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第六版)

合集下载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课件(最新第六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课件(最新第六版)

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
例如:
Qd P s Q P d s Q Q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 定的已知变量。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
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
“合乎理性的人”
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
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
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
的抽象。
三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
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2.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 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弹性系数=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Y
e
Y X Y X X Y X Y dY X e lim Y X 0 X dX Y X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三个联立方程式:
Q P t
d t
Q P t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505d Q P =-,供给函数为105s Q P =-+。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605d Q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c P 和均衡数量c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55s Q P =-+。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c P 和均衡数量c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1)将需求函数505d Q P =-和供给函数105s Q P =-+代入均衡条件d s Q Q =,有:505105P P -=-+解得:6e P =将均衡价格6e P =代入需求函数505d Q P =-解得均衡数量:20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6e P =,20e Q =。

几何图形如图2-10所示。

图2-10 供求均衡(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605d Q P =-和原供给函数105s Q P =-+代入均衡条件d s Q Q =,有:605105P P -=-+解得:7e P =将均衡价格7e P =代入需求函数605d Q P =-解得均衡数量:25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 P =,25e Q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10+5P 得 Pe=6将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得Q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e=6代入供给函数Qs=-10+5P,得Q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60-5P=-10+5P 得Pe=7 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d=60-5P,得Q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得Q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5+5P 得Pe=5.5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0-5P,得Q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s=-5+5P,得Q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s=-10+5P和需求函数Q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e=6,且当Pe =6时,有Qd=Qs=Qe=20;同时,均衡数量Qe=20,且当Qe=20时,有Pd=Ps=Pe=6。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高鸿业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高鸿业

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3: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3: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5:边界替代率: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二者的比率,既x对y的边际替代率=y的减少量/x的增加量6: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7: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1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8:规模报酬: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1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2: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

13:激励相容:委托人要设计和选择一种办法或者说制度,使代理人能选择一种也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1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同收入的比率,这一比率常被用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富裕程度。

15: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问答题:2:什么是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3:试简析影响需求的因素。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06.ppt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06.ppt
D O Q L //Q Q • Q Q P Q P A A V T V C F CC
经营杠杆率越大,在销量变动时,利润的变动率越 大;经营杠杆率越小,在销量变动时,利润变动率越 小。
合肥学院 章 蕾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10
三、利润最大化
1. 数学推导。π表示厂商的利润:π=TR-TC
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缺乏 弹性时,比如说农产品,实行 最高价格控制消费者得益很大, 生产者损失很大,而总的无谓 损失不大。这说明价格控制并 不总是坏事。
P S
BB
p0 A C C
pmax D
0 q1q1 q0 q2
他们都只是价格的接收者,竞争地位平等
❖ (2)商品同质,不存在产品差别。 ❖ (3)资源自由流动。 ❖ (4)市场信息畅通。
合肥学院 章 蕾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3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完全竞争市场的表现
(1)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
为P0。
P
❖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
D
S
曲线的交点所决定。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25
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上三角
生产者剩余:下三角
P
P0
P1 O
S E
D
Q
合肥学院 章 蕾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26
PS = TR - VC
P,C
SMC
AVC
生产者剩余的计算
PS = P0Q0 - ∫f(Q)dQ
P,C
SMC
AVC
O
Q
O
TR – VC
m a T x (Q R 0)T(Q C 0)
d 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第六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最新第六版)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 即利用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计算。
ed
limQ•PdQ•P P 0 P Q dP Q
.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
.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
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Y
e
Y X
Y • X X Y
X Y
e
lim
X 0
Y X
dY • X dX Y
X .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 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 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 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 为均衡数量。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元) 6 5 4 均衡 3 2
价格(元) 2 3 4 5 6 供给量(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 征,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 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 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引言《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高鸿业教授编写的一本经济学教材,该教材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本文档为该教材的课后习题的答案详解,共计1200字。

第一章供需和市场机制1.1 供给和需求1.1.1 习题1.解答: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备注:在这道习题中,要求解答供给和需求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简单明了地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市场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2.解答: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斜率,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增加,一部分买方愿意放弃购买;价格下降时,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减少,买方的购买欲望增加。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需求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需求曲线的负斜率,以及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3.解答:供给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出售商品或劳务的利润增加,卖方愿意增加供给;价格下降时,利润减少,卖方愿意减少供给。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供给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供给曲线的正斜率,以及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

1.1.2 答案1.答案: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完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完整版)
16 =4q,1
解得:q A =4
即在竞争性市场中,A的产出为4。
(2)由题意可知,实际上厂商A生产的边际收益是私人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收益之和,即7+16=4q A+3。根据帕累托奻优状态的条件,社会最优的产出应满足:
20=4q A
解得:q A =5
即社会最优的产出应是5。
15. 一农场主的作物缺水。他需决定是否进行灌溉。如他进行灌溉,或者天下雨的话,作物带来的利润是1000元,但若是缺水,利涧只有500元。灌溉的成本是200元。农场主的目标是预期利润达到最大。
(2)他不买天气预报信息时,如上所述,他会进行灌溉,得到利润800。如果买天气预报信息并假定支付x 元费用,他若确知天下雨,就不泄溉,于是可获利涧:
冗I=1()()()—X
若确知天不下雨,就灌溉,于是可获利润:
冗2=800-x
由于他得到的信息无非是下雨和不下雨,因此,在购买信息情况下的预期利涧为:
E(冗)=0.5(
解得:社会最优产出水平矿=90
这就是该公共物品的社会奻优产出水平。
(2)如该公共物品甘I私人生产,其产出水平为80。公共物品的最优数星通常没有考虑搭便车的问题。如果考虑搭便车,可以看出,一旦B提供了80单位的公共物品,则A可搭便车(不付钱即可享受)。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中一般的结论是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的数量<公共物品的呆优提供数量<公共物品若为私人物品时的提供数嚣。如果这个结论严格成立,那么答案可能就是0,即B可能不提供公共物品。
14.假定某个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的边际成本为MC=4q A (q A为A的产出),其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6元。此外,A每生产一单位产品使B增加7元收益,应是多少?
(2)社会最优的产出应是多少?

高鸿业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高鸿业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

5将均衡价格P e=5。

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

5代入Q s=-5+5P,得Q e=-5+5×5。

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

5,Q e=22。

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 =-10+5P 和需求函数Q d =50-5P 表示,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 =6,且当P e =6时,有Q d =Q s =Q e =20;同时,均衡数量Q e =20,且当Q e =20时,有P d =P s =P e =6。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重点选择和判断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重点选择和判断

1.微观经济学的的基本假设条件是:cA.完全信息的假设B.完全竞争的假设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A.单个消费者B.单个厂商C.单个市场D.价格理论3.下列几组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向的有:BDA.面粉和大米B.汽油和汽车C.羊肉和牛肉D.CD播放机和CD4.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CA.需求减少B.需求量增加C.需求曲线左移D.需求无法确定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B 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6.下列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CA.服装B.化妆品C.金银首饰D.食盐7.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可以是BA.电冰箱的价格下降B.生产者对电冰箱的预期价格上升C.生产冰箱的要素成本上升D.消费者的收入上升8.食盐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于某种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使食盐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C A.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食盐产量下降20%B.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食盐价格上升低于20%C.食盐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食盐价格上升超过20%D.食盐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为食盐价格上升等于20%9.影响一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包括ABCDA.商品本身的价格B.消费者的收入水平C.相关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10.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的当前需求会BA.减少B.增加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12.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产品的需求将是DA.毫无弹性B.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或弹性较小D.富有弹性或弹性很大13.假如生产某种产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B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移动14.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B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15.厂商在工资率下降的时候一般倾向于增雇工人,如果对工人的需求缺乏弹性,工资率下降将导致工资总额AA.减少B.不变C.增加D.无法确定16.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资料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资料

第二章1.微观经济学定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且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分析为核心,因此也被成为价格理论。

2.微观经济学具体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3.需求的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一种商品需求数量影响:该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花卷和馒头)、消费者偏好(加强、减弱)、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下一期上升,增加现期)4.供给的定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的影响因素:该商品的自身价格、生产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下,利润)、生产的技术水平(成本,利润)、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扩大生产,悲观,缩减生产)5.商品需求量: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点沿线移动)6.商品需求: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平移)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8.需求价格弹性五种类型:完全弹性、富有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性、完全无弹性9.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收入:1.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厂商适当降低商品的价格,能使销售收入增加。

因为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商品价格的减少率。

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2.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适当增加商品的价格,能使销售收入增加。

因为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减少率小于商品价格的增加率。

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3.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厂商无论是增加商品的价格还是减少商品的价格,都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 即利用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计算。
ed
limQ•PdQ•P P 0 P Q dP Q
.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
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
.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 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通过研究外生变量变 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 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 数值;
动态分析:指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 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 互关系。
.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

收入 价格
性 ed>1 ed=1 ed<1
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 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 的抽象。
.
三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 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 者偏好;(5)价格预期。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
第五节 经济模型
一、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 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 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 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
来表示。.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 定的已知变量。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 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 外的因素决定的,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 变量。
.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在图中,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 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 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 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曲线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 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经济模型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蛛网模型
.
2.2 本章内容要点解析 一、第微一观节经济微学观的研经究济对学象的特点
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 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分三个层次逐步深入
.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合乎理性的人” 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生 产成本;(3)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 的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
.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 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 关系。
用公式表示:Qs f 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 供给量。
.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
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Y
e
Y X
Y • X X Y
X Y
e
lim
X 0
Y X
dY • X dX Y
X .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元) 2 3 4 5 6 供给量(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 征,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 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 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
第四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 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 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 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 为均衡数量。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价格(元) 6 5 4 均衡 3 2
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率 价格变动率
Q
ed
Q P
Q • P P Q
P
ed lP im 0 Q P•Q Pd dQ P•Q P
.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 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
公式表示:Qd f P
其中,P为商品价格;Qd为商品的需 求量。
.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 量组合
A
B
C
D
E
F
G
价格 (元)
1 234567
需求量 (单位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需求量(单位数) 200 300 400 500 600 供给量(单位数) 800 600 400 200 0
.
均衡价格的决定
.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
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
2.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1)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
(2)再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6版)
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主讲老师:吴汉洪
.
重点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 设条件和理论体系的框架
考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 关的基本概念——微观分析的出发点
.
2.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