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脂名词解释
华南理工大学874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1.5
1.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电子在逐步的传递中释放出能量被机体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2.磷氧比值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
经此过程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也是生成ATP的分子数)称为磷氧化值(P/O)。
如NADH的磷氧比值是3,FADH2的磷氧比值是2。
3.氧化磷酸作用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即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中的传递过程中)伴随有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
4.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中形成高能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
1.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EMP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2.酵解(glycolysis)糖酵解指葡萄糖或糖原在缺氧情况下(或氧气不足) 分解为乳酸和少量ATP 的过程。
3.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4.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巴斯德效应指有氧氧化抑制生醇发酵的过程。
5.肝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肝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7.糖异生(gluconeogensis)糖异生指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机体内只有肝、肾能通过糖异生补充血糖。
8.底物循环(substrate cycle)8.底物循环是指两种代谢物分别由不同的酶催化的单向互变过程。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结合水:是水在生物体和细胞内的存在状态之一,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主要是依靠氢键与蛋白质的极性基(羧基和氨基)相结合形成的水胶体。
自由水:不被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的水。
无机盐:无机化合物中盐类的统称。
大量元素:生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量较多的元素。
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
超微量元素:生物体里含量低于十万分之几的元素。
新陈代谢:生物体从环境摄取营养物转变为自身物质,同时将自身原有组成转变为废物排出到环境中的不断更新的过程。
异化: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自身的组成物质发生分解,同时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叫做异化。
同化:是生物体代谢当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作用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
底物:酶所作用和催化的化合物。
代谢途径:多种代谢反应相互连接起来,完成物质的分解或合成。
蛋白质系数:指蛋白质含量为氮含量的6.25倍。
必须氨基酸:体内合成的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蛋白质一级结构:指多肽中从N-端到C-端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单体蛋白质:寡聚蛋白质:由两个以上、十个以下亚基或单体通过非共价连接缔合而成的蛋白质。
简单蛋白质:完全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
结构域:蛋白质或核酸分子中含有的、与特定功能相关的一些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氨基酸或核苷酸残基。
蛋白原: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激活:核酸熔点Tm值:就是DNA熔解温度,指把DNA的双螺旋结构降解一半时的温度。
不同序列的DNA,Tm值不同。
DNA中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成正比关系。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
核酸内切酶: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
生化名词解释
1.蛋白质等电点:AA所带电荷为零时所处溶液的PH值。
2.肽键和肽链:一分子AA的羧基与另一分子AA的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共价键结构即肽键。
多个AA分子脱水缩合就形成肽链。
3.肽平面:组成肽腱的四个原子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为刚性平面结构。
4.一级结构:指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涉及肽链的空间排序。
5.二级结构:多肽链主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不考虑侧链的空间构象。
6.三级结构:指整个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包括侧链在内的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即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7.四级结构:蛋白质由相同或不同的亚基以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这种亚基间的组合方式即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8.超二级结构: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即超二级结构。
9.结构域:较大的球形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往往形成几个紧密的球状构象,这些球状结构间以松散的肽链相连,这些球状构象即结构域。
10.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当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时,维系天然构象的次级键被破坏,蛋白质失去天然构象,导致生物活性丧失及相关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的过程为变性。
变性后蛋白质除去变性因素后,重新恢复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11.分子病: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2.盐析法: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胶体的稳定性使其析出。
13.别构效应:一个蛋白质与其配体结构后,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使它适用于功能的需要,这一类变化称为别构效应。
14.构型与构象:构型,分子中由于各原子或基团间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而使它呈现出不同的较定的立体结构;构象,由于分子中的某个原子(基团)绕C-C单键自由旋转而形成的不同的暂时性的易变的空间结构形式,不同的构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变,在各种构象形式中,势能最低、最稳定的构象是优势对象。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营养:有机体消化吸收并领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机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过程。
2、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
4、淀粉:植物能量的贮存形式,动物能量主要来源。
5、糖原:动物淀粉,在肝脏中合成,水解产生葡萄糖。
6、纤维素:有葡萄糖聚合而成,自然界最丰富的碳水环合物。
7、消化: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简单的可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8、吸收:饲料经过消化道各种方式消化后,营养成分被分解成能够吸收的小分子,通过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9、消化力、消化性、消化率10、粗蛋白: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统称,包括真蛋白质和NPN。
11、瘤胃氮素循环:瘤胃中多余的NH3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肝脏,并在肝脏中转成尿素,所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过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再次被瘤胃分解产生NH3,这种NH3和尿素生成不断循环的过程成为瘤胃氮素循环。
12、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够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机体需要,必须有饲料来供应的氨基酸。
13、半必需氨基酸:机体内以必需氨基酸作为前体合成的氨基酸,反应是不可逆的,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约对应的必需氨基酸。
14、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动物在某一生长阶段或生理状态下,内原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有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15、非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可以合成、或者由其他氨基酸转变而成,即使不从饲料中摄取,也能满足动物机体需要,维持机体的N平衡,这类氨基酸成为。
16、限制性氨基酸:指饲料中某种EAA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该EAA的量相比,壁纸偏低的氨基酸。
17、AA平衡:日粮中的各种AA的数量、比例与动物本身的维持和生产的需要量相符的程度。
18、理想蛋白质:指AA组成和比例与畜禽AA需要完全一致的蛋白质。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
生化考试考研必备(含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特全(共259个)生物化学名词解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氨基酸(amino acid):是一类分子中即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的化合物。
2.肽(peptide):是氨基酸之间脱水,靠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3.肽键:是一个氨基酸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α-氨基脱水形成的键,也称为酰胺键。
4.肽键平面(肽单元):因肽键具有半双键性质,只有α-碳相连的两个单键可以自由旋转,在多肽链折叠盘绕时,Cα1、C、O、N、H、Cα2六个原子固定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肽键平面。
5.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6.α-螺旋:多肽链的主链围绕中心轴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每3.6个氨基酸残基盘绕一周,形成的右手螺旋,称为α-螺旋。
7.模序(motif):在蛋白质分子中,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片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结构,称为模序。
8.次级键:蛋白质分子侧链之间形成的氢键、盐键、疏水键三者统称为次级键。
9.结构域(domain):蛋白质三级结构被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折叠较为紧密的区域,各行其功能,该区域称为结构域。
10.亚基:有些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才能完整的表现出生物活性,其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单位称为蛋白质的亚基。
11.协同效应:是指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亚基与配体的结合能力。
如果是促进作用称为正协同效应,反之称为负协同效应。
12.蛋白质等电点(pI):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值时,其分子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此时该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13.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使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14.蛋白质的沉淀:分散在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凝聚,并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
第三章脂类化学
第三章脂类化学一、单项选择题1.彻底水解混合甘油酯最少可以得到几种产物A. 2B. 3C. 4D. 5E. 62.彻底水解混合甘油酯最多可以得到几种产物A.2 B. 3C. 4D. 5E. 63. 花生四烯酸有几个双键A.1 B. 2C. 3D. 4E. 54. 花生四烯酸有几个顺式双键A. 1B. 2C. 3D. 4E. 55. 关于脂肪的皂化反应A. 脂肪在碱性条件下水解B. 脂肪在酶的作用下水解C. 脂肪在酸性条件下水解D. 皂化值越大表示脂肪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越高E. 皂化值越大表示脂肪中脂肪酸的平均分子质量越大6. 并非所有的磷脂都含有A. CB. HC. ND. OE. P7. 磷酸甘油酯是A. 磷脂酸B. 磷脂酰胆碱C. 磷脂酰肌醇D. 磷脂酰丝氨酸E. 磷脂酰乙醇胺8. 俗称卵磷脂的是A. 磷脂酰胆碱B. 磷脂酰甘油C. 磷脂酰肌醇D. 磷脂酰丝氨酸E. 磷脂酰乙醇胺9. 常用以防治脂肪肝的物质是A. 磷脂酰胆碱B. 磷脂酰甘油C. 磷脂酰肌醇D. 磷脂酰丝氨酸E. 磷脂酰乙醇胺10. 俗称脑磷脂的是A. 磷脂酰胆碱B. 磷脂酰甘油C. 磷脂酰肌醇D. 磷脂酰丝氨酸E. 磷脂酰乙醇胺11. 1个游离型胆汁酸分子中最多有几个氧原子A. 2B. 3C. 4D. 5E. 612. 糖皮质激素是A. 雌二醇B. 睾酮C. 皮质醇D. 醛固酮E. 孕酮13. 盐皮质激素是A. 雌二醇B. 睾酮C. 皮质醇D. 醛固酮E. 孕酮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种分子含有手性碳原子A. 单纯甘油酯B. 胆固醇C. 甘油-3-磷酸D. 卵磷脂E. 脂肪酸2. 以下哪些是不饱和脂肪酸A. 花生酸B. 软油酸C. 软脂酸D. 亚麻酸E. 亚油酸3. 以下哪些是多不饱和脂肪酸A. 花生酸B. 软油酸C. 软脂酸D. 亚麻酸E. 亚油酸4. 在碘化反应中,1分子脂肪可能加几个碘原子A. 1B. 2C. 3D. 4E. 55. 酸败作用属于化学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包括水解反应B. 包括氧化反应C. 生成产物有醛 C. 生成产物有醛酸D. 生成产物有羧酸6. 所有的鞘脂都含有A. CB. HC. ND. O7. 类固醇是胆固醇及其衍生物,体内重要的类固醇包括A. 胆固醇酯B. 二羟丙酮C. 牛磺酸D. 醛固酮E. 维生素D28. 那些是类固醇激素A. 雌二醇B. 睾酮C. 皮质醇D. 醛固酮E. 孕酮9. 肾上腺皮质可以合成A. 雌二醇B. 睾酮C. 皮质醇D. 醛固酮E. 肾上腺素10. 对动物第二性征(如声音、体型等)的发生和成熟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是A. 雌二醇B. 睾酮C. 皮质醇D. 醛固酮E. 孕酮三、填空题脂肪是由甘油与脂肪酸形成的三酰甘油。
五、名词解释:(共236题)
五、名词解释:(共236题)绪论1、生物化学:(研究生命活动现象的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
)2、静态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组成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3、动态生物化学:(研究生命物质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及能量代谢的学科。
)4、生物分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组分中蛋白质、核酸和糖是生物体内特有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常被称为生物分子。
)5、分配系数:(在层析技术中,分配系数是指物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与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即Kd=固定相中的浓度Cs/流动相中的浓度Cm。
Kd越大时,表示溶质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即层析移动速度越小。
层析时流动相不断流经固定相,即是反复分配过程,可使分配系数只有很小差别的物质得到完全分离。
)6、梯度洗脱:(在层析的洗脱过程中,线性地或非线性地改变(如逐步增大或减小)洗脱液的pH或离子浓度,使洗脱能力不断增强,以提高分离效率。
)7、Rf值:(在纸层析或薄层层析时,溶质随溶剂的移行距离与溶质的性质有关,其比值称为Rf值,Rf =溶质移行距离/溶剂移行距离=原点到层析点中心距离/原点到溶剂前缘距离。
Rf值可以反映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各种物质的Rf为一常数,故可有用作定性的手段。
)8、亲和层析:(又称功能层析或选择层析,是分离纯化生物高分子的有效方法。
大多数这类化合物具有能与其相对应的专一性分子发生可逆结合的特性,如酶与底物或辅酶与竞争性抑制剂。
通常以某些次级键相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解离。
其它如抗层与抗体、激素与受体、RNA与其互补的DNA等也有类似特性,这种可逆结合的能力称为亲和力。
将能够可逆结合的物质(配体)结合到某种固相支持物(载体)上,即形成具有很高专一性的吸附剂,用它装柱,可以从样品中专一地吸附所需分离的生物大分子而去掉其他不需要组分,再以适当缓冲液洗脱即达到分离纯化目的。
)9、等电聚丝电泳:(利用一种两性电解质载体,使其在电场中从阳极到阴极形成一定范围的PH梯底,以之分离133具有两性电解质样品如蛋白质时,不同的蛋白质泳行到与其等电点相当的PH位置即不再移动,此过程为等电聚丝。
类脂名词解释
类脂名词解释
类脂是一类化合物,它们在化学结构上类似于脂质,但不一定是脂肪酸和甘油的酯类。
类脂包括多种化合物,如磷脂、糖脂、角质脂、胆固醇、叶绿素等,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磷脂是类脂的一种重要成分,它们由磷酸、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可以形成双层膜,保护细胞内部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磷脂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在细胞内、细胞间传递信息。
脑磷脂是一种重要的磷脂,它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脂是一类由糖和脂肪酸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在细胞膜的表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脂可以作为细胞识别的标志物,帮助细胞识别其他细胞和分子。
糖脂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细胞间的通讯和相互作用。
角质脂是一种特殊的磷脂,它们在皮肤表面形成了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角质脂还可以保持皮肤的水分,防止皮肤干燥。
胆固醇是一种脂类,它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胆固醇还可以作为激素的前体,合成雌激素、睾酮等激素。
胆固醇还参与了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对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起着重要的作用。
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它在植物和藻类中起着光合作用的关键作用。
叶绿素能够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化学能。
总之,类脂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
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磷脂、糖脂、角质脂、胆固醇、叶绿素等都是类脂的重要成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对生物体的健康和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脂类作用与介绍
脂类
脂肪的种类:甘油三酯与类脂。
甘油三酯占脂类的大约95%的含量,而类脂占脂类的5%。
类脂又包括磷脂和固醇类,它们在人体中的含量基本稳定,不受膳食的影响,在肥胖或瘦弱的状态下均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从而被人你们成为叫做“稳定脂”。
脂肪细胞的作用:脂肪细胞可以不断地为身体储存脂肪,它会随着饮食的变化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摄入的脂肪较多的情况下,脂肪细胞所储存的脂肪就会极大程度的上升,从而使得脂肪细胞变大。
反之,脂肪摄入量较少的情况下,脂肪细胞所储存的脂肪就会随之减少。
在这里建议大家多吃一些优质的脂肪来有效的维护身
体的健康,比如:橄榄油、坚果、深海鱼肉等食物。
而以上举的这些例子,他们都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的作用是:可以维护人体的心血管,软化血管的作用,所以有益于身体健康。
食品营养学名词解释
糖效应之比。GI 值越高,说明这种食物升高血
需要量在 100mg 以上. 常量元素包括钙、磷、
糖的效应越强。
硫、钾、钠、氯、镁等 7 种元素。
节约蛋白质作用:以糖、脂供能为主,蛋白质是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一般<0.01% ,每日
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通常并无多余储存,机体
需要量在 100mg 以下,甚至以微克计。 必需微
营养监测:根据营养标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营 养调查和分析测定,掌握信息,为改善居民营养 状况提供依据。
恩格尔系数:Engel 指数=(用于食品的开支/家 庭总收入)x100%
强化食品:是加有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添 加剂,使营养得到增强的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 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 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 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 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式在体内积聚,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细胞体积
酸的构成比例,用来反映人体蛋白质即食物蛋
加大,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标准体重 20%上。
白质在必需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上存在的差异。
遗传性肥胖:肥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的肥胖,有 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指待评
家族倾向性。
价食物蛋白质的某种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占
调配制成各种加工食品的过程可统称为食品加
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
工。
绝大多数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转基因食品:又称为基因改良食品和转基因食 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
品,通常是指一种经基因修饰的生物体产生的,
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一、名词解释1、直链淀粉是由α―...
糖一、名词解释1、直链淀粉:是由α―D―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没有分支的长链多糖分子。
2、支链淀粉:指组成淀粉的D-葡萄糖除由α-1,4糖苷键连接成糖链外还有α-1,6糖苷键连接成分支。
3、构型:指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
这种排列的改变会关系到共价键的破坏,但与氢键无关。
例氨基酸的D型与L型,单糖的α—型和β—型。
4、蛋白聚糖:由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相连的化合物,与糖蛋白相比,蛋白聚糖的糖是一种长而不分支的多糖链,即糖胺聚糖,其一定部位上与若干肽链连接,糖含量可超过95%,其总体性质与多糖更相近。
5、糖蛋白:糖与蛋白质之间,以蛋白质为主,其一定部位以共价键与若干糖分子链相连所构成的分子称糖蛋白,其总体性质更接近蛋白质。
二、选择*1、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ABCD)A 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B 研究生物体的代谢变化及其调节C 研究生物的信息及其传递D 研究生物体内的结构E 研究疾病诊断方法2、直链淀粉的构象是(A)A螺旋状 B带状 C环状 D折叠状三、判断1、D-型葡萄糖一定具有正旋光性,L-型葡萄糖一定具有负旋光性。
(×)2、所有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都是2:1。
(×)#3、人体既能利用D-型葡萄糖,也能利用L-型葡萄糖。
(×)4、D-型单糖光学活性不一定都是右旋。
(√)5、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四、填空1、直链淀粉遇碘呈色,支链淀粉遇碘呈色,糖原与碘作用呈棕红色。
(紫蓝紫红)2、蛋白聚糖是指。
(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3、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组成的均一多糖。
(葡萄糖)脂类、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一、名词解释1、脂肪与类脂:脂类包括脂肪与类脂两大类。
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是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类脂包括磷脂,糖脂。
固醇类。
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2、生物膜:细胞的外周膜和内膜系统统称为生物膜。
#3、外周蛋白:外周蛋白是膜蛋白的一部分,分布于膜的脂双层表面,通过静电力或范德华引力与膜结合,约占膜蛋白质的20—30%。
医用化学重点名词解释
医用化学重点名词解释合集1、混合物:含有一种以上物质的气体、溶液或固体。
2、溶液:含有一种以上物质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分散系统: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系统。
4、分散相/分散介质:分散系统中被分散的物质/起分散作用的物质。
5、悬浊液:分散相以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多相分散系统。
6、乳状液:分散相以小液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多相分散系统。
7、溶胶:分散相由许多个小分子或小离子组成的聚集体。
8、半透膜:只允许某些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不允许另外一些分子或离子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9、渗透: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自动扩散的过程。
10、渗透压:施加于液面上的恰能阻止渗透现象发生的额外压力。
11、反渗透现象: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纯溶剂一侧的现象。
12、渗透活性物质:溶液中能够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离子)。
13、渗透浓度:稀溶液中能产生渗透的各种溶质分子和离子的总浓度。
()14、等渗溶液:渗透浓度相等的两个或若干个溶液。
15、等、高、低渗溶液:等(280-320mmol/L)低(<280mmol/L)高(320mmol/L)。
16、晶体渗透压:小分子和小离子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
17、胶体渗透压:高分子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
18、电解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9、电解质溶液:电解质的水溶液。
20、强/弱电解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只能部分解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1、酸/碱:能够给出/接受质子的物质。
22、共轭酸碱对:一种酸释放一个质子后成为其共轭碱,一种碱结合一个质子后成为其共轭酸,这种仅相差一个质子的一对酸碱称为共轭酸碱对。
23、多元弱酸(碱)能给出(接受)两个或两个以上质子的弱酸(碱)。
24、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性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明显降低的现象。
25、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增大的现象。
油脂和类脂
热量,1克糖、蛋白质约17kJ);提供人体和动植物体所需 的不饱和脂肪酸;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吸收和运输; 动物的皮下脂肪可防止体温散失,保护内脏免受机械损伤。 植物种子中的油脂是供种子发芽时需要的养料。
油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非食用油大量用于制肥皂、油 漆和润滑剂等。
O
O CH2O-C-R
R C OC H O
H2O NaOH
CH20-P- OCH2CH2NH2
OH
RCOONa
RCOONa
+
HOCH2CH2NH2
CH2OH CH OH + Na3PO4 CH2OH
13 油脂和类脂
3、神经磷脂
神经磷脂不是甘油酯
H
CH3(CH2)12 C C CH CHCH2OH
H OH NH2
自然界常见的是L-α-卵磷脂。
13 油脂和类脂
卵磷脂分子中,磷酸部分显酸性,胆碱部分
O O CH2O-C-R R C OC H O
+
CH20-P- OCH2CH2N(CH3)3 O-
L-α-卵磷脂内盐
卵磷脂是吸湿性很强的白色蜡状固体,在空气中 易被氧化逐渐变成黄色,久则变成棕褐色。溶于乙 醇和乙醚,不溶于丙酮。
13 油脂和类脂
2、脑磷脂
脑磷脂也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也能形成内盐。 自然界存在的是L-α-脑磷脂。
O O CH2O-C-R R C OC H O
CH20-P- OCH2CH2NH2 OH
L-α-脑磷脂
脑磷脂也是吸湿性很强的白色蜡状固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13 油脂和类脂
脑磷脂在酸、碱或酶的催化下能水解,彻底 水解的产物是甘油、脂肪酸、磷酸和胆胺。
名词解释
22、定脂:磷脂类和固醇类称为类脂,主要存在于细胞原生质和细胞膜中,其储量不易受进食情况的影响,故称定脂。
23、LDL:即低密度脂蛋白,是利用超速离心技术能分离出的一种血液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等。
59、戒酒硫反应:戒酒硫的通用名为双硫仑(disulfiram),又称双硫醛,作为戒酒药已收入美国、日本等国药典。乙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醛糖氧化还原酶(也有文献称乙醛脱氢酶或乙醛去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双硫仑可抑制醛糖氧化还原酶,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体内乙醛浓度升高,产生不适。服用双硫仑以后的一定时间内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口中有大蒜样气味等反应甚至休克,严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塞、急性心衰、惊厥及死亡。此即戒酒硫(样)反应,也称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酒精反应或双硫醒(样)反应。
12、SFA:即饱和脂肪酸,一般分子式为CnH2nO2,没有不饱和键。
13、MSPA:即单不饱和脂肪酸,指具有一个不饱和键的脂肪酸。
14、反式脂肪酸:不是天然产物,通常是由氢化脂肪产生的。使诸物脂肪加氢后变为比较饱和的固体,它的性质也和动物脂肪相似,如人造黄油。
15、寡糖:由3-10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包括:棉子糖、水苏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和低聚甘露糖。
4、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能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和成,这两种氨基酸如果在膳食中含量丰富,则有节省蛋氨酸和苯丙氨酸两种必需氨基酸的作用,称半胱氨酸和酪氨酸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需氨基酸。
生物化学必考名词解释
1.磷酸二酯键:核酸分子中核苷酸残基之间的磷酸酯键。
2.磷酸单酯键:单核苷酸分子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3.核酸一级结构:核苷酸残基在核酸分子中的排列顺序。
4.DNA二级结构:两条DNA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8.增色效应: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其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会急剧增加的现象。
10.分子杂交:当两条不同源的DNA(或RNA)链或DNA链与RNA链之间存在互补顺序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分子,这种分子称为杂交分子。
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11.Tm值:当核酸分子加热变性时,其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急剧增加,当紫外吸收变化达到最大变化的半数值时,此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熔解温度或变性温度,用Tm值表示。
1.构型和构象:构型是指在大分子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中,取代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取向。
构象是指当单键旋转时,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不同的空间排列称为不同的构象。
4.超二级结构:指二级结构单元β折叠股和α-螺旋股相互聚集形成有规律的更高一级的、但又低于三级结构的结构,被称为超二级结构。
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主链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盘旋或折叠,从而形成有规律的构象,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等,这些结构又称为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
维系二级结构的作用力是氢键。
二级结构不涉及氨基酸残基的侧链构象。
5.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在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影响下,蛋白质构象发生变化,导致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生物学功能更新换代的过程称为变性。
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恢复原来构象、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的过程称为复性。
11.别构效应:又称变构效应,当某些寡聚蛋白与别构效应剂发生作用时,可通过蛋白质构象的变化改变蛋白的活性,这种改变可以是活性的增加或减少。
协同效应是别构效应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亚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它指寡聚蛋白的某一个亚基与配基结合时可改变蛋白质其他亚基的构象,进而改变蛋白质生物活性的过程。
药物化学生物电子等排体名词解释
药物化学生物电子等排体名词解释肽键:蛋白质中前一氨基酸的α-羧基与后一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形成的酰胺键。
肽键平面:肽键中的c-n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旋转,因此,肽键中的c、o、n、h 四个原子处于一个平面上,称为肽键平面。
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是指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亚基:在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中,每一个具备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单位,称作亚基。
蛋白质的等电点:在某-ph溶液中,蛋白质分子可游离成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的兼性离子,即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等于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变性:在某些化学因素促进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毁坏,从而引致其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失去的现象。
协同效应: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另一亚基与配体结合的能力。
(正、负)如血红素与氧结合后,铁原子就能进入卟啉环的小孔中,继而引起肽链位置的变动。
变构效应:蛋白质分子因与某种小分子物质(效应剂)相互作用而致构象出现发生改变,从而发生改变其活性的现象。
分子伴侣:分子伴侣是细胞中一类保守蛋白质,可识别肽链的非天然构象,促进各功能域和整体蛋白质的正确折叠。
细胞至少有两种分子伴侣家族——热休克蛋白和伴侣素。
dn*的复性促进作用:变性的dn*在适度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离的多核苷酸链又可以再次通过氢键相连接,构成原来的双螺旋结构,并恢复正常其旧有的化学性质,此即为dn*的复性。
杂交:两条不同来源的单链dn*,或一条单链dn*,一条rn*,只要它们有大部分互补的碱基顺序,也可以复性,形成一个杂合双链,此过程称杂交。
增色效应:dn*变性时,*值随着升高,这种现象叫做增色效应。
解链温度:在dn*热变性时,通常将dn*变性50%时的温度叫解链温度用tm表示。
辅酶:与酶蛋白融合的Nashik,用输血等方法不易与酶分离。
辅基:与酶蛋白融合的比较稳固,难于与酶蛋白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脂名词解释
类脂是指一类具有脂质特征的化合物,它们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脂肪酸与一种醇类或其他含氧化合物结合而成。
类脂在生命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能量的贮存和调节、信号传导等。
本文将对类脂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类脂。
1. 脂肪酸
脂肪酸是由一系列碳和氢原子组成的长链羧酸,它们通常是类脂的组成部分之一。
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类。
饱和脂肪酸中的碳链上没有双键,而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链上至少有一个双键。
不饱和脂肪酸又可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类,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又可分为ω-3和ω-6两类。
脂肪酸在类脂中的构成和比例对其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2. 甘油
甘油是一种三羟基丙酮,也是类脂的常见组成部分之一。
甘油可以与三个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甘油三酯,也可以与两个脂肪酸和一个磷酸基结合,形成磷脂。
甘油的存在使得类脂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特性,有利于其在生物体内的传输和转运。
3. 磷酸
磷酸是一种含有磷的无机离子,它在类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磷酸可以与甘油和脂肪酸结合,形成磷脂,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等。
磷脂在细胞膜中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同时也参与了信号
传导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4. 胆固醇
胆固醇是一种脂质类物质,是类脂中的一种。
胆固醇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在动物细胞膜中。
胆固醇可以通过转运蛋白进入细胞膜中,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此外,胆固醇还是许多激素和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5. 脂蛋白
脂蛋白是一种复合物,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脂蛋白在血液中广泛存在,扮演着将脂质从一个组织转运到另一个组织的重要角色。
脂蛋白可以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脂质包裹在内部,形成脂质颗粒,从而保护它们在血液中的稳定性,防止它们与其他物质结合并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6. 神经鞘
神经鞘是由脂质类物质组成的细胞膜,包裹着神经元的轴突。
神经鞘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它可以形成双层膜结构,保护和支持神经元的轴突。
神经鞘的存在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从而促进神经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总之,类脂是生命体内重要的化合物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了解类脂的相关名词和作用,对于深入理解其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