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2《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必修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篇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①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4.产业结构的差异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3)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15.区域发展阶段1)指标: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011高二地理课件 1.3《区域发展差异》(2)(湘教版必修3)
交通状况
东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
其 地理 它 区位 因 素 通信 条件
市场 经济
具有发展开放性经济 缺少对外开放的区 的区位优势 位优势
发达,国内外联系便 相对落后 捷 发育比较早,多种所 市场经济发育相对 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快 落后
能力训练:
1.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 C ) A、吉林、安徽、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西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河北、山东、辽宁、天津 2.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科学教育水平高 C、对外开放程度高,外资企业比重大 D、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
北方地区
对外 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 对外开放较早,开发程度高 开放
三.西部大开发
1.大西部的范围
西部 10个省区 内蒙古、桂 湘西、鄂西、延边地区
2.大开发意义
●缩小东西的差异,促进西部经济增长 ●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资源保障.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有利调整经济结构,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资金、 技术、人才转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和社会稳定
南方地区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 均有分布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土壤 黄壤、棕壤、 钙质土、黑土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红壤、砖红壤
南方地区 社 农业 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 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地 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 会 生产 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品棉基地 经 济 工业 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 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 条 生产 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 件 地 产业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结构 交通 以公路、铁路为主 运输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 水运、公路、铁路运输都很 便利
高中地理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案 湘教版必修3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材分析:“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历史与地理学的历史一样久远。
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部分,不是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探究目标•了解区域的含义。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2课时)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2课时)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4课时)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4课时)备课笔记:教学内容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说出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通过相关资料,说明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等相关概念。
2、角色扮演法,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及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划分及其演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区域的主要特征知识引导:过去我们在初中学过国家和地区、各种地形区和气候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等等,这些区域形形色色,大小不一,那么,什么是区域,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1、概念师生讨论:区域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国家、行政区自然区域: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牧业区结论: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 动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99页 0191页 0326页 0446页 0489页 0661页 0723页 0758页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学计划
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学计划1根据预测,复习初中地理大约需要40个课时,每周为二个课时,加上晚自习,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但力争在13周时结束复习。
所使用的教材是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的人教版地理老教材。
虽是老教材,但得按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进行教学,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为了培养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力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作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应对初中升学考试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顺利地通过升学考试。
二、具体工作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
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6、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8、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9、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学计划2一、学情分析:高二地理文理分科,这学期我担任高二一个理科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和文科班的教学工作。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作者:郭丽娟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38期【课标解读】本节的课标内容是“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的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该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分析区域地理条件、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确定具体措施;能够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典型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世界地图上明确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分析出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条件和发展存在问题;能提出并流域的综合与开发的具体措施。
过程与方法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运用文字和图表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总结其开发优势条件和需要治理的问题。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教学难点】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介绍流域的一些概念分水岭:相邻两条河流之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流域:由分水线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支流:水系中除干流外的所有河流。
支流的分级方法:一级支流:直接注入干流的河流。
二级支流: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河流。
依次类推。
水系:一条河流干、支流总称。
二、呈现案例,探究分析1.田纳西河流的概况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全长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读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图,分析它流经哪些地理单元?上游流经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是冲积平原。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学案:1.2+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程标准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素养目标1.能够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地协调观)2.结合区域地理环境,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力)3.结合区域地理要素,知道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认知) 4.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角度,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如何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的发展。
(综合思维)知识导引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________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一、区域的发展阶段图示法表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图示法表示工业化阶段发达地区人均收入一定较高,但是高收入地区不一定属于发达地区。
如一些资源出口国,人均收入很高,但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并不属于发达地区。
[思维拓展]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思路①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1.区域发展水平(1)常用指标:____________、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构成等。
(2)类型: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2.区域总体发展水平以______________(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地区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三、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由于区域具有显著的________,对于某一特定区域来说,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________,扬长补短,推行适宜本区域的发展战略,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探究点一区域发展阶段[核心归纳]1.区域的发展阶段2.“四看”法分析区域发展阶段(1)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目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目录篇一:高中地理教材目录湘教版(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人口迁移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六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二章太阳系和地月系第三章地球的演化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选修三第一章海洋和海岸带第二章海洋开发第三章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第四章海洋权益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第三章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旅游规划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第四节旅游安全选修四选修五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三章城乡规划第四章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特.2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第三节人类与环境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第五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第四节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选修六选修七第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第二章地图与遥感(RS)第三章全球定位系统(GPS) 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五章 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览高中地理教学计划(全年组)更新时间:2008-03-28 16:34:40论坛转帖地理教学计划一、三年大计划年级学期教学内容高一年级第一学期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学期高中《地理》必修2高二年级第一学期高中《地理》选修1,《中国地理》1、2两册。
高中地理第一章认识区域第二节第1课时区域的发展阶段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达标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依据问题搜集资料,说明不同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推测该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性,掌握区域差异比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结合某一区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设计合理的发展策略,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第1课时区域的发展阶段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区域的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下表所示:发展阶段特点人地关系以传统农业为主的① 初级阶段(1)②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2)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以③ 劳动密集型和④ 资源型产业为主体;(3)区域内部发展差异⑤ 不大;(4)区域开放程度较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⑥均衡状态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1)城市和工业区迅速扩展,区域⑦ 产业结构和⑧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趋于集聚;(2)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⑨ 工业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3)第三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4)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5)区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地关系发生很大变化,表现为明显的⑩ 不协调以⑪结构优(1)问题: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集聚效应⑬减弱人地关系紧张程化和⑫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经济整体呈现⑭萎缩、衰败状态→带来严重社会问题;(2)方向:新型工业化,其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度有所缓解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1)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表现为⑮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⑯增长动力的转换;(2)强调以⑰创新为引领,以信息化、生态化、智能化、循环化为路径;(3)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发展◆方法技巧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1)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
差异区域发展 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022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1.3 区域发展差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4.知道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比较我国的东中西的区域发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学生地理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收集我国南方北方的区域差异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合作与交流。
3.通过讨论交流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国的区域发展,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地理国情。
2.通过讨论西部大开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开发西部的热情。
[教学重点]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西部大开发。
[教学难点]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西部大开发。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
【板书】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探究活动】读图1-1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回答p14 活动1、2、3【板书】一、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点拨】东部有12个省,中部有9个省,西部有10个省。
只有北京不临海。
2.东中西部差异【读图思考】看图1-13,东部地带位于我国的沿海,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带。
相比其他两个地带,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发达、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提问:看图1-14,比较我国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
【点拨】(1)产业结构差异:全国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而东部相对产业结构较好,二三产业比重都在40%以上,其他两个带中农业所占的比重都将近20%。
【探究活动】看中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在图上指出这几个工业区的位置与名称。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精品课件 湘教版必修3
思考 3.区域发展是否都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 .区域发展是否都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 不断成长壮大的? 不断成长壮大的? 【思考·提示】 提示】 思考 提示 该说法错误。区域发展往往都 该说法错误。
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基础,不断成长壮大的。 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基础,不断成长壮大的。 但也有的区域发展是由于旅游、交通、 但也有的区域发展是由于旅游、交通、宗教等其 他具有积聚力量的因素作为基础, 他具有积聚力量的因素作为基础,而不断发展壮 大的。 大的。
思考 4.每个区域的发展是否都要经过衰落阶段? .每个区域的发展是否都要经过衰落阶段? 提示】 【思考·提示】 思考 提示 每个区域的发展只要及时把握
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化, 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化,采取针对性的调整和 革新,就会不断地增加区域发展的活力,而并 革新,就会不断地增加区域发展的活力, 不是非走向衰落不可。 不是非走向衰落不可。
二、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项目 内容
经济 区域社会经济水平______,人均国内生产 区域社会经济水平 相当低 , 发展 总值也很__ 总值也很 少 水平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 ________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 占有较大的比重 区域 劳动密集型 加 起步 阶段 ____阶段,以______工业和 阶段, 资源型工业和 工业和__________加 产业 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劳动力从事____ 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 结构 活动
三、工业化阶段 项目 内容 区域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三产业表现出________的趋势 的趋势。 产业 三产业表现出 加速发展 的趋势。劳动力开始 由农业向______和______大规模转移 结构 由农业向 制造业 和服务业 大规模转移 区域内部的____作用大为加强 作用大为加强, 区域内部的 集聚 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 系列规模较大的________和 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 和________。中 工业基地 。 区域 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____区域的平均 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 区域的平均 空间 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________作用大幅度 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 辐射带动 作用大幅度 结构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 放程度逐步____ 放程度逐步 提高 发展 整个区域处于____________发展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 不平衡的加速 发展状态 状态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杭州 长江下游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特别提醒 大城市不等于大都市。大都市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 带动能力。而大城市往往具有集聚作用,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知识链接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区域中心城市在成长期,由于其强大的集聚作用,周边 中小城市经济要素大量流向大城市,导致周边中小城市发展缓慢的现象。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思维拓展 上海港的发展 由图可看出,随着上海的发展,上海港由支流港、 干流港向门户港、深海港演变,说明洋山深海港建 设对上海的作用。 试答: _提__升__上__海__的__国__际__航__运__中__心__地__位__。___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图解地理 “一核五圈四带”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4. 湘江新区对湖南省各地级市辐射力差异的影响因素有( A )
①竞争关系 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③交通的发展 ④文化差异 ⑤政治因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解析] 湘江新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对同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长沙市辐射带动作用
较弱,故城市之间的竞争会影响辐射带动作用的强弱,①正确;湖南省地形较为复杂,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1. 影响河南省郑州市对其周边省辖地级市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D )
A.气候条件
B.海拔
C.城市等级
D.空间距离
[解析] 河南省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各个地级市与郑州市一样,气候条件相差不大,
A错误;河南省各个地级市所在地区虽然海拔东西相差较大,但城市多位于山区河谷
平原,海拔相差不太悬殊,B错误;各个地级市的行政等级相同,C错误;受郑州市辐
2023版高中同步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的阶段
以农业为主体 的发展阶段
三次产业比重 人均GDP
很低 第一产业为主
工业化阶段
第二产业迅速 上升 快速提高
高效益的综 合发展阶段
第二、三产业比重 大,三产为主 高
区域内部发展 差异 网络系统
对外开放程度 整体发展状态
较小 稀疏
不平衡增长
较小 发达 高
加快建设 逐步提高 不平衡加速发展
较低 低水平平衡
高水平均衡
思考、讨论P12页“活动” 近半来世纪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老 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 铁产量明显减少,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堡 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 %。而 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 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 1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如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新兴工业 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的冲击),也有内部原因(如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 重、劳动力价格高、土地租金高、生产成本增加等) 其本质是当地产业衰退和产业结构老化。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势还存在吗? 其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 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如地理位置、资源等方面)将不复 存在,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温馨提示
请拿出你的导学案、课本、练习本, 还有你的激情! 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导学案反馈
优秀小组:
存在问题:
注意双色 笔的使用
5班:2\4\5\7\8\9\10组 6班:1\2\3\4\5\6\8\9 7班:1\3\5\9\10 8班:3\5\6\7\8\9\10 9班:1\2\3\6\9
匹兹堡的复兴
复兴 为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区域衰退的局面,美国东北工业区推 出庞大的复兴计划。
1.积极进行环境治理。 2.压缩传统工业规模。 3.加大技术革新力度。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经过治理匹兹堡这座昔日“没有屋顶的地狱”,如今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医疗和计算机科技发展水平均 已排在美国城市前列,被誉为“知识城”。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欢迎进入地理课堂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区域发
展的趋势; 过程方法:使学生掌握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地理环 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主动探究生活 中的地理知识的兴趣。
你知道下面这些国家哪些是发达国家吗?
挑
战
2. 下列说法不属于工业化阶段经济 发展特征的是( A ) A. 区域内出现逆城市化 B.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C. 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D. 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转移
机
遇
3. 日本经济高效益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C
)
A. 丰富的森林资源 B. 丰富的硫磺和渔业资源 C. 重视教育和科技 D. 周边国家的大力支持
3上海市需克服资源短缺、用地紧张、 环境污染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等限制性因 素 为了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可从引进 先进技术、改革区域经济结构、加大贸易 力度等方面着手。
治理环境 区域整治的措施:如 调整产业结构 技术革新
挑
战
1. 下列指标不属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 指标的是( C )
A. 人均GDP B. 人均GNP C. 国民生产总值 D. 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
合作探究1
1组B2
第1题
非展示同学: 在同学展示的时候继续讨论或记
忆总结。并学会倾听,学会整理自己的答案, 准备点评补充和质疑。
2组B2
第2题
5组A2 点评要求:
3组B2
第3题 4组B2 第4题
1、点评时声音洪亮脱稿,注重自己的“教态” 2、点评讲究方法:先评书写、再评对错、后总结 方法规律。 3、点评讲究效率:言简意赅,遇不明白时及时让 给其他同学
区域发展的阶段
三个阶段 以农业为主 体的发展阶 三次产业比重 段 第一产业为主
人均GDP
很低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 合发展阶段
区域内部发展 差异 网络系统
对外开放程度 整体发展状态
较小 稀疏
较低 低水平平衡
成长
随着五大湖工业带逐渐走向成熟。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 心,逐渐向东、西方向扩展,出现了芝加哥、底特律、克 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带基本形成。同时,区 域内产业结构也逐步复杂化,发展了机械、化学、纺织等 多种工业部门,国民生产总值也迅速提高,由1870年的 164美元上升到1914年的400美元。 “五大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大量 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也受制约,需要从区 外输入大量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废 弃物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区域发展的阶段
三个阶段 以农业为主 体的发展阶 三次产业比重 段第一产业为主
人均GDP
很低
工业化阶段
第二产业迅速 上升 快速提高
高效益的综 合发展阶段
区域内部发展 差异 网络系统 对外开放程度
整体发展状态
较小 稀疏
不平衡增长
加快建设 逐步提高 不平衡加速发展
较低 低水平平衡
匹兹堡的困惑
衰退
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带陷 入困境,在全国的地位大大降低。“钢都”匹兹堡已失去 昔日的辉煌,由于钢铁等主导产业的衰退,20世纪50年代 以来,其钢铁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5%下降至1983 年的12.4%,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计达到10万以 上,全市1/4的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市财政和教育部门的 投入都下降了一半。五大湖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大 量人口外迁,被称为“冰雪带”,与美国南部与西部蓬勃 发展的“阳光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粗放型
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 谋求短时间内经济的高速增长
高水平型
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
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的总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案例探究1
起步
匹兹堡的兴起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毛皮贸易站,尽管这里优 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无烟煤炼铁技术发明以后,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 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开发。1834年, 宾夕法尼亚运河完工和铁路通车后,这里成为水路交通 枢纽。 19世纪70年代后位于煤田中心地带的匹兹堡,利用五大 湖和运河廉价的水运条件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石, 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享有“钢都”之称。 这里资源充裕,环境良好,城市与工业发展的空间很大, 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交通不发达,技术条件不够(无其他条件配合)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 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由一产为主转变以二、三产为主,从乡村生活方式向城 市生活方式转变 4.美国东北部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紧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
哈尔滨
乌鲁木齐 吐鲁番 库尔勒 喀什 格尔木
包头
北京
京 包 线 大连
兰州
宝鸡
焦作 陇
海
线
连云港
上海 成都 株洲 杭州
拉萨
贵阳 昆明 柳州 广州 九龙
探究2
(1)上海 北京 广州 重庆 (2)沿海经济带 沿江经济带 京广铁路沿 线经济带 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带 (3)内陆 沿边(中部 西部) 海外
地区
A
B C D
第一产业
1.6 8.8 19.5 23.8
第二产业
47.4 50.2 40.0 40.2
第三产业
51.0 41.0 40.5 36.0
2、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
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3、区域类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4、区域开发方式
6组B2
第1题
非点评同学:
合作探究 2
7组B2
第2题
9组A2
注意倾听、思考,关键内容做好笔记, 有补充或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大胆提出。
8组B2
第3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
案例探究1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布法 罗,分析它们地地理区位特点。 它们都位于五大湖区,水运方便,淡水资源充足 ,资源 布法罗 丰富等。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的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 19世纪 克利夫兰 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15分钟) 1、讨论课前自学中遇到的困难 2、讨论即将展示的内容
3、先一对一讨论,再集体讨论。 组长安排任务,分工明确,不能 假讨论
展示内容
展示组
点评 组
展示要求:
1、口头脱稿展示时,面向同学;口头展示:语言 简洁、准确,声音洪亮;书面展示:规范快速, 注重总结规律方法; 2、讨论完毕总结整理完善,力争全部过关。
√ √ 中国、英国、德国、印度、 巴西、沙特阿拉伯、美国 √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有哪些?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5 408.8 11 674.4 4 340.9 1 180.0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40 627 14 908 6 565 3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