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3.2.1 种子的萌发 教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

名称《种子的萌发》教师姓名学段学科七年生物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章节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年级七年教材内容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种子的萌发》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在新课程标准中属于第四个一级主题----植物的生活。
【内容要求】概念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4.1.2 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学业要求】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探究关于植物生活的影响因素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之前学过种子的结构,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至关重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种子萌发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系统的知识学习还有所欠缺。
学生情况: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理性分析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具备能力:对于探究实验的一般操作过程有一定的掌握,并会设计对照实验,对于实验的方案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设计。
但完全独立的设计并实施实验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能描述种子萌发与其种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构建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培养生命观念)2、通过分析种子的萌发条件,学生会独立设计对照实验并进行探究实验的操作。
(验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高科学探究实践素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3、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关注后续的植株的生长,从中体会生命的顽强和生长的不易,去珍爱身边每一个生命个体。
(用科学知识去解释和了解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成长,珍爱生命,同时体会科学研究的漫长与不易,从而产生对从事科学研究人员敬佩之情,形成对科学、技术、社会的态度责任)教学重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实验装置设计对照实验并实施;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启发教学法教法、学法学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总结归纳法、自主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流程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一生可以说是完美的,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那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植物生涯的第一个阶段----种子的萌发。
推荐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萌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种子萌发教材分析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的萌发”是开篇。
绿色植物的生活史就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历程。
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起始阶段。
与旧教材相比,就内容而言,新教材突出了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突出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重在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本节课中“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重在训练学生对照实验的设计,“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重在训练学生抽样检测的方法。
对照实验的设计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会这种方法也为物理、化学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照实验的设计和抽样检测的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而对照实验的设计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1、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上一节“种子植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种子的基本结构,并且根据生活经验,也知道一些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对于探究实验学生并不陌生,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学生已经尝试过,初步体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什么是对照实验以及怎样设置对照实验。
2、学生欠缺之处但是学生还不能完全区分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例如学生可能会以为水分、阳光、肥料、土壤、空气等都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且对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学生还没完全意识到。
况且本节的探究实验涉及的变量较多,要学生自主设计多个变量的对照试验的实验方案,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3、教师应对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种子萌发的各种环境条件,先由学生根据生活常识讨论分析做出假设,再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每一假设因素制定探究计划,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改进完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探究计划,课后分组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全班交流数据,并总结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学会设计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做出假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201X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时间
媒体来源
介绍
知识目标
图片
a
g
拓展知识
2分钟
自制
讲解
过程与方法
图片
a
e
建立表象
5分钟
下载
观看
过程与方法
图片
a
e
帮助理解
5分钟
下载
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图片
a
I
升华感情
2分钟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2019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年级
七
科目
生物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授课类型
新课
课标依据
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模仿、学会对实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的能力。学会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测定种子发芽率的两个探究实验。
教学
难点
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人教版(2021学年)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种子的萌发年级七年级科目生物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这一章,教材对被子植物一生的阐述,就从种子的萌发开始。
在“种子的萌发”这一节,教材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再阐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最后再简要介绍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参与设计和完成生物实验,既是一种区别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方式,也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三、教学目标1。
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
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
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来运用抽样检测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难点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出示课题二、学生朗读学习目标1.知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三、自学新知识自学指导:阅读P88-94页1。
对照组2号瓶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2.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过程?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4。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哪些?5。
怎样计算种子的发芽率?6.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识别大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指出双子叶和单子叶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2)识记种子的成分;(3)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解剖和观察植物种子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3)探究种子的成分,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4)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5)通过探究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2)通过学习种子萌发的条件,帮助学生树立起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解剖和观察种子。
2.探究种子的成分。
3.种子萌发的条件。
(二)难点1.玉米种子子叶、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因为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且很薄,不易观察;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很难分开。
2.探究种子成分实验的顺利进行及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
因为初一学生还没有学习化学,对定性实验十分陌生。
实验中,学生对操作的规范化,观察现象的准确性,分析结果思路的正确性以及通过实验过程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
3.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本课题的难点。
由于本实验通过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学生对对照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缺乏必要的认识。
教师如何讲清对照实验的原理和一般方法,如何巧妙地引导,使学生深入思考,相互讨论,共同合作,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知识回顾第一环节:师友互查1、什么是生物圈?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环节:教师引导1、什么是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参与、合作、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体验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组织好两个探究活动(种子萌发条件和测定种子发芽率)难点:组织好两个探究活动(种子萌发条件和测定种子发芽率)【导学过程】【情景引入】由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引入。
【自主探究】学习提纲: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哪些?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3、种子是如何萌发的?【合作探究】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利用下面的一些现象尝试作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的假设:①许多作物在春天播种,天寒地冻不能播种。
说明种子萌发需要②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说明种子萌发需要③播种前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说明种子萌发需要2、设计实验来检验你的假设。
(参考课本89~91页内容)材料:植物种子40粒左右、4个带盖罐头瓶、1个小勺、8张餐巾纸等思考:⑴在每个瓶内放张餐巾纸和个豆子,才能保证变量的唯一性⑵对照下表写出各瓶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暖、有水、有空气等)⑶你推测几天以后, 号瓶里的种子能发芽(试在瓶中画出) 1-2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3-2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4-2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3、讨论和完善计划。
①对照实验中,把能表现出预期效果的一组称为实验组,而不能成功的一组为对照组。
如本实验中,实验组为 号瓶内的种子,其它组都是对照组。
每一组对照实验中,只有 个条件不同,其它的条件②应挑选什么样的种子?4、实施计划。
课下找一些家里有的种子(如豆子、花生)来做此实验,看能不能发出自己的“豆芽”?并与外面的豆芽进行比较,哪个更好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3.2.1{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生物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种子萌发的知识,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生物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观察不细致等问题。教师需耐心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热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个体差异:学生之间存在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探讨种子萌发条件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
2.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教学过程:
a.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不同条件下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
b.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讨论。
c.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实验设计方案,全班交流讨论。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变化,了解他们是否形成积极的生物学观念。
4.教学策略:
a.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b.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c.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能围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各小组展示成果时,能清晰表达观点,展示形式多样,有助于全班同学对种子萌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点评环节,能针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随堂测试:
-通过随堂测试,发现学生对种子萌发的基本概念、条件和过程掌握较好;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如淀粉酶的活性、呼吸作用等。此外,探讨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能量来源,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施肥、浇水等措施促进种子萌发。
(4)调查当地种子产业现状,了解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地种子产业的现状,包括主要作物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情况。同时,关注种子质量控制措施,探讨如何确保种子质量,提高种植效益。
5.调查当地种子产业现状,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学生需要调查当地种子产业的现状,包括主要作物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情况,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反思改进措施
-教学特色创新:
1.采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增强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种子的结构及其功能,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以及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法。具体涉及以下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3、学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实践中知道有的种子能萌发、有的却不能,那么什么样的种子能萌发、什么样的不能萌发呢?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呢?这是学生很容易想到的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最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总结和归纳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是这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分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学习过探究过程后,学生对探究的步骤和方法已有清晰概念,这时应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并注意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但这一实验的设计中已不再是一个变量,而是多个变量,因此引导学生简化实验、分组完成对不同变量的探究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本节课为2课时。
第1课时,课上,通过课前实验小组对种子萌发条件和种子发芽率测定实验的现象及结果的描述,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在课上通过对探究实验的讨论问题的给出和对实验要求的讲解,布置学生课下分小组完成,实验期间教师要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
要求每组负责的学生,要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以备下节课组间交流汇报。
并注意记录本组操作过程中是否规范、出现什么问题、组员是否都参与到实验中等。
第2课时,让学生们通过探究实验结果,总结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分析探究对照实验的作用。
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让学生们通过情境体会选种、播种等环节对被子植物一生的重要性,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过程。
启发学生总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阅读P20,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
(2)设计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吗?
作出假设: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将三只广口瓶放在温暖的地方,设计观察记录表并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空气和水都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表达交流:
(1)有几组对照实验?各自的变量是什么?
(2)乙瓶起什么作用?
(3)甲 、丙能组成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
小结:
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外部条件。
3.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过渡)一个诚实的孩 子用国王给的几粒煮熟的花卉种子栽培花卉,结果种子没有发芽。为什么 具备了外界条件的煮熟的种子不会萌发呢?
课件展示:正常的、死亡的、残缺的、干瘪的种子
板
书
设
计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外界环境条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粒大饱满、胚是活的且是完整的、渡过休眠期。
2、种子萌发的过程:
子叶(胚乳)供养→胚根突破种皮→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三、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抽样检测:从检测பைடு நூலகம்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三、导学施教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过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表面平静的种子,其内部还在进行着微弱的生命活动,一旦遇 到适宜的条件,就会萌发、生长、收获果实。那么,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
1 .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1)①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为什么不在冬天播种呢?
冬天——天寒地冻,温度太低,植物难以存活;
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上册3.2.1 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种子的萌发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abovei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said:"thebook is the ladderof human progress." I hopeyoucan make progresswith the help of 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 i s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are developingrapidly,all ofwhichgraduallychange the way of people's study andleisure. Many people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 a document, but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 such a small p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e complexworld leadsusto chase out, reading an article or doing a 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 and return to ourselves. With le arning, wecan activate our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 sh our belief, keep ourpure spiritual world and resist the attackof the external world.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玻璃瓶或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演示实验。
教师: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30粒菜豆种子,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用Flash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ppt课件及用Flash制作的完整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图片;被部分切除的种子发育情况的ppt课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