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学科班别:学号:姓名:
温馨提示: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区域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论语》十二章)
(2),。

?。

(《次北固山下》(王湾)
(3
(《峨眉山月歌》李白)
(4),。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唱出wǎn zhuǎn()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

(4)后来发生了fēn 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觉新知道他们虽说是来同他商量事情,其实他们还是固执己见,不肯听从劝告。

B.已举办了28届的全国围棋团体赛将从1999年开始彻底改头换面,成为类似足球甲A联赛那样的主客场比赛。

C.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功败垂成在此一举了。

D.听了他讲的边远山区失学儿童的情况,我感同身受,也要动员周围的人做好捐助工作。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3分)
A、他猜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B、这家水果超市里卖苹果、梨子、香蕉、葡萄和各种水果。

C、我们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5.请结合语意补全下面的一组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4分)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一句句安慰,一声声赞扬,母亲的关怀如细雨般温柔;,
,;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的文字,回答6—8题。

(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9—11题。

(9分)
楚有祠①者,赐其舍②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③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注:①祠:祭祀。

②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

③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舍人相谓曰()(2)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
10.请用三条“/”为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3分)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
11这则寓言,给你的启发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2--14题。

(12分)
父亲的斧头
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

父亲的习惯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啃一啃,看这把斧头的钢口如何,它能否吃得动这铁。

正因为这样,那只砧子的尖角斧痕累累,刚刚削过的新痕泛着银白。

而那把父亲才试过后用力抛在地上的斧头还很烫手,新斧头发着蓝光。

这时候,父亲瞅一眼躺在前面的斧头,一只脚踩在砧墩上,端起那只水烟锅,咕嘟咕嘟抽起烟来。

而此时,我就能歇歇手,赶快离开打铁铺,跑到大门外边去。

我始终想远离这丁当作响的日子,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

那时候我像一把刚刚打造好的斧头,准备磨快刃子,等待机会,狠狠砍生活两斧头。

一次,放了暑假,父亲要我给他搭下手,打造一批镰刀。

满山遍野的庄稼都黄了,都在等待镰刀来收割。

人们需要镰刀,庄稼更需要镰刀,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父亲心里很着急。

我不在乎这些,我想我的事。

我对父亲说,我不想打镰刀,我想去采药。

我想像着采到了一大麻袋药。

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秦艽②正在卖着好价钱,我想自己挣回自己的学费。

我觉着打镰刀挺费事的。

父亲并没有反对我去采药。

他说,去吧,去干你爱干的事。

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是我爱干的事。

比如说父亲,打一把斧头,打一张镰刀,然后抽一锅水烟,睡时喝二两烧酒。

这些他都肯定爱干,而且每样都干得从容不迫。

我呢?截止那一个秋天,还没有干成一件事。

我总是喜欢想入非非。

我打定了主意去采药。

我在离家二十里的山上转悠了三天就没有耐心了。

别人总在低头工作,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药,那些长在灌木中的药材总是与我擦身而过。

二十里外我似乎听到父亲锻打镰刀的声音。

我想,那些刚刚打好的镰刀正被它的主人磨得锋利无比,一张张镰刀正伸向成熟的麦子。

父亲打完了镰刀,紧接着又开始打造斧头。

父亲的斧头总是供不应求。

我垂头丧气地站在父亲面前,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
了两下。

这时候,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

我不能眼看着自己这把刚出炉的斧头就这样白白地锈掉,然后当废铁处理掉。

我总得好好用上两下子,砍出两道新印子。

父亲打造了大半辈子钢口很硬的斧头,不能败在我这把斧头上。

注释①淬cu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

②秦艽“jiāo草本植物,可入药。

12.文中的“父亲”给人印象很深。

结合全文,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结合上下文简要品析。

(6分)
①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尾说“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为什么羞愧?”我”今后会怎么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5--18题。

(15分)
捅马蜂窝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

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

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

“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
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的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

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

眉心处肿起了个枣大的疙瘩,自已都能有用眼瞧见。

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

转天情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

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人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

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儿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

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

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

它要是蜇了你,自已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

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

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

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

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窗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

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

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顔而笑,笑得十分舒心。

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已: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5.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我”捅马蜂窝→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4分)
16.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文章理解其运用的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说说你从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春暖花开,柳舞莺啼,那是美妙的青春旋律。

朔风卷雪,群鸟怪叫,那是美妙的青春音符。

成功它不平凡,是暴风雨的彩虹;失败它并不简单,是千锤百炼的锻造。

在你青春潋滟的波光中,一定有酸甜苦辣的生活体验,有五彩缤纷的人生梦想,有敢为人先的追寻……
请以“___________,我的青春旋律”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写“拼搏”“坚强”“尽责”“感恩”“诚信”等等。

你也可以自拟一个题目进行写作。

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

五、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9、这段文字选自《狗猫鼠》。

《狗猫鼠》选自__________,这本名著是_______先生描写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共十篇。

(2分)
20.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应和 (2)贮蓄 (3)诀别(4)分歧
3 (A) B改头换面:改变形式而不换内容。

多用于贬义。

C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

指已败了。

D感同身受:替别人谢恩时的用语。

意为象自己受了恩一样。

4 (D)
5一次次鼓励,一丝丝微笑,母亲的爱护像太阳般温暖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约定才舍弃
7、(1)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太丘便独自先走了。

当他走了之后,他的朋友才赶到。

(2)陈太丘的朋友感到十分惭愧,便下车想拉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却头也不回地进了大门。

8、做人要有信用,有礼貌。

9(1)商量(2)本来
10、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
11、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画蛇添足"这句成语,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
情办糟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2--14题。

(12分)
12、善于教育孩子(1分),手艺高超,做事从容不追,干自己爱干的事(2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
即得2分)
13、①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答:运用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2分)。

②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答:抓住句中重要词语(如“一声不吭”“狠狠”“啃”等),分析父亲的形象或教育孩子的方式,言之成理即可。

(3分)
14、第一问:没干成一件事;做事没有耐心;总喜欢想入非非。

(2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
第二问:踏踏实实做事;耐心地采草药;帮父亲打造斧头;专心学习等。

(2分,根据文章内容合理想像,
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5--18题。

(14分)
15、人应该与动物和睦相处,不要做伤害它们的事情。

(4分)
16、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爷爷后院有马蜂窝
---“我”捅马蜂窝--- 后悔捅马蜂窝 ---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3分)
17、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马蜂家园被毁,受到伤害后拼死复仇的气势。

(意思对即可)(3分)
18 点明中心,收束全文,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旁人”指作者以外的一切有生命的事物。

(意思对即可)(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这段文字选自《狗猫鼠》。

《狗猫鼠》选自___________; 这本名著是_______先生描写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共十篇。

(2分)
答案:《朝花夕拾》,鲁迅。

(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目的是在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2分)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分)
(3)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作者是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