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编码规定

合集下载

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

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ENKU
REPORTING
https://
2000年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 十一版的修订版,即ICD-11。
1900年
世界卫生组织的前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正 式出版第一版ICD。
1975年
第十一版ICD引入了以病因、部位和病理 分类为基础的体系结构。
1948年
第六版ICD中首次引入了“国际健康分类 ”的名称。
ICD的应用领域
01
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研究
利用ICD数据开展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研究,深 入了解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 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
将ICD应用于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领域,为个人 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保险服务, 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应用能力。
质量控制与审核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审核机制, 对ICD编码数据进行定期检查和 评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反馈与修正机制
建立ICD编码的反馈与修正机制, 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反馈,对分 类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拓展ICD的应用领域
1 2 3
临床诊断与治疗
将ICD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为医生提供更加 准确和全面的疾病信息,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
PART 04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收集准确、完整的信息
遵循ICD编码原则

确根本死因编码规则

确根本死因编码规则

N19 J18.9
根本死因:尿毒症
N19
存在两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
情况的报告顺序;由于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炎,
以及由于肺炎引起的心包炎。选择第一个提
及顺序的起始原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例4: Ⅰ(a) 多脏器功能衰竭
(b) 慢性肺气肿
J43.9
(c) 慢性肾孟肾炎
N11.9
(d) 高血压性心脏病
例1:
Ⅰ(a) 支气管肺炎
J18.0
(b) 脑梗死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I63.9 I11.9
根本死因:脑梗死
I63.9
存在两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 顺序;由于脑梗死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和由于高血压性 心脏病引起的支气管肺炎。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 始原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例2:
Ⅰ(a) 食管静脉曲张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I85.9 I50.9
(b)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肝硬变 I09.9 K74.6
根本死因:肝硬变
K74.6
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顺序是由
于肝硬变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例3: Ⅰ(a) 心包炎
I31.9
(b) 尿毒症和肺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选择根本死因的步骤
• 总原则(1条) • 选择规则(3条) • 修饰规则(6条A-F) (注:尚有特别注释说明等要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选择根本死因的步骤:
1、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就 用这个原因进行死因统计制表。
2、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选 择根本原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应用总原则 或选择规则1、2和3去确定

确定根本死因编码规则

确定根本死因编码规则
二个重要的执行标准
死因报告 — WHO制定的“死亡证书”国 际格式
死因编码 — 国际疾病统计分类
重要概念
• 死亡原因 • 根本死因 • 死因链(一系列合理的死因报告顺序)
死亡原因
• 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 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 的情况。
•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 竭或呼吸衰竭。
根本死因选择规则
• 1、存在一个合理顺序 • 例3.1 死亡医学证明书 • Ⅰ (a)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 (b) 门静脉高压 • (c) 肝硬变 • (d) 乙型肝炎 •Ⅱ • 说明结合医学知识,例1报告的(a)行至(d)行之
间存在合理的顺序。
根本死因选择规则
• 2、存在超过一个的顺序
• 例3.2
死亡医学证明书
• Ⅰ (a) 昏迷

(b) 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
• (c)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
• 说明结合医学知识,上述报告的内容可能有超过一个的顺序。其可能的 顺序是:①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 急性心肌梗死 (导致) 昏迷;
• 或②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 脑血管意外 (导致) 昏迷;
• 或③高血压病 (导致) 急性心肌梗死 (导致) 昏迷;
临死的表现形式
• 呼吸衰竭 • 循环衰竭 • 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 多器官功能[多脏器]衰竭 • 全身衰竭
J96.9 R57.9 J96.9 R99 R53
根本死亡原因
(a) 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 或损伤;或(b) 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根本死亡原因只有一个,用于进行统计分析; 对疾病导致的死亡需一直报告到最早的那个疾病; 对损伤中毒导致的死亡需报告导致损伤中毒的外部

根本死因判定及编码

根本死因判定及编码
(ICF)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
(ICHI)
开发中……
衍生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 第三版(ICD-O-3)
ICD-10的精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行为障碍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牙科和口腔学 分册,第三版(ICD-DA)
国际疾病分类神经学分册 第二版(ICD-NA-2)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 分类,儿童及青年版 (ICF-CY)
• 流行病学调查:现场、临床、环境 • 其它:健康预测、医保、DRGs付费…
8/120
ICD的统计特点
ICD 在历次修订中始终坚持一贯的 分类原则,采用灵活的分类结构安排各 类疾病,允许对基础编码进行合理的扩 展,提供多种表达形式以描述疾病不同 的特征并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为各级卫 生决策部门提供依据。
的标准代码 • 在居民健康监测、临床医教研管及其他各
相关领域里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3/120
ICD背景简介
国际疾病分类(简称: ICD)自产生至今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十次修 订,从最初仅用于死因统计发展到涉及所 有疾病和死亡原因,包括损伤和中毒及其 外部原因的统计分类。
现在又进一步扩展为 “与健康有关的 国际分类家族”, 这充分体现世界卫生组织 对这一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国际分类标准 的认可和重视。
使用总原则举例
I a. 肺心病 b. 肺气肿 c. 慢性支气管炎
根本死因判定及编码
1/120
内容目录 ICD背景简介 一、确定根本死因的初选规则 二、确定根本死因的修饰规则 三、与确定死因有关的注释
2/120
思考:为什么要使用ICD?
•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卫生信息国际标准 • 我国批准通过的卫生信息国家标准 • 各种卫生信息统计归类的唯一依据 • 我国卫生信息实现国际标准化的基础 • 对卫生信息进行汇总、比较、分析、交流

ICD-10的死亡编码规则和注释

ICD-10的死亡编码规则和注释

ICD-10的死亡编码规则和注释第一节定义1.起始前因在证明书第Ⅰ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记录的情况。

2.根本死亡原因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者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是统计列表所选择的死亡原因。

3.顺序“顺序”是指两个或多个情况前后相继排列于第Ⅰ部分之各行上,每个情况都是记在其上行之另一情况可接受的原因。

例1:Ⅰ(a)食道静脉曲张出血(b)门静脉高压(c)肝硬变(d)乙型肝炎如果在证明书上的一行上存在一个以上的死亡原因,则可能有超过一个的报告顺序。

在下面的例子中报告了四个顺序:例2:Ⅰ(a)昏迷(b)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c)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其顺序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梗死(导致)昏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管意外(导致)昏迷;●高血压(导致)心肌梗死(导致)昏迷;●高血压(导致)脑血管意外(导致)昏迷;因此,第Ⅰ部分填写时,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疾病情况,应一行填写一个疾病,且下一行的疾病总是能引起上一行疾病或情况,即存在逻辑顺序。

第二节死亡编码规则一、总原则总原则指出当证明书上列入不止一个情况时,就选择单独列在第Ⅰ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那个情况,只要它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

例3:I (a)肺脓肿(b)大叶性肺炎选择大叶性肺炎例4 :I (a)外伤性休克(b)多发性骨折(c)行人被卡车撞伤(交通事故)行人被卡车撞伤(交通事故)为根本死因例5:I (a)食道静脉曲张出血(b)门静脉高压(c)肝硬化(d)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为根本死因二、选择规则规则1.如果存在不止一个死因顺序,总原则不适用,但存在一个终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该顺序的起始原因。

例6:I (a)支气管肺炎(b)脑梗死和高血压性心脏病选择)脑梗死(I63.9)。

存在两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由于)脑梗死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和由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支气管肺炎。

根本死因确定规则及ICD-10编码

根本死因确定规则及ICD-10编码
编码到呼吸道结核的后遗症(B90.9)
Ⅰ (a)脑积水(G91.9) (b) 结核性脑膜炎(A17.0)
编码到结核性脑膜炎的后遗症(B90.0)
Ⅰ (a)肺纤维化(J84.1) (b) 陈旧性肺结核(B90.9)
编码到呼吸道结核的后遗症(B90.9)
死因报告的逻辑性
与性别、年龄有关的死因
只发生在男性/女性的死因: 子宫疾病、前列腺疾病等
不存在报告顺序。
E84.9 J40 J47 E84.9
选择规则2
Ⅰ部分 多于1个死因 没有顺序 (a)行首先提到的情况
第Ⅰ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不可能由于(b)行的情况所引起 b × a
选择规则 3
如果按照总原则、规则 1 或规则 2 所选择的情况明显为 另一报告情况的直接后果,不管该情况处于第Ⅰ部分或 第Ⅱ部分,均选择这个原始的情况。(不建议使用)
例1:Ⅰ(a) 支气管肺炎
J18.0
(b) 脑梗死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I63.9 I11.9
根本死因:脑梗死
I63.9
存在两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
序;由于脑梗死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和由于高血压性心脏
病引起的支气管肺炎。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
(选择第一顺序的根)
选择规则1
Ⅰ部分 多于1个死因 多于1个顺序(顺序不规范) 选择第1顺序的根
这条规则不适用于报告同一疾病的急性和慢性情况, 这时仍编码到急性情况。但有三种病例外,需编码到慢 性。即:白血病、 慢支、慢性肾炎。
规则E(1):“早期、晚期”选“晚期”
例1:
Ⅰ (a) 三期梅毒(A52.9)

(b) 初期梅毒(A51.0)

死亡原因的填写与选择ICD编码

死亡原因的填写与选择ICD编码

Ⅱ. 其他疾病诊断(促进死亡, 但与 导致死亡无关的其他重要情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
注:第I部分不需要报告临死的方式,如: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全身衰竭、多脏器衰竭综合征等。
-8-
2. 死亡原因的基本内容
死 亡 原 因 的 填 写 及 举 例
⑴第Ⅰ部分__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 要求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疾病或 情况,这是每例死亡必须填写的内容:
死亡原因的填写及举例:
1. 死亡原因的报告格式 2. 死亡原因的基本内容 3. 死亡原因的填写要求及举例
-3-
1. 死亡原因与根本死亡原因
死亡原因定义: 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 基 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 本 呼吸衰竭等。 概 念 死亡原因填写说明: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死亡原因的填写与选择
-1-
主 要 内 容(5部分)
• 死亡原因与根本死亡原因的填写与选择 • 如何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 死亡原因填写注意事项
• 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 • 死亡原因填写常见错误
一、死亡原因与根本死亡 原因的填写与选择 基本概念:1、死亡原因
2、根本死亡原因 3、死因链的确定
直接产科死亡
指由于妊娠状态(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下的产科 并发症、由于医疗的操作干预、疏忽遗漏、处理不当或 由于上述情况的任何一个而引起的一系列事件导致的死 亡。
间接产科死亡
指由于以前已存在的疾病或在妊娠期新发生的疾病, 这些疾病虽不是由直接产科原因所引起,却由于妊娠的

生理影响而加重,从而导致死亡。
• 意外跌倒:明确没有任何可能发生跌落的疾病

根本死因确定及ICD-编码

根本死因确定及ICD-编码
按照总原则选择的支气管肺炎和继发性贫血两种 病都可以认为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直接后遗症.
选择规则 小结
规则1: 顺序较多较乱时考虑使用 规则2: 没有合理顺序时考虑使用 规则3: 直接确定最早的根本原因〔要 求具有丰富的医学常识〕
三、修饰规则
经过以上规则选择的死亡原因不一定是最 有用的情况,例如:衰老、高血压、动脉粥样 硬化可能是导致死亡最开始的原因,作为根本 死因进行报告会使我们忽略、遗忘很多由它更 重要的疾病,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应用修饰规则, 旨在改进死亡数据的有用性和精确性.
选择规则1
如果总原则不适用,但存在一个终结于证明书 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该顺序的起 始原因.如果存在不止一个终结于首先提及之情况 的顺序,则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
选择第一顺序的"根"
I (a) (b) (c) (d)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I (a) (b) (c) (d)
修饰规则A举例
例3:Ⅰ <a> 心肌变性<I51.5>和肺气肿 <J43.9>
<b>衰老<R54> 根本死因:心肌变性<I51.5> 不理会按照总原则选择的衰老,而应用规则2.
根本死因:肝硬变<K74.6> 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顺序是由于 肝硬变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
选择规则1举例
例3:
Ⅰ <a> 心包炎 <b> 尿毒症和肺炎
根本死因:尿毒症
存在两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 的报告顺序;由于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炎,以 及由于肺炎引起的心包炎.选择第一个提及 顺序的起始原因.

居民死因监测填写根本死因注意问题201522

居民死因监测填写根本死因注意问题201522

居民死因监测填写根本死因注意问题一、不能作为根本死因的常见编码分类:1、死因不明:根本死因编码以“R”开头;2、伤害无外部原因或意图不明:根本死因编码为Y10-Y34 、Y87.2 以及S 和T 类;3、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根本死因编码为I10 I47.2、I49.0、I46、I50、I50.0、I50.1、I50.9、I51.4、I51.5、I51.6、I51.9、I70.9;4、肿瘤未指明位置:根本死因编码为C76、C80、C97;5、呼衰、肝衰、肾衰、肝肾综合征:根本死因编码为J96(J96.0、J96.1、J96.9)、N17-N19、K72(K72.0/K72.1/K72.9)、K76.7。

二、其次注意问题1、报告病例如果恶性肿瘤,还兼有其他疾病,根本死因就报告肿瘤(包括恶性肿瘤),尽量报告原发肿瘤,例如肺癌(就报告支气管或肺,未特指C34.9),请不要报告继发性肿瘤,因为如果报告继发性肿瘤,在应用清洗软件时,清洗软件只能统计出恶性肿瘤总数,不能分类出各种恶性肿瘤(例如肺癌、肝癌等等)数据来。

2、报告病例如果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还兼有其他疾病,根本死因就报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艾滋病除外,因为艾滋病也常常并发全身性多种肿瘤,根本死因仍然报告艾滋病)3、乙肝引起的肝癌,根本死因就报告肝癌(肝,未特指C22.9)4、高血压不能作为根本死因。

5、心衰、呼衰、肾衰、肝衰、肝肾综合征不能作为根本死因6、注意区别脑动脉瘤和脑瘤(脑癌)7、损伤与中毒死亡注意区别意外死亡、自杀(故意自害)、加害、依法处置和作战行动、医疗和手术的并发症、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和死亡的根本死因填写和ICD-10编码区别。

⑴意外损伤的其他外因(W00-X59.9)⑵故意自害(X60-X84.9)⑶加害(X85-Y09.9)⑷依法处置和作战行动(Y35-Y36.9)⑸医疗和手术的并发症(Y40-Y84.9)⑹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和死亡(Y85-Y89.9,不包括Y87.2)8、某些疾病、损伤中毒达到1年及以上发生的死亡被定为由其引起的后遗症。

国际疾病分类(ICD-10)_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死因链推断

国际疾病分类(ICD-10)_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死因链推断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1)一只蚂蚁领着我走2012.04.23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节相关概念介绍一、死亡原因WHO1967年将记入死亡医学证明书中的死亡原因做了如下定义:“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提醒:这个定义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床死亡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等。

为了统计,如制报表,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则选择该原因进行统计制表;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需要按后面将介绍的规则及注释进行综合选择,进行统计制表(即选择根本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制表)。

二、根本死因的定义ICD第六次十年国际修订会议,同意将主要用于统计列表的死亡原因指定为“根本死亡原因”。

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为:(a)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中最早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者(b)造成致命损伤的那个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与“死亡原因”概念相比,可以看出,“根本死因”在“死亡原因”基础上,更侧重于寻找死亡原因源头,用它作为统计制表,更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死亡的发生。

(1)根据根本死亡原因定义,根本死亡原因分为:(a)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中最早的那个疾病或损伤--------疾病或损伤例如:所有因疾病造成的死亡,如XXX疾病。

(b)造成致命损伤的那个事故或暴力的情况-------意外死亡例如:疾病死亡以外的所有外部原因,如意外触电、被杀等(2)根本死亡原因编码统计与医院病案统计的区别:两者侧重点不同!寻找根本死因的目的和意义是尽可能从根本(源头)上找出引起死亡的原因,或尽量突出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采取相应措施中断死亡或疾病发生的链条,以预防死亡和疾病的发生,或在某个环节治愈病人,因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这体现公共卫生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医院病案统计的目的与意义是统计病人就诊(或入院)的主要疾病(原因),为分配或规划卫生资源起引导作用。

一个人一生可能多次入院就诊,但每次入院都可认为有一个主要疾病或原因为主。

确定根本死因编码规则20167

确定根本死因编码规则20167

根本死亡原因
• 最早发生的病引起其他疾病有因果关系的, 那个最早的病就是根本死亡原因。
• 就是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带有根本性的疾 病或损伤,由于它的存在,发生及发展, 逐渐形成一连串的病态事件,并最终导致 死亡。
根本死因选择规则
• 顺序 (死因链的合理描述) • 总原则 (首先应用的规则) • 选择规则 (随后应用的选择规则) • 修饰规则 (必要时可进行的修饰)
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是
由于慢性肺气肿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慢性
肾孟肾炎。高血压心脏病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
• Ⅰ部分 • 多于1个死因 • 多于1个的程序,顺序不规范 • 选择第1顺序的根
• 尽管上述情况可以运用选择规则1进行根 本死亡原因的选择,但在实际工作中, 建议退回,按照规范要求重新填报死亡 医学证明书。
临死的表现形式
• 呼吸衰竭 • 循环衰竭 • 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 多器官功能[多脏器]衰竭 • 全身衰竭
J96.9 R57.9 J96.9 R99 R53
根本死亡原因
(a) 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 或损伤;或(b) 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根本死亡原因只有一个,用于进行统计分析; 对疾病导致的死亡需一直报告到最早的那个疾病; 对损伤中毒导致的死亡需报告导致损伤中毒的外部
–确定根本死因编码规则20167
在进行死因统计中,涉及到二个很重要的环节
死亡原因的判断
当死者患有多种疾病或损伤时,如何正确 进行判断?
死亡原因的编码
当报告有多种疾病或损伤时,如何从中选 出一种致死原因作为根本死因进行归类、 编码 ?
二个重要环节涉及到二个责任单位

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

ICD简介及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

编译说明(4)
传统译名与现译名区别太大的名称: 1、尘肺 - 见 肺尘埃沉着病 2、鸦片 - 现译名 阿片 3、霉菌 - 见 真菌 4、矽肺 - 现译名 硅沉着病
编译说明(5)
词序在按照汉语拼音排序 的前提下,对具有数量、等级、 程度、分期的诊断优先排序;
狭窄 -二尖瓣 I05.0 -三尖瓣 I07.0
先天性高弓腭 马蹄形肾
主导词的一般规律_(5)
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疾病,往往 可以直接查到;
巴宾斯基综合征 水俣病
(6)
当以上规律无效时,往往可以将 完整诊断作为主导词去查找;
高高胆胆红红素素血血症症 网网状状细细胞胞肉肉瘤瘤
肝肝脾脾大大 全全瓣瓣膜膜病病
主导词的一般规律_(7)
基本结构及特点
由三卷书组成(类目表、手册、索引)
字母数字编码形式 (A00.0-Z99.9)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
第4位
英文 + 数字 + 数字 + 小数点 + 数字
A
0
0
.
0
分类由22章组成(疾病、损伤中毒等)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疾病诊断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所见
损伤和中毒的临床表现 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 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
对ICD-10的说明 如何使用ICD-10 疾病和死亡编码规则和指导
统计报告 ICD发展史
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
编译说明 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
基本结构 编码号
交叉查找 交叉对照
类目/亚目/细目
类目:泛指ICD编码; 具体指ICD的三位数编码。
S02 颅骨和面骨骨折
亚目:具体指ICD的四位数编码。
S02.0 颅骨穹窿骨折

死亡编码的规则和指导

死亡编码的规则和指导
死亡编码的指导原则
熟悉ICD-10和ICD-9的疾病分类原则、方法和流程
了解疾病诊断名称、缩写和编码规则
掌握不同版本ICD的修订内容和更新情况
了解疾病分类
熟悉ICD编码流程
熟悉ICD编码员的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
了解ICD编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
掌握ICD编码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掌握死亡编码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增加新的疾病和伤害分类
改进分类逻辑和结构
加强与临床医学的联系
ICD-11的升级和改进方向
死亡编码技术的未来趋势
要点三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死亡编码技术将更加智能化,提高编码的准确性和效率。
要点一
要点二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通过分析大量的医疗数据,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和健康状况,为死亡编码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ICD编码
死亡编码的定义
19世纪起源
死亡编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美国开始使用标准的统计分类系统来记录死亡原因。
ICD编码的发展
1893年,国际统计研究所开始制定ICD编码,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目前已经发展到第10版(ICD-10)。
死亡编码的历史背景
死亡编码是记录和了解健康状况和疾病趋势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
熟悉死亡证明书的填写规范和常见错误
掌握死因链的填写和编码难点及解决方法
熟悉死亡原因的判定原则和编码方法
掌握多死因的填写和编码难点及解决方法
关注ICD新版更新及指南更新
关注ICD新版的发布和更新情况
学习ICD新版的主要修订内容和分类变化
查看有关ICD编码的指南、规范和标准,及时更新知识储备

《死亡医学证明书》暨死亡编码规则注释和案例分析(深圳大梅沙)

《死亡医学证明书》暨死亡编码规则注释和案例分析(深圳大梅沙)

• 第三部分是由病案统计人员填写的根本死因、 编码及统计分类。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核心格式
注意: 划红线 的提醒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核心格式
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Ⅰ (a) 肺心病 (b) 肺气肿 (c) 慢性支气管炎 Ⅱ
5年 10年 30年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核心格式
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统计项目的填写要求
1、根本死亡原因ICD编码:指ICD—10,采用3位数以 上编码,由医院病案统计人员或市、县(区)死因统 计人员填写。 2、统计分类号:指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总表的分 类号,一般不用填写,死因报告信息系统自动生成。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6、医师签名:由填写死亡证明书并承担法律责 任的医师签名。 7、单位盖章:由填写医生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8、填报日期:指出具证明书的日期;-般应是 死者死亡当日或随后几日内,如间隔过长应 予以说明。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基本要求
调查记录
在家死亡、死因不明或来院已死,需要由诊断该例死亡的医生填写。 1、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用精简的医学术语,写出病历摘要;如 达不到此要求,也可将死者家属提供的有关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内 容应包括: (1)本次发病的症状体征;包括起病急缓、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原发 病的并发和继发、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的演变和治疗经过、有否 后遗症即晚期效应(指发病后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残留病症)。 (2)发病时间; (3)诊断单位; (4)诊断依据; (5)既往史及相关情况:包括死者生前以往患过的疾病以及可能影响健 康的各种因素,如生长发育史、家族史、遗传史、职业史、接触史 等。以及死者生前的起居饮食、生活习俗、烟酒嗜好等。

死因编码规定

死因编码规定

死因编码规定
1、医疗机构应指定相关科室专业人员负责死亡病例的死因编码。

2、死亡病例编码(报告)责任人,在接到医生填写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后,应在7天内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死因编码。

3、各级医疗机构应在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并填写完整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病例报告卡》送交县CDC,县级CDC应在当天完成网络直报。

4、医疗机构在报告死亡原因时必须写明直接死因、根本死因,并按标准进行编码。

5、负责死亡报告和死因编码的人员要认真负责,不得出现编码错误,迟报、漏报现象。

ICD-10编码规则

ICD-10编码规则

(c) xxxxxx
(d) xxxxxx
II
xxxxxx
2020年3月11日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 中心

19
另一情况的假定直接后果
.卡波西肉瘤 .柏基特瘤 .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任何其他恶性肿瘤 .A00-B19、B25-B49、B58-B64、B99或J12-J18
的任何感染性疾病
从血栓形成到栓塞的地点必须存在清楚的路线。
2020年3月11日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
27
中心
另一情况的假定直接后果 全身循环系统的动脉栓塞
(不包括:肺动脉栓塞)
心房纤颤
2020年3月11日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
28
中心
另一情况的假定直接后果 任何描述为继发性的疾病
2020年3月11日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 中心

41
规则E: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阶段
当选择的死因是一个疾病的早期阶段, 而在证明书上还报告了同一个疾病的晚期 阶段,则以晚期阶段为根本死因。
2020年3月11日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 中心

42
规则F:后遗症
当选择的死因是某种疾病或情况的后遗症 ,而且有证据表明该疾病和情况不是处在活动 期,死亡是由于其残余影响所致,则选择该疾 病或情况的后遗症为根本死因。
xxxxxx xxxxxx xxxxxx xxxxxx
I (a) (b) (c) (d)
肺心病 肺气肿 慢支
2020年3月11日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 中心

ICD-10的死亡编码规则和注释

ICD-10的死亡编码规则和注释

ICD-10的死亡编码规则和注释第一节定义1 .起始前因在证明书第I 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记录的情况。

2 .根本死亡原因引起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者造成致命损伤 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是统计列表所选择的死亡原因。

3 .顺序“顺序”是指两个或多个情况前后相继排列于第I 部分之各行上,每个情况 都是记在其上行之另一情况可接受的原因。

例1: 1(a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b )门静脉高压(c )肝硬变«)乙型肝炎如果在证明书上的一行上存在一个以上的死亡原因,则可能有超过一 个的报告顺序。

在下面的例子中报告了四个顺序:因此,第I 部分填写时,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疾病情况,应一行填 写一个疾病,且下一行的疾病总是能引起上一行疾病或情况,即存在逻 辑顺序。

昏迷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例 2: I (a ) (b )(c )其顺序是:・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高血压 (导致) 心肌梗死 (导致)昏迷 脑血管意外 (导致) 昏迷 心肌梗死 (导致)昏迷 脑血管意外 (导致) 昏迷第二节死亡编码规则一、总原则总原则指出当证明书上列入不止一个情况时,就选择单独列在第I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那个情况,只要它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

例3:I (a)肺脓肿(b)大叶性肺炎选择大叶性肺炎例4 :I (a)外伤性休克(b)多发性骨折(c)行人被卡车撞伤(交通事故)行人被卡车撞伤(交通事故)为根本死因例5:I (a)食道静脉曲张出血(b)门静脉高压(c)肝硬化«)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为根本死因二、选择规则规则1.如果存在不止一个死因顺序,总原则不适用,但存在一个终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该顺序的起始原因。

例6:I (a)支气管肺炎(b)脑梗死和高血压性心脏病选择)脑梗死(I63. 9)。

存在两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由于)脑梗死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和由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支气管肺炎。

死因编码常出现问题的归纳

死因编码常出现问题的归纳

死因编码常出现问题的归纳1、不用于根本死因的编码(主要的,经常出现的)I15I23、I24.0(编码到I21或I22)I65、I66(编码到I63)R69(编码到R95-R99)S00-T98(同时编码到V01-Y98)2、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的编码I47.2(室性心动过速) 、I49.0(心室纤颤)、I46(心脏停博) 、I50(心衰)、I51.4(心肌炎)、I51.5(心肌变性)、I51.6(心血管疾病)、I51.9(心脏病)、I70.9(全身性未特指动脉粥样硬化)3、肿瘤未指明位置的编码C76、C80、C974、其他错误:J96.9(呼衰)、K72.9(肝衰) 、N17-N19(肾衰)5、不提倡使用的编码R编码、Y10-Y34或Y87.2(意图不确定的外部原因)注:孕产妇死亡死因分类编号01、流产16、产褥期抑郁症31、各类胰腺炎02、异位妊娠17、晚期产后出血32、蛛网膜下腔出血03、妊娠剧吐18、其它产科原因33、癫痫04、死胎19、风湿性心脏病34、缺铁性贫血05、妊娠高血压疾病20、先天性心脏病35、再生障碍性贫血06、前置胎盘21、其它心脏病36、其它血液病07、胎盘早剥22、慢性高血压37、妊娠合并糖尿病08、产后宫缩乏力23、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症38、妊娠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09、胎盘滞留24、核肺结39、妊娠合并急、慢性肾炎10、软产道裂伤25、肺炎40、肾病综合症11、子宫破裂26、支气管哮喘41、系统性红斑狼疮12、子宫内翻27、急、慢性病毒性肝炎42、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综合症13、羊水栓塞28、特发性脂肪肝43、妊娠合并各系统恶怀肿瘤14、产褥感染29、肝硬变44、其它疾病15、产褥中暑30、各类胆道系统疾病注:儿童死亡死因分类编号01 痢疾13 其它消化系统疾病25 交通意外02 败血症14 先天性心脏病26 意外窒息03 麻疹15 神经管畸形27 意外中毒04 结核16 先天愚型28 意外跌落05 其它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7 其它先天异常29 其它意外06 白血病18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30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07 其它肿瘤19 出生窒息31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08 脑膜炎20 新生儿破伤风32 循环系统疾病09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21 新生儿硬肿症33 泌尿系统疾病10 肺炎22 颅内出血34 其它11 其它呼吸系统疾病23 其它新生儿病35 诊断不明12 腹泻24溺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因编码规定
1.医疗机构因指定相关专业人员负责死亡病人的死因编码工作
2.死亡病例编码(报告)负责人在接到医生填写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后,应在7天内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死亡病例编码
3.各级医疗机构应在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
直报的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并填写完整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病例报告卡》送交市、县CDC,市、县CDC 应在当天网络直报。

4.医疗机构在报告死亡原因时,必须写明直接死因、根本死因并按
标准进行编码。

5.负责死亡报告和死因编码的人员要认真负责,不得出现编码错误、
迟报、漏报。

河南省煤炭总医院
2010年5月6号
死亡病例登记规定、
1、急诊科住院部要建立死亡病例登记薄。

2、2死亡病例登记薄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就
诊日期、疾病诊断、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等基本内容。

3、各科室要有制定人员负责死亡病例的登记管理和资料保管。

4、负责死亡病例登记的人员要认真填写死亡病例登记薄,做到填
写完整、准确、及时。

5、对于不明原因的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
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如果是呼吸系统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填写体温是否超过38度,是否有咳嗽、呼吸困难、抗生素治疗无效及肺炎、SARS的影像特征及白细胞是否正常。

6、死亡病例要及时上报,上报医院传染病感染管理科,进行网络
直报。

7、登记报告责任人要高度负责对登记报告中出现迟报、误报现象
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河南省煤炭总医院
2010年5月6号
临床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要求
为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了解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规范临床医生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特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
报告日期、报告单位。

2、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
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

3、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
填写病人的症状、体征,如果是呼吸系统不明原因病例,要填写体温是否超过38度c,是否有咳嗽,呼吸困难,抗生素治疗无效及肺炎或SARS的影像学特征以及白细胞是否正常。

4、医学死亡证明书,一式三联,第二、第三联给死者家属注销户
口和火化用。

第一联交由网络直报员负责上网报告,录入完成后交由医院档案室管理。

5、填写死亡证明书时,一定要注意字迹工整,使第三联的字迹能
够辨认。

6、死亡证明书缺少:发病日期与诊断日期两项,医生在填写时要
在死亡证明书的空白处填上,以便进行网络直报。

河南省煤炭总医院
2010年5月6号
传染病管理科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流程
1、在医疗诊治过程中,患者死亡后对死亡案例由诊治医生填报医
学死亡证明书。

2、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
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3、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三天内,病案室制定专业人员按
照ICD—10要求完成死因编码。

4、 4 、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七天内完成网络直报
工作。

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
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

死亡
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
相关死因及不明死因)。

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
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

流程
患者死亡

医生填写《医学死亡证明书》

专业人员填写死因编码(3天内)

网络直报

登记
传染病管理科归档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