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六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六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学生快乐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与和谐校园构建,我们提出了“六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六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根据生态课堂的根本要求,将课堂教学环节分为“情境导入———揭示目标———整体感知———精学细品———互动交流———总结作业”等六个基本步骤组织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步: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的一种导入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导入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对社会和生活中具有积极典型意义的事物作进一步的提炼和加工,从而影响于学生的学习。

它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真实的、具体的情境。

诸如故事、典型人事、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能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对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或深入学习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

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情境导入要符合下列要求:1.情境创设要有思想性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接受和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并把所学习的观点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2.情境创设要有实践性教学情境创设必须寓教学内容于情境,学生通过感受和体验情境并能自我实践。

3.情境创设要有典型性教学情境创设必须典型性,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条件,又能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

“新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录

“新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录

“新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录一、理论探讨1. 新生态课堂的理念新生态课堂强调学生个体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

它提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究和学习,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这种理念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关注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出相应的指导和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生态课堂更多地将技术和教育相结合,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来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课件等,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广阔的学习资源。

新生态课堂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探索以某中学为例,开展了一次关于“新生态课堂”的实践探索。

1. 教师角色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起着主导和指导的角色,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和消化。

而在新生态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在实践中,教师们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性问题和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和发展。

2. 学生参与的提升在新生态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在实践中,学生更多地是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相互激发,相互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颇具成效。

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多元教学手段的应用在实践中,教师们更多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自主学习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研究感悟

《自主学习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研究感悟

《自主学习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研究感悟发表时间:2016-12-05T14:26:18.56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9月作者:汪洋[导读] 生态学已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踏上了与人文学科沟通的坦途。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倡导生态课堂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论文摘要:一个生态的语文课堂,必须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该眼睛只看着眼前,鼠目寸光。

语文教学,应该具有长远的计划,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语文课堂将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形成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气氛。

在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其进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并用激励式的评价达到教学的生态平衡。

关键词:语文构建生态课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到了七十年代,生态学已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踏上了与人文学科沟通的坦途。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倡导生态课堂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何谓小学语文课堂生态化小学语文课堂指的是小学阶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学习语文知识的双边活动。

生态是一个包容性很广的概念,指“生物与环境及共同生活于环境中的各个个体间或种群间的种种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具有独特的课堂生态主体(教师、学生和课本)和课堂生态环境,是指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社会之间多层次的互动,使学生不断开发潜能、开启智慧、创造自我,取得语文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生态的语文课堂应该具有的特点1、开放性特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而新课改以后,我们对拔苗助长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应该建构学生自由发展的全新的生态课堂。

“551”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551”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南川区木凉乡中心校551”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成长着的生命,是发展的主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才能为学生个人自主、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平台。

生态课堂正是以创设充满“生机”的课堂生态环境,充分尊重每一个“生命”,努力实现每个生命健康、舒适、自主地“生长”的课堂。

一、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看,构成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系统论等,但对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影响最大的理论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感教学理论、生态学理论。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情感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将学习看作是学习者自己建构认知结构或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它的基本观点有:强调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者带着一定的知识经验进入新的学习,新概念的形成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注重已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参与的过程,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并注重合作学习和互动的学习方式,尊重个人的意见和最初的想法,强调学习是在对话、沟通的方式中进行的。

情感教学理论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积极因素的作用,通过对“激发注意,创意思考,适当行动” 的正向行为进行历练,使学习者成为伦理上和知识上完善的人。

在生态课堂上将建构主义与情感教学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伦理道德,也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学习。

2.教育生态学理论。

生态理论是以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观点,对教育生态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以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在宏观与微观上的失误;以教育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平衡的视角考察课堂教学生态的结构和功能,主动地调控课堂教学外部和内部的生态平衡,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运用教育生态的原理和规律,深入洞察教学得本质及其运行机制,更好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维效益;将生态意识整合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促使课堂与社会以及课堂内部的关系转变。

新课程下生态课堂模式建构

新课程下生态课堂模式建构

新课程下生态课堂模式建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更新,新课程已经逐渐引入到了各个学校。

在这个背景下,生态课堂模式也逐渐受到关注。

生态课堂模式是以生态思维为核心,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

下面将分别从什么是生态课堂模式、建构生态课堂模式有哪些好处和如何建构生态课堂模式这三个方面来讲述。

一、什么是生态课堂模式?生态课堂模式是一种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生态思维为核心,打破传统课堂的桎梏,构建一个开放的、民主的、自由的课堂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自主地学习、探究和实践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同时,生态课堂模式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更强调跨学科、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

二、建构生态课堂模式有哪些好处?1、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生态课堂模式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开放的课堂环境和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更有动力地主动学习。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生态课堂模式中,不同学科的学习相互渗透,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提升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生态课堂模式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学生能够在跨学科的环境下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生态课堂模式重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更好的锻炼。

三、如何建构生态课堂模式?1、为教学活动定位要建构生态课堂模式,首先需要为教学活动定位,明确教学目标以及用哪些方法来达成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生态课堂模式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

3、创造宽松的环境生态课堂模式中要求创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自由的课堂环境,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信任,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4、利用多种资源生态课堂模式中,教学资源不限于课本或PPT等硬性资源,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等多种资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新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录

“新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录

“新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探索“新生态课堂”的建设和实践。

那么,“新生态课堂”究竟是什么?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和实践方式呢?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探讨“新生态课堂”的概念及其实录。

一、理论探讨1.1 “新生态课堂”的概念“新生态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重新构想和更新。

它是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持下,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

新生态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化学习和趣味化学习,通过新技术手段,打破课堂的时空限制,构建开放、包容、灵活的学习环境。

(1)教与学的变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实践探究等方式获得知识。

(2)技术融合:将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学习动力。

(3)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兴趣、实际情况和成长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和学习体验。

(4)全方位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养的培养。

(1)整合教育资源:结合学校、教育机构、互联网平台等资源,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2)构建学习社区:建立学生、家长、老师、专家等教育参与者的学习社区,共同打造开放、包容、互助的学习环境。

(3)开发教育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整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趣味化的学习应用。

(4)提升教师能力:鼓励教师跳出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二、实录分享下面我们通过一位参与“新生态课堂”建设和实践的老师的实际经历,来了解更多关于“新生态课堂”的情况。

构建生态型课堂

构建生态型课堂

构建生态型课堂——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的优化班级:汉语言文学作者:吕敏工作单位:荔堡镇中心小学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转型,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颗颗充满活力的教学弄潮儿,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款款地向我们起来。

一个生态的课堂,学生主导的课堂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反思。

我结合自己从教的经历和经验粗浅的谈谈构建生态型课堂的建议,望各位老师及同仁指导。

关键词:生态课堂建议民主生成反思新课改如一缕阳光照进我县各小学,其中泾川县飞云中心小学、泾川县东街小学等校成为我县课堂改革的排头兵和领路校。

通过听学习者的经验以及观我校教师的示范课,使我耳目一新、深受震撼。

采用“先学后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特点,转而寻求学生合作讨论,兵教兵模式,改变了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

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的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对新课改的认识,笔者认为:我们推行的新课改教学,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正视新课改,我们究竟给学生什么样的课堂,值得深思!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应构建生态型课堂:一、生态型课堂应具有民主性。

语文是有生命的,新课改下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这样使学生精神焕发,个性鲜明,有助于唤醒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潜能。

教师要有一颗公心、爱心,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还学生微笑。

分组要考虑学生实际,每个学生发言、展示机会要均等,对表现好的给予适当的赞赏,对不好的给以安慰和鼓励。

低年级学生讨论易出现“异想天开”,教师要善于宽容,努力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

民主性还体现在课堂问题的开放性上,学生讨论结果应求同存异,科学客观的点评。

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打造高效生态课堂——初探“建构式生态课堂”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打造高效生态课堂——初探“建构式生态课堂”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促教 、 能 学 不教 。 ” 在新形势下 , 广大 思 想 品德 教 师 应 该 主 动 树 立新精神 ,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 改 革 思 想 品德 教学 , 为此 , 笔 者 进 行 了 以下 分 析 , 以期 抛 砖 引 玉 。 教 师 角 色 的转 变 在“ 建 构 式 生 态课 堂 ” 教学 中 . 教 师 要 从 知识 传 授 者 的 角 色 转 变 为 课堂 教 学 的 引导 者 和组 织 者 。“ 老 师讲 得 再精 彩 , 学 生 不 学 很 无 奈 。 学生 学 习 最 大 的 敌人 在 于 依赖 , 教 师教 学 最 大 的 悲 哀在于包办。” 在一 次 课 改 交 流会 上 , 一位 老 师 做 了 如是 总 结 。 “ 建 构 式 生 态课 堂 ” 遵循学思结合的教育原则 . 让学生先学 、 互 学, 然后 以学 定 教 。 其 核 心 理 念是 “ 先学后教 、 以学 定 教 、 以学 促
质量。
2 2 2 2 1 2 )
关键词 : 建 构 式 生 态课 堂
色 师 生 关 系 教 学 评 价
初 中思 想 品德 教 学
教 师角
在“ 六模 块” 建构式课 堂改革 的基础 之上 , 我 市 继 续 推 行 “ 建构式 生态课堂 ” . 其核心理 念 : “ 先学 后教 、 以学 定 教 、 以学 生 价 值 的标 准 ” , 学 生 自然 而 然 地得 出正 确 的观 点 : 人 生 的真 正 价 值 在 于对 社 会 的责 任 和 贡献 。这 样 的 教学 方 式避 免 了 抽 象空 洞 的说 教 , 既 突 出 了教 学 重 点 。 又 突 破 了 教学 的难 点 , 巩 固 了学 生 对 人 生 价值 的认 知 . 增 强 了课 堂 教 学 效果 , 达 到 了教学 目标 。 1 . 4 运 用 多媒 体 辅 助 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 能增 强 教 学感 染力 . 充 分 发 挥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的德 育 实效 。 思 想 政 治理 论课 重 在 德 育 。传 统 模 式 的课 堂 教 学 重 认 知 轻情感 . 减 弱 了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的 德 育 实 效 。 多 媒 体 辅 助 教 学 可 以通 过 直 观 生 动 的 图 片 、 颜色 、 声音 、 动画等 , 把难 以 表 达 的 抽 象 的 内容 具 体 化 , 增 强 思 想 政 治 理 论课 的 感 染 力 . 激 发 学 生 的道 德 情 感 ,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实效。 2 .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中 多媒 体 教 学 的 缺 陷 越 来 越 多 的教 师 选 择 利 用 多 媒 体 课 件 辅 助 教学 。但 是 也 有 一 部 分 教 师 较 少 使 用甚 至 从 来 不 使 用 多 媒 体 课 件 。 一 些 教 师 为 了节 省 时间 直 接 利 用 现 成 的 多 媒 体 课 件 。课 件 内 容 多 是 成 不 变 的 ,只 有 很 少一 部 分 教 师 能 根 据 教 学 对 象 的 不 同 利 用 各 种 资 源 设 计 制 作 课 件 并 对 课 件 进 行 适 时 的调 整 。从 多 媒 体课件的运用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 2 . 1 多媒 体 课 件 形 式 单 一 或 过 于 注 重 形 式 , 不能 有效集 中 学 生的 注意 力 。 有 些 教 师 为 了用 多 媒 体 而 用 多 媒 体 课 件 , 疏于课件制作 , 导 致 某 些 课 件 做 得 过 于 简 单 有 的 甚 至 只 是 将 知 识 点进 行 罗 列, 无异于板 书或者大 纲 , 学 生对此毫 无兴趣 ; 有 些 教 师 为 了 吸 引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将 课 件 重 点 放 在 色 彩 搭 配 及 图像 、声 音 的 设 计上 , 教学重点 不突 出。 分散 了学生 的学习 注意力 . 影 响 了 课 堂教 学效 果 。 2 . 2 过 于依 赖 多媒 体 . 导 致 师 生 关 系淡 化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的 教 学 目 的是 使 学 生 建 立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 人生 观和价值 观 , 形 成 良好 的 道 德 品 质 与 规 范 的 行 为 。 对 学生而言这是知 、 信、 行 的 转 化 过 程 。在 这个 过 程 中 教 师 的言 行 举 止 等 会 潜 移 默化 地 影 响学 生 。 在一些课堂教学 中. 教 师 将 多 媒 体 作 为 教 学 中心 ,整 堂 课 教 师 只是 点击 鼠 标 。照 屏 幕 宣 科, 学生 只能被动地 听和看 , 没有思 考的余 地 , 课 堂 教 学 单 调 乏味。师生之间缺少必要 的 、 适 时 的 和直 接 的 交 流 . 师 生 关 系 淡化 , 无 法 真正 实 现 德 育 目标 。 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 并不完美 , 正 确 使 用 多 媒 体 能 达 到事 半 功倍 的 效 果 3 .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中 多媒 体 教 学 手 段 的正 确 使 用

打造生态课堂 促进自主学习

打造生态课堂  促进自主学习

性 为 宗 旨 , 断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高 学 生 独 立 学 不 提 习的 能 力 , 养成 对学 习 的 自我 调控 习惯 。 ( 责编 黄 海)
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 此 , 教学 中我们要十分 因 在
讨论的结果 , 又将全班 学生分成几个 学习小组 , 组 我 每 分 别 承 担 一 个 任 务 ,让 他 们 利 用 课 间 休 息或 放 学 回 家


卡尔・ 罗杰斯“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 论认为 , 学生创造性 思维的
发挥必须 以“ 理安全” “ 心 和 心理 自 由 ” 两 点 为前 提 。因 而 , 师 要 积 这 教 极 为 学 生 营 造 民 主 、 谐 、 悦 的 和 愉
代 表 汇 报 自己 小 组 的 意 见 ,其 他 小 组 质 疑 。 尽 管 课 堂
整 , 一 个加 数 就 要 减 去 几 , 才 不 会发 生 变 化 。” 这 另 和 在
节课 上 , 道 简 单 的 整 数 简 便 运 算 题 仿 佛 具 有 了魔 力 , 一
“ ” 了 一锅 粥 , 我 认 为 : 有 建 立 在 独 立 思 考 和 发 乱 成 但 只 言准备基础之上 的讨论与交 流 , 能 使学生忘情参 与 . 才 也 才 能 使 自主 学 习 、 作 探 索 富 有 实 效 ; 之 , 常 会 合 反 常
例如 , 进行 “ 计知识 ” 学 时 , 出示这样一道 在 统 教 我 题 : 年前夕 , () 准备举行辞 旧迎新联欢会 , 要 新 四 3班 需
生 自主地 、 有个 性地学 习 , 成 富 已
为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的 重 要

任务。那么 , 小学数学 教学如何让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构建共生共荣教学模式江汉区华中里小学一、模式构建背景1学校特色视角:因为学校是国际湿地教育实验学校、国际生态学校、国家未成年人生态道德示范学校,所以,学校应用了生态学,发现了“教育生态学”,为此,学校汲取“教育生态学”之内涵,化作“教育生态化”之办学理念,全面贯彻于教育教学每个方面,由此思考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生态,构建共生共荣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2教学改进视角:我们解决了“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问题,但还没有达到“乐教、乐学”的境界,教师还没有真切地感受到从教的幸福、为师的快乐,师生关系中还存在诸多不和谐的音符等;课堂和外部生态系统割裂,直接造就了一个极为封闭“花盆环境”的课堂,因为封闭,维系课堂生态的纽带—信息被阻断,信息之间的交流缺失了活力,课堂也就失去了生命活力;要么直接形成了看似自主却是自流,看似热闹却是吵闹,看似课改却是改课的课堂。

这些都在制约着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引起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深入思考。

3教学创新视角:用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待教学生态,打开了观察教学、思考教学、改进教学新思路。

我们期待,在承认多样性、珍惜独特性、强调关系性、构成和谐性的教学生态中,让师生各展风采,各显魅力,呈现生机勃勃、美轮美奂教育美景。

4传承优秀文化视角: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老庄的关于人性的自然和自由的主张、孔子的“游于艺”、“和为贵”和“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思想等,给我们有益启示。

二、模式理论依据1.人本教育观: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强调: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终身学习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位,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与内驱力的调动。

2.生命教育观: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

生命教育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

“新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录

“新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录

“新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录新生态课堂,指的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化平台,构建全新的教学生态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新生态课堂通过整合多种资源和工具,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在新生态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多地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

在新生态课堂中,教学活动可以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电子书籍等现代科技手段,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自主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资料、进行学习活动,甚至进行在线交流和协作学习。

在新生态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和激励,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新生态课堂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支持。

实际上,全球范围内已经涌现出了不少新生态课堂的先进案例。

在中国,一些先进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开始积极探索新生态课堂的建设和应用。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分享一下我对“新生态课堂”的理解和实录。

我对“新生态课堂”的理解是,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主体地位,传授知识、灌输思想,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在新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共同参与和建构知识,形成合作、共建的学习社区。

在新生态课堂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享一下我在“新生态课堂”建设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整合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四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四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四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四学”即自学、互学、展学、查学。

在真教育理念下,“四学”本真课堂的基本含义就是学中心、生为本、求真知。

课堂建构要求回归生态,尊重学生求知规律,重视教学自然生成,践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

一、理念解读“四学”本真课堂的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老师、发展师生,学生是多元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师生共长的学堂。

积极倡导“三观”,即人本教育观、学本教学观、生本学生观。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实现“三个变化”:在学生认知上,从学会变会学;在情感态度上,从厌学变乐学;在课堂质效上,从平淡低效变优质高效。

“四学”本真课堂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幸福教育梦”,即学生体验成长幸福、教师收获成就幸福、家庭享受成功幸福。

二、理论支撑1.建构主义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建构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过程就是对事物求真的认知过程。

而学习者是否拥有问题意识是产生意义建构的关键。

知识建构的动力来源于“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意义的建构活动是由问题所激发的。

而“四学”课堂就是对问题本质揭示的求真过程,自学部分设疑寻真、互学部分析疑探真、展学部分质疑辨真、查学部分释疑明真。

2.金字塔学习理论。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学习金字塔表明,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与学习方式有关,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

自学、互学、展学、查学与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对应,是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四种学习形态。

自学具有自主性、独立性;互学具有交往性、互助性;展学具有开放性、探究性;查学具有诊断性、发展性。

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生本教育也认为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态课堂五步四学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五步四学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五步四学教学模式生态课堂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其中,五步四学是生态课堂的核心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生态课堂五步四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五步四学教学模式的概念五步四学教学模式是生态课堂的教学方法,通过五个步骤和四个学习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二、五步四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1. 五个步骤(1)感知阶段:通过提问、观察、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调查阶段:学生根据感知阶段的启发,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3)分析阶段:学生根据调查材料,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行动阶段: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环境保护计划,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5)评价阶段:学生对环境保护活动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2. 四个学习环节(1)主题学习:以特定的环境问题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探究: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亲身体验和探究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4)评价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进行评价和反思,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五步四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1. 教师准备阶段(1)确定教学主题和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主题和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要求。

(2)准备教学材料和资源:收集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为学生的调查和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

(3)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主题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2. 学生参与阶段(1)感知阶段:教师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

教师在“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中也在“点化”自己,学生和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

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就必须依据这一宗旨来安排。

因此,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就可以“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动态性,可以对教学时空进行调整,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做学习社会化准备,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

生态课堂的教学流程可以在一课时完成,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用几节课来完成。

例如对一些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就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组成一个“领受—领悟—提升”的教学过程。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

教师在“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中也在“点化”自己,学生和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

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就必须依据这一宗旨来安排。

因此,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就可以按“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

(一)领受领受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要适合儿童当前心理年龄的最新特点。

学习任务要相对确定,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

教师要融入课堂生活,表情动作和言语能让学生体味到教师的关爱和深切的期望。

因而当一次新课开始,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教师对讨论巡问即可获得学生领受的现状,为下一阶段的领悟引导以及对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

“363生态课堂”模式及流程

“363生态课堂”模式及流程
(一)组织形式: 1、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要坚持组 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习成绩和性 格特点等情况,每个组4—6人,每个组都要 有学习优秀者,一般按学习成绩编号排序,组 内明确组长,组长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 2、座次排列。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的程 度合理安排座次,便于学生小组内及组间的交 流。 3、学案编制。用学案引导学生的学习。
一、“363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简 介
2、“六环节”为“启发、自学、合作、展 示、点拨、反馈” 合作: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 谈体会收获,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参与其中, 适时进行指导。记录小组交流过程中所得到 的启示、巧妙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规律以及 还存在的问题,并调控学习的进度,对学生 给与各种激励性评价。
二、“363生态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流 程 (二)课堂操作流程
3、反馈(包括教师从学生中了解信息, 教师对了解到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学 习效果作出评价,同时进行指导和拓展。) 学生: (1)达标训练。学生完成达标训练题。 (2)合作交流。教师通过点拨引导或归纳等 方式,弥补学生知识缺漏。 (3)拓展训练。尽量当堂完成强化和拓展训 练题。
一、“363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简 介
一、“363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简 介
2、“六环节”为“启发、自学、合作、展示、点 拨、反馈” 点拨: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及时进行精讲点 拨,解决疑难,作出评价的同时进行指导和拓展, 提炼升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点拨时除对知识 点进行补充外,更要侧重方法、能力、情感等方 面的点拨。通过点评总结学习方法及规律,营造 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
3、“三课型” 各个学科应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设计三 种不同的课型,在各种课型的流程设计要体 现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课后拓展三个步骤, 同时在课内探究的过程中体现自主学习、合 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要在按照 “三阶段六环节”的相关要求设计每一种课 型。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三、管理与评价
• 第一层——小组长管理。常务小组长对全组进行全面管 • 第二层——值日班长管理。值日班长由各组常务小组 • 第三层——常务班长管理。常务班长对全班进行整体
长担任,每天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对各组进行检查管理、考核评价, 根据各小组长反馈上来的记录表第二天早读课前五分钟,将小组积分 公布在教室评价栏内,并评出一个优秀小组。 管理,履行副班主任的职责。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1、导入展标(提示课堂教学目标)。 (约1分钟)
• 操作:课前做好目标课件,课上展
示给学生看。突出目标的具体、恰 当、科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 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2、指导自学。(约2分钟)
• 操作:课前做好自学内容课件,课
上展示给学生看。 •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 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 求小,分成4—6组。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小组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 为参考。 3、适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 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 4、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教师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 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
5、点拨提升(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 运用)。(约8~10分钟)
• 操作:①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
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②学生自由更正, 让他们各抒己见。③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 更正的道理。④指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 导以后的运用。 目的: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 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②通 过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下生态课堂模式建构

新课程下生态课堂模式建构

新课程下生态课堂模式建构现代的教育呼唤着一种和谐的、绿色的生态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在二十一世纪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学习的终身化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教育的生态平衡,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人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设计来谈谈如何构建新课程下生态课堂模式的体会。

一、生态课堂是生本的课堂在绿色的数学生态课堂上,教师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讨论指导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信任和平等的关系,他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共同创设自由对话的情境。

改变教师以往只关注灌输和讲解的惯例,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敢于诉说。

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中引入平行四边形时,可以在课前循环播放一些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美丽图片,这样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唤起对小学有关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回忆,很快就能进入课堂的角色。

这样,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素,处于自由开放的心态,是以自己全身心的投人为基本特征,以各自生命价值的付出为代价,在现实的努力与追求中,构建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

这样就可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二、生态课堂是体验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

”因此,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中探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存在两种分歧:第一种按照教材的内容绕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旋转180°,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中心对称的观点来探讨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二种是根据学生的思维,更多的学生通过画两组平行线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他们直观的思维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用我们今天普遍的眼光来审视这两种教学方法,第一种突出了老师的主导性,循循善诱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提升了思维质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

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

●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尊重、唤醒、激励生命生态课堂的追求:有序、有情、有效、有趣生态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学生感兴趣的,想知道的,想做的,都可以在生态课堂里畅所欲言,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有效解决。

●生态课堂的特点:1.民主平等。

这包括生生平等,师生平等2.自然和谐3.自主与合作。

生态课堂并不是传统课堂的满堂灌,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方案。

做到先交后学,能学不教,以学促教。

4.探究与生成5.开放与选择6.多元的评价方式与个性发展。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参差不齐。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以鼓励为主。

让学生树立信心,勇于表现自己。

●如何构建生态课堂1.改变观念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着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可以通过培训、专题会议和学习理念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涵养,提高教师对生态课堂理念的认识。

2.转变教案的设计思路教案设计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

传统的教案设计基本依据课本从头讲到尾,贯穿始终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参与的练习较少。

生态课堂强调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决不能把学生排除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的同时了解学情,认知备课,设计学案。

让学案、探究、谈论等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全程参与。

3.改革教学评价标准,改变课堂教学行为4.建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构建小组文化、帮扶模式5.设定缓冲期,允许教师适当介入、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共青希望学校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有益的影响,才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也必须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才能成为真正成功的、生命常青的课堂教学。

经过探索和实践,为了促使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在整合全校课堂教学最优化实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目标认定—自主预习—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小结反思”。

(一)目标认定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精心研究新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形成的,目标认定应该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要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设计要具体、明确,能评价,不能空泛。

学习目标的设计要符合新课程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尤其要突出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两个环节。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它指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在制定课堂学习目标时,都应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授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为学生……”“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描述性的词语。

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当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例如,“学生……”,用“能认读……”“能背诵……”“能解释……”“能写出……”“仿照……对……写一段话”“对……作出评价”“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

2、学习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测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传统中使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动词,往往难以检测。

而采用“认读”“背诵”“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拒绝”等能直接反映学生活动的行为动词,则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测。

3、要注明学生是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通过什么方式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例如:“借助工具书,……”“仔细阅读下列语段,归纳……”“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制定……”“在网上搜集资料,体验……”等。

4、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准确地制定学习目的,既不降低也不拔高的要求。

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的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5、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二)自主预习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要从烟海般的读物以及瞬息万变的信息之中,迅速获取和运用所需信息,继承和发展前人科研成果,关键之一就是要“会学习”。

而培养“会学习”的能力,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从积极意义来说,课堂“教学”正是为了“自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预习,就是学生提前学习老师即将要讲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认定的学习目标为导向,以提纲和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依据课标和本节的重点、难点设计出自学提纲。

预习的环节的关键是预习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应当重视基础,达到本节的知识目标。

预习问题的设计原则是简单、根本、开放。

所谓简单,一是对预习问题的设计难度要高于个体水平,低于小组水平。

二是预习问题的数量不能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预习作业。

所谓根本,就是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学习的本质。

所谓开放,及时设计的预习问题,要让学生各有所思、各有所想、各有话说。

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与呈现可以采取提纲式、问题式、活动式等形式呈现。

自主预习环节要注意:1、合理安排预习时间。

教师应依据学科特点、课程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预习时间。

2、要有明确的自主预习目标。

预习总的目标就是预先感知教材,对教材进行初步的处理和加工,为学习新知扫除障碍。

具体的目标要依据不同学科、不同学习内容来确定。

3、自主预习力求快、准、通。

就是要求自主预习时不要拖泥带水、慢慢蹭蹭,而是集中精力、集中实践对所学知识能够迅速加以分析、综合、归纳概括。

就是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抓住学习内容的关键和实质。

就是既善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灵活多变的学习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4、预习时可把读、写、划有机结合。

具体操作如下:1、教师可利用言语描述,或用投影、小黑板、多媒体等方式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注意不是教学目标)。

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注意什么问题。

2、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这个阶段完全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让学生根据提纲及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预习,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并把自己在预习以及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教师在此期间边巡视边进行相关指导。

3、预习结束后,根据预习提纲出示相关检测题目,检测学生自学情况,做到题目与提纲的统一。

也可让组长检查一部分中下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形式多样,如:说,查、看、写等。

设置的检测题目要有针对性,题目要典型,有较强的代表性。

4、教师解惑答疑,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点拨,解决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下一环节对重难点的讨论。

5、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订正,进行纠错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学环节的有效性。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对教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的精神交流。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有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就是我们所期待的课堂。

具体操作如下:1、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来确定需要展示的问题,主要是重点问题和疑惑问题。

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自主展示需要展示的问题。

首先在小组内通过”一帮一”交流自己在预习环节的收获与问题,各自将在一帮一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报给小组,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究,将通过小组探究解决的问题的观点由小组内的记录员整理到笔记本上。

如果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不了的问题整理出来在组间交流,有小组的交流源找其他小组交流,将向其他小组请教解决的问题予以记录,回到小组将给其他同学。

(如果组间仍不能解决可在班内合作时解决)。

3、班内合作交流。

班内合作交流是小组合作的拓展和延伸,班级合作由小组提出各自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展示出来,全班讨论解决。

教师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给与及时、恰当的点破和引导,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的同时,注意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正确的方向,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解决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中产生的问题。

通过一帮一、小组合作探究、组间交流、班级展示、师生合作实现对教的挖掘,引申拓展,将问题引向深入,为教师对疑难问题的点拨创造条件。

班内展示的时候,各小组把学生的学习成果、结论、感想、答案、疑惑可以通过讲解、解说、表演、歌唱、演示、小品、快板、课本剧、辩论的形式展示在全班学生面前,期间往往要夹杂着学生之间的争论、辩论补充、修改、点评,教师也可以不是进行点拨和评价。

(四)、点拨升华。

经过充分的自学和讨论,学生对本节内容、重难点及重难点的解决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本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本节知识点的内涵、外延、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本节知识的进一步应用还不能达到本节的学习目标。

这就需要教师对本节的重难点、本节知识点的内涵、外延、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本节知识的进一步应用用精练的语言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强调,使学生对本节知识形成清晰的网络,能熟练的应用本节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但是讲解不可过多,仅仅针对学生提出的普遍性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的、应用比较广泛的问题进行讲析和强调。

(本环节需要8-10分钟)。

一节课讲10分钟,甚至更少时间,可能要引起很多老师的担忧:讲课时间这么少,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能否会应用?这个担忧是有必要的?如果你不能够真正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不能够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把握不住精讲应注意的问题,你的担忧肯定要变成现实!教师解析这一环节是本教学模式的画龙点睛之举,是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知识点进一步纵横联系、知识深度应用的关键环节。

我们必须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迅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显示出来得知识水平,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课堂安排。

(五)作业反馈本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作业反馈。

学生在经过自学、置疑、解疑、教师点拨后做本节课的作业。

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这样做可以:1、下课时要交作业本,促进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积极主动地学和练,提高他们的效率。

2、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做对课堂作业的就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

3、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解题能力。

4、课堂作业下课时都交了,真正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

5、课后学生轻松了,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作业,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做题或思考题。

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哪些同学课后需要“开小灶”,使课外辅导更有针对性。

具体操作如下:1、布置课堂作业。

2、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3、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

作业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

2、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在作业设计上,应将知识、素质、能力的考查统一起来,既有知识性、分析性题目,又有应用性、直觉形象性题目3、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