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学习动机_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_黄东有《成人教育》北大核刊
自我效能感发展与学习动机关系

自我效能感发展与学习动机关系自我效能感发展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程度。
学习动机则是个体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以提升学习动机。
一、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在学习动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能够取得的成绩有着一定的信念,这种信念能够驱动个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当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设置学习目标,努力去追求目标,克服困难,并坚持不懈地学习下去。
相反,如果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他们往往会对学习活动产生抵触情绪,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从而降低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
二、学习动机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学习动机的高低程度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果的认知。
当个体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地对待学习任务,对自己的能力持有较高的评估,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反,当个体缺乏学习动机或学习动机下降时,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我效能感会下降。
三、培养和发展自我效能感的方法1. 提供充分支持与鼓励: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与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
2. 设置适当的挑战:给学生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和挑战,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够有所成就。
过低的挑战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和缺乏动力,而过高的挑战则会让学生感到挫败和失望。
适当的挑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
3. 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习惯,让他们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学习表现,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是两个重要的心理变量,它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对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念,即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特定任务的判断。
它是由于个体过去的经验、社会反馈以及自我评价等因素形成的。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学习动机的形成。
当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相反,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他们可能会感到挫败和无助,从而降低学习动机。
其次,学习动机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
当个体具有积极的学习动机时,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克服困难,取得好的成绩,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而缺乏学习动机的个体可能会出现对任务的拖延和回避,进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过程和成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学习的积极参与和坚持。
当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时,他们会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持续努力,不断克服困难。
其次,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个体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他们会更加专注和努力地学习,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这样会增加他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自我效能感还可以增强个体面对挫折的能力。
当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并克服这些困难,坚持到学习的最后。
为了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个体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首先,要树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和信念。
个体应该意识到自己具备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并相信自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其次,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
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组织学习,提高自我效能感。
此外,个体还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反馈和他人的支持来增强自我效能感。
成人学习动机_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_黄东有《成人教育》北大核刊

54. 546 9. 685 7. 205
Cumulative %
62. 352 73. 536
54. 546 64. 231 71. 435
( 二) 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相关性 分析
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及自我效能感的观测变
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见表 2) 表明,学习动机、学 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而且学习动机 与学习策略也是正相关。
二、研究方法
( 一) 被试 随机抽取 1 040 名被试人员,涉及行政机关和 企事业单位人员,还有自由职业者和在校大学生,其 中男 501 人,女 539 人。 ( 二) 研究工具 首先,查阅 Boshier 编制的《教育参与量表》,运 用 O'Malley 和 Chamot 提 出 的 学 习 策 略 理 论 以 及 Bandura 的自我效能动机理论,深入分析成人学习影 响因素,编制成人学习的测量项目。其次,编制《成 人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学习动机量表”、“学 习策略量 表 ”和“自 我 效 能 感 量 表 ”三 部 分。 其 中, “学习动机量表”包含内部动机、外 部 动 机 两 个 维 度,“学习策 略 量 表 ”包 含 认 知 策 略、元 认 知 策 略 和 社会情感策略三个维度,“自我效能量表”包含能力 判断、信念、自我控制三个维度。最后,形成由 60 个
表1
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
KMO 0. 894
0. 916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因素分析( n = 1 040)
x2
Sig.
IE
2 973. 234 4 325. 806
0. 00 0. 00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使用关系的定量研究

12 ・ 】
效 能感影 响学 习者 已经 习得行 为 的表现 。这 时 自我 效 能感起 着 相 当于 过 滤 器 的作 用 。例 如 , 习者 在 学
外语 学 习过 程 中 , 已经 掌 握 或者 总结 出一 些 学 习策
( )研究 工具 二
本 次调查 所 用 问卷 包 括 三 个 部 分 , ( ) 人 即 I个
21 02年 3月 第3 1卷 第 3期
绵 阳师 范学 院学 报
J un lo o r a fMin a g N r lUnv ri a y n oma iest y
13 .
自我 效 能 感 与学 习策略 使 用关 系 的定 量 研 究
重学习者 自我效能感的提 高。 关键 词 : 自我效能感 ;学习策略使 用;关 系 中图分类号 :H 1 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6 2 ( 02 0 0 1 62— 1x 2 1 ) 3— 12一O 5
一
问题的提 出
、
有所启发。 二、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 制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绵 阳师 范学 院青年项 目“ 大学生英语学习 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使用 的关 系研究 ” 编号 : B001 ) ( M 2 103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 介: 高见 (9 8一 ) 男 , 17 , 四川 资中人 , 讲师 , 硕士 。研究方 向: 二语习得 , 语教育 。 英 刘莹 (9 8一 ) 女 , 17 , 四川崇州人 , 讲师 , 硕士。研究方向 : 英美文 学, 英语教 育。
高 见 , 莹 刘
( 绵阳师范学院外 国语学院 , 四川绵 阳 6 10 ) 2 0 0 摘 要 i本文通过对 15名大学生的 问卷调查 , 用相关 分析和 回归分析 的方 法 , 量研 究大 学生 自我 效 能 9 采 定 感 与学 习策略使用之 间的关 系。研 究发现 : 我效能感 与 学习策略使 用之 间存 在着 显著 的正相 关关 系; 我 效 能 自 自 感是 学 习策略 使用水平 的有 力的预测 变量 , 以解释其 4 %的 方差 。因此, 学>策略教 学和训 练过 程 中, 当注 可 4 在 - j - 应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现代社会中,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终身追求,不仅是年轻人,也包括许多成年人。
成人学习者具备独特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学习效果的评估两个方面,探讨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和相关因素。
一、学习策略的选择成人学习者在选择学习策略时,往往会比年轻人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高效性。
他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
首先,成人学习者会倾向于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他们更加喜欢选择网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并且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弹性调整。
其次,成人学习者在选择学习策略时会更加注重实践性。
他们常常通过项目实践、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这样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此外,与年轻人相比,成人学习者在选择学习策略时更加注重自主性。
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自主学习,通过自我设定学习目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来推动学习的进展。
这种学习策略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二、学习效果的评估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效果的评估上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他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来评估学习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首先,成人学习者会倾向于选择实用性的评估方式。
他们更加注重能力的提升和实际应用效果。
因此,他们通常会通过实际工作表现、项目成果等方式来评估学习效果。
其次,成人学习者在评估学习效果时会更加注重自主性。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自主地制定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并进行自我评估。
通过自我评估,他们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成人学习者也会借助他人的评估和反馈。
他们通常会与同学、导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讨论,获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总结起来,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特点。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关联探究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的关联探究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对自己能力的评估。
学习策略是指个体在学习任务中采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本文将就这一关联进行探究。
首先,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起着重要的影响。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更容易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策略,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寻找适当的学习资源、与他人讨论学习问题等。
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应用这些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学习者往往抱有对失败的预期,并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学习策略,例如拖延、避免挑战性任务等,这些策略无助于提高学习成果。
其次,自我效能感还影响着个体对学习策略的坚持和调整能力。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更有可能坚持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在需要时灵活调整这些策略。
他们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相应的结果,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更愿意进行持续的努力,及时根据反馈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任务的要求。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习者在面对困难时容易放弃,并且不愿意主动调整学习策略,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中更难以取得进步。
此外,学习策略的使用也会反过来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当学习者成功地应用一个学习策略并取得好的结果后,会增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例如,在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如果学习者通过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学习计划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那么他们会更自信地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他学科中成功应用类似的学习策略。
这种积极的经验反馈可以促进个体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之间并非呈现出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复杂关系。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可能依赖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说,即使一个学习策略在普遍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学习者来说可能并不适用。
因此,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的关系。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成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及如何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一、学习动机的种类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
内在动机指的是出于个人兴趣、目标和乐趣等内部因素的驱动,而外在动机则是出于外部奖励、压力或责任感等因素的驱动。
成人学习者的内在动机通常表现为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他们可能是出于个人兴趣或自我实现的目标而选择学习。
而外在动机则包括工作需要、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或满足他人的期望等。
二、内在动机的重要性内在动机对成人学习者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驱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相比之下,仅仅依赖外在动机的学习者可能会面临动力不足,缺乏长期的学习动力。
为了培养和激发内在动机,教育者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了解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符合其学习风格和爱好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2. 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习者设立清晰的目标,并定期检查和评估他们的学习进展。
3. 强调成就感: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认可,让学习者感受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并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三、学习策略的应用与选择学习策略是成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有意识的行动。
它们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的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习策略,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和应用:1.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确保充足的复习和练习时间,避免拖延和心理负担。
2. 提高注意力:采取集中注意力的技巧,如关闭手机等外界干扰,保持专注。
3. 组织学习材料:学习者可以使用笔记、思维导图等工具来整理和总结学习内容,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
4. 合理安排学习方式:因材施教,根据自身的学习风格和个人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口语练习、阅读、写作等。
5. 与他人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合作项目或学习社区,与他人互相学习和交流。
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心理因素。
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
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自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我效能感,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判断。
当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时,他们就会更积极地投入学习,面对困难也更有坚持下去的毅力。
比如,一个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那么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会更主动,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钻研难题。
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它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来自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出于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有些学生对历史故事充满好奇,渴望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就是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则是由外部因素诱发的学习动力,如获得奖励、避免惩罚、取悦家长或老师等。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高自我效能感能够增强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时,他们更容易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掌握知识,理解复杂的概念,这种积极的预期会让学习变得更有吸引力。
相反,如果学生自我效能感低,认为自己无法学好某个科目,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其次,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当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达到老师或家长设定的目标,从而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在考试中取得进步,从而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家长的奖励,那么他就会更有动力去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反过来,学习动机也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作用。
强烈的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当学生因为对学习有强烈的渴望而积极投入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时,他们会逐渐对自己的能力有更积极的评价,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成人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研究计划

“成人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研究计划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纪河一、研究课题成人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二、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科研领域的不断拓展,人们在钻研“教”的同时,逐渐意识到“学”的重要性。
由此心理学领域的“学习论”逐渐引入到教学的实验中。
在成人教育研究领域同样出现了这种趋势。
国际成人教育研究中关于成人学习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方面理论:1、诺而斯(美国,MalcolmS.Knowles)对成人学习提出了五个假设,例如成人是自我导向的;成人的经验是丰富的学习资源;成人学习是问题导向的等等。
2、弗雷勒(巴西,Paulo Freire)认为成人学习是对话教学,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反思实践的结果,其中“对话”是关键因素。
3、梅次罗(Mezirow,J.) 则提出“意义洞察”的观点,强调个体文化和社会体验是影响成人学习最重要的因素。
此外,罗杰斯 (Rogers,C.)提出了自由学习的原则,认为人人皆有学习的潜力,学习需要自由的学习环境,这种理论对成人学习特点的分析也很有启示。
这些理论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成人学习的特点。
但就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实际,关于“成人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的研究仍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国内关于成人学习的研究报告较少,主要以量表调查数据为研究支撑。
在成人学习动机方面,江苏电大研究所黎蓉和张炳华先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论为“大多数参与开放学习的学员出于自身的内在需要,具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
”上述结论固然能从整体上反映当前成人学习者的一些基本状态,但涉及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成人学习的动机大多是源于“功利”,但在成人学习过程中,他的学习策略取向是多样的,呈现不同的个性特征。
面对不同的课程、不同教师,这种差异更为明显。
因此,我们在认识到成人学习功利性的同时,还应看到学习动机的不断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学习效果的差异。
学习策略则是课题研究的另一项内容,“学习”应该能够改变成人的生活,涉及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其中成人自身的认知领域,尤其是“认知策略”的改变,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学习策略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学习策略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自我效能感则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那么,学习策略究竟是如何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的呢?首先,合理的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当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做好预习和复习、善于总结归纳等,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些成功的经历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进而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学习任务。
相反,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可能会变得混乱无序,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长期的失败经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自我怀疑,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以记忆知识点为例,有些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往往不理想。
而那些善于运用联想、分类、构建知识框架等记忆策略的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记住知识点,并且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这种成功的体验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是有能力的,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其次,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认知策略侧重于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如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等。
当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策略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认知能力更有信心,自我效能感也会相应提高。
元认知策略则是对认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估等。
学生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元认知策略来管理自己的学习,他们会更加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更准确的判断,进一步增强自我效能感。
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监控自己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当他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考试中取得进步时,他会意识到自己能够有效地控制学习过程,自我效能感也会随之提升。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联性研究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联性研究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内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评价。
学习动机是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动机。
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在教育领域中一直备受关注,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首先,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正向相关。
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内的能力和效能的认知越强,其学习动机越高。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因此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动机。
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减弱了学习动机。
其次,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进一步影响其学习行为。
例如,当个体对学习任务感到有趣和有意义时,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相反,如果个体的学习动机低下,他们很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和效能感产生怀疑,从而降低学习动机。
此外,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因素等都会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支持性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以及积极的同伴关系通常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其学习成效。
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采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学习目标、给予及时的正反馈和鼓励,并提供合适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同伴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间的支持和合作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
总结起来,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
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其学习动力,并通过相关策略和环境创设来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人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部驱动力,它驱使我们去探索世界、获取知识。
而自我效能感则是一种心理感受,它是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产生积极影响。
如果一个人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即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应对学习任务,他会更有动力去面对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
相比之下,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人可能会对学习感到无助和焦虑,从而减少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其学习动机的关键。
其次,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克服起着重要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难题和困难是常见的。
面对困难,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更有可能坚持学习,通过努力克服困难。
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人可能会因为缺乏信心而选择放弃,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
因此,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增强学习动机。
此外,自我效能感还能够通过目标设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当一个人设定了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并且相信自己能够达到这些目标时,他会更有动力去追求这些目标。
相反,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无法达到学习目标,他可能会降低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自我效能感对目标设定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除了个体水平上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环境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习环境中的支持和鼓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
例如,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合作可以增加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学习。
相反,学习环境中的压力和批评可能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有动力去面对学习任务,对困难克服更有信心。
同时,自我效能感还能够通过目标设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并且受到学习环境中的支持和鼓励的影响。
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培养其积极学习动机的关键策略之一。
教育者应该重视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的提升。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研究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研究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它影响着个体对学习的动机和表现。
本文将探讨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并通过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首先,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个体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能力感到自信,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动机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更具有内在的动机和探索学习的意愿,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其次,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取决于个体对任务的知觉难度。
当个体对任务的知觉难度较低时,自我效能感能够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会更有动力去追求学习目标。
然而,当个体对任务的知觉难度较高时,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可能会减弱。
个体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降低对学习的动机。
因此,个体对任务难度的评估是决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调节作用的关键因素。
此外,社会支持和自我调节策略也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一项关于高中生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正向地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
社会支持可以来自于老师、同学和家庭等多个方面。
同时,个体的自我调节策略,如目标设定、计划制定和自我激励等,也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并提高学习动机。
最后,个体的性别和年龄也可能对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产生影响。
根据研究,女性学生往往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而年龄方面,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较弱,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充分的认知。
而成年人更加成熟和自信,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相对较强。
总结而言,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个体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能力感到自信时,会更具有动力和积极性去追求学习目标。
然而,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取决于个体对任务的知觉难度以及社会支持和自我调节策略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联研究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联研究引言: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变量。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而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彼此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的学习行为和成就。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综合探讨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层面的关联1. 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和社会经验的反馈形成的。
学习动机则受个体内部因素(如学习目标)、外部因素(如师长和同伴的期望)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习动机的选择、持续以及努力程度。
因此,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看,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2. 成就动机理论的角度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经验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
当个体取得良好的成绩时,其自我效能感会得到加强,进而提升其对学习的动机。
相反,若个体经历多次失败,其自我效能感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降低其对学习的动机。
因此,从成就动机理论的角度看,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二、实证研究的结果1.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越高,其学习动机就越强烈。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可以激发学习动机,促使个体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2. 学习动机对自我效能感的正向影响研究也表明,学习动机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具有积极的影响。
个体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价值感越高,其自我效能感就越强。
学习动机的提升可以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对学习任务的信心和动力。
3.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的相互影响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个体对学习任务的期望和能力评估会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学习动机的选择和持久性。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是影响个体学习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程度,而学习动机则是个体追求知识和学习的内在动力。
本文将探讨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个体学习成果的影响。
一、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有着明显的影响。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更加乐于面对挑战和追求学习的目标。
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可能缺乏自信,缺乏对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内在动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容易产生内在动机,他们享受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内在满足感。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可能更多地依赖外部激励,如奖励和惩罚,来维持学习的动机。
二、学习动机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学习动机也会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有较高学习动机的个体更有可能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他们愿意面对挑战和困难,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相反,缺乏学习动机的个体可能缺乏持续学习的动力,因此无法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还发现,学习动机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具有较高学习动机的个体更容易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他们更有可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而缺乏学习动机的个体可能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自我效能感的下降。
三、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果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果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因此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
与此相反,自我效能感低下的个体可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成果的不理想。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更有可能采用积极的学习策略,更加专注和投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可能缺乏对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导致学习成果的下降。
学习策略和自我效能感对HSK成绩的影

2022年第4期No.42022华文教学与研究TCSOL Studies总第88期Sum No.88[收稿日期]2021-07-31[作者简介]崔维真,女,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上海杉达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对外汉语教学。
电子邮箱:***************。
胡天翊(通讯作者),女,心理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
电子邮箱:******************。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多卷本)”(17ZDA307)①感谢《华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匿名评审专家对文章初稿所提出的宝贵意见。
感谢亚洲国际友好学院华文系邝嬿娜女士以及华南师范大学曾琼月同学在问卷调查环节给予的帮助。
学习策略和自我效能感对HSK 成绩的影响研究①崔维真1胡天翊2(1.上海杉达学院教育学院,上海201209;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关键词]印尼华裔;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HSK 成绩;中介效应[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语言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对印尼华裔学习者HSK 成绩的影响。
针对印尼棉兰地区98名华裔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性检验、结构方程模型及中介效应检验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HSK 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针对自我效能感在学习策略与HSK 成绩之间的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数据模型拟合良好,自我效能感在学习策略与HSK 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边缘显著。
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的方向,以及对汉语二语教学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H1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74(2022)04-0027-111.引言汉语水平考试等级标准的历史演变反映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汉语水平考试难度较高,考生畏难情绪严重。
前人研究发现,影响HSK 成绩的学习者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曹贤文、吴淮南,2002;张莉,2015)、学习焦虑(张莉、王飙,2002;周文华,2015)以及学习策略(曹贤文、吴淮南,2002)。
高中生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探讨

高中生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探讨在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自我效能感的建立都对学习成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中生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高中生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一、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多个方面。
认知策略如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等,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元认知策略如计划、监控、调节等,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资源管理策略如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等,协助学生合理配置学习资源。
自我效能感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对于高中生而言,自我效能感体现在对自己能否学好某一学科、能否应对考试压力、能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方面的信心。
二、高中生常见的学习策略1、预习策略很多高中生会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进行预习,通过浏览教材、了解大致内容、标记疑问点等方式,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笔记策略课堂上认真做笔记,课后整理和复习笔记,是常见的学习策略之一。
好的笔记能够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加深理解。
3、复习策略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通过做练习题、背诵、总结归纳等方式巩固知识。
4、问题解决策略当遇到学习难题时,主动请教老师、同学,或者查阅资料,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时间管理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避免拖延和无序学习。
三、自我效能感对高中生学习的影响1、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高的高中生往往具有更强的学习动机,他们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因此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2、面对困难的态度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时,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其视为挑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轻易放弃。
3、学习压力应对他们能够较好地应对学习带来的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高中生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高中生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在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都对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中生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状态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
认知策略如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等,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元认知策略如计划、监控、调节等,能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资源管理策略如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营造、努力管理等,可合理配置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自我效能感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在学习领域,自我效能感表现为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学业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信心和信念。
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学习中的各种挑战,更愿意付出努力并坚持下去;而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则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在面对困难时容易退缩。
二、高中生常见的学习策略1、预习策略许多高中生会在上课前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通过阅读教材、标记重点等方式,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笔记策略在课堂上,认真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课后通过整理笔记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3、复习策略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采用多种方式如背诵、做题、总结归纳等,巩固所学,防止遗忘。
4、问题解决策略在做作业和考试中,遇到难题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
5、合作学习策略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三、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1、个人学习经历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经历会显著影响自我效能感。
多次成功的经历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而频繁的失败则可能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
2、他人的评价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评价对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有重要影响。
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话题。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和信心的主观评价,而学习动机则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持续努力的动力。
这两个概念都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业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首先,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动机。
这是因为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产生了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反,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可能会对学习充满疑虑,缺乏自信心,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
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培养积极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次,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成果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持之以恒,更易于克服挫折,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另一方面,学习动机高的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学材料,因此也更容易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因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呢?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
积极的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其次,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除了教师的作用,家庭和社会环境也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家长和社会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支持和关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提高自我效能感。
同时,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

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彭华茂;潘海燕;王迎;陈庚;黄荣怀【期刊名称】《教育学报》【年(卷),期】2008(004)004【摘要】本研究以207名远程学习者为被试,研究了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1)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能感对学习策略水平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有间接正向预测作用,(2)不同归因方式对学习策略的影响不同,内部归因方式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产生间接正向预测作用,外部归因方式则既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产生间接负向,也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学习策略水平;(3)远程学习效能感对学习策略的影响效应值最大.其次是归因方式,最后是学习动机.本文作者根据以上结果对远程教学的学习支持提出了一些建议.【总页数】6页(P45-50)【作者】彭华茂;潘海燕;王迎;陈庚;黄荣怀【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10087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北京,100031;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10004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2【相关文献】1.成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J], 黄东有2.融入型学习动机和内在学习动机与英语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 [J], 温宏兰;曾志宏3.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对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J], 胡典顺;朱展霖;张萍4.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对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J], 胡典顺;朱展霖;张萍5.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 [J], 周勇;董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被试 随机抽取 1 040 名被试人员,涉及行政机关和 企事业单位人员,还有自由职业者和在校大学生,其 中男 501 人,女 539 人。 ( 二) 研究工具 首先,查阅 Boshier 编制的《教育参与量表》,运 用 O'Malley 和 Chamot 提 出 的 学 习 策 略 理 论 以 及 Bandura 的自我效能动机理论,深入分析成人学习影 响因素,编制成人学习的测量项目。其次,编制《成 人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学习动机量表”、“学 习策略量 表 ”和“自 我 效 能 感 量 表 ”三 部 分。 其 中, “学习动机量表”包含内部动机、外 部 动 机 两 个 维 度,“学习策 略 量 表 ”包 含 认 知 策 略、元 认 知 策 略 和 社会情感策略三个维度,“自我效能量表”包含能力 判断、信念、自我控制三个维度。最后,形成由 60 个
注: * p < 0. 05,**p < 0. 01,以下同。
内部动机
0. 565** 0. 533** 0. 501** 0. 522** 0. 511**
外部动机
0. 508** 0. 489** 0. 485** 0. 495**
学习策略
0. 867** 0. 875** 0. 814**
认知策略
表 3 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的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n = 1 040)
学习动机 自我效能感
R 0. 993
R2
F
2016 第 3 期 ( 总ION
doi: 10. 3969 / j. issn. 1001-8794. 2016. 03. 004
No. 3 2016 Total No. 350
成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我 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黄东有
( 嘉兴教育学院,浙江 嘉兴 314051)
【关键词】成人学习;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 2016) 03-0016-06
一、引言
E. L. Thorndike 于 1928 年首先从理论的视角论 述了“成人学习”的问题、Malcolm Knowles 于 1968 年提出了 成 人 教 育,并 把 它 定 义 为“帮 助 成 人 学 习 的艺术和科学”。[1]之后,Grow 提出“分阶段自我指 导学习 模 型”,[2] 认 为 成 人 学 习 存 在 依 赖 型、兴 趣 性、参与型和自我指导型。Jack Mezirow 也提出“嬗 变学习理 论 ”,认 为 成 人 教 育 的 最 高 目 标 是 帮 助 成 人去实现他们的潜能,使其更自由、更有社会责任感 和成为自主学习者。Kolb 则认为成人是以“自身经 验”为载体进行的学习过程,并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成人将学到的新知识转化成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和 技能。而 Caffarella 和 Merriam 认为,成人学习是环 境的产物和社会群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并批评以往 的理论只把学习看成是一个个体头脑内在的过程, 而没有 考 虑 到 成 人 的 不 同 背 景 和 所 处 的 复 杂 环 境。[3]同时,在“成人学习不良行为”的研究中,Corley 等人发现,成人学习不良行为已经“对其家庭、社 会和就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并造成“在自我行为调
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学习的核心问题。简单 地说,动 机 就 是 激 发、引 导 和 维 持 行 为 的 内 部 过 程。[6]Jetton 和 Alexander 的研究表明,有学习动机的 学生会运用更高级的认知活动,进而学习和记忆更 多的内容。[7]Hidi 和 Harackiewicz 也在更深的层面 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时刻努力去提 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的外 部动机”。[8]随着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深入,Cristine 等
( 三) 数据采集与分析 问卷数据采用 SPSS16. 0 进行分析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影响成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因素 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进行 KMO 和 Bartlett's 检 测,Bartlett's 球形检验的 x2 值为分别为2 973. 234和 4 325. 806,极其显著,说明变量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取样适当性量数 KMO 分别为 0. 894和0. 916,表明数据样本适合于因素分析( 见表 1) 。在不限定因素层面的前提下,以主成份分析法 配合最大变异法进行正交转轴,检验出影响成人学 习动机因子主要有外部动机( M1 ) 和内部动机( M2 ) 两个主成分因素,如果用 E动机 值的大小来反映每位 成人学习动机因子的作用水平在整体中的相对位 置,则 E动机 = 3. 741M1 + 0. 671M2 ; 学习策略因子主 要有认知策略( R1 ) 、元认知策略( R2 ) 和社会情感策 略( R3 ) 三个主成分因素,如果用 E策略 值的大小来反 映每位成人学习策略因子的作用水平在整体中的相 对位置,则 E策略 = 4. 909R1 + 0. 872R2 + 0. 648R3 。
元认知策略
0. 747** 0. 666**
0. 660**
— 17 —
1.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由表 2 可知,学习动机的内部动机与学习策略 中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存在显著 正相关; 学习动机的外部动机与学习策略中的认知 策略、元认 知 策 略、社 会 情 感 策 略 也 存 在 显 著 正 相 关。同时,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 会情感策略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学习 动机与学习策略以及它们的每一维度之间都存在着 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完全印证了刘加霞、辛涛在 2000 年第 9 期《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所提出“学习动机与 学习策略 也 存 在 非 常 显 著 的 正 相 关 ”的 研 究 结 果。 另外,内部动机与学习策略维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 外部动机与学习策略维度的相关系数,说明在选择 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要比外部 学习动机的作用大,或者可以认为,内部动机对学习 策略产生的作用可能要先于外部动机产生的反应。 2. 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数据显示,无论是内部动机( 0. 566**) 还是外部 动机( 0. 460**) ,与成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都存在显 著正相关,说明动机的内外因素指标都能够很有代 表性地反映出成人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真实情况,这 与 Cristine 等人的研究并不完全相同。另外,0. 566 > 0. 460,说明内部动机对成人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 响要优于外部动机,即内在动因更能触动自我效能 感的提升。 3. 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学习策略的影响因 子与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学习策略对自我效能感的 相关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 社会情感策略( 0. 817**) 、 元认知策略( 0. 790**) 、认知策略( 0. 683**) 。这说 明,情感因素的作用在成人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应用 中发挥了关键性的效力,也可证明间接策略( 社会 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 的运用一般发生在自我效 能感较强的状态下。 ( 三) 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 分析 根据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的显著相 关性( p < 0. 01) ,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1. 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的多元 线性回归分析 从表 3 的结果可以看出,R = 0. 993,判定系数 R2 = 0. 985,F = 34 223. 598,P < 0. 01,说明成人的学 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存在很强的回归关 系。各回归系数的 t 值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 01,说 明回归系数与零有显著差别。根据 B动机 = 0. 237, — 18 —
【收稿日期】2015-10-08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科规划 2013 年度( 高校) 研究课 题“地方高校大 学 生 学 习 动 机 与 自 我 效 能 感 的 关 系 研 究 ”, 项目编号为 SCG195 【作者简介】黄东有( 1976—) ,男,江西德兴人,博士研 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教育发展研究。
人发现,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是相互的,内 在动机强,同样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外在 动机则可 能 会 降 低 学 习 效 能 感。[9] 而 且,在 一 般 情 况下,学习策略的低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的低水平是 并存的。[10]工作 中,自 我 效 能 决 定 了 个 人 工 作 目 标 的高低、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当然,学习中自我效能 意识的增强,也将促进学习者获得更高更多的成就。 为此,本文将通过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的 关系研究,建立线性模型,为开展有效成人学习活动 提供实证依据。
62. 352 11. 184
54. 546 9. 685 7. 205
Cumulative %
62. 352 73. 536
54. 546 64. 231 71. 435
( 二) 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相关性 分析
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及自我效能感的观测变
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见表 2) 表明,学习动机、学 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相关,而且学习动机 与学习策略也是正相关。
— 16 —
节、社会知觉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存在问题”。[4]从 某种意义上讲,成人学习问题既涉及成人本身,也关 系着社会和民族的发展。但事实上,成人学习已经 被边缘化为终身学习体系的弱势,正面临着前所未 有的挑战。Knox 通过对当代成人心理研究成果的 综合分析,发现在 30 岁至 50 岁年龄段中人们的学 习能力基本处于一个非常平稳的高原状态。为此, 如何突破这一高原状态已经成为成人学习的首要问 题。许多研究表明,造成成人学习障碍的因素主要 来自于非智力因素。Collican 和 Penland 分别通过 调查,结果都发现部分成人学习者存在学习动机方 面的问题。Corley 和 Taymans 也发现“自我效能感、 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普遍较低,具体体现 在完成学习任务前的计划、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 握、学习策略的使用和控制以及对学习成果的自我 评价能力 低 ”。[5] 为 此,成 人 学 习 动 机、学 习 策 略 以 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可能对促进成人学习有效 性研究产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