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第六章 植物叶的形态和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1)旱生植物夹竹桃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1)旱生植物夹竹桃叶横切面结构
夹竹桃叶横切-示旱生植物叶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3)水生植物睡莲浮水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取三种生态型的叶,做徒手切片并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 下仔细观察。 (4)水生植物眼子菜沉水叶横切面结构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五、思考题
2.比较小麦叶和玉米叶的结构特点。
玉米的维管束
小麦的维管束
五、思考题
3.马尾松针叶的结构与其生长环境是如何相适应的?
1、松针中小,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表皮 下具多层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层,气孔内陷。 2、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内陷,形成许多褶壁,叶绿 体沿褶壁分布,使细胞扩大了光合面积。 3、在叶肉内方具明显内皮层,内皮层上有凯氏带。
五、思考题
2.比较小麦叶和玉米叶的结构特点。
玉米与小麦叶脉的详细结构:
玉米的维管束鞘只有一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内含 有比叶肉细胞个大、数多的叶绿体。其外紧密毗连着 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型”的结构----四碳植物。
小麦维管束鞘是两层,外层细胞壁薄,个大,含叶绿 体较叶肉细胞少。内层细胞壁厚,细胞也小,几乎不 含叶绿体。因此小麦没有“花环”结构----三碳植物。
三、实验内容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完整版)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南瓜茎纵切片导管观察生科院10级1班09100103 卞磊图1 (南瓜茎纵切片螺纹导管)图2(南瓜茎纵切片网纹导管)图3(南瓜茎纵切片环纹导管)(在几个装片中没有找到梯纹导管)根据导管发育先后及其侧壁次生增厚和木化方式不同,可将导管分为五种类型:环纹导管(annular vessel),每隔一定距离有一环状的木化增厚次生壁;螺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呈螺旋带状木化增厚;梯纹导管(scalariform vessel),侧壁呈几乎平行的横条状木化增厚,与未增厚的初生壁相间排列,呈梯形;网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呈网状木化增厚,“网眼”为未增厚的初生壁;孔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大部分木化增厚,未增厚部分形成孔纹。
上述五种导管类型中,前两种导管出现较早,常发生于生长初期的器官中,导管直径较小,输水能力较弱,未增厚的初生壁还可随器官伸长而延伸;后三种导管多在器官生长后期分化形成,导管直径大,每个导管分子较短,输导效率高。
有时在一个导管上可见到一部分是环纹加厚,另一部分是螺纹加厚;有时梯纹和网纹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小;也有网纹和孔纹结合而成网孔纹的过渡类型。
导管的长度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
导管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向上运输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它们是由许多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成的一种输导组织。
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vessel element)。
在导管分子的发育初期,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微管、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随着细胞的生长、液泡的分化和继后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导管分子的侧壁形成各种纹饰的次生加厚,端壁逐渐解体消失,形成不同形式的穿孔(单穿孔或数个小孔组成的复穿孔)。
具有穿孔的端壁称为穿孔板(perforation plate)。
穿孔的形成及原生质体消失使导管成为中空的连续长管,有利于水分及无机盐的纵向运输。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1、泥胡菜菊科43、苦苣菊科2、柏树柏科44、一年蓬菊科3、打碗花旋花科 45、酸膜叶蓼蓼科4、小叶女贞木犀科46、破铜钱伞形科5、朱顶红石蒜科47、通泉草玄参科6、八仙草景天科48、红花醡浆草醡浆草科7、猪殃殃茜草科49、红继木金缕梅科8、活血丹唇形科50、白茅禾本科9、八仙花虎耳草科51、鸢尾鸢尾科10、苏铁苏铁科52、吉祥草百合科11、紫荆豆科53、马蹄金旋花科12、桂花木犀科54、荠菜十字花科13、榉树榆科55、莎草莎草科14、小叶黄杨黄杨科56、构树桑科15、雪松松科57、三叶草豆科16、樱花蔷薇科58、斑种草紫草科17、枫杨胡桃科59、剪股颖禾本科18、金边大叶黄杨卫矛科60、云南黄馨木犀科19、锦带花忍冬科61、五爪金龙葡萄科20 瘦风轮唇形科62、大金鸡菊菊科21、凌霄花紫葳科63、大叶黄杨卫矛科22、爬山虎葡萄科64、朴树榆科23、麦冬百合科65、雀麦禾本科24、香附子莎草科66、灰灰菜藜科25、三色堇堇菜科67、狗牙根禾本科26、石竹石竹科68、鸡爪槭槭树科27、繁缕石竹科69、葱兰石蒜科28、毛茛毛茛科29、佛座唇形科70、细叶芹伞形科30、空心莲子草苋科71、鸭跖草鸭跖草科31、八角金盘五加科72、稗草禾本科32、杜英杜英科73、含笑木兰科33、红叶石楠蔷薇科74、紫薇千屈菜科34、灯台树山茱萸科75、紫叶小檗小檗科35、樟树樟科76、合欢豆科36、野老鹳草牻牛儿苗科77、海桐海桐科37、赤地利蓼科78、黄鹌菜菊科38、卷耳石竹科79、无患子无患子科39、车前车前科80、喜树蓝果树科40、风轮菜唇形科81、臭荠十字花科41、星宿菜报春花科82、大叶女贞木犀科42、鹅观草禾本科83、南天竹小檗科84、葎[lǜ]草桑科85、红继木金缕梅科86、阿拉伯婆婆纳玄参科87、马褂木木兰科88、夹竹桃夹竹桃科89、二球悬铃木悬铃木科90、枫香金缕梅科91、紫叶酢浆草酢浆草科92、龙葵茄科93、罗汉松罗汉松科94、窃衣伞形科1、泥胡菜菊科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最大的1 科。
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营养器官1.茎的形态术语根据茎的性质和寿命可分为:(1)木本茎,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具有木本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又可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
乔木:植株高大、主干显著直立,上部繁盛的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
灌木:植株矮小,无显著主干,常于近地处分枝的木本植物。
半灌木:外似灌木,但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亡的木本植物。
(2)草本茎: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
具有草本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根据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
一年生草本:在一个生长季完成全部生长史的植物。
二年生草本: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在第一年生长,第二年开花结实直至枯萎死亡。
多年生草本:生存期超过2年以上的草本植物。
植株地下部分生活多年,每年进行发芽生长,而地上部分每年生长季节末死亡。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1)直立茎:茎垂直地面直立生长。
(2)缠绕茎:茎柔软,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于他物上。
(3)攀缘茎:茎柔软,不能直立,借助攀缘器官攀附他物上生。
(4)平卧茎:茎细长柔软,平卧地面生长。
(5)匍匐茎:茎平卧地面生长,节间极长,节上有不定根2.如何区分单叶和复叶单叶:在一个叶柄上只长一片叶。
复叶:在一个叶柄上有两片以上的叶。
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总叶柄上着生的叶称为小叶,着生小叶的轴状部分称为叶轴。
3.描述10种植物的叶,并给出图片○1天竺桂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卵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直贯叶端,在叶片上部有少数支脉,基生侧脉自叶基1-1.5厘米处斜向生出,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有时自叶基处生出一对稍为明显隆起的附加支脉,中脉及侧脉两面隆起,细脉在上面密集而呈明显的网结状但在下面呈细小的网孔;叶柄粗壮,腹凹背凸,红褐色,无毛。
植物学实验(大一下)地衣门、苔藓门
苔藓可以作为园林中的地被植物,形成独特的景 观效果。
指示植物
苔藓对环境变化敏感,可以作为指示植物,反映 环境质量。
生态修复
苔藓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有助于生态修 复。
地衣门与苔藓门的科学研究价值
系统分类研究
地衣和苔藓是植物界中的古老类群,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植 物的演化历程。
生态学研究
地衣和苔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它们与其他生物的相 互作用,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地衣和苔藓在碳、氮、水等重要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重 要作用。
THANKS
谢谢
地衣还可以在其他环境如树皮、墙壁 等地方生长。
岩石表面
地衣也可以在岩石表面生长,如高山、 荒漠等地方。
02
CHAPTER
苔藓门介绍
苔藓门的特点
结构简单
苔藓植物通常由茎、叶和假根组 成,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组织。
生长缓慢
苔藓植物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需要 较长时间才能形成较大的群落。
分布广泛
苔藓植物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 长,包括土壤、岩石、树干等。
植物学实验(大一下)地衣门、 苔藓门
目录
CONTENTS
• 地衣门介绍 • 苔藓门介绍 • 地衣门与苔藓门比较 • 地衣门与苔藓门的实验操作 • 地衣门与苔藓门的实际应用
01
CHAPTER
地衣门介绍
地衣门的特点
01
02
03
共生性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 体,两者相互依赖,共同 生存。
形态多样性
地衣的形态多种多样,有 的呈壳状、有的呈鳞片状、 有的呈叶片状等。
苔藓门分类
01
泥炭藓科
植物学实验
气 孔 器
气孔 表皮细胞
5.机械组织
(1) 厚角组织 取风轮菜(或蓖麻)茎的横切片,置显微镜 下观察表皮下方的几层厚角组织,可见角隅处的细胞壁加 厚,细胞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5.机械组织
(2) 厚壁组织 纤维形细长,两端尖锐,细胞壁很厚,胞腔 窄细,胞壁上有纹孔,胞壁全部木质化。成熟的纤维都是 死细胞。
蓖麻茎木质部离析
5.机械组织
(2) 厚壁组织 梨果肉石细胞 取少量梨果肉带硬粒部分置于载玻片上,用镊柄压碎, 用水封片。在镜下观察,可见许多圆形或椭圆形胞强加烈 增厚,胞腔很小,而胞壁未加厚的部分形成辐射状的纹孔 道,即是石细胞
图 1-21 梨 果 肉石细胞
5.输导组织
(1)导管和管胞 (2)筛管和伴胞(图 1-25) 取南瓜茎纵切片(图1-26),在显微镜下观察,首先找到染成绿色的韧皮部,
图1-30 禾本科种子的结构 A,B. 玉米种子;C,D.小麦种子
实验四 植物的根茎叶
掌握4大问题:
(1)根茎叶的功能 (2)根茎的初生结构 (3)根茎的次生结构 (4)根茎叶的发育 ①根、茎尖的原始细胞发
育分化为初 生结构
②根、茎的初生结构发育为次生结构
(一)根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取蚕豆和毛莨根(图 1-32 )根毛区的横切制片,在显微镜下依次观 察 下列各部图1-32 毛莨根横切
网纹导管放大
螺纹导管
环纹导管
图1-27南瓜茎纵切
实验三 种子和幼苗
1.双子叶无胚乳种子——蚕豆(图1-28 ) 取泡胀的蚕豆一粒,剥 去种皮,里面的整个结构就是胚。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四部分组成。
图1-28 蚕豆的种子 A.种子外形的侧面观; B.切去一半子叶显示内部结构; C.种
植物学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植物学的实验基本操作和观察方法。
2.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技术。
3. 学习植物组织的观察和识别方法,了解植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洋葱鳞片叶、马铃薯块茎、胡萝卜根、杨树叶、菊花花瓣等。
2. 仪器与试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碘液、蒸馏水、酒精、盐酸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实验步骤:①取洋葱鳞片叶、马铃薯块茎、胡萝卜根等植物材料,用刀片切取薄片。
②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蒸馏水,使切片展开。
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覆盖在切片上,确保盖玻片与切片接触良好。
④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碘液浸润切片。
⑤将制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观察项目:①细胞核:观察细胞核的大小、形状、位置、染色情况。
②细胞质:观察细胞质的颜色、透明度、流动情况。
③细胞壁:观察细胞壁的厚度、颜色、结构。
2. 植物组织的观察与识别(1)实验步骤:①取杨树叶、菊花花瓣等植物材料,用刀片切取薄片。
②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蒸馏水,使切片展开。
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覆盖在切片上,确保盖玻片与切片接触良好。
④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碘液浸润切片。
⑤将制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植物组织的特征。
(2)观察项目:①叶组织:观察叶片的结构,包括上表皮、下表皮、叶肉等部分。
②花组织:观察花瓣的结构,包括花瓣形态、颜色、质地等。
③根组织:观察根的结构,包括根尖、根毛、导管等部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洋葱鳞片叶细胞:细胞核较大,呈圆形,染色较深;细胞质透明,流动较快;细胞壁较厚,呈白色。
(2)马铃薯块茎细胞:细胞核较小,呈椭圆形,染色较浅;细胞质较透明,流动较慢;细胞壁较薄,呈淡黄色。
(3)胡萝卜根细胞:细胞核较小,呈圆形,染色较浅;细胞质较透明,流动较慢;细胞壁较薄,呈淡黄色。
植物生物学实验
(四)机械组织(支持组织)
A)厚角组织
厚角组织:细胞壁 在角隅处加厚,生 活细胞(南瓜茎、向 日葵茎横切面)
B)厚壁组织
厚壁组织:细胞壁 全面加厚,多为死 细胞,包括纤维和 石细胞(梨果肉石细 胞)
梨果肉临时装片
(五) 输导组织
导 管 、 管 胞
输导组织(南瓜茎纵切面)
导管:运输水分,长管状死细胞 筛管:运输有机物,长形活细胞
成气腔(美人蕉叶横切面)
(三)保护组织
表皮:分布在植物体表面,一般 由一层细胞组成,防止水分损失、 微生物入侵,气体交换。细胞质 少、液泡大、核被挤在一侧。 ——叶表皮气孔器(两个保卫细 胞和气孔)
气孔(保卫细胞)
番薯叶下表皮临时装片(表皮的表面观)
表皮
周皮
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逐渐替代表皮,行使 保护功能。细胞扁平, 无细胞间隙,高度栓 化,不易透水和透气。
洋葱根尖纵切面
侧生分生组织: 包括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 多为长纺锤形 壁组织(基本组织)
吸收组织:根尖后方,吸收养分和水分(胡萝卜
根横切面)
同化组织:叶中,有光合作用能力 贮藏组织:果实、种子中贮藏营养(淀粉粒,脂滴) 通气组织:水湿生植物中,细胞间隙发达,形
滴管等 3、实验试剂:I2-KI染液
实验材料:
永久制片:洋葱根尖纵切制片(示分生组织)、南瓜 茎纵切制片(示分生组织)、菊叶下表皮装片(示保 护组织,气孔)、苹果叶下表皮装片(示表皮毛)、 甘薯根切片(示贮藏组织)、睡莲叶横切(示通气组 织)、南瓜茎横切(示导管管胞)、南瓜茎离析装片 (示导管类型)、芹菜叶柄横切(示厚角组织)、梨 果实切片(示石细胞)、橘果皮切片(示分泌腔)、 生姜切片(示分泌细胞及乳汁管)、松木离析装片 (示管胞)、松茎横切(示树脂道)、杉木茎向切 (示具缘纹孔)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植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实验内容既和理论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植物学实验是学习植物学实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质的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课。
通过实验学习,要求学生逐步掌握植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植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逐步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植物学实验内容主要有:1.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包括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构造;2.植物体各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3.植物的系统分类;4.植物与环境;5.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技能。
植物学实验教学中体现形态结构与生理内容相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规范的工作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部分实验中开展拓展性实验,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尽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但考虑到实验的相对独立性及实验材料会受到季节性影响等原因,实验顺序可作适当调整或适当增减内容。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绘图、植物细胞(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成相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学习生物绘图的基本技术。
3.观察认识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仪器及试剂:显微镜、擦镜纸、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刀片、培养皿、吸水纸、滴管、纱布、绘图纸、铅笔。
I-KI溶液、蒸馏水。
实验内容: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生物绘图。
观察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木耳菜叶绿体,红辣椒有色体等。
实验二植物细胞(二)目的与要求:1.观察认识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
2.了解植物细胞内质体及后含物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3.观察纹孔、胞间连丝,建立细胞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4.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植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植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内容不仅与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而且相对独立。
植物学实验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学习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
通过实验学习,要求学生逐步掌握植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植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逐步提高实验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程简介编辑植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5)植物学实验内容主要有:1.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包括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植物体各个器官的构造;2.植物体各器官的主要生理功能;3.植物的系统分类;4.植物与环境;5.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技能。
植物学实验教学中体现形态结构与生理内容相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规范的工作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思考、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部分实验中开展拓展性实验,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在实验内容安排上尽可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但考虑到实验的相对独立性及实验材料会受到季节性影响等原因,实验顺序可作适当调整或适当增减内容。
2目标要求编辑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能熟练掌握徒手切片方法及临时制片和压片的制作;掌握植物绘图技术,能够形象绘制植物组织、器官的详图及简图;能熟练地解剖植物各器官并能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能熟练地掌握植物分类工具书的使用;能正确识别本地区常见的植物,特别是校园植物;能够独立完成某地区植物资源调查及植物蜡叶标本制作、鉴定等工作;能独立开展与植物学相关的科学研究。
[1]3实验用品编辑必备用品:绘图铅笔两只(一只HB、一只3H)、实验报告纸、橡皮、三角板或小尺子、镊子常用仪器:电视显微镜、体视电视显微镜、录像机、投影仪、幻灯机、显微镜、解剖显微镜、平台扩大镜、冰箱、恒温箱、烘箱常用玻璃器皿:培养皿、滴瓶及滴管(少量为棕色)、烧杯、树胶瓶、标本瓶、酒精灯、两桶、玻棒、载玻片、盖玻片、表面皿常用工具:解剖针、镊子、剪刀、刀片、枝剪、手铲、采集箱其它:石棉网、三角铁架、电炉、毛笔、铅笔、纱布、擦镜纸、滤纸、标签、橡皮筋、透明胶带、毛巾、洗衣粉、火柴、平刷等。
植物学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
植物学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观察引言:显微镜是植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微观结构。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组织。
材料与方法:1.显微镜:包括目镜、物镜和调焦手轮等部件。
2.盖玻片、载玻片和滴管:用于制作和观察样品。
3.植物材料:如鲜叶片、细胞培养物等。
实验步骤:1.准备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目镜和物镜。
2.制作样品:取一片鲜叶片,用镊子夹起并放在载玻片上。
滴一滴蒸馏水在叶片上,然后将盖玻片轻轻覆盖在叶片上。
3.放置样品:将制作好的样品放在显微镜的样品夹上。
4.调焦:用调焦手轮将样品调焦到最清晰的位置。
5.观察细胞:通过目镜观察样品中的细胞,并注意细胞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了鲜叶片的细胞结构。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叶片上的细胞。
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元,它们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梭形等。
细胞壁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它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在样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壁的存在,它呈现为一层透明且均匀的薄膜。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分界线,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呈现为一层透明的薄膜,紧密地包裹在细胞质的外围。
细胞质是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的区域,它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等成分。
在样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质呈现为一种黏稠的半透明物质,散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
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它包含着遗传物质DNA,并参与细胞的分裂和遗传传递等重要功能。
在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位于细胞质的中央,呈现为一个较大的、圆形的结构。
综上所述,通过显微镜的使用,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微观结构。
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其结构和功能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植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植物细胞的其他组成和特征,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引言在植物学研究中,显微镜是一项重要的工具,它使我们能够观察和研究植物的微小结构和细胞。
本实验旨在介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组织。
实验器材•光学显微镜•盖玻片•植物样本•制片钳•盐水溶液•毛细管步骤步骤一:准备样本从植物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组织样本,如叶片、根茎等。
将样本小心地切割成薄片,并将其放置在盖玻片上。
步骤二:加入盐水溶液使用毛细管将一滴盐水溶液滴在样本上。
这可以帮助保持样本的湿润状态,并使显微镜下的观察更加清晰。
步骤三:盖上玻片将另一块盖玻片轻轻地放在样本上,并确保没有气泡被困在样本和盖玻片之间。
这样可以保持样本的平整,并使显微镜下的观察更加准确。
步骤四:取出显微镜将显微镜从箱子中取出,并确保其处于关闭状态。
使用纸巾轻轻擦拭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以确保镜片干净。
步骤五:调整显微镜将样本放在显微镜的样本台上,并使用夹子将其固定。
打开显微镜的开关,调整目镜的焦距,直到从目镜中看到清晰的图像。
步骤六:调整物镜使用旋钮调整物镜的焦距,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从低倍放大到高倍,逐步调整物镜,直到图像清晰可见。
步骤七:观察和记录使用目镜和物镜观察样本,并记录你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特征。
可以使用细胞计数器来帮助测量和计数细胞。
步骤八:清理显微镜实验结束后,关闭显微镜并小心地将样本从显微镜上取下。
使用纸巾擦拭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以确保它干净整洁,以备下次使用。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步骤。
我们了解到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植物的微小结构和细胞组织,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特征。
这对于植物学研究和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通过这篇实验报告,您能更加熟悉显微镜的使用,并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运用这项技术来进行更深入的植物学研究。
植物学实验1
植物学实验1
专业:林学 学号及姓名:150101324 张靖宜 日期:2016.3.17 得分:
实验一 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
2.熟悉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结构特点。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及电脑
2.擦镜纸
三、实验材料
1.胞间连丝(柿树胚乳细胞)永久切片,观察胞间连丝,注意细胞壁、细胞腔。
2.天竺葵叶表皮永久装片,观察表皮细胞、气孔、表皮毛。
3.毛竹茎纵切面永久切片,观察导管、筛管,注意纤维、薄壁细胞与导管、筛管的区别。
4.梨果肉横切面永久切片,观察石细胞的细胞壁及其分枝纹孔。
5.柑橘果皮横切面永久切片,观察分泌囊,注意观察果皮中的维管束。
四、作业
1. 图示柿树胚乳细胞的基本结构。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
细胞壁
2. 图示天竺葵叶表皮的基本特征。
腺毛
气孔 腺毛
3. 图示毛竹茎中导管及筛管特征。
纤维细胞
导管
4.图示梨果肉石细胞的基本特征。
伴胞
筛板
4×10梨果肉石细胞
细胞壁
5. 图示柑橘果皮分泌囊的基本特征。
分泌腔
表皮细胞。
植物学实验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死细胞 隔离盘
藻殖段
蓝藻门(原核):颤藻属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异形胞
*藻丝外有胶质鞘
*无公共胶质鞘
蓝藻门(原核):念珠藻属
蓝藻门(原核):鱼腥藻 属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蓝藻门(原核):螺旋藻属
蓝藻门(原核):色球藻 属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舟形藻属
根管藻属
羽文藻属
硅藻门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
细胞生出横 隔,形成三 个细胞,上 部双核,下 部及喙突单 核
喙突核 流入下 部细胞, 形成双 核细胞
真菌门 担子菌亚门 锁状联合过程
实验五:真菌门(Ⅱ)、地衣门
银耳
木耳
灵芝
真菌门(担子菌亚门)
马勃
实验五:真菌门(Ⅱ)、地衣门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地衣门三形态
实验五:真菌门(Ⅱ)、地衣门
子实层
桑花解剖
花萼 桑葚果(聚花果) 雌花 雄花 雌蕊纵切 (顶生胎座)
肉质花萼 (桑葚食 用部分)
桑葚解剖
桑科—桑属—桑花及果
实验九:观察木兰科、樟科、毛茛科、 桑科、山毛榉科
托叶环
有托叶环
有白色乳汁
隐头花序
桑科—榕属—无花果(三大特征)
实验九:观察木兰科、樟科、毛茛科、 桑科、山毛榉科 金缕梅亚纲—壳斗目—壳斗科
花程式: *K(5)C5A∞G(5:5:2) 茎:木本。 叶:单叶互生,边缘有尖锐锯齿 花:花序为伞形花序 果:梨果。
实验一:植物检索表的应用和编制
雄蕊 二体雄蕊
旗瓣
翼瓣 龙骨瓣
花萼
中文名 学名 科 亚科
蚕豆
植物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班级园林161 学号201608180xxxx 姓名xxx
图1-1:10*10光学显微镜下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图1-2:10*40光学显微镜下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图1-3:10*10光学显微镜下番茄果肉临时装片
结论:1.经碘液染色后的洋葱表皮、番茄果肉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壁、(被中央挤到一侧的)细胞核。
实验二徒手切片制作和细胞显微结构观察班级园林161 学号20160818xxxx 姓名xxx
图2-1:10*40光学显微镜下芹菜叶柄临时装片
图2-2:10*40光学显微镜下枣胚乳切片
结论: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芹菜叶柄、枣胚乳厚角组织。
实验三植物叶片临时切片制作和显微结构观察
班级园林161 学号20160818xxxx 姓名xxx
图3-1:10*4光学显微镜下胡萝卜块茎临时装片
图3-2:10*4光学显微镜下日本珊瑚树临时装片
结论: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胡萝卜块茎、日本珊瑚树叶叶柄的维管束和维管射线。
实验四花的形态组成和胚囊的发育班级园林161 学号20160818xxxx 姓名xxx 图4-1:10*10光学显微镜下百合子房永久切片(胚囊母细胞)
图4-2:10*40光学显微镜下百合子房永久切片(二分体时期)
图4-3:10*40光学显微镜下百合子房永久切片(四分体时期)
图4-4:10*40光学显微镜下百合子房永久切片(成熟胚囊)。
植物学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植物学实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大学植物学实习基地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内容(1)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2)植物形态结构的观察与描述(3)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与技能2. 实验步骤(1)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1)采集工具:采集袋、剪刀、标签纸、记录本等。
2)采集方法:根据实习基地的植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做好记录。
3)标本制作: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去除杂质,然后按照以下步骤制作:a. 将植物标本放入采集袋中,标明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等信息。
b. 将植物标本平铺在纸上,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标本整齐。
c. 在标本背面贴上标签纸,注明植物名称、科属等信息。
d. 将制作好的标本夹在标本夹中,进行干燥处理。
(2)植物形态结构的观察与描述1)观察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形态特征。
2)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植物细胞、组织等微观结构。
3)记录观察结果,进行描述。
(3)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与技能1)学习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根据植物形态特征,对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分类。
3)记录分类结果,并进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本次实习共采集到植物标本XX份,其中被子植物XX份,裸子植物XX份,蕨类植物XX份,苔藓植物XX份。
制作完成的标本已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和标注。
2. 植物形态结构的观察与描述通过对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观察,发现植物具有丰富的形态结构。
例如,被子植物的果实形态多样,有浆果、蒴果、坚果等;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在果实外,具有种子叶;蕨类植物的叶为羽状复叶,具有明显的孢子囊群等。
3. 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本次实习学习了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分类,掌握了植物分类的技能。
大一植物学实验报告册
大一植物学实验报告册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 熟悉显微镜的操作方法;3. 掌握细胞切片制备技巧。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直观地了解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实验步骤:1. 将切好的植物茎片放入盛有适量醋酸溶液的试管中,加热至70℃左右,持续煮沸5分钟,使细胞柔软。
2. 将试管中的细胞用镊子取出,迅速转移到冷蒸馏水中,漂洗几分钟,使细胞膨胀。
3. 用镊子将细胞移入平板玻璃上,用刀片将细胞切成薄片,将切好的细胞片浸泡在伊红染液中,静置15分钟。
4. 将已染色的细胞片用滴管吸干多余的染液,然后覆盖一层盖片,轻轻压平。
5. 将制好的玻片放入显微镜物镜下,调节镜头,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呈现透明的环形结构,细胞壁则呈现棕色到粉红色的结构,细胞质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
实验讨论:本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的切片制备和显微镜观察,能够直观地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特征。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对于我们理解植物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提供了基础。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与研究,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这些结构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掌握细胞切片制备技巧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植物生理生态和细胞生物学提供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实验——南瓜茎纵切片导管观察
生科院10级1班09100103 卞磊
图1 (南瓜茎纵切片螺纹导管)
图2(南瓜茎纵切片网纹导管)
图3(南瓜茎纵切片环纹导管)
(在几个装片中没有找到梯纹导管)
根据导管发育先后及其侧壁次生增厚和木化方式不同,可将导管分为五种类型:环纹导管(annular vessel),每隔一定距离有一环状的木化增厚次生壁;螺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呈螺旋带状木化增厚;梯纹导管(scalariform vessel),侧壁呈几乎平行的横条状木化增厚,与未增厚的初生壁相间排列,呈梯形;网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呈网状木化增厚,“网眼”为未增厚的初生壁;孔纹导管(spiral vessel),侧壁大部分木化增厚,未增厚部分形成孔纹。
上述五种导管类型中,前两种导管出现较早,常发生于生长初期的器官中,导管直径较小,
输水能力较弱,未增厚的初生壁还可随器官伸长而延伸;后三种导管多在器官生长后期分化形成,导管直径大,每个导管分子较短,输导效率高。
有时在一个导管上可见到一部分是环纹加厚,另一部分是螺纹加厚;有时梯纹和网纹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小;也有网纹和孔纹结合而成网孔纹的过渡类型。
导管的长度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
导管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向上运输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它们是由许多管状的、细胞壁木质化的死细胞纵向连接成的一种输导组织。
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vessel element)。
在导管分子的发育初期,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微管、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随着细胞的生长、液泡的分化和继后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导管分子的侧壁形成各种纹饰的次生加厚,端壁逐渐解体消失,形成不同形式的穿孔(单穿孔或数个小孔组成的复穿孔)。
具有穿孔的端壁称为穿孔板(perforation plate)。
穿孔的形成及原生质体消失使导管成为中空的连续长管,有利于水分及无机盐的纵向运输。
导管还可通过侧壁上的纹孔或未增厚的部分与毗邻的细胞进行横向运输。
根据导管的发育先后和侧壁木质化增厚方式,可将其分为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和孔纹导管五种类型。
环纹导管(annular vessel)和螺纹导管(spiral vessel)这类导管是在器官的初生生长早期形成的,位于初生木质部中的原生木质部,其导管分子细长而腔小(尤其是环纹导管),且其侧壁分别呈环状或螺旋状木质化加厚,输水能力弱,有时同一条导管的不同部分可出现环纹与螺纹增厚。
由于其增厚的部分不多,未增厚的管壁部分仍可适应于器官的生长而伸延,但易被拉断。
梯纹导管(scalariform vessel)、网纹导管(reticulated vessel)和孔纹导管(pitted vessel)这类导管是在器官的初生生长中后期和次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位于初生木质部中的后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其导管分子短粗而腔大,输水效率高(尤其是孔纹导管)。
梯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的侧壁分别呈梯状和网状增厚,孔纹导管的侧壁则大部分木质化增厚,未加厚的部分则形成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