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审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确保高校经济运行健康的重要手段。
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审计标准不统一、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结果不及时公布、审计制度缺乏监督机制。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统一的审计标准、规范审计程序、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机制。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并实施对策,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今后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应重视这些问题,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保障高校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审计标准,审计程序,审计结果,监督机制,高校经济运行,效率,质量1. 引言1.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保障高校经济运行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问题包括审计标准不统一、审计程序不够规范、审计结果不及时公布、审计制度缺乏监督机制等。
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建立统一的审计标准,规范审计程序,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并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机制。
通过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实施对策,可以确保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增强高校经济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进而促进高校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认识,并积极采取对策予以解决,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2. 正文2.1 问题一:审计标准不统一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标准不统一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各个高校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体制,甚至不同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导致审计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情况不仅容易引起审计结果的不公正,也给高校经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审计标准不统一会导致审计过程中的混乱和不公正。
不同的审计标准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重点、方法不同,进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审计标准不统一也容易给高校管理人员造成困惑,不清楚应该按照哪种标准来做经济责任审计,容易引起管理混乱。
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高校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并解决高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但是,在高校内部审计整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整改效率和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问题1.整改措施不够具体在高校内部审计整改中,常常出现整改措施不够具体的情况。
在整改方案中缺乏可行性,无法实现可靠的整改目标,无法达到审计工作的实际效果。
2.整改执行不力一些高校虽然在整改方案中制定了可行的措施,但在实际的整改执行阶段,却执行不力,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导致整改不能不断地推进。
3.缺乏有效的监督高校内部审计整改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没有完善的监督措施,无法确保整改的质量和效率。
4.整改效果缺乏评价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完成后,缺乏对整改效果的评价和总结,不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缺乏反馈机制,无法满足高校的发展需要。
二、对策1.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方案时要有具体的目标、措施和计划,保证方案的可行性。
整个方案应该是系统的,全面地考虑到整改的各个方面,确保整改能够顺利地实现。
在整改方案中要明确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员,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全面、深入地执行整改方案,推动整改持续地发展。
3.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检查整改情况和实施效果,确保整改能够得到持续的推进和提高。
同时,要加强对责任人的督促力度,确保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对整改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下一次的整改工作提供依据和经验。
同时,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吸收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整改工作方案。
5.加强内审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内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内审员的审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审计资质、整改能力和管理素质。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工作是长期而且全面的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不断完善和提高,才能更好地推动审计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壮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高校经济活动进行的一种特殊审计,其目的是审计高校的经济责任是否得到切实执行,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是否存在经济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审计标准不统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标准目前存在着多样化和不统一的情况。
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由于审计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审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而且,由于审计标准不统一,也容易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公正性,对高校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审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部分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审计工作人员对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缺乏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导致了审计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完整。
一些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着违规行为,损害了高校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3.审计监管不到位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完善审计标准,统一审计标准,明确审计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标准体系。
也要加强对审计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对审计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审计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
2.加强审计人员培训为了提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完善审计人员的素质。
通过举办培训课程、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增强审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为了确保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我们应该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管,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
通过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对自身管理、运行、财务等方面进行自查和检查的一种管理手段。
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使高校管理更加规范和透明。
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内部审计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审计的主体缺乏独立性、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结果未得到有效整改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1.审计的主体缺乏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独立的审计才能够客观、公正地发现问题。
然而在高校内部审计中,审计的主体通常来自高校管理层,由于与被审计对象有着利益关系,难以做到真正的独立审计。
2.审计体系不完善在一些高校中,审计制度还不够完善,审计部门功能不明确,审计任务不统一,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审计结果未得到有效整改一些高校内部审计虽然能够发现问题,但是在整改阶段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跟踪,导致审计结果未得到有效整改。
1.管理层干预由于审计主体通常来自高校管理层,管理层往往会对审计工作进行干预,从而导致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受到影响。
2.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制度不健全导致审计工作分散,审计任务不统一,审计主体无法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3.整改缺乏有效监督1.建立独立审计机构高校应当建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机构的成员应当包括专业的审计人员和高校管理人员,由审计机构负责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3.强化审计结果的整改和跟踪对于审计结果,应当建立有效的整改机制,完善整改程序,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监督和跟踪,确保审计结果得到有效整改。
1.促使高校内部审计独立开展,避免干预高校管理层应当充分尊重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得干预审计工作,保障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2.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任务和程序,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校内部审计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规范管理行为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体系的日益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在保障高校财务和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导致内部审计不够规范、不够有效。
本文将对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二、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1. 人才匮乏:由于内部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审计经验,在高校内部审计岗位上往往出现审计人员匮乏的情况。
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高校或者一些二、三线城市的高校,更是面临着审计人才稀缺的问题。
2. 制度滞后: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相对滞后,一些高校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审计流程不够规范,审计程序不够严谨,审计手段不够先进,审计方法不够科学。
3. 资源不足:由于内部审计涉及范围广泛,面对复杂的审计对象,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审计资源不足的挑战。
一些高校的审计经费不够,审计设备不全,审计技术不够先进。
4. 监督不力: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措施不够到位,监督效果不够显著,导致一些高校内部审计存在操作失误、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针对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加强人才培养:高校应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力度,针对性地设立内部审计专业,并开展内部审计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活动,以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
2. 完善制度建设:高校应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完善审计规章制度,规范审计流程和程序,明确审计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得以规范和科学地开展。
3. 加大投入力度:高校应加大内部审计的投入力度,增加审计经费,更新审计设备,提升审计技术水平,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得到必要的资源保障和支持。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内部管理工作也愈发复杂。
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督和改进高校运行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审计资源不足、审计技术滞后、审计制度不健全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对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审计资源不足审计资源的不足是当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普遍问题。
一方面,很多高校审计部门的人员数量偏少,往往难以应对复杂多样的审计任务;审计部门的经费预算也存在不足的情况,导致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限制。
(二)审计技术滞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也需要借助新技术手段来提升审计效率和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仍存在技术更新滞后、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落后等问题,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
(三)审计监督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为了解决审计资源不足的问题,高校需要加大对审计部门的投入,提高审计人员数量和经费预算。
也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高校需要加强对审计技术创新的推动。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审计技术设备,建设信息化审计平台,培养使用新技术的审计人员等方法来提升审计技术水平。
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审计监督和管理制度,明确审计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确保审计结果得到充分尊重和重视。
高校领导和管理者也需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成为高校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问题1.审计资源短缺。
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职责由校内人员承担,但大部分高校缺乏雄厚的审计人才队伍,导致审计工作难以有力开展。
2.缺乏成熟的审计标准和规范。
由于高校特有的管理和运营特点,这些特点需要特别考虑到审计活动中的安排和实施。
但是,目前的高校内部审计标准和规范还不足成熟,难以满足高校内部审计的要求。
3.审计基础薄弱。
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团队缺乏与复杂性不断提高的高校环境相适应的审计技能和知识储备。
4.缺乏审计安排的平衡。
在高校内部审计计划安排方面,存在采取过于传统的审计和控制的方法和策略的问题。
二、对策1.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高校内部审计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机制,培养更多的审计人才,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审计技能水平,从而保证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完善高校内部审计标准和规范。
制定适用于高校内部审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内部审计的缜密性、有效性和独立性,同时还要考虑到高校的特殊性。
3.加强审计的专业化。
提供专业化的内部审计服务,集中关注核心业务领域,加强考试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审计和监察。
4.平衡内部审计计划的安排。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安排审计工作,以确保各部门和领域都能得到得到充分的关注。
结论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对于提高高校治理水平和增强高校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与规范,完善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素质的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行业的不断变革,传统的《审计学》课程教学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一、《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单一传统的《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忽略了与实际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审计实务知识,缺乏对审计实践应用的深入剖析。
学生学习了大量理论知识却无法与实际情况结合,导致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的欠缺。
2.教学手段陈旧《审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缺乏对审计实践操作的了解和掌握,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资源不足传统的《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着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设备简陋、实践教学条件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缺乏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的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影响了学习效果。
4.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审计学》课程的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实际案例的引入和讲解,导致学生对审计实务操作的认识模糊,对审计实践应用的了解不深刻。
二、对策研究针对传统的《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将审计理论知识与审计实务知识相结合,增加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针对教学手段陈旧的问题,需要创新教学手段,引入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更新教材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设备和条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实践操作中,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度。
大学审计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文化 与营销
大 学 审计 学 教 育存 在 的 问题 与 对 策
张 曼 捷
( 石家 庄 高级技工 学校 ,河北 石家庄
[ 摘
0 5 0 0 4 1 )
要 ] 随着 审计的发 展 , 以及 审计教 育主要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教 学 方法 差异 大 、教 师 的知识 结 构 不完 整、教 师
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审计学教师尚未形成教师梯队、系统的审计教 学案例资料难 以获得。审计学课程教学有 以下措施 : 建立体现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教师评价 系统、培养活跃的审计学教师梯队、多种途径提高审计 学课程的实践操作性、组织 力 量分 阶段 开发 系统 的审计教 学案 例 系统 。 审计 学教 学 改革措 施 通 过 三 个层 次 来设 置 与 实践 ,分 别 为知 识 的认 知 性 层
的某 一 个细 节 的证明举 例 ,教学 中很少 有关 于整个 审计 程
例讲解 ,忽视 了理论 的应用 ,简 单地列举相互独立 的案 例 ,特别强调会计知识的应用 ,使审计成为了变相考察会
计 知识 掌 握程 度 的工具 ,与真 正 的案例 教学貌 合神 离 ;还 有一类 是 理论 与案 例并 重 ,将 案例 穿插 到理论 讲授 中 ,是
次 、 知 识 转 化 为 能 力 层 次 、知 识 的 “ 创新 层 次” 。
[ 关 键词 ] 审计教 育 ;教 学;改革 [ 中图分类号】F 2 7 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5 — 6 4 3 2( 2 0 1 3 )1 3 — 0 0 8 1 — 0 2 门都在不停地变化。审计学教师不但要不断更新这些基础
知识的难度。因此 ,目前审计学教师虽然大部分是审计、 会计 专业 出身 ,但是 由于没有精 力完 全更新 和巩 固相 关 知
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1.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准确理解和应用相关法规、标准以及方法。
他们可能不了解最新的会计准则和行业发展趋势,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准确性和失误。
2. 缺乏独立性与客观性审计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而进行的活动,需要维持独立性与客观性。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审计机构受到政治或经济力量的影响或干扰,导致其无法全面公正地履行职责。
3. 数据可靠性难以保证由于企业数据庞大且复杂,在进行审计时很难完全核查每项交易的真实性和合规情况。
此外,财务报表可能被恶意篡改或欺骗,并通过虚假文件来掩盖事实。
这使得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困难增加。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培训与教育提升审计人员素质至关重要。
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该培训应包括新的会计准则、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2. 审计机构独立性保障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审计机构独立性的监管与管理,并制定相关法规来禁止任何政治或经济干预。
同时,建立透明度高、程序严谨、权力分离明确的审计机构运作体系,确保其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
3. 引入科技手段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数据分析,可以辅助审计人员更好地发现潜在问题与风险点。
该类工具可以自动化处理大量数据并检测异常交易模式,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4. 加强内部控制与合规意识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加强对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各项准则与标准遵守情况的监督。
此外,在财务操作过程中加强合规意识教育,引导员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防止恶意操作和财务舞弊。
5. 提高审计效能对于庞大的企业数据,审计机构可以采取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
通过识别具有高风险的交易、账户和业务流程,将审核重点放在可能存在错误或不规范操作的领域,从而提高审计效果并减少盲目性。
6. 强化合作与沟通审计机构与被审核单位之间应加强合作与沟通。
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审计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审计行业的不断变革,审计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审计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陈旧目前,《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审计理论和方法上,忽视了审计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趋势。
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审计工作并不完全符合,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2. 实践性不足当前《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较少,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初次接触实际审计工作时,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3. 缺乏案例教学审计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而《审计学》课程中缺乏真实案例的讲解与分析。
学生难以理解审计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和难点,无法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4. 教学方法单一现阶段,《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互动、实践性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
这导致学生听课效果不佳,学习兴趣不高。
5. 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审计行业发展较快,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但高校《审计学》课程的师资力量并不足够充足,一些高校在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力量上存在不足。
二、对策研究1. 更新教学内容针对《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新的审计理论和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可以邀请审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和专家参与教学,介绍最新的审计理论和实践案例,让学生获得最新的行业信息。
2. 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了解决当前《审计学》课程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审计实训中心或实验室,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审计案例,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
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高校内部审计是保障学校运行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从审计工作不足、整改效果不佳、审计结果未落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审计人员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整改机制、跟踪评估审计结果、加强审计工作宣传等对策。
总结了高校内部审计整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改进的建议。
展望未来,通过不断完善审计制度、提升审计能力,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将迎来更加有效和可持续的发展,为高校管理和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审计整改、问题、对策、能力建设、整改机制、跟踪评估、宣传推广、建议、发展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独立部门对高校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审计监督和检查工作。
在当前高校管理日益复杂、规模日益庞大的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逐渐浮现出来,如审计工作不够到位、整改工作效果不佳、审计结果未得到有效落实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对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有必要对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本文将围绕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旨在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是影响高校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重要因素,阻碍了高校治理体系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为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工作提供实质性的建设性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第一,分析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为进一步提出对策奠定基础;第二,探讨针对不同问题所需的对策,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改进建议,以实现高校内部审计的有效整改;总结过去整改工作的经验教训,为未来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影响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审计方式不合理是一个存在的问题,数据真实性难以核实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监督机制不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有漏洞、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原因,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以上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高校经济行为进行独立审计的过程,其目的是评估高校管理者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审计方式不合理是一个主要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对经济责任审计采取的方式较为简单,仅仅停留在表面,往往难以发现隐藏的问题。
审计人员需要深入了解高校的具体经济情况,采取更加全面、深入的审计方式。
数据真实性难以核实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经济数据涉及面广,数据来源复杂,很容易受到操纵或误导。
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数据的核实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监督机制不完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需要有独立的监督机制,确保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目前许多高校的监督机制还有待完善,容易导致审计结果的失真。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只有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促进高校经济管理的规范和透明。
【完】2. 正文2.1 审计方式不合理审计方式不合理是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通过对高校内部经营活动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确保高校的各项活动规范、合规、高效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内部审计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审计侧重静态检查,缺乏动态监管;审计报告缺乏具体实施计划;审计结果缺乏落地实施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以改进。
高校内部审计应当从传统的静态检查方式转变为更加注重动态监管的方式。
传统的审计方式主要是通过检查账目、票据等静态文件,以此来评估高校的经营状况。
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因为审计时点与实际经营活动时点存在时间差。
为解决这个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采取现场观察、随机抽查等方式,对高校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监管。
通过直接参与和观察,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高校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审计报告应当具备可操作性,提出具体的实施计划。
目前,一些高校内部审计报告仅仅停留在问题描述和改进意见上,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节点。
这导致审计结果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为解决这个问题,审计人员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实施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这样可以让高校相关部门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并提高改进效率。
高校内部审计应当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跟踪和监督,确保改进措施落地实施。
目前,一些高校内部审计结果存在跟进不力的问题,改进措施无法有效实施,问题得不到解决。
为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监督机制。
审计人员应当与责任人保持沟通,跟踪改进情况,并及时提出监督意见。
高校相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积极落实改进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现代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审计制度不够健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建设不足、监督管理不到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确保审计流程规范;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升审计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审计效率;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机制。
只有通过这些解决措施的全面实施,才能提升高校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益,确保校园内部运营的透明、公正和高效。
高校内部审计亟需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现代大学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问题、解决措施、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审计人员素质、信息化建设、监督管理、总结反思。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对财务、资产、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审计的一种管理工具,旨在发现问题、预防风险、提升管理效率。
随着高校管理的日益复杂化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当前的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审计制度不完善、审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信息化建设滞后、监督管理缺失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给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有必要对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决。
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加强监督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完。
2. 正文2.1 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审计对象多样化,包括财务、资产、人员等多个方面,需要对各种审计范围进行全面覆盖,但由于资源有限,往往只能对部分范围进行审计,导致审计覆盖不够全面。
审计程序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和流程,容易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可比性。
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是代表管理权的审计。
高校内部审计既是高校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种特殊形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学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并且随着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格局的逐步形成,高校资金总量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益性,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17号令《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明确指出:教育系统按照依法治校,从严管理的原则,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但是,在工作实践中,高校内审工作的职能因为多种原因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极大地削弱了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1.高校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1)领导对内部审计思想认识相对滞后,内审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些高校领导对内审工作思想认识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认为高校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内审作用不大;二是认为审计是经济监督部门,内审工作的开展会阻碍高校改革并导致审计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矛盾,甚至认为内部审计的经常性监督会束缚财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行。
(2)机构设置不科学,存在专职不专的现象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以来,其发展情况十分不平衡,有些高校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但也有些高校尚未建立独立的内审机构,有的是与纪检监察机构合并,有的甚至附属于财务部门,只对高校下属的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监督,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纪检是党纪监督,监察是行政监督,而审计是经济监督,各自的工作对象、任务、目的及其手段与方法不尽相同,将其捆在一起,势必影响各自职能的发挥,这样情况设置的内审机构必然造成审计机构专职不专。
(3)内审的独立性有限,制约了审计工作往深层次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与其他部门一样,一般在管理层领导下,在开展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受领导的意志所左右;同时内部政策的压力,单位利益与内审人员利益的一致性,必然会使内审工作的开展受到许多限制,特别是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时,审计人员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愿揭示舞弊行为,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正是因为独立性受限,高校内审工作无法往深层次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简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审计观念滞后。
一些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仍然沿用传统的审计理念和方法,缺乏对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部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难以胜任复杂的审计任务;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存在思想观念落后、作风不实等问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与外部监督的协同配合亟待加强。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与外部监督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审计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劳动,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实效性。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其内部审计工作在保障高校资金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程序不够规范、审计结果运用不够充分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推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和总结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有助于我们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收集和整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案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9215376_大学审计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Liaoning Economy一、审计学的发展现状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细数各大高校开设的专业数目,少则几十个,多达上百个,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高校开设的审计专业。
中国大学开设的审计学专业历史不是很长,其发展历程也走了很多的弯路,甚至一度停止。
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社会对审计有了新的认识,逐渐意识到审计对经济市场监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由此,审计学学科的发展也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许多高校开始开设审计专业,招收审计专业学生。
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财经类院校基本上都建立了相关审计课程。
据中国教育在线网显示,审计学专业学生月收入、就业率稳步上升,失业人数较少且就业满意度较高,这使得审计学一跃成为热门学科。
当前,我国专业型审计人才存在严重缺口。
根据中注协发布的《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注协期望2020年会员人数达到30万。
而据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末会员21万,截至2016年末会员22.5万,截至2017年末会员总数23.7万,近三年每年的注会会员增长人数是1.5万,为达到2020奋斗目标,期望每年的增长人数要达到2~3万左右,以此说明这个缺口还是很大的。
而高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地,有义务为区域输送高质量的审计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开设审计学专业义不容辞。
二、大学审计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审计学教材和案例不够丰富相比于会计教材的持续更新,审计课本的改革却比较迟缓。
如审计方法,大多数审计教材还停留在一些基本方法,而对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却没有记录在内,使得审计教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落伍性。
另外,从高校现有的审计教材来看,课本的内容大都是理论的概述,只介绍了是什么,却没有讲清楚为什么,更别说怎么做。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我国审计教材的漏洞,缺少实践案例。
没有鲜活的审计案例,老师无法带领同学们实际地去分析审计问题、解决审计问题,更别说提高同学们对审计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高等学校工程审计现状及建议
高等学校工程审计现状及建议高等学校工程审计旨在通过对校园建设和设施设备的审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保障高校的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
在实际工程审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审计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对高等学校工程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高工程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一、高等学校工程审计现状分析1.审计流程不够规范在一些高校中,工程审计流程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操作指引和标准,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可靠性。
2.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部分高校的审计人员专业水平不够,缺乏对工程技术和建设规范的深入了解,无法对工程问题进行准确判断和分析,影响了审计结果的科学性。
3.审计工具和技术不足在工程审计过程中,缺乏先进的审计工具和技术支持,无法对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测和评估,影响了对工程项目的全面审计。
1.建立规范的审计流程高等学校应建立规范的工程审计流程,明确审计的操作指引和标准,确保审计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审计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
2.引入先进的审计技术和设备高等学校应加大对工程审计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红外线测温仪、超声波探伤仪等,提高审计的全面性和深度,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评估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对校园建设和设施设备的日常监督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4.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应用和落实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应用和落实,建立健全的审计反馈机制,确保审计结果的及时处理和整改,促进工程项目的改进和提升。
5.建立健全的工程审计档案管理制度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工程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对审计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档案记录和管理,保障审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为工程审计的长期监督和评估提供保障。
三、总结高等学校工程审计在保障校园建设和设施设备安全和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审计流程规范、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审计工具技术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审计教育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高校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就高校非审计专业审计学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扩充教学内容,调整授课时间等建议,以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审计学教学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授课时间
按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大纲设置的要求,审计学与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一样是会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体现出主干的作用来,其教学效果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远远不及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导致审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审计难教,审计难学”的说法,老师上课备课辛苦,学生上课反映平淡,这说明审计学在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多年审计学的工作实践,主要谈谈非审计专业审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以帮助提高非审计类专业审计学的教学效果。
一、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学生对审计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阶段,审计学课程的教学都是在“大会计”架构下进行的,审计相关课程的内容都是会计或者是与会计有关的知识,这种“就会计学讲授审计学”的状况必然造成学生审计基础知识视野的局限性,使审计专业学生的适应性受到影响。
学生拿学会计的思维和观念来学审计,认为审计学是对会计学的总结,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审计学枯燥,没有会计等课程生动,这是对审计的误解。
审计学属于应用学科范畴,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审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且是对国家政治活动的管理。
审计行为横跨了国家政治生活、资本市场运转和企事业的内部管理,涉及了政治学科、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属于大管理学科的概念。
因此审计源于会计,但高于会计。
对待审计学,就不能仅仅以为审计是对会计账务的修改,审计教材
的内容不局限于查账的分录。
现代审计的重点(涵盖国家、内部、社会审计)是基于风险的角度来对各种实体的活动进行判断与评价,这一特点表明审计学不仅不枯燥,而且生动,饱满。
2、教学内容单一
基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审计学在教学内容上比较单一。
目前多数高校审计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注册会计师审计(民间审计)为主,并不由自主地把传授职业会计师所具备的知识作为审计教学目标,即会计学专业审计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考试,使会计学专业的审计课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这与审计学的多学科和综合性是相矛盾的,审计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为“应试教育”而圈定的教学内容是满足不了审计学的特点。
同时注册会计师审计只是审计的一个分支,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同样是审计中的一部分,而在审计学的教学中几乎很少涉及到,这与当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对审计人才的旺盛需求是不相称的。
教材是审计学专业课程的载体,同时也是将审计学专业课程传输给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教材内容上的缺陷也导致审计学教学难以拓展。
现有教材内容体系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
近几年出版的审计学教材,主要借鉴了西方审计学的内容体系,翻译痕迹明显,而内容主要以传授民间审计的知识为主,涉及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知识较少甚至没有,教材内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不多,即使有所涉及也仅仅停留在一般的介绍,对我国审计理论与实务日新月异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建设性的研究涉及不多。
这些导致审计学在教学内容上局限于以介绍社会审计为主的理论与方法的单一学科。
3、教学方式单调
审计学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学科,因此审计学的授业者应该经常参加实际的审计实践,从实践中理解审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实践的经验来提升审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授课时从实践的角度来讲述审计理论和方法。
目前大学的审计学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课堂讲授,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
审计学课程从性质上来看,与其他相高教研究关课程(如会计学)有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它要解决的是“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的问题。
纯粹的理论教学和课堂讲授不能适应审计学学科的特点,也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乏味感。
当然将理论与实务结合起来,通过案例来进行讲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案例的选择又是一个问题,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师缺乏必要的实际工作经验,凭想象编不出适合于各教学阶段的案例,很多讲授审计学课程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又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实习,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是国内的审计学教材案例不理想,更多的只是文字上对有关情况、背景知识的描述,而缺乏其中具体内容的介绍,这对审计学教学来说几乎是无用的,因为审计活动充满了审计判断,审计判断需要将具体情况、背景知识与审计理论结合起来。
国外的经典案例尽管很多,但它是在国外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下发生的,不一定适合中国的教学。
三是受限于审计案例的保密性,国内有教学价值的审计案例应当说也不少,只是保密方面的因素,有关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不会也不愿将其奉献出来,这也严重影响到了这些案例应当发挥的作用。
最后,市场上也有不少单位开发出有价值的案例,但各教学单位限于经费的不足,无力购买此类产品。
以上原因导致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在非审计类的单位是很难实现的。
4、教学时间不当
对于非审计类专业来说,不少教学单位安排审计学的教学在大四上学期(有些学校在大三下学期),这种安排有它的合理性,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那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当然要等到学完会计的有关课程后,才会知道审计是干什么,从这一角度来说是可行的。
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就业的压力,学生升到大四后目标就很明确了:为就业准备———考研、考证或奔人才市场,能留在教室里坐下来上课就寥寥无几,还有部分是“人在曹营,心在汉”。
同时审计学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有些教学单位是72学时,有些64学时,更少的就只有48学时,连审计基本概念都难以讲完,更别说让学生参与案例讨论。
而且对于非审计类专业来说只开一门审计学课程,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后续的补充课程。
由于课时少,授课老师要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对很多问题就只能点到为止,再加上学生专心度不够,致使很多学生在上完这门课后还认为现代审计仍然是查账,这与审计学是会计类的主干课程位置不相称,与其他主干课程的效果完全不同。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改变认识上的误区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改变认识,审计学源于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管理学等课程的知识,但又有别于这些。
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是否合法、合规、有效与被审单位所处的宏观、微观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审计过程充满了判断和分析,这与会计等是不同的,在学习与教学中的方法当然也不同了,学生在掌握基本会计等式、借贷记账规则以后,每讲授一个账户,学生就会有所收获,又会作账了,这一成就感会激发学习兴趣。
同一种思维放在审计学学习上就失效了,审计学所依赖的理论和基础知识更多,更广泛,更复杂,对于连会计实务接触都不多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困难,但不是不能攻克,沿着“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审计实务”这条线,步步深入,就迎刃而解了,这要付出时间,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非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学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学会、学好审计学。
2、扩充教学内容
当今的审计教学应该是全方位的审计,而不仅仅是社会审计、还有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今后应还有一个大审计,既面向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也面向内部审计。
审计学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审计学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和技术以及业务循环审计实务三大方面,还包括怎样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学、政治学乃至于工程学等相关内容中获取知识、重组知识,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方式,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取的会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的扩展对教材的开发提出新的要求,在现有借鉴和引进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强教材的开发,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的设置,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单纯面向社会审计教学的局面。
3、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可以增强感性认识,缩短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差距。
积极开展审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应用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审计实践教学中,可以从社会调查实践、专业实验教学、走进审计实务界实习等几种方式设置实践环节,像社会调查实践、走进审计实务界实习可由学校组织,也可让学生在暑期实践过程中完成,对于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授课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可支持教师不定期参加各类审计项目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此作为开发适合于自己的案例教学的材料。
或加大经费投
入,购买已有的案例教学软件,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力度,突出审计学的课程特点。
4、调整授课时间鉴于审计学的学科特点和其他课程设置的关系,以及非审计类专业的特点,可将审计学课程开设时间一分为二,在学完会计类其他课程以后,在三年级开设一门审计理论课程,而后补充实务方面的教学时间,或通过设置选修课来解决授课时间不足的问题。
对授课老师来说,可减轻一次授课过多备课过重的压力,提高备课的质量,提升理论和案例的时效性;对学生来说,一分为二以后,授课的期间拉长,学生对审计学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提高,提高审计学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让大四的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