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山行-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诗词大会”题库二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诗词大会”题库二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9df10aa00b52acec7ca9b.png)
《诗词大会》题库二(二年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道试题有四个选项,请选出唯一一个正确答案)1.荷尽已无( )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C )A.挡B.遮C.擎D.避2.《赠刘景文》一诗,作者是( A )。
A.苏轼B.刘景文C.孟浩然D.李白3.《赠刘景文》一诗中,描写了四种景物,下列哪项景物在诗中没有出现。
( C )A.荷B.菊C.梅D.橙4.古诗《赠刘景文》中的“一年好景君须记”的下一句是( C )。
A.芳草萋萋鹦鹉洲B.不尽长江滚滚来C.正是橙黄橘绿时D.蓝田日暖玉生烟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自古诗画本一家。
此刻,若有一幅菊花图展现在你眼前,请你为此画题诗,你会选择下面的哪一句( A )。
A.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B.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C.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6.下列诗句,不是写节日的是( A )。
A.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中的“犹”为何意?( D )A. 迟疑B. 犹如C. 相似D. 仍然8.“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句诗中有误的字是( C )。
A. 尽——进B. 犹——仍C. 需——须D. 橘——桔9.下列被世人称为“东坡居士”的诗人是( C )。
A.苏洵B.苏辙C.苏轼D.苏秦10.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下列诗作,只有()不是苏轼所作。
( A )A.《过故人庄》B.《题西林壁》C.《饮湖上初晴后雨》D.《赠刘景文》11.《山行》一诗,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C )。
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描写的是( B )。
A. 春风B. 春雨C. 春夜D. 春草13.《山行》的作者是( A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6e2ec6bd64783e08122bbe.png)
4.古诗三首一、标准化试题:1.(生字运用)根据拼音或语境写字词。
(1)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zèng sòng ( )给liú()老师。
(2)歪xié( )的小jìng( )旁,几株cán jú()傲shuāng( )挺立。
(3)yuàn zi( ) 墙壁上yìn( )画的图案有guīzé( ) 地pái liè( )着,看上去极其美丽。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石径.(jìn jìng) 增.添(zēng zhēng) 犹.如(yoūyóu )残.菊(cán chán ) 赠.送(zèng zhèng) 斜.阳(yúxié)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jǘ) 橙.黄(céng chéng)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挑起帘子②挑担③挑夫④挑拨⑤挑战⑥挑选[tiāo]: [tiǎo]: .4.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
(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 (增赠)言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牟坐爰机林晩。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
(4)停车坐爱枫林晚。
( ) A.乘,搭。
B.因为。
C.坐下。
(5)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促织(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
6.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课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6a291dcf84b9d528ea7acc.png)
第4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hé huā qíng yǔ gài jú huā jiāo ào ()()()()
bì xū hǎo jǐng chéng huáng jú lǜ
()()()()二、比一比,组词语。
径()寒()赠()盖()残()
经()赛()增()糕()戏()
三、判断对错,正确地打“√”,错的打“×”
1.“挑促织”中的“促织”指蝈蝈。
()
2.“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指华山以东。
()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山行》中的诗句。
()
四、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夜书所见》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
其中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感情。
2.《赠刘景文》是描写()季的景色,作者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3.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1)杜牧的《山行》一诗中,表现视线由近到远直入云霄的两句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共4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共4套)](https://img.taocdn.com/s3/m/fd2396c31711cc7931b716ea.png)
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2分) 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h án sh ān sh í j ìn ɡ q īn ɡ xi é shu ān ɡ d òn ɡ z èn ɡ y ánp ū m ǎn n í b ā ɡǎn j ǐn t ín ɡ yu àn y ìn zh ān ɡ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3分) 钥匙.(sh ǐ shi ) 五彩缤.纷(bīn b īn ɡ)一枚.(méi m ěi ) 印.着(y ìn y ìn ɡ) 熨.帖(y ù y ùn ) 增.添(z ēn ɡ zh ēn ɡ)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5分)1.《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不都是描绘的秋天景色。
( )2.《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
( )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主要写“我”在一场秋雨后上学,看到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觉得很美。
( )4.写日记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
( )5.《听听,秋的声音》的作者是毕国瑛。
( )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0分) 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A. 寒山石径倾斜霜叶B. 增送瓶盖菊花调残C. 君子甜橙挑战铺满D. 水泥水晶加紧院墙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A.各种各样的图画。
(图案)B.不整齐,没有秩序。
(凌乱)C.把人的身心捆住。
(捆绑)D.反复地嘱咐。
(叮咛)3.下列对《山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春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春色图。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31a505acfa1c7aa00ccc8.png)
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基础再现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2.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意思。
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车去郊游。
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我望着远处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乘、搭B.因为C.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读(),意思是()。
A. qíngB.qín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3)“橙黄橘绿”的意思是()。
把下面含有颜色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千()姹()嫣()桃()柳()()山()水(4)“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在诗中指(填人名)。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写景,抓住“”“”两处景物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与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2诗句中“”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
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阅读提高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远上寒山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B.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来时的哀伤叹息妙笔生花4.仿写诗歌。
三上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附课后习题答案
![三上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附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81b3514a7302768e9939d7.png)
橘子青绿
第3课时
夜书①所见
注释 ————— ①【书】写
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 逸,南宋诗人。诗以七言绝 句最佳。主要作品有《游园 不值》《嘉兴界》《四朝闻 见录》等。
品读诗文
自由地大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夜书Fra bibliotek见shào
[宋]叶绍翁
xiāo
sòn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品读诗文
朗读古诗,说说古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山径
白云
人 家
枫 林
霜 叶
品读诗文
朗读古诗,品读诗意:
山路绵长 点明深秋季节
远上寒山石径斜
相呼应,写出了山 势的高而缓。
品读诗文 使人联想到炊烟
白云生处有人家 袅袅,鸡鸣犬吠,一
一个“生”字形 驱寒山清冷之意。 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 缭绕和飘浮等各种动 态美,也说明山很高。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菊 jú
结构:上下 部首:艹 书写指导:下边部分的“米”,左边有一部
分写在“勹”的外面,使整个字 重心更稳。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残 cán
结构:左右 部首:歹 书写指导:左边的“歹”不要多一点,起笔横的
长度不要超过竖中线。右边部分斜钩 要写得舒展,不要忘写右上角的点。
诗文解读
荷尽①已无擎②雨盖③, 菊残④犹⑤有傲霜⑥枝。
径 jìnɡ
左窄右宽,书写时注 意左部细长,右部稍宽。
霜
上下结构,书写 “霜” 时“雨”扁宽, 下部“木”“目”等分。
斜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字的?
一斗有余,就是不正。
看到“斜”可以联想到弯弯曲曲的 小路伸向远方的样子,所以“斜”的意 思就是弯曲不直。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练习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32f9db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d.png)
《古诗三首》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1.看拼音写汉字。
gài zi xié pō jú huā cán pòhán shān fēng shuāng zèng song chéng sè二、填空题2.给下列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落(nuó luò) 雷(lí léi ) 梦(màng mèng )送(sòng sàng ) 喊(kǎn hǎn ) 肉(ròu yóu )3.比一比,再组词。
径 霜 残 斜 挑经 露 浅 抖 跳4.写出表达下列意思的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艳丽。
(2)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3)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由得思念起家乡。
三、语言表达5.给下列句子排序。
( )菊花不怕冷,不和别的花争艳。
( )秋天一到,校园里的其他花草都凋谢了。
( )我爱菊花。
()菊花的颜色可真多呀,有深红的,有淡黄的,还有雪白的。
()菊花在这个时候开放了。
四、课文内容填空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的作者是代的,诗人描写了、、、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的诗句是:,。
(2)《夜书所见》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什么时间)诗人的所见所想。
“动客情”中的“情”主要指的是诗人的感情。
“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除此之外,诗人还写出自己猜想的情景(用诗句回答):,他这样想的根据是(用诗句回答):。
(3)《赠刘景文》中作者抓住、、、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五、诗歌鉴赏阅读《山行》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山行 练习题
![赠刘景文 山行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fbc1263169a4517723a3b7.png)
赠刘景文山行练习题姓名第组一、我会填。
()()()()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君须记,()()橙黄橘绿时。
二,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是描写()季的景色,作者抓住()、()、()、()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____________ 擎雨盖:__________犹有:______________三、找朋友:木支风已讠艹刂自文(枫)()()()()四、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上画√:赠(zēng zèng)刘景文山行(xíng háng)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xiá)白云生(shēng shēn)出有人家五、扩词练习:于()()首()()记()()枫()()六、在括号里正确的字上打√:1、荷尽(己已)无擎雨盖。
2、白云(升生)出有人家。
3、停车(座坐)爱枫林晚。
4、菊残犹有傲霜(支枝)。
山行(练习设计)一、我会比一比,现组词。
已()于()首()己()干()道()二、我会填。
《山行》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杜牧,诗人抓住了()和()两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按课文填空。
()()寒()()径斜,()()()()()()()。
停()()()()()(),霜()()()()()()。
四、说说写写。
我喜欢春天, 因为春天到处一片绿色。
我喜欢夏天,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喜欢秋天,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
我喜欢冬天,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精品教案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17c8d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8.png)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一、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11个生字。
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出古诗中的秋天。
2.提问学生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
2.学习《山行》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2.讲解古诗的字词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描绘的秋天的美景,如枫叶、霜叶等。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赠刘景文》1.教师介绍古诗的背景,引出古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词。
3.教师讲解古诗的意思,重点分析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4.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学习《夜书所见》1.教师提问学生在夜晚看到的景象,引出古诗。
2.学生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3.分析古诗中表达的思乡之情,如“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总结拓展1.总结三首古诗的内容和情感,强调古诗的魅力。
2.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古诗,并分享感受。
3.布置作业:默写三首古诗,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04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1
![三年级语文上册04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1](https://img.taocdn.com/s3/m/8ade4c2fd4d8d15abf234e8e.png)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残钱 线 浅 君 群 裙
菊
橙
橘
( )的( ) 秋天到了,_________。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学古诗要边读边想,利用插图理解诗意 。
停车|坐爱|枫
林晚,霜叶|红
停于下|车二来欣月赏这花美。丽的
风景,那红色的枫叶比那二 月的花还要红。
山行
杜 牧
远上|寒山| 石径斜,
白云|生处|
这首诗写的秋是( ),
诗喜人杜牧( 天)这个季节 。欢停我车是坐从爱(枫林晚,霜叶红 )于这二一月句花中。体会出来的。(
朗读)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 径斜,白云| 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我会背
我爱积累
春天
白了(云)生。处有人家
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
几户人家。
房 —人家
子
白
云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斜 斜的石头小路,在那飘着 白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我从这幅图片中
枫
看到了( )。
叶|
y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古诗三首》(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古诗三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41f86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7.png)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预测卷(含答案).docx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11.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诗句写的是_____的时候,江面上呈现出_____种颜色:_____。
(2)“铺”的意思是_____,使人仿佛看到了_____的景象。
三、诗词曲鉴赏
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赠刘景文
擎雨盖,犹有傲霜枝。
,橘。
12.补全诗句。
13.《赠刘景文》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这个季节。
2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还能写出这个季节的两句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doc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I:\8.29 - 副本 - 副本\3kkk\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docx
4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护眼版】
![4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护眼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6a81c6b84ae45c3a358c23.png)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两句诗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深秋虽然万物 零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不 懈努力。
这首诗突出了秋季的什么特点?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 “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 霜凌寒的气概,以此勉励友人珍惜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不懈努力,切不要意志消沉,看 轻自己。
反衬出秋 夜的寂静
梧叶摇落、江上秋风进一步 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 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 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
萧瑟的秋风吹下梧桐树叶, 江边寒气逼人,作者孤独一人 行走在江畔,假如你就是这个 孤身在外的诗人,看到此情此 景,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 又会想到什么呢?
蟋蟀,也叫 料想,猜想。 蛐蛐。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 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 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梧桐叶落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谁能给 我们模仿一下?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会有什 么感受?
悲凄
第二句诗中的“客”指的是谁? 诗人。
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因为他身处异乡。
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怎样被勾起的?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 径”“白云”“枫林”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的山林秋色 图,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寒山 石径
眺望远景
山
白云 人家
色彩鲜明
行
枫林
生机盎然
驻足欣赏 霜叶 秋比春美
[]
赠 刘 景 文 宋
苏 轼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古诗三首》(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古诗三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55f9f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4.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课时练1.看拼音,写词语。
hán shān (________)cán jú(________)shuānɡyè(________)zènɡsònɡ(________)chénɡsè(________)shíjìnɡ(________)2.辨字组词。
首(________)刘(________)君(________)道(________)对(________)军(________)径(________)增(________)桃(________)经(________)赠(________)挑(________)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行”读音:①háng ②xíng 人行.道(_____)银行.(_____)步行.(______)(2)“处”读音:①chǔ②chù处.分(____)到处.(_____)处.理(_____)4.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山行:___________ 远上:_____________ 寒山:___________ 石径:______________ 荷尽:___________ 菊残:______________ 傲霜:___________ 萧萧:______________ 客情:___________ 促织:______________5.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1)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您要记住啊,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就是这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初冬时节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阵阵飒飒的梧桐叶响,传送着秋的声音;江面上凄冷的秋风,引起我无尽的思乡愁情。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知识点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990914e518964bcf847cd1.png)
一、我会写: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ú(姓刘、刘海儿)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二、我会认: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à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三、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挑tiǎo(挑灯)tiāo(挑选)四、理解诗意: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介绍:杜牧 :(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字词解释:【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子小路。
【生】产生,生出。
“白云生处”指山的深处。
【坐】因为。
诗词大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诗歌主题:《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精彩赏析:《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生机盎然的。
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
4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课件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4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课件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2725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e.png)
··· 知有儿童/ 挑促织,
· 夜深篱落/ 一灯明。
···
默写指导: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 做到不漏字、不错字,标点不要遗漏。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 哪些地方发现的?
参考答案: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天的景 色。从《山行》一诗中的“寒山”“霜叶”, 《赠刘景文》中的“荷尽”“菊残”“橙黄 橘绿”,《夜书所见》第二句中的“秋风” 可以看出来。
霜叶(suān sh√uānɡ) 菊残(zhú √jú) 挑促织(tiāo t√iǎo)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白云生处有人家( A )
A.产生,生出。 பைடு நூலகம்.生命。
2.停车坐爱枫林晚( B )
A.坐下来。
B.因为。
3.荷尽已无擎雨盖( A )
A.举,向上托。 B.拿着。
4.知有儿童挑促织( B )
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怎样被勾起的?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反衬出 秋夜的寂静。
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 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 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 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
萧瑟的秋风吹下梧桐树叶, 江边寒气逼人,诗人孤独一人 行走在江畔,假如你就是这个 孤身在外的诗人,看到此情此 景,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又会 想到什么呢?跟着音乐读一读 诗歌的前两句吧。
相呼应,写出了山 势的高而缓。
使人联想到炊烟
白云生处有人家 袅袅,鸡鸣犬吠,一
一个“生”字形 驱寒山清冷之意。 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 缭绕和飘浮等各种动 态美,也说明山很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后两句写出了诗人 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 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 舍不得离去。
期中五大项专项练习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期中五大项专项练习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6764b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d.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五大项专项练习卷古诗默写《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 [ ] [ ] , , ,。
, , ,。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湖》[ ] [ ] [ ], , ,。
, , ,。
日积月累1.补充下面名言。
(1)灯不拨不亮, 。
(2) 走遍天下,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万古胜负。
2.根据语境补充名言警句。
(1)“,。
”有时通过辩论,事理会越来越明晰。
(2)“一时强弱在于力,。
”可见,以理服人,是多么的重要啊!(3)“有理走遍天下,。
”这句话告诉人们:凡事要讲道理,没有道理到哪都行不通。
(4)“,理不辩不明。
”理,是客观规律,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老师常用“一时强弱在于力,。
”这句话来教育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理服人。
我还积累了一句关于“理”的谚语:“ ,。
”3.将下列谚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人心齐,,一个好汉三个帮。
—— 1 ——二人同心,三个臭皮匠,(1)上面四句话都与( )有关。
A.勤劳苦干B.团结协作C.讲道理(2)上面这四则俗语告诉我们( )和( )。
A.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B.做事情要讲道理。
C.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D.团结力量大(3)与前面四则俗语说明的道理相同的一项是( )A.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B.众人拾柴火焰高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选择恰当的谚语填入句中。
①我和哥哥一起参加双人跳绳比赛,哥哥告诉我:“,。
”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
②“,一个好汉三个帮”告诉我们要有团队意识,协助精神。
③表示“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发挥出移动高山的巨大力量,克服任何困难。
”的句子是“,。
”④爸爸叫我和姐姐把门前的木柴搬进屋子里,我们唉声叹气,爸爸笑着说“, 。
有啥难啊。
”⑤小明做数学作业遇到难题,只好去求助他的几位朋友,经过一番探讨后终于知道了解题思路,这真是“,。
”词语专项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 )山( )海②( )( )喧天③随遇( )( )④( )疲力( ) ⑤垂( )丧( ) ⑥( )风( )雨⑦奔流( )( ) ⑧( )( )不平⑨出( )( )料(1)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4赠刘景文及山行
![4赠刘景文及山行](https://img.taocdn.com/s3/m/3d4f7e836bec0975f465e221.png)
③富有哲理。这是此诗句成为千古绝唱的一个重要特点。把 枫叶经霜喻理、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经霜色愈浓”, 因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种对世间事理的醒悟和鼓舞、激励人 们的作用。
第6页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山路绵长 山势高缓 远景 白云飘浮 白云生处有人家。 人家居住
停车坐爱枫林晚,
喜爱枫林 难抑惊喜 近景
练习
•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意思 是( )。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所看 到的( )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 ( )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 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 )之情。
• 例一:填充题
•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意思 是: ( )。
• 例一:填充题
我喜欢春天,因为 我喜欢夏天,因为 我喜欢秋天,因为 我喜欢冬天,因为
。 。 。 。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我会认
liú jú 刘 菊 jú jìnɡ 橘 径
cán 残 xié 斜
jūn chénɡ 君 橙 fēnɡ yú 枫 于
我 会 写
霜叶红于二月花。点明原因
揭示中心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歌颂了枫叶不 第7页 畏严寒的精神。
二月开的鲜花
枫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
[简 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 。诗 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山行时所见到的 枫林晚景。写秋景的诗历来悲凉, 可是,诗人笔下的秋景却充满了生 机,真可谓是秋天里的春天。
•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意思 是:(因为)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 的意思是:(因为)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间) 所看到的(深秋时节 )的枫林景色,描 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枫林、霜叶)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
![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e72cc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40.png)
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结合诗句,写出下列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1)山行:____________________(2)坐:___________________(3)红于: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及其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行》描写了美丽的枫林景色,如果让你根据诗的内容画一幅画,那么画上至少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1]补全古诗。
[2]诗中用“擎雨盖”比喻________。
[3]诗中写了两种花,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了两种颜色,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了两种水果,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诗人告诉我们________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3. 课内阅读。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A.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B.和气的意思。
C.感觉很舒服。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______。
()A.青螺B.白银盘C.白银(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_______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_______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_____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A.平静、开阔、翠绿B.开阔寥远、平静、翠绿C.开阔寥远、翠绿、平静(4)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两相和”的“和”字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2020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统编版
![2020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53c2f1d1f34693dbef3e1d.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统编版1. 课文、古诗背诵。
(1)杜牧的《山行》一诗中富有理趣的诗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
(2)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中描写丰收景象的诗句是: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
(3)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中描写儿童夜挑蟋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中描写红日孤帆的诗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
(5)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把西湖比作西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把君山比作青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 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满江红①[宋]怒发冲冠②,凭阑处③、潇潇雨歇④。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⑤。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⑥,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⑦。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⑧。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⑨。
【注释】①满江红:词牌名。
②怒发(fa)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③凭阑:身倚栏杆.阅,同“栏”。
④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⑤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⑥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⑦贺兰山:贺兰山脉,当时被金兵占领。
⑧胡虏: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
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这里指金入侵者。
⑨朝天阙:朝见皇帝。
(1)这首词的作者是()(2)用“”给加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
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他的意思。
(3)这首词表达了______的感情,应当用______一语气朗读。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学习生活实例,谈谈你的体会。
3. 选字补充诗句。
A.红B.黄C.绿D、白E、碧F、翠(1)春草明年______,王孙归不归。
(2)孤帆远影______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银盘里一青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刘景文山行练习题姓名第组
一、我会填。
()()()()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君须记,()()橙黄橘绿时。
二,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是描写()季的景色,作者抓住()、()、()、()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____________ 擎雨盖:__________
犹有:______________
三、找朋友:
木支风已讠艹刂自文
(枫)()()()()
四、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上画√:
赠(zēng zèng)刘景文山行(xíng háng)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xiá)
白云生(shēng shēn)出有人家
五、扩词练习:
于()()首()()
记()()枫()()
六、在括号里正确的字上打√:
1、荷尽(己已)无擎雨盖。
2、白云(升生)出有人家。
3、停车(座坐)爱枫林晚。
4、菊残犹有傲霜(支枝)。
山行(练习设计)
一、我会比一比,现组词。
已()于()首()
己()干()道()
二、我会填。
《山行》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杜牧,诗人抓住了()和()两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按课文填空。
()()寒()()径斜,
()()()()()()()。
停()()()()()(),
霜()()()()()()。
四、说说写写。
我喜欢春天, 因为春天到处一片绿色。
我喜欢夏天,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喜欢秋天,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
我喜欢冬天,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