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中生代末期,50%以上的 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盛极一时的恐龙全部灭绝。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
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 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 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 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
大量使用 矿物燃料 砍伐森林
植被
大气 co2 增多
气 温 升 高
气 冰川 候 融化 变 海水 暖 膨胀
海 平 面 上 升
淹 没 沿 海 低
大气


地貌
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
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跨湖桥文明的繁荣与湮灭
时代 裸子植物

两栖动物时 时代
代鱼类时代
陆上孢子 植物时代
海生无脊椎 海生藻类 动物时代
动物孕育萌芽 时代
原始生命体
无脊椎动物Leabharlann 放射虫珊瑚海葵
海星
鱼类
两栖类动物
两栖爬行动物
两栖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人类的出现:起源于森林古猿
海藻
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
柏树
银杉水杉
番茄
桃子
杏子
葡萄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概述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在长期的 演化历史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内任 何一个要素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 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以前
生命出现 以后

3.1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3.1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活动:读P66页内容,生命出现以前和以后的环境演化有何不同?
环 境 演 化
生命出现前: 化学演化(无机演化)
生命出现后: 生物演化(有机演化)
活动:读下图图,归纳生物进化规律。
石炭纪 古生代 泥盆纪 志留纪 侏 罗 纪 生 代 二叠纪 三叠纪
新 生 代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灵长 类,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本时代,地球上海 陆与地形与现代接近。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读P68页,地质历史上两次最 重要的生物灭绝时期是?
►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 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 的原始鱼类和两栖类全部灭绝。 ►中生代末期,50%以上的海 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盛极 一时的恐龙全部灭绝。
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 属啮[niè]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 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读P68页,请你谈谈人与环境是什么关系。
产物

适应、改造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P69页,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资源 的大规模开发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__________ 显著变化 利用,使地理环境发生 __________. 有利影响 , ►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___________ 不利影响 也有____________. 活动:请你举出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 响的例子。
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 素变化与环 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 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 理环境 的整体 性与差 异性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是第三章的第一节课的内容,它既是前面所学的各要素的综合归纳,又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2、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就是讲了两方面:一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学生对第二方面的知识可通过平时对生活上的感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较容易接受,但第一方面比较抽象,学生既没有亲身体验过,又没有实在的生物化石供学生观用,学习起来较困难。

因此在学习这课时,我主要是按照生物进化、灭绝的时间顺序,通过一种探究式教案法让学生来学习。

3、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与人类的发展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学生分析人类活动的现状、预测人类的发展趋向,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二、教案目标:
1、让学生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绝。

2、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生产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三、教案策略:
1、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案方法是探究式学习法、讨论法,通过各种探究活动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会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同时进行自我探究的形式,学会自然地接受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2、运用多媒体手段,课前充分地作好课件,让学生在课前积极准备好预习的工作,并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通过实际生活的体验看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反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海藻
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
世界第一活化石--银杏 和 恐 龙 同 岁 的 植 物
柏树
银杉水杉
番茄
桃子
杏子
葡萄 被子植物
西瓜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全球环境变迁——包含了气候变迁、陆地和海洋 生物及生产力的变化、大气中化学成分的改变、 水资源变化及生态系统的改变。
(2)土地利用和土地退化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 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3)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
(4)环境污染
三、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一)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 (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 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
(三)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
生物灭绝
❖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1)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
物灭绝和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 栖类全部灭绝 (2)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50%以上无脊 椎动物灭绝
试思考生物灭绝的原因……
恐龙灭绝原因
陨星碰撞论
气候变迁论
大陆漂移论
假说
超新星爆发论
物种斗争论
造山运动论
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海地岛 沟齿鼠
双峰骆驼
长喙针 鼹鼠
苏门答 腊犀牛
古巴沟 齿鼠
苏门答腊兔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人类区别于其他要素最显著特点:有意识适应 和 改造自然。
2.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 (2)土地利用和土地退化 (3)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 (4)环境污染

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 湘教版必修1
精品课件
岩浆岩
重冷
融却
再 生
凝 固
岩浆
沉积岩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精品课件
变质岩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对吗?
精品课件
讨论探究: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精品课件
课堂精练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 若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海洋水、大气水、
地表水 和地下水中的一种,则①②③④
依次表示
3、危害:
氮等酸性气体。
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 死亡;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3)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4)危及人体健康。
4、防治: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 开发与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
精品课件
世界三大酸雨区:北欧;北美东部、中国江南
C、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2)破坏生态环境 和工农业生产
3、措施:
A、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减少渔业产量,
C、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全球合作保护
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精品课件
1、概念: pH值小于5.6的雨水。
2、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
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
变 暖
海水 膨胀
面 上 升
淹 没 沿 海 低

大气

地貌
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
精品课件
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为什么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原因:
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 ,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课件

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课件

阅读教材P66~67,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 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为什么具有重 要意义?
因为它们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 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 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的 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
阅读教材P66~67,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生物出现前: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生物出现前: 化学演化(无机演化)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生物出现前: 化学演化(无机演化) 生物出现后:
生物进 化过程
早期: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如三叶虫、珊瑚
环境变 迁状况
2、古生代的生物进化和环境演变各 有什么特点?
生物进 化过程
早期: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如三叶虫、珊瑚
中期: 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
环境变 迁状况
2、古生代的生物进化和环境演变各 有什么特点?
生物进 化过程
早期: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如三叶虫、珊瑚
新生代是最新的一个代,又分为第三 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第四纪出现了人 类,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P67活动题:
地球生物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由海洋到陆地的演化过程。
⑤人类时代
②被子植物
⑥哺乳动物时代 时代
①爬行动物时代 ③裸子植物时 代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长江里没有找到白暨豚

高中地理必修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高中地理必修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两幅漫画各反映了什么?
现代“女娲”补天
全球变暖
臭氧层空洞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孕育

改造
活动:请你谈谈人与环境是什么关系。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造成自然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
►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 不利的方面。
太古代 • • • • • • • 海陆分布: 小块陆地散布海洋中 地壳运动: 火山活动频繁 生物进化: 最低等原始生命体 矿产:铁
34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
元古代
海陆分布:大部分为海洋,陆地面积增大 地壳运动:剧烈 生物进化:浮游动物;藻类植物
古生代
• 海陆分布:亚欧、北美大陆雏 形基本形成 • 地壳运动:升降剧烈 • 动物进化: • 早—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 中—脊椎动物(鱼类) 晚—两栖类 • 植物进化:蕨类植座
完成课本第67页活动题
动物界 植物界
爬行动物时代 鱼类时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
1 2
3 4 5
1
2
陆上孢子植物时代
被子植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海生藻类时代
人类时代
3
4
6 7
哺乳动物时代
两栖动物时代
代 新生代 中生代
纪 第四纪 第三纪 白垩纪
距今年代(亿年) 0.03~0.02 0.7 1.4
酸雨
酸性气体增多 燃烧矿物燃料排 放出二氧化硫、 氧化氮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遵循 自然规律 人类活动违背 自然规律
人地和谐
人地矛盾
课堂练习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知识点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生命出现以前——化学演化以后——生物演化环境演化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

【思考】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些生物灭绝了,它们的灭绝说明了什么?提示:在环境演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导致了某些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生物灭绝说明了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图表导读]读教材图3-1,思考下列问题。

(1)地球环境演化经历了哪些地质年代?提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此时哪类植被比较繁盛?提示:恐龙生活在中生代。

此时裸子植物繁盛。

(3)生物的演化规律是什么?提示:由低级向高级,由海洋向陆地,由简单向复杂方向演化。

材料一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

下面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

(1)结合材料探究:①根据表格内容写出植物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②说明表格中A、B所示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内容。

③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

材料二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生物进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另一方面,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

(2)结合材料探究:①以动物为例,说明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生物。

②推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如何引起环境变化的。

③除小行星撞击地球外,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还有哪些?提示:(1)①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海生藻类
动物孕育萌芽 时代
原始生命体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
大量使用 矿物燃料 砍伐森林
植被
大气 co2 增多
气气 温候 升变 高暖
大气
冰川 融化
海 平 面
淹 没 沿
海水 上 海
膨胀 升 低
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貌
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 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课标内容: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课标解读:
1、能以生物或土壤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联系实际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生物出现前: 化学演化(无机演化)
生物出现后: 生物演化(有机演化)
活动:生物演化历程(填表)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农业活动 工业活动 工程建设
人类时代 被子植物
哺乳动物时代 时代
爬行动物时 代
裸子植物
时代 两栖动物时

陆上孢子
鱼类时代 植物时代
海生无脊椎 动物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2、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教材P68-69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 气温已上升
0.6~0.9℃ 思考:为什么全 球气温会升高?
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
大量使用 矿物燃料
砍伐森林 冰川 融化 海水 膨胀 海 平 面 上 升

大气 co2 增多
气 温 升 高
二、2、读图“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将生物发展的 主要事件序号填入表内。
5
6
1
2
3
7
2
3
1
4 4
原始生命体
教材P67
1气候变迁说
2物种斗争说
3大陆漂移说
4地磁变化说
5被子植物中毒说
6酸雨说
教材P68
三、1、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 绝时期有哪些物种灭绝? 2、结合课本P68活动材料,分析生物灭绝的原因。
预习要点
1.自然地理环境
即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大气圈、 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 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土壤、地貌、生物、气候、水文等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和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 环境变迁
预习要点
1.自然地理环境
即地球表层。是指岩石圈、大气圈、 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 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 和演变中的作用。 2、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读图“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回答: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主要有那些? 2、举例说明某一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地图册P40
二、1、读图“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了解地球发展 史的五个地质年代。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教材P66-67
二、2、读图“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将生物发展的 主要事件序号填入表内。
原始生命体
教材P67
代 新生代 中生代
纪 第四纪 第三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距今年代(亿年) 0.03~0.02 0.7 1.4 1.95 2.5
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界 人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裸子植物 植物界 被子植物
古生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2.85
3.3 4.0 4.4 5.2 6.0 25
两栖动物
鱼类 孢子植物 (蕨类植物)
海生无脊椎 动物
动物孕育、 萌芽发展阶 段 海生藻类
元古代
太古代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38 46 最原始低等生物产生
气 候 变 暖
淹 没 沿 海 低 地
地貌
植 被
大 气
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
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思考: 1、 原因; 2、危害; 3、措施。
1、原因: 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 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2、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 (2)破坏生态环境和工农业生产 3、措施: 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思考: 1、 概念; 2、原因; 3、危害; 4、措施。
1、原因: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 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2、危害:(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3)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4)危害人体健康 3、措施: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研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
1.(1)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 动物灭绝和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 类全部灭绝 (2)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50%以上无脊 椎动物灭绝
2.环境变迁
教材P68
课堂练习
导学案P46 例1
例1 图3­1­3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发展史的五个 地质年代,图中数字代表距今年份,单位:亿年。据此 回答(1)~(2)题。 (1)关于这五个地质年代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元古代 B.②表示太古代 C.③表示中生代 D.⑤表示新生代 (2)出现银杏、松树等高大乔木 的时期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