)质点所受的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中所示的t 1、t 2、t 3和t 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A.h B.l.5h C.2h D.2.5h 5.(2014•上海)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 )A.B.C.D.6.(2014•海南)如图,质量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同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初始时用力压住b使a、b静止,撤去此压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 )A.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的动能B.两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相等两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相等C.a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D.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7.(2014•广东广东高考高考)如图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块,楔块与弹簧盒、垫块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时弹簧压缩过程中(弹簧盒、垫块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时弹簧压缩过程中( )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C.垫块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内能.垫块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8.(2014•岳阳模拟)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轻弹簧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从小球接触弹簧到被弹起离开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法中正确的是( )A.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当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B.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当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立方体和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为sinθC.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一直对小球做正功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一直对小球做正功D.在落地前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少在落地前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少10.(2014•杨浦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形状不同,现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用细线系着分别浸没入同样深度,这时两容器的水面相平齐,如果将金属块缓慢提升一段相同的位移,最后都停留在水面的上方,不计水的阻力,则(的阻力,则()A.在甲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在甲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B.在乙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在乙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较多C.在两个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相同在两个容器中提升时,拉力做功相同D.做功多少无法比较做功多少无法比较11.(2014•徐汇区一模)如图,一质点在一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点运动到N点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A.小球接触弹簧后的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小球接触弹簧后的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上升过程中小球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上升过程中小球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上升过程中小球上升过程中小球动能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减小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减小D.整个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mg(H+x)9.(2014•宜昌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表面光滑的立方体Q一长为L的轻杆下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于O点,O点固定于地面上,轻杆的上端连接着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P,小球靠在立方体左侧,P和Q的质量相等,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受到轻微扰动后P倒向右侧并推动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断增大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减小后增大断增大 B.不断减小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12.(2014•徐汇区二模)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受到大小相同的水平力F的作用,各自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0,撤去A物体的外力F;经过4t0,撤去B物体的外力F.两物体运动的v﹣t关两物体( )系如图所示,则A、B两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5:12 B.在匀加速运动阶段,合外力做功之比为4:1 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1:2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5:3 13.(2014•徐汇区二模)如图,两个小球分别被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绳悬于等高的悬点,现将细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两小球通过最低点时,两球一定有相同的( )释放小球,当两小球通过最低点时,两球一定有相同的(A.速度B.角速度械能速度 D.机械能速度 C.加速度14.(2014•潍坊模拟)如图所示,足够长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物块a通过平行于斜面的轻绳跨过光滑轻滑轮与物块b相连,b的质量为m.开始时,a、b均静止且a刚好不受斜面摩擦力作用.现对b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高度过程中( )使a、b做加速运动,则在b下降h高度过程中(A.a的加速度为B.a的重力势能增加mgh C.绳的拉力对a做的功等于a机械能的增加机械能的增加D.F对b做的功与摩擦力对a做的功之和等于a、b动能的增加的增加15.(2014•武汉模拟)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竖直放置,环上套有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和B,A、的光滑圆环竖直放置,环上套有质量分别为B之间用一长为R的轻杆相连.开始时A在圆环的最高点,现将A、B静止释放,则(静止释放,则( )A .B 球从开始运动至到达圆环最低点的过程中,杆对B 球所做的总功为零球所做的总功为零B . A 球运动到圆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零球运动到圆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零C . B 球可以运动到圆环的最高点球可以运动到圆环的最高点D . 在A 、B 运动的过程中,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2014•上海二模)如图,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质量为3kg 的物块B 相连接.另一个质量为1kg 的物块A 放在B 上.先向下压A ,然后释放,A 、B 共同向上运动一段后将分离,分离后A 又上升了0.2m 到达最高点,此时B 的速度方向向下,且弹簧恰好为原长.则从A 、B 分离到A 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B做的功为做的功为 _________ J ,弹簧回到原长时B 的速度大小为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 m/s .(g=10m/s 2)17.(2014•浦东新区二模)长为L 的轻杆上端连着一质量为m 的小球,杆的下端用铰链固接于水平地面上的O 点,斜靠在质量为M 的正方体上,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忽略一切摩擦,现撤去外力,使杆向右倾倒,当正方体和小球刚脱离瞬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小球速度大小为v ,此时正方体M 的速度大小为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 ,小球m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 .18.(2014•临沂模拟)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可测量重力加速度.有两组同学分别利用下面甲、乙两种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其中乙图中的M 为可恢复簧片,M 与触头接触,开始实验时需要手动敲击M 断开电路,使电磁铁失去磁性释放第一个小球,当前一个小球撞击M 时后一个小球被释放.时后一个小球被释放.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___ A .两种实验都必须使用交流电源.两种实验都必须使用交流电源B .甲实验利用的是公式△x=gT 2;乙实验利用的是公式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h=gt 2,所以都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用直尺测量距离,所以都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用直尺测量距离C .甲实验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乙实验应在手动敲击M 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D .这两个实验装置均可以用来验证.这两个实验装置均可以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②图丙是用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后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 为第一个点,A 、B 、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次点,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③用乙实验装置做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200m ,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5.0s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小球的质量m B .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 .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 .弹簧的压缩量△x E .弹簧原长l 0(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k ,得E k = _________ .(3)图(b )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 ﹣△x 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 不变,m 增加,s ﹣△x 图线的斜率会 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 不变,h 增加,s ﹣△x 图线的斜率会图线的斜率会 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 ) 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 k 的表达式可知,E p 与△x 的 _________ 次方成正比.20.(2013•福建)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上端悬挂于O 点,T 端系一质量m=1.0kg 的小球.现将小球拉到A 点(保持绳绷直)由静止释放,当它经过B 点时绳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 点.地面上的D 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绳长已知绳长L=1.0m ,B 点离地高度H=1.0m ,A 、B 两点的高度差h=0.5m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不计空气影响,求:不计空气影响,求:(1)地面上DC 两点间的距离s ; (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21.(2012•广东)图(a )所示的装置中,小物块AB 质量均为m ,水平面上PQ 段长为l ,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段光滑.初始时,挡板上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长为r 的连杆位于图中虚线位置;A 紧靠滑杆(AB 间距大于2r ).随后,连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带动滑杆做水平运动,滑杆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 )所示.A 在滑杆推动下运动,并在脱离滑杆后与静止的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共12小题) 19.(2014•山东模拟)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 )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 p 与小球抛出时的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动能E k 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为求得E 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_________(1)求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v0,及A与B碰撞过程的机械能损失△E.(2)如果AB不能与弹簧相碰,设AB从P点到运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1,求ω的取值范围,及t1与ω的关系式.(3)如果AB能与弹簧相碰,但不能返回到P点左侧,设每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求ω的取值范围,及E与ω的关系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22.(2009•安徽)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下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B、C、D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C、D间距相等,半径R1=2.0m、R2=1.4m.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v0=12.0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L1=6.0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叠.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2)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圆形轨道,B、C间距L应是多少;应是多少;(3)在满足(2)的条件下,如果要使小球不能脱离轨道,在第三个圆形轨道的设计中,半径R3应满足的条件;的距离.小球最终停留点与起点A的距离.23.(2008•天津)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 A=lkg的物块A与质量m B=2kg的物块B,A与B均可视为质点,A靠在竖直墙壁上,A、B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B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 P=49J.在A、B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放手后B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其半径R=0.5m,B恰能到达最高点C.取g=l0m/s2,求的大小;(1)绳拉断后B的速度V B的大小;的大小;(2)绳拉断过程绳对B的冲量I的大小;(3)绳拉断过程绳对A所做的功W.24.(2008•山东)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字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力质点)以v a=5m/s的水平初速度由c点弹出,从b点进入轨道,依次经过“8002”后从p点水平抛出.小物体勺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已知ab段长L=1.5m,数字“0”的半径R=0.2m,小物体质量m=0.01kg,g=10m/s2.求:.求:(1)小物体从P 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2)小物体经过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25.(2007•重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图所示不用完全相同的轻绳将N 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悬挂于一水平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1、2、3…N ,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 (k <1).将1号球向左拉起,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2号球碰撞,2号球再与3号球碰撞…所有碰撞皆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绳的伸长,g 取10m/s 22) (1)设与n+1号球碰撞前,n 号球的速度为v n,求n+1号球碰撞后的速度.号球碰撞后的速度.(2)若N=5,在1号球向左拉高h 的情况下,要使5号球碰撞后升高16k (16h 小于绳长)问k 值为多少?值为多少?26.(2007•天津)天津)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 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 与水平轨道BC 相切,BC 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 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 处恰好没有滑出.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 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倍,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 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2)物块与水平轨道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7.(2014•浙江模拟)如图所示,AB 是高h 1=0.6m 、倾角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斜面下端是与桌面相切的一小段圆弧,且紧靠桌子边缘.桌面距地面的高度h 2=1.8m .一个质量为m=1.0kg 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运动到斜面底端B 时沿水平方向离开斜面,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 点.已知小滑块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1=2m/s ,g=10m/s 2,sin37°sin37°=0.6=0.6,cos37°cos37°=0.8=0.8,不计空气阻力.求:,不计空气阻力.求:(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小滑块落地点C 与B 点的水平距离x ; (3)小滑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2.28.(2014•浙江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O 点固定长度为l 的轻细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 的小球A ,斜面r 的倾角为α.现把轻绳拉成水平线HH′上,然后给小球一沿斜面向下且与轻绳垂直的初速度v 0.若小球能保持在斜面内作圆周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试求:.试求: (1)倾角α的值应在什么范围?的值应在什么范围? (2)若把细线换成一轻质细杆,倾角α的范围又如何?的范围又如何?29.(2014•盐城一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m 的两物块A 、B 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 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 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 ,A 、B 从静止开始运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 、B 速度分别为υ1、υ2. (1)求物块A 加速度为零时,物块B 的加速度;的加速度; (2)求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物块B 移动的距离;移动的距离;(3)试分析: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物块速度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理由.)试分析: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物块速度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0.(2014• (填“甲”、“乙”、“丙”或“丁”) 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请将下列步骤按合理顺序排列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请将下列步骤按合理顺序排列 _________ (填选项前字母)(填选项前字母) A .释放纸带.释放纸带 B 接通电源接通电源 C 取下纸带取下纸带 D 切断电源切断电源 ③在打出的纸带上选取连续打出的三个点A 、B 、C ,如图所示.测出起始点O 到A 点的距离为s o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s 1,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s 2,根据前述条件,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根据前述条件,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 _________ ,即验证了物体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使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 ). ④下列叙述的实验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正确的是下列叙述的实验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_________A .该实验中不用天平测重锤的质量,则无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实验中不用天平测重锤的质量,则无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B .该实验选取的纸带,测量发现所打的第一和第二点间的距离为1.7mm ,表明打点计时器打第一点时重锤的速度不为零不为零C .为了计算方便,本实验中选取一条理想纸带,然后通过对纸带的测量、分析,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再代入表达式:mgh=mv 2进行验证进行验证D .本实验中,实验操作非常规范.数据处理足够精确,实验结果一定是mgh 略大于mv 2,不可能出现mv 2略大于mgh 的情况.的情况.厦门一模)关于验证厦门一模)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某同学安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释放纸带前瞬间,其中最合理的操作是如图中的其中最合理的操作是如图中的 _________A . 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B . 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C . 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 ﹣μmgaD . 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4•天津二模)质点所受的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中所示的t 1、t 2、t 3和t 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动能最大(最大( )A . t 1B .t 2 C . t 3 D . t 4考点: 动能定理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 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 通过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速度如何变化,再分析动能如何变化,确定什么时刻动能最大.通过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速度如何变化,再分析动能如何变化,确定什么时刻动能最大. 解答:解:由力的图象分析可知:解:由力的图象分析可知:在0∽t 1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在t 1∽t 2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在t 2∽t 3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在t 3∽t 4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t 4时刻速度为零.时刻速度为零. 则t 2时刻质点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时刻质点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选B .点评: 动能是状态量,其大小与速度大小有关,根据受力情况来分析运动情况确定速度的变化,再分析动能的变化是常用的思路.能的变化是常用的思路. 2.(2013•江苏)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江苏)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 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图中未标出). 物块的质量为m ,AB=a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 点拉至A 点,拉力做的功为W . 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 点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点时速度为零.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上述过程中(则上述过程中( )。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好题阶梯专项(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好题阶梯专项(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cf5f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a.png)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好题阶梯专项(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基础巩固题组]1.如图所示,斜劈劈尖顶着竖直墙壁静止在水平面上。
现将一小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则在小球从释放到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劈对小球的弹力不做功B.斜劈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斜劈的机械能守恒D.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斜劈动能的增加量2.简易儿童蹦极装置如图所示。
活动开始前,先给小朋友绑上安全带,然后将弹性绳拉长后固定在小朋友身上,并通过其他力作用使小朋友停留在蹦床上。
当撤去其他力后,小朋友被“发射”出去冲向高空,小朋友到达最高点,然后下落到B点时,弹性绳恰好为原长,然后继续下落至最低点A。
若小朋友可视为质点,并始终沿竖直方向运动,忽略弹性绳质量与空气阻力,则小朋友()A.在C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B.在A点时处于平衡状态C.在B点时处于失重状态D.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3.如图所示,有一条长为L=1 m的均匀金属链条,有一半长度在光滑的足够高的斜面上,斜面顶端是一个很小的圆弧,斜面倾角为30°,另一半长度竖直下垂在空中,当链条从静止开始释放后链条滑动,则链条刚好全部滑出斜面时的速度为(g取10 m/s2)()A.2.5 m/sB.52 m/sC. 5 m/sD.352 m/s4.水上乐园有一末段水平的滑梯,人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后落入水中。
如图所示,滑梯顶端到末端的高度H =4.0 m ,末端到水面的高度h =1.0 m 。
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将人视为质点,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
则人的落水点到滑梯末端的水平距离为( )A.4.0 mB.4.5 mC.5.0 mD.5.5 m5.(2023ꞏ浙江卷)铅球被水平推出后的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铅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 、速度大小v 、动能E k 和机械能E 随运动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6.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两个小球P 和Q ,中间用轻质杆固定连接,杆长为L ,在离P 球L 3处有一个光滑固定转轴O ,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99bfd4aef8941ea76e05c9.png)
2008高考物理专题复习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一、例题例1、如图7-1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 处固定质量为2m 的小球,B 处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 点,可绕过O 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 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 .A 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 球机械能增加量C .B 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 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D .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动时,A 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例2、如图7-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 、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两球质量关系为A B m m 2=,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 、B 两球的动量均为s m kg /6⋅,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 球的动量增量为s m kg /4⋅-,则 ( ) A.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5:2 B.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0:1 C.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5:2 D.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0:1 二、巩固提高训练1.A 、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 球的动量是5kg .m/s ,B 球的动量是7kg .m/s ,当A 球追上B 球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 、B 两球的动量的可能值是( ) A .-4 kg ·m/s 、14 kg ·m/s B .3kg ·m/s 、9 kg ·m/s C .-5 kg ·m/s 、17kg ·m/ D .6 kg ·m/s 、6 kg ·m/s2.长度为l 的均匀链条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且使其长度的4l垂在桌边,如图7′-1所示。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
![高考物理实验专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dd1ca2f60ddccdb38a093.png)
高考物理专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1. 在“用DIS 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到的传感器是 传感器。
若摆锤直径的测量值大于其真实值会造成摆锤动能的测量值偏 。
(选填:“大”或“小”)。
【答案】光电门;大【解析】在实验中,摆锤的速度通过光电门进行测量,测量的速度是通过小球直径d 与挡光时间的比值进行计算,为:dv t=∆,当摆锤直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时,小球直径d 会变大,导致计算出的小球速度变大,故小球动能也会变大。
2.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对于该实验,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_。
A .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 B .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 C .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D .用手托稳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重物②某实验小组利用上述装置将打点计时器接到50 Hz 的交流电源上,按正确操作得到了一条完整的纸带,由于纸带较长,图中有部分未画出,如图所示。
纸带上各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其中O 点为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
重物下落高度应从纸带上计时点间的距离直接测出,利用下列测量值能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选项有____________。
A .OA 、AD 和EG 的长度 B .OC 、BC 和CD 的长度 C .BD 、CF 和EG 的长度 C .AC 、BD 和EG 的长度 【答案】①AB ; ②BC 。
【解析】①重物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锤,减小空气阻力,以减小误差,故A 正确;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上下对正,减小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的阻力,以减小误差,故B 正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是:21222121mv mv mgh -=,重物质量可以消去,无需精确测量出重物的质量,故C 错误;用手拉稳纸带,而不是托住重物,接通电源后,撒手释放纸带,故D 错误。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13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13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f59a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a.png)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13 机械能守恒定律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只有重力做功,则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一定只受重力C.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D.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机械能一定守恒2.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被起重机拉着向上做匀速运动的货物B.一个做斜抛运动的铁球C.沿粗糙的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的木块D.在空中向上做加速运动的氢气球3.嫦娥五号是我国月球软着陆无人登月探测器,当它接近月球表面时,可打开反冲发动机使探测器减速下降。
探测器减速下降过程中,它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势能、动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C.机械能增加D.机械能减小4.某高中物理课本上有一个小实验,其截图如图所示。
实验时,某同学将小纸帽压到桌面上,然后放手,小纸帽被弹起(小纸帽与弹簧不连接,并假定小纸帽运动中只发生竖直方向移动),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小纸帽在离开弹簧之前被弹簧顶起的过程中,小纸帽的机械能()A.一直增加B.一直保持不变C.先增加后减小D.先增加后不变5.如图所示,在离地面高h处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则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为()A.mghB.12mv02-mghC.12mv02+mgh D.12mv026.以20 m/s的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若忽略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零势能面,g取10 m/s2,则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A.5 mB.10 mC.15 mD.20 m7.用长绳将一重球悬挂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一同学紧靠墙站立,双手拉球使其与鼻尖恰好接触,然后由静止释放重球。
若该同学保持图示姿势不变,忽略空气阻力,则重球摆动过程中()A.到最低点时重力势能最大B.到最低点时机械能最大C.一定不会撞击该同学D.可能会撞击该同学8.一毛同学用一根橡皮筋发射飞机模型,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ad6a5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8.png)
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上海市新中中学月考]如图,将质量为m 的篮球从离地高度为h 的A 处,以初始速度v 抛出,篮球恰能进入高度为H 的篮圈.不计空气阻力和篮球转动的影响,经过篮球入圈位置B 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篮球经过位置B 时的机械能为( )A .12 m v 2B .12 m v 2+mg (h -H )C .12 m v 2+mg (H -h )D .12 m v 2+mgh答案:B解析:不计空气阻力和篮球转动的情况下,篮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篮球经过B 点的机械能等于在A 点的机械能.以B 点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篮球在A 点的重力势能E p =-mg (H -h )=mg (h -H ),则机械能E =E k +E p =12m v 2+mg (h -H ),B 正确.2.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左端固定,现使滑块沿光滑水平桌面滑向弹簧,在滑块接触到弹簧直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弹簧的( )A .弹力越来越大,弹性势能越来越大B .弹力越来越小,弹性势能越来越小C .弹力先变小后变大,弹性势能越来越小D .弹力先变大后变小,弹性势能越来越大 答案:A解析:滑块接触到弹簧直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弹簧形变量越来越大,根据F =kx 得弹力越来越大,滑块接触到弹簧直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一直做负功,物块的动能逐渐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大,A 正确.3.利用双线可以稳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而不易偏离竖直面,如一根长为2L 的细线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两线上端系于水平横杆上,A 、B 两点相距也为L ,若小球恰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每根线承受的张力为( )A .6mgB .23 mgC .5mgD .533 mg答案:B解析:小球恰好过最高点时有mg =m v 21R,解得v 1=32gL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 ×3 L =12 m v 22 -12 m v 2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 F -mg =m v 22 32L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 =23 mg ,B 正确.4.[2024·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联考]有一条均匀金属链条,一半长度在光滑的足够高斜面上,斜面顶端是一个很小的圆弧,斜面倾角为30°,另一半长度竖直下垂,由静止释放后链条滑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 m/s 2,链条刚好全部滑出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522 m/s ,则金属链条的长度为( )A .0.6 mB .1 mC .2 mD .2.6 m 答案:C解析:设链条的质量为2m ,以开始时链条的最高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链条的机械能为E =E p +E k =-12 ×2mg ×L 4 sin θ-12 ×2mg ×L 4 +0=-14 mgL (1+sin θ),链条全部滑出后,动能为E ′k =12 ×2m v 2,重力势能为E ′p =-2mg L2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E =E ′k +E ′p ,即-14mgL (1+sin θ)=m v 2-mgL ,解得L =2 m ,C 正确.5.[2024·山东省济宁市期中考试]有一竖直放置的“T”形架,表面光滑,滑块A 、B 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 、B 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 、B 质量相等,且可看做质点,如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 、B 静止.由静止释放B 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 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 ,则连接A 、B 的绳长为( )A .4v 2gB .3v 2gC .2v 23gD .4v 23g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将A 、B 的速度分解为沿绳的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两物体沿绳子的方向速度大小相等,则有v B cos 60°=v A cos 30°,解得v A =33v ,由于A 、B 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B 减小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A 和B 的动能,有mgh =12 m v 2A +12 m v 2B ,解得h =2v 23g ,绳长L =2h =4v 23g,D 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连接,小球套在光滑的斜杆上,初始时小球位于A 点,弹簧竖直且长度为原长L .现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至B 点时弹簧水平,且长度再次变为原长.关于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最大 C.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为0D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为2gL答案:BD解析:在小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功,并不是只有重力做功,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A 错误;从A 到B 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为零,小球的重力做正功最多,由动能定理得小球的速度最大,B 正确,C 错误;小球运动到B 点时,弹簧为原长,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 =12m v 2,解得v =2gL ,D 正确.7.(多选)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 =2.5cos (kx +23 π)(单位:m),式中k =1 m -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 =0处以v 0=5m/s 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小环运动到x =π3 时的速度大小v 1=52 m/sB.当小环运动到x =π3 时的速度大小v 1=5 m/sC .该小环在x 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56 π处D .该小环在x 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76 π处答案:AC解析:当x =0时,y 0=-1.25 m ;当 x =π3 时,y 1=-2.5 m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 (y 0-y 1)=12 m v 21 -12 m v 20 ,解得v 1=52 m/s ,A 正确,B 错误;设小球速度为零时上升的高度为h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12 m v 20 ,解得h =1.25 m ,即y =0,代入曲线方程可得x =56π,C 正确,D 错误.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 ,与竖直轨道AB 和水平轨道CD 相切,轨道均光滑.现有长也为R 的轻杆,两端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a 、质量为2m 的小球b (均可视为质点),用某装置控制住小球a ,使轻杆竖直且小球b 与B 点等高,然后由静止释放,杆将沿轨道下滑.设小球始终与轨道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下滑过程中a 球机械能增大B .下滑过程中b 球机械能守恒C .小球a 滑过C 点后,a 球速度大于26mgR3D .从释放至a 球到滑过C 点的过程中,轻杆对b 球做正功为23 mgR答案:D解析:下滑过程中,若以两球为整体,只有重力做功,则有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若分开单独分析,杆对a 球做负功,a 球的机械能减小,杆对b 球做正功,b 球的机械能增加,A 、B 错误;若以两球为整体,只有重力做功,则有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有mg ·2R +2mgR =12(m +2m )v 2,解得v =26gR 3 ,C 错误;对b 球分析,由动能定理可得W +2mgR =12 ·2m v 2,W =12 ·2m v 2-2mgR =23 mgR ,杆对b 球做正功为23mgR ,D 正确.9.[2024·浙江1月]类似光学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用磁场或电场调控也能实现质子束的“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三个平行区域Ⅰ、Ⅱ和Ⅲ,Ⅰ区宽度为d ,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Ⅱ区的宽度很小.Ⅰ区和Ⅲ区电势处处相等,分别为φⅠ和φⅢ,其电势差U =φⅠ-φⅢ.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质子从O 点以入射角θ射向Ⅰ区,在P 点以出射角θ射出,实现“反射”;质子束从P 点以入射角θ射入Ⅱ区,经Ⅱ区“折射”进入Ⅲ区,其出射方向与法线夹角为“折射”角.已知质子仅在平面内运动,单位时间发射的质子数为N ,初速度为v 0,不计质子重力,不考虑质子间相互作用以及质子对磁场和电势分布的影响.(1)若不同角度射向磁场的质子都能实现“反射”,求d 的最小值;(2)若U =m v 20 2e,求“折射率”n (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的比值);(3)计算说明如何调控电场,实现质子束从P 点进入Ⅱ区发生“全反射”(即质子束全部返回Ⅰ区);(4)在P 点下方距离3m v 0eB 处水平放置一长为4m v 0eB的探测板CQD (Q 在P 的正下方),CQ 长为m v 0eB ,质子打在探测板上即被吸收中和.若还有另一相同质子束,与原质子束关于法线左右对称,同时从O 点射入Ⅰ区,且θ=30°,求探测板受到竖直方向力F 的大小与U 之间的关系.答案:(1)2m v 0Be (2)2 (3)U ≤-m v 20 cos 2θ2e(4)见解析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Be v 0=m v 20r不同角度射向磁场的质子都能实现“反射”,d 的最小值为 d min =2r =2m v 0Be(2)设水平方向为x 方向,竖直方向为y 方向,x 方向速度不变,y 方向速度变小,假设折射角为θ′,根据动能定理Ue =12 m v 21 -12 m v 20 解得 v 1=2 v 0 根据速度关系 v 0sin θ=v 1sin θ′ 解得n =sin θsin θ′ =v 1v 0=2 (3)全反射的临界情况:到达Ⅲ区的时候y 方向速度为零,即 Ue =0-12 m (v 0cos θ)2可得U =-m v 20 cos 2θ2e即应满足U ≤-m v 20 cos 2θ2e(4)临界情况有两个:1、全部都能打到,2、全部都打不到的情况,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CPQ =30°所以如果U ≥0的情况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两边射入的粒子都能打到板上,分情况讨论如下:①当U ≥0时 F =2Nm v y 又eU =12 m v 2y-12 m (v 0cos θ)2 解得 F =2Nm34v 20 +2eUm②全部都打不到板的情况,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当从Ⅱ区射出时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时,粒子刚好打到D 点,水平方向速度为v x =v 02所以v y =v x tan 60° =36 v 0又eU =12 m v 2y-12 m (v 0cos θ)2 解得 U =-m v 20 3e即当U <-m v 203e 时F =0③部分能打到的情况,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条件为(-m v 203e ≤U <0),此时仅有O 点右侧的一束粒子能打到板上,因此F =Nm v y 又eU =12 m v 2y-12 m (v 0cos θ)2 解得 F =Nm 34v 20 +2eUm。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练习卷---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练习卷---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8a20b2360cba1aa911da66.png)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专题练习卷---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物质量的称量不会造成较大误差 B .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C .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 .纸带下落和打点不同步会造成较大误差 【答案】BD【解析】验证机械能守恒,即验证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即mgh =12mv 2,其中质量可以约去,没必要测量重物质量,A 错误;当重物质量大一些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B 正确,C 错误;纸带先下落而后打点,此时,纸带上最初两点的点迹间隔较正常时略大,用此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其结果是重物在打第一个点时就有了初动能,因此重物动能的增加量比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D 正确。
2.利用图实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 和下落高度h 。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其中正确的方案是( )A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测出下落时间t ,通过v =gt 计算出瞬时速度vB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通过v =2gh 计算出瞬时速度vC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计算出瞬时速度v ,并通过h =v 22g计算得出高度hD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答案】D【解析】利用g 求v 和h ,相当于利用机械能守恒验证机械能守恒,A 、B 、C 错误,D 正确。
3.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 =1.00 kg 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
O 为第一个点,A 、B 、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
高考物理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1
![高考物理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1](https://img.taocdn.com/s3/m/2a78ef4aba1aa8114431d9f1.png)
高考物理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12020.031,A 球的质量是B 球质量的2倍,分别把这两球竖直上抛,若抛出时人手对这两个球做的功相等,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两个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h 1∶h 2 = _____,上升的时间之比t 1∶t 2 =_____。
2,从离地面高H 米的阳台上以初速为v 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物体,它上升h 米返回下落,最后落到地面上.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 )A.物体在最高点的机械能为mg(H+h)B.物体落到地面上时的机械能为mg(H+h)+ 21mv 2C. 物体落到地面上时的机械能为mgH+ 21mv 2D.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3,为了只用一根弹簧和一把刻度尺测定某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μ为定值),某同学经查阅资料知: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由伸长量为x 至恢复到原长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为221kx 。
于是他设计了下述实验:第一步,如图所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弹簧处于原长时另一端坐在位置B ,使滑块紧靠弹簧将其压缩至位置A ,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到达位置C 时停止。
第二步,将滑块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下,弹簧伸长后保持静止状态。
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该同学需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写出名称并用符号表示) 。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计算式:μ= 。
4,已知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N/cm ,请用作图法求出当弹簧从伸长量8cm 变为伸长量4cm 的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及弹性势能的变化量。
5,在离地高为H 处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下抛一个小球,若与地球碰撞的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那么此球回跳的高度为( )A 、H+g v 220;B 、H-g v 220;C 、g v 220;D 、g v 2。
6,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 ,现将一小工件放到传送带上。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版)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7042d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f.png)
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7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机械能守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运动,其机械能肯定守恒B.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其机械能肯定不守恒C.物体所受合力做功不为零,其机械能肯定不守恒D.物体沿竖直方向向下做加速度为5 m/s2的匀加速运动,其机械能削减答案:D解析:物体做匀速运动其动能不变,但机械能可能变,如物体匀速上升或下降,机械能会相应的增加或削减,选项A错误;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只有重力做功,或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选项B、C错误;物体沿竖直方向向下做加速度为5 m/s2的匀加速运动时,物体肯定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此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削减,故选项D正确.2.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肯定滑轮,小物块A,B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A.速率的改变量不同B.机械能的改变量不同C.重力势能的改变量相同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答案:D解析:由题意依据力的平衡有m A g=m B g sin θ,所以m A=m B sin θ.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2mv2,得v=2gh,所以两物块落地速率相等,选项A错误;因为两物块的机械能守恒,所以两物块的机械能改变量都为零,选项B错误;依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重力势能的改变为ΔE p=-W G=-mgh,所以E p A=m A gh=m B gh sin θ,E p B=m B gh,选项C错误;因为A、B两物块都做匀变速运动,所以A重力的平均功率为P A=m A g·v2,B重力的平均功率P B=m B g·v2sin θ,因为m A=m B sin θ,所以PA=P B,选项D正确.3.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改变关系是( )A B C D答案:C解析:物体受恒力加速上升时,恒力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又因为恒力做功为W=F·12at2,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选项A、B两项错误;撤去恒力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以机械能守恒,D项错误,C项正确.4.如图所示,粗细匀称、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起先时两边液面高度差为h,管中液柱总长度为4h,后来让液体自由流淌,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液面下降的速度为( )A.18gh B.16ghC.14gh D.12gh答案:A解析:设管子的横截面积为S ,液体的密度为ρ.打开阀门后,液体起先运动,不计液体产生的摩擦阻力,液体机械能守恒,液体削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两边液面相平常,相当于右管12h 高的液体移到左管中,重心下降的高度为12h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ρ·12hS ·g ·12h =12ρ·4hS ·v 2,解得,v =gh8.选项A 正确.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与该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沿竖直杆运动到B 点,已知OA 长度小于OB 长度,弹簧处于OA ,OB 两位置时弹力大小相等.在小球由A 到B 的过程中( )A .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的位置有两个B .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的位置有两个C .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D .弹簧弹力做正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答案:AC解析:在运动过程中A 点为压缩状态,B 点为伸长状态,则由A 到B 有一状态弹力为0且此时弹力与杆不垂直,加速度为g ;当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加速度为g .则有两处加速度为g ,故A 项正确;在A 点速度为零,弹簧弹力功率为0,弹簧与杆垂直时弹力的功率为0,有一位置的弹力为0,其功率为0,共3处,故B 项错误;因A 点与B 点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则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故C 项正确;因小球对弹簧做负功时弹力大,则弹簧弹力做正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大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故D 项错误.6.如图所示,滑块A ,B 的质量均为m ,A 套在固定竖直杆上,A ,B 通过转轴用长度为L 的刚性轻杆连接,B 放在水平面上并紧靠竖直杆,A ,B均静止.由于微小扰动,B起先沿水平面对右运动.不计一切摩擦,滑块A,B视为质点.在A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在A落地之前轻杆对B始终做正功C.A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2gLD.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答案:AC解析:A,B组成的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故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A正确;分析B的受力状况和运动状况:B先受到竖直杆向右的推力,使其向右做加速运动,当B的速度达到肯定值时,杆对B有向左的拉力作用,使B向右做减速运动,当A落地时,B的速度减小为零,所以杆对B先做正功,后做负功,选项B错误;由于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A到达最低点时B的速度为零,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选项C正确;B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当B的速度最大时其加速度为零,此时杆的弹力为零,故B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g,由于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此时A机械能最小,选项D错误.7.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限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起先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 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斜面倾角α=60°B.A获得的最大速度为2g m 5k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D .从释放A 到C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 ,B 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答案:ACD解析:释放A 后,A 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 恰好离开地面,此时细线中拉力等于4mg sin α,弹簧的弹力等于mg ,则有4mg sin α=mg +mg ,解得斜面倾角α=30°,选项A 错误;释放A 前,弹簧的压缩量为x =mg k ,A 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mg k,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4mg ·2x sin α-mg ·2x =12·4mv 2+12mv 2,解得A 获得的最大速度为v =2g m 5k,选项B 正确;C 刚离开地面时,B 的加速度为零,选项C 错误;从释放A 到C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 ,B 两小球、地球、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D 错误.二、非选择题8.如图所示,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量相同的物体A 和B ,A 套在光滑水平杆上,定滑轮离水平杆的高度h =0.2 m ,起先时让连着A 的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1=37°,由静止释放B ,当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2=53°时,A 的速度为多大?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 所获得的最大速度为多大?(设B 不会遇到水平杆,sin 37°=0.6,sin 53°=0.8,取g =10 m/s 2) 解:设绳与水平杆夹角θ2=53°时,A 的速度为v A ,B 的速度为v B ,此过程中B 下降的高度为h 1,则有mgh 1=12mv 2A +12mv 2B ,其中h 1=h sin θ1-hsin θ2,v A cos θ2=v B ,代入数据,解以上关系式得v A ≈1.1 m/s.A 沿着杆滑到左侧滑轮正下方的过程,绳子拉力对A 做正功,A 做加速运动,此后绳子拉力对A 做负功,A 做减速运动.故当θ1=90°时,A 的速度最大,设为v A m ,此时B 下降到最低点,B 的速度为零,此过程中B 下降的高度为h 2,则有mgh 2=12mv 2A m ,其中h 2=h sin θ1-h ,代入数据解得v A m =1.63 m/s. 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与一半径为l 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相接于B 点,轨道上的C 点位置处于圆心O 的正下方.在距地面高度为l 的水平平台边缘上的A 点,质量为m 的小球以v 0=2gl 的速度水平飞出,小球在空中运动至B 点时,恰好沿圆弧轨道在该点的切线方向滑入轨道.小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1)B 点与抛出点A 正下方的水平距离x ;(2)圆弧BC 段所对的圆心角θ;(3)小球滑到C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解:(1)设小球做平抛运动到达B 点的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l =12gt 2,x =v 0t 联立解得x =2l .(2)由小球到达B 点时竖直分速度v 2y =2gl ,tan θ=v y v 0,解得θ=45°. (3)小球从A 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到达C 点时速度大小为v 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l ⎝ ⎛⎭⎪⎪⎫1+1-22=12mv 2C -12mv 20 设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 ,有F -mg =m v 2C l解得F =(7-2)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 ′=(7-2)mg ,方向竖直向下.10.如图所示,在竖直空间有直角坐标系xOy ,其中x 轴水平,一长为2l 的细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y 轴上的P 点,P 点坐标为(0,l ),将小球拉至细绳呈水平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若小钉可在x 正半轴上移动,细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mg ,为使小球下落后可绕钉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到最高点,求钉子的坐标范围.解:当小球恰过圆周运动的最高点时,钉子在x 轴正半轴的最左侧,则有mg =m v 21r 1 小球由静止到圆周的最高点这一过程,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 (l -r 1)=12mv 21 x 1=2l -r 12-l 2解得x 1=73l 当小球处于圆周的最低点,且细绳张力恰达到最大值时,钉子在x 轴正半轴的最右侧,则有F max -mg =m v 22r 2小球由静止到圆周的最低点这一过程,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 (l +r 2)=12mv 22x 2=2l -r 22-l 2解得x 2=43l 因而钉子在x 轴正半轴上的范围为73l ≤x ≤43l .。
2021届高考物理考前特训:机械能守恒定律 1 (解析版)
![2021届高考物理考前特训:机械能守恒定律 1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67a81df705cc175427099d.png)
机械能守恒定律【原卷】1.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 .P 球的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速度B .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C .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D .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长为L 的木板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的滑块A ,现用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滑块上,使滑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滑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f F ,滑块滑到木板的最左端时,木板运动的距离为x ,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A 到达木板B 最左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 F F L x -+B .滑块A 到达木板B 最左端时木板B 具有的动能为f F LC .滑块A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 F xD .滑块A 和木板B 增加的机械能为()f F L x F L +-3.如图所示,有两个物块,质量分别为1m 、2m ,2m 是1m 的两倍,用轻绳将两个物块连接在滑轮组上,滑轮的质量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也不计。
现将两滑块从静止释放,1m 上升一小段距离h 高度。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 和2m 重力势能之和不变B .1m 上升到h 位置时的速度为23gh C .轻绳的拉力大小为123m gD .轻绳对1m 和2m 的功率大小不相等4.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挡板P ,另一端与物块A 栓接,A 通过轻质细绳绕过定滑轮与套在竖直杆的物块B 相连。
开始时托住B ,细绳伸直且无张力,OA 平行于斜面。
现由静止释放B ,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 的速度为B v ,细绳与杆的夹角为θ,不计一切摩擦,则此过程中( )A .物块A 与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当B 到达C 点时,A 速度的大小为B sin v θC .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等于A B 、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D .重力对B 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拉力对B 做功的平均功率5.一边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形板ABCD 重为G ,现将此板的右下方裁去边长为2L 的小正方形。
2024年新高考版物理专题六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部分
![2024年新高考版物理专题六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97aad5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8.png)
A.当样品1刚进入MN段时,样品的共同加速度大小为3 g sin θ
4
B.当样品1刚进入MN段时,样品1的轻杆受到的压力大小为3mg sin θ C.从开始到四个样品均位于MN段时,摩擦力做的总功为9dmg sin θ D.当四个样品均位于MN段时,样品的共同速度大小为3 gd sin θ
答案 AD
密度为ρ,风场风速为v,并保持风正面吹向叶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电功率与风速成正比
B.单位时间流过面积A的流动空气动能为
1 2
ρAv2
C.若每天平均有1.0×108 kW的风能资源,则每天发电量为2.4×109 kW·h
D.若风场每年有5 000 h风速在6~10 m/s范围内,则该发电机年发电量至少
考点二 动能与动能定理 1.(2019课标Ⅲ,17,6分)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 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 用。距地面高度h在3 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k随h的变化 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该物体的质量为 ( )
答案 (1) 3 mg 5gR
4
2
m 23gR
(2)
2
(3) 3 5R
5g
5.(2021福建,14,12分)如图(a),一倾角37°的固定斜面的AB段粗糙,BC段光 滑。斜面上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底端C处,弹簧的原长与BC长度相 同。一小滑块在沿斜面向下的拉力T作用下,由A处从静止开始下滑,当滑 块第一次到达B点时撤去T。T随滑块沿斜面下滑的位移s的变化关系如 图(b)所示。已知AB段长度为2 m,滑块质量为2 kg,滑块与斜面AB段的动 摩擦因数为0.5,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 sin 37 °=0.6。求: (1)当拉力为10 N时,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第一次到达B点时的动能; (3)滑块第一次在B点与弹簧脱离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高中物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附答案)高考基础训练题
![高中物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附答案)高考基础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158b283c1ec5da50e2709b.png)
机械能守恒定律(附答案)1.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A .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B .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竖直上抛C .火箭升空D .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2.如图5-3-13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立于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自弹簧正上方h 高处由静止释放,则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重力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C .由于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负功,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D .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减小3.(江苏启东中学质检)如图5-3-14所示,A 、B 两球质量相等,A 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 点,B 球用轻弹簧系于O ′点,O 与O ′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 、B 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A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B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 球动能较大C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 球动能较大D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 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大4.如图5-3-15所示,在两个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小球a 和b 之间,用一根长为L 的轻杆连接(杆的质量可不计),而小球可绕穿过轻杆中心O 的水平轴无摩擦转动,现让轻杆处于水平位置,然后无初速度释放,重球b 向下,轻球a 向上,产生转动,在杆转至竖直的过程中()A .b 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B .a 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C .a 球和b 球的总机械能守恒D .a 球和b 球的总机械能不守恒5.(江苏启东中学质检)如图5-3-16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开始时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A 、B 两点.当甲物体被水平抛出的同时,乙物体开始自由下落.曲线AC 为甲物体的运动轨迹,直线BC 为乙物体的运动轨迹,两轨迹相交于C 点,空气阻力忽略不图5-3-13图5-3-14图5-3-15计.则两物体()A .在C 点相遇B .经C 点时速率相等C .在C 点时具有的机械能相等D .在C 点时重力的功率相等6.(大连模拟)如图5-3-17所示,在高1.5m 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kg 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g 取10m/s 2)()A .10JB .15JC .20JD .25J图5-3-177.(高考全国卷Ⅱ)如图5-3-18所示,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a 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3m ,用手托住,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 后,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A .hB .1.5hC .2hD .2.5h8.(福建福州第一次模拟)如图5-3-19所示,小车上有固定支架,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轻质细绳拴挂在支架上的O 点处,且可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绳长为L .现使小车与小球一起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碰到矮墙后,车立即停止运动,此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能是()A .大于v 022gB .小于v 022gC .等于v 022gD .等于2L 9.有一竖直放置的“T ”形架,表面光滑,滑块A 、B 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 、B 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 、B 质量相等,且可看作质点,如图5-3-20所示,开始图5-3-16图5-3-18图5-3-19时细绳水平伸直,A 、B 静止.由静止释放B 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 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 ,则连接A 、B 的绳长为()A.4v 2gB.3v 2gC.3v 24gD.4v 23g10.(湖北联考)过山车质量均匀分布,从高为h 的平台上无动力冲下倾斜轨道并进入水平轨道,然后进入竖直圆形轨道,如图5-3-21所示,已知过山车的质量为M ,长为L ,每节车厢长为a ,竖直圆形轨道半径为R ,L >2πR ,且R ≫a ,可以认为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车厢受到前后车厢的拉力沿水平方向,为了不出现脱轨的危险,h 至少为多少?(用R 、L 表示,认为运动时各节车厢速度大小相等,且忽略一切摩擦力及空气阻力)答案:R 2+2πR 2L11.如图5-3-22所示,半径为R 的14圆弧支架竖直放置,圆弧边缘C 处有一小滑轮,一轻绳两端系着质量分别为m 1与m 2的物体,挂在定滑轮两边,且m 1=4m 2,开始时m 1、m 2均静止,且能视为质点,不计一切摩擦,试求m 1到达圆弧的A 点时的速度大小.答案:23(4-2)gR12.如图5-3-23所示,光滑水平面AB 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 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 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个圆周运动到达C 点.试求:(1)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2)物体从B 点运动至C 点克服阻力做的功.(3)物体离开C 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答案:(1)3mgR (2)0.5mgR (3)2.5mgR答案:1B2B3BD4AC5AD6A7B8BCD9D图5-3-20图5-3-21图5-3-22图5-3-23。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综合复习阶段检测卷五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综合复习阶段检测卷五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dde6a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e.png)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综合复习:阶段检测卷(五) 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下面关于能量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能量是一个守恒量B.同一个物体可能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能量C.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D.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说明能量消失了2.下列情况中,运动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B.物体不受摩擦力C.物体只有重力做功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木板可绕固定水平轴O转动。
木板从水平位置OA缓慢转到OB位置,木板上的物块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
在这一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2 J。
用F N表示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用F f 表示物块受到的摩擦力。
在此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F N和F f对物块都不做功B.F N对物块做功为2 J,F f对物块不做功C.F N对物块不做功,F f对物块做功为2 JD.F N和F f对物块所做功的代数和为04.很多地下车位设计了双层停车位,如图所示的一辆车正在从一层车位被运送至二层车位,在运送过程中,该车经历了先向上加速,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向上减速到零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车在向上加速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该车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该车在向上减速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D.该车在整个过程中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5.高二某同学参加引体向上体能测试,在20 s内完成10次标准动作,每次引体向上的高度约为50 cm,则此过程中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于(g取10 m/s2)()A.0B.150 WC.300 WD.450 W6.某人用手将质量为1 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 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增加10 JB.合外力做功12 JC.合外力做功2 JD.物体重力势能增加2 J7.摩天轮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游乐项目之一,摩天轮悬挂透明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最高点,乘客处于失重状态B.乘客对座椅的压力始终不变C.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乘客的加速度始终恒定不变8.用起重机提升货物,货物上升过程中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t=3 s到t=5 s内,重力对货物做的功为W1,绳索拉力对货物做的功为W2,货物所受合力做的功为W3,则()A.W1>0B.W2<0C.W2>0D.W3=09.如图所示,运动员在粗糙塑胶跑道上做负重起跑训练,轻质弹性橡皮条一端套在运动员的腰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大轮胎上,起跑过程可简化如下:运动员起跑初期拉动橡皮条使其变长,稍后轮胎在橡皮条牵引下开始运动,最后轮胎与运动员一起匀速运动。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汇编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5f89c8f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f.png)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汇编考点一:功和功率一、单选题1.(22·23下·湖北·学业考试)一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不做功B.重力做负功C.支持力不做功D.支持力做负功2.(23·24上·福建·学业考试)有一种飞机在降落的时候,要打开尾部的减速伞辅助减速,如图所示。
在飞机减速滑行过程中,减速伞对飞机拉力做功的情况是()A.始终做正功B.始终做负功C.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先做正功后做负功3.(22·23下·江苏·学业考试)如图所示,在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物体m1和m2沿水平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
已知质量m1<m2,F1做的功为W1,F2做的功为W2,则()A.W1>W2B.W1<W2C.W1=W2D.无法确定4.(22·23下·江苏·学业考试)某厢式货车在装车时,可用木板做成斜面,将货物沿斜面拉到车上,拉力方向始终平行于接触面。
某装卸工人用同样大小的力将不同质量的货物沿斜面拉到车上,则()A.质量大的货物拉力所做的功大B .质量小的货物拉力所做的功小C .拉力所做的功与质量无关D .拉力所做的功与质量有关5.(22·23下·江苏·学业考试)用与斜面平行的恒力F 将质量为m 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运动一段距离,拉力做功W 1;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将物体沿水平面拉动同样的距离,拉力做功W 2,则( ) A .W 1<W 2 B .W 1>W 2 C .W 1=W 2 D .无法判断6.(22·23下·江苏·学业考试)用100N 的力在水平地面上拉车行走200m ,拉力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
在这一过程中拉力对车做的功约是( )A .3.0×104JB .4.0×104JC .1.0×104JD .2.0×104J7.(22·23下·江苏·学业考试)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因受空气阻力最后停止在最低点,则此过程中( )A .空气阻力对小球不做功B .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C .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D .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8.(21·22上·云南·学业考试)“人工智能”已进入千家万户,用无人机运送货物成为现实。
高考物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efed8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f.png)
高考物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练习含答案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1)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 、B 、C ,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分别为h A 、h B 、h 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设重物的质量为m .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 =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 k =________.(2)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A .利用公式v =gt 计算重物速度B .利用公式v =2gh 计算重物速度C .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影响D .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3)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h ,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 ,描绘v 2h 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图像斜率满足k =________,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1)mgh B m (h C -h A )28T 2(2)C (3)2g 解析:(1)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 =mgh B .B 点的速度v B =hC -h A 2T ,则动能的增加量为ΔE k =12 m v 2B =m (h C -h A )28T 2. (2)验证性实验中若重物的速度采用选项A 、B 的方法计算得出,则会出现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A 、B 错误;由于纸带在下落过程中,重锤和空气之间存在阻力,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力,所以减小的重力势能会大于动能的增加量,C 正确;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对系统误差没有效果,D 错误.(3)若机械能守恒,则有mgh =12m v 2,可得v 2=2gh ,则此时v 2 h 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图像的斜率为2g .2.[2024·海南省天一大联考]某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和气垫导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m =0.2 kg ;B .将安装有刻度尺的气垫导轨调整到倾角θ=24°的倾斜状态(sin 24°=0.4);C .将滑块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使用频闪照相机对滑块进行拍摄,频闪照相机每隔T =0.05 s 拍摄一次.某次拍摄后得到的照片如图2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影像间对应的实际距离分别为s 1=2.42 cm ,s 2=3.41 cm ,s 3=4.37 cm ,s 4=5.34 cm.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 m/s 2.结合以上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填空:(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滑块在位置B 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滑块由B 运动至D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________ J ,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 J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认为滑块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3)写出两条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583 (2)6.10×10-2 6.03×10-2 (3)空气阻力的作用 读取数据时产生读数误差解析:(1)滑块做匀变速运动,在位置B 时有v B =(s 1+s 2)2T,代入数据得v B =0.583 m/s. (2)滑块由B 运动至D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mg (s 3+s 2)·sin 24°=6.10×10-2 J ,滑块在D 点的速度大小v D =(s 3+s 4)2T ,解得v D =0.971 m/s ,动能的增加量ΔE k =12m (v 2D -v 2B ),解得ΔE k =6.03×10-2 J.(3)滑块在下滑过程中受空气阻力作用,产生误差或读取刻度尺上滑块对应位置距离时产生读数误差.3.[2024·江西省南昌市期中考试]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分别为m 1、m 2的物体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物体B 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物体A 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 1=50 g ,m 2=150 g .(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 s ,g 取9.8 m/s 2)(1)在打0~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 k =________ 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________ J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2)若某同学作出12v 2h 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实验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0.576 0.600 (2)9.70解析:(1)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 s ,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5×0.02 s =0.1 s ,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打下点5时,速度大小为v 5=x 462T =(21.60+26.40)×10-22×0.1 m/s =2.40 m/s ,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 k =12(m 1+m 2)v 25 =0.576 J ,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m 2-m 1)gh 5=0.600 J.(2)系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2-m 1)gh =12 (m 1+m 2)v 2,解得12v 2=(m 2-m 1)g (m 1+m 2) h ,结合12 v 2h 图像有(m 2-m 1)g (m 1+m 2)=5.821.20 ,解得g =9.70 m/s 2.。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高考必考题(后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高考必考题(后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fb290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2.png)
12C.3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阶段,万有引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4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缓慢地竖直向上拉.在此过程中,外力做功为()5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将;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6时,绳中的张力大于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到小环的距离为,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小环和物块以速度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8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9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1 2C.3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阶段,万有引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天体椭圆运行中,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行时,天体做加速运动,万有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反之,做减速运动,引力做负功,动能转化为引力势能;而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从这个规律出发,CD正确,B错误.同时由于速度的不同,运动个椭圆4,那么重心上升,外力做的功即为绳子增5答案解析6C设斜面的倾角为,物块的质量为,去沿斜面向上为位移正方向,根据动能定理可得:上滑过程中:,所以;下滑过程中:,所以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最后的总动能减小,所以C正确的,ABD错误.故选C.7时,绳中的张力大于A.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对夹子和物块组成的整体进行分析,其在重力和绳拉力的作B.绳子的拉力总是等于夹子对物块摩擦力的大小,因夹子对物块的最大摩擦力为,C.当物块到达最高点速度为零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物块能达到最大的上升8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和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均为;在的动能达到最大前一直是加速下降,处于失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故A、B正确;达到最低点时动能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9第7页(共7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限时规范专题练(一)动力学和能量综合应用问题学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限时规范专题练(一)动力学和能量综合应用问题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58b01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3.png)
限时规范专题练(一)动力学和能量综合应用问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9分,共81分。
其中1~5题为单选,6~9题为多选)1.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冰壶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
将一个冰壶以一定初速度推出后将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来。
换一个材料相同、质量更大的冰壶,以相同的初速度推出后,冰壶运动的距离将( )答案 A解析 冰壶在冰面上以一定初速度被推出后,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s =0-12mv 2,得s =v 22μg,两种冰壶的初速度相等,材料相同,故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
故选A 。
2.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厢叫做动车。
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
带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厢叫拖车。
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开动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最大速度可达到150 km/h 。
当开动二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最大速度可达到( )A .200 km/hB.240 km/h C .280 km/hD.300 km/h 答案 B解析 若开动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最大速度可达到150 km/h 。
设动车的功率为P ,每节车厢所受的阻力为f ,当达到最大速度时动车的牵引力等于整体的阻力,则有:P =4fv ,当开动二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有2P =5fv ′,联立两式解得v ′=240 km/h 。
B 正确,A 、C 、D 错误。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和质量为2m 的物体B 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
开始用手托着物体A 使弹簧处于原长且轻绳伸直,此时物体A 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为h ,物体B 静止在地面上。
现由静止释放A ,A 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恰好为0,此时物体B 对地面恰好无压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下落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B .物体A 即将落地时,物体B 处于失重状态C .从物体A 开始下落到即将落地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mghD .物体A 下落过程中,A 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C解析 根据题述“A 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恰好为0”,可知A 先加速后减速向下运动,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物体A 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A 错误;根据题述“A 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恰好为0,此时物体B 对地面恰好无压力”,可知此时轻绳中拉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B 处于静止状态,加速度为零,B 错误;对A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在A 由静止下落到A 与地面即将接触的过程中,系统的重力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物体A 即将落地时,重力势能减少量为mgh ,动能与初状态相同为0,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mgh ,C 正确;在物体A 下落过程中,A 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A 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一直增大,D 错误。
近6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机械能守恒定律(Word版含答案)
![近6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机械能守恒定律(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b21c4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3.png)
2017-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汇编: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题)1.(2022·全国·高考真题)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大圆环上套有一个小环,小环从大圆环顶端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小环的速率正比于( )A .它滑过的弧长B .它下降的高度C .它到P 点的距离D .它与P 点的连线扫过的面积2.(2022·全国·高考真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
运动员从a 处由静止自由滑下,到b 处起跳,c 点为a 、b 之间的最低点,a 、c 两处的高度差为h 。
要求运动员经过c 点时对滑雪板的压力不大于自身所受重力的k 倍,运动过程中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并忽略所有阻力,则c 点处这一段圆弧雪道的半径不应小于( )A .1h k +B .hk C .2h k D .21h k - 3.(2021·重庆·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个半径为R ,而内壁光滑的14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地面水平,1O O 、为两圆弧的圆心,两圆弧相切于N 点。
一小物块从左侧圆弧最高处静止释放,当通过N 点时,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B C D 4.(2021·海南·高考真题)水上乐园有一末段水平的滑梯,人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后落入水中。
如图所示,滑梯顶端到末端的高度 4.0m H =,末端到水面的高度 1.0m h =。
取重力加速度210m /s g =,将人视为质点,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
则人的落水点到滑梯末端的水平距离为( )A .4.0mB .4.5mC .5.0mD .5.5m5.(2021·北京·高考真题)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软着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火星就实现“绕、落、巡”三项任务的国家。
高考物理复习冲刺压轴题专项突破—机械能守恒定律(含解析)
![高考物理复习冲刺压轴题专项突破—机械能守恒定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d3cc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c.png)
一、选择题(第1题为单项选择题,2-13为多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从斜面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v 0冲上固定斜面,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已知斜面倾角为α,斜面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 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则能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机械能E 、动能E k 、势能E p 与上升高度h 之间关系的图高考物理复习冲刺压轴题专项突破—机械能守恒定律(含解析)象是()A .B .C .D.【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动能、势能、机械能有关知识,势能Ep="mgh"势能与高度成正比,上升到最大高度H 时,势能最大,A 错;由能量守恒,机械损失,克服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上升过程E =E0-μmgcos αh/sin α="E0-"μmgh/tan α,下行时,E=mgH-μmg(H-h)/tan α,势能E 与高度h 为线性关系,B 错;上行时,动能E K =E K0-(mgsin α+μmgcos α)h/cos α下行时E K =(mgsin α-μmgcos α)(H-h )/cos α动能E K 高度h 是线性关系,C 错,D 正确2.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弧槽固定在水平面上,槽口向上,槽口直径水平,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从P 点由静止释放刚好从槽口A 点无碰撞地进入槽中,并沿圆弧槽匀速率地滑行到B 点,不计物块的大小,P 点到A 点高度为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从P 到B 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g(R+h)B .物块从A 到BC .物块在B 点时对槽底的压力大小为(2)R h mgR+D .物块到B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答案】BC【解析】A 项:物块从A 到B 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0f mgR W -=,因此克服摩擦力做功f W mgR =,故A 错误;B 项:根据机械能守恒,物块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由212mgh mv =得:v =,从A 到B运动的时间为12Rt v π==,因此从A 到B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W P t ==B 正确;C 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v N mg m R-=,解得:(2)R h mg N R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可知,故C 正确;D 项:物块运动到B 点,速度与重力垂直,因此重务的瞬时功率为0,故D 错误.故选BC .3.如图所示,质量为4m 的球A 与质量为m 的球B 用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球A 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α=30°,球B 与质量为m 的球C 通过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球C 放在水平地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物理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练习(附答
案)
在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物体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2019高考物理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练习,请考生刚好练习。
1.本试验中,除铁架台、夹子、低压沟通电源、纸带和重物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
A.秒表
B.刻度尺
C.天平
D.打点计时器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
(1)不需测量或计算的物理量是()
A.下落高度
B.瞬时速度
C.重物质量
D.时间
(2)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了较大的阻力,这样会导致试验结果mgh________mv2(选填或).
3.在一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试验中,质量m=1 kg 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1所示(打点间隔为0.02 s),单位cm.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削减量是
Ep=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g取9.8 m/s2);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___Ek(填、=或),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为T,某一组同学得到了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在填写试验报告时甲、乙两个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
图2
甲同学测出了C点到第一点O的距离hOC,利用v=2ghOC计算得到了C点的速度,然后验证mghOC与mv相等.
乙同学测出了A、B、C、D各点到第一点O的距离hA、hB、hC、hD,利用vB=、vC=计算B、C点的速度,然后验证了mg(hC-hB)与mv-mv是否相等.
请你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做法逐一分析,不合理之处提出完善方法.
5.在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得到如图3所示的一条纸带.起始点O到A、B、C、D、E各点的距离分别为hA、hB、hC、hD、hE.假如重物的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则在打B、D两点时,重物的速度vB=________,
vD=________.假如选择起始点的位置为零势能参考点,则在打B、D两点时重物的机械能EB=________,ED=________,若
EB________ED,则说明重物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利用重物拖着纸带自由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并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分析,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正确进行试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4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
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标上A、B、C测得其中E、F、G点距打点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为验证此试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须要计算出从打下O点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削减量Ep=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
Ek=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以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为横坐标,以各点速度的平方v2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试验测得的数据绘出v2-h图象,如图5所示:由v2-h图线求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
g=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志向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6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依据以上数据,重物由O
点运动到B点时,已知重物质量为m(kg).求:
(1)重力势能的削减量为多少?
(2)动能的增加量是多少?
(3)依据计算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产生误差的主要缘由是什么?参考答案
1.BD[ 测量下落高度需用刻度尺,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并能标识时间,选B、D.]
2.(1)C (2)
解析 (1)本试验须要验证mgh与mv2的关系,所以不须要测量重物质量m,C正确.
(2)重物在下落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使减小的重力势能不能完全转化为动能,所以mghmv2.
3.(1)O (2)0.98 m/s (3)0.49 J 0.48 J (4) 重物和纸带下落时受到阻力作用 (5)在试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力势能的削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解析 (1)纸带释放时速度较小,打点较密,先打距重物近的一侧,故O端与重物相连.
(2)B点速度vB== cm/s=0.98 m/s
(3)从O点到打B点,重力势能削减量
Ep=mghB=19.80.0501 J=0.49 J
动能增加量mv=0.48 J;
(4)由(3)中计算结果知EpEk,因为重物和纸带下落时受到阻力作用;
(5)由(3)中计算结果可知,在试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4.甲同学选择从O到C段验证机械能守恒,计算C点的速度用v=2ghOC的话,犯了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去验证机械能守恒的错误.计算vC可以选择vC=.
乙同学选择了从B到C段验证机械能守恒,由于BC较近,造成误差偏大,选择BD段相对较为合适.
5.f f mf2(hC-hA)2-mghB
mf2(hE-hC)2-mghD =
解析依据纸带上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得vB==f,vD==f
打B点时,重物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分别为
EkB=mv=m2
=mf2(hC-hA)2
EpB=-mghB.此时重物的机械能
EB=EkB+EpB=mf2(hC-hA)2-mghB,同理
EkD=mv=mf2(hE-hC)2,
EpD=-mghD,ED=mf2(hE-hC)2-mghD
假如EB=ED,则说明重物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6.(1)mgh2(2)9.71(9.64~9.77均可)
解析 (1)从打下O点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削减量
Ep=mgh2,vF=
动能的增加量
Ek=mv=.
(2)由mv2=mgh可得:v2=2gh,
由v2-h图线可求得:图线的斜率k=19.42
由k=2g可得:物体下落的加速度
g=9.71 m/s2.
7.(1)1.91m J (2)1.86m J (3)见解析
解析 (1)重力势能的削减量为
Ep减=mghOB=m9.80.195=1.91m (J)
(2)重锤下落到B点时的速度
vB== m/s=1.94 m/s
所以重锤从起先下落到B点增加的动能为
Ek增=mv=m(1.94)2=1.88m (J)
(3)从(1)(2)中计算的数据得出在试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削减的重力势能等于其增加的动能,机械能守恒.
重锤削减的重力势能略大于其增加的动能的缘由是:重锤在下落时要受到阻力作用(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克服阻力做功.
2019高考物理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练习及解析的全部内容就共享到这里,希望考生成果可以时时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