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4下)

合集下载

【四年级】找规律,让题目更简单

【四年级】找规律,让题目更简单

【四年级】找规律,让题目更简单找规律是数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根据已知的一些数据,找到它们之间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来推测未知数据。

下面就来看看一些四年级小学生可能会遇到的找规律题目。

1. 求下面一组数的规律: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这一组数是从2开始,每次加上2得到的。

所以它们之间的规律是“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大2”。

这一组数很容易看出是1的平方、2的平方、3的平方、4的平方……以此类推得到的。

所以它们之间的规律是“每个数是一个整数的平方”。

可以看出这一组数比前面那些题目中的数难找规律。

但如果我们把这组数画成一个表格:| n | f(n) || --- | ---- || 1 | 1 || 2 | 4 || 3 | 7 || 4 | 10 || 5 | 13 || 6 | 16 |很明显,这是一条斜线,而且每增加一个n,f(n)就增加3。

所以它们之间的规律是“f(n) = 3n - 2”。

```12 34 5 6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斜着的排列方式,类似于杨辉三角。

我们可以把每一行的第一个数标记为a,每一行的第二个数标记为b,每一行的第三个数标记为c,以此类推,往下标记。

这样,得到的规律就是:第n行的第一个数= 1 + 2 + 3 + …… + n-1 + n;第n行的第二个数 = 第n-1行的第二个数 + n-1;第n行的第三个数 = 第n-1行的第三个数 + n-2;以此类推。

找规律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数学解题方法,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论。

对于一些难以找出规律的数列,我们可以通过画表格、画图、递推等方式来辅助找规律。

归纳能力和数学直觉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细心观察和灵活思维才能更好地应用找规律的方法。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探索规律西师大版
本节课教学目标
1.掌握用多种形式解决有关规律的问题
2.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对规律的感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程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2.常用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
1. 游戏热身
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规律的存在,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事物,如相邻两天的气温趋势、小学奥数中的算术数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综合运用
将观察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数学问题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认识。

例如,对于一些数列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进而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4. 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规律,并且能以此推断解决新的问题。

例如,假如学生已经学过乘法分配律,可以利用一些实例让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存在,并将其应用到求算中。

5. 综合练习
为了检测学生掌握规律的能力,教师为学生设置了综合练习。

教学总结
1.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探索规律的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观察法、综合运用、实例分析以及综合练习都是培养学生规律感知的有效途径。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数学四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找规律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找规律练习题

精品资源
欢迎下载
四年级下学期找规律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
1、把1~10这10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如下表),
(1)如果每次框出2个数,可以得到( )个不同的和。

(2)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可以得到( )个不同的和。

(3)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可以得到( )个不同的和。

2、用30
(1)如果每次给相邻的2个“
)种不同的盖法。

(2)如果每次给紧连的3个“”盖上红色的透明纸,一共有( )种不同的盖法。

二、操作。

把1~54这54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如左表),
(1)算一算,上表中被阴影覆盖的5 个数和是多少?这5个数的和与 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2)任意移动这个阴影框,你能发 现什么?
(3)如果框出的5个数的和是250,那么这5个数分别是多少?
(4)一共可以框出多少个不同的和?
三、实践应用(8×4+10×2=52分)
1、园林局要修剪马路两边的树木,每边有20棵树,小王叔叔的任务是修剪连续的5棵数,他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2、方方家的阳台一横行贴了28块小瓷砖,一竖行贴了20块小瓷砖,她打算在这上面贴一些长占3块,宽占2块的花色小瓷砖,有多少种不同的贴法?
3、下表中粗线框中三个数的和是9。

移动这个粗线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三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

四年级数学找规律

四年级数学找规律

四年级数学找规律1.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条直线,如果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中间物体=1。

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两种物体个数相等。

3.空格数×间隔长度=总长度。

4.在马路一侧种树,①若两端都种树:树的棵树=段数+1②若一端种,另一端不种:树的棵树=段数③若两端都不种:树的棵树=段数-15.若是一个闭合的图形,如:池塘一周、长方形或是三角形一周等,物体数=段数。

6.★锯木头问题:可以把锯木头问题看成一条直线,两端都没有点,每个木头小段是段,每锯一下看成是点,此时段=点+1。

(例:一段木头锯了3次,锯成几段。

3+1=4段)7.爬楼梯问题:可以把每一楼看成是点,每一层看成是段,两端都有点,点比段多1。

(例:小明从1楼走到3楼走了30个台阶,每一层楼多少个台阶?3-1=2层,30÷2=15级)8..在找规律的题目中可以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区分不同类型。

练习:1、八名男生站成一排,每两名男同学中间站一名女同学,能站()名女同学。

2、农民伯伯在田间的一条边上竖了20个桩,每相邻两个桩中间用一块铁丝网相连,共有()块铁丝网。

3、把10个苹果沿一个圆桌边摆成一圈,在圆桌边每相邻两个苹果中间放一个桃子,一共要放()个桃子。

4、把一根木料锯4次,能锯成()段;如果锯成8段,需要锯()次。

5、 5只兔子排成一排,相邻两只兔子相隔2米,兔子的队伍有多长?6、环形跑道一周长250米,每隔5米插一面红旗,共插多少面红旗?7、一条公路每隔5米有一根电线杆,连两端的电线杆在内共20根,这条路有多长?8、在一段长80米的公路一侧栽松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段都栽,一共栽()棵松树。

10、一个圆形池塘的周长是15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

需要多少棵树?11、在路的一边装路灯,每隔8米装一盏。

如果路的两端都要装,一共需要86盏。

这条路全长多少米?12、在广场的四周挂彩旗,每相邻两盏红灯之间挂两盏绿灯,如果一共挂了15盏红灯,那么挂了多少盏绿灯?13、商店门前挂了一排彩旗,已知红色小旗有35面,每两面红色小旗中间挂一面黄色小旗(两端都是红旗),黄色小旗有多少面?14、一个圆形喷泉池的周长为36米,每隔2米安装一盏彩灯,一共需要多少盏彩灯?15、在公路的一旁每隔50米安一个广告牌,600米的公路最多能安多少个广告牌?16、小明从一楼到三楼要走18级台阶,他从一楼到家要走54级台阶,他家住在几楼?17、小明和小丽住在同一栋楼,小明住4楼,小丽住7楼,小明每天回家要走54级台阶,小丽每天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

小学四年级找规律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找规律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找规律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我们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常常遇到的挑战。

而找规律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小学四年级的学习中,找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小学四年级找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找规律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在数学学科中,找规律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通过观察数列或图形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找到规律并推测下一个数或者形状。

例如,给定一个数列:2,4,6,8,10,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2,因此可以猜测下一个数为12。

这个方法在解决简单的加减乘除问题时非常有用。

此外,在数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找规律解决几何问题。

例如,给定一组数字3,6,9,12,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一个4行3列的矩阵,在解决几何关系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找到规律。

二、找规律在语文问题中的应用不仅在数学中,找规律在语文学科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识字及拼音学习中,通过寻找字母或者汉字的规律,我们能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拼音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相同字母结构或者音节相似的字来记忆。

同样,在学习汉字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字形的相似或者部首的相同来记忆和理解生字。

此外,在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中,找规律也是一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寻找文章的结构、词汇或者句式的规律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找规律在科学问题中的应用科学学科中的实验和观察都需要我们寻找规律。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找到规律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例如,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找到运动规律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找规律在生活问题中的应用实际生活中,找规律也经常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规律来合理安排衣物的搭配;通过总结自己学习的经验规律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等等。

找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探索规律1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探索规律1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探索规律1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图形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并能运用这些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

2. 观察图形中的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 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观察图形中的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图形中的规律。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进行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等变换得到的。

二、探索规律(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规律?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规律。

3. 各组分享发现的规律,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通过平移、旋转等变换得到的,而且每次变换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三、应用规律(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本节课的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找规律 乘法原理与加法原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找规律 乘法原理与加法原理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分为几个步骤,在每一个步骤中又有不同的方法,那么把每步的方法数相乘就得到所有方法数。

1、王叔叔有三条不同花色的领带和四件不同款式的西服,他要参加一个会议,西服和领带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娜娜有2顶不同的帽子,3件不同的上衣、4条不同的裤子,娜娜最多可以搭配成()种不同的装束。

3、小芳有4件花衬衫,6条短彩裙,3双红皮鞋,“六一”节她参加学校的独唱演出,衬衫、彩裙和皮鞋有()种不同的着装打扮方式。

4、明明和芳芳两人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可能有()种不同的结果。

5、有三张数字卡片8、3、5,用这些卡片可以摆出()种不同的三位数。

请把它们从小到大列出来()6、用3、4、2这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共有()种三位数?7、如果在7、9、5这三个数中每次选两个组成一个两位数,一共可以组成()不同的两位数。

8、用2、4、6、8四个数字卡片,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四位数;任选三个数,共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任选两个数,共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9、用3、4、0这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共有()种三位数?10、有5、7、2三张卡片,你能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如果把2换成0,你能组成()不同的三位数。

11、用1、2、6三张数字卡片能拼成()个不同的三位数,能拼成()个不同的两位数;用1、2、0三张数字卡片能拼成()个不同的三位数,能拼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12、用数字0,3,8,9能组成多少个不重复的三位数?13、四个数字5、6、7、8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共有多少个?其中双数共有多少个?14、四张卡片上写有数字2、4、7、8,从中任取三张,排成一行,就可以组成一个三位数。

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有多少个不同的奇数?15、把三个小动物排成一排,有()种不同的排法?16、4个小朋友,小明、小强、小红、小丽排成横排照相,共有()种排法。

17、在5名女生和4名男生中挑选出一男一女两名主持人,有()种组合。

4下培优教程

4下培优教程

找规律(一)【解题方法与策略】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

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例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5,8,11,(),17,20。

(2)11,15,19,23,()。

(3)19,17,15,13,(),9,7。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7,12,17,(),27,32。

(2)1,2,4,7,(),16,22。

【例2】164,332,916,278,814,()()。

【练习2】23,57,815,1131,1463,()()。

【例3】在下列数列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1)1,1,2,3,5,8,13,(),34,55。

(2)1,3,3,9,27,243,()。

【练习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2,4,6,10,16,(),()。

(2)34,21,13,8,5,(),2,()。

(3)1,2,2,4,8,32,()。

【例4】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3,1,20,2,17,4,(),(),11,16。

(2)1,2,2,6,4,18,8,54,(),()。

【练习4】先找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29,6,28,18,26,54,23,(),(),486,14。

(2)320,1,160,3,80,9,40,27,(),()。

【例5】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3,9,27,81,243,(),2187。

(2)1,2,6,24,120,(),5040。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找规律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找规律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找规律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一)找规律四()姓名()例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2)3,6,9,12,(),18,21(3)33,28,23,(),13,(),3(4)55,49,43,(),31,(),19(5)3,6,12,(),48,(),192(6)2,6,18,(),162,()(7)128,64,32,(),8,(),2(8)19,3,17,3,15,3,(),(),11,3..例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7,(),16,22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2)1,4,9,16,25,(),49,64(3)3,2,5,2,7,2,(),(),11,2(4)53,44,36,29,(),18,(),11,9,8(5)81,64,49,36,(),16,(),4,1,0(6)28,1,26,1,24,1,(),(),20,1(7)30,2,26,2,22,2,(),(),14,2(8)1,6,4,8,7,10,(),(),13,14例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3,4,20,6,17,8,(),(),11,12练习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6,5,10,9,14,13,(),()(2)13,2,15,4,17,6,(),()(3)3,29,4,28,6,26,9,23,(),(),18,14(4)21,2,19,5,17,8,(),()(5)32,20,29,18,26,16,(),(),20,12(6)2,9,6,10,18,11,54,(),(),13,486(7)1,5,2,8,4,11,8,14,(),()(8)320,1,160,3,80,9,40,27,(),()例4在数列1,1,2,3,5,8,13,(),34,55……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练习4: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四年级】找规律,让题目更简单

【四年级】找规律,让题目更简单

【四年级】找规律,让题目更简单找规律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问题解题方法,通过观察已知数列或图形的特点,寻找其中的规律,从而求得未知部分的数值或图形。

找规律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帮助大家更简单地解决问题。

1. 数字规律:(1)顺数增加规律:常见的数字规律是按照某个规律递增或递减。

1、3、5、7、9,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面的数字大2,因此可以得到这个规律,下一个数字是当前数字加2。

(2)乘法规律:有时候数字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乘法来实现的。

2、4、8、16,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乘以2得到的,因此可以得到这个规律,下一个数字是当前数字乘以2。

(3)减法规律:有时候数字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减法来实现的。

10、8、6、4,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减去2得到的,因此可以得到这个规律,下一个数字是当前数字减2。

2. 图形规律:(1)几何图形规律:一些图形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变化特点来找到规律。

正方形的边长逐渐增加,并且每个边长都比前一个边长大1,可以得到规律,下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当前正方形的边长加1。

(2)图案规律:一些图案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通过观察图案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找到规律。

图案中的元素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依次是一个“田”字、一个“人”字、一个“心”字,可以发现每个元素都是前一个元素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的,因此可以得到规律,下一个元素是当前元素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

(3)对称规律:一些图形具有对称性,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对称部分来找到规律。

图形中的左侧和右侧是对称的,可以得到规律,对称部分的图形应该相同。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找规律方法,具体问题的解答方法还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列出已知数据或绘制图形来辅助观察和找规律。

通过多做一些练习题,提高找规律的能力。

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中的规律,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计算器及其功能。

2.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3. 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4.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及其功能。

1.2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器的经验。

2.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操作2.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计算器的使用。

3. 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3.1 教师出示一系列算式,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3.2 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

3.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4. 解决实际问题4.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4.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略)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年级数学探索规律试题

四年级数学探索规律试题

四年级数学探索规律试题1.找规律填数:3、6、7、14、15、30、31、、.【答案】62,63.【解析】3×2=6,6+1=7,7×2=14,14+1=15,15×2=30,30=1=31,得出规律:从第一个数开始依次乘2得到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加1得到第三个数,然后依次循环,据此得解.解:31×2=6262+1=63所以数列为3、6、7、14、15、30、31、62、63;故答案为:62,63.【点评】认真分析题意,得出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一串彩灯按照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排列,第23盏灯是色的.【答案】黄【解析】把每相邻的“红、黄、蓝”3盏灯看成一组,求出23盏里面有几个这样的一组,还余几盏,再根据余数判断.解:23÷3=7(组)…2(盏);余数是2,那么第23盏灯和每组的第2盏灯颜色相同,是黄色.故答案为:黄.【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是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组,先找出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3.找规律填数:0.6 1.3 2.724.5 18.5 6.5 .【答案】2.0,3.4,12.5,0.5.【解析】通过观察,发现第一行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加,每相邻两数之间差为0.7,第二行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减,每相邻两数之间差为6,据此解答即可.解:(1)1.3+0.7=2.0,2.7+0.7=3.4,即0.6 1.3 2.0 2.7 3.4.(2)18.5﹣6=12.5,6.5﹣6=0.5,即24.5 18.5 12.5 6.5 0.5.故答案为:2.0,3.4,12.5,0.5.【点评】此题属于找规律填数的问题,主要是找出规律,方可解答.4.想一想,填一填.20、18、16、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答案】14;10;8【解析】后一个数依次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小2 .5.观察下面的算式:5×9=4555×99=5445555×999=5544455555×9999=55544445则555555×999999=()A、55555444445B、55554444445C、555554444445【答案】C【解析】解:555555×999999=555554444445.故选:C.【分析】通过仔细观察,得出规律:n个5×n个9=(n﹣1)个5,n个4,最后是一个5.因此,当n=6时,据此规律,很快就可写出.此题属于找规律的题目,解答这类问题,应仔细观察给出的例子,找出规律,据规律解答.6.在平面内任意画100条直线,这些直线最多能形成________个交点。

【四年级】找规律,让题目更简单

【四年级】找规律,让题目更简单

【四年级】找规律,让题目更简单
在解题过程中,找规律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解决问题,让题目变得更简单。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在四年级数学中常见的找规律方法。

1. 列表法:通过将数值列成列表的形式,观察数值之间的变化规律。

有一道题目:“找一组数字,使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

”可以列出一个数字列表,如1、2、4、8、16……。

从中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这样就找到了规律。

2. 图表法:将问题中的数值转化成图表,通过观察图表中的变化来找出规律。

有一道题目:“一个数字图形由8个小正方形组成,每个小正方形代表一个数字。

如果图形的第一个小正方形代表的数字是4,那么第二个小正方形应该代表什么数字?”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成一个图表,如下所示:
4 ?
通过观察图表,可以发现每个小正方形的数字都比前一个小正方形的数字多1,所以第二个小正方形代表的数字是5。

3. 数字特征法:观察数字的特征,找到数字之间的规律。

有一道题目:“在以下数字序列中,13,17,21,25,29,33,37,41,45,______,找出下一个缺失的数字。

”通过观察数字序列,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多4,所以下一个缺失的数字是49。

通过以上的方法,孩子们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找到规律,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让题目变得更简单。

在实际的学习中,还可以通过多做一些类似的题目来帮助孩子培养找规律的能力。

学习数学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思考,通过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算式找规律填入数字

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算式找规律填入数字

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算式找规律填入数字四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算式。

有些算式包含规律,通过找到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填入适当的数字。

下面,我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

例子1:在以下算式中找规律,填入适当的数字。

(1)2 + 4 = 6(2)3 + 6 = 9(3)4 + 8 =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个算式的结果都是将前一个数字加上它自己得到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4 + 8的结果填入12。

例子2:在以下算式中找规律,填入适当的数字。

(1)2 + 4 = 6(2)3 + 6 = 9(3)5 + 10 = 15(4)8 + 16 = ?同样地,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个算式的结果都是将前一个数字乘以2得到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8 + 16的结果填入24。

例子3:在以下算式中找规律,填入适当的数字。

(1)3 × 2 = 6(2)4 × 3 = 12(3)5 × 4 =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个算式的结果都是将后一个数字乘以它自己得到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5 × 4的结果填入20。

例子4:在以下算式中找规律,填入适当的数字。

(1)10 ÷ 2 = 5(2)12 ÷ 3 = 4(3)16 ÷ 4 =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个算式的结果都是将前一个数字除以它自己得到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16 ÷ 4的结果填入4。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数学中找规律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预测或填入合适的数字。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简单的加减乘除算式,还可以扩展到更复杂的数学问题中。

要培养孩子们的找规律能力,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供更多的机会。

例如,通过玩具积木,让孩子们探索不同组合方式中的规律;或者通过数学游戏,提供一些带有规律的数学题目,让孩子们逐渐培养发现和应用规律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找规律题目大全

四年级下册找规律题目大全

四年级下册找规律题目大全
一、找规律填数。

(1)1,3,5,7,(),()。

(2)65,60,55,50,(),()。

(3)1,10,100,1000,(),()。

(4)1,2,4,7,11,(),()。

(5)1,2,4,8,(),()。

(6)1,3,4,7,11,(),(),()。

二、仔细观察下列组图,在每一组的“?”处填上合适的数。

(1)
(2)
三、应用题。

1、有一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3段,每锯开一处,需要5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2、一个木工锯一根长19米的木条。

他先把一头损坏部分锯下1 米,然后锯了8次,锯成许多一样长的短木条。

求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3、业务员小李爬一层楼要18秒,他爬到4楼需要几秒?
4、业务员小李要到六楼联系工作,他从1楼到4楼用了54秒,照这样计算,小李走到6楼还需要几秒?
5、挂钟6点钟敲6下,10秒敲完,那么9点钟敲9下,几秒敲完?。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讲练:第1讲巧找规律填数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讲练:第1讲巧找规律填数人教版

第1讲 巧找规律填数巧点晴——方法和技巧在发现规律的同时,学会运用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巧指导——例题精讲一、求两数的和、差、积、商[例1]根据下图前两个图中各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中的括号里应填什么数。

分析与解样的关系;60 6,8。

根据这8 240=24 括号里应填的数为24做一做1 根据前两个图中各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中的括号里填什么数。

(1)(2) (3)[例2]找规律计算。

(1)81-18=(8-1)×9=7×9=63(2)72-27=(7-2)×9=5×9=45(3)63-36=(□-□)×9=□×9=□分析与解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一个两位数与交换它的十位、个位位置后得到的两位数相减,只要将它的十位与个位上两个数字的差乘以9,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差。

63-36=(6-3)×9=3×9=27做一做2 找规律计算。

(1)62+26=(6+2)×11=8×11=88(2)87+78=(8+7)×11=15×11=165(3)54+45=(□+□)×11=□×11=□[例3]观察下列算式的规律,在()中填上符合同样规律的数。

22=12+3 32=22+542=32+7 52=42+9242=()2+()分析与解把原来的式子变形为22-12=3,32-22=5,-22=5,42-32=7,52-42=9。

也就是说,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自然数的和。

根据这一规律,括号内的数也就容易填了。

242=232+47做一做3 观察下列算式的规律,在()中填上符合同样规律的数。

13+23=(1+2)2 13+23+33=(1+2+3)2 13+23+33+43=()2二、复杂问题简单入手[例4]计算1+2+3+4+…+1999+2000+1999+…+4+3+2+1= ,分析与解根据各加数的组成情况,就加数个数较少的情形,计算出结果。

四年级暑假班第3次课------找规律(教师版)

四年级暑假班第3次课------找规律(教师版)

找规律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

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例题1】 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4,7,10,( 13 ),( 16 ),19。

【总结】依次增加(减少)同一个数。

(2)4,8,16,( 32 ),64,( 128 )。

【总结】成相同的倍数增加(缩小)。

(3)8,9,14,9,20,( 9 ),( 26 )。

【总结】一个数增加(减少),一个数不变王牌例题剖析 专题要点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18),22,26(2)55,49,43,( 37),31,(25),19(3)3,6,12,(24),48,(96),192(4)128,64,32,(16),8,(4 ),2(5)19,3,17,3,15,3,(13),(3),11,3【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2,4,7,(11),16,22【总结】一组数中依次增加(减少)的数在增加(减少)。

(2)76,53,70,50,64,47,(58),(44)。

【总结】可以拆分成两组数来看,再分别去找两组数的规律。

一组一次减少6,一组一次减少3。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25),31(2)3,2,5,2,7,2,(9),(2),11,2(3)53,44,36,29,(23),18,(14),11,9,8(4)81,64,49,36,( 25 ),16,(9),4,1,0(5)28,1,26,1,24,1,(22),(1),20,1(6)1,6,4,8,7,10,(10),(12),13,14(可以拆分成两组数来看,再分别去找两组数的规律。

小学奥数图形找规律(四年级)

小学奥数图形找规律(四年级)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⑵图形形状的变化;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⑸图形位置的变化;⑹图形繁简的变化.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板块一 数量规律【例 1】 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解析】 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解析】 (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 “?”处应是三角形△.【例 2】 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4)(1)?图形找规律【解析】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例 3】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

【解析】观察发现,乌龟的顺序是:头、身→一只脚、背上一个点→两只脚、背上两个点→两只脚、一条尾、背上三个点→三只脚、一条尾、背上四个点,根据这个规律,最后一幅图应该是:→四只脚、一条尾、背上五个点.即:【例 4】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解析】第一格有8个圆圈,第二格有4个圆圈,第三格有2个圆圈,第四格有1个圆圈,第五格有半个圆圈.由此发现,前一格中的图减少一般,正好是后一格的图.所以第六格的图应该是第五格图的一半,即:板块二旋转、轮换型规律【例5】相传古时候一位老人留在人间很多宝盒,里面装着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并不是拥有宝盒都可以得到这笔财富,在宝盒的上面设置了密码,只有写出密码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笔财富,聪明的你你能找出密码吗?○□☆△○□☆△△○□☆△○□☆☆△○□☆△○□()()()()()()()()【解析】有几种方法可以找出密码:(方法一)后面一排和前面一排比,上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每个图形都向前移动了一格,变成了下一排.(方法二)斜着看,每一斜列的图形是一样的.所以密码就是:□☆△○□☆△○【例 6】 观察下图的变化规律,画出丙图.DBA丙乙甲CB A【解析】ACD【总结】旋转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好这个概念,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加快解题速度,对于许多问题的解决,也有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例 7】 下面各种各样的娃娃头好看吗?认真观察你能找到它们排列的规律吗?根据规律把最后一个画出来.【解析】【例 8】 观察图中所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在空白处填画上所缺的图形.【解析】【例 9】 琪琪特别喜欢蝴蝶,她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画了9幅蝴蝶图,并用剪刀将它们一一剪下来.她将这9只纸蝴蝶摆在桌上,见下图1,她发现这些纸蝴蝶排列挺有规律,突然一阵风来,吹走了3只纸蝴蝶,见下图2.你能找出蝴蝶的排列规律,将图2的3只蝴蝶放入图1的空缺处吗?图1987654321 图2B CA【解析】 从已摆好的第一行和第一列来看,无论横看或竖看,同一行中3只蝴蝶的翅膀形状各不相同,翅膀上的斑点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根据这个规律,剩下的3只蝴蝶图案的排列应该是:6号位置放图案C ;8号位置放图案B ;9号位置放图案A.【例 10】 观察下列各组图的变化规律,并在“?”处画出相关的图形.(1)丁丙乙甲?【解析】 (1)这四个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每一个图形都是由其前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而得到的.见下面左图;(2)甲乙丙丁四个图形变化规律也类似,注意因为图形是由旋转而得到的,所以其中三角形、菱形的方向随旋转而变化,作图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一点.丁图处的图形应是下面右图:丁【例 11】 请你认真仔细观察,按照下面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合适的图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培优:在变化中找规律(含答案)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培优:在变化中找规律(含答案)全国通用

课题在变化中找规律【精品】教学内容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只有认真观察事物,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数学竞赛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数或者图形,它们的计算或者排列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我们要通过观察、思考去发现这些规律,也就是发现和总结数与数、图形与图形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然后就能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下面四个算式,能否发现其中规律,然后在中,填人适当的数1×5+4 = 9-3×3,2×6+4=16=4×4;3×7+4=25=5×5;4×8+4=36-6×6;……10×+4= = ×;×+4= = ×102解四个算式中最重要的规律是被乘数与乘数相差4.10+4=14,就有10×14+4=144=12×12.又102×102= 10 404,10 404 - 4=10 400=100×104,于是得100×104+4=10404=102×102.请先计算下面一组算式的前三题,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六题的得数1×8+1 =12×8+2 =123×8+3 =1234×8+4 =12 345×8+5 =123 456×8+6 =1234 567×8+7 =12 345 678×8+8 =123 456 789×8+9 =这组中的九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的积加上一个数,数字的排列很有规律.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前三题的结果:1×8+1= 9,12×8+2=98:123×8+3 = 987.不难看出得数的变化规律:得数的位数与被乘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是9.其余数位上的数依次是8,7,6,5,4,…解后六题的得数是:1234×8+4=9876:12 345×8+5 = 98 765;123 456×8+6 = 987 654;1234 567×8+7 = 9876 543,12 345 678×8+8 = 98 765 432;123 456 789×8+9 = 987 654 321.巩固练习1(1)找规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2 43 6 94 8 12 165 □□□□6 12 □□□□(2)找规律,填得数.12 345 679×9 = 111111111;12 345 679×18 =12 345 679×27 =12 345 679×36 =12 345 679×54 =12 345 679×45 =12 345 679×81=12 345 679×72 =12 345 679×63 =你做对了吗?答案:(1)10 15 20 25 18 24 30 36(2)222222222 333333333 444444444 666666666 555555555 999999999 888888888 777777777根据下列方框或等式中出现的数的规律,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1)(2) 22= 12+3;32= 22+5;42= 32+7;52= 42+9;…242=( ) 2+( ) 2(1)方框内上面两个数的差是3.且方框内下面第一个数是上面两个数的和,第二个数是方框内下面第二个数与下面第一个数的乘积,根据这一规律,括号内应填上:7,11和77.(2)从已给出的四个算式进行移项得到:22-12=3, 32-22=5,42-32=7,52- 42=9说明相邻自然数的平方相减的差等于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根据这一规律,括号内应该填上23和47.解(1)(2)242= (23) 2+(47).按规律填数(1){1,5,10},{2,10,20},{3,15,30}.{ }.(2)(1)观察已知三组数,发现:每组数中的第一个数是这个组的序号数,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5倍,第三个数是第一个数的10倍(2) 前两组中,外围三个三角形内的三个数的乘积是中间三角形内的数的2倍,也就是中间三角形的数应是外围三个三角形内的=个数乘积的一半,解(1)第四组为{4,20,40},第五组为{5,25,50};(2)因为3×4×5÷2=30,所以应填30.巩固练习2(1)按规律填数,①2,3,5,8,13,21,( );②1,4,9,16,( ),( );③6,3,8,5,10,7,12,9,( ),( ).(2)找出规律后,直接填写出括号内的数.1999 998÷9 = 222 222;( )999 99( )÷9 = 333 333,( )999 99( )÷9= 444 444;( )999 99( )÷9 = 555 555;( )999 99( )÷9 = 666 666;( )999 99( )÷9 = 777 777;( )99999 ( )÷9= 888 888;( )999 99( )÷9 = 999 999.你做对了吗?答案:(1)○134 ○225 36 ○314 11(2)2,7 3,6 4,5 5,4 6,3 7,2 8,1如图5-l,一张黑白相间的方格纸,如果用记号(2,3)表示从上往下数第2行且从左往右数第3列的这一格,那么(18,7)这一格星黑色还是白色?解(1,1)是黑格,括号中一个数加1后就是白格,也就是两个数中,有一个数加l后,就改变一次颜色.(1,1)是(奇数,奇数),我们就知道(奇数,偶数)和(偶数,奇数)是白格;(奇数,奇数)和(偶数,偶数)是黑格.因此(18,7)是白色的格子想一想(99,102)和(200,198)这两格是黑色还是白色'如图5-2.在七色球下面,按照图示的规律,依次逐个写自然数.问:2012在什么颜色的球下面?解l到12算第一段,13到24算第二段,每12个数算一段,每段都是从赤色开始到紫色后再问到橙色结束,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周期为12的循环,因为2012÷12=167……8.所以2012足在蓝色球的下面巩固练习3有249朵花,按照5朵红花、9朵黄花,13朵绿花的顺序循环排列,问:最后一朵花是什么颜色?这249朵花中,绿花有多少朵?你做对了吗?答案:最后一朵是黄色的,绿花有117朵“0”的故事小朋友,你们都知道,1,2,3,d,5.6,7,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找规律1》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找规律》这个单元分为两段学习。

①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具,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探索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获得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经历规律的再认识,解决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感受规律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是第一阶段的内容,重点在有序的“找”规律。

2、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

(3)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重点:运用探索到的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观察能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找规律》这堂课是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找隐含的规律,发现这个规律并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知道这些现实生活的现象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抽象概括。

所以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用游戏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欲望,从中发现这个规律。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从生活中发现和探索两种物品的搭配如何才能做到有序的找到这些现象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因此,我在教学中将主要采用谈话法、小组讨论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先用谈话导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探索规律时,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摆学具,找规律,对规律的认识得到提高。

将做到教学思想上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从请同学们帮小明解决搭配难题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2、出示问题:小明要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顶帽子,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呢?这其中存在什么规律呢?
3、揭示课题:找规律——生活中的搭配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自主活动
教师先说明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娃娃;给学生1分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摆一摆,找出所有选配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然后交流各自的选配方法;最后小结方法。

2、有序探究
学生先独立动手操作,用连线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再小组交流讨论:连线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并发现用画图的方法找答案的好处。

(便于操作;便于有条理地思考;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选配方法)
3、引导发现规律
改变问题条件:如果有3顶帽子和3个木偶娃娃,由学生动手操作,找出搭配种数。

再自主发现木偶个数和帽子顶数与搭配方法种数的关系(木偶个数×帽子顶数=搭配方法种数)(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在学生合作的基础上,将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不同的探索过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依次说出每条不同的路线;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明确有序思考的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可以怎样选配,再把思考的过程、结果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四、拓展练习
游戏问题:
同学们在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时,怎样运用搭配规律呢?在这个游戏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怎样才能把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来呢?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思考
(教师出示图片:两件上衣、三条裤子、两双鞋)如果你现在想挑一套衣服(包括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双鞋),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