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下)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下)
(十四)桃花湯
桃花湯
時機短短的主證
【桂11-27/宋306】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匙,日三服。
若一服愈,餘勿服。
【桂11-28/宋307】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方見上)
我們看回〈少陰篇〉的條文,今天從十一之二十七條的桃花湯看起。
桃花湯這個方子呢,這個方是很好用的方,但是它也是一個臨床上使用範圍「非常窄」的方。
它的道理很單純,我並不需要解釋太多,可是,同學一定要記得:桃花湯證是非常容易抓錯的一個湯證,這要小心一點。
因為桃花湯的條文寫什麼?少陰病,下利便膿血。
那就是你大便拉稀,然後拉稀裡面開始帶一些黏黏的東西,然後開始帶一點不乾不淨的血絲。
病人是不是少陰病?「哦……我拉到都沒有力氣……」那聽起來很少陰,於是我們就這樣子開下去了;吃壞倒也不至於,但,也並不是這樣子就一定會對。
也就是說你要用桃花湯之前,你必須把幾個跟桃花湯證很類似的病症分開來,所以我們要先把不一樣的東西梳理開。
我們如果要說桃花湯證它本身的病機是什麼的話,我們把十一之
二十八條一起看,因為十一之二十八條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它的病機,它說少陰病,兩三天到四五天,就這個人得了少陰病以後啊,他又繼續拉著拉著拉著,桃花湯證的出現,通常是這個過程,首先這個人的拉肚子是冷利,不是熱利,所以他可能是拉理中湯證的拉,可能是拉四逆湯的啦,可是不會是那種又熱又臭的那種,這我們要先知道哦,是從「寒利」先開始的。
這個人先是水瀉,水瀉了三四天之後,他的下焦越來越寒,我們在〈太陰篇〉就講了,〈太陰篇〉的人越拉人越虛,越虛人越拉,再虛下去命門火都拉掉了,那就進入〈少陰篇〉了││這樣一個流程。
那他這樣子拉著拉著,到後來,原來水瀉是水水的,現在開始變得滑滑的,然後滑滑的之後,變得開始帶血了。
桃花湯證的血色,通常不很鮮豔的,就有一點紫紫的、暗暗的,不是鮮豔顏色的血。
然後呢,二十八條它講說,腹痛,小便不利,其實桃花湯證,我們臨床不太抓腹痛的,因為那個腹痛是可有可無的,常常就沒有在痛的,但是,你雖然不抓腹痛,但是要至少知道一件事,就是桃花湯證的腹痛是喜溫喜按的,就是喜歡抱一個溫暖的東西的,這個腹痛一定要認得出來是寒證。
然後,「小便不利,下利不止」這件事情,小便不利你就會知道這個人膀胱氣化機能也虛了,命門火不夠了,整個人拉虛掉了。
也就是當一個人下焦拉到非常虛寒的時候,他會變成說:首先命門火不夠,膀胱氣化沒有,他腸道要把水抽到膀胱的能力就不會強。
所以他的水就一直在腸道拉著拉著,那拉了之後,腸子就越來越冷。
而桃花湯證,通常是寒在大腸。
那這個「大便帶膿帶血」是怎麼回事呢?當腸子寒到那個程度之後,他腸壁的那些微血管都寒到瘀住了。
那腸壁底下的微血管瘀住了話,腸子表面的那層膜就開始壞死,壞死了就剝落,所以下利便膿血的「膿」啊,是腸裡面的內膜在剝落的狀態,剝落到後來,弄到真的是破掉了,那血就出來了。
所以它整個雖然是「下膿下血」,可是跟「發炎」不太有關係,那不是熱證,而是寒了之後,造成的腸膜爛掉的問題。
所以桃花湯的藥物很單純,就是赤石脂、乾薑、粳米。
為什麼不用附子?因為他的元氣滑脫,是用赤石脂來「銲接氣血」的。
附子會暖到腎那邊,現在很明顯是腸壁的微血管瘀住了,那腸壁的微血管要暖它、打通它,是用乾薑,而不是附子。
用藥有路數的,要是你乾薑加附子的話,就跑到命門去了。
裡面粳米放一升,我們之前在講白虎湯放米的時候,有講到米的用量跟煎煮時間的問題了,就像麥門湯是要入肺為主的,它的米就只放三合,零點三碗;白虎湯類的入中焦,常是放零點六碗;要入到下焦,入到大腸那麼低,讓那個地方能夠把水抽掉,並且滋補──像我們說米這個東西,也是可以治肺癆的,肺結核肺都壞了,就粥上面的油刮下來吃著吃著,也可以把肺補起來──既然補肺的效果那麼好,弄到下焦就補大腸了嘛。
所以米給它放很多,量比麥門冬湯多到三倍還多一點,這樣子的話,濃度高的,吃了就入大腸入下焦。
這樣子修補的藥也有,暖大腸的藥也有,幫忙抽水的藥也有(……你說『茯苓不是也能抽水嗎?怎麼不用?』,噢,茯苓是主力在幫小腸抽水的,而這裡是大腸的問題嘛。
)。
所以,這樣子的一個主證,不難思考,也不難抓。
問題就是有幾個東西,比如說,〈厥陰篇〉的白頭翁湯證,很容易讓人跟桃花湯證搞混,因為白頭翁湯證他拉的大便,當然也是偏熱,可是如果那個人是拉稀的時候,有時候也不太能夠認得出來。
當然典型的白頭翁湯證是又熱又臭啦,但是不典型的話,它就只是大便不乾不淨地拉稀,又有時候帶血帶膿。
因為白頭翁湯證的痢疾,細菌性痢疾、阿米巴原蟲痢疾那種的,那你說白頭翁湯證會不會痛?不一定,或者痛或者不痛,但是白頭翁湯證跟桃花湯證,有一個截然不同的點,就是白頭翁湯的主證是什麼?是熱利後重、熱利下重。
就這個人拉完大便之後,還覺得還有一坨東西沒有拉乾淨。
那會有這種感覺代表腸子的免疫機能很差,所以細菌、原蟲亂繁殖,他的直腸是處在發炎的狀態的,所以他肛門整個是脹脹的、塞塞的那種感覺。
那「下重」或者說「後重」這種脹脹塞塞的感覺,跟桃花湯證的肛門整個鬆掉,一不小心就一坨大便滑出來的感覺,
是不同種類的。
所以用桃花湯,問證的時候要問:「你這大便帶血,有沒有後重的感覺?」有後重,就不一定能用桃花湯,因為兩路病機是反過來的。
所以這要記得,不可以搞錯的。
桃花湯證,你那大便如果用手指頭沾起來的感覺,就是滑滑的,好像有黏液、痰在上頭一樣,特別地寒。
如果是後重,或者是肚子很痛很痛的,通常都掛不到桃花湯。
那另外一個少陰病的拉肚子,是《傷寒論》裡頭沒有寫的,就是朱鳥湯的拉肚子,下血如雞鴨肝。
朱鳥湯的是因為陰虛大發炎的這種出血的熱利,所以呢,他的肚子的狀態,是那種很痛很痛,並且不喜歡你按它的,因為是真正的發炎。
這樣子的下血,就跟桃花湯又可以掰得開了。
所以你要記得朱鳥湯證是不喜按的,桃花湯是喜按的。
而白頭翁湯證是有後重,桃花湯證是沒有後重的。
這些辨證點要掰得很清楚。
我們學過的幾種利,多半是肛門收得住的,而肛門收不住的,就是赤石脂禹餘糧湯跟桃花湯證了。
像我們之前〈太陽篇〉講的赤石脂禹餘糧湯要治的那個「尾閭不固」──這個人的尾椎骨收澀元氣的力量沒有了,所以接下來拉的大便就變成所謂的「滑脫」。
也就是桃花湯證的拉法,跟前面教的赤石脂禹餘糧湯證的拉法是有一些些類似的:你覺得大便來了,來不及脫褲子,啪啦一攤大便就在褲子上了。
來不及跑廁所就滑出來了,這個是桃花湯的泄利比較傾向的調調。
哎呀,我這樣講也是偏掉了;其實什麼拉肚子,嚴重了,都是來不及跑廁所的。
不如說是沒什麼便意,僅放個小屁就拉了褲子裡一灘的,感覺比較接近「滑脫」吧。
另外,一些《傷寒論》中沒有的一些病,初學者也常常跟桃花湯證搞錯。
比如後世雜病所謂的「腸風下血」──腸子受了風了,所以變得大便的時候會出血的狀態──因為有風邪糾纏的,所以有人叫這個是臟毒,內臟有毒。
那通常腸風下血是會發展成痔瘡的,那要治療腸子裡面的風呢?比如說李東垣的秦艽白朮丸的秦艽啦,那一類的藥就是治「腸風」的,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藥可以用。
腸風下血的話,首先,
它不會喜按,腸風下血無所謂寒熱,它不是寒證。
那另外一點就是,桃花湯它到底是要在一個少陰病的脈絡之下:你進入少陰病,然後一直拉肚子都沒有好好地醫──理中湯那關你沒有攔下來,四逆湯那關你沒有攔下來──然後變成桃花湯證,是有這個「過程」的。
在陰證的過程中出現的比較會是桃花湯,那雜病的腸風下血不要搞混。
另外,如果你的腸道是出血到下黑糞了,對不起,下黑糞是腸穿孔、胃穿孔的出血,那又不是桃花湯了,已經超過了;要用黃土湯。
這幾路都要把它們分開來,如此一來,要用桃花湯就可以用得很精準。
因為只要我們這樣子確認我們的辨證絕對沒有辨錯的話,那桃花湯可以用到非常有效。
那赤石脂這味藥呢,它入藥的時候是分成兩份,一份煮在湯裡頭,一份磨成粉,和著煮好的湯藥吃。
因為如果你要止血、要澀腸的話,直接赤石脂的細粉吃下去,好像腸子的雲南白藥一樣,赤石脂本身就是很好的傷科藥,吃下去就可以護住。
而你煮在湯裡面的藥性呢,在能量上就是用它「抓住氣血」的力道,銲接氣血的赤石脂,會把它鞏固住。
這個方子臨床沒有什麼問題,總言而之,用對的話就蠻有效的。
但是它「對」的時候不會很長,它前一段可能是真武湯、四逆湯的拉;而出現桃花湯證不久之後,又可能掉到厥陰病,變成白頭翁證的拉了。
前前後後可能要換的方,我們得有個心理準備。
我們不是溫病
後面還有一條補充的:
【桂11-29/宋308】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足陽明。
桂林本有「足陽明」三個字,宋本沒有,就寫「可刺」。
所以呢,《醫宗金鑑》就給它補說要刺幽門、交信,那我們講義裡頭也給了同學們穴道位置。
那麼,我看《醫宗金鑑》給它補幽門、交信,是有一點小小的感慨啦:「原來,清朝人是這樣認識這個東西的?」怎麼講呢?
幽門、交信都是那種一般性的治療泄利膿血的有效穴道啦,可是,問題是,一般性的治療瀉利膿血的有效穴道,都是在清熱消炎為主耶。
桃花湯證有什麼東西好清熱消炎的?也就是說,即使是清朝吳謙那群人,因為吳謙醫術也絕不算差了,但是他搞《傷寒論》,好像也不知道桃花湯證是什麼東西,他就看到「膿血」,就想說是發炎還是怎樣,他可能把它想偏掉了,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效,但是思路上面是有問題的。
所以我貼進講義,是給同學們當負面教材的哦。
那至於桂林本寫說「刺足陽明」啊,我覺得這倒是有點意思。
──我們一般也不是真的刺在腳背的足陽明啦,就是灸足三里──這是陽明經比較代表的穴道,我們就做灸。
你想想看,用足三里做灸,第一個是,灸足三里就能夠把一個人的陽氣導下來的,把人的陽氣往下拉的,這樣子的話,本身一定是能夠讓下焦虛寒的狀況有所改善的。
另外呢,足三里就是典型的你只要一灸它,這個人的免疫機能就會提升的一個穴位。
免疫機能提升,也就是腎陽回來的意思。
而它本身,又是作用在消化軸的穴道,從各個角度來講,足三里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這樣的一個思路,跟清朝人選擇幽門交信的思路,其實就不一樣了。
我讀〈少陰篇〉,常常覺得,後代人是把少陰當溫病。
少陰病的大規矩,就是防止心衰、腎衰;那,治溫病,誰跟你防止心衰腎衰啊?所以少陰病裡面張仲景用藥很小心的那個點,後代的人有時候看不出來,因為沒有注意那其實是少陰病。
少陰病是怎麼一回事,大家必須要好好把它確認清楚。
(十五)少陰咽痛.1
四條六方略說
接下來,我們會有連續六個方子是治喉嚨痛的。
少陰喉痛,這六首方,分佈在這四條的四個塊,其中有兩個方一組的狀況。
看這些東西,我才覺得,或許在教這種條目的時候,才會讓人覺得「教書工作者有那麼一點點存在的價值」。
因為平常的我教
那些條文,都會覺得:「你回家自己看,照書吃藥就好了嘛。
」都一樣有效,沒有人教,也一樣會用;但是〈少陰篇〉喉嚨痛的辨證,倒有一些需要比較仔細的部分,沒有人帶一下的話,幾乎讀起來都是糊掉的:「喉嚨痛,那我到底是要吃甘草湯?桔梗湯?還是吃苦酒湯?半夏散?看起來都差不多啊。
」
當然,我們等一下這一堂課最後的時候,少陰拉肚子也可以分成六七種,那也是要分辨一下的。
抓主證的功夫,在〈少陰篇〉是很考究的。
比如說,究竟白通湯的拉肚子、跟真武湯的拉肚子,如何分別?這些都是要很仔細地把它區分出來的。
因為,不要光說「張仲景三陰篇都糊在一起」,其實當你一條一條去辨證的時候,會發現他寫得很仔細。
就像陰證拉肚子可以分很多種,每一種的治療方法都是不一樣的,這些東西都學起來的話,才可能長出真正的醫術。
【桂11-31/宋310】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桂11-32/宋311】
少陰病,二三日,咽中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
【桂11-33/宋312】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痛引喉旁,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桂11-34/宋313】
少陰病,咽中痛,脈反浮者,半夏散及湯主之。
那,我們就先來大略看看這幾種喉嚨痛,以及這四組藥。
首先第一個方子:豬膚湯。
豬膚湯,說起來這個湯證不一定以喉嚨痛為主,只是張仲景這樣排比的好處是:他讓你看到,這幾條都有喉嚨痛。
而讓你去思考「到底在臨床上這幾種喉嚨痛的差別在哪裡?」我們來分析一下:豬膚湯是下利、咽痛、胸悶、心煩,這樣的一組證狀。
豬膚湯的主證其實是非常不確定的,可能有人得了這個湯證是以下利為主證、有人得了這個湯證是以咽痛為主證,不一定的。
目前為止,我們也只是先以「咽痛」為主證來說,那如果當豬膚湯以咽痛為
主證的話,它的下利、胸悶、心煩,就是一個用來讓你把它跟其他幾種喉嚨痛的主證區分開來的參考。
用這些兼證來夾住這個主證,免得你搞錯。
那至於「是不是豬膚湯的咽痛就一定有這些兼證?」那不一定,只是讀書的時候要先這麼讀,臨床上會比較容易分得出來。
我說少陰病跟溫病有幾個地方是非常曖昧的,像是豬膚湯證啦、朱鳥湯證啦,我們古方的世界都把它們當做少陰病來醫,可是在後代方的世界就把它們當溫病來醫。
豬膚湯證的咽痛,是所謂的陰虛咽痛。
我們說少陰病的病人是有可能陰虛的,那陰虛咽痛的人呢,他喉嚨的感覺是:乾!很乾很乾!但是不一定是以痛為主。
同學有沒有扁桃腺發炎得很厲害過?扁桃腺整個爛掉真是痛得很厲害的。
那豬膚湯證的痛是「乾」為主證,「痛」反而不一定是主證。
也就是說,喉嚨是乾得不得了,而喉嚨的感覺並沒有到真正扁桃腺發炎的那麼痛,他喉嚨痛的感覺,有點像是你曬太陽曬傷了之後,皮膚摸起來的那種感覺,刺刺的、曬傷的痛。
就身體感來講呢,是全身發乾的,因為他陰虛。
這種全身發乾的身體感,條文裡頭有「下利」,下利這個點,並不是指這個人一定要有下利症狀才能開豬膚湯,而是豬膚湯證是一個「少陰底」的全身陰虛的狀況,因此這個人的下焦是寒的,下利是指說這個人「下焦是寒的」。
所以,我們臨床要抓豬膚湯證的時候,不一定是要抓他有在下利,而是他肚子不暖。
也就是他雖然全身發乾發煩,可是肚子是喜歡捂著的,或是你摸他的腳,腳是有點冷的,是下焦冷、上焦陰虛的狀況。
因為他是下焦冷而上焦陰虛的狀況,所以這個病,跟朱鳥湯證就不全一樣,朱鳥湯證幾乎整個胴體都是在上火的,所以它可以放黃芩、黃連,但是豬膚湯是連寒藥都不放的。
可以懂這意思吧?因為豬膚湯證沒有真正的熱!只是乾而已。
喉嚨痛是因為乾才發生的狀況,所以你要記得它的主證是:喉嚨乾,全身發乾,胸口上焦比較燥熱的感覺、熱烘烘的,但是下面是冷的。
這樣子認得出來嗎?這樣子的一個陰虛的證狀。
當然如果你說陰虛的證
狀我還要加點辨證點,其實很簡單嘛,陰虛的人脈會跳得比較快之類的,之前教過好多關於陰虛的東西。
我們大概丟一個病機,他是陰虛,針對陰虛的病機,我們就可以自己補辨證點把它完成。
後面的甘草湯跟桔梗湯,那就另外一個狀況了。
甘草湯跟桔梗湯,我們是不管哪一經生病──這個病不必特別是「少陰」,就是任何一種喉嚨痛──甘草湯跟桔梗湯都有可能有效。
有些人在讀宋本《傷寒論》和《金匱藥略》的時候,會覺得說:「咦?怎麼《傷寒論》這本書的甘草,一律都是用『炙』甘草?而《金匱藥略》這本書的甘草,一律都是用『生』甘草?是不是根本是抄書的人的問題?」──好像是抄書的人在抄《傷寒論》的時候,一律抄「炙」,抄《金匱》是另外一個人抄的,就忘了抄了──有這樣的疑點存在。
當然我們桂林本是傷寒、雜病都混在一起了,沒辦法說了。
但是宋本《傷寒論》有一個方是直接寫甘草,沒有寫「炙」的,就是「甘草湯」。
所以可見得,《傷寒論》裡面的炙甘草寫「炙」,是有意識的補字,並不是無意識下的錯誤。
真的要用到生甘草的時候,他還是會不寫「炙」字的。
因為,甘草湯,他一定得用生甘草嘛!生甘草才有類固醇的消炎效果,炙甘草的話就補中焦了,已經跟類固醇的效果沒有關聯了。
所以,喉嚨痛,光是用甘草的話,你說用甘草磨粉,可以啊!感冒的時候含甘草片可不可以啊?可以啊!喉嚨痛都是用這個消炎嘛!你想喉嚨為什麼要用甘草消炎?那很簡單嘛,因為喉嚨痛常常是虛證,不能用更寒的東西了,甘草還是最保險的。
那,我們從前教到肺癰的時候,有講到說,當一個人肺裡面化膿了,要用桔梗跟甘草加在一起排膿。
那甘桔湯的主證呢,它病的過程是這種感覺: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喉嚨刺刺的,覺得喉嚨發炎、喉嚨痛,那個時候病人主觀的感覺,會覺得喉嚨開始痛的時候有痰,就是那種白白黏黏的痰開始出來。
然後隨著發炎越來越嚴重,他的喉嚨的黏液,從白白透明的,慢慢變成黃而濃,到最後真的會像化膿的膿──這樣子的過程會出現。
所以呢,豬膚湯或是苦酒湯、半夏散,喉嚨痛,但是都乾乾的。
可是甘草湯和甘草桔梗湯是有痰的。
那痰越來越嚴重,從白色的濁痰,到黃膿狀的痰,當這痰還出得來的時候,甘草湯跟桔梗湯,就好像扭抹布一樣,把髒東西擠掉,那這喉嚨痛就會好。
甘草湯比較沒有擠的效果;桔梗湯可以把它擠出來,所以我們要辨別甘草湯、甘桔湯跟其他的湯不同的時候,通常是以有沒有痰來辨別的。
當然甘草湯的狀況比較是痛而不腫,桔梗湯是腫而有痰。
喉嚨痛這種病證,一般我們認為「痛就是發炎」,但是,喉嚨痛卻常常是裡面有什麼水或不乾淨的液體排不掉,塞在那邊,所以痛。
那些痰你必須把它先抽掉才行。
在這個脈絡之下,會用到甘草湯跟桔梗湯。
至於說苦酒湯呢?它的主證是什麼?是整個喉嚨爛掉。
那爛的樣子是這樣:苦酒湯證,你直接用看的,他張開嘴巴,你看他的喉嚨兩側紅紅的肉上面,會有像長口瘡一樣,白色破掉的一塊一塊。
同學知道口瘡長什麼樣子吧?多多少少長過吧?這個時候,你必須要用能夠促進斂瘡收口的藥。
另外,苦酒湯或是後面的半夏散,都會用到生半夏,因為生半夏可以把裡面那些不乾淨的東西拔掉,那些排除了之後,它才能夠收口。
到達苦酒湯證的時候,其實我們臨床也不一定要用藥,比如說,倪海廈先生教針灸的DVD,當你的喉嚨已經爛成這樣了,他有個方法,就是點刺放血。
倪海廈先生的論點,我覺得臨床上還蠻正確的,他說你一定要把裡面瘀住的髒東西放掉,它才會有長好肉的能力,如果那些東西一直塞在那裡的話,身體裡面的血液、營養都通不過來,它不會長好肉,就一直爛在那邊。
所以倪海廈先生就說:你拿一支三寸長的毫針,那針管不要丟掉,就把針管對準這些爛掉的地方,把針尖推出來約零點二公分,點刺。
刺個幾下就會出血,那血通常是暗紅色的。
倪海廈先生在教書的時候,就說,刺了之後很快就會好。
我呢,看他教書這樣講了沒幾天,就有一個朋友少陰病,病情還
很曲折,他一開始是少陰病,他家裡面愚昧無知的媽媽跟姐姐,還跟他講說:「感冒了,趕快去洗熱水澡發汗!」然後發到動經動血去。
那人底子也還不壞,少陰病醫著醫著還變成桂麻各半湯證,就是少陰病給推出來了,吃真武湯吃成桂麻各半湯證,來我家時正在發寒熱。
我想:既然是桂麻各半湯證,就給他吃桂麻各半湯,順便給他外關透內關,就發了一身汗,感冒那時候就算打完了。
再來,看他喉嚨爛成那樣,就開比較清熱消炎的藥,連翹、馬勃……這樣開一帖給他,就是我們從前教麻杏甘石湯的時候,《經方實驗錄》江佐景推薦的那個銀翹散改出來的方子。
開這個方給他,順便點刺放血,反正戳在人家的喉嚨上面,我也只是玩玩。
戳了之後,我隔天打電話問他藥吃了沒,他說:「不必吃啦!回家睡一覺全好了!喉嚨一點事都沒有了。
」我看他喉嚨爛成那個樣子,都是白白的爛瘡,放了血,第二天全好了。
果然是有效的方法。
但是,這件事也有小花絮的,就是倪院長在拍DVD教學的時候,他有示範刺一位在座的女同學,剛好她在少陰咽痛,於是就刺那個女同學的喉嚨做示範。
跟那女同學說:「第二天就好了!」第二天那女生來了,同學們就想聽老師的神蹟啊,結果那女同學說:「並……沒有好啊……」
我想,這是理所當然的嘛,剛剛講喉嚨痛四個方,除了最後一個半夏散,本身有一點點發表的功能,還可以帶點表證之外,其他的方,就都治不到感冒的。
我覺得治少陰喉嚨痛得有個觀念:你先把少陰病治好。
你少陰病不治好,你扁桃腺就是死的,你怎麼搞都不會真的很有效,所以要先把少陰病治好。
就像甘草桔梗湯好用的時候,就是你感冒都已經全好了,已經可以上班、可以活動、可以過日子,可是喉嚨還在痛,那時候,甘草桔梗湯很好用。
如果你少陰病都沒有醫好的時候,你不要給我玩那麼多花招,以為可以怎麼樣。
其實不能怎麼樣。
倪大教主都失敗在這種事情上面,學生也覺得很丟臉嘛,老師當場就出醜破功了。
這是有順序的嘛,所以治喉嚨痛真的不用急,有的時候那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