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管理课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管理课件

02
血管外导管相 关血流感染: 导管插入组织 或器官,如透 析导管、腹腔 引流管等
03
非血管导管相 关血流感染: 导管插入非血 管组织或器官, 如胸腔引流管、 脑室引流管等
04
导管相关血流 感染分类:根 据感染部位、 病原体类型、 感染程度等进 一步分类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害
01 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 医疗费用
03
增加医院感染风险, 影响医院声誉
02
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增加死亡风险
04
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 担,影响工作效率
2
导管相关血流感 染的预防措施
正确选择导管类型
1
根据患者病情 和需求选择合 适的导管类型
3
选择具有良好 生物相容性的 导管,减少对
组织的刺激
2
选择具有抗菌 涂层的导管, 降低感染风险
4
选择易于固定 和操作的导管, 降低操作失误
的风险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洗手:在操作前、后
01 均需进行洗手,确保
手部清洁
操作环境:保持操作
03 环境清洁、无菌,避
免污染导管
穿戴无菌手套:在操
02 作过程中,穿戴无菌
手套,避免污染导管
导管维护:定期检查、
04 维护导管,确保导管
无菌、无污染
定期评估导管必要性
导管相关血 流感染包括 中心静脉导 管、动脉导 管、尿管、 引流管等各 类导管。
导管相关血 流感染可能 导致患者出 现发热、寒 战、局部红 肿、疼痛等 症状。
导管相关血 流感染的诊 断需要结合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 查等方法进 行综合判断。
01
02
03
04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PPT课件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PPT课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未 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先进的导管材料和 设计,降低感染风险。
建议继续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 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有 助于实现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感染防 控。
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加 强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 到有效落实。
血液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观察 白细胞计数等感染相关指 标的变化。
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机制
数据采集
建立专门的数据采集系统 ,记录患者PICC导管插入 情况、感染监测结果等相 关信息。
数据分析
定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 析,识别感染发生的风险 因素和趋势。
反馈机制
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医 护人员和医院管理部门, 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 施。
定义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RBSI )是指与置入血管内的导管(PICC)相关的感染,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和导 管相关血流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和性质,可分为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 染等。
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寒战等非特异性症状,重者可能出 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此外,还可能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等局部感染症状。
诊断依据
诊断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具体包括:导管置入史、 发热等感染症状、血培养阳性且与导管相关的病原菌相同、外周血象异常(如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课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课件
细菌侵入后的培养基,以及腹股沟区皮肤潮湿易于细菌生长;
距会阴部较近受污染机会较多等。
第22页,此课件共56页哦

危险因素
2、操作相关因素
无菌操作规范性 操作人员和患者皮肤上的表皮葡 萄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来源。维护时消毒不严格可 将细菌带入管腔。
置管的熟练程度 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 反比。研究表明 :放置锁骨下静脉导管<50根的医生导管脓毒症的风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 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 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 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 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 结果的致病菌。

第7页,此课件共56页哦
❖ 中心导管:末端位于心脏、临近心脏或大血管的血管 内留置管,用于输液、采血或血流动力学监测。注意: 包括自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走向腔静脉的中心 静脉导管(CVC)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不能仅根据置管位置或导管类型判断是否为中心导管。
➢ 微生物引起导管感染的方式有以下三种:(1)皮 肤表面的细菌在穿刺时或之后,通过皮下致导 管皮内段至导管尖端的细菌定植,随后引起局 部或全身感染;
(2)另一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在导 管上黏附定植,引起CRBSI;(3)微生物污染导 管接头和内腔,导致管腔内细菌繁殖,引起感 染。其中,前两种属于腔外途径,第三种为腔 内途径。
低血压,或少尿 ② 未做血培养或血培养阴性 ③ 医生使用抗生素治疗相关感染症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pt课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pt课件

耐药性
耐药性是生命对药物的 反抗。
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探讨资 源分配和利用的智慧之
书。
04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imaging examination in diagnosis
常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其优缺点
超声心动图诊断 超声心动图可实时观察心脏结构,操作简便,但可能受操作者技术影响。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对血流感染诊断敏感,但费用高昂。 CT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血管情况,但辐射量大。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常见症状 发热、寒战、皮肤红斑等是其主要症状。 血流感染体征 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和呼吸急促是常见体征。 血培养诊断方法 >90%的血流感染可通过阳性血培养确诊,准确性高达95%。 影像学诊断 CT、MRI可显示血管内导管,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与 流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数据
导管感染发生率 根据CDC报告,美国每年约有200,000例的血流感染事件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 导管感染高危人群 ICU、癌症患者和免疫抑制患者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高发人群。 导管类型与感染率 Hickman导管的感染率高达3.6%,远高于PICC导管的0.9%。 导管感染后果 严重的导管感染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20%。
06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和预后 管理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management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方案选择与优化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进行诊断。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体类型,感染严重程度,病人的一般健康状况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课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课件
染的治疗经验分享
案例概述
治疗过程
分享一例成功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治疗经 验,介绍治疗过程和用药方案。
详细介绍感染发生后如何及时诊断、采集 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 抗生素进行治疗等过程。
用药方案
经验教训
介绍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剂量 、给药途径和疗程,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 意事项和观察指标。
0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 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给药方式
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和病菌 种类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如口服、静脉注射等。
疗程
根据感染程度和病菌种类 确定抗生素使用疗程,一 般为5-14天。
导管的处理与更换
导管留置
对于严重感染或需要长期留置导 管的患者,应尽量保留导管,以
开发新型治疗手段
针对新型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法进行研发,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 择。
提高公众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认识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注意事项,提 高公众对感染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应根据药敏试验 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注意观察病情 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研究现状与成果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预防措施的加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 提高。
新型预防和治疗策略的研发
临床表现
CRBSI的临床表现包括寒战、高热、低血压等,严重时可出现败血症、休克等 症状。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ppt课件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ppt课件

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马俊。胡纨青。解放军护理杂 志,2010年01期
17

各种细菌的感染率
5% 3%
8%
28%
12%
7% 19%
18%
表皮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18

2.急性透析治疗 / 血浆交换 3.血流动力学监测 4.外周静脉通路不佳
4
中心静脉管: 相对禁忌证
1.操作者缺乏经验, 且无人监督 2.穿刺局部感染 3.局部解剖结构改变 4.凝血功能障碍 5.既往接受放疗 6.怀疑近端血管损伤
5
感染途径
1在穿刺皮肤时,皮肤表面的细菌会被推至导管内段及 尖端成为定值菌 2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菌通过血流传播至导管成为定值 菌 3外在的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头盒内腔,导致细菌在管内 繁殖,引起感染
24
导管相关性感染
常规监测穿刺点周围皮肤改变情况 观察指标:
0度:输入口处皮肤没有任何变化; Ⅰ度:输入口处皮肤红肿,直径<1cm; Ⅱ度:输入口处皮肤红肿,直径>1cm; Ⅲ度:输入口处皮肤红肿,且周围有分泌物 护理:预防为主,加强换药,严密观察
中心静脉插管: 管腔用途
远端(最大腔) 输注血液制品 快速输液 输注胶体液 用药 监测CVP
中间 TPN或药物
近端 输注药物 采血 用药
13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
穿刺时并发症:
损伤动脉、淋巴管、神经、气胸、空气栓塞、心率失常等
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
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异位、导管断裂、脱管、血 栓形成、穿刺点出血、穿刺处疼痛、输液渗漏等
22
具体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和诊断优质课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和诊断优质课件

中心静脉导管插者管人的数患 10% 0
监测反馈:
评价监测科室单个实践项目和干预组 合的依从性,必要时结合中心静脉导管相 关血流感染发病率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 监测科室反馈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
• 观察插管处局部情况及患者病情 • 及时正确采样及送检 • 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及相关表格 • 积极救治病人 • 分析感染病原菌及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
控制措施 • 总结经验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
• 筛选指证:
• 病房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小时,出现原因不明的发 热T380C或低血压,儿童患者出现低体温者
除保的1岁血留采及管 情 血1导况时岁中管:间以心外采必下静没取须的脉有至接婴导其少近儿管他两(相明套不关确血血的培5流分感养钟染,)源其,。中各至自少做一好感套标染来记发自。病外率周静脉,并 做好中标心记静,脉中另导心外管静一相脉套关导则血管从流插导管管总中天心或VA感P隔染膜病无例数菌数采获,两个来源
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临床医务人员前瞻性主动收集监测数 据,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例的确诊应由临床医生、微生物室专家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共同做出最终判断。 • 监测内容: ①收集分母数据 每日同一时间在开展监测的场所收集住院和使用中心静脉 导管的患者人数,填写“患者日志”监测表。 ②收集分子数据 在开展监测的场所,按照医院感染监测定义寻找中心静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例,填写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登记表”。
669 310 357 563 443 252 99 1201
34.1 9.9 5.5 8.2 2.3 5.9 5.9 2.7 3.1 4.6 3.9 2.2 0.9
10.5
合计
11428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PT课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PT课件
制剂、皮肤弥漫性病变(烧伤)及远处感染病灶 病区因素 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导管插入的持续时间,插管时的 无菌水平和持续的导管护理
所有的感染源都应防护 导管
血源性
输注药物 接头 敷贴 皮肤
重症患者:2-4个导管
Page 11
一旦怀疑病人发 生CRBSI,应如何 处理呢?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 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 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 致病菌。
——2011年卫生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反比
CRBSI的危险因素
3、其它与CRBSI相关的因素
输液 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多次加药及穿刺均会导致微粒污染 消毒液污染 静脉营养液等药物因素 血管内装置若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或输
入全静脉营养液,则会增加感染概率 患者情况 年龄<1岁或>60岁、白细胞减少症、使用免疫抑
现状
2008年10月1日后出院的病人,如出现以下八类情况
1.手术留下异物 2.空气栓塞 3.配血不合 4.插管相关尿路感染 5.褥疮 6.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医院获得性) 7.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隔炎 8.医院内获得的外伤-骨折,脱臼,颅内损伤,挤压伤,烧伤,其他外源性的 影响
CMS将不再支付给医院相关费用
革兰氏阴性菌 真菌
如表皮葡萄球菌、凝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 球菌)
如铜绿假单胞菌、嗜 麦芽窄食单胞菌、鲍 曼不动杆菌)及真菌 (如念珠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LABSI
CRBSI
血流感染试下中心导管置 放中或拔除后48小时内 发生的感染。
是一种监测数据
经过一次以上经外周静脉 采血培养结果为菌血症或 真菌血症阳性,感染症状 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
CRBSI:满足条件(一)
半定量培养>5cfu/导管节段 或定量培养>100 cfu /导管节段且 和外 周血培养得到相同的微生物 同时采取的导管血和外周血细菌定量培养浓度比大于3:1 导管血细菌阳性报警时间比外周早2小时
局部定值 或污染
仅导管血阳性,外 周血阴性,不能判 断是否为CRBSI
拔除导管 导管尖端5cm
导管血一套 厌氧+需氧 血培养 ? 外周血一套 厌氧+需氧 血培养 导管尖端5cm
结果判断
CRBSI
外周血、导管尖端培养出同一致病 菌,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15个 CFU ,无其他明确感染源
CLABSI
导管放置10天内 局部皮肤是最常 见致病菌的来源, 沿,导管外表面 扩散至管尖,引 起导管相关性血 流感染
导管放置10天以上 者,导管接头污染, 沿导管内壁扩散, 引起腔内定值及导 管相关性血流股感 染
第 二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

实验室证实的血流感染
标准一:从一套或多套血标本中分离出公认 的病原菌,且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
外周血、导管尖端培养出同一致病 菌,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15CFU, 结合细菌,排除其他部位
局部定值 仅导管尖端阳性、外周血阴性,不 或污染 能判断是否为CRBSI
第 四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

重点环节
插管前准备
最大无菌化屏障
皮肤准备
洗必泰
01 02
03 04
手卫生
重要的一步
导管选择
中心静脉导管的端口 或腔道尽量减少
插管中
超声引导
减少失败穿刺,并发 症减少
敷料及固定
必要时可使用洗必泰 贴膜
01 02
03 04
部位选择
避免股静脉(感染率 高,并发生多)
无菌术
导管维护
抗生素封管
庆大霉素、万古霉
1
素、环丙沙星
评估维护导管
导管接头
分隔膜接头
导管维护
一旦不需要,立即拔除 禁止由于发热即拔除PICC,应宜居临床判断考虑拔管的适 宜性。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背景
出口部 位感染
隧道感 染
插管部位 红、硬结和/或 疼痛,范围在2cm内
沿插管方向向下潜行出 现压痛、硬结和/或压痛,
范围在2cm以上
血流感 染
原发性血流感染
第 一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

细菌来源
导管附件装 置中细菌带 入
经皮肤表面 定值的细菌 进入
静脉输注中的 细菌进入
第 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采集标本

血培养的采集 保留导管
导管血一套:厌氧+需氧 血培养 外周血一套:厌氧+需氧 血培养
应几乎同时完成导管血、外周血血比外周血早<2小时, 结合细菌,排除其他
部位
CLABSI
CRBSI
导管血、外周血培 养出同一致病菌, 导管血比外周血报 警时间早≥2小时, 无其他明确感染
“一套或多套”是指至少从一个采血点抽的一瓶血实验室报告为病 原菌生长
“公认的致病菌”不包括常见共生菌。大部分公认的致病菌是:金黄 色葡萄菌、大肠埃希氏菌等
实验室证实的血流感染
标准2:至少有发热(>38℃),寒战、低血 压的症状和体征之一:且症状和体征及阳性 实验室结果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且不同时 段抽血的两套或多套血培养,所分离出的微 生物为常见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