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干细胞移植治疗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肝脏类器官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
肝脏类器官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摘要: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器官之一,它在人体内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调节、解毒排泄、胆汁合成和储存等。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肝脏类器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肝脏类器官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肝脏组织工程。
肝脏组织工程是利用生物材料和细胞等技术手段,研究和构建功能性肝脏组织的过程。
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肝脏移植和肝脏疾病治疗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取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针对目前肝脏类器官的研究进行情况进行综述,更好的为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肝脏类器官;研究进展;应用综述一、引言肝脏类器官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在肝脏类器官研究中涌现出来,目前肝脏组织工程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使用不同的细胞种子和支架材料,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构建了具有功能性的肝脏组织,这些人工肝脏组织具有解毒排泄、代谢调节和胆汁合成等功能,可以作为肝脏移植的替代品,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部分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多种细胞种子和支架材料,已经成功构建了具有功能性的人工肝脏组织,并在动物模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肝脏类器官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涉及到肝脏组织工程、肝细胞功能调控和疾病机制研究、肝脏再生和肝癌研究等多个领域,对于解决肝脏疾病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
二、iPSC分化来源的肝脏类器官iPSC(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是一种能够通过重编程成体细胞而得到的多能干细胞,它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特性[2]。
iPSC可以来源于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经过重编程的皮肤细胞、血细胞和尿液细胞等,基于iPSC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肝脏类器官的研究和再生。
通过将iPSC经过肝细胞分化的特定培养条件,可以将其转化为具有肝细胞特征的细胞,这些iPSC来源的肝细胞能够表达肝脏特异性的标志物和功能蛋白,并且具有肝细胞的代谢、解毒和合成功能[3]。
肝干细胞分析研究进展
细胞 , 参与肝脏生长 、 育与再生 。肝干细胞分化的过程和机理较为复杂 , 发 利用肝 干细胞进行细胞 移植 与生物人工 肝治疗各种终末期 肝病被认 为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肝干细胞领域近年来研究进展。 关键词 : 肝干细胞 ; 研究进展 ; 肝卵圆细胞 ;小肝细胞 ;肝母 细胞 ; 胚胎干细胞
胆管 细胞 。肿瘤坏 死 因子 ( N ) 肝干 细胞 的 活化 T F在
及肿瘤的发生 中有重要作用。K i t n h 等 观察到 , g 在缺乏胆碱而补充乙硫氨基酪酸饮食 的大 鼠卵圆细 胞增殖 中,N 具有正调节作用 , F r 同时卵圆细胞本身 也表 达 T F N 。在 T F表达基 因敲 除 的小 鼠, 圆细 N 卵 胞 的增 殖被 大大 削 弱 , 肿瘤 的形 成 明 显减 弱 。 生长
C n 等 将 胚胎 1. 的胎 肝细胞 用标 记 的 at z 35天 G P移 植 到 小 鼠肝 中 , 果 发 现 移 植 后 胎 肝 细 胞 F 结 A P的表达 逐渐 降低 , 白蛋 白 ( L ) F 而 A B 的表 达 逐渐
原如 ck 、t 、h. 及 C 3 , .i f. T y1 ti 3 D 4等学免疫学进展 2 1 0 0年第 3 8卷第 2期
Po eoi m u o Ma 0 0 V 13 o2 rgi Mi b l m n l y 1 ,o. 8N . n r oI 2
肝干 细胞 分析研 究进 展
吴 燕 综述 ;张津铭 审校 ( 北大学 生命 科 学学 院, 汉 , 北 40 6 ) 湖 武 湖 30 2
裂增殖来完成 , 而当肝实质细胞严重受损不能增生 或受到有丝分裂原抑制剂损伤时 , 位于肝 内低分化
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治疗已经成为医学界的一项重要研究领域,尤其是在器官移植方面,干细胞也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讨论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一、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越来越显著,器官供给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器官移植成为解决器官需求的重要方式。
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能性的细胞,可以被应用于器官移植的各个阶段,例如干细胞的扩增培养、干细胞分化以及干细胞前体移植等。
一种关键的研究领域是器官再生,它需要能够恢复失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细胞。
通过将干细胞注入到受损的肝、肺、心脏等器官,可以修复这些器官的损失,并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同时减少捐赠器官对供体的依赖。
这种方法已在实验室中得到了一些成功,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需要继续研发和改善。
另一个关键的应用领域是器官移植前的器官维持。
器官转运和保存过程中,细胞和组织的缺氧等不利因素对器官的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这一问题对于肝、肺、心脏等对缺血敏感的器官尤其明显。
通过将干细胞应用于器官冷静保存的过程中,可以保护组织和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从而提高器官质量和移植成功率。
二、目前的研究进展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
目前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合适的移植载体,以便将干细胞移植到器官中,并促进干细胞与宿主组织的整合。
目前的载体主要包括生物基质、支架和控释薄膜。
这些载体能够为移植的细胞和生长因子提供支持,并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二是研究更准确、更稳定、更有效地将干细胞移植到受体体内的技术。
研究人员需要寻找更加准确的方法来将干细胞注入到器官移植的部位,以确保细胞在宿主组织中能够定位到正确的位置。
同时,需要研究与组织工程有关的其他技术,如光造影技术和3D打印技术等。
三、展望和挑战随着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将面临许多挑战。
干细胞的应用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例如细胞扩增和分化、干细胞的注入和移植,以及移植后对组织的监测和评价等。
肝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进展
具 有 或 仅 具 有 有 限 的增 殖 能 力 。 然 而 这 一 观 念 被 Zmme— i r na n 1 修 正 , 指 出 肝 细 胞 在 恰 当 刺 激 和 肝 受 损 时 可 被 激 ln I 所 他
活 , 且具 有 归 巢 能 力 , 巨 大 的增 殖 潜 能 。 并 有 22 卵 圆 细胞 - 在肝 损 伤 动 物 模 型 的 实 验 巾 , 现 当 肝脏 受 发
自从 1 9 9 8年 Wic n i dsn大 学 的 J me h nsn so sn Ma io a s T olo
教 授 … 现 胚 胎 干 细 胞 以来 , 胎 十 细 胞 技 术 在 细 胞 生 物 学 发 胚 界引 起 了又 一 次 革命 。 除 了胚 胎 十 细 胞 , 官 特 异 性 成 体 十 器 细 胞 也 具有 一 定 程 度 的 自我 更 新 和 可塑 性 。这 给众 多 疾 病 的 治 疗 带 来 了 希 望 , 再 生 医 学 开 创 了 一个 新 的 领 域 。 而 最 近 在 E本 研 究 人 员将 人体 细胞 进 行 重 编 程 , 导形 成 的 多 能 干 细 t 诱 胞 和 胚 胎 干 细 胞 的 功 能 相 差 无 几 , 为 诱 导 多 能 干 细 胞 1 称 ( d c d p r oe ts m cl, S细胞 ) 相 信 I S细 胞 将 会 i u e l i tn t e I n up e lP , P 成 为 又 一研 究 热 点 。
现为 肝 病 的治 疗 提 供 了新 的 思路 . 然 肝 源 的 缺 乏 同样 影 晌 虽
供 移 植 干 细 胞 的 获 得 , 多种 其 他 来 源 的 干 细 胞 可 诱 导 其 分 但 化 成 为 肝 细 胞 . 而 较 好 地 解 决 了 来 源 短 缺 的 问 题 . 肝 细 从 为 胞 移 植 和 生 物 人 工 盯 提 供 了 丰 富 的 细胞 来 源 。在 急 、 性 肝 慢 衰竭 、 硬 化 和 代 谢 性 肝 疾 病 的 临 床 研 究 中 , 干 细 胞 移 植 肝 肝
肝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其功能极为重要。
肝细胞是肝脏中最基本的细胞,承担着肝脏的生理代谢功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感染、化学毒物等,肝细胞损伤导致肝病的发生。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在近年来,肝细胞移植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治疗肝病中逐步崭露头角。
本文旨在探讨肝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
一、肝细胞移植的定义肝细胞移植是将健康的肝细胞或肝脏组织移植给患者的治疗方法。
其理论基础在于:正常的肝细胞具有一定的分裂能力,可以与患者的肝细胞进行融合,通过代替患者肝脏中缺失或损伤的功能组织细胞,达到治疗肝病、缓解症状的目的。
二、肝细胞移植治疗的适应症肝脏疾病对肝脏功能造成的不可逆代价十分巨大,治疗难度较大,肝细胞移植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1.急性肝功能衰竭:如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2.肝硬化:由于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疾病导致的肝功能衰竭;3.肝癌:由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瘤等引起的肝脏恶性肿瘤。
三、肝细胞移植治疗的方法肝细胞移植通常采取肝脏切取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健康的肝细胞组织进行扩增和培养,再通过一定的移植手段移植到患者的肝脏内。
肝移植可以是同种异体移植,也可以是异种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是指将同种动物(如猪)的肝细胞进行移植,而异种移植是将不同种类的动物(如猴子)的肝细胞进行移植。
虽然同种异体移植可能存在移植物排斥等问题,但因为其适应性好、移植后生还率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肝细胞移植治疗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肝细胞移植治疗具有许多优势:1.肝细胞移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善肝功能,显著缓解症状;2.肝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治疗无法通过传统方法治愈的肝脏疾病,提高其治疗效果;3.肝细胞移植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具有极低的并发症风险;4.肝细胞移植可以通过良好的生物学技术手段,使得患者的身体排异反应的风险得到极大的降低。
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肝脏再生研究进展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重要的代谢、排毒和合成功能。
然而,在某些疾病或外伤等情况下,肝脏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
因此,研究肝脏再生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肝脏再生是指在肝脏损伤或细胞死亡的情况下,其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增殖和再生来重新建立起肝脏的功能。
近年来,对肝脏再生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肝细胞增殖是肝脏再生的关键过程之一。
研究发现,在肝损伤后,肝细胞立即进入细胞周期的G0期,并在3-7天内开始分裂增殖。
这主要是通过细胞因子和生长调节因子的作用来触发的。
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是最为重要的因子之一。
这些因子可以刺激肝细胞从G0期转移到DNA合成期,并进一步刺激细胞分裂。
另外,研究还发现,肝脏再生的过程中,非肝细胞也可以参与其中。
这些细胞包括肝星状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
例如,肝星状细胞能够分泌促进肝再生的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为肝脏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间充质干细胞则可以分化为肝细胞,参与肝再生过程。
此外,肝脏再生还与一些许多信号通路有关。
例如,Wnt/β-catenin、Notch、Hippo 和TGF-β等信号通路在肝脏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肝损伤后,这些信号通路会被激活,进而调节肝细胞增殖、分化和生长。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肝脏再生已经成为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些手段已经被开发出来,用于促进肝脏再生。
例如,通过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植入干细胞等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肝细胞的增殖和再生。
这些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总之,肝脏再生是一项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未来,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制,开发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治疗肝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干 细胞 , 过 门 静 脉 移 植 到 同 系 大 鼠体 内后 , 现 通 发
它们 整合 到受 体肝 并分 化为 成熟 肝细胞 。 1 2 2 骨 髓 问 充 质 干 细 胞 有 研 究 对 肝 硬 化 . . Wi a 大 鼠尾静 脉输 入用 B d s r t r U标 记 的健康 雄性 大 鼠骨髓 问充 质干 细胞 , 果发 现 骨 髓 间 充 质干 细 胞 结 可 以植入 肝 脏 汇 管 区 、 细 胞 索 , 早 见 于 移 植 后 肝 最 约 7d 植 入 的骨髓 问 充质 干细胞 能够 部分 代替肝 细 , 胞 的功 能 。C a g等 经 门静 脉 将 GF ] hn P标 记 的
胚 胎 干细 胞具 有 自我 复 制 、 新 以及产 生 子 代 更
的能 力 , 着 发 育 “ 能 性 ” 在 特 定 条 件 下 可 分 化 有 全 , 为人 体多种 细 胞类 型 , 可 构 建 成 任 何 类 型 的组 织 并 和器 官 。B h r a d等 l 将 人 胚胎 干 细 胞 置 于三 维 a av n _ 1 胶 原 培 养 系 统 中 , 加 入 外 源 性 生 长 因 子 定 向诱 并
理 学 问题 。
1 2 成 体 干 细 胞 .
症 状均 有不 同程 度改 善 , 肝脏 的体积 也有 所增 大 。
1 2 3 造 血 干 细 胞 Fe e 等_ 外 进 行 培 养 . . ig l 1 体 。
成 体干 细 胞 具 有 特 定 的 优 势 : 1 完 全 是 自身 () 的遗传 背 景 ; 2 成 体 干 细 胞 的 分 化 潜 能 相 对 比较 () 局限, 易诱 导 向特 定 的组 织 细 胞 分 化 , 可 直 接 用 也 于 体 内组 织 的原 位修 复 ; 3 无 伦 理 学 问 题 , 易 于 () 更
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陕 西 医 学杂 志 2 0 0 2年 8月 第 3 卷 第 8 1 期
・
73 1
综述 ・ 座 ・ 讲
肝 移 植 后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的研 究 进 展
西安 交通 大 学 第二 医院麻 醉 科 ( 1 0 4 韩 新 生 赵 亚芹 综述 薛荣 亮 审校 700)
阻断期 ) 。在 重 建 血 供 时 , 脏 易 受 到 进 一 步 的 损 伤 使 已 肝 经 缺 血 的 损 伤 加 剧 , 就 被 称 为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 。 这 IR)
在 肝 移 植 领 域 中 , 包 括 了一 个 功 能 低 下 的 移 植 物 的 常 它 见I床 结果所伴 随的多种情况 L。 I 缶 】 ] 1 病 理 生 理 再 灌 注 开 始 后 肝 脏 的 损 伤 是 由 于 不 同 复 杂 机 制 之 问 相 互 作 用 的 结 果 , 再 灌 注 早 期 阶段 , 在 内皮 细 胞 肿 胀 、 血
展 普 林 格 氏 操 作 法 时 应 用 射 频 治 疗 对 不 可 手 术 切 除 的肝
化 学 引诱 剂 (I C NC) I 一 、 L 8家 族 一 成 员 的 产 生 而 起 作 用 的 。 AF拮 抗 剂 证 实 在 缓 解 供 肝 短 缺 问题 中起 重 要 作 用 , P 因 为 它 可 降 低 脂 质 过 氧 化 及 提 高 从 无 心 跳 供 者 所 取 肝 脏
2 外 科 相 关 情 况
全 血 管 阻 断 的 引 入 允 许 更 多 复 杂 的 肝 切 除 得 以 实
I -0是 一 种 抗 炎 细 胞 因 子 , 过 其 对 转 录 核 因 子 L1 通
( —B) 抑 制 效 应 来 抑 制 炎 症 反 应 , 近 研 究 显 示 I 一 NF K 的 最 L 1 O抑 制 T — NF amRNA 化 学 因 子 及 细 胞 问 粘 附 分 子 的 表 达 , 而减轻肝 脏再灌注 损伤[。 因 7 ]
人工肝技术的研究进展
人工肝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而且,因为肝脏具有修复和再生的能力,很多人在意识到自己患上肝病之前都不知晓。
当肝损伤到一定程度时,传统的治疗手段很难恢复肝的功能,而肝移植的手术难度和费用也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
因此,人工肝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受到广泛的关注。
一、人工肝的原理人工肝指的是一种替代肝脏功能的设备,它通过过滤人血液中毒素和废物来帮助肝功能受损的人恢复健康。
人工肝原理类似于肾透析。
根据目前广泛应用的人工肝装置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置式肝支持装置,另一类则是内置式肝支持装置。
外置式肝支持装置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血滤器: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装置,通过滤毛细血管外围的血液,去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协助肝功能恢复。
但是,由于滤器质量和效率不高,治疗效果欠佳。
2.血中同步灌注技术:这种装置主要是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来排除毒素,但同步中还同时注入养分,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
3.肝细胞透析器(MARS):MARS是一种新型的外置式肝支持装置,它使用小分子量的蛋白质溶液,与血液脱钠化合,去除血液中毒素和废物。
同时其还能清除皂苷、内毒素、壳聚糖等高分子物质,有效改善肝病患者的肝功能。
内置式肝支持装置是指不同类型的人工肝细胞系统,包括以下几种:1. 肝细胞移植:将提供肝细胞的捐赠者的健康肝细胞移植到受捐者体内,以补充肝脏无法正常完成生理功能的部分。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受体会对捐赠者细胞产生排异反应。
2. 肝细胞培养:在体外利用先进的细胞培养技术,将大量的健康人肝脏细胞培养出来。
这种方法规避了肝细胞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异,但肝细胞培养技术目前还较为困难和昂贵。
3. 细胞重构:利用高级生物渠道技术,将不同的细胞种类聚合在一起,模拟肝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交互和协作。
这种方法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通过多项研究来完善细胞模型和加速技术进步。
二、人工肝的研究进展1.胆固醇液晶技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胆固醇液晶技术,可以有效治疗肝病。
肝脏再生医学与肝病治疗新进展
肝脏再生医学与肝病治疗新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人体器官的深入研究,肝脏再生医学和肝病治疗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新进展。
本文将从细胞治疗、基因编辑、干细胞应用以及器官再生等方面探讨这些新的发现,并分析其在未来对于肝脏修复与肝病治疗的影响。
一、细胞治疗——改写受损基因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肝脏再生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使用CRISPR-Cas9等工具,科学家们能够精确地定位并编辑人类基因组中与特定遗传性肝病相关的突变点。
实验数据显示,在小鼠模型中,基因编辑成功修复了部分重要遗传性肝炎和代谢相关性肝脏疾患。
此外,在初步实验阶段,科学家还利用个体体内已有资源进行有效治疗。
例如,他们在体内诱导成体细胞重新转化为多能干细胞(iPSCs),并通过进一步诱导使这些细胞分化为肝脏功能细胞。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消除供体器官的需求,还可避免由于移植引起的排异反应。
然而,尽管这些技术在实验室环境中已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但它们与广泛应用之间尚存在距离。
基因编辑在人体内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依然需要进一步验证,并且大规模制备和有效传递基因修饰工具仍面临挑战。
二、干细胞应用——开启再生之门干细胞作为可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前体细胞,被广泛视为肝再生治疗潜在候选者。
近年来,多个研究团队利用干细胞成功地分化出具有肝脏特征和功能的肝细胞。
通过向体外培养提供适当环境条件,科学家们通过改变培养方法和添加指定因子,将干细胞成功转变为类似于正常肝脏功能的终末分化状态。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如何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如何高效地将干细胞分化为特定功能细胞等。
此外,还需要克服移植后产生肿瘤或出现排异反应等安全性问题。
三、器官再生——帮助病人重返健康当可用的治疗方法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时,器官再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近年来,在动物模型中不断涌现的成功实验表明了器官再生领域的巨大潜力。
肝脏组织工程学,即通过细胞和生物材料构建人工肝脏,在临床试验中已显示出良好效果。
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肝脏再生研究进展肝脏是一个具有重要代谢、解毒、合成和储存功能的器官,但肝细胞损伤或死亡导致肝功能受损,而这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
传统的肝移植手术虽然对于严重肝疾患者来说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器官短缺和手术风险大,许多患者不能够得到手术治疗。
因此,肝脏再生治疗成为了一个备受研究和关注的领域。
肝脏再生治疗指利用机体自身肝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修复,以达到恢复肝脏功能的目的。
肝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在肝损伤过度或病程长时间时,肝细胞的再生能力会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严重的肝损伤。
肝脏再生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提高肝再生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肝疾病的目的。
在肝脏再生治疗研究中,干细胞治疗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干细胞可以自我复制和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肝细胞。
其中,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是最为重要的两类干细胞类型。
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肝细胞,但由于其种植后可能会导致异种感染和免疫排异反应等伦理和安全问题,因此胚胎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严格限制。
而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从成体细胞中重编程,分化成为各类细胞类型,包括肝细胞。
因此,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肝脏再生治疗中具有更广泛的潜力。
此外,肝细胞外泌体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肝细胞外泌体是由肝细胞分泌出来的细胞外囊泡,包含了多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
外泌体具有调节细胞命运、增殖、凋亡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效应。
肝细胞外泌体治疗可以通过增加肝细胞外泌体的数量和提高其质量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在肝脏再生治疗中的应用也呈现出了快速的发展。
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ZFN和TALEN等,可以精确地切割和修改靶基因。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修复或更改与肝功能相关的基因,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修复,为临床肝脏再生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总的来说,肝脏再生治疗是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包括干细胞治疗、肝细胞外泌体治疗和基因编辑等。
肝移植围术期器官损伤机制及器官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肝移植围术期器官损伤机制及器官保护策略研究进展黑子清【摘要】我国麻醉学已从传统的麻醉学科向围术期医学科迈进,围术期医学以更加全面的理念,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以患者的舒适、无痛、快速康复及良好的预后为目标,个体化的针对每个患者提出围术期治疗的方案.而器官保护是围术期医学的核心之一,维持良好的器官功能状态及防治损伤引起的器官功能不全能为患者的快速康复及早期预后提供良好的支撑.随着外科发展,器官移植手术是我国未来医疗重点领域之一,肝移植作为主要的移植术种,可引起患者围术期各种器官功能的损伤,阐明其损伤机制及制定相关保护策略是围术期医学的重点难题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9(040)004【总页数】6页(P487-492)【关键词】围术期;麻醉;器官保护;肝移植;损伤机制【作者】黑子清【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 5106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目前肝脏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治疗途径。
2014年中国肝移植注册系统(china liver transplant registry,CLTR)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肝移植规模已居全球第2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是全国第3大肝移植中心,肝移植技术目前已经成熟。
围术期器官保护、患者的快速康复促进肝移植患者的恢复及减轻患者的负担,是肝移植发展的重要基石,而相应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器官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针对麻醉管理策略是否能实现移植手术的器官保护目前尚存在争论。
虽然近年有临床研究提示一些保护性的策略可确保器官保护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如减少血液制品的需求,适当的血糖控制或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区域麻醉。
然而,因为研究设计和终点指标在不同的研究中有差异较大,使得这些保护性的措施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1]。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进展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进展周新人;王方【摘要】各种病因导致的肝硬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成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该技术过程相对简单,将制备好了的干细胞通过选择好的途径移植到患者肝脏内,分化出更多的健康肝细胞,从而改善患者肝功能.本文即对干细胞及其临床移植治疗肝硬化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5)005【总页数】6页(P490-495)【关键词】干细胞;肝硬化;进展【作者】周新人;王方【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院,安宁分院,感染科,甘肃,兰州,730070;兰州军区兰州总院,安宁分院,感染科,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中国是肝炎、肝硬化疾病高发国家,各种病因导致的终末期肝病如晚期肝硬化、重症肝病、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按照传统的方法,治疗终末期肝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肝移植,但受肝源紧缺、免疫排斥反应和高额费用等限制,很多患者很难得到医治。
近年来,全球掀起了有关干细胞的研究热潮,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干细胞移植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已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
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细胞移植工程之一,它与传统肝移植治疗方法相比,不存在免疫排斥及伦理问题,同时风险小、痛苦少、费用低。
该技术过程简单,先采集患者自体骨髓血或脐血,然后用先进的试剂在无菌条件下将其中的干细胞分离出来,再静脉输入或在微创介入条件下,经肝动脉或门静脉移植到患者肝脏内,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及多向分化的特质,其在肝内“落户”,分化出更多的健康肝细胞,从而改善患者肝功能。
现将干细胞及其临床治疗肝硬化作一综述。
干细胞(stem cells,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原始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
2023年中国肝移植临床研究年度盘点
· 学术盘点·2023年中国肝移植临床研究年度盘点王芳菲 贺强【摘要】 肝移植作为成熟的器官移植手术已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治疗手段,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但目前肝移植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排斥反应、感染、胆道并发症、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移植后肾相关疾病、供者短缺等,亟待改善和解决。
伴随着我国各位专家学者不断的尝试和经验总结,肝移植相关问题逐年突破。
2023年,中国肝移植团队在临床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本文就2023年度肝移植临床相关的前沿以及肝移植领域的新技术进展进行综述,总结我国2023年在肝移植领域临床研究取得的成果,以期为促进我国肝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肝移植;排斥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感染;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胆道并发症;肝细胞癌;慢性肾病【中图分类号】 R617, R5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45(2024)03-0007-06Highlights of clinical research on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of 2023 Wang Fangfei, He Qiang.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2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e Qiang, Email: ******************【Abstract 】 As a mature organ transplantation,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s become the optimal treatment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which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cipients. Howev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still faces multiple challenges, such as rejection, infection, biliary complications, delayed graft functi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kidney-related diseases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donor shortage, etc., which remain to be improved and urgently resolved. With persistent attempts and experience accumulated by Chinese experts and scholars, these problems related to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ve been gradually resolved year by year.In 2023, liver transplantation teams in China have achieved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progresses 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clinical frontiers and novel technological progresses in the field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2023were reviewed,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clinic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in 2023 were summarized, aiming to provide novel ideas for promoting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Key words 】 Liver transplantation; Rejecti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fection; Delayed graft function;Biliary complicati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ronic kidney disease肝移植是目前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方法。
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2024
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2024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因肝功能严重损伤引起的危重症,尤其是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情进展决,病死率高。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体外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有效清除肝衰竭患者体内有害毒素及炎症介质,补充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改善紊乱的内环境,从而为肝细胞再生、肝功能恢复或肝移植创造条件。
人工肝的类型可分为非生物型、生物型及混合型。
其中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近年来无论是设备、治疗模式,还是临床研究等诸多方面均有较多进展,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肝类型。
此外,近年来有关生物型人工肝(BAL)涉及的种子细胞、生物反应器等关键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初步呈现出令人期待的前景。
1、NBAL的研究进展随着人工肝技术的不断进步、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增加,NBAL在肝衰竭救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认可。
我国制定的《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对千规范、普及该技术,进一步提升肝衰竭的救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外学者也逐渐认可人工肝技术的作用,发布了相关专家共识。
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对千NBAL尤其是治疗早中期肝衰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来国外相关肝衰竭临床指南尽管对于人工肝能否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尚存在争议,推荐意见不尽相同,但多数认为对于患者的生化及炎症指标、肝性脑病严重程度等具有—定的改善作用。
2019年亚太肝病学会更新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识推荐应用血浆置换为主的NBAL。
2023年欧洲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指南提出,除临床试验外,不推荐常规使用NBAL或BAL,但也指出白蛋白透析可以改善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性血浆置换在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阳干衰竭中具有潜在益处。
上述推荐意见之间的差异,一方面反映出肝衰竭的复杂性以及此类危重症患者要进行高质量临床试验的难度与挑战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东西方有关肝衰竭的诊断标准及人工肝技术的应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
Vol.41No.2Feb.2021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张天翼,于也萍,夏强,杭化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上海200127[摘要]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 )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由各种损伤因素引发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该病常伴肝外器官衰竭且短期死亡率极高。
目前ACLF 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移植手术是唯一有潜在治愈概率的治疗方式。
肝移植的术前评估十分重要。
我国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感染群体基数较大,需着重考虑HBV 相关ACLF 的术前情况,并根据COSSH-ACLF 、CLIF-ACLF 等评分对患者术前情况进行评估。
手术时机方面,在患者处于ACLF2级时进行肝移植也许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获益,但相关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围手术期主要以病因处理以及多器官衰竭处理为主。
术中则需要注意合理安排供体修整和受体游离的时间安排。
术后除了肝移植常规并发症外,还需注意感染、肝性脑病、器官衰竭等ACLF 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术前与术后的器官衰竭情况均与患者长期预后相关。
该文结合笔者所在科室大量ACLF 肝移植实际工作经验,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ACLF 肝移植术前评估、手术时机选择、围手术期管理、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以及长期预后作一综述。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多器官衰竭;死亡率;并发症[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2.021[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progres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ZHANG Tian -yi,YU Ye -ping,XIA Qiang,HANG Hua -lianDepartment of Liver Surgery,Renji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127,China[Abstract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caused by various factors,is a rapid decompensation of liver function based on chronic liver disease,which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high short-term mortality.So far,there i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except liver transplantation,which is the only possible cure.The evaluation before surgery is critical.Du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patients in our country,the evaluation of HBV-related ACLF (HBV-ACLF)is important.Systems like COSSH-ACLF,and CLIF-ACLF could be used for the evaluation.For the timing of surgery,transplantation at the state of ACLF-2may have more benefit for patients but the conclusion need more research to prove.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management of organ failure and basic disease is needed.The timing of dissociation of the receptor and trimming of the donor need to be carefully managed during the surgery.After the surgery,beside the usual complication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events such as infection,organ failure,hepatic encephalopathy should be dealt with.The condition of organ failures before and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long-term mortality of patients.This article aims to make review on the assessment before liver transplantation,timing of transplantation,perioperative management,notice during surgery and complication after surgery based on massive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plenty of document readings.[Key words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liver transplantation;multiple organ failure;mortality rate;complication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 )是肝衰竭的一种特殊类型。
肝干细胞在肝脏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喜 的结 果 。Ia ts _ vne 等 2 随访 29例 丙 肝 骨 髓 干 细 胞 移 植 术 后 5 患者 ,O年 生 存 率 3 . , 存 率 明 显 提 高 。王 方 等 ’ 5 1 51 生 在 O 例肝 硬 化 失 代 偿 患 者 的 治 疗 中 , 肝 动 脉 注 入 自体 骨 髓 干 细 胞 经
化 后 肝 癌 患 者 分 为 治疗 组 和对 照 组 , 疗组 采用 骨髓 干 细 胞 治 治
疗, 3周 后 行 肝 部 分 切 除 后 , 化 检 查 提 示 治 疗 组 较 对 照 组 肝 生 功 能 明 显 改 善 。D nke 等 _ oci r 2 道肝 癌患 者肝移 植术 后 , 报 输 入 自体 骨髓 干 细 胞 后 , 者 免 疫 应答 反 应 降低 , 后 早 期 即停 患 术 用 了免 疫 抑 制 剂 。表 明 骨 髓 干 细 胞 在 肝 移 植 术 后 抗 排 异 方 面
4 01 ) 0 0 6
依 据 肝 干 细 胞 的起 源 不 同 , 分 为 肝 源 性 肝 干 细 胞 和 非 肝 可 源 性 肝 干 细 胞 两 大 类 , 者 主 要 包 括 肝 细 胞 、 圆 细 胞 及 小 肝 前 卵 细胞 等 , 者 主 要包 括胚 胎 干 细胞 、 髓 干 细胞 等f 。 后 骨 ] ]
状 态 ,具 有 分 化 为 多 种 细 胞 的 潜 能 ,属 于 全 能 干 细 胞 。1 9 98 年 美 国威 斯 康 辛 大 学 的 T o o h msn等 _ 1 约 翰 ・霍 普 金 斯 大 和 学 的 C ah r 等 几乎 同时 发 表 了在 体 外 培 养 、扩 增 获 得 了 erat
1 肝 源 性 肝 干 细胞
以 上具 有成 熟 肝 细 胞 功 能 。E C S s有 着 巨 大 的 医学 应 用 前 景 ,
肝源性干细胞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肝源性干细胞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肝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肝病。
肝源性干细胞可以在体内具有自我更新、分化和修复功能,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成为目前治疗肝病的一种新型方法。
一、肝源性干细胞简介肝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的主要场所,其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
肝源性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同时能够分化成肝细胞及其它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
肝源性干细胞来源于肝脏中的基质细胞和上皮细胞,能够大量复制并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1.药物肝损伤的治疗药物肝损伤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肝源性干细胞在药物肝损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近年研究表明,肝源性干细胞能够有效修复受损肝脏组织,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脏损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2.肝硬化的治疗肝硬化是肝病的最终阶段,往往会导致肝功能衰竭。
肝源性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肝细胞,填补已经受损的肝脏组织空缺,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近期研究表明,通过移植肝源性干细胞,可以缓解肝硬化病情,降低腹水量,降低血清胆红素和氨基转移酶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肝癌的治疗肝癌是严重的恶性肿瘤,在治疗肝癌时,肝源性干细胞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肝源性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肝细胞,填补肝脏肿瘤组织,具有恢复肝脏功能的作用。
目前肝癌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化疗和手术,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对于肝癌术后的恢复治疗十分重要,因此,肝源性干细胞移植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三、肝源性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虽然肝源性干细胞在治疗肝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其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肝源性干细胞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肝源性干细胞移植后易受免疫系统的攻击,可能导致移植效果不佳等问题。
因此,需要在肝源性干细胞的选择、培养和移植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以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四、结论肝病是人群中的高发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徐莹
A b s t r a c t : L i v e r c i r r h o s i s i s t h e f i n a l o u t c o m e o f v a r i o u s c h r o n i c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s .I nr e c e n t y e a r s , a l o n g w i t ht h e 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m o l e c u
1 ] 间体外增殖以及持续培养等实际问题 [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
f e t a l l i v e r s t e m/ p r o g e n i t o r c e l l , F L S P C ) ( 又称为肝脏母细 细胞( 胞, 来源于前肠内胚层, 后来衍生成为胆管细胞和肝细胞) 。 非肝源性肝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e m b r y o n i cs t e mc e l l , E S C ) 和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u m b i l i c a l c o r d b l o o dm e s e n c h y m a l s t e mc e l l , U C B- M S C ) 等。 1 ㊀肝源性肝干细胞 1 . 1 ㊀肝卵圆细胞( H O C ) ㊀ 卵圆细胞胞体小, 核质比高, 细胞 表面高度 表 达 O V 6 、 白蛋白( A l b ) 、 细胞角蛋白( c y t o k e r a t i n , C K ) 1 9及 C K 7等标志。骨髓干细胞和卵圆细胞存在诸多共同
基于干细胞的肝癌治疗方法研究
基于干细胞的肝癌治疗方法研究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公众健康的重大威胁。
传统的肝癌治疗方法效果有限,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然而,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基于干细胞的肝癌治疗方法正逐渐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新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干细胞的肝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
它们可以自我复制,产生相同类型的细胞,同时也能分化为多种特定类型的细胞。
在肝癌治疗中,干细胞能够选择性地分化为肝细胞,从而恢复受损的肝功能。
二、干细胞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1. 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肝脏中,干细胞能够分化为正常的肝细胞,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
研究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干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将特定基因导入人体细胞中,从而实现对患者病情的精确控制。
干细胞作为基因载体,可以被操控来表达特定的抗肿瘤基因。
通过将携带抗肿瘤基因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可以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3. 干细胞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免疫治疗作为目前肝癌治疗的热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发现,干细胞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提高肝癌治疗的效果。
将干细胞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激发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效应。
三、干细胞肝癌治疗方法的前景和挑战基于干细胞的肝癌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干细胞的源头限制了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其次,干细胞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此外,干细胞治疗的高成本也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普及。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基于干细胞的肝癌治疗方法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干细胞治疗方法将会成为未来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语基于干细胞的肝癌治疗方法在医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1 1 6 5 7 . 3
肝脏是人体重要 的器官 , 执行合成代谢 、 解毒和 免疫防御等许多重要 的功 能。近年来 , 由于病毒性 感染 、 毒性损伤、 遗传缺陷及长期接触代谢金属铁和 铜等 造 成 肝 功 能 紊 乱 和 急、 慢 性 肝 损 伤 和 肝 硬
胞 的移植 来得 以修 复 。
1 诱 导 肝 损 伤 的模 型
1 . 1 药 物 中毒性 肝 损 伤 的模 型 P r o c t o r 等 首 次
2 肝 干 细 胞 的类 型 和 功 能
肝 干细胞 ( H S C) 是 成 人 体 内存 在 的一 种 具 有 自我 更新 和多 向分 化 潜 能 的细胞 , 是 与 肝脏 发 育 和 再生 有关 的各 类具 有 干 细 胞 特 性类 型 细胞 的总 称 。 H S C在特定 条 件 下 可 分 化 形 成 肝 细 胞 参 与 肝 脏 损 伤后 的结 构和 功 能 的修 复 , 与肝 脏 的发 育 、 再生 、 纤 维化 等 过程密 切 相关 。H S C是 多 源 的 , 如 成熟 肝 细 胞、 肝卵 圆细 胞 、 胚 胎干 细胞 、 成 体干 细胞 、 诱导 多能 干细 胞 等。肝 干 细 胞 的 肝 样 分 化 流 程 如 图 l
所示 ㈨ 。
提 出 了 四氯 化 碳 ( C C 1 ) 中毒诱 导 啮 齿 类 动 物 肝 损 伤 的模 型 。将 溶 于橄榄 油 或花生 油 中 的 0 . 5~1 m l / k g C C 1 通过 腹腔 或皮 下组 织注 入到 小 鼠体 内 , 每周 注 射 2次 , 持 续 4~8周 后 将 会 诱 导 小 鼠 的 肝 损 伤 。其 作用 机制 是 : C C 1 的活 性 代谢 产 物 三 氯 甲
细胞 在 损伤组 织 的迁移 作 一综述 。
2 / 3的肝脏后 , 再 加入 2 m g / k g的等小 鼠体重 的 2 乙酰 氨基 芴 ( 2 - A F F ) 来 抑 制肝 脏 再 生 , 进 而 造 成 肝 损伤 ¨ 。上 述几种 模 型 诱 导 的肝 损 伤 可 通 过 干 细
A P A P会 造 成 急 性 肝 实 质 损 伤 。K o f m a n等 证
明A P A P具 有剂 量 依 赖 性 的 特 点 , 过量 的 A P A P将
会 诱 导活 性 代 谢 产 物 N 一 乙酰 对 苯 醌 亚 胺 ( N A P Q I ) 的积 累 , 从 而 造 成 线 粒 体 中过 氧 化 亚 硝 酸 盐 生 成 。 这 种 氧化应 激 和溶酶 体 的铁 吸收共 同形 成线 粒体 膜
在肝 内 , 乙醇 主要被 细胞 质 中的 乙醇 脱 氢酶 ( A D H) 和细 胞色 素 P 4 5 0ⅡE 1 ( C Y P 1 I E 1 ) 及 过 氧 化 物 酶 系
肝干细胞是成人体 内存在的具有 自 我增殖和多
向分 化潜 能 的一类 细胞 , 在终 末 期 肝 病 患 者模 型 中 肝 干细胞 可 分化形 成 肝 细 胞 、 胆 管 上 皮 细胞 和其 他 组织 细 胞 J 。干细 胞移 植 具 有 供 体来 源 丰 富 、 手 术 损 伤小 、 免疫 排斥 小 、 费用低 等优 点 。通过 肝 干细胞
氧化 , 由此 产 生 的氧化 应 激 和 膜磷 脂 过 氧化 可 在 短 期 内导致肝 损 伤 J 。 1 . 3 手术诱 导肝 损 伤 的模 型 肝 切 除术 也 是 诱 导 肝损 伤 的一种 方法 。在 全身麻 醉 的条件 下 切除小 鼠
移植可以修复损伤的肝脏 , 提高患者存活率。因此 , 本 文对 肝干 细胞 的来 源 , 肝 移植 的相 关 技 术 和移 植
中 国免 疫 学 杂 志 2 0 1 6年第 3 2卷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4 8 4 X . 2 0 1 6 . 移 植治 疗 肝 损伤 的研 究进 展①
杨献光 和春翠 朱 琳 徐 存拴 ( 河 南 师范大 学生命 科 学学 院 , 新乡 4 5 3 0 0 7 )
通透性转换孑 L ( m P T P ) , 破坏线粒体膜 电位的平衡 , 抑制 A T P的合 成 , 进而 造成 肝损 伤 。
1 . 2 酒 精诱 导肝 损 伤 的模 型 长期 过 量 饮 酒 将 会 引起 中毒 性肝脏 疾 病 如 酒 精性 脂 肪 肝 、 酒 精 性 肝 炎
和酒精性肝硬化等。肝脏是酒精代谢 的重要场所 ,
化 J , 使得 肝脏 相关 疾病 的发 病 率 和 死亡 率 不 断 上 升 。原位 肝移 植被认 为 是治疗 终 末期肝 损 伤最有 效 的方 法之 一 , 但 由于 缺 乏 合适 的肝 供 体 、 手术风险、 免疫 排斥 、 高 成本 及 长期 并 发 症 等 问 题严 重 限制 其 临床 应 用 。近年来 , 将 干 细胞 或 由其 分化 产 生 的 功能 细胞 植入 病变 部位 的细 胞疗 法逐渐 受 到人们 的 关 注 。然而 , 人类 原 代肝 细胞 的数 量 和 增殖 能 力 有 限, 并且 在体 外培养 时存 在快 速 去分化 的缺 陷 , 使 得 分离 后 的肝 细胞需 要持 续不 断 的提供 大量 的氧 和营 养 物质 来维持 它 们 的表 型 和特 定 的肝 功能 , 为 了解 决这 个 问题 , 依赖 肝 干 细胞 的疗 法 越 来 越受 到人 们
的重 视 。
基 自由基刺 激 活性 中 间产 物 ( R O I ) 的产 生 , R O I 造 成 脂质 过氧 化 , 从 而 引起 细胞损 害和 结缔 组织增 多 ,
进 而造 成肝 损伤 。 对 乙酰 氨基 酚 ( A P A P ) 也 是造 成 肝 脏 严 重 坏 死
的最常见的药物毒素, 通过腹腔注射 3 0 0 m g / k 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