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自然科学分子 原子复习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原子、分子和离子同步练习2 最新

八年级科学试题-八年级科学原子、分子和离子同步练习2 最新

1.1原子、分子和离子(二)
原子
一、选择题
1.最早提出比较系统的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道尔顿
C.卢瑟福
D.阿伏加德罗
2.构成原子的微粒有()A.质子B.中子C.分子D.电子
3.下列微粒带负电的是()A.质子B.中子C.分子D.电子
4.原子核一般由()
A.质子和中子构成
B.中子和电子构成
C.质子和电子构成
D.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5.在原子里,电子在原子核外()A.作高速的圆运动
B.绕原子和作高速运动
C.有时作高速运动,有时作慢速运动
D.作高速运动
6.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C.核外电子数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二、判断题
7.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8.模型方法不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才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9.质子、中子、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经不能再分了。

()
10.构成原子的质子、电子都带电,但原子却不显电性。

()
三、填空题
14.完成下表。

分子原子相关练习题

分子原子相关练习题

分子原子相关练习题分子原子相关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分子的特征?A. 具有质量B. 具有电荷C. 具有体积D. 具有速度2. 分子的构成单位是什么?A. 原子B. 离子C. 元素D. 分子3. 分子的运动方式主要是?A. 旋转B. 振动C. 平移D. 扭曲4. 以下哪个物质不是由分子组成的?A. 水B. 金属C. 氧气D. 二氧化碳5. 分子的大小主要由什么决定?A. 分子的质量B. 分子的速度C. 分子的形状D. 分子的电荷二、填空题1. 分子的质量是由其所含 ___________ 的质量之和决定的。

2.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有 ___________ 力、 ___________ 力和 ___________ 力。

3. 分子的热运动是由其具有的 ___________ 能量引起的。

4. 分子的速度和温度之间存在 ___________ 关系。

5. 分子在固体状态下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解释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是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

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具有特定的质量和电荷。

分子由原子组成,而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粒子。

2. 请说明分子的运动方式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的运动方式包括旋转、振动和平移。

这种热运动使得分子不断碰撞、交换能量和位置,从而导致物质的性质。

例如,分子的运动速度和温度成正比,高温下分子运动剧烈,物质更容易变化。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影响物质的性质,如分子之间的引力决定了物质的凝聚态。

3. 请解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的大小由其所含原子的质量之和决定,大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质量。

分子的形状则决定了其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

不同形状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如线性分子更容易形成晶体结构,而分支状分子则更容易流动。

四、解答题1.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物质性质有何影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键等。

八年级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1.选择题(1)原子核由什么组成?A.质子和中子B.质子和电子C.电子和中子D.电子和质子答案:A.质子和中子(2)以下哪种粒子在原子核内?A.质子B.中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答案:D.质子和中子(3)元素周期表是按照什么来排列元素的?A.质量数B.原子序数C.中子数D.质子数答案:B.原子序数(4)化学符号"H"代表的是什么元素?A.氧气B.氢气C.氮气D.氯气答案:B.氢气(5)氯气的化学符号是什么?A.CB.NC.ClD.Fe答案:C.Cl(6)氧气的化学符号是什么?A.OB.NC.SD.Fe答案:A.O2.简答题(1)简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特点。

答: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电荷为中性。

电子云则是围绕原子核旋转的带负电荷的粒子。

原子的特点是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2)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代表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原子序数代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也表示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

质量数表示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原子序数是唯一确定元素的特征,而质量数可以因为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不同而有所变化。

3.计算题(1)氢气(H)的质量数为1,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

求氢气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答:氢气原子的质子数为1,电子数也为1。

(2)含有7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原子X的质量数为多少?答:原子X的质量数为7+8=15。

4.综合题(1)元素A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5。

请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与否,并给出理由。

说法一:元素A的电子数为17。

说法二:元素A是氯气。

答:说法一错误,元素A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17。

说法二正确,根据质量数为35,可以确定元素A是氯气。

(2)下面是一个化学方程式,请根据方程式回答问题。

C + O2 → CO2问:在该反应中,碳原子的数量是否发生改变?氧原子的数量是否发生改变?答:碳原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1个。

分子原子练习题

分子原子练习题

分子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物质的最小微粒是:A. 原子B. 分子C. 离子D. 电子2. 原子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A. 原子核和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电子和质子D. 原子核和中子3. 以下哪项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核子4. 一个水分子(H2O)由多少个原子组成?A. 1B. 2C. 3D. 45. 化学变化中,分子的:A. 质量不变B. 种类不变C. 个数不变D. 种类一定改变6.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A. 体积大小B. 能否独立存在C. 质量大小D. 能否再分7. 原子核中一定没有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核子8.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其质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分子、原子、离子B. 离子、原子、分子C. 原子、分子、离子D. 离子、分子、原子二、填空题1. 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2.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________。

3. 原子中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________,而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________。

4. 一个氧分子(O2)由________个氧原子构成。

5. 根据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的最小微粒。

三、判断题1.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3. 原子核总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4.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5.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可以不同。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原子和分子的区别。

2. 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五、计算题1.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的质量是多少?2. 一个水分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如果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两个氢原子质量的16倍,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分子和原子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分子和原子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分⼦和原⼦习题(含答案及解析)分⼦和原⼦习题(含答案及解析)⼀、单选题(本⼤题共22⼩题,共44.0分)1.“茉莉的⾹⽓清新淡雅,能够使⼈⼼情放松;檀⽊的⾹⽓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性质有①分⼦的质量很⼩;②分⼦之间有间隔;③分⼦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性质不同。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能证明分⼦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 ⽔受热变为⽔蒸⽓B. 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C. 分离液态空⽓D. 固体碘受热变为碘蒸⽓3.下列诗词中,能⽤分⼦观点解释的是()A. 春⾊:春⾊满园关不住B. 夏⽵:⽵深树密⾍鸣处C. 秋⽉:⽉关浸⽔⽔浸天D. 冬花:暗⾹浮动⽉黄昏4.现象解释A湿⾐服在夏天⽐在冬天⼲得快温度升⾼,分⼦运动速率加快B 6000L氧⽓在加压下可装⼊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体分⼦间间隔⼤,易于压缩C⾃⾏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炸裂分⼦受热,体积变⼤D在⽆外⼒下,花粉会在平静的⽔⾯上移动分⼦在不断运动A B C D5.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氢⽓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其化学性质相同B. ⽤警⽝搜救地震中被埋⼈员--分⼦在不断运动C.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味--分⼦在不断地运动D. ⽔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分⼦变⼤6.化学兴趣⼩组同学们对教材中“分⼦的性质实验”进⾏了如图改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1中A、B烧杯中酚酞溶液都变成红⾊B. 图1和图2都能说明分⼦是不断运动的C. 图2能得出:温度越⾼,分⼦的运动速率越快D. 改进后的优点:节约药品,更环保7.冬天结冰后,冰浮到⽔⾯上,其原因是()A. ⽔分⼦很⼩B. ⽔分⼦在运动C. ⽔分⼦间隔变⼤D. 分⼦分成原⼦8.⼩明同学对探究分⼦性质的实验(图1)进⾏了改进,如图2所⽰,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固定⼀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浓氨⽔滴⼊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橡⽪帽封闭管⼝,⼀会⼉就观察到ba段纱布条变成红⾊。

分子和原子的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的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的练习题分子和原子的练习题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而分子和原子则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分子和原子相关的练习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答一些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练习题,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1. 请问氧气(O2)是由几个原子组成的?氧气(O2)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在氧气分子中,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了氧气分子的化学键。

2. 请问水(H2O)是由几个原子组成的?水(H2O)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了水分子的化学键。

3. 请问二氧化碳(CO2)是由几个原子组成的?二氧化碳(CO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在二氧化碳分子中,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了二氧化碳分子的化学键。

4. 请问甲烷(CH4)是由几个原子组成的?甲烷(CH4)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

在甲烷分子中,一个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了甲烷分子的化学键。

5. 请问一氧化氮(NO)是由几个原子组成的?一氧化氮(NO)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在一氧化氮分子中,一个氮原子与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了一氧化氮分子的化学键。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不同的原子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分子,这些分子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物质。

在化学研究中,我们通过了解分子和原子的组成,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除了上述的练习题,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加深对分子和原子的理解。

例如,当我们燃烧木材时,木材中的碳和氢原子与氧气中的氧原子发生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过程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以及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分子。

另一个例子是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泡。

在饮料中加入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分子会溶解在液体中。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的是:A. 氧气B. 氢气B. 铁D. 钠2. 原子和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A.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B. 分子可以独立存在,原子不能C.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被分解成原子D. 原子比分子小3. 一个水分子(H2O)由几个原子构成:A. 1B. 2C. 3D. 44.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哪个原则: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能量最低原理C. 洪特规则D. 所有上述原则5. 以下哪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A. 金刚石B. 石墨C. 金属铜D. 金属铁二、填空题6. 原子由____、____和____组成。

7.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之间的重新组合。

8. 一个氧分子(O2)由____个氧原子组成。

9.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____。

10. 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约____个粒子。

三、简答题11. 描述原子和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基本作用。

12. 解释为什么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3. 举例说明原子和分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14. 如果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34×10^-26千克,计算1摩尔水分子的质量。

15.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10^-26千克,计算1摩尔碳原子的质量。

五、实验题16.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7. 描述如何使用光谱分析来确定一个未知物质的分子结构。

六、论述题18. 论述原子和分子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七、判断题19.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对/错)20. 所有化学反应都涉及到原子的重新排列。

(对/错)八、综合应用题2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22. 描述如何使用质谱仪来确定一个分子的分子量。

九、案例分析题23. 分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过程,解释原子和分子在该过程中的变化。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题1.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B.水分子运动速率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D.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2.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水的化学性质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C.水的物理性质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子数不同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电解水生成H2和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5.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6.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吸收热量B.此反应为H2+Cl22HClC.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此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9.如下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呈变红10.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间隔变大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11.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134气体分子间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14.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D.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15.下列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B.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体一定比液体大C.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16.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17.在“2H2O2H2↑+O2↑”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A.H2O B.H2 C.O2 D.H和O【参考答案】13。

分子和原子测试卷

分子和原子测试卷

分子和原子测试卷(总分:40分)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1.对比如图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的观点分析它们不同点,下列解释正确的是()(2 分)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 在电解水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在水蒸发中,分子本身是不变的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2 分)A. 很小B. 不断运动C. 有间隔D. 不可分3.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2 分)A. 原子的质量极小B.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 原子的体积极小D. 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不变4.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②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2 分)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①②③5.对于“水受热蒸发”的解释,不正确的是()(2 分)A. 水分子没变化B. 水分子的间隔变大C. 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D. 水分子体积变大且数目增多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2 分)A. 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去的缘故B. 物体热胀冷缩是由组成物质的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引起的C. 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从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D. 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7.云南地震时,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2 分)A. 分子的质量很小B.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间有间隔8.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 分)A. 水蒸发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 水蒸发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 水分解时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 水分解时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9.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2 分)A. 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B. 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C. 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D.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10.下图是碳酸分子分解的示意图,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2 分)A.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B. 每个碳酸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C. 碳酸反应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D. 以上全都正确二填空题 (共5题,总分值20分 )11.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分子练习题

原子分子练习题

原子分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元素中,价电子最多的是:A. 氧素B. 碳素C. 氮素D. 硅素2. 以下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氮气D. 水3.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铁B. 铝C. 空气D. 汞4.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的是:A. 氧气B. 氯气C. 氨气D. 食盐二、填空题1. 原子核由 ______ 和 ______ 组成。

2. 分子是由 ________ 链接在一起的。

3. 水分子由 _______ 和 ________组成。

4. 食盐分子由 _______ 和 ________ 组成。

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简答:原子是物质最小的构成单位,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带负电荷的电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2. 什么是分子?简答:分子是物质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单位。

3. 什么是离子?简答:离子是具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带电粒子。

4. 什么是化合物?简答: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物质。

四、解答题1. 描述一下钠(Na)和氯(Cl)原子的结构,并说明它们形成氯化钠(NaCl)的过程。

解答:钠原子的结构:钠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电子层中有2个电子在K层,8个电子在L层,剩下的一个电子在M层。

氯原子的结构:氯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电子层中有2个电子在K层,8个电子在L层,剩下的7个电子在M层。

当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带有+1的钠离子Na+,而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变为带有-1的氯离子Cl-。

由于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有电静力作用,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化学键相互吸引,形成氯化钠晶体。

2. 解释一下混合物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每种物质保留着其原有的性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形成全新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性质,只能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分离。

初中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原子与分子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不是化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A. 毫升B. 千克C. 米D. 秒2. 原子核中带正电荷的粒子是: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原子核没有带正电荷的粒子3. 下面哪个粒子对于原子的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电子、质子、中子都对原子的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4.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中子数为16,电子数为16,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 16B. 32C. 48D. 645. 下面哪个不属于同位素?A. 氢-1B. 氢-2C. 氢-3D. 氢-4二、填空题1. 一个氮原子中,质子的数目是______,中子的数目是______,电子的数目是______。

答案:质子的数目是7,中子的数目是7,电子的数目是7。

2. 以下哪个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答案:氧气(O₂)。

3. 一个氟原子中,原子核的质子数是______,中子数是______,电子数是______。

答案:原子核的质子数是9,中子数是10,电子数是9。

4.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79,中子数为11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净电荷是______。

答案: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9,净电荷是+1。

5. 以下哪个物质不是由分子组成的?答案:氢气(H₂)。

三、解答题1. 请解释下面术语的含义:原子序数、原子质量、同位素。

答:原子序数是指一个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也是一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原子质量的平均数,可以通过考虑该元素的同位素丰度计算得出。

同位素指的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2. 请简要讨论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区别。

答: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带正电荷的质子、无电荷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它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参与者。

3. 请解释元素符号中的数字和字母的含义,并以氧气(O₂)为例进行说明。

分子原子专题测试题

分子原子专题测试题

分子原子专题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1.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 A.冰受热融化成水B.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C.各为10mL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D.面粉中掺入砂糖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3.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5.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B.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6.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 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不能再分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D.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8.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9.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薮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是由于分子发生了变化引起的是( )A.水蒸气冷凝成水B.食物腐败C.水变成冰D.湿衣服晒干11.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的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在化学反应中水分子可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 ,某种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993.1288.9 B.288.912993.1⨯ C.12993.1288.9⨯ D.993.112288.9⨯ 13.下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是( )1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 .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C .10mL 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 .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5.一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

初中分子和原子复习题

初中分子和原子复习题

例:如右图所示,上瓶盛的是空气,下瓶盛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当抽去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最后,上下两瓶颜色。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重点梳理]把空白处填好,你就归纳好重点、难点啦!1.分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a.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之间有;c.分子都在;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从分子的观点理解有关的概念a.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而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

b.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构成的。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大多数、浓酸等。

2.原子(1)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有间隔。

(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稀有气体等。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疑难点睛]难题很多,你可以选择几个来对付。

例:如右图所示,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根据此图,试分别从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物质的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1) 。

(2) 。

(3) 。

[考题前沿]了解一下往年的中考试题,你也许就能胸有成竹!例:(2003 江西)在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若不慎将体温计打破,散落出来的汞产生的汞蒸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此时可以撒一些硫粉在上面,使硫与汞化合成固体硫化汞(HgS)。

(1)写出硫和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的现象。

[探究延伸]综合创新,学以致用,可不是说说玩的!例:已知在相同温度下,气体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运动的速度越小。

如右图所示,容器A(器壁能允许气体分子通过)里面充满了空气,当烧杯中充满氢气,并不断地持续通入氢气时,导管B中发生的现象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构造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表示的是一种微观看法,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一种)微粒。

3、分子的性质①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肉眼是没法看到的②分子老是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高升运动速度加速。

③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所以气体能够压缩。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同样,不一样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一样。

⑤分子由原子构成,不一样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构成不一样,可分三种情况: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一样:b、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同样,但个数不一样: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同样,但摆列次序不一样(高中学习)4、分子理论的应用:(1)用分子看法解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变化:分子自己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2)用分子看法解说混淆物和纯净物:混淆物:由不一样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5、纯净物和混淆物的差别和联系纯净物混淆物宏观差别由一种物质构成由不一样种物质混淆而成微观差别由同种微粒(分子或原子或离由不一样种微粒(分子或原子或离子)子)构成构成性质、特拥有固定的构成、有相应固定没有固定的构成、各样成分保持各自征的性质的性质实例水、氧气、红磷等空气、自来水、天然矿石等所含元素含有一种元素: O2含有多种元素,如空气含有多种元素: KClO3含有一种元素的多种单质混淆表示方法纯净物能够用化学式表示混淆物不可以用化学式表示联系混淆纯净物混淆物分别知识点二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可以再分)2、原子的性质(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 3)原子间有必定的间隔(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同样,不一样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一样。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从头组合成新的分子。

初二化学分子和原子试题

初二化学分子和原子试题

初二化学分子和原子试题1.据报道,1994 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

该元素的质子数为()A.433B.161C.272D.111【答案】D【解析】在原子中具有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质子数=相对原子量-中子数,所以答案选择D【考点】原子结构2.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答案】D【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而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质子等不能直接构成物质,故答案选择D【考点】物质的构成微粒3.原子排布规律(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容易(填“失电子”或“得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容易(填“失电子”或“得电子”)(2)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8个(除氦原子2个电子外)【答案】①小于,失去电子,得电子;②等于【解析】元素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根据原子排布规律(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容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容易得电子;(2)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个(除氦原子2个电子外)【考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4.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答案】C【解析】根据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析。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故A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C、原子虽然不是最小粒子,但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故C错误;D、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C【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是解题的关键,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练习经典复习总结带答案

分子原子练习经典复习总结带答案

分子和原子练习11、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

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

从微观度分析,其原因是【】A.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发生改变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C.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D.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2、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H2O2) B.二氧化锰(MnO2) C.二氧化碳(CO2) D.空气4、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A.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B.将蔗糖溶入水中形成有甜味的糖水C.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 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小于200mL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6、取一滤纸条,等间耍沛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人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7、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微粒之间有间隔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8、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D.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不含其它粒子9、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10、如图,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C.相互之间有间隙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11、12、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B.气体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可压缩C.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3、从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D.25m3的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14、水族馆中,表演者常常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原子复习题
1、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氯化钾、液氧
2、已知在相同的温度下,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慢。

在图03-1中,容器A(器壁能允许气体分子通过)里充满了空气,当烧杯中充满氢气,并连续地通入氢气时,导管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对原子量的叙述:①原子量是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的;②原子量是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那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的;③原子量就是以克作单位的一个原子的质量;④原子量只是一个比值,它是有单位的;⑤原子中决定原子量的微粒数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其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
B.②④和⑤
C.①③和⑤
D.②和④
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
(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
(4)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质量最小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__;
(8)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
(9)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____________。

5、原子R核外有26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它的质子数为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约为______。

6、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则该原子的质量是______kg。

第4题(1)水受热时其分子动能增大,分子间距离增大,由液态变成气态。

(2)氧化汞分子受热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氧气分子,汞原子则聚集成汞。

(3)蔗糖分子分散于水分子之间。

(4)樟脑分子从固体聚集状态升华为气态。

一、选择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的体积增大而变大
3.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白磷自燃
4.在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的质量和性质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处于永恒的运动状态
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分子和原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8、有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原子个数
D.原子量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量就是原子质量
B.原子量的单位是千克或克
C.原子量是有单位的比值
D.没有原子量小于1的原子
10、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A.氧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
B.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
D.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
1.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200毫升,其原因是______。

2.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构成,混合物由____
构成。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①液态氧②汞③氧化汞④碘酒⑤石灰
石⑥海水⑦硫硫铜⑧牛奶
4、分子是保持_________的一种微粒。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_________。


质的三态,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缘故。

分子是在不断地
___________。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__________,不同物质分子性质
___________。

一滴水里大约有_________个水分子。

5、V
1毫升水与V
2
毫升酒精混合得V
3
毫升溶液,则V
1
+V
2
__________V
3
.(填
“>”"=","<")。

三、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3-2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
这一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水
B、纯净物
C、混合物
D、糖水
2.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氯化氢分子
B、氯原子
C、氢原子
D、氢原子和氯原子
3.下列事实或现象能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的是
()
A、水受热时可以变成水蒸气
B、走进花圃时可以嗅到花的芳香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
4、已知一种碳12原子的质量为m克,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n克。

则该原子的原子量
为()
5、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
外有D个电子了,则()
A.A=B=C
B.B=C=D
C.A=C=D
D.A=B=D
二、填空题
1.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

对原油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
液体气化而出,经冷疑后被分离出来,这种操作叫分馏,用此法可分别得到各种馏分: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

因此可判断,石油是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一种碳(C-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千克,一个M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
千克,则M原子量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
用分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水煮沸时,水蒸气会将壶盖顶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