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
【孟子勤学好问的故事】孟子勤学好问的故事
【孟子勤学好问的故事】孟子勤学好问的故事导语:人们常说,君子善养浩然之气。
这句话就是孟子说的,被记录在孟子与他最得意最看重的学生公孙丑的对话之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勤学好问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孟子勤学好问的故事(1)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也叫孟子。
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
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
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
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
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
孟子勤学好问的故事(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家学派,他们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并到各国游说,宣传自己的学说。
这些人不但学问高深、知识丰富,而且能言善辩,往往能说服执政者改变主意。
孟子是当时有名的一位辩士,他帮助齐王施政,看到齐王昏庸、没有主见、轻信小人谗言,很不满,就不客气地对齐王说:“大王,您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很容易生长的植物,但如果把它放在太阳底下晒一天后,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上十天,它还能存活吗?我在大王身边的时间很短,即使您接受我一些好的建议,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但只要我一离开,那些奸臣就会在您面前唱反调,哄骗您,大王又常常轻信他们的谗言,这样怎么能让我有成就呢?”他又作了一个比喻:“下棋是件小事,但如果不专心,同样学不好。
奕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高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非常专心学习下棋,处处听从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心不在焉,一直想着用箭射空中的天鹅。
同一个老师,同时学习,但两人的成绩却相差很多。
这不是他们的智力不同,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孟子用了两个比喻告诉齐王,做事情要有恒心、要专心,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第六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三、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一)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理倾向,不过是仁义礼智的起始 点或可能性。可能不等于现实,要将“四端”转化为现实的道德 品质,需靠学习与教育。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矣”,或者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以孟轲以为,教育的 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尽管孟轲强调了教育是扩充人固有的善端,但他承认这种扩充也 借助于外力,外界环境对人性善的形成同样不可缺少。 依孟轲的看法,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 到国家的治理。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轲以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
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 质属性,人之需要社会伦理与政治,这是为人的内在本质所决定 了的,学习的可能,不在于其他,而首先在于人之为人。基于此, 孟轲肯定人性本善,肯定“人皆可以尧舜”,并以之贯彻于其教 育和政治实践。
(三)“教亦多术” 孟轲很强调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他说: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 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四)“专心致志”
孟轲以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六、社会分工与教育
分工思想是孟轲的重要经济思想,也是其教育理论中重要的基础思想。对于社 会分工及其必要性的认识,孟轲认识之清晰,在古代学者中是很少见的。 当时农家许行提出“并耕而食”论,这种主张有批判剥削的合理因素,但从社 会生产的发展看,却是倒退观点。孟轲以为,许行的荒谬在于他毫不懂得,无 论是“贤者”还是“百工”,都无法凡事躬亲。如果以“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 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不仅难以自给自足,还使人疲 于奔命。只有通过分工,使人分居不同的职业,尽其所能,然后“通功易事”,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相互交换其劳动,“以羡补不足”。所以说:“或劳心,或 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 义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必要的。
孟轲的教育思想
孟轲的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 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邹(今山东省邹县) 人。
其生卒年月无可详考,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27),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
他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孔丘的几传弟子。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想推行他的主张。
但当时是诸侯争霸,“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他晚年回到故乡,即专心从事教育活动。
他的著名弟子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等。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
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公孙丑上》)。
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
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
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
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因此,又叫“良知”、“良能”。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
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
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
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
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
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
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
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张衡张衡(78~139),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
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
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
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早就闻名乡里。
据史书记载,他10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
他兴趣很广泛,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
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他觉得这太有意思了。
天上的繁星闪烁,有的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们的运行义各有怎样的规律呢?这简直是太美妙了。
于是张衡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是没有云彩,他就默默地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
广漠的星空有多少难解之谜呀,他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他的脑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幻想。
后来,他终于确认那四句诗里描述得不够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成语故事500字文字版大全
成语故事500字文字版大全孟母断机】孟轲(kē)是战国时代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的成就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轲小时候也很贪玩。
一天,孟母正在织布,还未到放学时间,小孟轲却逃学跑回家。
孟母见了,气得浑身发抖。
她把小孟轲叫到跟前,说:“孩子,穷人无本,力气是钱。
娘每天没日没夜地辛苦织布,赚(zhuàn)钱供你上学。
可是,你却逃学。
”说着,孟母拿起剪刀,“咔嚓”一声,把织布机上的绫(líng)子一刀剪断。
小孟轲见娘生这么大的气,吓坏了,连忙央求说:“娘,我错了!我一定改!”孟母见小孟轲知错,舒了一口气,指着机上的断绫说:“孩子,不管做什么事,功到才能成。
你不好好上学,就跟这些断绫一样,怎么能成材呢?”明白了娘的一片苦心,小孟轲赶快回到学堂。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
孟轲在孟母的循循善诱下,勤奋学习,成了学堂里有名的好学生。
【风吹草动】解释:风一吹,草就摇晃,比喻有一点点动静而引起警觉。
故事:春秋时,楚平王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
他听信一个叫费无忌的小人的谗言,要把太子建废掉。
但又担心太子建的老师伍奢不同意,于是把伍奢叫来,让他说太子建企图谋反。
伍奢不承认,立刻被关进了监狱。
这时,费无忌又对楚平王说:“伍奢的两个儿子很厉害,大王一定要把他们父子三人一起除掉!”楚平王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骗来京城,一起除掉。
伍子胥看了父亲的信,对哥哥伍尚说:“平王想加害我们啊,还是快些逃走吧,日后为父亲报仇!”但是伍尚不肯逃走,结果和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了。
平王一定要斩草除根,下令官兵四处捉拿伍子胥。
伍子胥白天躲在丛林中,晚上出来赶路,来到了楚国的边境昭关。
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
伍子胥因为出不了关而愁得睡不着觉,几天以后满头黑发竟全部变成了灰白。
幸亏好心的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找个模样像伍子胥的人冒充伍子胥过关。
守关的逮住了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却混出关去了。
伍子胥逃到一条江边正在着急时,江上过来个渔夫,把他渡过江去。
孟子简介_孟子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孟⼦简介 中⽂名称: 孟⼦ ⼜ 名: 亚圣字⼦舆孟轲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卒年: 372~289 相关⼈物: 齐威王 ⽣平简介 孟⼦战国中期的儒学⼤师。
名轲。
字⼦舆,邹⼈(今⼭东邹县)。
曾受业于孔⼦之孙⼦思的门⼈。
(约前372~前289)。
孟⼦约在齐威王时到过齐国。
似于同时⼜到过魏,曾先后见过魏惠王及魏襄王。
在齐宣王时⼜到齐。
他还去过滕、薛、宋、邹、梁等国。
《史记》说孟⼦时,秦、齐诸国⽤商鞅、⽥忌等⼈,以富国强兵和攻伐为事,⽽孟⼦所述乃“唐虞三代之德”,各国君主因其“迂远⽽阔于事情”⽽不能⽤,故孟⼦与其门徒万章等⼈著书⽴说。
但据《孟⼦》所记,孟⼦到魏,受到魏惠王的礼遇,并向孟⼦请教治国之道。
孟⼦在齐,宣王任之为上卿,“后车数⼗乘,从者数百⼈,以传⾷于诸侯”。
则齐必能采⽤其部分学说和主张,故能显赫⼀时。
《史记》说孟⼦有著述七篇传世。
《汉书·艺⽂志》说有⼗⼀篇。
东汉末赵岐说孟⼦有《性善辩》、《⽂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篇当是在七篇外⼜加外书四篇。
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所作。
流传⾄今的《孟⼦》,即赵岐所说的内篇。
全书虽⾮孟⼦⼿笔,但为孟⼦弟⼦所记,皆为孟⼦⾔⾏⽆疑。
从书中看出孟⼦有如下⼀些⾔论和思想:在⼈性⽅⾯,主张性善论。
以为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因⽽他要求⼈们重视内省的作⽤。
在社会政治观点⽅⾯,孟⼦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
仁政就是对⼈民“省刑罚,薄税敛”。
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弑国亡”,⼜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失天下。
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民,“诸侯之宝三,⼟地、⼈民、政事”。
君主如有⼤过,⾂下则谏之,如谏⽽不听可以易其位。
⾄于象桀、纣⼀样的暴君,⾂民可以起来诛灭之。
他反对实⾏霸道,即⽤兼并去征服别的国家;⽽应该⾏仁政,争取民⼼的归附,以不战⽽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敌”,实⾏王道就可以⽆敌于天下。
孟轲逃学经历的故事
孟轲逃学经历的故事1. 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孟子与孔子齐名,被誉为“亚圣”。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及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我们很少了解关于孟子年轻时期的一段逃学经历,这个故事展示了他对学问的坚持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2. 孟轲的早年生活孟轲(公元372年-公元289年),字子车,我出生于东晋时期的中国南京,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轲的父亲是一位学者,非常重视教育。
他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并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才能和学术兴趣。
3. 早年求学在孟轲的求学生涯中,他前往长沙的一所著名学府,希望能够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和思想。
然而,他很快就感到了对学校教育模式的不满。
他认为学府注重教条和死记硬背,缺乏对学问的真正理解和应用。
4. 逃学出走对于孟轲来说,学问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展和增长。
他对学府的束缚感到厌倦,并决定逃离这种环境,寻找更广阔的学习机会。
他背着书包,悄悄离开了学府。
5. 孟轲的逃学经历孟轲的逃学经历可谓是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旅程。
他四处流浪,寻找着不同的学者和智者,与他们交流和讨论。
孟轲没有被固定的教育模式所限制,而是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学习。
6. 师法自然在他的逃学旅程中,孟轲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启示:人类应该学习自然界中的规律和智慧。
他观察了自然界的现象,积极跟随大自然的规律。
他发现自然的运行方式比任何教科书都更具智慧和深度。
7. 对学问的重新定义通过与各种学者和智者的交流,孟轲对学问和学习有了全新的定义。
他认为,学问应该是人类对真理和智慧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他主张真理是可以通过各种真实的经验和实践去获取的,而不仅仅是从书本上获得的。
8. 逃学经历的收获孟轲逃学的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也让他深刻认识到学问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
他通过逃学,获得了更多的见识和知识,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思想。
9. 影响和启示孟轲逃学的经历对他后来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对学问的重新定义让他的思想更加独特和深刻。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原文翻译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原文翻译
摘要:
一、孟轲的背景介绍
二、孟轲求学于子思门下
三、孟轲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四、孟轲的故乡与师承关系
正文:
孟轲,邹人,是儒家学派的一位杰出代表。
他曾在子思的门下学习,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对儒家学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孟轲的学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在道德伦理方面。
孟轲在子思门下受业,得到了儒家学说的真传。
他深入研究了孔子的思想,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发展出了独特的儒家学说。
孟轲强调仁爱、忠诚、孝顺等道德品质,并主张君主要爱民如子,为百姓谋福祉。
孟轲的学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说被后世儒家学者传承和发扬,形成了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孟子学派。
孟子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对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轲的故乡在邹地,这里是儒家学派的发源地之一。
孟轲的师承关系也体现了儒家学派的传承和发展。
他的学术成就与子思、孔子等先贤一脉相承,为儒家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孟轲是儒家学派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在子思门下受业,学术成就影响深远。
孟轲讲仁的读后感
孟轲讲仁的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孟轲讲仁的核心观点1.仁的定义2.仁的作用3.仁的实践三、孟轲讲仁的当代启示1.仁在现代社会的意义2.仁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四、结论正文:【引言】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孟轲是不可忽视的一位。
他的思想体系中,尤以讲仁为核心。
读了他的讲仁篇章,让我对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文将围绕孟轲讲仁的核心观点、当代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
【孟轲讲仁的核心观点】孟轲认为,仁是人的本质属性,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境界。
他强调,仁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实际行动。
以下是孟轲讲仁的核心观点:1.仁的定义孟轲认为,仁就是爱人。
这种爱人是无私的,是无条件的。
它要求我们关爱他人,如同关爱自己一样。
这种关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2.仁的作用孟轲指出,仁具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在一个仁爱的社会里,人们互相关爱,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3.仁的实践孟轲强调,讲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实践。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实践仁,即使拥有再高的地位、再大的财富,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孟轲讲仁的当代启示】1.仁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对仁的需求依然存在。
孟轲讲仁的理念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要忽视对他人的关爱。
2.仁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在个人修养方面,孟轲讲仁的思想启示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关心他人的需求,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幸福。
【结论】总之,孟轲讲仁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道德指南,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仁爱。
通过阅读孟轲的讲仁篇章,我们对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孟轲邹人也》原文及翻译(含注释)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孟轲邹人也》原文及翻译(含注释)《孟轲邹人也》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撰的古诗文作品。
该篇作品以内容丰富、表达深刻、文笔优美著称于世。
以下是《孟轲》原文及翻译(含注释)的详细解析。
《孟轲邹人也》原文:《孟轲邹人也》,邹忌讽商鞅,鞅不能败邹氏。
孟轲曰:“君子尚勇乎!古之人,其有成功,其不居功。
”邹智将死,豫让将居国,孔子或以为让也。
让仁,让礼;让财,让地。
孔子曰:“不齿,不能制让也。
如有所取,皆由人之为可。
有所弑取,以求天下可也?故置之礼也。
”《孟轲邹人也》翻译及注释:孟轲(Meng Ke)是战国时期邹国的名将,他对邹忌斥责商鞅(史称商君)时的一番话,体现了他勇猛有胆识的一面。
这段对话表达了孟轲对勇者的赞赏以及对功劳和地位的看法。
“孟轲邹人也”,邹忌讽商鞅,鞅不能败邹氏。
孟轲曰:“君子尚勇乎!古之人,其有成功,其不居功。
”注释:这段开头描述孟轲是邹国人。
邹忌指责商鞅,企图打倒邹氏,但商鞅无法战胜邹忌。
孟轲称赞道:“君子是应该勇猛的!古代的伟人们,他们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并不总是以功劳归属他们。
”“邹智将死,豫让将居国,孔子或以为让也。
让仁,让礼;让财,让地。
”注释:这段描述了邹智临近死亡时,豫让将接任国事,而孔子可能认为让是合适的人选。
在让接任之后,他将以仁德、礼法为准则;在分配财富和领地时也会让与他人。
“孔子曰:‘不齿,不能制让也。
如有所取,皆由人之为可。
有所弑取,以求天下可也?故置之礼也。
’”注释:此处引用了孔子的话。
孔子说:“一个不能忍受屈辱的人,是无法掌控让的。
如果他取得了什么,那是人们认可的结果。
如果他采取杀戮的手段去得到,那就只是追求世间的地位。
所以我们需要仪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这篇诗文揭示了古代思想家孟轲的价值观和信念。
他崇尚勇猛,认为古代伟人之所以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所作为,更因为他们始终相信不居功利。
孟轲的看法体现了他对人格品质和道德准则的高度重视。
此外,在描述让接任国事时,孟轲借用了孔子的话。
孟轲逃学的故事
孟轲逃学的故事
孟轲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弟子,他一生坚持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理念,被称为“小孟子”。
然而,在他年轻时期,他曾经
有一段逃学的经历,下面就是他逃学的故事。
孟轲小时候家境优裕,聪明好学,很快就学会了很多知识。
他很喜欢
读书,但是读书太多,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他开始感到很
疲倦。
他想放松一下,但是家教很严,不让他离开书本。
于是,孟轲设法逃学。
他想到了一个计划,他会在每一天的学习时间
到了之后,就假装身体不舒服,瘫在床上,不去上学。
他的家教听到
他病了,十分关心,就请医生来诊治,医生表示,他只是过度疲劳而已,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所以家教就同意了。
孟轲就这样逃避了学业,悠闲地呆在家里,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然而,孟轲逃学的日子并不长久,后来他的家教发现了他的行踪,责
罚了他,并重新规定了他的学习时间表。
在这次经历中,孟轲体验到
了逃学的滋味,也意识到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这件事让孟轲明白了,一个人不能总是逃避现实,而应该勇敢地面对
现实。
他意识到,学习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需要付出努力和心血才能
取得好成绩。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勤奋踏实地学习,成为了一位
卓越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孟轲逃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应该逃避学习和工作,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付出
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实现自我价值。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在中国历史上,孟轲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
他是一位极具才情的学者,也是一位颇具风度的绅士。
他的故事被广为流传,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位风流人物的故事,探索他的人生精彩。
孟轲,字子云,生于公元372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十分聪明,从小便展现出了超群的才华。
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带着母亲四处奔波,最后来到了荆州。
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叫做王弼的学者,从而开始了自己的学术之旅。
孟轲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学者。
他非常善于思考,对于很多问题都能够给出深入的见解。
他的学问涉及很多领域,如经学、哲学、文学等。
他的著作也非常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孟子》和《公输子》等。
除了作为一位学者,孟轲也是一位颇具风度的绅士。
他非常善于言谈,非常会做人。
他的朋友遍布天下,与他交往的人也都非常赞赏他的风度。
他经常与朋友一起游山玩水,品味人生的美好。
不过,孟轲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他中年时,他因为被指控为“谋反”,被流放到了远离家乡的地方。
他在那里领受到了很多的磨难,但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不断地写作和思考。
最终,他被平反,回到了家乡,过上了平静的晚年。
孟轲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人。
他的学问对于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主张,如仁政、民本、天命等,都成为了后来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著作也被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总之,孟轲是一个非常有才华、非常有风度的人物。
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贡献都让后人铭记于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传奇,也是一段启示。
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人生精神,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美好。
孟轲讲仁的读后感
孟轲讲仁的读后感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孟轲的背景和思想概述
2.仁的概念及其在孟轲思想中的地位
3.孟轲讲仁的主要内容
4.对孟轲讲仁的读后感
正文
孟轲,字子舆,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将仁作为道德的最高原则,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著名论断。
在阅读《孟子·公孙丑下》中孟轲讲仁的部分后,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孟轲的思想体系中,仁是一种道德境界,具有广泛的道德内涵。
他认为,仁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最高表现,是实现社会和谐、国家安宁的根本。
孟轲讲仁,旨在教导人们如何成为具有仁爱之心、道德高尚的人,进而促进社会的道德进步。
孟轲讲仁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仁是爱人的表现。
孟轲认为,仁者应该具备爱心,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他提倡以爱心为本,去关爱家人、朋友,乃至于陌生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的完善,促进社会的和谐。
其次,仁是孝悌的体现。
孟轲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是实现仁德的根本途径。
一个人如果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就不能称之为仁者。
因此,孟轲强调,行仁要从孝悌开始,从家庭做起,进而推广到社会。
再次,仁是忠诚、恭敬、谦虚、宽容的集合。
孟轲主张,一个具有仁德的人,应该忠诚于国家、恭敬于君主、谦虚待人、宽容大度。
这些品质
是仁者必备的德行,是实现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孟轲讲仁的阅读,我深感到仁爱的力量。
孟轲的仁学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注释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注释孟轲是邹国人,他拜孔子的门人子思为师。
学成以后,去游说齐宣王,但是没有得到齐宣王的重用。
游说魏惠王,还是不被任用。
当时,秦国任用商鞅,整顿军队,富国强兵;吴国和魏国先后任用吴起,都一举变成强国;齐威王和齐宣王任用孙子和田忌等人,威震天下。
天下各国都忙于合纵连横,热衷于武力,唯独孟轲提倡仁义,显得特别不合时宜。
所以孟轲没有得到多少人的欢迎。
孟轲写下了《孟子》7篇,宣扬孔子的学说。
齐国有3位邹先生。
第一个是邹忌。
他借弹琴的机会,游说齐威王,得以参与国政,被封为成侯,担任丞相。
他生活的年代早于孟子。
第二个是邹衍,晚于孟子。
当时各国国君都只知道骄奢淫侈,不推行仁德之政。
邹衍认为,如果国君推行道德,修行自身,就能普及到天下的百姓。
他深入观察天地万物的阴阳变化,写下了《终始》、《大圣》等约10多万字。
书中语言海阔天空,甚至不合常理。
在这些书中,他坚持从细小的事物验证起,然后推而广之,以至于无所不包。
他从当代起,追溯到远古的黄帝,研讨历代史迹,以及历史发展、朝代兴衰的规律。
同时也记下了那些祈神求福、趋吉避凶的各种制度,并推而远之,一直到天地尚未形成,缥缈玄远而不能考察的时代。
他首先列述中国的名山大川、深山大谷中的禽兽和各种生物、各类珍品,以此类推,再讲到海外异域人们所看不到的东西。
又称天地分剖以来,五种德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每个时代都应采取与五德相应的政治制度,天命和人事也相应如此。
他认为,儒家所说的中国,仅占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
中国叫做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又有九州,就是大禹所分定的九州,但这种州不能列入大州之数。
中国以外像赤县神州的州有九个,这才是所谓的九州。
一块土地,有小海四周环绕,人们和禽兽与其他州不相通,是一个独立的区域,这就是一州。
像这样的州有9个,九州之外有大海环绕,就是天地的尽头。
邹衍学说的主要宗旨,最后还是要归结到仁义节俭上来。
只是开头显得太泛滥了。
那些王公大人最初接触他的学说,感到惊奇,并想身体力行,但后来却终究不能实行。
孟轲讲仁的读后感
孟轲讲仁的读后感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孟轲,这位被尊称为“亚圣”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他对于“仁”的独特见解,更是让人深受启发。
孟轲生活的时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他痛感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因此提出了一套“王道”思想,主张对老百姓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在《仁者爱人》一文中,孟轲用简洁明了的言辞阐述了他对“仁”的理解。
他说:“人之所恶,唯我独尊;人之所好,唯我独从。
”这句话道出了他的人性观和价值观——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爱人如己。
同时,孟轲也强调了“仁”与“义”的关系。
他说:“仁者爱人,义者知礼。
”这句话表明,“仁”与“义”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拥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如何去爱他人;而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爱他人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言行一致、符合“义”的标准。
此外,孟轲还提出了“君子”这一概念,作为实行“仁政”的典范。
他认为:“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句话表明,“君子”是那些拥有高尚品德的人,他们无论在何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秉持“仁爱”之心,以德服人。
读完孟轲的《仁者爱人》,我深感其思想之深邃、智慧之卓越。
他不仅提出了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还为我们树立了“君子”这一典范。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提倡“仁爱”之心。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在家庭中,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在职场中,我们应该团结同事、关心团队。
孟轲的名言有哪些
孟轲的名言有哪些本文是关于孟轲的名言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轲2、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孟轲3、大孝终身慕父母。
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轲4、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轲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轲6、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孟轲7、博学而详说之,将以仅说约也。
——孟轲8、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轲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轲10、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轲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轲12、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孟轲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轲14、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孟轲1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轲16、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孟轲17、夫志,气之帅也。
——孟轲1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1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轲2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孟轲。
孟轲的教育思想
孟轲的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邹(今山东省邹县)人。
其生卒年月无可详考,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27),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
他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孔丘的几传弟子。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想推行他的主张。
但当时是诸侯争霸,“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他晚年回到故乡,即专心从事教育活动。
他的著名弟子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等。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
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公孙丑上》)。
就是说,以“仁政” 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
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
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
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因此,又叫“良知”、“良能”。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
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原文翻译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原文翻译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原文翻译如下:
孟轲,是邹国人。
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
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
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认同他的话,反而被认为迂腐,不符合实际。
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
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
于是(孟子)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孟轲悔过的写作背景
孟轲悔过的写作背景
孟子听了母亲的话,看着那剪断了的丝绸和伤心的妈妈,心里难过极了.他觉得母亲的话说的有道理,自己确实不对,于是惭愧地说:“请母亲原谅我.我错了,今后坚决改掉毛病,努力读书学习!”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 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 “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
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
今世或谓之气功, 误亦。
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
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 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春秋战国】孟轲
【春秋战国】孟轲孟轲即孟子,孟子的母亲,是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人物。
孟克战国时期出生于齐国,后来移居邹国。
孟克年轻时失去了父亲,母亲带他度过了艰难的一天。
他的家人过去住在离墓地不远的地方。
顽皮的小孟克和他的朋友们整天去墓地,跟随挖坑、抬棺材和送葬的行动。
孟妈妈多次警告,但都没有效果,所以孟妈妈决定搬家。
这次搬到了集市附近,这里过往的商人很多,讨价还价、高声叫卖不绝于耳,加上邻居是一个屠夫,好奇的小孟轲就根样学,母亲觉得也不是孩子成才的好环境,于是,决定再次搬家。
从最后一步开始,孟妈妈得到了启示。
孩子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不会习惯于自学。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们会向自己的亲近者学习。
所以她决定搬到学校附近。
小孟克来到这里,渐渐开始读书。
刚开始觉得新鲜,不久,又贪玩起来,学习不大用功,这经常迟早退。
母亲觉得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不但要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刻苦好学的精神。
有一次,还没到放学时间,孟轲就早早溜回来了。
正在织布的孟母立即停住布机,厉声问道:“怎么这么早就下学了?”孟轲看到母亲严肃的表情,慌了手脚,便吞吞吐吐地答:“我.....老是坐在课堂里,怪闷的,想回来玩一会儿。
”说罢,放下书包就往外跑。
母亲叫住了他,给他讲学习要用功的道理。
但年少的孟轲对道理不感兴趣,听着听着,转身又去玩了。
这下孟母可真是又气又急,顺手拿起一把刀,把织布机上的线全砍断了,这个把孟轲吓愣了,赶紧磕头求饶.这时母亲告诉他,你现的学习不就象织布机上的线吗,没有织好就半途而废了,君子好学才可立身扬名,孟轲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苦心,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在过去,孟母选择邻居、不向儿子学习、打破机器的故事被记录在三字经中,并被广泛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是我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性善"论。
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
另外,孟子认为同物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智力平等的思想。
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的"治人"的"劳心者"。
他又以城郭、军队、土地、财物和教育相比,如城郭不完整,军队不多,军器不精,"非国之灾";田野未开垦缺乏财物,"非国之害";但若"无学",则国"丧无日矣"。
可见,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教亦多术"的原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一、对学习好的,"如时雨而化之"(即如雨露润泽草木一般);二、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三、对天资较高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四、对一般的,采取"答问"法,以释疑解惑;五、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
在德育过程和原则上,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先从志于善开始,能分辨善恶,为善不为恶,应以不能为善为耻。
他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他还以为不以落
后为耻的人将永远落后。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其次,孟子非常重视改过迁善,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他主张"见善则迁","闻过则喜",并且"与人为善"。
他以为一个人能不固执己见,以从人之善为乐,才能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最后,孟子特别强调意志性格的锻炼。
他以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受锻炼,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
他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他以为一个"大丈夫",应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也知道生命可贵,"生我所欲",但在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这与孔子的"杀身成仁"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