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第五册第11单元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第五册第11单元教案

永春县小学科教学设计教师:班级:日期: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单元教案一、单元训练重点:看上下文理解词语,积累文中好词好句。

二、教材简析与课时安排:1、《通讯》。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要让学生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体会人类的聪明才智。

(2课时)2、《马拉松》记叙了马拉松比赛的来历,弘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2课时)3、《语文天地》包括“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笔下生花、金钥匙”等环节,习作部分包括“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

”(5课时)三、总课时:9课时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目标: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分辨”、“惟有”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有效的略读训练,提高学生的略读速度。

3. 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学习古人的智慧,努力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1、了解古代的一些记事和通讯的方法。

2、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了解古人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出示一本书和一封信)板书:书和信2、这里面都写满了什么?(字、汉字、文字)板书:文字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可是在汉字还没出现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学生思考、讨论)4、教师简单地介绍人类的发展,导入:那时候没有文字,更不用说有电等现代通讯设备了,那么他们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二、自主识字,感知文意1、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指名认读生字词语。

出示课件:人类历史形状战斗躲藏乱箭对付严厉经历记忆民族邮递踏代表强调字音:族藏学习多音字:斗dǒu( )( )dòu( )( )(2)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利用汉字构字规律识记:躲、战、箭、忆、邮、递等▲形近字区别并组词:厉与历;代与付、伐;战与站;状与壮▲同音字填空:lì( )害经()鼓()站()()量日()严()()剑美()(学生从字的发音、书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当总结,并强调下列字的读音和书写。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课程概述本课程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全册教案。

该教案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字、图画、声音等表意系统的感受和基本认知能力。

- 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培养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三年级上册的全部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课文研究: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2. 词语研究:学生通过词语研究,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语法研究:引导学生研究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语言。

4.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5. 阅读拓展: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教案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对话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观察实践: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 游戏化研究:通过游戏化研究,增加研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步骤1. 预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和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课堂展示:教师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掌握。

3. 研究实践:学生进行个体、小组或整体的研究实践活动,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 提示点拨: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

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的概述。

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欢乐的开学日授课目标:- 了解开学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研究表达对开学日的期待和祝福- 研究认读生字词教学重点:- 通过图片和文字理解开学日的活动- 研究认读常见生字词教学难点:- 学生对一些生字词的初识和理解教学准备:- 开学日相关的图片和故事书- 生字词卡片教学步骤:1.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开学日的活动内容。

2. 介绍开学日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期待。

3. 聆听故事书《欢乐的开学日》,并进行互动讨论。

4. 研究认读本单元生字词,包括常见的学校、教室、同学等词汇。

5. 制作生字词卡片,进行认读练和游戏。

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开学日的小研究活动,了解不同地区开学日的特色和俗。

- 鼓励学生编写一篇开学日的短文或作文,表达自己的期待和祝福。

第二单元:小动物的学校授课目标:- 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性- 研究描述小动物的外貌和行为- 研究认读与动物相关的生字词教学重点:- 听懂并理解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和描述- 学会认读与动物相关的生字词教学难点:- 学生对一些生字词的初次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 关于动物的图片和故事书- 生字词卡片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小动物图片,了解它们的外貌和特点。

2. 听读故事书《小动物的学校》,并通过讨论加深对小动物的理解。

3. 研究认读本单元涉及的与动物相关的生字词,如动物名称、特征等。

4. 进行生字词卡片的认读练和游戏,巩固词汇记忆。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编写一个简短的介绍,描述它的外貌和生活性。

- 可以进行动物观察活动,带领学生探索校园中的小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性。

(以下内容省略,总字数已经超过800字)。

北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BS上册第十一单元知识梳理.doc

北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BS上册第十一单元知识梳理.doc

第十一单元知识梳理一、生字人类(lai)经历(lì)形状(zhuànɡ)战斗(d?u)捉迷藏(cánɡ)乱(luàn)箭对付(fù)严(yán)厉(lì)记忆(yì)民族(zú)踏(tà)上邮(y?u)递(dì)员寄(jì)来譬(pì)如跳跃(yu a) 创(chuàng)造形(xíng)状奋(f an)起胜(shang)利(lì)疲(pí)劳(láo)距(jù)离比赛(sài)一段(duàn)波斯(sī)反抗(kàng)渔(yú)村喜讯(xùn)同胞(bāo)奥(ào)林匹克运动会项(xiàng)目测(ca)量确(qua)定野心勃勃(b?) 翘(qiáo)首以待随即(jí) 筋(jīn)疲力尽二、多音字斗(d?u dǒu)藏(cáng zàng)踏(tàtā)都(dūdōu)翘(qiàoqiáo)三、近义词种类——类别经历——遭受严厉——严格帮助——帮忙准备——预备休想——别想譬如——例如奇妙——奇特反抗——抵抗疲劳——疲惫采纳——采用侵略——侵占知晓——知道筋疲力尽——精疲力竭四、反义词重要——次要容易——困难古代——现代许多——少许严厉——温和胜利——失败英雄——懦夫筋疲力尽——精神抖擞大获全胜——一败涂地五、词语积累【和传递信息有关的成语】道路相告蝶使蜂媒青鸟传信鱼传尺素寄雁传书【带“书”字的四字词语】博览群书书香门第书声琅琅知书达理著书立说临池学书四书五经奋笔疾书弃书捐剑【形容极度疲劳的四字词语】筋疲力尽精疲力竭疲惫不堪腰酸背疼心力交瘁殚精竭虑六、词语搭配(大小不一)的贝壳 (大小不同)的绳结 (奇妙)的方法(淘气)的朋友 (严厉)的信 (胜利)的喜讯(极度)的疲劳 (翘首以待)的同胞七、积累句型第23课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设问句: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它是在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

2020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单元马拉松word教案

2020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单元马拉松word教案

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2.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意义: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3.知道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为42千米195米。

重点难点1.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英雄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2.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意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1马拉松两千五百年前,野心勃勃....的2波斯帝国❶对希腊发动了侵略..战争。

[①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希腊人民奋起反抗,以一万人对付波斯帝国的十万大军,在海边一个叫马拉松的小渔村和敌人展开了决战,结果大获全胜。

[句导读:以“一万人”对敌“十万大军”,可见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正义战争,而且胜利来之不易。

]段导读:两千五百年前,希腊人民在马拉松以少胜多,打败波斯帝国。

为了把胜利的喜讯报告给首都雅典翘首以待....的同胞,战士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从马拉松出发,向雅典跑.去。

[②把加点的词语删去好不好?]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到达雅典的时候,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向迎接他的人们高呼:“我们胜利啦!”随即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③从作者的描述中,你体会到菲利比斯什么样的精神?]段导读:战士菲利比斯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将获胜的消息告诉雅典人民,终因体力不支,壮烈牺牲。

1知识点详解☜2❶波斯帝国: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帝国。

公元前330年灭亡。

①“野心勃勃”“侵略”说明波斯帝国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②不好。

“翘首以待”说明了希腊人民对这场大战的关注;“不顾伤痛、饥饿和极度的疲劳”反映出菲利比斯激动的心情,“跑”字用得恰到好处,体现了菲利比斯的坚定顽强。

③重点句解析:“跑啊,跑啊”“终于”说明路途很远。

“筋疲力尽”“最后的力气”说明了途中的艰辛,也体现出了菲利比斯坚定的信念,就算是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把胜利的消息告诉希腊人民。

从此,马拉松这个距离雅典约40千米的海边小渔村逐渐被人们知晓。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复习要点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复习要点

第十一单元复习要点一、多音字结 jiē(结实)jié(结合)壳 ké(贝壳)qiào(地壳)都 dōu(都有)dū(首都)倒 dǎo(倒下)dào(倒水)踏 tā(踏实)tà(踏步)重 chóng(重新)zhòng(体重)斗 dòu(战斗)dǒu(北斗星)相xiāng(相信)xiàng(长相)为 wéi(为难)wèi(因为)翘qiào(翘尾巴)qiáo(翘首)尽 jìn(筋疲力尽)jǐn(尽管)二、辨析组词类(人类)粪(鸟粪)历(经历)厉(严厉)状(形状)壮(强壮)赛(比赛)塞(瓶塞)忆(回忆)亿(亿万)族(民族)旅(旅游)讯(喜讯)汛(汛期)测(测量)侧(侧面)抗(反抗)坑(土坑)抱(怀抱)胞(同胞)代(代表)化(化学)辨(辨别)辩(辩论)付(付出)附(附近)脖(脖子)勃(勃兴)侵(侵略)浸(沉浸)三、填空1.填填动词(创造)文字(拿起)武器(发动)战争(展开)决战(报告)喜讯(采纳)建议(用尽)力气2.添添修饰语(奇妙)的方法(淘气)的朋友(严厉)的信(胜利)的喜讯(最后)的力气(极度)的疲劳(翘首以待)的同胞四、近、反义词近义:譬如—比如准备—预备奇妙—奇特误会—误解猜想—猜测反抗—抵抗对付—应付来历—来源分辨—辨别知晓—知道英雄—豪杰提议—建议采纳——接收野心勃勃—狼子野心反义:常常—偶尔重要—次要容易—困难严厉—温和创造—仿造胜利—失败采纳—拒绝喜讯—噩耗英雄—懦夫筋疲力尽—精神抖擞五、特殊词语ABCC式:野心勃勃六、拓展短语含“信”字的词语:信而有证信口开河信誓旦旦信手拈来信以为真七、仿写、造句1.仿写: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2.造句:这就是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

八、课文复习1.《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这篇文章首先告诉我们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就有了奇妙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贝壳记事,接着又写了人们通信的方法,送给别族一杆枪或一支箭,就代表一封宣战书;信中有“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五支箭”就代表入侵的敌人无论躲到哪个角落都是死路一条,这些记事和通信方法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单元教案一、周教学内容:学习第11单元《通讯》。

本单元安排了4篇文,两篇自读主体文,两篇自读文。

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现在先进的互联网,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人类通信的发展史和故事,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二、周教学重难点:1、生字:认识19个,会写17个。

2、积累:读文,学习浅显的说明方法。

作文:《夸夸我们班的文明学生》三、周学科融合:简单了解信息的发展史及作用,体会马拉松运动的作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周学情分析:本单元编排了3篇与通讯有关的主体文,介绍了人类通讯的历史和故事。

这些文表现出人类的智彗及历史的发展,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可学精神。

授时间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整体设计个性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语言质朴无华结构清晰。

具体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式。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正确流利地读文,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2积累目标:会认生字6个、会写生字9个。

3生字目标:形近字历历史厉厉害学习过程1初读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标出段序。

(2)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细读感悟:(1)指明逐段读文。

文中介绍了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2)自由读文,勾出词句。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好词句?3能力训练点:小组讨论结合“结绳记事”的方法,说一说用“贝壳”代替绳子是怎么记事的?4、拓展练习:收集人类早期和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的资料。

后反思授时间题《马拉松》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教材分析这篇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

文比较浅显,学生通过阅读文,可自行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和意义。

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读文,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认识生字13个(3)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1初读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十一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十一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十一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十一1、完成“比一比,组成词语”。

2、完成“读一读”。

3、完成“照样子写一写”。

4、完成“开卷有益”。

5、完成“金钥匙”。

1、完成“同音字组词”。

2、完成“反义词比拟”。

3、完成“造句”。

4、完成“自读课文”。

5、完成“金钥匙”。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与“通讯”有关的三篇课文,知道了通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今天,我们一起到“语文天地”去学习。

二、新课:1、完成“开卷有益”。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互联网上》。

(2)指名说说:自己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3)讨论:互联网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情?(4)指名说说。

(5)小组中读课文。

(6)齐读课文。

2、完成“比一比,组成词语”。

(1)出示4组同音字,学生认读。

记()技()接()厉()纪()计()结()历()(2)同桌比一比,并指名说说。

(3)自由组词,并指名说说。

3、完成“读一读”。

(1)出示12组反义词,学生自由认读。

内与外扁与圆本与末正与反茅与盾开与关今与昔后与先曲与直长与短兴与亡危与安(2)齐读。

4、完成“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2个句子,学生读。

*经过两年的艰辛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样机。

*菲利比斯向雅典跑去。

他跑啊,跑啊,终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门。

(2)照样子,自由说说。

,终于。

5、完成“金钥匙”。

(1)出示“金钥匙”,学生自由读。

丁丁:你看什么报纸的什么栏目?它在哪一版?(2)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说说。

(3)指名说说。

三、布置作业:完成“语文天地”活动。

四、板书设计:11、通讯语文天地1、开卷有益2、比一比,组成词语3、读一读4、照样子写一写5、金钥匙1、完成“畅所欲言”。

2、完成“笔下生花”。

1、完成“畅所欲言”。

2、完成“笔下生花”。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到“语文天地”去学习。

二、新课:1、完成“畅所欲言”(1)说一说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和播送节目,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并想方法告诉节目主持人。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马拉松(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马拉松(说课稿)》

24.《马拉松》说课稿一、说教材《马拉松》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十一单元《通讯》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

在两千五百年前,希腊人和波斯人在希腊一个名为马拉松的小渔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大获全胜。

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传送到首都雅典,一个名叫菲利比斯的战士不顾一切从马拉松一直跑到雅典,报告完胜利的喜讯后随即倒地死亡。

人们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为了纪念这位战士,将马拉松比赛定为长跑比赛项目。

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属于介绍名物由来的说明文,所以记事部分简介扼要,没有展开进行细致地描写,但应该让学生把握这次战斗的性质、艰苦的程度、大获全胜的喜悦以及菲力比斯的决心和信念。

因此,在设计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而对后面的内容主要是采用阅读说明文的方式进行,即:先自读,再完成题单获取信息。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初步学会了默读,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通过想象和做动作来理解词语意思,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知识面比较窄,因此不管是对马拉松之战还是对马拉松运动项目都比较陌生,因此要了解马拉松运动项目的来历和马拉松精神就更不容易了。

三、说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目标内容及“三性”课堂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学科性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性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3.创新性目标:想象菲利比斯在传递信息途中遇到困难,体会他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结合我班学生学情将目标2定为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为了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学有所获,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学法:1.抓重点词句法:读文很容易,但要感悟文字背后所体现的精神却不容易,所以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从抓重点词句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字背后的精神。

2.朗读品析法:“读”占鳌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读,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北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教案——定期反思总结,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北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教案——定期反思总结,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在教育的领域,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能够影响学生的成长。

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北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教案的定期反思总结,探讨如何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感悟生命、认识自己,体验美好人生。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老师要创造一个积极、开放、互动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教学过程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情境导入采用个人经历、小组讨论、视频观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学讲解边读边讲、交互式问答、小故事连线、读后问题回答等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内容,掌握作者的意图和寓意。

3.学习活动阅读小组合作学习、个人单元阅读、个人文本配对、口语表演、课外阅读推介等活动,让学生从阅读中体验美好、感悟生命、认识自己。

4.思考总结活动后的思考总结,既能够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又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不断完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反思1.教学难点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反思总结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采用生活情境导入、讲授技巧、走进学生等,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学效果通过定期反思总结,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本单元的教学效果。

我们通过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评估,发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3.教学成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他们不仅掌握了相应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倾听、理解、表达的基本能力,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经验反思总结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反思总结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本次的教学效果,深入地探究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北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教案

北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教案

北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4、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重点难、关键
1、了解古代的一些记事和通讯的方法。

2、收集资料,了解现代的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人类是由什幺进而来的吗?
2、教师简单地介绍人类的发展,后导入:那时候没有文字,更不用说有电等现代通讯设备了,那幺他们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读的情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第11周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第11周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三年级第十一周(11.23—11.27)整理人:茹改梅一、周教学内容:《奇妙的海底世界》二、周教学重难点:1.生字:认识37个生字,写字35个,多音字两个。

2.积累:(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继续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2)进一步学习比喻句;(3)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周学科融合:简单了解海底的自然知识及珍珠的形成过程。

四、周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二篇课文展示的都是迷人的海底风采,对孩子们有较强的诱惑性,因此,长篇的课文不是问题,但课文的内容较陌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授课时间: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可是,即使是这样,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这样看来,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因何而发生?克劳斯·莫瑟爵士曾经说过,教育需要花费钱,而无知也是一样。

这不禁令我深思。

既然如何,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总结的来说,我认为,伏尔泰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这不禁令我深思。

现在,解决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对我个人而言,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我认为,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歌德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这不禁令我深思。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解决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经过上述讨论。

所谓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关键是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需要如何写。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可是,即使是这样,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

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

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任务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教学活动与措施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单元教案一、周教学内容:学习第11单元《通信》。

本单元安排了4篇文,两篇自读主体文,两篇自读文。

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此刻先进的互联网,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人类通信的进展史和故事,表现了人类的聪慧。

二、周教学重难点:一、生字:熟悉19个,会写17个。

二、积存:读文,学习浅显的说明方式。

作文:《夸夸咱们班的文明学生》三、周学科融合:简单了解信息的进展史及作用,体会马拉松运动的作用培育学生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周学情分析:本单元编排了3篇与通信有关的主体文,介绍了人类通信的历史和故事。

这些文表现出人类的智彗及历史的进展,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勇于探讨不断追求的可学精神。

授时刻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整体设计个性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语言质朴无华结构清楚。

具体介绍了制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式和通信的方式。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探讨合作式。

学习目标1明白得目标:正确流畅地读文,了解制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式和通信的方式。

2积存目标:会认生字6个、会写生字9个。

3生字目标:形近字历历史厉厉害学习进程1初读感知:(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并标出段序。

(2)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细读感悟:(1)指明逐段读文。

文中介绍了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2)自由读文,勾出文句。

说一说,你喜爱哪个好文句?3能力训练点:小组讨论结合“结绳记事”的方式,说一说用“贝壳”代替绳索是怎么记事的?4、拓展练习:搜集人类初期和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的资料。

后反思授时刻题《马拉松》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教材分析这篇文要紧讲的是马拉松竞赛的来历。

文比较浅显,学生通过阅读文,可自行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和意义。

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的读文,明白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熟悉生字13个(3)学习明白得自然段,找出自然段的要紧内容。

学习进程1初读感知:(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十一》教学设计之一:北师大三年级上册教案》摘要:()学生由课《上》,(3)由组词并指名说说,板设计、通讯语天地检习作五、教学记</课教学目标、完成比比组成词语、完成3、完成照样子写写、完成开卷有益5、完成金钥匙教学重难、完成音组词、完成反义词比较3、完成造句、完成课5、完成金钥匙教学准备黑板课型综合实践课教学方法讨论、组合作式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学们这单元里我们学习了与通讯有关三课知道了通讯给人类带便利今天我们起到语天地学习二、新课、完成开卷有益()学生由课《上》()指名说说己了课知道了什么?(3)讨论能助人们做哪些事情?()指名说说(5)组课(6)齐课、完成比比组成词语()出示组音学生认记()技()接()厉()纪()计()结()历()()桌比比并指名说说(3)由组词并指名说说3、完成()出示组反义词学生由认与外扁与圆与末正与反茅与盾开与关今与昔与先曲与直长与短兴与亡危与安()齐、完成照样子写写()出示句子学生两年艰苦实验他们终做了样机菲利比斯向雅跑他跑啊跑啊终看到了雅城门()照样子由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终5、完成金钥匙()出示金钥匙学生由丁丁你看什么报纸什么栏目?它哪版?()学生组由说说(3)指名说说三、布置作业完成语天地活动四、板设计、通讯语天地、开卷有益、比比组成词语3、、照样子写写5、金钥匙二课教学目标、完成畅所欲言、完成笔下生花教学重难、完成畅所欲言、完成笔下生花教学准备黑板、挂图、收集些课型综合实践课教学方法讨论、组合作式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到语天地学习二、新课、完成畅所欲言()说说你喜欢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提出你见和建议并想办法告诉节目主持人①学生由组交流②指名说说③组讨论办法④指名说说()你和远方亲友怎么系?说说你历①指名说说和远方亲友怎么系?②由说说己历③指名说说己历(3)你知道哪些手势语?①出示挂图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些手势语思②组交流己知道手势语③指名说说做做、完成笔下生花()出示题目学生题从单元活动选项写写()学生由选择写写(3)指名汇报三、布置作业完成语天地活动四、板设计、通讯语天地、畅所欲言、笔下生花三课教学目标完成检教学重难完成检选出习作全班朗或展示教学准备学生习作课型综合实践课教学方法组合作式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学们今天我们就起展示己习作二、新课完成检()学生组朗()组选出名学代表组展示三、布置作业完成语天地活动四、板设计、通讯语天地检习作五、教学记。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 学习目的: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联络上下文理解“蹒跚”、“不胫而走”等词语。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通过重点词句激发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感悟。

过程与方法:1、抓住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情感,从而理解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阅读文章,联络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紧扣第2自然段,体会派特利那种不屈不扰的运动精神。

2、感受事件气氛,理解“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参与。

”的含义。

教学重点:抓住“在场的观众无不为派特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这一句中“不屈不挠”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参与”。

教学准备:电子备课。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老师播放课件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刘翔的冲刺镜头——从多角度拍摄)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刘翔)这些照片都是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竞赛最后冲刺的时候拍摄下来的。

他冲刺的一瞬间将永远牢牢记在我们的心理,因为他标志着我们中国人也能站在运会的短跑工程的金牌领奖台上。

(特殊的意义)(老师出示语句练习“这是一次的冲刺!”)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与“冲刺”有关。

(出示课题《一次的冲刺》)我们将时间向前推移,来到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

(课件显示时间推移,并出现派特利的图像)他名叫派特利。

我们的课题《一次的冲刺》,就与他有着亲密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引导自学: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词语读连接,把句子读通顺。

2、用电脑检查学生生字的读音。

3、检查词语的读音:消耗蹒跚搀着冲刺霎时掌声雷动根据成绩册不胫而走不屈不挠4、游戏稳固生字词的读音: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三、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说。

3、师小结。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刺声脚的写法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学习课文:如今就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备课资料第十一单元通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具体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全文共5 个自然段,按着内容的不同可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介绍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课文首先在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我国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情,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

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情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

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能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

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了现在世界上没有文字的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的记事方法。

第二部分(3—5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在创造文字之前,有些民族的通信方法。

第三、四自然段介绍了用一些东西来表示不同意思的通信方法。

教学目标1、认会10个生字,写会12个生字。

积累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3、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4、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建议关于课文:1、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可先让学生弄明白本段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说一说“结绳记事”的方法,从而领悟课文内容。

2、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结合“结绳记事”的方法,说一说用“贝壳”代替绳子怎么记事。

发散思维,让学生想象“大贝壳”表示什么,“小贝壳”表示什么。

不同色彩的贝壳,表示的不同意义,从而体会“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就是一本书”的含义。

3、可发动学生收集资料。

关于早期文字的、早期通讯的,体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文化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激发探求进步的愿望。

关于生字:注意多音字:差、踏;注意形近同音字区分:辨—辩、惟—唯、淘—陶;注意易错字:“忆”右边“乙”是一画写成。

拓展习题1、比一比,组成词语。

亿()历()辨()枪()忆()厉()辩()抢()2、按要求写词语。

写反义词:误会——()严厉——()写近义词:奇妙——()分辨——()相关资料奇妙——希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

记忆——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的事物的形象。

譬如——比如。

严厉——严肃而厉害。

分辨——辨别。

精品教案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准备:课前师生分别收集有关人类早期文字的通讯资料,以及有关现代的通讯资料,体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文化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为理解课文做基础。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通讯的资料,哪些同学收集的是人类早期的通讯资料?请展示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共睹一下。

2、指名学生展示资料,可读,可谈,可演示,可介绍……3、大家一定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人类创造了文字,那么人类一定先于文字出现。

那么在文字被创造之前,人类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4、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文识字,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认会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认生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5个自然段,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划分一下。

三、细读课文,领悟文意(一)学习“记事”部分。

1、请自由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人类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是用什么方法记事的?这些方法如何使用?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完善?提醒学生一些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边读边动笔等。

2、交流阅读收获,重点了解“贝壳记事”的方法,注意发散学生思维,想象不同的贝壳可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3、理解“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

”这句话的意思。

(二)学习“通信”部分。

1、请自由阅读第三—五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创造文字之前,不同的民族是怎样互通信息的?除了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通信方法?2、汇报交流。

3、发散思维:除了通过课文及课外资料了解到的不用文字的通信方法外,想象一下,有的民族还有可能怎样互通书信?比如:送一块猪肉给对方,可能是什么意思?送一块手帕呢?一坛酒呢?(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奇思异想。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1、学习了课文,我们了解了很多知识,在创造文字之前,人类就已经创造了许多许多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那么面对早期人类的种种创造,你想说什么?2、在创造文字之后,你知道历史上人类使用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如:驿站、烽火台、鸿雁传书等。

)3、现代社会,人们多采用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你所知道的最新最先进的通讯方式是什么?4、对比以上三种截然不同的通讯方式,你体会到了什么?5、阅读“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在互联网上》”,说一说“互联网”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1、学习生字: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记。

2、积累词语:不仅仅局限于生字新词。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耿华霞设计)马拉松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

2500年前,希腊人和波斯人在希腊一个名为马拉松的小渔村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

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传送到首都雅典,一个名叫菲利比斯的战士不顾一切,精疲力竭地从马拉松村一直跑到雅典,通报完胜利的喜讯后随即倒地死亡。

人们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为了纪念这位战士,将马拉松比赛定为长跑比赛项目。

课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讲2500年前,波斯帝国对希腊发动侵略战争,希腊人民在名为马拉松的小渔村和敌人展开大战,获得胜利。

战士菲利比斯不顾一切的从马拉松出发,将获胜喜讯报告给雅典的同胞后,累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1896年,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和战士菲比利斯,将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作为一个比赛项目。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1920年,确定世界各地的马拉松比赛的距离为42公里195米。

教学目标1、认会14个生字,写会12个生字,积累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3、知道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为42公里195米。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马拉松比赛的意义。

教学建议关于课文:1、这篇课文比较浅显,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自行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首先让学生了解马拉松之战。

其次,旨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英雄菲利比斯,通过“菲利比斯不顾伤痛、饥饿和疲劳”,“他跑啊,跑啊”,“他已经筋疲力尽了,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呼”等语句,学习菲利比斯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2、阅读第4自然段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了解马拉松比赛的意义。

3、马拉松的长度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切实体会这是个多么长的距离。

如果学生没有长度概念,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最熟悉的长度,进行领悟。

4、可查找有关马拉松的相关资料,了解在马拉松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的故事,体会他们的顽强精神。

也可查找历史上其他传递信息的故事,交流讲述。

例如:驿站、烽火台、鸿雁传书等等。

还可讲述鸡毛信的故事。

关于生字:规范读音:“略”读lue,不读lie;“即”读ji,不读ji;“翘”qiao读,不读qiao。

规范字形:侵、迎、即。

拓展习题1、形近字组词。

侵()腊()既()翘()浸()蜡()即()翅()2、读一读,抄一抄。

野心勃勃奋起反抗大获全胜翘首以待筋疲力尽不顾伤痛3、你还了解哪些有关马拉松比赛的故事?和同学交流一下。

相关资料马拉松赛的距离——国际奥委会及国际田联对马拉松距离进行数次测量,认为42、195公里比较接近标准路程的距离,并确认从1924年第八届巴黎奥运会起,把伦敦论点奥运会确定的这个距离,规定为马拉松赛跑的标准距离,一直沿用至今。

翘首以待:抬起头来盼望着,等待着。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精品教案马拉松教学准备:1、师生分别查找有关马拉松比赛的相关资料。

2、马拉松比赛的有关录像。

教学过程:一、播放录像,揭题质疑1、谁知道奥运会长跑比赛项目中路程最长的项目是什么?(板书:马拉松)2、播放录像,渲染情境,说一说看到了什么?3、关于“马拉松”这一名词,你了解它的什么知识?课前大家收集了一些资料,请借此机会展示一下。

(指名交流汇报)4、谁还想知道关于它的什么内容?(来历、长度、或者原因等等)5、带着我们的疑问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自学生字,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认会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通过读文了解到了什么内容?可以边读边把自己知道的在文中标记出来,并多读几遍,做重点体会。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4、组内交流:请同学们将自己的阅读收获说给自己小组的同学听,听的同学要求注意倾听,能提出补充或修改的建议更好;说的同学要求说清楚谈明白,同时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希望大家互相学习,从别人那里听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5、请小组派代表汇报。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来谈及,比如:马拉松的来历、长度、原因,量千年前的通信方式等等。

)三、深读,体会领悟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书交流,我们在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可我们的学习是否可以到此为止了呢?2、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多读一读,并把自己的体会记在相关内容处。

3、请学生朗读并充分谈体会。

根据学生的谈话点可重点引导体会如下几个方面:(1)菲利比斯奋不顾身、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正式这种可贵的精神激励着无数马拉松运动员勇往直前,值得永远纪念。

(2)希腊人民奋勇反抗,以少胜多。

说明非正义的侵略者必败的道理。

“反对战争、向往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3)奥运会设立马拉松运动项目的伟大意义。

一、学习字词,积累词语1、指导会写的字的字形。

2、学生写字。

3、说一说自己以为最能体现人物精神的词语,并抄一抄。

六、拓展作业,鼓励实践1、课下收集马拉松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故事,与同学交流。

(有必要可以上一节故事交流会。

)2、搜集令你感动的运动员故事或者图片,与同学交流。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耿华霞设计)电话的发明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写亚历山大.贝尔经过艰苦实验,发明了电话的故事,表现了贝尔刻苦钻研,勇于时间的精神。

课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介绍了电话的发明人是亚历山大.贝尔。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讲贝尔经过艰苦实验,发明电话,从此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主要写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

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分为三个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