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瓣膜因素与治疗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瓣膜因素与治疗
董集生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与教育》
【年(卷),期】2002(019)003
【摘要】@@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本文就其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rn1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概念rn下肢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就是静脉返流.所谓静脉返流是指下肢静脉有异常的血液倒流现象,而引起远端浅深静脉高压形成浅静脉的曲线、下肢水肿、皮肤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正常情况下,血液回心流向时瓣膜的两瓣叶贴附于血管壁的内膜,使管腔处于通畅状态,当近侧压力逆向增加时,血液返流充满瓣窝,两瓣叶向中合拢而防止血液返流.【总页数】2页(P9-10)
【作者】董集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6
【相关文献】
1.股浅静脉瓣膜缩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临床分析 [J], 段勋伟
2.小切口瓣膜修复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附1 146例临床分析) [J], 王春喜;蔡相军;顾瑛;王晓玲;赵文光;王琦;韩丽娜;姚胜;彭正
3.股浅静脉瓣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J], 侯长芳
4.精准瓣膜外修复成形术治疗难治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J], 李全成;苏少飞;闫波;田玉峰;伍卫东;李辉
5.瓣膜修复联合腔内光凝或电凝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附336例临床分析 [J], 蔡相军;王斌;李杰;王克夫;韩丽娜;熊仁青;王福荣;初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伴发绀 ,右足背动脉搏动 良好 ,T r e n d l e n b u r g 征 (一) 示大
隐静脉瓣膜功能 良好 ,p e t e r征 (+) 。右 下肢 多普 勒检 查
病例 1 ,女 ,8岁 ,因左小腿与踝部胀 痛 、发绀 1 年 于
包扎 ,抬高患肢减 少返 流。为加快恢 复 ,手术后 开始 每 E t 口服 中药桃红 四物 丸 ,每 日 3次 ,每次 6丸 ,连 续 服用 4 周 。半年后随诊 ,右踝 肿痛 明显减 轻 ,发绀 轻微 ,右 下肢
髂 股静 脉血向下 肢远 端返流 到胭窝处 ,大隐静 脉瓣膜 关闭 良好。V a l s a l v a 屏气试验 (+) ,诊断左 下肢深静 脉瓣 膜关 闭不全。入 院一 周后 行股深静 脉切 开探查 ,显 示股深静 脉 瓣膜发育不 良,松弛 ,失 去 关 闭功 能 ,注射 生 理盐 水 后 , 液体向肢体远端返流。该静脉扩张 ,直径达 3 c m,用 0 / 6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 发 性 下肢 深 静 脉 瓣膜 关 闭不全 的 诊 断及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体 会
瞿 中成 褚先 秋
1 .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贵州 遵义 5 6 3 0 0 3 ;2 .遵义医学 院第一附院 ,贵州 遵义 5 6 3 0 0 3
【 摘 要】 通过探讨 3 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例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 、辅 助检查 、手术治 疗方法 ,提高对原 发性下肢
损伤缝线行深静脉瓣膜修 补缝合术 。静 脉腔 内注入 稀释 1 0
多普勒复查示股静脉瓣关闭完善 ,无 血液返流 。 病例 3 ,男 ,1 5岁 ,因左下 肢肿 胀 、发 绀 、反复 溃疡 1 3年 ,加重 3月 ,于 2 0 0 4年 5月入 院。1 3年前 出现左下 肢 小腿肿胀 ,逐渐加 重 ,出现 发绀 ,静 脉迂 曲 ,皮肤颜 色变
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诊断进展

1 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概念及分类1.1 概念 Kistner1968年发现、1980年确认并将下肢静脉倒流性病变称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这个命名一直延续至今。
但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这个概念不够准确,提出应称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较为适宜。
这是因为前者表现的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即由于深静脉本身的因素而致血液倒流;而后者主要强调的是瓣膜关闭功能不全中的“关闭”问题。
经临床实践证明,引起下肢血液倒流性病变的因素,既可以是瓣膜本身,也可以是血管管壁扩张后引起瓣膜相对关闭不全,还可以是瓣膜和血管管壁的共同因素所致。
1.2 分类既往一般将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病变的病因分为Ⅰ: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Ⅱ:血栓形成完全再通后,瓣膜全遭破坏;Ⅲ:先天性瓣膜缺乏。
但有学者认为这种分法不全面,尤其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所以,有学者提出将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分为5种类型,Ⅰ:深静脉瓣膜脱垂;Ⅱ:静脉管壁扩张致瓣膜相对关闭不全;Ⅲ:瓣膜脱垂加管壁扩张;Ⅳ:先天性瓣膜发育不全(含先天性瓣膜缺乏症);Ⅴ: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瓣膜遭破坏。
2 病理解剖及血流动力学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方式与其他体静脉有所不同。
站立时血液本身的重力对回流的阻碍影响较大,易导致下肢远端静脉压增高和静脉瘀血。
下肢骨骼肌强有力的收缩,能产生足以克服血液本身的重力和静脉血管阻力的压力,而静脉瓣膜和交通支瓣膜的单向阀门作用,又能保证血液不致倒流回深静脉远心端和浅静脉内,两者共同作用将血液挤往近心端深静脉;而当骨骼肌松弛时,深静脉内血压降低,在深静脉瓣膜和交通支瓣膜的单向阀门作用配合下,深静脉远心端和浅静脉内的血液进入原来受骨骼肌压迫而萎陷的深静脉内,重新充盈后通过骨骼肌的再次收缩挤压,又将血液挤回心脏。
当瓣膜相对性功能不全或下垂拉长失去纤维弹性或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时可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多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后瓣膜被破坏所致。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
不全
医疗卫生是人类文明之一,
心脏病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脏病学基本概念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
不全
下肢深静脉瓣膜因先天发育不良、静脉炎症或栓塞后遗症所致瓣膜的破坏和泄漏,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独立病变。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相当高的发病率。
常见病因为先天性瓣膜发育缺陷、应力性撑扯和损坏、瓣膜结构变性和损伤等。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造成倒流性静脉高压和瘀血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往往还与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存。
本症常见于中年人。
临床表现除浅静脉曲张外,久站时可出现胀破性疼痛、肿胀、夜间小腿痉挛,下肢足靴区营养性病变,即皮肤脱屑、变薄或增厚、粗糙、色素沉着、湿疹样改变和溃疡等特征性症状。
静脉压和静脉回复时间测定、静脉造影、同位素静脉显像、静脉血流图、阻抗容积和光容积描记、血管多普勒超声波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自本世纪60年代Psathakis提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重建手术的新尝试以来,目前临床上沿用的瓣膜重建术式很多,应结合具体病情而选择。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需要做哪些检查?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鉴于浅静脉曲张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凡是表现为浅静脉曲张的病人,都应作深静脉瓣膜功能方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1.静脉造影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显示下列特点:深静脉全程通畅.明显扩张;瓣膜影模糊或消失,失去正常的竹节状形态而呈直简状;Valsalva屏气试验时,可见含有造影剂的静脉血自瓣膜近心端向瓣膜远侧逆流。
在下肢静脉逆行造影中,根据造影利向远侧逆流的范围,分为如下五级:O级,无造影剂向远侧泄漏;I 级,有造影剂逆流,不超过大腿近端;Ⅱ级,造影剂逆流不超过膝关节平面;Ⅲ级,造影剂逆流超过膝关节平面;Ⅳ级,造影剂向远侧逆流至小腿深静脉,甚至达踝部。
O级,示瓣膜关闭功能正常;I—Ⅱ级逆流,应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判断;Ⅲ一Ⅳ级,表示瓣膜关闭功能明显损害
2.无损伤血管检查如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和光电容积描记仪检查,也能诊断静脉有无逆流。
超声多普勒显像仪,可以观察瓣膜关闭活动及有无逆向血流。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应与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相鉴别,二者临床表现相似,但处理方法不尽相同。
3.静脉测压可间接地了解瓣膜功能,常作为筛选检查。
正常时,站立位足背浅静脉压力平均为12.0 kPa,活动后下降为5.9 kPa,停止活动后压力回升时间超过20秒。
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时,活动后压力平均为10.7kpa.压力回升时间缩短,一般在10秒左右。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瓣膜因素与治疗

VO . 9, , 1 1 No 3
下 肢 深 静 脉 功 能 不 全 的 瓣 膜 因素 与治 疗
董 集 生
( 河北 省医科大学第 一医院 , 河北
中 图分 类 号 : 5 36 R 4 .
石 家庄
0 03 ) 5 0 1
文 章 编 号 :0 8 6 2 20 )3 0 9—0 10 —6 9 (0 2 0 —0 0 2 流 性 疾 病 的 另 一 因素 在 某 些 病 例 中 , 张 静 脉 的 瓣 膜 一 曲
1 下肢 深静 脉 功能 不 全 的概 念
下 肢 慢 性 深 静 脉 功 能 不 全 的 一 个 重 要 病 理 变 化 就 是 静 脉返 流 。所 谓 静 脉 返 流 是 指 下 肢 静 脉 有 异 常 的血 液 倒 流 现 象 , 引 起 远 端 浅 深 静 脉 高 压 形 成 浅 静 脉 的 曲 线 、 肢 水 而 下
和 静 脉 造 影 证 实 返 流 率 为 7 % , a 17例 下 肢 静 脉 曲 张 2 Rj 4 u 返 流 率 为 6 %。 因 而 下 肢 静 脉 瓣 膜 功 能 不 全 是 浅 、 静 脉 9 深
和交通静脉三个 系统 整体 的改 变 , 是 P VI 而 D 是疾 病 的诊
断与治疗 的中心环节 。
用 增 强 , 现 为 下 肢 的 水 肿 、 素 沉 着 , 重 者 出 现 静 脉 性 表 色 严 溃疡 , 根本病变为 静脉返流所致 。 其
状加重 , 因而形成恶 性循 环 。大量 的 临床 资料 中下肢 静脉 曲张多数合并 P VI D 。中山 医大曾报 导 4 0例下 肢经 彩超 1
文献标识码 : A
下 肢 深 静 脉 功 能 不 全 为 常 见 的 周 围 血 管 疾 病 , 文 就 本
股总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股总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股总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也被称为深静脉衰竭,是指位于人体大腿股总静脉中的瓣膜无法正常关闭,导致血液逆流和瓣膜功能受损的病症。
股总静脉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的深静脉,负责将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
为了保证血液向上流动,深静脉内部的瓣膜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会打开和关闭,允许血液向上流动,并防止其逆流。
然而,当股总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瓣膜无法完全关闭,导致血液逆流,增加静脉内压力,使瓣膜受到额外的压力,最终导致瓣膜损坏。
股总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有多种,如先天性瓣膜异常、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症以及肥胖等。
此外,长时间站立、久坐不动、患有高血压、中年以上的女性以及一些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瓣膜功能不全的症状通常包括下肢深部的肿胀、疼痛、烧灼感、瘙痒感或沉重感。
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脚踝溃疡、色素沉着和皮肤变硬等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出现静脉曲张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诊断股总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一般需要通过医生的身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来进行。
医生可能会询问病史并进行实物检查,以确定病情。
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超声波检查、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或静脉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股总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方法主要包括保持合理的体重、采取适当的运动、穿着支撑性袜子或弹力绷带以及抬高腿部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轻下肢压力,提高血液循环,并帮助缓解症状。
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修复或替换受损的瓣膜。
股总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的深静脉系统疾病,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预防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个体可以通过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注意足部护理和定期体检等方式来减少患病的风险。
当发现任何与静脉系统相关的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解剖与生理特点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 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r a p pmrd iy e e vvi optc, I的概念由 K tr 1 8 ae m en PV) l n c ee D i e于 9 s n 6
年提 出, 与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相对应 ,
是近代静脉病学 中的重要发展之一 。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可以显示下肢静脉的全貌,
是定位诊 断的重要依据 。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中观
1 下肢静脉系统瓣膜解剖特征 11 静脉 . 瓣膜 由 两层内 皮细胞折叠而成, 内有弹力纤维, 大多 数为双叶瓣。虽然瓣膜形态、 数量、 分布的变异甚 多, 但有下述特征: ①外观, 瓣膜附着缘 静脉壁 较厚, 略呈苍白 瓣窦 色, 部位静脉壁较薄 呈蓝色 且膨出, 因
则起压力泵作用 。肌 关节泵 的上述功 能, 对维 持下
肢静脉的 正常循环起了 重要作用。 23 下肢静脉流速与体 . 位及活动的 关系 仅 2%。 0 如以 随 下胶 的 静脉流 平臣 速作为1 %( c/) 32 病理生理 0 2 s, . 0 m
立位时 仅 6% , 0a 步行 时 达 10 , 趾部 活动可 达 2% 足 1 %, 6 0 全足活 动时为 10 , 9% 足抬高 20 0时为 20 5 %,
(0 ) 1 对 静脉瓣膜数 明显 多于近侧深 静脉 , 、 隐 大 小
内占8.% 54 o
2 下肢静脉系统血流 动力学
下 统具有贮存血量、 肢静 脉系 提供向 心回流的 通 、 路 调节心脏流出 道及皮肤温度等多种功能。维 持 静脉血向 心回 流主 要因 素如下:
21 静脉瓣膜 紧密关闭 、 . 单向开放的血流导向功能
3 病 因与病理 生理 31 病因 . 静脉瓣膜 关闭不全 的确切病 因尚未阐明 , 但可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哪些诊断方法?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哪些诊断方法?一旦患上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就要及时的接受治疗,但是在治疗之前,患者是一定要进行正确的诊断,只有正确的诊断病情,才能准确制定治疗方案,那么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1、临床方法:具有历史悠久的临床检查技术,如病人取仰卧位,直立位观察腿部,加作屈氏试验及止血带试验,以估计疾病的范围,确定隐—股静脉和隐—腘静脉的瓣膜功能是有价值的,但与更科学的方法相比,用以估计膝以下穿通支功能不全,其可靠性较差。
触诊静脉时,令病人咳嗽,常发现有咳嗽冲击感,这证实从手指触诊部位到胸部的静脉有瓣膜闭锁不全,当在腿高位作静脉叩诊时,若在其低位产生可触及的冲击,则亦表明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的静脉有瓣膜闭锁不全。
2、止血带试验:抬高患肢排空静脉血,并用止血带结扎腿部,然后嘱咐病人站立,只有在浅、深静脉间穿通支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才会见到止血带以下的静脉迅速被充盈。
用一根或多根止血带,就可能检查出功能不全穿通支的大概情况。
3、热像图素:这种检查方法对于检查功能不全的穿道静脉,准确率达到60%~90%。
将肢体抬高,使静脉血流排空,用冷毛巾及电扇使皮肤冷却,然后用一止血带牢固地结扎于膝下,嘱咐病人运动小腿肌肉,使静脉充盈,此时在热像图上所见到一些热区可确定为功能不全的穿通静脉的位置。
4、荧光素试验:这种检查方法比较简单迅速,但没有热像图可靠。
有腿部肿胀、湿疹或溃疡时,该法也是不可靠的,因为增厚的皮肤会阻止荧光素扩散到表面。
这个方法和热像图用于大腿检查都不方便。
5、静脉造影:下肢静脉造影不仅可以了解静脉曲张阻塞的部位、程度,而且可以判断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为临床手术方法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以减少此病复发率。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例诊治体会

Experience of diagnosis prim ary deep venous valve insufi ciency in lower
lim b on 6 cases
ZHU Jins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imary deep venous valve insufficiency in lowe/limb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 treatment metho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iciency support.M 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012 years 1-5 month were 6 cas— es of our pr imar y deep venous valve insufi ciency in lower limb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information,to summar ize the exper ie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Results By color doppler check total screening to 6 patient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atients,for— warded to the hospital for further treatment:bank was deep vein retrograde imaging diagnosis of deep venous valve the function is not complete,including m level 4 cases, V level in 2 cases.The deep vein disc angioplasty treatment,6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Conclusions The screening out of the suspected primary deep venous valve insuficiency in lower limb patients do intraoperatie imaging of deep vein joint mer idians disc angioplasty treatment,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and avoid a second surgery patients to the adverse effects,and clinical prom otion. 【Key wordsl Primary deep venous valve insufficiency in lower limb;The deep vein retrograde imaging;Valve function reconstruc— tion;Varicose veins;Fem oral venous;Saphenous vein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最初症状主要是下肢肿胀不适,保守治疗可采用抬高患肢、局部按摩理疗和穿弹力袜等方法。
治疗用的弹力袜是根据人体下肢压力梯度特制的,此种弹力袜在踝部的压力控制在30~40mmHg,一般选用膝下长度即能达到很好的减轻肿胀的效果。
另外,应嘱咐病人避免长久站立,在休息时尽量搁腿而坐,睡眠时下肢也应适当抬高。
定期轻柔按摩患肢也有减轻下肢肿胀和疼痛的作用。
2)手术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原因很多,但导致的结果主要就是深静脉逆流。
Kistener认为,股浅静脉内最高位置的一对瓣膜是下肢深静脉中最坚韧的瓣膜,能承受近侧静脉主干中血柱的重力作用,并且能阻挡由股深静脉汇入股总静脉内的血液倒流,在保持下肢深静脉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方面作用巨大。
只要能够设法维持这一对瓣膜的单向开放功能,就能防止和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此外,犹如小腿静脉门户的腘静脉瓣膜,它担负着分段阻止血液逆流的作用。
如果没有腘静脉瓣膜的屏障作用,大量的返流血液将直接导致腓肠肌细胞受损。
因此,深静脉瓣膜成形手术的主要部位是股浅静脉的第一对瓣膜和腘静脉瓣膜,手术治疗目的就是恢复瓣膜功能,控制逆流。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直接瓣膜成形术、间接瓣膜成形术、瓣膜置换术和肌攀代瓣膜术等。
1. 直接瓣膜成形术直接瓣膜成形术于1968年由Kistiner首先提出。
其理论基础在于修复过于冗长折叠的瓣叶游离缘,回复原有的挺直状态,重建瓣膜的关闭功能。
直接瓣膜成形术需切开静脉,直视下修复瓣膜。
术中阻断静脉前应注射肝素(1mg/kg),Harvey实验证实瓣膜功能存有逆流后,沿静脉纵轴切开瓣膜的会合部,避免损伤游离的瓣叶。
用5-0 Prolene缝线在瓣膜会合部缝合脱垂的瓣叶游离缘,拉紧缝线后见瓣叶出现一定的张力,用肝素盐水冲洗后可见瓣叶张开呈现规则的弧形。
术后Kistiner建议用肝素抗凝2周,然后口服抗凝药2个月。
纵形切开静脉有时可能损伤瓣叶固着缘,为此 Raju和Frederick推荐采用在瓣膜缘上横形切开的手术方法。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超声诊断标准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超声诊断标准以下是关于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超声诊断标准的文章: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是指肢体深静脉中的瓣膜无法完全关闭,导致血液逆流和静脉曲张等症状。
超声诊断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肢深静脉瓣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超声诊断标准。
1. 瓣膜关闭时间(VCT):瓣膜关闭时间是指深静脉中瓣膜关闭的时间间隔。
正常情况下,瓣膜应该在肌肉收缩期内关闭,通常为0.5秒左右。
如果瓣膜关闭时间延长,超过1秒,表示瓣膜功能不全。
2. 瓣膜完全关闭时间(VCTT):瓣膜完全关闭时间是指瓣膜完全关闭所需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瓣膜应该在肌肉收缩期内完全关闭,通常为0.35秒左右。
如果瓣膜完全关闭时间延长,表示瓣膜功能不全。
3. 瓣膜不全程度(VRI):瓣膜不全程度是指瓣膜未能完全关闭的程度。
通常使用测量逆流时间来评估瓣膜不全程度,逆流时间越长,表示瓣膜不全程度越严重。
4. 逆流速度(VRV):逆流速度是指逆流血液通过瓣膜的速度。
逆流速度越大,表示逆流血液通过瓣膜的压力越大,瓣膜功能不全越严重。
5. 瓣膜形态:超声诊断还可以评估瓣膜的形态。
正常情况下,瓣膜应该呈弧形,完整无缺。
如果瓣膜出现增厚、增硬、变形等异常情况,表示瓣膜功能不全。
超声诊断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过程中,医生通常会使用多普勒技术来评估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
通过测量逆流时间、逆流速度和瓣膜形态等参数,可以准确评估瓣膜功能不全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总结起来,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瓣膜关闭时间、瓣膜完全关闭时间、瓣膜不全程度、逆流速度和瓣膜形态等参数。
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准确评估瓣膜功能不全的程度和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作为一种基础疗法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尤其是下肢溃疡病人有一定疗效,能减轻下肢酸胀和水肿并促进溃疡愈合。
早期病人和溃疡病人可适当卧床休息,避免久站,休息时抬高患肢。
在行走或站立时采用加压治疗降低下肢静脉高压。
此外,药物治疗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如七叶皂苷;改善血液流变学药物如己酮可可碱;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前列腺素E1等,对减轻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均有一定疗效。
2.手术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且具有下肢皮肤营养性改变者,以及有Ⅲ~Ⅳ级严重反流的下肢肿胀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对无胀痛且无皮肤营养性改变的病人,应慎行手术。
术前应明确静脉反流的程度并除外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目前手术方法较多,各有利弊,如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仍有较大疗效。
(1)静脉瓣膜修复术:1975年Kistner首先报道股浅静脉瓣膜修复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获得成功,该术式随即得到逐步推广并日益完善。
手术取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内侧纵切口或皮纹下斜切口。
显露股总、股浅和股深静脉的汇合处,股浅静脉最高一对瓣膜常位于其远端1~1.5cm处,测试证实反流后可行瓣膜修复。
瓣膜修复分腔内修复、腔外修复、血管镜辅助腔外修复和静脉壁修复等多种方法。
行腔内修复时需清楚辨别两瓣叶的会合处后再切开静脉壁。
切开静脉壁有3种方法:①Kistner切口:于瓣膜会合处向近、远端切开静脉壁各约3cm;②Raju切口:于瓣膜膨隆处近端至少2.5cm横行切开静脉壁;③Sottiurai切口:于瓣膜膨隆处近端行“T”形切开。
修复瓣膜时用7-0无损伤缝线自瓣叶会合处一侧上方1mm进针,于距会合处1mm的瓣叶游离缘穿过,再从瓣叶会合处另一侧上方1mm出针,最后于管壁外打结,每缝1针可使松弛的游离缘缩短2mm。
修复后的瓣膜应处于弧形半挺直状态(图3)。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护理常规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护理常规一定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姆膜功能不全:是指深静脉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液倒流,静脉压增加,管腔扩张,管壁变薄,使毛细血管充血,肢体处于长期水肿状态,持续深静陈高压和穿通支静脉关闭不全使深静脉血液逆流入浅静脉,引起大隐静脉维发性静脉曲张。
二.症状、体征(一)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肢小腿感觉沉重、酸胀、乏力。
(二)体征: 下肢浅静脉扩张、隆起和迂曲。
后期出现呈足靴区皮肤营养不良,皮肤色素沉着、湿疹和溃疡形成。
三.护理问题(一)活动无耐力与下肢静脉回流隐碍有关。
(二)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营养障碍、慢性溃疡有关。
(三)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与血流缓慢有关。
四.护理措施(一)非手术疗法1.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改善活动能力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2.体位与活动:避免久站久坐,抬高患肢约 30-40°,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3.预防或处理创面感染: 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颜色,观察是否有肿胀、渗出,局部有无红、肿、压痛等感染征象。
如果下肢有皮肤破损和溃疡等改变,应于术前尽量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创面继发感染。
4.指导患者有效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二)手术疗法1.术前护理(1)按非手术疗法护理。
(2)按血管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3)术前准备:禁食水,皮肤准备,药物试验,术中带药等。
2.术后护理(1)按血管外科术后常规护理。
(2)体位与活动:早期活动,病人卧床期间有效下肢踝泵运动;术后 24 小时可鼓励病人下地行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高纤维素饮食,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进食油煎油炸类食品及动物内脏脂肪、花生干果,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
(4)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皮温、皮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有无伤口及皮下渗血、伤后感染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五.健康教育(一) 去除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 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坐久站,双腿交叉,避免使用过紧的衣物;有计划减肥;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分级及治疗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为下肢沉重、小腿隐痛、易疲倦、水肿和出血等。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不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分为:
1.轻度:久站后下肢沉重不适,浅静脉扩张或曲张,踝部轻度浮肿。
2.中度:浅静脉明显曲张,伴有轻度皮肤色素沉着及皮下组织纤维化,下肢沉重感明显,踝部中度肿胀。
3.重度:短时间活动后就出现小腿胀痛或沉重感,浮肿明显并累及小腿浅静脉明显曲张,伴有广泛色素沉着、湿疹或溃疡(已愈合或活动期)。
下肢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一般治疗:超声或血管造影提示轻度返流者以及症状轻微者,可以考虑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穿医用弹力袜和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等治疗;
2.手术治疗:反流及症状较重者可考虑手术。
方法很多,可根据患者将情况选择:瓣膜修补、带瓣静脉段移植、静脉腔外成形(戴戒、环峰)、静脉段移位转流、瓣膜替代(半腱肌—股二头肌腱袢腘静脉代瓣)术等。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引发哪些并发症?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症状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症状类似,但是下肢静脉曲张是继发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常感下肢沉重、酸胀、走路易疲劳。
有的可伴有小腿肌肉痉挛。
在患肢,尤其小腿前内侧,浅静脉隆起、扩张、蜿蜒迂曲,甚至卷曲成团呈静脉瘤样改变,站立时非常明显。
病程较长者,小腿特别是踝部皮肤常有营养性改变,色素沉着、脱屑,甚至湿疹形成。
除了这些以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那么这些并发症都有哪些呢?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并发症:
1、血栓性浅静脉炎
曲张静脉内血流缓慢,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并伴有感染性静脉炎及曲张静脉周围炎,可用抗生素及局部热敷治疗。
炎症消退后,常遗有局部硬结与皮肤粘连。
症状消退后,应施行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
2、溃疡形成
踝上足靴区是离心较远而承受压力较高的部位,又有恒定的交通静脉,一旦瓣膜功能破坏后,瘀血加重,皮肤将发生退行性变化,容易继发蜂窝织炎,常有皮肤瘙痒和湿疹.破溃后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大都并发感染。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应该尽早就医治疗。
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
费用也不是很贵。
适当的吃些药物辅助治疗。
避免长时间久做或站立,适当活动对腿部血液的回流有很好的作用。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在患者被诊断出患有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之后,相信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都有哪些治疗方法,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的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方法:
1、带瓣膜静脉段移植术:适应于下行性静脉造影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Ⅲ—Ⅳ级或因瓣膜缺如或松弛过多无法作瓣膜成形术者。
在股浅静脉近侧植入一段带有正常瓣膜的静脉,替代失去功能的瓣膜,阻止血液倒流。
2、股静脉壁环形缩窄术(戴戒术):在正常情况下,瓣窦宽径大于非瓣窦部位静脉的宽径,因而利用缝线、组织片或人工血管补片包饶于静脉外,缩小其管径,恢复瓣窦与静脉的管径比例,瓣膜关闭功能随之恢复。
3、股浅静脉腔外瓣膜成形术:通过静脉壁的缝线,将两个瓣叶附着线形成的夹角,由钝角回复至正常的锐角,恢复闭合功能。
4、股浅静脉腔内瓣膜成形术:适用于较狭窄、瓣膜破坏不严重者。
通过缝线,将松弛的瓣膜游离缘予以缩短,恢复其正常的单向开放功能。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因

国内目前尚无对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发病率的详细报道。
根据Nicolaides1999年发表的流行病学报告显示,工业化国家中产业工人罹患此疾的比率约为4%,而整个人群的发病率接近2%。
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逆流。
以下各种因素造成的瓣膜病变均可导致静脉血液逆流。
1. 年龄瓣膜组织结构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发生一些退行性改变。
30岁以后,胶原组织逐渐替代瓣膜的间隙组织,而且由于瓣叶弹力层拉伸、增厚和扭曲,瓣膜缘会逐渐趋于平坦。
40岁以后,在紧靠瓣窦的远端静脉管壁内皮下层普遍会发生增生肥厚,其确切的病因不明,但可能与层流的反复冲击有关。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在静脉管壁内皮层会有一些多核细胞浸润。
在左髂总静脉出现的多核细胞可能与右髂动脉的骑跨损伤有关,但瓣膜出现多核细胞浸润则极为少见。
2. 瓣膜遗传性缺失深静脉瓣膜遗传性缺失比较罕见,临床上如果遇到十几岁就发生双下肢溃疡的病人,就应该考虑有先天性瓣膜缺失可能。
深静脉瓣膜缺失的病人有时还可伴有其他血管异常,如血管瘤和酒色痣等。
深静脉瓣膜缺失主要是依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内有时可出现几代深静脉瓣膜缺失病人。
3. 损伤机械性损伤可导致静脉管壁内皮细胞脱落,同样的现象也会发生在静脉瓣叶。
此外,酸性或碱性环境、低张或高张溶液,还有蛋白变性溶液都可能造成瓣膜内皮剥脱,引发瓣膜功能障碍。
4. 炎症心内膜炎病人有时可能发生静脉瓣膜炎,此时病理检查发现瓣膜有多核巨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同时瓣叶上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聚集,类似与赘生物生长,黏附的血栓也会对静脉瓣膜造成损害。
5. 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瓣膜游离缘长度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正常情况下,当瓣膜关闭时瓣膜游离缘应当挺直,并与相邻的瓣叶共同封闭整个静脉管腔,使瓣窦充满阻截的逆流血液。
但如果瓣膜边缘过长,瓣膜就会出现反折不能合拢而造成瓣膜功能不全。
Kistiner最早认识到这种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的现象,他认为瓣膜缘过长的原因可能与遗传、损伤和年龄等因素有关。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检查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一)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对检查下肢深静脉通畅度和深静脉瓣膜功能方面,很有帮助。
(二)光电容积描记仪检查可检测静脉通畅度、瓣膜功能和腓肠肌泵的功能等。
(三)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主要用于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度及瓣膜功能。
造影一般在胃肠检查床上进行,内踝上缘扎压脉带,足背静脉穿刺,注入造影剂,造影床头高脚底45°~60°,使造影剂充满股浅静脉以远的深静脉,然后取头低脚高15°,使造影剂快速到达髂静脉,并嘱患者做Vasalva动作,观察造影剂反流的情况,同时注意盆腔有无静脉侧枝显影,排除髂静脉梗阻导致的静脉功能不全。
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X线表现,主要有:①深静脉通畅,管腔明显扩大,呈直筒状,失去正常的竹节状形态。
②深静脉内瓣膜影存在但模糊不清、造影剂通过这些瓣膜向远侧倒流。
③整个静脉系统未见血栓形成遗留的病变。
(四)下肢静脉逆行造影可更清楚地观察造影剂逆流的情况,根据造影剂逆流的范围,分为5级:0级,造影剂无逆流;Ⅰ级,造影剂有逆流,不超过大腿近段;Ⅱ级,造影剂逆流不超过膝关节平面;Ⅲ级,造影剂逆流超过膝关节平面;Ⅳ级,造影剂逆流超过膝关节,达小腿深静脉,甚至踝部。
0级,示瓣膜功能正常,Ⅰ~Ⅱ级,瓣膜功能不全,需结合临床症状;Ⅲ~Ⅳ级,瓣膜功能明显损害。
(五)容积描记和下肢静脉造影可发现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但准确性不高。
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是定位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最准确的检查手段。
检查于手术前1天进行,病人取站立位,如发现交通静脉反流>0.3~0.5s即可确诊并用记号笔标记。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科普讲座PPT课件

什么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病因
该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 、静脉壁的结构性变化有关。
此外,长期静态站立或坐着、肥胖等因素也可能 增加风险。
什么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发病机制
静脉瓣膜的功能失常使得下肢血液回流受到阻碍 ,导致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评估。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遵循医嘱
如有医师建议的特定检查或治疗方案,应严格遵 循,以避免病情恶化。
定期复诊是监测病情的重要环节。
如何进行预防和管理?
如何进行预防和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体重,增加运动,避免长时间静态 站立或坐着。
可以考虑定期进行腿部锻炼,如散步或游泳 。
如何进行预防和管理? 穿着压缩袜
穿着专门设计的压缩袜可以帮助提高下肢血 液循环,减轻症状。
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压缩等级。
如何进行预防和管理?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 处理病情变化。
医生可能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方法有哪些? 保守治疗
包括改变生活方式、穿戴压缩袜等,可以有效缓 解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 成或皮肤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加重
如果发现腿部肿胀、疼痛等症状明显加重,尤其 是在长时间静止后,应尽快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病情。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筛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静脉健康检查,以便及早 发现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正常情况下下肢深静脉具有功能完好的瓣膜,这些瓣膜只允许静脉内血液向心脏流动,当静脉血反流时瓣膜会关闭而阻断血流。
所谓瓣膜功能不全就是瓣膜不能完全关闭,造成静脉血反流。
人类活动多数都保持直立状态,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能造成下肢静脉压持续增高,血管内液体外渗到组织肿,产生下肢水肿。
典型的特征是晨轻晚重,即清晨水肿减轻,晚间水肿加重。
其发病率较高,占下肢静脉性疾病的40%~50%。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不同,可分为:
1.轻度:久站后下肢沉重不适,浅静脉扩张或曲张,踝部轻度浮肿。
2.中度:浅静脉明显曲张,伴有轻度皮肤色素沉着及皮下组织纤维化,下肢沉重感明显,踝部中度肿胀。
3.重度:短时间活动后就出现小腿胀痛或沉重感,浮肿明显并累及小腿浅静脉明显曲张,伴有广泛色素沉着、湿疹或溃疡(已愈合或活动期)。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一般治疗:超声或血管造影提示轻度返流者以及症状轻微者,可以考虑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穿医用弹力袜和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等治疗;
2.手术治疗:反流及症状较重者可考虑手术。
方法很多,可根据患者将情况选择:瓣膜修补、带瓣静脉段移植、静脉腔外成形(戴戒、环峰)、静脉段移位转流、瓣膜替代(半腱肌—股二头肌腱袢腘静脉代瓣)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