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包括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除法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着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不足,以及对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除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地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讲解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模型,生动地展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练习巩固: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讨论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强调重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案一. 教材分析《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除法算式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除法运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能够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除法算式各部分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除法算式的图片和实例。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除法算式的实物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实际例子,如分苹果的场景,引入除法算式。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除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如被除数、除数和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除法算式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各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教学道具进行除法算式的操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有余数的除法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有余数的除法课件

课后习题
9.有一些糖不到20块,平均分给3个孩子或平均分给5个孩子都 剩下1块,想一想,这些糖有多少块?
【参考答案】:
3×5+1=16(块)
【讲解】从题意可知,这些糖平均分成3份余1,平均分成5份也余1个,即 这个数减1后除以3或除以5,都正好分完。这个数只有3和5的积15,再加 上余下的1,也就是15+1=16,这与“这些糖不到20块”正好相符。所以这 些糖有16块。
课后习题
1.口算。
15÷5=24÷3 3=45÷9=638÷7=
5
9
48÷6=10÷5=42÷6=56÷8=
8
2
7
7
2.填一填。
( )42÷7=6 ( )×8=7 56 3×( )=18 6
54÷( )=9 33÷4=( )……( )
6
8
1
课后习题
【讲评】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乘除法的运算的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乘除法 的相互关系。 解答时通过乘法口诀来推算出要填的合适的数:第一道题根据乘法口诀六 七四十二,填42;第二道题根据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填7;第三道题根 据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填6;第四道根据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填6;最后 一道题根据口诀四八三十二,商8余1。
4.看图写算式, (1)看图填算式。
课后习题
(1) 20÷3=□6(个)……□(2个) (2)20÷6=□(串)……□(个)
3
2
(1)用竖式表示为: (2) 用竖式表示为:
6
3
32 0
62 0
18
18
2
2
课后习题
(2)
(1)13÷□=□(3 盘)4 ……□(朵) 1 (2)13÷□=□(朵)……□(朵) (1)用竖式表示4 为:3 (2)用竖式表1示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二):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可以根据情况选择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
地分,或几个几个地分。
夯实基础
1.先圈一圈,再填空。
(1)
有15支铅笔,每3支分给一个小朋友,可以分给( 5 )个小朋友。
(2)
有( 18 )块蛋糕,每6块装一盒,可以装( 3 )盒。
(3)
有( 16 )只手套,每2只配成一副,可以配成( 8 )副。如果 有18只手套,可以配成( 9 )副。 (4) 一共有( 10 ) 个 ,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 2 )份。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 3)个。
提示: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 不管哪种分法,东西都必须分完。 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归纳总结: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可以根据情况选择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 地分,或几个几个地分。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9做一做)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盒。
2
表内除法(一)
第 1 课时
平均分(一)
R 二年级下册
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 一些小礼物,快来看看吧!
1
课堂探究点 平均分的含义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平均分的含义
你能将这些糖分成3份吗? 请你用手中的学具来分一分。
有几种不 同的分法?
观察同学们分的结果,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画 摆 乘法意义 乘法算式
归纳总结:
平均分的方法: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可以动手分 一分,也可以圈一圈,最后数出能分成几份。
生活中,数学多,大家听我说一说。 学数学,真有趣,什么都要有根据。 有东西,分一分,亲自动手记得深。 要平等,同样多,所有朋友乐呵呵。

人教版《表内除法(一)》优质课件3

人教版《表内除法(一)》优质课件3
分东西的方法有很多,当每份分得同样多 时,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把12张卡通图片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 是正确的?在括号里画“√”。
( ) ( ) (√ ) ( )
一共有( 16 )片枫叶,每( 4 )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4 )份。
填一填
(1)把10个松果平均分给2只小松鼠,每只 小松鼠能分到( 5 )个松果。
说一说:“每2个一 份”是什么意思? 你想怎样分?
小组讨论:应该怎样分,你能想到几种方法?试一 试,并展示你的答案。
方法1:画
一份画2个圆圈,共画了4份圆圈。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 4 )份。
方法2:摆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 4 )份。
方法3:乘法意义
根据乘法的意义, 2个2个地数,8里 面有4个2。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写出除法算式。
20÷5=4
说一说:观察上图,你 发现了什么信息,能提 出什么问题?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
思考:“每4个 放一盘”是什 么意思?
举手回答: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要知道平均分 后每份几个, 可以分分试试。
分的时候可以 一个一个的分, 也可以几个几 个的分。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 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 多,就是“平均分”。
试一试: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盒。
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 ( 4 )个。
把12根胡萝卜平均放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 里放( 4 )根。
3个3个的分。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单元】》精品优质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单元】》精品优质课件

想一想:我们知道加、减、乘法都可以写成竖式形式, 除法也可以吗?该怎样做?
想:13里面有( 3 )个4。
3 ……商(表示能分3组)
除数…… 4 1 3 ……被除数(表示共有13根小棒)
(表示每4
1 2 ……4乘3的积(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
根分一组)
1 ……余数(表示还剩1根小棒)
13÷4=3(组)……1(根)
活动1:(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正好分完。 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 3 )盘。 6÷2=3(盘)
把下面的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活动2:(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有剩余。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 3 )盘, 还剩( 1 )个草莓。
( 6 )×7 < 43 4×( 7 )< 31 ( 6 )×9 < 60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 7 36
35

不对
1
用竖式计算。
37÷6= 6……1
6 6 37
36
1
80÷9= 8……8
8 9 80
72
8
47÷6= 7……5
7 6 47
42
5
用竖式计算。
19÷3= 6……1
6 3 19
18 1
39÷4= 9……3
9 4 39
36 3
47÷5= 9……2
9 5 47
45 2
直接写出商和余数。
25÷8= 3 …… 1
36÷5= 7 …… 1
64÷9= 7 …… 1
29÷6= 4 …… 5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练习课》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练习课》精品PPT优质课件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练习册中选取。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2 表内除法(一)
第12课时 练习课
一 复习导入 你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分一分,填一填。
12块饼干,每人分 6 块,平均分给( 2 )人。
24 4
二 巩固练习
教材P12T9
4.把18个 平均分,和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分法。
18个1, 9个2,6个3, 3个6,2个9
二 巩固练习
5.
8 4
2
1
二 巩固练习
6. 12个南瓜。
小熊每次运2个,要运( 6 )次; 小熊每次运3个,要运( 4 )次; 小熊每次运4个,要运( 3 )次。 小熊运了6次,平均每次运( 2 )个。
一 复习导入 你发现了哪些相同和
2. 分一分,填一填。 不同的地方吗?
(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分成了( 2 )份。 10 ÷ 5 = 2
(2)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根。 10 ÷ 2 = 5
二 巩固练习
1.连一连。
教材P20T3
二 巩固练习
2.算一算。
1 1 1
教材P20T4
2 你你能发写现出了几什么道 3 这规样律的吗算?式吗? 6
任何不为0的数除以它本身,商是1; 任何不为0的数除以1,商是它本身。
二 巩固练习
3.
教材P21T7
1
6
4
5
5
4
2
2
二 巩固练习
4.
教材P21T8
2 表内除法(一)
第4课时 练习课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PPT课件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PPT课件

4 把8个风铃穿在2个丝带上,平均每根丝带上穿( 4)个。 8÷2=4
1.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 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 2.知道总数、平均分成的份数,求每份的数量,用除法计 算。知道总数、每份的数量,求平均分成了几份,也用除 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3 读一读。 8÷4=2 18÷3=6 15÷5=3 16÷8=2
读作: 8除以4等于2 读作: 18除以3等于6 读作: 15除以5等于3 读作: 16除以8等于2
3 读一读。 12÷3=4 45÷9=5 36÷6=6 7÷7=1
读作: 12除以3等于4 读作: 45除以9等于5 读作: 36除以6等于6 读作: 7除以7等于1
4 读一读。 45÷9=5 35÷5=7 8÷8=1 42÷7=6
读作: 45除以9等于5 读作: 35除以5等于7 读作: 8除以8等于1 读作: 42除以7等于6
5 圈一圈,填一填。
16里面有( 8)个2。
16÷2= 8
5 圈一圈,填一填。
18里面有( 3)个6。
18÷6 = 3
5 圈一圈,填一填。
4 如果把左面鱼缸中的金鱼平均分到右面的3个小鱼缸中,每个鱼缸中要 放几条小金鱼?
9÷3= 3(条)
1.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表示,中间的÷叫除号。 2.读除法算式时,应写成几除以几等于几的形式。
1 (1)一共有(15)个苹果,每( 5)个一份,平均分成了( 3)份。 (2)一共有(24)个竹篮,平均分成了( 4)份 ,每份( 6)个。
分法二: 15÷3=5 轮 份每 船 数份 总的 数轮 船 数
6 请学生根据图片猜一猜小精灵想怎样分橘子?
8÷2=4(个) √ 8÷4=2(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2《除法》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2《除法》课件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略。
知识点 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及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1.
(1)每笼装3只,要装( 6 )笼。 18÷ 3 = 6 (2) 每笼装6只,要装( 3 )笼。 18 ÷ 6 = 3 (3)每笼装9只,要装( 2 )笼。 18 ÷ 9 = 2
4
6
圈一圈略。
20里面有( 4 )个5。 20
5
4
知识点 1 除法算式的含义
1.分一分,填一填。 (1)
把12朵花平均放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放( 4 ) 朵花。
12÷3= 4
(2)
每只小狗分得同样多的骨头,每只小狗分( 4 )根。 16 ÷ 4 = 4
知识点 2 除法算式的读法
2.看图写除法算式,并读一读。
你能把刚才分 竹笋的情况和 结果也用一个 算式表示吗?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盘。
除法算式:20÷4=5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除法算式:20÷4=5
看算式,记住算式中
… …

被 除商 除数
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 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4÷4=( 6 ) 20÷5=( 4 )
16÷2=( 8 ) 12÷3=( 4 )
摆一摆略
易错辨析
5.按照算式圈一圈。 (1)15÷5=3
(2)12÷2=6
(3)12÷6=2 辨析:圈图时不会根据除法算式确定每份数。
6.书架的上面一层有15本书,下面一层有12本书。爸 爸买回7本书,怎样放才能使上、下两层的书同样多?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第5课时《除法(二)》示范教学课件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一)第5课时《除法(二)》示范教学课件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把分竹笋的过程和结果完整地表述出来。
按每几个一份分的平均分问题。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呢?
除法
20÷4=5
20
4
5
20个竹笋,每4个一份,能分成5份。
20÷4=5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3个,分成了( )份。
每份6个,分成了( )份。
每份2个,分成了( )份。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3个,分成了( )份。
每份6个,分成了( )份。
6
6
2
每份2个,分成了( )份。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3个,分成了( )份。
每份6个,分成了( )份。
6
2
4
4
3
12
6
每份2个,分成了(个,分成了( )份。
每份6个,分成了( )份。
6
4
2
2
6
12
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4
3
12
2
6
12 ÷ 2 = 6
12 ÷ 3 = 4
12 ÷ 6 = 2

被除数

除数



被除数

除数



被除数

除数


三个算式中的被除数为什么都是12?除数表示的是什么?那商呢?
每份数
总数
份数
每份数
总数
份数
每份数
总数
份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除法(1)》课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除法(1)》课件
9 ÷ 3 =3
练习巩固 按要求写出除法算式。
有15个苹果,每3个 一堆,分成5堆。
15÷3=5
把14个汉堡平均分成 7份,每份2个。
14÷7=2
知识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除法算式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1.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2.除法算式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除法(1)
> 12 3
激趣导入 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 对的在括号里画“√”。
()
(√)
()
知识讲解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 请你帮我分一分。
“平均”是什么意思呢?
知识讲解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 请你帮我分一分。
(1)可以怎样分?(2)每盘应放几个?
知识讲解 把12个竹笋平均分,你还能怎么分? 分一分并写出算式。
12÷2=6
12÷4=3
知识讲解 把12个竹笋平均分,你还能怎么分? 分一分并写出算式。 12÷3=4
12÷6=2
练习巩固
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2=4
读作: 8除以2等于4
15÷3=5
读作: 15除以3等于5
12÷2=6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谢谢观看
> 12 3
知识讲解
1个1个地分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知识讲解
2个2个地分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知识讲解
3个3个地分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知识讲解
你能用算式表示分竹 笋的情况和结果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算式的含义》优秀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算式的含义》优秀课件
2 表内除法(一)
第4课时 除法算式的含义
RJ 二年级下册
第一步 旧知回顾
先圈一圈,再填空。
10个 ,每2个 分一份,能分成 5
( )份。
15块 ,每5块分 一份,能分成 3
( )份。
第二步 新知引入
这里有一些竹笋,要分给4只熊猫,该怎样 分才能保证公平呢?试一试!
要分公平呢?
试着应用 前面的知 识,帮助 他们分一 分吧?
你知道各部分 的含义吗?
12 ÷ 4 = 3

表示平均 除 表示平均 表示每
分的总数,号 分的份数,份分得
写在除号 写在除号 的个数。
前。
后。
返回
归纳总结:
除法算式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1.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
除法计算。 2. 除法算式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每只小猫分得同样多的鱼,每只小猫分( 3 )条。 9÷ 3 =3
2.看图写算式。
6 ÷3 =2
10 ÷ 5= 2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经典题库)
3.读出下列各算式。
10÷2=5
18÷3=6
读作:10除以2等于5
读作:18除以3等于6
21÷3=7
24÷8=3
读作:21除以3等于7
读作:24除以8等于3
可以1个1个地分, 也可以2个2个的分, 或3个3个地分,分
完为止。
第三步 精读教材
利用前面的 知识,可以 怎样分?
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在书中找一找。
表示要分 的物体
表示要分 的份数。
表示每份 要分几个
按照上面的读法自己 读一读。
第四步 我的收获

1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5 认识除法算式(优质课件)

1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5 认识除法算式(优质课件)

小组讨论:把12个竹笋平均分,还能怎么分?分一 分并写出算式。
分成6份 12÷6=2
探究新知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试一试: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8÷2=4 15÷3=5 12÷2=6 10÷5=2 12÷4=3
读作: 8除以2等于4 读作: 15除以3等于5 读作: 12除以2等于6 读作: 10除以5等于2 读作: 12除以4等于3
人教版 数学 二五年级 下册
2 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
认识除法算式
复习导入
除法的初步认识
9朵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 3 )朵。 9朵花,每3朵分一份,可以分( 3 )份。
探究新知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说一说:观察上图,你 知道了什么信息?能提 出什么问题?
探究新知
除法的初步认识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请你帮我分一分。
魏武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和曹丕除是法同的母初兄步认弟识,从小聪 明,深受得曹操的宠爱。
曹操的次子曹丕做了皇帝后,常想借口除掉曹植。一次,他 为难曹植,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并要以兄 弟为题,但诗内不许出现兄弟二字,不然就要被处死。曹植被迫 答应。七步还没走完,曹植的诗已吟出来了:煮豆燃豆箕,豆在 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又惭愧又心酸, 只得罢休。后来,曹丕对曹植的监视迫害并未减少,曾经六次变 更其爵位,使其三次迁徙封地。
课后作业
除法的初步认识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除法的初步认识
赠品 不喜欢可以删除
历史故事 成语
除法的初步认识
一、四面楚歌——项羽
•比喻陷入四面 受敌,处于孤 立无援的窘迫 境地。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达标课时练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达标课时练

第6课时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根据图意列除法算式。

÷
2.填空。

(1)18÷2=9,()是被除数,()是除数,()是商。

(2)被除数是24,除数是3,商是(),列式为()。

3.选一选,填一填。

①被除数②除数③商
20 ÷ 4 =5
()()()
答案提示
1. 18 6 3
2.(1)18 2 9
(2)8 24÷3=8
3.①②③
课后小知识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1、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4、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5、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若禅
7、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8、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

──巴斯德
9、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陈寿
10、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
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高斯。

[小学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认识除法算式》(P13)图文讲解

[小学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认识除法算式》(P13)图文讲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认识除法算式》(P13)图文讲解2020-02-12原文电子课本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来源:腾讯视频知识点除法算式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法:1. 除法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2.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除法算式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参考答案图文解读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同步练习1同步练习21. 圈一圈,填一填。

2. 填空。

(1)把9个圆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列出算式是()÷()=()。

(2)15÷5=(),读作15()5等于(),这个算式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或把()每()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份。

3.(1)有6个菠萝,如果每盘放3个,需要几个盘?(2)把6个菠萝平均放入到6个篮子中,每篮放几个菠萝?答案提示1. 10 5 2 20 4 52.(1)3 9 3 3(2)3 除以 3 15 5 3 15 5 31. (1)6÷3=2(个)答:需要2个盘。

(2)6÷6=1(个)答:每篮放1个菠萝。

综合整理:小学语数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

用户设置不下载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导入,作好铺垫
同学们,15个扣子,平均分成3份, 每份( 5)个。
怎样列算式来表示? 15÷3=5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同学们好!我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 能放几盘?请你帮帮我。
思考问题: (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 (2)分的要求是什么? 请你用学具帮熊猫分一分。
“每4个放一盘”是 什么意思?
被 除 数 „ „ 除 商 数 „
列出除法算式,说一说 算式的意思,并说说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1. 分一分,填一填。
每份2个,分成了( 6 )份。
12÷ 2 = 6 每份3个,分成了( 4 )份。
12 ÷ 3 = 4
每份6个,分成了( 2 )份。 12 ÷ 6 = 2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一)汇报交流
分的结果是什么? 你是怎样分的?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二)探讨新知
我们能把刚才分 竹笋的情况和结 果也用一个算式 表示吗?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 )盘。 除法算式:20÷4=5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2. 读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并说出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称。
10÷5=2 48÷8=6 15÷3=5 56÷7=8 18÷2=9 28÷4=7
三、练习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3. 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 6 )个4。
24 ÷ 4 = 6
20里面有( 4 )个5。
20 ÷ 5 = 4
(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5)盘。 除法算式:20÷4=5
被 除 数 „ „ 除 商 数 „
看出新知
(四)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同学们!如果我想把20个竹笋, 每5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20个竹笋,每5个放一盘,能放( 4 )盘。 除法算式:20÷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