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二节核医学概论-核医学内容年
核医学PPT课件-核医学绪论及物理基础
![核医学PPT课件-核医学绪论及物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3c3d5c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c.png)
高度选择性
放射免疫靶向治疗 受体介导的靶向治疗 放射性核素基因治疗 高度适形性 放射性核素粒子植入治疗等
放射免疫分析 免疫放射分析 受体分析
*
通过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可以在生理状态下,从分子水平动态地研究机体各种物质的代谢变化,细致地揭示体内及细胞内代谢的内幕,这是其他技术难以实现的。 放射性核素显像反映了脏器和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属于功能影像;其中受体显像、放射免疫显像等技术也属于分子功能影像。
History look back
*
临床核医学之父
1926年美国Boston内科医师Blumgart首先应用放射性氡研究循环时间,第一次应用了示踪技术。 将氡从一侧手臂静脉注射后,在暗室中通过云母窗观察其在另一手臂出现的时间,以了解动-静脉血管床之间的循环时间。 后来他又进行了多领域的生理、病理和药理学研究。被誉为“临床核医学之父”。
*
影像学可被广义的分为解剖影像及分子影像。 CT和 超声属于解剖影像。 而PET及某些形式的MRI被认为是分子影像。
*
分子影像学
定义:运用影像学手段显示组织水平、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特定分子,反映活体状态下分子水平变化,对其生物学行为在影像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科学。 是连接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和临床医学的桥梁。
*
反应堆 裂变产物、分离纯化 133Xe、131I等 (生产丰中子放射性核素,多伴有β衰变,不利于制备诊断用放射性核素)
*
加速器 15O、18F等 (生产短寿命的乏中子放射性核素)
*
发生器(“母牛”) “从长半衰期核素的衰变产物中得到短半衰期核素的装置” 99mMo-99mTc(钼-锝) 113Sn-113In(锡-铟)
*
核医学发展史
核医学大纲
![核医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3354a6efab069dc502201ea.png)
核医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核物理基础与核医学仪器1.掌握: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核素及其分类,核医学仪器的组成及其显像原理,闪烁探测器的组成及其探测原理,伽玛照相机、SPECT/CT和PET/CT的组成以及显像原理。
2.熟悉:衰变模式及类型,其他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3.了解:带电粒子、高能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四、重点英文问词汇:Isotope, Radionuclide scan, Tomography, Decay, Electrum capture Background, Radiation decay, 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Sagittal, Coronal, Reconstruction, Generator, SPECT, SPECT/CT, PET/CT.六、思考题:1.射线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 α、β、γ射线中,哪种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哪种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3.物理半衰期,生物半衰期和有效半衰期有哪些区别?4.为什么射线能够被γ闪烁器探测器探测?5.PET和SPECT仪器的工作原理有何区别?第二章放射性药物与辐射防护1.掌握:(1)常用放射性药物的浓聚机理(2)临床核医学中常用放射性药物的物理特性(例如99m TcO4-, 99m Tc-MDP,99m Tc-MIBI,99m Tc-MAA, 99m Tc-DTPA, 99m Tc-EHIDA,131I, 18F-FDG etc ).2.熟悉:常用放射性药物,放射核素纯,放射化学纯,放射性活度,辐射安全。
3.了解:(1)钼锝发生器系统。
(2)有关锝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的制备。
(3)锝标记的放射性药物的质量保证。
(4)放射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四、重点英文问词汇:Radiophamaceutical,radionuclidic purity,radiochemical purity,radioactivity,Radiation safety,Molybdenum-99/Technetium-99m generator systems,Quality assurance,labeled radiopharmaceuticals,exposure, absorbed dose, equivalent dose.六、思考题:1.放射化学纯度和放射性核素纯度有何区别?2.为什么要对放射性药物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外照射的防护措施有哪些?4.如何处理放射性废物?第三章体外分析与显像术1.掌握:(1)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学。
核医学
![核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2f36a58102d276a200292e03.png)
绪论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
核医学最大特点:以反映组织、脏器的功能状态为基础。
第一章核物理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
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
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稳定核素(stable nuclide):原子核稳定,不会自发衰变的核素。
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放射性衰变(radiation 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单位:贝克。
基本衰变类型:α衰变;β衰变;正电子衰变;电子俘获;γ衰变。
γ衰变特点:1.从原子核中发射出光子2.常常在α或β衰变后核子从激发态退激时发生3.产生的射线能量离散4.可以通过测量光子能量来区分母体的核素类别半衰期(half-live):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电离;激发;散射;轫制辐射。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生成。
光电效应:光子同原子作用把自己的全部能量传递给原子,壳层中某一电子获得动能克服原子束缚跑出来,成为自由电子,光子本身消失。
轫制辐射: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电场的作用,运动速度和方向突然变化,能量以X射线发射出来。
第二章仪器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电离作用、荧光现象、感光作用γ照相机基本结构:准直器、晶体、光电倍增管、脉冲幅度分析仪、信号分析数据处理系统。
SPECT:单光子计算机发射断层显像仪PE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CT:以PET特性为主,同时将PET影像叠加在CT图像上,使得PET影像更加直观,解剖定位更加准确。
核医学基础知识课件
![核医学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2c97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f.png)
核医学从业人员的资质与培训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监测
核医学技术能够检测甲状腺的功能和形态,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甲状腺疾病诊断
通过核医学技术,可以检测胰腺功能和血糖代谢情况,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
糖尿病诊断与监测
05
核医学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射线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包括钴-60、铱-192等。
02
放射性核素与标记化合物
放射性核素的特点
放射性核素具有独特的核衰变性质,能够发射出各种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这些射线可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
放射性核素的分类
根据其放射性质和应用,可以将放射性核素分为医用放射性核素和非医用放射性核素两类。医用放射性核素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非医用放射性核素则用于科学研究、工业检测等领域。
放射性核素的特点与分类
标记化合物是将放射性核素连接到其他化合物或生物分子上的产物。制备标记化合物的方法有多种,如化学合成、酶促合成、微生物转化等。
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在选择标记化合物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特异性、安全性等因素。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标记化合物,如药物研发、生物示踪、医学诊断等。
利用核医学技术,可以早期发现脑梗塞病灶,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冠心病诊断
脑梗塞诊断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帕金森病诊断
通过核医学成像技术,可以检测脑部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
核医学技术能够检测脑部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发现。
核医学概论
![核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f2de9fe518964bcf847ce6.png)
最早的伽玛相机
实用文档
最早的摄碘试验
实用文档
钼[99Mo]-锝[99mTc] (99Mo-99mTc)发生器
实用文档
核物理基础
实用文档
基本概念(1)
原子 Atom
构成元素的最基本单位
原子核 Nucleus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 荷
实用文档
基本概念(2)
核素 Nuclide
1936年 John Lawrence 首先用32P治疗白血病, 这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疾病的开始。
1937年Herz首先在兔进行碘[128I]半衰期(半衰期 T1/2 25分)的甲状腺试验,以后被131I(8.4天) 替代。
1942年Joseph Hamilton首先应用131I测定甲状腺 功能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与核能态,而且其平 均寿命长得足以被观测的一类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 Isotope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称为 “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 Isomer
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但处于不同核能态 的一类核素称同质异能数
实用文档
核衰变方式
α衰变 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从核内放出α粒子的过
1943年至1946年用131I治疗史(2)
1946年7月14日,美国宣布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进行 临床应用,开创了核医学的新纪元
1951年Benedict Cassen 发明线性扫描机 1958年Hal O.Anger发明Anger照相机 1959年Solomon A.Berson 和Rosalyn S. Yalow发
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考我吧
实用文档
名词解释
核医学总论课件
![核医学总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20bb4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0.png)
1896
2006
放射现象
Becquerel
• 核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 真正形成核医学学科的历史很短
核医学与诺贝尔奖
1903 Becquerel 发现放射现象 物理学奖 1903 Marie.Curie 发现镭等元素 物理学奖 1911 Marie.Curie 化学奖
1908 Rutherford 发现铀能发射α和β粒子,化学奖 1921 Frederick Soddy 放射性物质和天然同位素研究,化学奖,“同
History look back
Anger andγcamera
• 1957年Anger研制出 第一台γ照相机, 称之为 Anger照相 机。
• 1963年在日内瓦原 子能和平会议上展 出。克服了逐点扫 描打印的不足,使 核医学显像走向现 代化阶段。
History review
Berson & Yalow
Becquerel
History look back
• 18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法国物理学家 Becquerel发现了铀的放射 性,第一次认识到放射现象。 他在研究铀盐时,发现铀能 使附近黑纸包裹的感光胶片 感光,由此断定铀能不断地 发射某种看不见的,穿透力 强的射线。
• 1903年与Curie夫人共获 Nobel物理学奖。
• 1969年,“Nuclear Medicine”正式在一本“ 术语学 手册 ”中作为放射性同位素在疾病诊断和治疗应用 的分支被确立。
• 1970‘将同位素科更名为核医学科。
• 核医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 临床学科
• 核医学有其自身的理论、方法 和应用范围
• 有诊断、治疗、门诊甚至病房
• 承担教学、科研和培干工作, 不同于一般的医技科室。
核医学概论
![核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5ea10af78a6529647d53a2.png)
九、放射性药物的基本概念
• 1、放射性药物的定义 • 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的一类特殊制剂。 • 有二类: • 1)简单的放射性核素无机化合物(四氧化 锝99m、氯化铊201、碘131化钠等) • 2)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或生物活性物质 (锝99m-MDP、锝99m-MIBI、锝 99m-生长抑素等)
五、SPECT与XCT的比较
• • • • • • SPECT XCT 原理不同 发射(r射线 ) 透射(x射线 ) 作用不同 功能、血流和代谢 结构 成像方法 需显像剂 增强需造影剂 分辨率 低 高 辐射量 低 高
六、SPECT的显像方法
• • • •
4、准入证
1)医师需要影像诊断与放射治疗执业资 格 2)护士需护士执业证 3)医师、技师及物理师需要相应的大型 仪器上岗证 4)所有人员均需放射人员上岗证 5)医院有辐射安全许可证 6)医院有放射诊疗项目许可证 7)医院有放射性药品许可证
• • • • • •
5、放射性药物
1)临床常用的放射性药物:锝-99m、碘 -131、磷-32、TL-201、锶-89、氟-18等。 2)最常用的显像药:锝-99m 3)最常用的治疗药:碘-131
• • • • • • • • • 1、全身显像:全身骨显像 2、局部显像 3、静态显像:甲状腺静态显像 4、动态显像:肾动态显像 5、平面显像 6、断层显像:脏器断层显像 7、阳性显像:甲状腺亲肿瘤显像 8、阴性显像 9、早期显像:甲状腺旁腺显像 10、延迟显像
七、核医学影像的现状和发展
• 1、仪器现状(2009年) • 1)SPECT及SPECT/CT:全国有555台, 其中广东有80多台;全国已普及到地市级 医院,而发达地区普及到了县医院。 • 2)PET及PET/CT:全国有133台,广 东占15台,广州有9台。
《核医学》教学大纲
![《核医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219e7e94afe04a1b071de5f.png)
《核医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第六版修订)核医学教研室修订二00六年十二月一、前言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将核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一门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核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核医学工作已普及到县级医疗机构,因此,在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设立核医学课,作为必修课,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科班本课程大纲以总学时为29学时理论课编写。
采用卫生部规划教材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核医学》第6版(李少林主编)的内容为基础,参阅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参考资料中的最新专业知识。
教学内容力求简洁明了,结合实际,以应用最广的项目和本学科的特色例题教学。
二、理论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与核医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核医学概念、在临床上的地位,主要内容及发展史;掌握核医学的基础知识,为学好临床核医学打好基础。
2.了解核医学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探测器构造及与其他影像仪器的异同点;掌握放射性药物的来源及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第一节绪论1.核医学概念⑴核医学定义⑵核医学研究的内容⑶医学的学科分类2.核医学的发展史⑴50年代至今的基本状况⑵仪器的发展⑶放射性药物的发展3.核医学的临床地位第二节放射性衰变基本知识1.原子核结构2.核素的基本概念及分类⑴核素、同位素及同质异能素⑵核素的分类3.放射性衰变⑴核衰变⑵核衰变规律⑶放射性活度⑷常用辐射量①照射量②吸收剂量③当量剂量第三节核医学常用仪器1.核医学仪器基本原理、类型及其构造⑴基本原理⑵电离效应⑶荧光现象⑷感光作用2.基本结构⑴射线探测器构造⑵电子测量装置的配备3.常用的核仪器⑴测量用⑵诊断用⑶防护用4.显像仪的性能简介及特点⑴γ照相机⑵ ECT⑶与其他影像设备的区别和影像特点第四节放射性药物1.放射性药物概念2.放射性药物的分类3.放射性药物的特点4.放射性药物使用要求5.核素发生器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核医学复习资料 笔记 江汉大学医学院
![核医学复习资料 笔记 江汉大学医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ac0b4b24915f804d2b16c1d0.png)
甲状腺显像:
适应症:①异位甲状腺的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②了解甲状腺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功能状态;③估算甲状腺的重量;④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⑤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判断颈部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⑥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评价131I治疗效果;⑦甲状腺术后残余组织及其功能的估计
三、心肌灌注显像异常图像的特点
1、可逆性缺损:在负荷影像存在有缺损,而静息显像出现显像剂分布或充填,见于心肌缺血。
2、固定缺损:负荷影像时的缺损在静息影像仍表现为放射性缺损,见于心梗或严重心肌缺血。
3、部分可逆性缺损:负荷影像有缺损,静息或再分布显像出现部分充填,可逆和固定缺损同存。
(4)湮灭辐射 (5)吸收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光电效应 (2)康普顿效应 (3)电子对生成
第三章:
放射性药物:系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制剂。
放射性药物的特点:(1)具有放射性 (2)具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期 (3)计量单位和使用量 (4)脱标及辐射自分解 (5)放射性药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6)作用基础不同于普通药物
⑤根据显像剂对病变组织的亲和力分为阳性显像(又称热区显像,是指显像剂主要被病变组织摄取,而正常组织一般不摄取或摄取很少,在静态影像上病灶组织的放射性比正常组织高而呈“热区”改变的显像)和阴性显像(又称冷区显像,指显像剂主要 被有功能的正常组织摄取,而病变组织基本上不摄取,在静态影像上表现为正常组织器官的形态,病变部位则呈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改变)
核医学研究内容
![核医学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cd23c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f.png)
核医学研究内容
核医学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与应用:核医学研究首要任务之一是利用核反应或放射性同位素分离技术制备具有适当放射性特性的同位素,以用于医疗或生物学研究。
同时,研究人员还需要开发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技术,使其能够与生物分子(如抗体、药物等)结合,以用于诊断、治疗或研究特定疾病。
2. 核医学成像技术:核医学研究致力于开发和改进各种核医学成像技术,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
射断层扫描(PET)。
这些技术可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探针或药物,利用探测器记录检测到的放射性信号分布,从而获得人体内器官或组织的三维图像。
这些成像技术可用于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研究疾病机制等。
3. 放射性治疗技术:核医学研究还着重开发和优化放射性治疗技术,如放射性粒子植入、放射性药物治疗等。
这些技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效应,破坏异常细胞的DNA结构或细胞
分裂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该领域的研究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并探索新的放射性药物治疗策略。
4. 核医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核医学研究还涉及疾病机制的研究。
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追踪生物分子的代谢、分布、运输等生理过程,以研究疾病的发展、进展过程。
此外,核医学研究也用于评估新药的代谢、吸收、分布、排泄等动力学,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总之,核医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旨在开发新的放射性同位素、优化核医学成像技术、研发新的放射性治疗技术,并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核医学复习资料
![核医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e42b0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2.png)
核医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大家以书本为主)绪论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核医学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临床核医学包括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
核医学的内容包括显像,功能测定,放射性核素治疗,体外分析法。
核医学属于“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位点。
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核医学的优势:核医学中同位素示踪技术是核技术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核医学显像和功能测定可以推测出心脏、大脑、肝、肾、肺等脏器早期功能变化,血液供给和代谢改变,在恶性肿瘤还没有形成包块,甚至仅有癌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就可以测之存在。
PET无论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都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特别是在肿瘤的良恶性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中都有极大的优越性。
(自己再总结概括一下)第一章核物理核素(nuclide)是指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isotope):凡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所处的核能状态不同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
稳定核素:凡原子核稳定,不会自发地发出射线而衰变的核素称为稳定核素。
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的过程。
α衰变: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
由于α粒子的质量大,带电荷,故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空气中只能穿透几厘米,一张薄纸就可屏蔽,因而不适合用于核医学显像。
β衰变:原子核释放出β射线而发生的衰变称为β-衰变。
核医学主要内容
![核医学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9fd8a1f19e8b8f67d1cb96a.png)
总论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或生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2、核医学的分类包括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两局部。
3、分子核医学: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心的核医学分支学科。
4、实验核医学是利用和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认识正常生理、生化过程和病理过程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已广泛用于医学根底理论研究;其主要内容包裹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
5、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局部组成。
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现象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诊断法;治疗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的照射治疗。
6、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分支,前者的成果不断推动后者的开展,而后者在应用与时间中又不断向前者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7、核医学优势:①平安无创:放射性核素显像为无创性检查,所用的放射性核素物理半衰期短,显像剂化学剂量极微,病人所接受的辐射吸收剂量低,因此发生毒副作用的几率极低;②分子功能显像:核医学功能显像是现代医学影像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探测接受并记录引入人体内靶组织或器官的放射性示踪物发射的γ射线,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③超敏感和特异性强: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超敏感技术早起预警和探测病变,同时利用抗原与抗体、受体与配体等特异性结合和反义显像、基因表达显像等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客观、科学依据;④定量分析:在保证获得高质量的分子探针或示踪剂的前提下,借助生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进行半定量或定量分析;⑤同时提供形态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
核医学概论课件
![核医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fbdb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0.png)
01
加强核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
质的核医学人才。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02 积极参与国际核医学学术活动,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
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核医学的发展。
促进核医学研究成果的国际传播和应用
03
将核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全球患者提供
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THANKS FOR WATCHING
07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发
放射性药物创新
研究新型放射性药物,提高诊断和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
核医学成像技术升级
探索新型核医学成像技术,如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以更深入地揭 示疾病本质。
人工智能与核医学的结合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核医学影像进行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 率。
提高诊断与治疗的精准度与安全性
核力
核力是短程力,主要在质子和中子之 间起作用,使核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原 子核。
放射性衰变与核反应
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衰变是指不稳定核素自发地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同时释放出射线。
核反应
核反应是指原子核与其它粒子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其内部状态或转变成另一种 核素的过程。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电效应
当高能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可将电子从束缚状态中激发出来,形成光电子。
变组织。
常见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包括碘-131治 疗和锶-89治疗等,主要用于治疗甲状
腺癌、骨转移癌等。
放射免疫治疗
放射免疫治疗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标 记的抗体与肿瘤细胞结合,通过释放 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放射免疫治疗包括针对某些肿 瘤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治疗 等。
核医学绪论-精品医学课件
![核医学绪论-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071e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b.png)
03
核医学的成像技术
γ照相机成像技术
γ照相机是一种利用γ射线探测 技术对生物体内分布的放射性
核素进行成像的工具。
γ照相机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 率的特点,可对生物体内的放 射性核素进行无创性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γ照相机成像技术可用于肿瘤、 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个领域
的诊断和治疗。
SPECT成像技术
SPECT是一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对生物体 内分布的放射性核素进行三维成像。
肿瘤显像
总结词
肿瘤显像是利用肿瘤细胞特异性摄取的放射性药物示 踪剂,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分布情况,用于肿瘤 的诊断和治疗。
详细描述
肿瘤显像通过注射肿瘤细胞特异性摄取的放射性药物 示踪剂,如特异性抗体、氨基酸或葡萄糖等,利用γ相 机或PET系统采集肿瘤组织发出的γ射线,从而得到肿 瘤图像。肿瘤显像可用于诊断肿瘤疾病、评估治疗效 果和监测复发情况。
在材料科学领域,核技术可用于研究材料的微观 结构和性能,并开发出新型的高性能材料。
在农业领域,核技术可用于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 的分子机制,并开发出新型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 。
在环境科学领域,核技术可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 的迁移和转化,并开发出新型的环境监测技术和 治理方法。
THANKS
核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未来核医学将进一步推进分子 核医学和精准诊疗等领域的技 术创新,实现诊疗一体化和个
体化治疗。
多学科融合
核医学将与生物医学工程、生物 信息学、纳米技术等多个领域进 行更深入的交叉融合,推动医学 诊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社会应用
核医学技术将在公共卫生、食品安 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 应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 量。
核医学总论
![核医学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9db4103a3186bceb18e8bb5b.png)
.
31
ECT探头剖面图
1. 探头周围铅屏蔽 2. 准直器固定结构 3. 准直器孔 4. NaI 晶体 5. 光电倍增管
.
32
不同类型的准直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33
碘化钠(铊)晶体
在Nal中掺入0.1%-0.4%的Tl作为启动剂 后,Nal(Tl)在与射线相互作用时就能 产生大量光子
射线或x射线与Nal(Tl)晶体通过光电效 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发生相互 作用,以此通过电离或激发将Nal分子提 高到激发状态
具有多种动态显像和定量、半定量方式,给出很 多功能参数
放射性核素显像多因脏器、组织或病变特异性聚 集某一种显像剂而显影,常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缺点是:分辨率较差(放射性统计涨落和计数率 低、采集矩阵小所致)
.
51
核医学分子影像的特点
分子靶向或靶向分子而不是靶向器官或 组织
放射性核素标记物是病变标志物或其配 基类似物
.
36
由19只PMT组成的X、Y位置电路
.
37
SPECT/CT
Hawkeye
X-CT
——提供解剖图象 ——衰减校正
.
38
PET/CT的发展历史
1953年 正电子探测脑肿瘤
1963年 发射断层
1973年 Hounsfield发明CT
1976年 PET用于临床
1991年 螺旋CT问世
1995年 Townsend研制PET/CT, NCI Grant
.
15
核医学显像的主要设备
相机:提供平面的静态或动态影像
SPECT:(single photo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核医学的学科内容
3、疾病的病因和治疗药物的研究
多巴胺D2受体显像
帕金森病是灰质-纹状体多 巴胺能神经元及通路变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提示基底 节多巴胺D2受体密度增加
阿片受体显像
癫痫发作期病灶同侧的 颞叶皮层阿片受体升高
核医学与医学的发展
核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 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核技术在医 学的应用,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与医学 现代化。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用于获得体内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影 像或功能参数,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类体内 放射性药物。也称为显像剂(imaging agent)或示踪剂(tracer)。
二、 放射性药品
对体内诊断用放射性核素的要求 ①合适的物理半衰期:在满足诊断所需时间的前提
下尽可能短,以便在诊断完成后迅速衰减,减少 病人的辐照。一般T1/2以数十分钟至数天之间为 宜。 ②适宜的射线种类和能量:诊断用的放射性核素应 放射β+ 、γ或X射线,最好不发射或少发射β 射线及转换电子或饿歇电子等,以减少对机体不 必要的辐射;γ射线能量以100-300keV为佳。
定的器官或病变组织,是以体内特定分子作 为靶目标,能以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方式靶向 浓聚于特定的正常脏器组织或病变组织,进 行体外放射性核素显像,可在活体内直接观 察到疾病起因、发生、发展等一系列的病理 生理变化和特征。
二、 放射性药品
1.放射性药物的特点: (1)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放出的
粒子或射线达到诊断与治疗目的。 (2)具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期:放
第八章 核医学基础
第二节 核医学概论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江勇
第二节 核医学概论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研究核技 术在医学及生物学中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 临床核医学则是应用放射性核素或稳定性核 素诊断、治疗疾病和用于医学研究的学科,是 核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医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外免疫测定
一、核医学的学科内容
2、治疗核医学 利用高度靶向性聚集在病变部位的放射
性核素发射的β-、α射线或低能r等射线, 通过辐射的生物学效应而造成细胞代谢、功 能及结构紊乱,最终导致细胞肿胀、变性直 至死亡,从而达到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的目 的。可分为:普通治疗、介入治疗、靶向治 疗、中子俘获治疗、β源敷贴治疗。
第二节 核医学概论
二、 放射性药品 放射性药品(radiopharmaceuticals)系
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一 类特殊制剂。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放射性核素 和被标记物,二者具有高度的亲和力。被标记 物可以是化合物、抗生素、血液成分、生化制 剂(多肽、激素等)、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 等),其化学或生物学性能决定着放射性药物
第二节 核医学概论
3
一、核医学的学科内容
核医学以其应用和研究的范围分为实验核 医学和临床核医学。实验核医学主要包括放射 性药物学、放射性自显影与磷屏成像技术、放 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 放射性核素动力学分析、小动物PET及小动物 PET-CT的应用以及稳定性核素分析等。
一、核医学的学科内容
临床核医学利用核医学的各种原理、 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研 究机体的病理生理、生物化学和功能结构 的变化,到达诊治疾病的目的,提供病情、 疗效及预后的信息。
一、核医学的学科内容
临床核医学的内容:
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 体外免疫检测 放射性核素治疗 疾病的病因和治疗药物的研究
1、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有较好的结果-效 果比。
2、可以得到高的放射性核素纯度,并能制得 高放射化学纯度的药物。
3、母体核素99Mo半衰期为66小时,可以有一 周以上的期间释放可使用量的99Tcm 。
二、 放射性药品 放射性药物的分类(按药物剂型)
二、 放射性药品 放射性药物的分类(按用途)
二、 放射性药品
一、核医学的学科内容
临床核医学
诊断
治疗
体外方法 体内方法 体内方法 体外方法 (in vitro) (in vivo) (in vitro) (in vivo)
显像检查法 器官功能测定
1、诊断核医学
(1)放射性核素显像
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在机体组织器 官或病变组织发出的核射线,通过放射性核 素的示踪方法(radionuclide trace methods),在体外用显像仪器SPECT或PET仪探 测并记录放射性核素在特定的器官或病变组 织中的分布状况存在的差别而形成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甲状腺ECT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正常肾脏动态显像
1、诊断核医学
(2)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
脏器通过一系列的物质代谢来表达功能,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代谢物引入体内,从体外用 放射性核素探测仪,探测放射性代谢物在被测 组织器官中的摄取、聚集与排出情况,动态观 察代谢物的整个过程,从而判断该脏器的功能。 目前常用于肾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心 功能测定等。
二、 放射性药品
的体内生物学分布(解剖/组织学的靶向定位 作用)。因其分子内含有放射性核素原子,放 射性核素的作用可以被探测,用于医学诊断, 利用其辐射生物效应治疗疾病。
放射性核素——非放射性载体(被标记物)
99mTc
MDP
二、 放射性药品
放射性药物靶向作用原理 放射性药物在体内能选择性地分布于特
射性核素会自发衰变为另一种核素或核能态, 放射量随时间增加而不断减少,其内在质量 也可能改变。
二、 放射性药品 2.放射性药物的分类(按物理半衰期)
二、 放射性药品 放射性药物的分类(按核素辐射类型)
二、 放射性药品 放射性药物的分类(按核素生产来源)
二、 放射性药品
二、 放射性药品
钼-锝发生器(99Mo-99Tcm generator)优点:
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
1、诊断核医学
(3)体外免疫测定 体外免疫测定是利用免疫反应的特异
性和射线或发光探测的灵敏性来测定体内 超微量物质的一种方法,包括:放射免疫 测定、免疫放射测定、放射受体测定、放 射酶学测定、非放射免疫测定等。其特点 为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高、应用 广泛 。
各种核医 学体外检 查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