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有Na、Mg、Al、Fe、Cu五种金属,若两两混合,取混合物15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完全溶解,产生标准状况下H2 11.2 L,求此混合物的组合方式最多有( )A. 6种B. 5种C. 4种D. 3种2.焰火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有关。
下列有关“焰色试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烟花呈现的艳丽色彩是由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单质的燃烧呈现出来的B. 做焰色反应实验只能用铂丝蘸取溶液在外焰上灼烧C. 碳酸钾在酒精灯上灼烧时能直接观察到紫色火焰D. NaCl与Na2SO4灼烧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3.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 ℃和80 ℃]。
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过滤 B. 溶液C的主要成分是Na2SO4C. 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Cu(OH)2D. 该生产流程所得的主要产品是Ag和CuAlO24.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A. 硫酸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氧化钙5.氨碱法(索氏)和联合制碱法(侯氏)是两大重要的工业制碱法,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 AB. BC. CD. D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 Na2CO3→NaOHB. CaCO3→Ca(OH)2C. NaNO3→NaClD. FeSO4→CuSO47.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金属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大,熔点高B. 金属钠硬度小,很容易用小刀切割成小块C. 在空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白色固体D. 将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迅速反应,产生红色固体8.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制备,正确的操作是()A. 将FeCl3 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B. 将FeCl3 溶液滴入热水中,得到黄色液体即可C. 将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红褐色液体即可D. 将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9.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 仅①②B. 仅①②③C. 仅①④⑤D. 仅④⑤10.有关Na2O2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淡黄色固体B. 可以作供氧剂C. 应密封保存D.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1.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将铝投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2mol的电子发生了转移,则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 )A.1/3mol B.1mol C.2mol D.2/3mol2.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无焰色反应B.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有焰色反应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为紫色D.每次焰色反应实验后都要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并灼烧3.现有两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用下列试剂或方法能将两者区分的是 ( )①Ca(OH)2②盐酸③CaCl2④NaOH⑤加热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⑤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 CO2至过量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③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 CO2至过量④向 AlCl3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至过量⑤向 CaCl2溶液中通入 CO2至过量A.①③⑤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⑤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用量筒量收5.0 mL 浓硫酸,并直接加水稀释C.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 D.用KSCN溶液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6.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它携带中国第一艘月球车,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嫦娥三号中使用了大量合金。
下列有关金属或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属于合金B.合金的化学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C.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低D.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7.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2.3% B.等于3.9% C.等于4% D.大于4%8.节日焰火表演,精彩纷呈,让人惊叹不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1 / 9《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加入的A 是NaHCO 3溶液,则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HCO 3-=Al(OH)3↓+3CO 2↑,溶液的pH 增大B .若加入的B 是NaHCO 3溶液,则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4- + HCO 3-=Al(OH)3↓+CO 32-+H 2O ,溶液的pH 减小C .向AlCl 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OH)3固体,一段时间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将增加D .若加入的A 是氨水、NaOH 溶液或CH 3COONa 溶液等;或加入的B 是NH 4HCO 3溶液、NH 4Cl 溶液或通入SO 2、CO 2气体等,均可析出Al(OH)3沉淀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少量的 Na 可保存在 CCl 4 液体中B .酒精灯在用完以后,可用嘴吹灭C .稀释浓硫酸,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D .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都要用到玻璃棒,且作用相同3.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点性质中的( )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②钠的熔点较低 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 ④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将一定量的钠和铝的混合粉末投入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后,得到20 mL 氢氧根离子为1 mol·L -1的溶液。
然后再向其中加入1 mol·L -1的盐酸,到沉淀最大时消耗盐酸40 mL ,则混合粉末中钠的物质的量是A .0.01 molB .0.02 molC .0.03 molD .0.04 mol5.下列体系中,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NH、K+、Cl-、HCOB.常温,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的溶液:Fe2+、Mg2+、SO、NO C.使酚酞试剂显红色的溶液:Na+、Ba2+、NO、[Al(OH)4]-D.加入Al能产生H2的溶液:K+、NH、CH3COO-、Cl-6.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A.A B.B C.C D.D7.对于下列性质的比较,Na2CO3小于NaHCO3的是A.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B.热稳定性C.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快慢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碱性8.下列氯化物中,不能通过单质之间直接制取的是()A.3AlCl B.3FeCl C.2FeCl D.2CuCl9.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膨松剂,因为它①热稳定性差②增加甜味③产生二氧化碳④提供钠离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 (1)

《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②③①④D .③②④①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AB .BC .CD .D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A .碳酸钙B .氯化铜C .碳酸氢钠D .金属铝4.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 .MgO 和Al 2O 3在工业上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也可用于电解法冶炼Mg 、AlC .医疗上用的“钡餐”其成分是碳酸钡,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D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5.下列物质,不能通过一步化合反应实现的是( )A .2Cu OH ()B .2FeClC .34Fe OD .4SiCl6.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则产物不同D .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可观察到大量的红色固体物质生成8.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A .2Al 2O 3(熔融)4Al+3O 2↑ B .2Ag 2O 4Ag+O 2↑ C .Fe 2O 3+3CO 2Fe+3CO 2 D .2MgO(熔融)2Mg+O 2↑ 9.Na 2O 2是一种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当Na 2O 2与CO 2发生反应并且有氧气生成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O 2一定是氧化剂B .当有1 mol O 2生成时转移电子4 molC .O 2一定是氧化产物D .Na 2O 2不可能发生还原反应10.下列实验操作所得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11.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在加热条件下将24g CuO、Fe2O3的混合物与充足的CO完全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40g。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全章课时练习+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基础巩固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A.NaOHB.Na2OC.Na2O2D.Na2CO3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钠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B.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C.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3(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改编)Na呈银白色,质软而有延展性。
关于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活泼B.可保存于水中C.可保存于空气中D.氧化性很强4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作还原剂B.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作氧化剂C.钠原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而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所以钠的还原性比铝的弱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解析金属元素没有负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能失电子,作还原剂,A正确;H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作还原剂,如H2+CuO Cu+H2O,B错误;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失去电子的能力,而不在于失去电子的多少,C错误;金属汞在常温下为液体,D错误。
5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但是不能剧烈燃烧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O、Si、Al、Fe,Al属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不正确。
Al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由于Al2O3熔点很高,形成氧化膜袋,既隔离空气不发生燃烧,又“兜”住熔化的Al不滴落。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刚切开的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2)表面附有氧化膜的铝片与盐酸反应:,;(3)红热的铁丝在O2中燃烧:。
切开的钠表面变暗是因生成Na2O所致;(2)铝片投入盐酸中,先是表面的Al2O3与盐酸反应,然后是Al与盐酸反应;(3)铁燃烧时生成Fe3O4。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班级小组姓名层次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寄语: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一、选择题A级1. 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 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A级2. 关于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 因为是金属所以密度比水大B. 断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C. 质软、可以用刀切D. 钠的熔点较低,与水反应时熔成小球B级3. 将一小粒钠投入氯化铜溶液中,反应停止后,观察现象是()A. 有蓝色沉淀B. 有蓝色沉淀和气体产生C. 有气体产生,无沉淀生成D. 无沉淀和有气体产生A级4. 取一小块钠在坩埚中加热,看到的现象依次是()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黄色②燃烧得到白色固体③金属钠熔化④产物是浅黄色的固体物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①④D. ②③④B级5. 除去CO2气体混有的少量HCl,最好将混合气体通过()A.烧碱溶液B.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C.碳酸钠溶液D.浓硫酸B级6. 下列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无影响是()A.Na2O2与CO2B.Na与O2C.NaOH与CO2D.C与O2A级7. 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溶性Na2CO3 < NaHCO3B. 二者都能与酸反应生成CO2C. 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D. 二者在相同条件下可相互转化B级8. 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A.NaHCO3B.NH4Cl C.BaCl2D.FeCl3B级9. 有关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表现的性质B. 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C. 焰色反应看到黄色火焰并不能确定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D.洗涤焰色反应中用到的铂丝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A级10. 铝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A.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B.铝性质不活泼C.铝表面能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铝耐酸耐碱A级11. 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 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 A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D. Al(OH)3既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A级12. 某地村民饮用井水,但暴雨过后井水混浊,无法饮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A.Cu2+B.K+C.Na+D.Ba2+2.在某些食品包装盒内常有一小包灰黑色粉末。
将该粉末溶于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关于该粉末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Fe元素B.一定含有Mg元素C.一定禽含有Cu元素D.一定含有Al元素3.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铝在常温下不会被氧气氧化B.氧化铝可用于冶炼金属铝C.氢氧化铝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D.明矾可用于饮用水消毒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B.将Na、Na2O和Na2O2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均会有气体产生C.Na、Na2O和Na2O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D.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5.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H2SiO3SiO2SiCl4B.浓HCl Cl2漂白粉C.Fe Fe2O3FeCl3D.Mg(OH)2MgCl2(aq)无水MgCl26.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是苏打B.A着火可用沙子灭火C.A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到D D.B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7.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在常温下的颜色为白色 B.阴阳离子之比为1:1C.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作氧化剂,水作还原剂 D.1mol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9.类推的思维方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思维方法,但所得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已知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①活性炭②过氧化钠③氯水④二氧化硫⑤臭氧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氮原子数为N AB.5.6gFe与足量的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数为0.2N AC.0.1mol Na2S固体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0.2N AD.18g 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12.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是大量使用的灭火剂,但着火的镁条在CO2中继续燃烧说明它也可以助燃B.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熔点也相当高,刚玉坩埚可用于熔融碳酸钾C.水滴石穿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13.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酸的水溶液呈酸性,故酸性水溶液一定是酸的水溶液B.Fe3O4可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C.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可以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D.第2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F>H2O>NH3;则第3周期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HCl>H2S>PH3二、填空题14.有下列物质①过氧化钠、②氧化铝、③硅、④二氧化硅。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纯铁不容易生锈②镁着火可用干冰灭火③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KSCN溶液可以检验Fe3+A.①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2.加热10.0 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9 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32% C.58% D.84%3.将5.6g CO和0.4g H2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使生成的CO2和水蒸气通过过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变化量是()A.减少了6.0 g B.增加了6.0 g C.增加了5.2 g D.减少了5.2 g4.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选用铁粉B.固体 1 中一定含有 SiO2,控制 pH 是为了使 Al3+转化为 Al(OH)3,进入固体 2C.从溶液 2 得到 FeSO4·7H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 1 中直接加 NaOH 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 FeSO4·7H2O5.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中的一种。
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氯化钾溶液 B.甲一定是氢氧化钡溶液C .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D .丁只能是硝酸 6.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利用装置①可制备氢氧化亚铁并长时间观察其颜色B .装置②中X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HCl 气体,并防止倒吸C .装置③验证Na 2CO 3和NaHCO 3两种固体的热稳定性D .通过④的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7.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 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加入盐酸后有气体生成的是()A .+2+-23Na Cu Cl CO -、、、B .+2+-3Na Ca Cl HCO -、、、 C .2+3+-3Ca Al Cl NO -、、、D .+3+2-4K Al SO Cl -、、、8.下列粒子半轻之比大于1的是( )A .r(Al)/r(Na)B .r(C)/r(Si)C .r(F -)/r(Mg 2+)D .r(Fe 2+)/r(Fe) 9.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1120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 沉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NO 2的体积分数是80%B .该浓硝酸中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C .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D .得到2.54g 沉淀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是600mL 10.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AlB .Fe 2O 3C .Ca(HCO 3)2D .Al(OH)311.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 2SO 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 .NaHCO 3B .Na 2CO 3C .FeSO 4D .NaCl 1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制氯气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B .制少量氧化钠时,将钠置于纯氧中燃烧C .制二氧化硫时,用浓硫酸干燥气体D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一定质量氢氧化钠固体放人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线1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向容量瓶专业液体B .放出碘的苯溶液C .钾的焰色反应D .定容14.甲、乙、丙、丁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丁为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乙的溶液一定为3FeClB .若通常情况下甲、乙、丙、丁都是气体,且乙和丁为空气的主要成分,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224NH 5O4NO 6H O ++催化剂C .若甲、乙、丙的溶液显碱性,则丙可能可以作为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D .若丁为化合物,且为氯碱工业的重要产品,则甲一定为含3Al +的盐 二、实验题15.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除去杂质(括号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Cl2B.CO2(HCl):通过饱和Na2CO3溶液洗气后干燥C.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CO2气体D.CO(CO2):通过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过量Na2O2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最终呈蓝色B.1 mol Na2O2与足量H2O完全反应,转移2 mol电子C.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D.用稀盐酸可以鉴别NaHCO3溶液与Na2CO3溶液3.对下列各种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判断合理的是A.向无色溶液中加氯水变橙色,溶液中可能含: SO42-、Br-、OH-、Ba2+B.25℃时在水电离出的c(H+)=1.0×10-11mol/L的溶液中可能含:Mg2+、Cu2+、SO42-、NO3-C.某溶液,加铝粉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可能含:K+、Na+、H+、NO3-D.在c(Fe3+)=1.0 mol/L的溶液中可能含:K+、Na+、SCN-、HCO3-4.将Cu片放入0.1mol/L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溶液中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2 B.3:4 C.3:5 D.4:35.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航天飞机用钢铁作防护片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碳合金C.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元素,烧制后可使陶瓷的颜色丰富多彩D.研发新型储氢合金材料将为氢气作为能源的实际应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6.对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B.Fe(OH)2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C.Fe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D.Fe2O3与Al可发生铝热反应7.下列实验中所有可能失败的是①为检验RX是碘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加AgNO3溶液②为检验Fe(NO3)2样品是否变质取少量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样品已变质③用锌和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④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加人试剂的顺序为:先加入浓硝酸,再滴加苯,最后滴加浓硫酸⑤用苯和溴水在FeBr3催化下可制得溴苯A.①②③④⑤B.①④C.②③④D.③⑤8.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a+ B.Mg2+ C.S2- D.HCO3-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AB.BC.CD.D10.5.4 g铝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A.6.72 L B.4.48 L C.2.24 L D.1.12 L 11.下列有关金属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酸性环境下,钢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B.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C.钢铁交接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D.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性阳极的阴极保护法12.不能用热分解法制得的金属是()①Fe②Ag③Mg④Hg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二、实验题1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现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碱石灰是生石灰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常见的氢化物有两种,且常温下均为液体,Z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高正价为+7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Z与TiCl4溶液反应制备单质TiB.X与W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C.X和Y单质晶体类型不可能相同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 > X2.对于下列事实的相应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钠至熔化后,停止加热并通入氯气,钠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棉花球处发生的离子反应是Cl2+H2O = H++Cl-+HClOB.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小颗粒C.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可在棉花球右侧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4.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SCN-、Br-可以大量共存B.和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H2S==FeS+2H+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4SO+Ba2++3OH-==Fe(OH)3↓+BaSO4↓D.1L 0.1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 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2O 2B.Mg在空气中燃烧,其生成物只有MgO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D.铝、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生成对应的氧化物6.科学的实验方法为我们探索物质世界提供了金钥匙。
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B.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C.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以检验钠离子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溶液的pH 7.下列有关铁、铝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铝的都属于轻金属B.生铁的硬度和熔点都比纯铁高C.铁、铝的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都属于有色金属D.金属形成合金后通常具有更多优良性能,所以用途更广泛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含碳量越低,钢铁的性能越好B.纯净的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料C.燃放烟花呈现出多种颜色是由于烟花中添加了Na、Cu、Fe、Pt等金属的单质D.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一定全部是金属元素9.将一定量的CO2溶于100 mL的0.4 mol·L-1KOH溶液。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章末综合测验含答案解析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Na2O2B.Al2O3C.CO2D.Na2O2.(2020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铁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的氧化物通常状况下都是有色固体B.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它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同时存在Fe2+和Fe3+C.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因此氧化铁俗称为铁锈D.工业上常使用铁的氧化物做原料冶炼铁,如氧化铁是红棕色,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的,A项正确;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它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同时存在Fe2+和Fe3+,B项正确;Fe2O3俗称铁红,C错误;工业上常使用铁的氧化物做原料用一氧化碳冶炼铁,D项正确。
3.以下转化过程不可以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的是()A.Fe→FeCl3B.Fe→FeCl2C.Fe2O3→Fe(OH)3D.Fe(OH)2→Fe(OH)3项,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能一步化合实现,所以不符合题意;B项,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能一步化合实现,所以不符合题意;C项,氧化铁不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得到氢氧化铁,故不能一步化合实现,所以符合题意;D项,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所以不符合题意。
4.(2020吉林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有关铁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为了暂时妥善保存硫酸亚铁溶液,常加入少量的铁粉B.某溶液若加入KSCN溶液,无变化,但通入Cl2后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C.欲检验FeSO4溶液是否全部变质,可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紫红色是否褪去D.将适量铁粉放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的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解析铁粉有还原性,可以防止Fe2+被氧气氧化,A项正确;Fe3+可以与KSCN反应得到红色物质,若加入KSCN溶液,一开始无变化,加入氧化剂后溶液变红,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2+,B项正确;Fe2+有还原性,若溶液中还有Fe2+残余,则可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还原褪色,C项正确;根据Fe+2Fe3+3Fe2+可以看出,若反应后Fe2+和Fe3+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项错误。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1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铁与铁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C.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D.纯铁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铁合金【解析】铁合金中含有铁单质,能与盐酸反应,A项错;加热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B项正确;不锈钢中还含有碳元素,C项错;合金的硬度和强度比纯金属的高,D项错。
【答案】 B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解析】铝因易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耐腐蚀,我们日常用的铝制品常采用特殊工艺将氧化膜变厚,保护作用更好,并不是铝不活泼。
【答案】 C3.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 ②Na2O2③NaCl④Na2CO3溶液⑤NaOH⑥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A.①④B.②③C.③⑥ D.⑤⑥【解析】①Na2O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②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③NaCl 不能与CO2反应;④Na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⑤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⑥NaHCO3不能与CO2反应。
【答案】 C4.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2-3存在C.用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是不能一次鉴别开的【解析】A项也可能含Fe2+;B项可能含有HCO-3;D项Mg(OH)2为白色沉淀,Cu(OH)2为蓝色沉淀,Fe(OH)2先是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Na+与OH-无现象,故可一次鉴别。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第三章《金属及化合物》检测题(含答案)1 / 7《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题一、单选题1.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加热 A.S(s) o ()SO(g)HSQ(aq) 02(g )H 2Q (1) 加热 B. SiQ 2H 2SiQ 3 (aq) NapSiQ s H 2Q NaQH aq 加热 饱和石灰水 C. NaHCQs) 加热 N Q CQ S )NaQH(aq) 催化剂、加热D. NH(g) Q ()NQ(g) HNQaq) Q 2(g ) H 2Q (1)2. 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 某溶液试样中加入MgC 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过量 NaQH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该 溶液试样中存在HCQB •取某固体试样加水后的上层清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钻玻璃看到紫色火焰,则该固体 试样中存在K +C. 某溶液试样中加入稀HNQ 酸化Ba(NQ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该试样中存在 SQ 2-D. 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稀硫酸,滴加 KSCN 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该固体试样中存在 Fe 3+ 3.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互滴时,所产生的现象相同的是 ()A. AlCl 3 和 NaQH B . NaCQ 和 HCl C . NaHC 3和 HCl D.氨水和 AgNQ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8 |8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 NaQ 2 加入 HQ 中的离子方程为:2N Q Q + 2H 2 Q ===4Na + 4QH _ + Q TB. 溶液中通入大量的CQ 后,溶液中的Na'、CIQ _、CHCQ O HC0仍能大量存在C. 现向KCwQ 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变为黄色,证明溶液中存在着平衡:Cr 2C 72_+F 2Q =2CrQ 42_ +2IHD. 由于NaHC3:能亡与碱反应,因此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5. Na Al 、Fe 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性质不属于金属的物理通性的是(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化学反应易失电子2.下列关于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CCl4不可燃,故少量的Na可保存在CCl4液体中B.金属铝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故铝是两性金属C.明矾为金属铝的化合物,可用作净水剂D.纯铁易被腐蚀,但生铁中含碳元素,其抗蚀能力增强3.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和Na2SO4B.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溶液、AlCl3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D.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氧化铝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氧化铁可用作红色颜料D.铁制容器可盛装烧碱溶液5.以下方法中,用来鉴别稀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最好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加热C.滴加稀盐酸D.加CaCl2溶液6.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后变成碳酸钠C.钠与水反应时,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7.某溶液里加入过量氨水或烧碱溶液都有沉淀生成,若加入铁粉或铜粉,溶液的质量都增加,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阳离子是下列中的( )A.Al3+B.Fe2+ C.Mg2+ D.Fe3+8.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A.1∶1 B.3∶4 C.2∶3 D.4∶39.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10A.实验①中铁钉只作还原剂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D.向Al(OH)3沉淀中滴加盐酸:Al(OH)3+3H+===Al3++3H2O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除了特殊标记的分数外其余题每空3分,共52分)13.(10分)钠、铝、铁是三种重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1)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________(填“强”或“弱”)。
(1分)(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序号)。
a.钠沉到水底b.钠熔成小球c.小球四处游动(3)Fe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1分)将该产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请回答:a.若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变成________色。
(2分)b.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3分)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3)写出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3分)将铁粉、铜粉、FeCl3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
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的离子是________;铜单质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存在。
(2)若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的离子为________;铜单质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存在。
(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的单质是____________,Fe2+_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可能”)存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检测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答案 D解析金属的物理通性包括:金属光泽、导电、导热、良好的延展性。
2.答案 C解析钠的密度小于CCl4,浮在液面上,不能隔绝空气;两性物质与酸或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故铝不是两性金属;明矾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作净水剂;纯铁比生铁耐腐蚀。
3.答案 A解析NaCl和Na2SO4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4.答案 A解析氧化铝与水不反应,制取氢氧化铝用的是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氢氧化铝是弱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铁制容器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可盛装烧碱溶液。
5.答案 D解析A项中澄清石灰水和两者均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B项中分别加热,因是溶液现象不明显;C项不可行,因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均较稀,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差异不会太明显;D 项最好,Na2CO3溶液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NaHCO3溶液和CaCl2溶液不反应。
6.答案 D解析钠的性质较活泼,与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不能置换其中的金属。
7.答案 D解析Al3+与过量OH-反应生成AlO-2,不产生沉淀;加入Fe或Cu时,只有Fe3+能与其反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
8.答案 B解析根据电子守恒分析:等量的铁与足量的盐酸和水蒸气反应失去的电子数比为2∶8/3,即3∶4,则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3∶4。
9.答案 C解析A项中Cl2能把FeCl2氧化,B项中Fe能把FeCl3还原,D项除去了CO2-3和SO2-4又引入了Cl-,均不合要求。
A项中应加适量铁粉,B项中可加足量铁粉过滤后,向滤液中通足量Cl2,D项中应加适量稀H2SO4。
10.答案 A解析①Cu2++Fe===Fe2++Cu,其中Fe作还原剂,氧化性Cu2+>Fe2+,A项正确,D项错误;②2Fe2 3++2Cl-,Fe2+作还原剂只表现还原性,B项错误;③2Fe3++Cu===2Fe2++Cu2+,Cu不++Cl2===2Fe如铁活泼,不可能置换出Fe单质,C项错误。
11.答案 C解析铝因易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耐腐蚀,我们日常用的铝制品常采用特殊工艺将氧化膜变厚,保护作用更好,并不是铝不活泼。
12.答案 D解析A项铝与NaOH溶液反应有水参与;B项NH3·H2O是弱碱不能拆写;C项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3.答案(1)强(2)2Na+2H2O===2Na++2OH-+H2↑bc(3)FeCl3红生成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14.答案(1)Na Na2O2Na2CO3(2)①②③④(3)2Na+2H2O===2Na++2OH-+H2↑2NaHCO3△,Na2CO3+H2O+CO2↑解析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A是单质,A为Na,C为NaOH,D为Na2CO3,B为Na2O2,E 为NaHCO3。
15.答案(1)Fe3+、Cu2+一定(2)Fe3+可能(3)Fe、Cu 一定解析本题通过金属的活动性:Fe>Cu,离子的氧化性:Fe3+>Cu2+>Fe2+,考查了物质的共存问题,解答本题应首先弄清物质间发生的反应,凡相互发生反应的物质间不可能大量共存,依据设问可推断出剩余的固体单质及离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