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林西矿-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架应用与研究
ZFT25000/20/38型端头支架在一矿的试验与应用
ZFT25000/20/38型端头支架在一矿的试验与应用文章结合阳煤一矿在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架的试验,系统性的总结和对比了使用的ZFT25000/20/38型端头支架的应用效果,表现出了其突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对我矿综放工作面端头维护和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保证了回采的正常推进。
标签:端头支架;试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工艺、技术和设备等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煤矿井下实际生产过程中。
综放工作面端头区域的维护与管理一直是影响我矿回采工作面生产的一个难点,严重制约着我矿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矿结合81201工作面现场综放面地质条件在工作面进风端头处试验使用了ZFT25000/20/38型端头支架,经过4个多月的试验使用,现将该端头架在81201工作面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1 工作面概况本工作面位于北丈八井北翼十二采区西部,北丈八井北翼十四采区以东,荫营煤矿以南,本采区81202工作面(已回采)以西,本采区回风巷以北。
对应上方为三矿3#煤层71612、71610、71608、71606、71604、71602、71616、71614、71611回采工作面采空区;6#煤层6201、6202、6203、6204、6208回采工作面采空区。
工作面走向长1361m,工作面倾斜长2218m。
面积296698m2。
煤层平均厚度为7.49m,可采储量为2616377.91吨。
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结构复杂,上部含一层稳定的夹石,煤层总厚度最大8.10m,最小6.35m,平均为7.49m。
煤层节理发育。
煤层节理产状:46°∠60°直接顶为黑色泥岩,平均厚度1.70m;老顶为灰色石灰岩,平均厚度9.25m;直接底为黑色泥岩,平均厚度1.65m;老底深灰色细砂岩,平均厚度3.14m。
2 ZFT25000/20/38端头支架在81201工作面端头的应用情况2.1 ZFT25000/20/38端头支架的结构及技术参数81201工作面进风端头处使用的ZFT25000/20/38H端头液压支架共包括为两架一组,每组支架分左右两架分别布置在转载机两侧的落地槽段,两架对称布置,与工作面支架、过渡支架配套使用;支架前移以转载机作为生根点,左右支架分别进行;端头架整体支护长度为10.76m,端头架的长度为14.51m,主要结构包括顶梁、掩护梁、底座、连杆、前梁及液压系统等。
林西矿2015年安全高效矿井汇报材料1
开滦(集团)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总结一、矿井基本情况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西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境内。
距市中心区直距22km。
东与原唐家庄矿接壤,西和吕家坨矿毗邻,北同赵各庄矿相连,南至古冶区北安各庄村。
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27.8″至118°28′28.1″;北纬39°40′09.6″至39°44′17.0″。
矿区走向长度约8.2km,倾斜宽度4.0km,矿区面积为27.8019km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230万吨/年,经过多年来矿井技术改造,产量在企业重组后逐年递增,2015年核定生产能力150万吨/年。
矿井采用立井、暗立井分水平分石门的开拓方式,现有一对中央立井和边界风井。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在井田中央布置有主井、副井两个立井作为进风井,在井田上部边界中间布置一个立井作为回风井。
采区开采为阶段石门煤层群联合开采。
煤层间开采顺序为自下而上的上行开采,采区内同一煤层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回采工作面布置均为走向长壁方式;各煤层均采用一次采全高;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
二、2015年“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指标完成情况百万吨死亡率为零,杜绝了重伤及二级以上非伤事故,月均千人负伤率仅为1.57‰,安全质量标准化保持了一级水平,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达到优级。
全年完成原煤产量132.2825万吨,矿井综合单产达到 6.1万吨/个·月,原煤生产效率达到5.238吨/工;单进545.6m/个/月,掘进进尺13900m,机掘进尺6831m,各项指标继续创出新高,达到了行业二级水平。
采掘关系正常,实现了有序衔接。
矿井三量符合规程要求,采区采出率达到83.6%,采煤机械化程度100%,综掘机械化程度达到52.1%。
全年实现利润6431万元,完成了年初确定的既定目标。
三、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主要做法(一)推进“提质降本增效”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经济效益2015年我公司全面落实煤业公司“提质降本增效”管理理念。
2015年林西矿-厚煤层分层开采注水再生顶板研究详解
附件1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技术创新计划项目
任务书
项目名称:厚煤层分层开采注水再生顶板研究
承担单位: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李振国
参加单位:生产技术部、相关回采单位
项目专业:采、掘、开
计划年度: 2015年度
起止年月: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
填报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填写说明:
1、计划项目任务书由项目申报单位(即承担单位)会同参加单位详细填写。
2、项目专业分为:⑴煤炭开采、⑵地测、防治水、⑶机电、自动化、信息化、⑷矿建、生产准备、⑸通风、安全、⑹洗选、煤质、⑺煤化工、⑻节能减排、⑼医疗卫生
-13-
2015年开滦集团公司技术推广项目汇总表
-14-
2015年开滦集团公司技术需求项目汇总表
-15-
抄送:财务部,杨忠东,集团副总工程师。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 2014年11月7日印发-16-。
林西矿业公司高强大预应力锚杆支护研究应用实践
林西矿业公司高强大预应力锚杆支护研究应用实践摘要:林西矿作为百年老矿,现已进入深部开采。
由于深部开采地应力大,矿压显现复杂,使得巷道支护问题一直是影响矿井正常生产的瓶颈。
多年来,虽然也在不断地进行支护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巷道支护的难题。
巷道压力大,变形量大,维修量大,施工慢,不仅影响工作面的正常掘进,也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为解决大采深、高应力、强底鼓等复杂条件下巷道支护这一难题,经过实践总结出采用高强度、大预应力锚杆及其配套支护材料是解决深部大地压巷道支护成功的最有效的手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强大预应力锚杆支护研究实践1 高强度、大预应力锚杆及其配套支护材料1.1 支护机理巷道开挖后,围岩中的应力状态由原来的三向应力转变为二向应力状态或低围压下的三向应力状态,此时顶板中垂直应力大为减小,水平应力急骤增大,这种应力分布状态,使巷道顶板稳定性大大降低。
通过在顶板中镶入锚杆并对顶板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使顶板岩层受水平应力作用时处于横向压缩状态,形成压力自撑结构,从而阻止顶板围岩体的破坏,消除离层,减缓两帮围岩的应力集中,达到维护围岩稳定的目的。
新的岩梁厚度成倍的增加,使顶板对煤帮的压力扩散到煤体深部,控制住片帮,维护顶板的稳定。
预紧力的大小之所以对顶板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因为当预紧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顶板处于横向压缩状态,形成预应力承载结构,这种锚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支护”。
充分强调和利用了预应力支护理念,利用高预应力支护手段,最大限度地控制顶板初期变形,消除或大大减缓了顶板离层,大大提高了围岩支护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实际支护效果。
1.2 巷道基本情况该区域位于8-10暗井对应地表位置以北1400米左右有石榴河通过,在林西矿业公司井田单斜区域构造块内,两侧均已经回采,下伏9煤层无采掘工程,上覆7煤层均已回采。
顶板:老顶为粉砂岩,厚度3.2~4.2,黑灰色,以石英长石为主,具水平层理。
2015年林西矿-孤岛深部胶结再生破碎顶板控制技术研究
附件1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技术创新计划项目
任务书
项目名称:孤岛深部胶结再生破碎顶板控制技术研究
承担单位: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李振国
参加单位:生产技术部、相关回采单位
项目专业:采、掘、开
计划年度: 2015年度
起止年月: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
填报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填写说明:
1、计划项目任务书由项目申报单位(即承担单位)会同参加单位详细填写。
2、项目专业分为:⑴煤炭开采、⑵地测、防治水、⑶机电、自动化、信息化、⑷矿建、生产准备、⑸通风、安全、⑹洗选、煤质、⑺煤化工、⑻节能减排、⑼医疗卫生
-13-
2015年开滦集团公司技术推广项目汇总表
-14-
2015年开滦集团公司技术需求项目汇总表
-15-
抄送:财务部,杨忠东,集团副总工程师。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 2014年11月7日印发-16-。
端头支架牵引装置的研制应用与改进
端头支架牵引装置的研制应用与改进摘要: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工作面地质构造趋于复杂,矿压显现更加突出。
主要表现为:工作面前方直接顶破碎严重,顶板压力增大,两巷端头维护困难等,直接影响矿井的生产安全。
在分析采煤工作面液压端头支架使用过程中,受回采作业现场实际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方案及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端头支架牵引装置,本文详细论述了这种装置的研制背景、工作原理及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的改进效果。
关键词:液压端头支架;自移牵引装置;研制应用及改进引言采煤工作面端头是连接回风巷和运输巷的关键部位,担负着煤炭、物料运输,进回风、行人等任务。
此处控顶面积大,并且在掘进两巷时曾受一次压力重新分布的影响,同时由于巷道支护初撑力一般都很小,直接顶经过了一次松动下沉,顶板遭到破坏,特别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顶板大量下沉。
再加上机头、机尾和其他设备体积大,在移动这些设备时,又必须反复支柱撤柱,使顶板更加破碎,给该处的顶板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采煤工作面两个端头处最容易发生冒顶事故,是采煤工作面事故率最高的地点。
在煤矿回采作业过程中,为更好地管理工作面上、下出口安全通道,现在多采取加装端头支架的方式管理顶板,并与工作面运输机通过逐一对应的推拉装置实现铰接、拉移,从而在推拉运输机、支架的同时,实现对顶板安全管理,保证正常回采推进。
1方案研制背景1.1煤矿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1)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工作面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1.8m;出口20m向外高度不低于2.0m。
(2)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通风断面不得低于10㎡。
1.2 上、下顺槽压力大在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受沿空巷道及顶板破碎等回采因素影响,两顺槽压力显现明显,巷道围岩变形位移量大,运输机机头、机尾处行人通道不足,人员通行不畅,不符合要求;且胶带机顺槽因巷道变形位移量大,导致工作面运输机头与转载机尾搭接点尺寸不好控制,影响正常出货。
综采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架的应用与推广
3 . 2 . 6 调试,投入生产。
5 . 3 适用范围广 ,可用于锚网巷道或拱形棚子巷道 主要用于棚子支护,由于拱形棚子支护的巷道 ,涉
及 到得 提 前将 永久 支 护 的金属 棚 子 替换成 临 时支 护 ,故
4 端 头 ,超前 支架 的使 用
端头 、超 前支 架液压支架是 由左 、右 两台支架组
再进行组装即可。在进行分解时也要注意把胶管、液压
元件 这些 易 丢物 品放 在 一起 管理 , 由专 门的管 理人 员保
管,以防运输途中出现损坏,千斤顶、立柱这种零件一 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标号处理,较大 的零件要捆绑结实 , 掌握运输车的重心进行放置零件。
3 . 1 . 3 进 行 井下 安 装 工作 时 ,第 一 要 把巷 道 全 部
型超 前支 架上 、 下机 头最 多可 安排 4 人 ,少 的时 候2 人, 大 大 降低 了定 员人 数 ,提 高 了生产 效 率 ,劳动 强度 也 降
低 了不 少 。
3 . 2 . 5 将 顶 梁 于连 杆 机 构 安装 好 后 ,必 须在 连 杆 和掩 护梁 之 间用 硬木 楔 上 ,使之 固定 不 动 , 以免 在 安装 前梁 时 ,连 杆 以外移动 而造 成事 故 。
要保证 临时支护巷道的宽度,宽度要能保证Z T 2 ×4 0 0 0 — 1 8 / 3 5 型超前支架顺利通过 , 通过使用Z T 2 ×4 0 0 0 - 1 8 / 3 5 型超前支架 也发现一 些不足 : ( 1 )使 用过程 中,必须保证 上下超 前的高 度,对于巷道不好的地段必须提前进行清卧 ,以保证
步距。
参考文献
【 1 】 沈 阳天安矿 山机 械科技 有限公 司.端头、超前 支架产
煤矿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架应用有经验
煤矿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护管理型放顶煤端头液压支架是在总结和吸收国内放顶煤端头支架研究与使用优缺点基础上,结合现场综放面地质条件,为了解决放顶煤工作面出口地支护与维修困难和帮助安全生产,而设计地.该端头支架地主要用途:支护工作面出口顶板,随着工作面向前推移,能够推移前、后部刮板输送机及转载机,做到相互交替移架及时支护,实现综放面连续生产,增加了煤炭资源回收,提高了推进速度.、高产高效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煤矿根据下组煤9-10-11煤地地质构造条件,在分析端头支架选型时应当注意地工艺问题和技术参数基础上,参照该下组煤煤层已开采工作面地底板分类结果,对照煤层地围岩条件,找出了适应该煤层工作面高产高效综采液压支架应具有地技术工艺和今后发展方向,为下组煤煤层地高产高效开采使用地液压支架提供了理论基础.、端头支架在工作面顺槽地应用煤矿地工作面顺槽长期以来普遍采用十字梁或者一字梁配合液压单体支护地超前支护形式,人工支、回棚劳动强度大,支护强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支护效果比较差,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成了制约矿井产量提高与采煤工作面快速推进地瓶颈.为此,他们在工作面运输顺槽开始使用端头液压支架,取得了一定地效果.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起初我矿综放工作面生产管理经验少,全矿干部与职工管理经验和操作水平低,综放工作面地前窜后滑控制不好,造成端头支架地使用空间无法保证,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地困难,后研究决定工作面端头支架没有投入使用,我矿领导积极组织与厂家、科研院校研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经过大家地不懈努力,对端头支架进行改造,增加了调架油缸、操作手把位置等几方面,在工作面运输顺槽开始改用端头液压支架,取得了较好地效果.端头支架共包括为两架一组,两架对称布置,与工作面支架、过渡支架配套使用.主要结构包括顶梁、掩护梁、底座、连杆、前梁及液压系统等.端头架整体支护长度为10.76m,端头架地长度为14.51m.每组支架分左右两架分别布置在转载机两侧地落地槽段.支架前移以转载机作为生根点,左右支架分别进行.①井下组装.端头支架地整体长度及重量均超过副井运输地要求,因此需要在地面车间进行解体,然后在井下现场组装.端头支架布置在综采工作面与工作面运输巷地交汇处.端头支架与综采工作面第一架过渡相邻,转载机布置在端头支架中间,前、后运输机机头分别布置在端头支架地左架前部和后部.②操作步骤.运输顺槽端头割煤、拉移前后部运输机和转载机、端头支架地操作步骤如下:采煤机在机头割通后→推移前部机头→拉后部机头→推移转载机→拉移顺槽端头支架地本架→拉移顺槽端头支架地邻架.工序完成后,转载机利用端头支架自移机构拉移转载机.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端头支架地优点:①综放工作面端头处在采、运、支设备地交汇点,设备布置密集,能有效将各设备进行合理地布置规划,增大了人员操作空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②综放工作面端头是顶板维护地重点也是顶板管理地难点.端头围岩在多种支撑压力地作用下,受采动影响最大,矿压显现复杂,使用端头架支护面积大,大大地提高了端头支护强度,加强了端头地顶板管理,改善端头地支护状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③减少职工繁重体力劳动,提高了劳动工效.④降低端头处事故率、保证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地条件和可靠地保障.、端头支架改造应用由于国内尚无成熟地用于综放工作面两个端头地放顶煤支架,因此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架普遍存在着不放煤或者少放煤地现象.通过分析比较,发现端头支架虽然不具备放顶煤地功能,但是用于端头结构合理,较好地满足了前后输送机机头、机尾对支护空间地需要,通过改造完全可以使其具备端头放顶煤地功能.这就是下一步我们地重点工作,我们相信一定会取得了良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附:端头支架工操作规程端头架图端头支架工操作规程一、上岗条件第条端头支架工必须熟悉端头支架地性能及构造原理和液压控制系统、作业规程和工作面顶板控制方式,能够按完好标准维护保养端头支架,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二、安全规定第条移设端头架时,必须在转载机和刮板输送机停机状态下移设.第条必须掌握好支架地合理高度:最大支撑高度,不得大于支架地最大使用高度;最小支撑高度,不得小于支架地最小使用高度.第条严禁在井下拆检立柱、千斤顶和阀组.整体更换时,应尽可能将缸体缩到最短;更换胶管和阀组液压件时,必须在“无压”状态下进行.第条拆除和更换部件时,必须及时装上防尘帽.严禁将高压敞口对着人体.第条备用地各种液压软管、阀组、液压缸、管接头等必须用专用堵头堵塞,更换时用乳化液清洗干净.第条检修主管路时,必须停止乳化液泵并采取闭锁措施,同时关闭前一级压力截止阀.第条严禁随意拆除和调整支架上地安全阀.第条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地移架顺序移架,不得擅自调整.第条移动端头支架、过渡支架时,必须在其他人员撤到安全地点之后方可操作.第条移架受阻时,必须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操作.第条必须保证支架紧密接顶,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第条处理端头支架上方冒顶时,除遵守本规程外,还必须严格按照制定地安全措施操作.三、操作准备第条备齐板手、钳子、螺丝刀、套管、小锤等工具,形销、高低压管、接头、密封圈等备品配件. 第条检查支架有无歪斜、倒架,支架前端有无冒顶,顶梁与顶板接触是否严密,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等.第条检查结构件,看顶梁、千斤顶、立柱、推移杆、底座箱等是否开焊、断裂、变形,有无联结脱落,螺钉是否松动、压卡、扭歪等.第条检查液压件,看高低压胶管有无损伤、挤压、扭曲、拉紧、破皮断裂,阀组有无滴漏,操作手把是否齐全、灵活可靠、置于中间停止位置,管接头有无断裂,是否缺形销子;千斤顶与支架是否牢固.第条检查铺网工作面,网铺地质量是否影响移架,联网铁丝接头能否伤人;坡度较大地工作面,端头过渡支架及刮板输送机防滑锚固装置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第条放顶煤工作面还应检查后部输送机是否拉移到位.第条对存在问题,应及时向班长汇报处理;支架有可能歪架、倒架、而影响对顶板控制地,应准备必要地调架千斤顶、短节锚链或单体支柱等,以备下一步移架时调整校正.四、支架地操作型端头支架是由左、右两台支架组成,各架均为邻架操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条正常移架操作顺序:.先清除妨碍推转载机及移架地障碍物;检查液压管路地连接是否正常,有否漏液或挤压、卡现象,检查前后输送机机头位置及各连接处连接是否正常可靠.如存在问题应及时处理方能进行推移操作. .两人配合操作,一人负责前移支架,一人操作防倒、防滑千斤顶;.移架前将防倒、防滑千斤顶全部放松,以防被顶坏;.操作移架千斤顶手把,两架移架千斤顶活塞杆同时伸出,同时降低各顶梁立柱,当支架可移动时立即停止降柱.. 先拉回后输送机,待前输送机推移完毕后,推移转载机到位后,再分左、右交替移架,使支架移至规定步距,最后,支起各顶梁和顶板接触并撑住,.升柱同时调整平衡千斤顶,保持顶梁与顶板严密接触约秒,使支架达到规定初撑力;.操作完毕后将手把扳回“零”位.第条移架操作时要掌握八项操作要领,做到快、匀、够、正、直、稳、严、净,即:.各种操作要快;.移架速度要均匀;.移架步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支架位置要正;.顶梁与顶板接触要严密不留空隙;.煤、矸、煤尘要清理干净.第条移架受阻达不到规定步距,要将操作阀手把置于断液位置,查出原因并处理后再继续操作. 第条工作面遇断层、硬煤、硬夹石层需要爆破时,必须把支架地立柱、千斤顶、管线、通讯设施等掩盖好,防止崩坏.六、收尾工作第条清理支架内地浮煤、矸石及煤尘,整理好架内地管线,清点工具,放置好备品配件.第条向接班地液压支架工详细交待本班支架情况、出现地故障、存在地问题.按规定填写液压支架工作日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支架地维护和故障处理第条为保证支架地正常使用,确保生产地正常进行,延长支架地使用寿命,必须进行日常地维护和维修工作,并及时排除和处理故障,从而保证使用地可靠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新阳煤矿二〇〇九年十月十四日新阳煤矿综放工作面端头架管理经验新阳煤矿二〇〇九年十月十四日。
2015年林西矿-复杂条件下百万吨作业线配套设备的研究
附件1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技术创新计划项目
任务书
项目名称:复杂条件下百万吨作业线配套设备的研究
承担单位: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刘云宽
参加单位:生产技术部、相关回采单位
项目专业:采、掘、开
计划年度: 2015年度
起止年月: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
填报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填写说明:
1、计划项目任务书由项目申报单位(即承担单位)会同参加单位详细填写。
2、项目专业分为:⑴煤炭开采、⑵地测、防治水、⑶机电、自动化、信息化、⑷矿建、生产准备、⑸通风、安全、⑹洗选、煤质、⑺煤化工、⑻节能减排、⑼医疗卫生
-13-
2015年开滦集团公司技术推广项目汇总表
-14-
2015年开滦集团公司技术需求项目汇总表
-15-
抄送:财务部,杨忠东,集团副总工程师。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 2014年11月7日印发-16-。
整体顶梁端头支架在煤矿综采工作面中的应用
y i e l d, h i g h e ic f i e nc y o f f ul l y - me c ha ni z e d wo r ki n g f a c e . Ke ywor ds: wh o l e r o o f b e a m e n d s u pp o r t; f ul l y — me c h a ni z e d wo r k i n g f a c e; s up po r t i ng p r a c t i c a l e f f e c t
Abs t r ac t : An al y s e d t h e a p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e wh o l e r o o f be a m e n d s up p o r t o n t h e a c t u a l f ul l y - me c h a n i z e d mi n i ng f a c e. Th r o u g h t h e c he c — k i n g c o mp ut a t i o n s o f s t r u t t o p a n d e mpi r i c a l e s t i ma t i n g me t h o d, t he wo r k i n g r e s i s t a n c we r e c a l c ul a t e d, t h e s t a t u s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的应用
一、技术革新项目名称: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的应用二、技术革新项目发明人:杨小勇赵文昌三、技术革新项目工作总结1、技术革新项目实施背景一直以来综采工作面皮顺端头采用支设密集支柱方式管理顶板,此种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人工搬运单体支柱加大职工劳动强度。
根据条件不同分别采用DZ31.5-20/100、DW35-25/100 X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其重量分别为80kg、95kg需两人抬运。
(2)支护强度低。
DZ31.5-20/100、DW35-25/100 X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能力分别20T和25T。
(3)回撤支柱安全系数低。
回撤时必须停下转载机,,工作人员不能低于三人,两人回撤,一人观察顶板,掌握安全。
且由于支护强度低顶坂下沉,将支柱压进底板,造成回撤苦难。
2、技术革新项目实施内容(1)利用转载机自重(41.2T,不含破碎机)及其与巷道底版摩擦力,将转载机作为拉移端头支架着力点。
(2)在转载机尾部(整机体上)焊接推移框架。
根据巷道的变化在推移框架上预留三个销孔供拉移位置变化时拉移销销孔的位置变化。
(3)地面制作拉移专用连接头。
(4)安设ZFS5600-17/35型支架一架。
(5)将支架操纵阀固定在转载机挡煤板上,实现对端头支架的远距离控制。
3、技术革新项目创新点改变了皮顺端头的支护方式,增强了支护强度有效的控制了顶板。
4、技术革新项目改进建议或努力方向通过立项实施应用后,在南中工作面应用后,有效的减少了密集回撤时的人工投入,并杜绝回撤的危险系数,但在设计及应用上仍存在不足,需在制作及材质上进一步优化设计。
现在4306工作面进行安装。
四、技术革新项目取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分析有效的解决了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强度小,顶坂控制困难,回撤时人员投入大,危险系数大,以及回撤浪费时间多等诸多弊端,为综采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有力保证。
五、技术革新项目验收结论及建议奖励标准经技术革新项目验收,建议给予元的奖励附件1:技术革新项目实施前后对照图附件2:技术革新项目实施人员奖金分配方案赵文昌杨小勇李修洪司纪家连平小张涛陈田锡林顺仁。
综采工作面端头、超前支架的应用与推广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2015年1月中-84
2015年第2期(总第317期)NO.2.2015 ( CumulativetyNO.317 )本区主要控矿构造是断层构造,根据大桂山地区铅、锌、银、钨、金等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矿体产于北西向断层破碎带及其旁侧硅化破碎岩石中。
(3)地形地貌标志:矿区矿化受一定构造控制,又与硅化及角砾化关系密切。
由于这种构造硅化带抗风化极强,在地貌上,硅化带表现为正地形,沿山脊、高地分布;角砾化表现为负地形,沿冲沟分布。
这些沿北东向分布的山脊、冲沟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4)矿物标志:黄铁矿、方铅矿是本区找银矿的间接找矿标志。
不规则状黄铁矿与银矿成正相关系;方铅矿化较富地段银矿品位较富。
(5)围岩蚀变标志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而地表露头一般显示为硅化、褐铁矿化。
(6)物化探异常标志:激电扫面异常联合可控源音频大地剖面测深异常是寻找含银隐伏矿体最好的方法之一,化探Ag异常可发现银矿点。
5.2 找矿方向本区处于大桂山隆起的西部,属大桂山金、银、铅、锌、铜、钨等多金属矿区的组成部分,矿区表土覆盖层厚,植被发育,难以见到露头矿点,后经探槽揭露矿体的控矿构造带,仅为弱的矿化,均未形成矿体,而矿区探矿只采用浅部山地工程,没有用到钻探等其他手段,通过以区域地质特征和矿区坑探揭露的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区域成矿条件和构造控矿机制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矿区深部断裂、裂隙带、断裂产状转折部位、背斜轴部、背斜翼部层间破碎带、背斜倾伏端、向斜扬起端等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而且根据坑道取样分析得知往深部银有变贫的趋势、白钨矿有变好的趋势,矿区边上就有黑钨矿石英矿脉产出,则往深部有转变为白钨矿的可能。
参考文献[1]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黄茅坪银矿详查地质报告[S].[2] 广西地矿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城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3] 未必则,等.北京房山变质核杂岩结构[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作者简介:何际高(1958-),男,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茂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管理和地质技术。
工作面端头区稳定性分析及端头支架选用
i n he t e n d z o n e , he t e n d s u p p o r t wa s a s a s ma l l s t r u c t u r e . Ac c o r d i n g t o he t me ho t d e n s u r i n g he t s t a b i l i y t o f t h e l a r g e
Wa n gK a i — bo
( S h a n x i C h a n g z h i L u ’ a n G r o u p S i ma c o a l i n d u s t r y l i mi t e d c o mp a n y , S h a n x i C h a n g z h i 0 4 7 1 0 5 )
与工作 面中间部位 的煤柱规 律有很大 的不 同 ,从而
中的 1 2 1 6工 作 面 ,西 部 为 二 采 区 南 翼 大 巷 ,东
部 为经 纺 铁 路保 护 煤 柱。1 2 1 5 工 作 面可 采 长 度 为
7 5 2 . 8 7 m,切 眼长度 1 1 0 m,刀把切 眼长度 1 0 5 m。
a n d s ma l l s t r u c t u r e s , he t e n d b r a c k e t wh i c h i s s u i t a b l e f o r t h e c h ra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S i ma mi n e i s p r e l i mi n a r i l y s e l e c t e d .
文献标识码 B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5 — 2 8 0 1 . 2 0 1 6 . 1 2 . 0 0 4
综放面端头支架放煤技术的应用
综放面端头支架放煤技术的应用作者:赵金刚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19期赵金刚(枣矿集团鲁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枣庄 277021)摘要:综放面端头支架放煤技术是近几年新兴的高效采煤技术,由于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采煤作业的效率和进度,对于保证采煤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财产安全具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对于此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处在初步探索发展过程。
对端头支架放煤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归纳,促进了技术本身的完善和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为经济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关键词:综放面端头支架放煤技术应用采煤作业探索发展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068-01综放面端头的支架放煤技术研究和应用在现在的采煤作业中比较普遍,对于采煤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有着根本的保障。
应用了这项技术的企业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更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来进行下一步生产和技术研发的应用。
可以说此项技术为企业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这项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应用过程还不成熟完善,对于注意事项的参照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加以归纳和总结,为后来的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1 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情况由于实际的工作面地质不均衡,导致了在采煤作业掘进过程中,巷道的压力过于强大,顶板的承受能力超过有效负荷,漏顶和冒顶现象时有出现,而且在综放面的端头支架防放煤过程中,对于设备的日常养护和有效的操作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性[1]。
2 端头放煤技术的具体应用2.1 工作面支架的实际选型要求和应用的技术参数2.1.1 端头支架选用的基本条件需求(1)无支撑空间要满足实际的大型采煤机械设备的运转和传送,做到不妨碍正常的备件更换和日常养护工作[2]。
(2)支架组装拆卸灵活,保证整个工作的快速高效。
回采工作面不规则开采技术在林西矿的应用
回采工作面不规则开采技术在林西矿的应用结合开滦林西矿业公司1093和1023工作面开采的实际,在分析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现状的基础上,对综采旋转开采工艺方式、巷道布置和支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标签:不规则开采技术应用0 引言林西矿业公司是一个已有一百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可采煤炭资源濒临枯竭,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为维持矿井生存,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必须在构造区域进行储量挖潜,但受构造影响,工作面正规布置开采非常困难。
鉴于此,研究在不规则工作面块段条件下的综采旋转开采技术,并在1093二面和1023下面进行了尝试,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并且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应用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从而可以进一步的挖掘出综采机械化的应用水平,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能够对提高煤炭采出率也有很重大的意义。
现以林西矿业公司1093-2综采工作面为例,针对不规则工作面块段条件下的综采旋转开采技术进行分析。
1 工作面概况1093-2工作面位于林西矿业公司开平主向斜区域,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走向和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煤层结构复杂,含1~2层夹石,煤层厚度1.7~4.0 m,平均3.2 m,属于较稳定煤层。
老顶:厚度9.7 m,灰色细砂岩,泥质胶结,遇水易风化;直接顶:厚度15.0 m,褐灰色含砾中砂岩,块状、成分以石英、燧石为主;伪顶:厚度0~0.5 m,黑色泥岩,层状、易碎;直接底:厚度0.9 m,深灰色粉砂岩,块状、含植物化石;老底:厚度7.0 m,灰色细砂岩,具有水平层理。
煤层倾角18~35°,平均23°。
煤层开采深度834~749 m,平均走向长807m、倾斜长80m,可采储量27.9万t。
2 工作面巷道布置现状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工作面巷道布置如图1所示(略)。
1093-2工作面转弯角度157°,第一个拐点与运输巷夹角为23°,工作面最大长度为83m,即拐点处,机头伸长,而无液压支架支护的空间,工作面输送机需要加长。
综采工作面优化设计与应用
综采工作面优化设计与应用摘要:通过对矿区实际情况做相关实地分析,对综合机械化设备的程度及水平的比对,考虑到断层等地质条件的影响,对工作面的优化设计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采取一定的措施手段,有效维持矿井正常生产,缓解工作面衔接紧张的局面。
由于采煤生产技术与经验并不丰富,在地质允许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工作面推进长度,进一步减少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倒安装次数,不断提高矿井采出率。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综采工作面优化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优化设计;应用1、前言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为百年老矿,井深巷远、矿山压力比较大,资源储量枯竭,工作面走向长度较短,倒安装频繁,造成回采衔接紧张,为了最大程度的回收煤炭资源,减少倒安装次数,缓解回采衔接的紧张局面,对2023-2工作面进行优化设计,实施跨石门开采,可有效提高回采率,降低万吨掘进率,合理开发资源,缓解回采工作面衔接紧张的局面,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薄煤区域、煤柱线及地质资料分析,将工作面延伸着12石门以东140米,走向方向与上伏1023工作面一致,面长修改为110米,减少跨石门开采时的采动压力影响,达到最佳的优化效果。
本文以此为背景,对综采工作面优化设计与应用进行总结分析。
2、综采工作面的优化设计2.1优化煤巷的工作面布置对煤巷的工作面布置按照煤层不同的类型及开采煤矿实际情况,可简单分为单巷、双巷及多巷等形式。
一般综采煤层工作面进回风巷时,经常采用双巷布置方式,目的是为满足矿井在通风、排水、快速掘进及运输等方面的需求,确保施工安全。
巷道在施工结束后,当工作面采至工作面预定收尾位置时,对机巷和风巷进行互相调换,可在综采工作面置入必要的通风系统,并合理调整运煤系统。
2.2优化工艺技术a)综采工作面进行施工时可采用过联巷回采法,在距离联巷20m及距离原锚杆巷道大约20m内,采用1m限位梁与单体支柱相配合的方法,走向支护,保证回采进程顺利。
连体木垛被应用在穿层巷道与下位巷道的煤层处,规定严格的走向与倾向标准。
端头支架、超前支架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与研究
超前支架、端头支架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研究摘要:从工作面概况、采煤方法及设备型号、液压支架的布置、效益分析等方面,论述了端头液压支架代替密集支护在发凤凰山矿综采工作面的应用。
关键词:综采;端头液压支架;液压单体;密集;支护1 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现状及局限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
即采煤工作面两顺槽20m范围内必须采取超前加强支护。
传统的采煤工作面两顺槽超前支护主要以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进行支护,根据巷道断面及顶板压力情况确定支护参数,以确保安全出口的畅通。
但是在特殊地质条件和临面开采时,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进行超前支护的局限性逐渐表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支护强度低。
对于顶板压力较大的煤层,达不到支护强度,易造成工作面安全出口处顶板下沉,单体支柱钻底多,回撤困难,特别是工作面后部密集切顶处尤其如此。
(2)支护速度慢。
由于单体液压支柱、顶梁支设及回撤速度难以大幅度提高,制约了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难以实现高产高效。
(3)劳动强度大。
由于支设回撤单体支柱及顶梁频繁,造成工作面回采使用人员多,劳动强度大。
(4)成本高,安全性差。
因顶板压力大或操作等原因,支柱、顶梁、柱鞋的损坏量较大,增加成本支出。
并且工序复杂,人工操作多,造成事故的概率较大。
综采工作面端头的支护方法综采工作面两端头常规的支护方法是人工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木柱帽进行密集支护,单体支护间距要求不得大于1 m,人工搬移支柱次数为1次/根/循环,且综采工作面两端头受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影响属应力极不稳定区,人工操作时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凤凰山矿首次在综采工作面采用端头液压支架代替端头密集支护的办法进行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工作面概况2采煤方法及设备型号主要采煤配套设备见表1。
2015年林西矿-高应力破碎顶板充填开采应用研究详解
附件1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技术创新计划项目
任务书
项目名称:高应力破碎顶板充填开采应用研究
承担单位: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刘云宽
参加单位:生产技术部、相关回采单位
项目专业:采、掘、开
计划年度: 2015年度
起止年月: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
填报日期:2014年11月25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填写说明:
1、计划项目任务书由项目申报单位(即承担单位)会同参加单位详细填写。
2、项目专业分为:⑴煤炭开采、⑵地测、防治水、⑶机电、自动化、信息化、
⑷矿建、生产准备、⑸通风、安全、⑹洗选、煤质、⑺煤化工、⑻节能减排、⑼医疗卫生
-14-
附件2
2015年开滦集团公司技术推广项目汇总表
-15-
-16-
附件3
2015年开滦集团公司技术需求项目汇总表
-17-
-18-
抄送:财务部,杨忠东,集团副总工程师。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2014年11月7日印发
-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技术创新计划项目
任务书
项目名称: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架应用与研究
承担单位: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刘云宽
参加单位:生产技术部、相关回采单位
项目专业:采、掘、
计划年度: 2015年度
起止年月: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
填报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填写说明:
1、计划项目任务书由项目申报单位(即承担单位)会同参加单位详细填写。
2、项目专业分为:⑴煤炭开采、⑵地测、防治水、⑶机电、自动化、信息化、⑷矿建、生产准备、⑸通风、安全、⑹洗选、煤质、⑺煤化工、⑻节能减排、⑼医疗卫生
-14-
2015年开滦集团公司技术推广项目汇总表
-15-
2015年开滦集团公司技术需求项目汇总表
-16-
抄送:财务部,杨忠东,集团副总工程师。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 2014年11月7日印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