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优秀课件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bb86ca192e45361166f580.png)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的标志) “四人帮”
张春桥 王洪文 姚文元
江青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说一说你觉得文革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 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从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中,你得到了怎样的 启示?
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 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成绩令人瞩目。 并涌现出许多模 新中国成立后 范人物 最严重的挫折
建设成就
八大召开
探索之路
“总路线”
“大跃 进”、人 民公社
国民经 济调整
“文化 大革命”
缺少经验,急于求 成,忽视经济规律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 国民经济逐步得 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到恢复和发展
1. 20世纪5 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
工业生产从1963年开始恢复。工业 总产值1963年比1962年增长8.5%。
城乡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此外, 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主要是抗美援 朝中的军火债款)14.06亿新卢布。
在不断地总结和调整中,新中国在曲折中前进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二、文化大革命 三、建设成就
文化大革命
1.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 辟的危险
3.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
(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
4.动乱局面
(1)红卫兵运动
砸校牌
毁文物
4.动乱局面
(2)批斗“走资派”
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批批黄斗斗”文彭,共学德和人怀国士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4.动乱局面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历史八下第二单元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历史八下第二单元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e8f25d69a417866fb84a8efe.png)
京师初中历史教学与研究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邵中技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失误和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本课为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作了背景铺垫。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实践,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进行有目的的调查,也能完成初步的资料整理并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由于这段历史年代并不久远,很多年长者都经历过。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从长辈那里获取或多或少的相关知识,这对学习本课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这些知识不成体系,带有比较主观的个人情绪,甚至有错误的地方,这就需要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充分利用课外信息和课程资源,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
通过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和先进人物的特殊经历,学习和继承他们勇于艰苦创业的精神和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崇高品格。
通过史料阅读与分析,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和主要教训。
难点:“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和主要教训。
京师初中历史教学与研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教师设问:“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头,足够吃半年。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bf7b8f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d.png)
三、建设成就
精神品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 勇往直前、 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四、本课小结
THANK YOU
人民公社 化运动
特点是“一大二公”。 大:规模大。
公:公有化程度高。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大 炼
钢
铁
亩 产 万 斤
大跃进时期报纸各地纷纷 以虚假的高指标、高纪录
相夸耀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年度
1958 1959
粮食产量 比上年减 少
4000亿斤
3400亿斤 600亿斤
失误 原因
①没有正确认识国情。 ②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③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①经济建设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经验 ②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教训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960 1961
2870亿斤 530亿斤 2950亿斤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
“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以及自然灾 害导致了1958到1960年 三年的经济困难。
三、建设成就
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 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 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人们流传 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 车。”他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标兵、红旗手等光 荣称号。
三、建设成就
焦裕禄,1962年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当 时的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 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为了摸清灾情,改变 兰考面貌,焦裕禄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 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 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 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听课记录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3443257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5.png)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听课记录一、导入(1.1)1、教师行为: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的主题,说明其在当代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你们的理解中,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在中国建立的?”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意义和过程。
2、学生活动:聆听教师的介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产生兴趣。
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
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3、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介绍单元主题和提出问题,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1、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的内容,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意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过程。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间的异同点。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让学生从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分享相关的历史故事或现实案例,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理解。
5、学生活动: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探索和创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6、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讲解、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意义和过程。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8637fff228ea81c758f578df.png)
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 二公”,其中“一大”主要表现为 规模大,一个公社平均有 500 户农 民,1000个劳动者和1000亩土地; “二公”指的是公有化程度高,社 员的一切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生 产资料以及一切公共财产都无偿收 归公社所有。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 的机构设置为三级,包括管理委员 会、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其中生产 队是基层劳动组织,公社统一负责 生产盈亏。
评
在云南西双版纳某村插 队的知青
沈阳某场院内知青在干 农活(1973年冬)
1968 年 12 月,为解决毕业生的就 业问题,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 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很有必要。”于是,全国掀起了知青 上山下乡的热潮。
评
林彪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李作 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 会作(从左至右)
居民捐献家中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评
一、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经济“大跃进”思想的指 引下,全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并逐渐形成办人民公社的风气。 北戴河会议正式批准在全国建 立人民公社,到 1958 年 10 月底, 全国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 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
成就
模范
1. 助长了小资产阶级的平均主 义倾向,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发展。 2. 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评
在走出村子泥泞的路上有十多具未被掩埋的尸体;一些人躺在 光秃秃的田野上;有些活着的人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着,寻找一些草 籽草根充饥……在邻近的村庄,有一位妇女将她亲生的婴儿杀死, 和丈夫一起吃掉,之后她便疯了。 ——河南省某位女农民的自述(1960年冬)
钢 8000-10000吨 铁 9000-11000吨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ed800aee06eff9aef8076d.png)
历史图片
“文革”爆发后, 群众在天安门前欢
群众抬着画像和标 庆粉碎“四人帮”
语游行
K12课件
21
历史图片
焦裕禄
王进喜
K12课件
22
解题技巧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
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
批斗“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指( D)
A.“大跃进”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K12课件
39
过关训练
15.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 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D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K12课件
37
过关训练
13.造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 命”错误相同的根本原因A是( ) A.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 B.中共缺乏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C.一些野心家、阴谋家的挑动 D.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
K12课件
38
过关训练
14.刘丹的爷爷对刘丹说:“‘文革’时期虽然
建设遭到破坏,但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 就。”下列选项可以作为论据D的是( ) A.我国结束了依赖“洋油”的时代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 红一号
改革开放新时期
“大包干”“经济特
K12课区件 ”“下海”
33
过关训练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上山下乡”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A
D.②③④
K12课件
34
过关训练
10.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 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c1edd74a7fd5360cba1adb8d.png)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材分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
其主要涉及了三大改造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昭示过去启迪未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2)知道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文革”的发起和结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过程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照片,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同时,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在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文革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社会主义新壁画,新农村里把根扎。
农民热爱新壁画,村村都把壁画画。
跃进车,跃进马,处处都是跃进画。
新壁画,会说话,教育人心向灯塔。
农民思想得鼓舞,生产劲头比天大。
实现建设总路线,人人心里笑开花。
教师提问:这首歌谣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于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对我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追溯这段历史。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学案新人教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学案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0e1d6c3aeff9aef8941e0663.png)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6.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出现了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6.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1976年,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革”。
7.“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8.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9.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10.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活动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课堂反馈:
1.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 D )
A.在本世纪末,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15年内赶超英国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2.某报报道:河南省××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 ( B )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C )
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精炼新人教版
![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精炼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efeef67cd184254a3535f5.png)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中共八大(1)时间、地点:__1956__年,北京。
(2)内容: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_农业__国变为先进的__工业__国。
(3)影响: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探索中的失误(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①提出:__1958__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多快好省__地建设社会主义。
(2)发动“__大跃进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无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后果: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3.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方针:__调整__、__稳固__、充实、提高。
(2)时间: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__1965__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根本完成。
(3)影响: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开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易混易错“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关系。
(×)提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说明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独立的两个历史事件,但又有一定的联系,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问题思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是什么?(1)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开展水平。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本国国情。
二、“文化大革命〞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资本主义复辟__的危险。
2.开始:__1966__年,全面发动。
3.指挥部: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
4.最大冤案:国家主席__刘少奇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了残酷迫害。
5.重大胜利(1)__1971__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1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a484f719e8b8f67c1cb93b.png)
焦裕禄
邓稼先
王 进 喜
雷 锋
讨论:
结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我 党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 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结论: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
济中我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是:要发 扬艰苦创业,报效祖国,勤俭节约,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经 济建设中更要尊重科学,遵循客观规 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课堂小结
本节课全面介绍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 步探索。着重叙述了其良好的开端(中共 八大)和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同时也再现了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
14000多名卓有成就的学者、教授被迫害! 300多万人在动乱中非正常死亡!
16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失去了教育的机会! 2.5亿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缺吃少穿! 5000亿元的经济财富损失殆尽! 无数的文物古迹、艺术珍品被砸碎焚毁,中华 文明惨遭浩劫!
林彪
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 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在交通路口、路边围墙、临街 楼面原有的广告牌示全部消失,刷上了红色的大幅毛泽东 语录。工厂、机关和学校上午上班后,先不工作,而是先 搞一个小时“雷打不动”的“天天读”(“读毛主席的红 宝书”),翻来覆去地背诵“老三篇”,“早请示、晚汇 报”,人人学跳“忠字舞”。 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旗号下,教育事业受到极 大破坏。大中学校“停课闹革命”,青年学生盲目参加打 倒学校的“走资派”。将学习科学文化视为无关紧要, “炮轰”、“砸烂”不绝于耳,学校已不是宁静的读书地, 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70年代初,高校开始招收 “工农兵学员”,只要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 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新品下载推荐】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学
![【新品下载推荐】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学](https://img.taocdn.com/s3/m/6ecd40d0fd0a79563c1e727f.png)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3.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学习重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几次失误和成就【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学习过程】活动一:问题引领,自主学习1. 1956 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茅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4.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5.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6.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1976 年,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革”。
7.“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8.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9.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10.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活动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课堂反馈:1.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 D )A.在本世纪末,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15年内赶超英国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六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精讲)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六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27f2d971a5e9856a57126026.png)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知识点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1)时间: 195年6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内容: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
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主落要后矛的盾
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 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
的 经济规律 。
(3)结果:加上当时 自然灾害
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4)调整: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 “ 调整 、 巩固 、 充实 、 提高 ”的八字方针,于1961
年初开始实施。到 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
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
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4.抵制:全国动乱局面引起老一辈革命家的严重忧虑和愤怒。他们
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周恩来 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
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提升点二如何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时 期的重大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 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更在宣传和实践中不恰当地强调了“快”, 片面追求高速度。其直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 水平严重下降,农业、轻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只有重工业在冒进。 “大跃进”运动背离了中共八大正确的综合平衡地发展国民经济的 方针,使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实践走向了本来愿望的反面。所以说它 是我国建设及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和挫折。人民公社化运动的 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 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 果,它降低了共产主义的标准,助长了平均主义的倾向,不利于社会 主义建设的发展,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所以说它是中国共产党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ab7e3c6bd97f192279e9cf.png)
八下历史期末复习提纲1、为什么说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也结束于南京?(因为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4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败退,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2、请写出开国大典开始的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
3、第一届政协会议上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
4、什么事件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实现了统一?(西藏的和平解放)5、《共同纲领》规定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6、请写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7、请写出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的名字。
(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8、请写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美双方的司令总指挥名字。
(中方:彭德怀;美方:麦克阿瑟/克拉克)9、哪一个运动彻底摧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10、请写出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1、哪一个运动使中国消除了私有制,步入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三大改造)12、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建成了哪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3、文革时期中国建成了哪一座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14、长春一汽、鞍钢、沈阳机床厂,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是什么时期的建设成就?(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15、武钢、宝钢、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结晶牛胰岛素什么时期的建设成就?(十年探索时期,1957--1966年)16、两弹一星、杂交水稻、青蒿素是什么时候取得的科研成果?(文革时期,1966-1976年)17、哪一部法律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五四宪法,1954年)18、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被合称为什么?(三大改造)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是什么政策?(和平赎买)20、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指的是什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2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三面红旗是什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3、1958年我国以钢为纲,大炼钢铁的运动是?(大跃进)24、1958年开展的工农兵学商相结合,按需分配,大锅饭、平均主义的运动是?(人民公社化运动)25、1961年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哪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6、请列举十年探索时期的主要先进模范人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2b4826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3.png)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这是1957年由霍希扬作词、李焕之作曲,反映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人民心声的歌,那么我们党和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什么失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探究新知(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中共八大的基本情况。
提示:1956年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提示:中共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所以,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教师过渡: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
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些,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4.材料展示:材料一“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速度问题是建设总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
”——《人民日报》材料二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
——毛泽东材料三(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
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
……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教师提问:总路线强调什么?毛泽东的话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总路线?提示:速度。
说明了我国经济落后及“大跃进”的发动。
一方面它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后来经济建设的困难局面。
部编八下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1
![部编八下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a074cc6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c.png)
部编八下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探索,以及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主义革命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过程和取得的成就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探索,以及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增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艰辛探索,以及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以及取得的成就背后的艰辛努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史料实证:利用相关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解释的方法,分析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取得的成就。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部编八下历史》第二单元的相关教材。
2.课件:制作本课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3.历史资料:收集与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的的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历史时刻,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艰辛探索,以及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导学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导学](https://img.taocdn.com/s3/m/a48d0b7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d.png)
解题思绪:结合出现这种失误原因和失 误带来严重后果进行分析。
提醒: 总路线提出,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
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愿望。但党和人 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 略了客观经济规律。
人为政策失误是造成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出现严重 困难主要原因,如当初中国农村大部分劳动力 都被动员起来大炼钢铁,以至于在很多地方, 成熟庄稼烂在地里无人收割;1959~1961年 自然灾害等。
认识: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要实事求 是,依据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实施民主集
第5页
第6页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 制度 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 设成就
第1页
1.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 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 广大干部群众艰辛奋斗精神。
2.了解“文化大革命”严重危害及 主要教训。
第2页
第3页
共同讨论下面问题。 刘少奇在总结“大跃进”错误时 说,“大跃进”是“三分天灾,七分人 祸”。 请用史实说明上述观点并谈谈你认识。
2019-2020【提分必做】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
![2019-2020【提分必做】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e94d213168884868762d6fd.png)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3.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学习重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几次失误和成就【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学习过程】活动一:问题引领,自主学习1. 1956 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茅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4.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5.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6.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1976 年,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革”。
7.“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8.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9.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10.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 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活动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课堂反馈:1.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 D )A.在本世纪末,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15年内赶超英国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
助人为乐、 爱国爱民
2.文革时期的建设成就 (1966—1976)
1.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2.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 杂交水稻。
是探索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的 良好开端
反映广大群 众迫切要求 改变经济落 后的愿望
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 探索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导入新课
壁画《大豆过江》 1958年作
壁画《一种树四种果》 1958年作
为什么1958年会出现这种壁画?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时间: 1956年
中 (2)地点: 北京 共 八 (3)内容: 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大
C
7.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
“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①广大知识分子遭到批斗 ②刘少奇同志被迫
害致死 ③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B
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 人民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 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誊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①表现 ②成效
严重失误的原因与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原因:
v 对国情分析不够 v 缺乏建设经验 v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v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教训:
v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v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 主义复辟的危险
文 化
2.时间: 1966—1976
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 676
1132 2.3
1223
1.3
535
193
146
我国初步形 成了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 国民经济体 系,为现代 化建设打下 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
钢(万吨) 煤(亿吨) 原油(万吨) 电(亿度)
模范人物
“铁人” 王进喜
不怕困难、 艰苦创业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热爱人民、 鞠躬尽瘁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大 革
3.领导机构:中央文革小组
命 4.动乱表现:
5.结束: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结束标志) 6.影响: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
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5)
1957年 1965年
A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D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的严重失误是(
)
A.浮夸风
B.整风运动
C.大炼钢铁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
4.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 ) A.在本世纪末,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15年内赶超英国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 主义 D.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 化的需要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C
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 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 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D
5.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 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 ( )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
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 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 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卜 拉千 不斤 动重 。,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2.探索中的失误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探
索 失 误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
(2)两大严重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后果、评价)
(3)国民经济调整
(4)为什么中共八 中共八大当时把经济发
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 展放在首位,制定的任
路的良好开端:
务符合当时的国情
2.探索中的失误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探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索 失
地建设社会主义
误
(2)两大严重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后果、评价)
工业上:大炼钢铁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号召全民为年产 1070万吨钢奋斗,使得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 展开,全国近亿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 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