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化学讲稿6

合集下载

高等院校《医用化学》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以“芳香烃”为例

高等院校《医用化学》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以“芳香烃”为例

高等院校《医用化学》课程思政创新与实践——以“芳香烃”
为例
聂旭凤;周黄;付晶晶;陈莲惠
【期刊名称】《教育进展》
【年(卷),期】2022(12)9
【摘要】课程思政是当今大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本文以高等医
药院校的《医用化学》这门医学基础课的“芳香烃”章节为例,探讨了医用化学课
程有机融入思政的修订医用化学的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案及讲稿,录制微课,改
进评价方式等多项具体建设措施,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有
机融合,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
务工作者。

该探索对本课程其他章节的教学,抑或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也有一
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总页数】6页(P3530-3535)
【作者】聂旭凤;周黄;付晶晶;陈莲惠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药学院化学教研室南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高等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2.浅谈“思政”如何融入课程价值引领“创新”——《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思政探索实践
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创新研究--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4.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思政教育创新路径——评《都市型农林高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案例》5.课程思政在通识课程中的实践路径创新研究——以《觉醒年代》中思政元素的艺术化表达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学演讲稿完整版

化学演讲稿完整版

化学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XX班的XX,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化学的魅力”。

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化学不仅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魅力的学科。

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亲眼见证物质之间的奇妙反应。

比如,将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会立刻产生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量,让水面瞬间沸腾。

这种神奇的化学反应让我们对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化学为我们揭示了世界的本质。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的,这些基本粒子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物质。

化学不仅让我们认识了世界的构成,还让我们明白
了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此外,化学在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古代的火药、陶瓷,到现代的塑料、合成纤维,再到未来的新能源、新材料,化学都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化学的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化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化学品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化学,相反,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让化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总之,化学是一门充满魅力、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

让我们共同热爱化学,努力学习化学知识,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演讲稿关于生物化学方面

演讲稿关于生物化学方面

演讲稿关于生物化学方面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有关生物化学方面的一些对话题,并且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思考。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两门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它的探索不仅揭示了生命现象中的许多奥秘,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应用的机会。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生物化学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

各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我们体内的生化过程。

通过对生物体内化学分子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一种疾病背后的生物化学机制,进而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生物化学家们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发现一些新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能够干扰癌细胞的代谢,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同时,生物化学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为药物的研发和设计提供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化石能源的有限性,生物能源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生物化学在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的代谢过程,我们可以探索生物能源的生产途径。

比如,利用生物化学反应将植物纤维转化为生物酒精,或者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生物柴油,这些都是生物能源利用的实际应用。

同时,生物能源尚处于探索阶段,生物化学家们还在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和新的生物体,希望能够开发更高效、可持续的生物能源。

此外,生物化学还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都知道,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生物化学通过研究生物体对污染物的代谢和分解过程,为环境污染物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比如,生物化学家们发现一些微生物具有降解污染物的特性,可以将其应用于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

同时,生物化学还可以通过研究植物的吸收和转运机制,提高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和净化效率,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最后,我想说一下生物化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食品安全是一个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的重要问题。

化学的前沿科学演讲稿

化学的前沿科学演讲稿

化学的前沿科学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化学的前沿科学的内容。

化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化学的前沿科学更是日新月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令人振奋的新进展吧。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纳米技术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它以纳米尺度的材料和结构为研究对象,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性能和功能的材料。

在化学领域,纳米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比如纳米材料在催化剂、传感器、药物输送等方面的应用,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其次,化学生物学作为化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也在近年来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化学生物学不仅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也为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比如,基因编辑技术的诞生,就是化学生物学领域的一大突破,它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基因治疗和疾病预防的可能。

另外,化学能源的研究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

随着能源危机的逐渐加剧,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

化学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积极探索新型能源材料和能源转化技术。

比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储能材料等,都是化学能源研究的重要方向,它们的出现将为人类解决能源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学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比如,化学吸附材料、催化氧化技术、环境监测传感器等,都是化学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应用,它们为净化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总的来说,化学的前沿科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它为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作为化学爱好者和从业者,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前沿科学的关注,不断学习和探索,为化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学相关知识讲课稿模板

医学相关知识讲课稿模板

医学相关知识讲课稿模板一、引言尊敬的同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有幸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医学领域的一些基本而重要的知识。

医学是一门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学科,它关乎人类的生命健康,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体。

在今天的讲座中,我们将从基础医学知识出发,逐步深入到临床应用,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体验。

二、医学基础知识1. 人体解剖学 - 我们将首先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等,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2. 生理学 - 接着,我们将探讨人体各系统如何协调工作,维持生命活动,例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3. 生化学 - 生命的化学基础是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学习细胞如何通过生化过程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代谢。

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 病理学基础 - 疾病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将学习疾病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 病理生理学 - 疾病对人体功能的影响,以及身体如何对疾病做出反应。

四、诊断学1. 临床症状学 - 学习如何通过病人的症状来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

2. 实验室诊断 - 了解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检测方法和它们在诊断中的作用。

3. 影像学诊断 - 探讨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五、治疗学1. 药物治疗 - 介绍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常用药物的分类。

2. 手术治疗 - 探讨手术在治疗某些疾病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3. 物理治疗与康复 - 了解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在疾病恢复中的作用。

六、预防医学1. 流行病学 - 学习如何通过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来预防疾病。

2. 免疫学 - 探讨免疫系统如何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3. 公共卫生 - 了解公共卫生政策和措施在疾病预防中的重要性。

七、医学伦理与法律1. 医学伦理 - 讨论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和决策。

2. 医疗法律 - 了解医疗行为中的法律责任和法规。

八、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病例,我们将实际应用前面讨论的医学知识,分析病例,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学化学教案范文

医学化学教案范文

医学化学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医学化学教学目标:1.理解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医学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3.掌握医学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介绍医学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b.讲解医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如离子、分子、化学键等。

c.介绍基本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原理,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d.讲解溶液中的浓度计算方法和浓度单位。

e.介绍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生物功能。

2.医学化学的应用a.讲解医学化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如血液与尿液检查。

b.介绍医学化学在药物研发和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c.讲解医学化学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实验教学a.介绍医学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试剂,如分光光度计、pH计、色谱仪等。

b.讲解医学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步骤。

c.指导学生进行医学化学实验,如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等。

d.教授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具,结合图表和实例进行讲解,解释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互动讨论:提问学生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对医学化学的理解。

3.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和试剂,加深对医学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考察学生对医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结果及分析等。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具:使用电子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

2.实验仪器:提供分光光度计、pH计、色谱仪等实验仪器供学生操作。

3.教材和参考书:根据课程内容选用合适的医学化学教材和参考书。

教学安排:本课程总共需要12学时,每学时计划50分钟。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时:介绍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clinical chemistry 模板

clinical chemistry 模板

clinical chemistry 模板Clinical Chemistry 模板引言:临床化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体液和体内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通过临床化学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介绍临床化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并探讨其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临床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500字)临床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的血液、尿液、体液以及其他生物样本中的化学物质。

临床化学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这些化学物质来辅助诊断和监测疾病。

常用的临床化学指标包括血糖、尿酸、血脂、电解质、酶类等。

临床化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光学法、电化学法和质谱法等。

其中,光学法包括吸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色谱法等;电化学法包括电极法、电位法、电泳法等;质谱法则可以分为气相质谱法和液相质谱法。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临床化学的技术和仪器(500字)临床化学研究离不开现代化学仪器和技术的支持。

常用的临床化学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精确测量草酸、葡萄糖、尿酸等物质,为临床医生提供客观的数据。

除了仪器,临床化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LIF)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肿瘤标志物、激素和代谢产物等;核磁共振技术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分子结构信息。

这些新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部分:临床化学的应用(500字)临床化学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临床化学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

例如,血液中的血糖水平可以用来判断糖尿病的发生和控制情况;血清中的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可以用来早期发现心肌梗死等。

其次,临床化学可以进行疾病的监测。

例如,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可以用来评估肾功能;血清中的甲状腺素水平可以用来监测甲状腺功能。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医用化学PPT讲稿

医用化学PPT讲稿
物质的量
单位 米
千克 秒
安培 开尔文 坎德拉
摩尔
单位符号 m Kg s A K cd
mol
一、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
粒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符号:n
单位:摩尔(mol)
物质的量:专用名词,是一个 整体,不能简化或添加。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一)物质的量
概念:把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
质量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 量”。
1.化学研究的对象,医用化学的主要内容。 2.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学习医用化学的方法。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一.化学: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
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质 究
实物:有静止质量,化学研究之 场: 无静止质量,化学不研
• 物质的例子
实物(substance) :
星球
汽车
分子
学习医用化学的方法:
1、课前预习,熟读课本
2、认真学习,不干扰上课;
3、积极思考,敢于找问题;
4、复习及时,总结与归纳;
5、适当做题,应用是关键。
第二章 溶液
学习目标:
掌握: 1.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符号,有
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的概念、符号、关系
式及有关计算。 3.溶液组成标度表示方法;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提出设想
能否在宏观(可测)量与微观量之间建立一个物理
量和单位,用合适的数值表示很大数目的微观粒子
宏观 (质量等)
微观 (粒子数)
C
+
O2 点燃
CO2
1个碳原子 1个氧分子 1个二氧化碳克
宏观
物理量 长 度(l) 质 量(m) 时 间(t) 电 流(I) 热力学温度(T) 发光强度(I)

化学演讲稿示例

化学演讲稿示例

化学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化学的演讲。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和变化的学科,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让我们一起领略化学的魅力,感受化学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可能。

首先,化学是揭示自然奥秘的途径。

通过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质的基本构成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现象。

无论是生命的秘密还是材料的性质,化学都能为我们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正是化学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合成新药、开发新材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其次,化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在当今社会,化学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污染物的性质和行为,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理策略;在能源领域,化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支持。

化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再次,化学教育对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化学不仅能锻炼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重视化学教育,让更多的人爱上化学,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栋梁之才。

最后,化学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从古希腊的化学家到现代的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家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知识和智慧。

我们要传承和发展化学文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化学的美丽和魅力。

总之,化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的奥秘,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化学,热爱化学,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化学魅力演讲稿

化学魅力演讲稿

化学魅力演讲稿亲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化学的魅力。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焦点。

它不仅仅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它的魅力在于它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实用性。

首先,化学的广泛性让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还是我们身体中的蛋白质、脂肪,都离不开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

从小到大,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物质都离不开化学的影响。

比如,我们每天早上使用的牙膏、洗发水,甚至是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都是经过化学加工而成的。

化学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化学的深刻性让人叹为观止。

在化学的世界里,原子、分子、化学键等等无不展现着它的深邃和神秘。

通过化学,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可以探索宇宙的奥秘。

正是由于化学的深刻性,人类才能够不断地发明新的材料、新的药物、新的技术,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最后,化学的实用性让人叹为观止。

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技术、一种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化学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从化肥、农药到塑料、橡胶,从炼油、化工到环保技术,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也是离不开化学的帮助。

化学的实用性,使得它成为了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化学的魅力是无穷的。

它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实用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的世界,感受化学的魅力,探索化学的奥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化学科普讲座演讲稿范文

化学科普讲座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化学这一神秘而美丽的科学领域。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化学的世界,领略它的魅力。

一、化学的起源与魅力化学,古称“炼金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物质变化的探索。

从古代的炼丹术到现代的分子生物学,化学的发展历程充满了神秘与神奇。

化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揭示物质的本质,揭示自然界中无数奇妙的现象。

1. 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实体,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宏观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的原子、分子,都是化学研究的对象。

2. 化学的任务化学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通过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本质,掌握物质变化的规律,从而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

二、化学的分支与成就化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它包含了许多分支,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的化学分支及其成就。

1.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研究的是不含碳的化合物,如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

无机化学的研究成果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物质,如钢铁、水泥、化肥、农药等。

2.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研究的是含碳的化合物,包括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有机物质,如石油、天然气、塑料、药物等。

3.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质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的研究成果为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化学与物理学交叉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物理化学的研究成果为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还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1. 化学与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精彩]人体必须脂肪酸n3与n6(讲稿)

[精彩]人体必须脂肪酸n3与n6(讲稿)

[精彩]人体必须脂肪酸n3与n6(讲稿) N-3脂肪酸与人体的健康艾斯基摩人的启示1982年一位丹麦生理学家到位于北极的格陵兰岛进行流行病调查时,发现那里的艾斯基摩人与西欧人相比,其心肌梗塞、血栓性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低,将格陵兰岛上的艾斯基摩人与生活在丹麦的艾斯基摩族人比较,其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差异。

后来美国、日本及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在海岛与生活在沿海地区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比内陆地区的要低。

研究发现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艾斯基摩人大量食用海产及鱼类有关。

为什么海产食品起到这些作用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海产食物中富含(10%~20%)ω-3PUFA有关。

其中EPA、DHA对减少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尤其重要,因此,有人把DHA暂名为心脑素。

人类膳食结构的重大缺陷人类膳食的脂肪酸构成是由食物品种和数量决定的,但人类食谱中N-3脂肪酸的含量甚少。

远离海洋的大陆国家,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的不同,造成人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严重不平衡,N-3脂肪酸的严重不足。

在中国,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摄取脂肪总量不断增加。

然而,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N-3脂肪酸所占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这是造成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脑中风、脑萎缩、肥胖等现代文明疾病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

人体的脂肪及脂肪酸脂肪是人类生存的营养素之一,人类生存的营养素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氧气。

脂肪酸(FA)的化学结构核心是一连串的碳(C)链。

为偶数,一端为羧基,另一端为甲基,其所含的碳原子为ω(Omega)碳原子。

碳链结构中不含不饱和链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SFA),含不饱和链的脂肪酸称为不饱和脂肪酸(UFA)。

只含有一个或称单个不饱和链的脂肪酸称为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有两个以上不饱和链的脂肪酸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在各自结构中的第一个不饱和链位于碳链中的末端(甲基端)倒数第三位碳原子上,称为ω-3不饱和脂肪酸(ω-3UFA),目前也称N-3不饱和脂肪酸(N-3UFA),而当结构中的第一个不饱和链位于碳链中的末端(甲基端)倒数第六位碳原子上,称为ω-6不饱和脂肪酸(ω-6UFA),目前也称N-6不饱和脂肪酸(N-6UFA)。

化学演讲稿初中三分钟

化学演讲稿初中三分钟

化学演讲稿初中三分钟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我们身边的所有物质,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化学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对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大家是否知道,我们身边的许多物质都是化学反应的产物。

比如,我们每天早上用的牙膏、洗发水,都是经过化学反应制成的。

而我们吃的食物,如面包、米饭、水果等,也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

此外,化学还应用在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化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元素。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经发现了118种元素。

比如氢、氧、铁等都是元素。

而元素又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组合形成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水(H2O)和二氧化碳(CO2)等。

在化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如融化冰块。

而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使周围温度升高,如燃烧木材。

化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叫做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物,即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石油、塑料、纤维等。

有机化学的研究使我们能够合成出各种有用的有机化合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化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化学实验,我们可以亲自观察和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同时,化学实验也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我想强调一下化学的重要性。

化学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善生活有着巨大的贡献。

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技术和产品。

在未来,化学将继续发展,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感谢大家聆听我的演讲,谢谢!。

化学科普故事演讲稿范文

化学科普故事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化学的科普故事。

化学,这个看似遥远而神秘的学科,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

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化学的世界,感受它的神奇魅力。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

这天,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晚餐。

厨房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气,爸爸和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美味的佳肴。

突然,妈妈发现冰箱里的鸡蛋不翼而飞。

一家人陷入了困惑,是谁偷走了鸡蛋呢?经过一番调查,原来是调皮的小狗趁大家不注意,把鸡蛋偷到了客厅。

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时,爸爸想起了化学课上老师讲过的“酸碱中和反应”。

他决定用这个原理来找回鸡蛋。

爸爸从厨房里拿出了一瓶白醋,小心翼翼地滴了几滴在客厅的地板上。

不久,奇迹发生了,原本光滑的地板竟然出现了一个个小水泡。

爸爸知道,这是醋酸和狗狗身上的油脂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接着,爸爸又拿来了厨房里的苏打粉,洒在地板上。

很快,地板上的小水泡消失了,原来它们被苏打粉中的碱性物质中和了。

就这样,爸爸成功地找回了丢失的鸡蛋。

一家人感叹不已,没想到小小的化学知识竟然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化学其实离我们很近。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还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的奥秘。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身影。

比如,洗衣服时,我们用的洗衣粉和柔顺剂就是通过化学原理去除污渍和柔化纤维的;做饭时,我们用的酱油、醋、盐等调味品,都是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制成的。

此外,化学还在医学、环保、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抗生素的发现挽救了无数生命;环保材料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污染;新能源的开发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无限可能。

同学们,化学的世界如此精彩,我们应该如何去探索它呢?首先,我们要保持好奇心。

对周围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尝试从化学的角度去解释它们。

其次,我们要动手实践。

药物化学讲稿

药物化学讲稿

药物化学讲稿
药物化学是指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特性、化学制剂和合成方法等方面的学科,是药学的核心和基础。

药物化学包含了许多分支领域,如化学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药物化学等,这些领域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新药物、改进现有药物和开发新的药物制剂。

药物通过与人体的生物分子如受体、酶等相互作用发挥作用,药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在人体中的作用方式和药效。

因此,药物化学研究的核心是分子结构和分子作用机制。

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特性。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特性是药物分子作用机制的基础,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理学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

2. 药物的合成方法。

药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种方式,化学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药物分子,生物合成是指通过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生成药物分子。

3.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和分子作用机制。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是指药物分子在体内作用的特定方式,药物分子与人体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发挥作用。

4. 药物的制剂和质量控制。

通过将药物与其他成分结合制成不同的剂型,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同时要通过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

总体来说,药物化学是现代药学必不可少的学科,不仅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药物治疗、药物剂型选择、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化学讲稿

医学化学讲稿

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 第4周 第1 页 第一部分:复习引入1、提问:什么叫物质的量浓度?答: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定义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nB 除以溶液的体积V ,即: 单位: mol·L -1;mmol·L -1;μmol·L -1。

2、提问:什么叫质量浓度? 答:溶质B 的质量m B 除以溶液的体积V ,即: 单位:g·L -1 3.提问: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的换算是什么?答: ρB =c B ×M B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在一杯纯水中加入几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就逐渐变红,最后得到浓度均匀的红色液体,这是因为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相互扩散的结果。

扩散是一种双向运动,在任何纯溶剂和溶液之间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之间,都会有扩散现象发生。

即:只要存在浓度差,就会由扩散现象发生。

扩散的结果,得到均匀一致的溶液。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小分子如水分子、离子)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大分子如蛋白质分子等)透过的薄膜,如鸡蛋膜、动物肠衣、膀胱膜、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等。

用半透膜将两不同浓度溶液隔开,则会产生单向扩散现象,这种现象称作渗透现象。

象这样由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现象,简称渗透。

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要有半透膜;二是膜两侧溶液要存在的浓度差。

渗透与扩散的区别:扩散是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渗透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

当溶液与纯溶剂用半透膜隔开时,为了阻止渗透现象的发生而施加于溶液液面上的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力,用П表示,单位:Pa 或KPa 。

如果被半透膜隔开的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为阻止渗透现象发生,应在较浓溶液上施加一压力,这一压力应是两溶液的渗透压力之差。

反渗透:若选用一种高浓度耐高压的半透膜把纯溶剂和溶液隔开,如果在溶液一侧外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水不仅不从溶剂向溶液渗透,反而从溶液中向溶剂中扩散,这种现象称为反渗透。

化学相关演讲稿

化学相关演讲稿

化学相关演讲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化学的一些知识和见解。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今天,我将从化学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来和大家展开讨论。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探索自然奥秘的艺术。

通过化学,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质是如何组成的,它们的性质是怎样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这些知识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还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其次,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业生产,从环境保护到医学健康,无一不离开化学的应用。

比如,我们使用的肥皂、洗洁精、化妆品等日用品,都是经过化学原理和技术加工而成的。

而在工业生产中,化学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例如化肥、农药、塑料、合成纤维等,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此外,环境保护和医学健康领域也少不了化学的身影,比如治疗疾病的药物、净化水质的技术等,都需要化学知识的支持。

最后,让我们展望一下化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学的支持。

同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也成为了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化学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高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结束我的演讲之前,我想强调一点,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和改造世界。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化学的发展和应用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化疗演讲稿

化疗演讲稿

化疗演讲稿尊敬的主持人、评委和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有关化疗的话题。

化疗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方式,在医学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化疗的原理、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化疗的原理。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通过直接抵达肿瘤部位或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以消灭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体内,如口服、静脉注射或局部给药等。

这种治疗方法有助于控制癌症的发展,缓解疼痛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那么,化疗的方法有哪些呢?化疗的方法通常根据癌症的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

化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手术、放疗等其他治疗方式结合使用。

对于早期癌症患者,化疗可以作为根治性治疗的一部分,有助于消灭微小残留癌细胞,减少癌症复发的风险。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癌症患者,化疗可以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化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毒性,容易引起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这些副作用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化疗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损伤,增加感染的风险。

此外,某些癌症患者可能对化疗药物产生抵抗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寻找更具选择性和有效性的化疗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呢?首先,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及时反馈化疗的不良反应,以便医生能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营养状况,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临床研究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发更好的化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近年来,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为提高化疗的疗效和减轻副作用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结起来,化疗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方式,对于控制癌症的发展、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化学小故事演讲稿

化学小故事演讲稿

化学小故事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化学的小故事。

作为一种自然科学,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我要讲的故事是关于阿司匹林的。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发热。

但你是否知道,它最初被用于治疗疟疾?这种药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一位名叫莱希特的德国化学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水杨酸的物质,它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发热。

然而,水杨酸也会损伤胃黏膜,导致出血。

后来,另外一位化学家霍夫曼将水杨酸改良成了阿司匹林,这种改良后的药物不仅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发热,而且不会对胃黏膜产生副作用。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一种神奇的液体——水。

水是一种普通但不可或缺的物质,我们每天都要喝水、用水,但你是否知道,水也是一种很神奇的物质?首先,水有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而且,在普通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结冰点是0℃。

这是因为水的分子之间有氢键的存在。

此外,水还具有极强的极性,使它成为一种理想的溶剂。

水会吸附极性分子,使它们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故事是有关颜料的。

在古代,制作颜料是一项非常繁琐和昂贵的工作,因为大多数颜料都是从自然界中提取的。

然而,随着化学的发展,一些颜料开始由化学家人工制造。

比如,金黄色颜料就是一种由化学家合成的颜料,它的原始成分是从硫酸和铜中提取的。

现在,我们可以方便地在艺术用品店中购买到各种颜料,这离不开化学的帮助。

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化学小故事。

希望大家能从中了解到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 第一学期 第8周 第1 页 第一部分:复习引入
缓冲溶液pH 值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 自答: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第四节 缓冲溶液
三、缓冲容量与缓冲溶液的配制 (一)缓冲容量
为了定量地衡量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提出了缓冲容量的概念,用β表示。

1、定义:缓冲容量是指使单位体积缓冲溶液的pH 改变1个单位时,所需加入一元强酸或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

pH V n
∆=β 单位:mol·L -1·pH -1
2、缓冲容量的影响因素
例:计算下列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
(1) 在1L 0.10mol/lHAc-0.10mol/lNaAc 中,加入0.01molHCl
(2) 在1L 0.02mol/lHAc-0.02mol/lNaAc 中,加入0.01molHCl
(3) 在1L 0.18mol/lHAc-0.02mol/lNaAc 中,加入0.01molHCl
解:(1)加入前,75.4)()(log =+=-HAc c Ac c pK pH
a 加入后,66.409.075.401.010.001
.010.0log 75.4)()(log =-=+-+=+=-HAc c Ac c pK pH a
ΔpH =0.09
11.009
.0101
.0=⨯=∆=pH V n
β mol·L -1·pH -1 (2)加入前,75.4)()
(log =+=-HAc c Ac c pK pH a
加入后,27.401
.002.001.002.0log 75.4)()(log =+-+=+=-HAc c Ac c pK pH a ΔpH =0.48 02
.048.0101
.0=⨯=∆=pH V n
β mol·L -1·pH -1 (3)加入前,80.318.002
.0log 75.4)()(log
=+=+=-HAc c Ac c pK pH a 加入后,47.328.175.401.018.001.002.0log 75.4)()(log
=-=+-+=+=-HAc c Ac c pK pH a ΔpH =1.28
11.028.1101
.0=⨯=∆=pH V n
β mol·L -1
·pH -1 因此,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有:
.
2007---2008学年 第一学期 第8周 第2 页
(1)同一缓冲系,缓冲比相同时,总浓度越大,缓冲容量β越大,缓冲能力越强;
(2)当缓冲溶液的总浓度相同时,缓冲比愈接近1,β越大;缓冲比离1越远,β越小,缓冲比等于1时([HA]=[A -]),β最大(极大)。

3、缓冲范围
缓冲溶液所表现的缓冲作用是有一定pH 范围的。

从上面的讨论得知,缓冲比离1越远,β越小,甚至失去缓冲作用。

一般认为,缓冲比在1:10或10:1之间时,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是有效的。

而当缓冲比小于1:10或大于10:1时,缓冲溶液基本上失去缓冲作用。

当缓冲比为1:10时,pH=pKa-1;当缓冲比为10:1时,pH=pKa+1。

即缓冲溶液的pH 在pKa 两侧各1个pH 单位时,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

而溶液pH 超出pKa 两侧各一个pH 单位时,缓冲溶液就失去缓冲作用。

我们把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pH 范围,即pH=pKa ±1叫做缓冲范围。

不同的缓冲系,由于其共轭酸的Ka 值不同,故各缓冲系起缓冲作用的pH 范围各不相同。

如: HAc -NaAc pH = 4.75±1 = 3.75 ~ 5.75
NH 4Cl -NH 3·H 2O pH = 9.25±1 = 8.25 ~ 10.25
(二)缓冲溶液的配制
缓冲溶液配制原则及步骤
1、选择适当的缓冲系:pH 在所选缓冲系的缓冲范围内,且尽可能接近共轭酸的pKa ,从而使缓冲比接近1:1,所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较大的缓冲容量。

2、配制的缓冲溶液的总浓度要适当,一般是在0.05 ~ 0.20mol·L -1之间。

3、计算缓冲系的量。

选择好缓冲系后,可根据缓冲公式计算所需共轭酸、碱的量。

一般为配制方便,常使用相同浓度的共轭酸和共轭碱。

则此时:
c (A -)=c (HA ),
利用该式即可求出所需V A -、 V HA 。

例1如何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100ml ?(见课本18页)
例2在50ml 0.10 mol·L -1HAc 溶液中需加入0.10 mol·L -1 NaOH 溶液多少毫升,才能配制成pH=5.0的缓冲溶液?(19页)
例3 配制pH=4.75缓冲溶液,在1000ml 0.10 mol·L -1HAc 中,加入多少克NaOH ? 解:设需加入NaOH 的物质的量为n NaOH
75.410.0log 75.4)()(log =-+=+=-NaOH NaOH
a n n HAc n Ac n pK pH
求得:n NaOH =0.05mol
m NaOH =0.05×40=2g
四、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医学上很多工作都需要缓冲溶液,如微生物的培养,组织切片和细胞染色,血液的保存,酶催化作用的测定等。

正常人体血液的pH 值在7.35~7.45狭小范围内保持恒定,也是因为人体血液本身就是一个缓冲溶液。

血液中主要有以下缓冲系统:
.
2007---2008学年 第一学期 第8周 第3 页 血浆 H 2CO 3/NaHCO 3 、NaH 2P04 /Na 2HPO 4、H-血浆蛋白/Na-血浆蛋白 红细胞 H 2CO 3/KHCO 3 、KH 2P04 /K 2HPO 4、H-血红蛋白/K-血红蛋白 H-氧合血红蛋白/K-氧合血红蛋白
由体内代谢产生的CO 2,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对的缓冲作用,被迅速的输送到肺部排出,几乎不对血浆pH 值产生影响。

体内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主要通过血液中的碳酸盐缓冲系统发挥缓冲作用。

HCO 3-与过多的H +结合成H 2CO 3,即CO 2和H 2O ,产生的CO 2由肺排出,结果只是血液中的[HCO 3-]降低。

降低的[HCO 3-]可由肾脏的调节使其升高,从而维持
[HCO 3-
]及碳酸盐缓冲系统的正常。

当血液中碱性物质增多时,血液中的H +与OH -结合成难电离的H 2O ,H +由H 2CO 3电离产生,结果[HCO 3-]升高,产生的过多的HCO 3-可由肾脏调节排出,而保持血液pH 值基本不变。

由于呼吸和肾脏的调节,使血液的缓冲作用极强。

如果因患某些疾病而使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过多时;或者因患疾病使体内调节机能减弱时,血液pH 值就会超出7.35~7.45这个范围,此时pH <7.35就会出现酸中毒,pH >7.45就会出现碱中毒,临床即表现出中毒症状,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

代谢性的酸中毒可用NaHCO 3或NaL 进行调节,代谢性碱中毒一般用NH 4Cl 、KCl 等进行调节。

酸中毒或碱中毒不及时进行处理,其结果都是致命的。

血液的pH 值之所以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除了说明血液中存在多种缓冲对之外,也是因为人体本身是个开放系统,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其缓冲作用能力要比封闭系统大的多,是封闭系统不能比拟的。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
1、欲配制pH=4.75的缓冲溶液,计算在100ml 0.1mol/LHAc 溶液中,需要加入0.1mol/LNaOH 溶液多少毫升?(HAc 的pKa=4.75)
2、需pH=4.75的缓冲溶液400ml,若用0.1mol/LHAc 和0.1mol/LNaAc 溶液配制,各需要多少毫升?(HAc 的pKa=4.75)
3、取0.1mol/L NaH 2PO 4溶液20ml 与0.4mol/L Na 2HPO 4溶液2.0ml 混合,求此混合溶液的pH 值是多少?(H 2PO 4-的pKa=7.21)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1、缓冲容量是指使单位体积缓冲溶液的pH 改变1个单位时,所需加入一元强酸或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

pH V n
∆=β mol·L -1·pH -1
2、缓冲溶液的配制: (1)选择适当的缓冲系(2)配制的缓冲溶液的总浓度要适当(3)计算缓冲系的量。

一般为配制方便,常使用相同浓度的共轭酸和共轭碱。

则此时:
利用该式即可求出所需V A -、 V HA 。

作业:教材P 20~21页 7、8、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