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行道树种规划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行道树种规划策略研究
行道树,顾名思义,是栽植于道路两侧的树木,树与树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作用是遮荫防风、降低噪音,还兼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指示交通安全等功能。

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道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以青山湖科技城为例,结合青山湖科技城行道树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題,提出行道树选择的建议及布局对策,以期在保证绿地生态效益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标签:道路;行道树;树种;绿化
青山湖科技城旨在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之城,成为浙江科技资源的集聚地,技术创新的发源地,高新产品的产出地,节能减排的示范地。

随着科技城的快速发展,大量科研机构的入驻和居住用地的开发,科技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聚集的高端人才对于工作和居住生活环境提出新的要求。

青山湖道路绿化作为青山湖形象展示的第一窗口,至关重要。

而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中最靓丽、最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风景线。

1、城市概况
青山湖科技城距离杭州市区31公里,位于“西湖——西溪——南湖——青山湖”黄金旅游带的末端节点上。

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属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在全国植被区划中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皖山丘青冈、苦楮栽培植被区,在全省植被区划中属天目山、古田山丘陵山地植被片。

地带性植被为由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山矾科、杜英科等科树种所组成的常绿阔叶林。

本次重点研究范围为23平方公里青山组团内,区内主要道路大园路、科技大道、青山大道等绿地景观较好,地块正处于开发状态。

2、青山湖科技城行道树现状及问题
据青山湖科技城现有的20条主要道路调查显示,现状行道树主要为香樟、银杏,部分为法桐、水杉、朴树、女贞。

其中11条路为香樟,8条路为银杏;整体上形成以香樟、银杏为主的绿化骨架。

从道路绿化“一路一景”的角度来看,青山湖科技城道路绿化树种稍显单调,且配置方式过于单一,绿化品质尚未达到青山湖科技城高品质之城的要求。

3、青山湖科技城行道树选择及布局对策
3.1行道树的选择
规划行道树种多样化,营造秋季绚丽多彩的行道树景观,建议选择抗逆性强、树型成型性好、易形成直立主干、冠大荫浓、寿命长、根系发达、不污染环境、耐修剪以及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9个树种作为主要行道树骨干树种,包括常绿树
2种,落叶树7种。

并选择具有天目特色的5种树种作为推荐树种,在局部区域少范围试种,并推广。

常绿树种:香樟、深山含笑
落叶树种:法桐、银杏、七叶树、马褂木、枫香、南酸枣、伯乐树
推荐树种:灯台树、蓝果树、天目木姜子、四照花、天目紫茎
3.2行道树布局对策
(1)根据道路不同功能定位合理选择植物。

景观大道(主干道):坚持“一路—树一景”,力求简洁,突出大体量、大效果,以形成较整体的风格,突出行道树的绿化特色。

可选择悬铃木、银杏、七叶树、枫香等。

生活型组团道路、科创组团道路(次干道):选择一些与周围建筑和景观相协调,且具有优美树形、明显季相变化的树种,合理配置,形成鲜明的风格特色。

可选择:深山含笑、马褂木、枫香、南酸枣、七叶树、伯乐树等。

防护型道路(工业区、郊区):仍应充分考虑树冠的遮阴、滞尘等生态功能。

可选择:香樟、法桐等。

(2)注重植物季相变化、总体色彩的搭配及观赏特性。

现状行道树绿色骨架基本形成,规划建议增加落叶树种的使用,体现道路的季节及色彩变化,且颜色不只是银杏的黄,还可加入枫香的红、春天的观花特性,提升整个道路景观的观赏性。

(3)二板三带以上的道路断面,采用常绿与落叶相搭配种植,如七叶树与深山含笑的组合,马褂木、香樟的组合等。

4、规划实施建议
(1)保证规划的连续性、可实施性及预留适当的调整空间。

该规划从近期宏观上考虑了行道树的选择及布局,在详细规划设计及实施时必须与该规划保持相对一致性,由于植物景观是可生长的景观,在远期使用的过程中,根据效果及反馈,植物品种的选择可进一步筛选、完善。

(2)加强对本地特色树种的培育、推广。

规划选取了具有天目特色的5种树种灯台树、蓝果树、天目木姜子、四照花、天目紫茎,园林苗圃应按照行道树树种选择的要求加强培育工作,为丰富行道树树种种类及打造地域特色提供保证。

(3)加强行道树的养护管理水平。

对行道树进行科学养护管理,如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应根据不同的树种及不同的地势条件因地制宜,增强树势,提高观赏价值,保持道路绿化景观的长期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赵林森,董燕,王伟,等.行道绿化树种选择及其栽培管理中的经济学原则[J].广东园林,2006年05期.
[2]王伟,赵林森.昆明市区樱花行道树应用效果综合评价[J].中国城市林业,2006年03期.
[3]牟锐,张振明.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J].林业调查规划,2005年0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