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译文赏析
《咏蝉》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咏蝉》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咏蝉》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诗作,又名《在狱咏蝉》。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作品原文咏蝉(并序)骆宾王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⑴;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⑵,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⑶,将虫响悲于前听⑷?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⑸。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⑹,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⑺,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⑻,南冠客思深⑼。
不堪玄鬓影⑽,来对白头吟⑾。
露重飞难进⑿,风多响易沉⒀。
无人信高洁⒁,谁为表予心⒂。
作品注释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借此自叹其不得志。
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
召伯,即召公。
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⑶曩时:前时。
⑷将:抑或。
⑸徽纆(mò):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⑹蟪(huì)蛄(gū):一种比较小型的蝉。
⑺缀诗:成诗。
⑻西陆:指秋天。
《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在狱咏蝉 赏析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词释义】西陆:指秋天。
南冠:指代囚徒。
客思:客居在外之人的思乡情绪。
玄:黑色。
白头:诗人自指。
高洁:清高洁白,此处指蝉。
玄鬓:指蝉。
古时妇女梳鬓发如蝉翼状,称蝉鬓。
【参考译文】西角高墙外,枯瘦的古槐树上,秋蝉在一声声嘶鸣,狱中囚禁的我,思乡的心绪一阵阵渐深。
真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蝉儿啊,清晨露水太重,你虽双翼轻盈,却难振翅向高处飞进,到黄昏,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风声掩沉。
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哎,又还能有谁为我表白皎皎廉洁的一颗心。
【摘要题解】《在狱咏蝉》是骆宾王陷身囹圄之作。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屈居下僚十八年,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被捕入狱。
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被抨击者以“贪赃”、“触忤武后”将他缉拿入牢。
也正因为如此,骆宾王才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文本赏析】诗的首联点题,上句中的“西陆”,一方面表明时令已是秋天,一方面又交待了诗人被囚禁的地点一禁垣西。
蝉声唱,指蝉的鸣叫。
诗人失去了自由,听了寒蝉时断时续的鸣叫声,深感其中有一种幽咽、凄楚的意味。
蝉的哀鸣声唤起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无限惆怅与悲戚。
一个“侵”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忧心忡忡的心境和情境。
次联“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是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发诗人悲苦烦忧的心情。
诗人仿佛是在对蝉倾诉,又仿佛是自言自语:我本来就够痛苦了,哪里还受得了你不断地向我诉苦呢!正所谓以苦引苦,人何以堪!三联“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表面是写蝉,实际是抒写自己境况。
秋季露水凝重,打湿了蝉的翅膀,使它难以飞行;秋风频吹,使蝉的声音传不到远方。
此处以蝉的困厄处境比喻自己仕途曲折,蹉跎难进;受谗言诽谤良多,身陷囹圄,辩词无以传递。
诗句委婉,意在言外。
尾联为一句深沉的慨叹:“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现在世上无人看重“高洁”,又能指望谁来替我平反昭雪呢!这声哀叹,仿佛对苍天呼吁,又象是控诉奸佞,满腔愤懑倾泄而出。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作者简介】骆宾王(635?—684?尚有生于619、622、626、627、640诸说),字观光,行四,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七岁能属文,作《咏鹅》诗,号称神童。
父官青州博昌(今山东博兴)令,随父来山东。
父死,奉母居瑕丘(今山东兖州),寓居齐鲁十余年。
后为道王府属。
乾封元年(666),应举及第,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
以事罢职,从军西北。
又调赴姚州(今云南姚安)平叛。
奉使西南,居蜀二年余。
上元三年(676)春,为武功主簿,寻调明堂主簿。
仪凤三年(678),授长安主簿,旋迁侍御史,被诬下狱。
遇赦出狱,从军北讨突厥。
调露二年(680)夏,除临海丞,世称“骆临海”。
武后光宅元年(684),徐敬业(即李敬业)在扬州起兵讨武则天,骆宾王为记室,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兵败不知下落,或谓被杀,或谓投水死,或为亡命不知所之,甚或传说落发为僧。
骆宾王之死,遂成千古之谜。
两《唐书》有传。
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之一,为诗擅长七言歌行,与卢照邻同创初唐近体歌行破奇为偶、四句一转、上下蝉联、以赋为诗的基本体式。
吴之器称其“五言气象雄杰,构思精沉,含初(唐)包盛(唐),卓然鲜俪。
七言缀锦贯珠,汪洋洪肆。
《帝京》、《畴昔》,特为擅场;《灵妃》、《艳情》,尤极凄靡。
虽本体间有离合,抑亦六代之遗则也”(《骆丞列传》)。
现存诗约一百三十首,有《骆宾王文集》行世。
在狱咏蝉(并序)余禁所禁垣西 [1] ,是法厅事也 [2] ,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 [3] ;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4] 。
每至夕照低阴 [5] ,秋蝉疏引 [6] ,发声幽息 [7] ,有切尝闻 [8] 。
岂人心异于曩时 [9] ,将虫响悲于前听 [10] 。
嗟呼!声以动容 [11] ,德以象贤 [12] 。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13]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14] 。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代表诗作。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作品原文在狱咏蝉(并序)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⑴;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⑵,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⑶,将虫响悲于前听⑷?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⑸。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⑹,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⑺,南冠客思深⑻。
不堪玄鬓影⑼,来对白头吟⑽。
露重飞难进⑾,风多响易沉⑿。
无人信高洁⒀,谁为表予心⒁。
词句注释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借此自叹其不得志。
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
召伯,即召公。
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⑶曩时:前时。
⑷将:抑或。
⑸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⑹缀诗:成诗。
⑺西陆:指秋天。
《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代表诗作。
咏蝉原文翻译及赏析(样例5)
咏蝉原文翻译及赏析(样例5)第一篇:咏蝉原文翻译及赏析咏蝉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咏蝉原文翻译及赏析1咏蝉/在狱咏蝉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客思深一作: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那堪一作:不堪)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译文及注释译文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是受案听讼的公堂,那里有数株古槐树。
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但听讼公堂在此,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秋蝉鸣唱,发出轻幽的声息,凄切悲凉超过先前所闻。
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
所以,它的清廉俭信,可说是禀承君子达人的崇高品德;它蜕皮之后,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等待时令而来,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变化,洞察隐居和活动的时机。
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有翼能高飞却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本质。
在高树上临风吟唱,那姿态声韵真是天赐之美,饮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洁身自好深怕为人所知。
我的处境困忧,遭难被囚,即使不哀伤,也时时自怨,像树叶未曾凋零已经衰败。
听到蝉鸣的声音,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经上报;但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我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
《在狱咏蝉并序》全诗
《在狱咏蝉并序》全诗《在狱咏蝉并序》全诗【诗句】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出处】唐·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意思】青春的蝉翼乌黑油亮,白发人那能不哀怨凄凉。
【全诗】《在狱咏蝉并序》.[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注释】①西陆:指秋天。
②南冠:即楚囚,见《左传· 成公九年》钟仪事,后遂为囚犯之泛称。
③玄鬓影:借指蝉。
玄,黑色。
玄鬓指蝉的`黑羽。
【全诗鉴赏】这是一首咏物寄托高洁品格的诗。
此诗作于高宗调露元年(679)。
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被诬,以贪赃罪下狱。
一、二句,用起兴手法,以蝉声引发客思。
上句点听秋蝉哀鸣而心惊,下句点身处羁狱而思亲。
此用对偶,言遭诬而不得自由也。
三、四句,一言蝉,乌黑似鬓;一言己,白发如星。
此二句巧用多种手法,蕴含丰富:一为对照法,以蝉和自己对照,言己陡生白发,青春易逝,有自伤之意;二为比兴,不用哀怨之词,而将凄恻之情婉曲地表达出来;三为用典,借文君之“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表明自己对唐室的一片忠贞之心,又借“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为己辩诬,表明高洁清白。
故“白头吟”有双关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不仅内涵丰富,且更为含蓄矣。
另外用“不堪”“来对”构成流水对,将蝉与人关合起来,更为严密。
五、六句用比,以寒蝉之境遇艰难,暗喻诗人之遭遇坎坷。
“露重”“风多”,喻武后、权臣的高压;“飞难进”喻政治上的阻遏,“响易沉”喻言论的不自由。
此二句对仗工稳,融物我于一体,境界高远,寄慨遥深,堪称名句。
七、八句点主旨。
上句以蝉的居高饮露喻己品德之高洁,且不为人知,实辩冤之辞也。
下句一问,乃悲愤哀怨之语,物与人又合而为一矣。
此诗取譬寄情,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可谓咏物诗的上乘之作。
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译文赏析
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译文|赏析《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诗作。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狱咏蝉》原文唐代:骆宾王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译文及注释译文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是受案听讼的公堂,那里有数株古槐树。
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但听讼公堂在此,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秋蝉鸣唱,发出轻幽的声息,凄切悲凉超过先前所闻。
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
所以,它的清廉俭信,可说是禀承君子达人的崇高品德;它蜕皮之后,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等待时令而来,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变化,洞察隐居和活动的时机。
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有翼能高飞却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本质。
在高树上临风吟唱,那姿态声韵真是天赐之美,饮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洁身自好深怕为人所知。
骆宾王《在狱咏蝉》诗词及译文
骆宾王的诗《在狱咏蝉》赏析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西陆:指秋天。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译文: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犯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
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译文2:深秋里秋蝉不停地长鸣,触动了我在狱中念家思乡的愁情。
哪禁得住乌黑的蝉影,对我已白头之人高声悲鸣。
秋露重重有翼也难以向前飞进,秋风阵阵歌声也容易淹没而变得消沉。
无人相信我如秋蝉一样清高廉洁,有谁来替我表白此种心意。
【简析】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诗作于此时。
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
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
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阐发物我之关系,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
颈联运用比喻,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
“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
“响易沉〞喻言论受压。
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
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咏蝉在狱咏蝉》译文及注释赏析
《咏蝉 / 在狱咏蝉》译文及注释赏析这首诗前有一段序,而一些唐诗选本往往只录诗,对序则弃而不录。
其实这段序文与诗是一有机整体,诗中比兴寓意,亦即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铺叙直言为前提的。
欲解二者契合之妙,不可不读这首诗的序。
咏蝉 / 在狱咏蝉唐代: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客思深一作: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不堪一作:那堪)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译文及注释译文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注释西陆:指秋天。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那堪:一作“不堪”。
白头吟:乐府曲名。
露重:秋露浓重。
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响:指蝉声。
沉:沉没,掩盖。
高洁:清高洁白。
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
作者因以自喻。
予心:我的心。
鉴赏小序鉴赏这首诗前有一段序,而一些唐诗选本往往只录诗,对序则弃而不录。
其实这段序文与诗是一有机整体,诗中比兴寓意,亦即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铺叙直言为前提的。
欲解二者契合之妙,不可不读这首诗的序。
可以说这是一篇简短而精美的骈文,是一篇很有情致的抒情小说。
诗人在这段序文中叙说了自己作诗的缘起,叙说了蝉的形态、习性及美德,抒发了自己“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之情。
诗人首先从禁所的古槐写起,运用晋代殷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时召公明察狱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司明察的心愿。
然后,写闻蝉鸣生悲感,“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以反问的语句把蝉与己、心与物联系在一起。
以拟人的笔法铺叙蝉的美德、从蝉的形态习性写起,写蝉适应季节的变化,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出现;写蝉翼甚薄,蝉目常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诗作,这首诗是在患难之中创作的,诗人歌咏蝉的高洁品行,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在狱咏蝉》原文唐代: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客思深一作: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不堪一作:那堪)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译文及注释译文秋天里寒蝉叫个不停,被囚的人思乡愁情深。
想着自己当年的模样,现在却满头白发只能自言自语。
霜露重蝉难举翅高飞,大风起蝉鸣声被掩没。
无人相信蝉居食高洁,又有谁能为我表冰心。
注释西陆:指秋天。
《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不堪:一作“那堪”。
白头吟:乐府曲名。
《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露重:秋露浓重。
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响:指蝉声。
沉:沉没,掩盖。
高洁:清高洁白。
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
作者因以自喻。
予心:我的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
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
这些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
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
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原文及赏析
在狱咏蝉并序[唐] 骆宾王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分类标签: 唐诗三百首作品赏析这首诗前有一段序,而一些唐诗选本往往只录诗,对序则弃而不录。
其实这段序文与诗是一有机整体,诗中比兴寓意,亦即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铺叙直言为前提的。
欲解二者契合之妙,不可不读这首诗的序。
这段小序可以说是一篇简短而精美的骈文,是一篇很有情致的抒情小说。
诗人在这段序文中叙说了自己作诗的缘起,叙说了蝉的形态、习性及美德,抒发了自己“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之情。
诗人首先从禁所的古槐写起,运用晋代殷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时召公明察狱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司明察的心愿。
然后,写闻蝉鸣生悲感,“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以反问的语句把蝉与己、心与物联系在一起。
以拟人的笔法铺叙蝉的美德、从蝉的形态习性写起,写蝉适应季节的变化,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出现;写蝉翼甚薄,蝉目常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诗人谓之具有“君子达人之高行”。
因为蝉有这样的美德,所以诗人才引蝉自喻,以蝉为自己的人格化身。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骆宾王的蝉原文及译文
骆宾王的蝉原文及译文
原文: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
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呢?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 年)。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诗人以蝉自喻,借蝉的困境来抒发自己蒙冤受屈、有冤难申、无人理解的悲愤之情。
《在狱咏蝉并序》解析
《在狱咏蝉并序》解析
《在狱咏蝉并序》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的意思是: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诗中作者借高洁的秋蝉来抒发自己在狱中的悲痛、苦闷的心情。
他抓住蝉鸣高远的特点,揉进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发出的是“露中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
在狱咏蝉原文及翻译
在狱咏蝉原文及翻译
咏蝉 / 在狱咏蝉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
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骆宾王的经典咏物诗《在狱咏蝉》赏析
【导语】《在狱咏蝉》是唐代⽂学家骆宾王的代表诗作。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典⾃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欢迎阅读! 《在狱咏蝉》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鬓影,来对⽩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信⾼洁,谁为表予⼼。
【赏析】 这⾸诗名为咏蝉,实则以蝉喻⼰,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感。
诗⼈在狱中听到秋蝉⾼唱,不禁回想到⾃⼰的少年时代,那时的⾃⼰,意⽓风发,便如这⾼唱的秋蝉⼀样,纯净⾼洁,不⾷⼈间烟⽕。
⽽今诗⼈不仅⼀事⽆成,更是⾝陷囹圄。
“不堪⽞鬓影,来对⽩头吟”,这两句⽤典。
“⽩头吟”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君⽤情不专,卓⽂君作《⽩头吟》以⾃伤。
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头不相离。
”诗⼈巧妙地运⽤了这⼀典故,⽤来⽐喻执政者辜负了诗⼈对国家的⼀⽚忠⼼,流露出了深深的哀怨之情。
同时“⽩头吟”⼀语双关,也照应了上句的“⽞鬓影”,抒发了美⼈迟暮之感。
短短的⼗个字,把这种凄恻的情感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含蓄⽽⾃然。
通过这两句诗,读者也可以感受到,诗⼈具有远⼤的理想抱负,并⾮池中之物,决不会久居于⼈下。
果然,在六年之后,即公元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中,并起草了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不知所终,成为历史之谜。
扩展阅读:骆宾王的⼈物⽣平 骆宾王(约619—687),汉族,字观光,⽣于义乌(今浙江⾦华义乌),唐代诗⼈,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
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宾于王。
” 骆宾王出⾝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
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
骆宾王尤擅七⾔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
例如,“晚凤迷朔⽓,新⽠照边秋。
灶⽕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在狱咏蝉翻译赏析
在狱咏蝉翻译赏析在狱咏蝉翻译赏析《在狱咏蝉》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骆宾王。
其全文古诗如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前言】《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代表诗作。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注释】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借此自叹其不得志。
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
召伯,即召公。
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⑶曩时:前时。
⑷将:抑或。
⑸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⑹缀诗:成诗。
⑺西陆:指秋天。
《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
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⑻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深:一作“侵”。
⑼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那堪:一作“不堪”。
⑽白头吟:乐府曲名。
《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⑾露重:秋露浓重。
飞难进:是说蝉难以商飞。
⑿响:指蝉声。
沉:沉没,掩盖。
⒀高洁:清高洁白。
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
作者因以自喻。
⒁予心:我的心。
【翻译】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
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
初唐-骆宾王《咏蝉》原文、译文及注释
初唐-骆宾王《咏蝉》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
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
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原文:咏蝉初唐-骆宾王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翻译: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是受案听讼的公堂,那里有数株古槐树。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但听讼公堂在此,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秋蝉鸣唱,发出轻幽的声息,凄切悲凉超过先前所闻,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所以,它的清廉俭信,可说是禀承君子达人的崇高品德;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它蜕皮之后,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宾王《在狱咏蝉》原文|译文|赏析
'《在狱咏蝉》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诗作。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是受案听讼的公堂,那里有数株古槐树。
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但听讼公堂在此,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秋蝉鸣唱,发出轻幽的声息,凄切悲凉超过先前所闻。
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
所以,它的清廉俭信,可说是禀承君子达人的崇高品德;它蜕皮之后,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等待时令而来,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变化,洞察隐居和活动的时机。
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有翼能高飞却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本质。
在高树上临风吟唱,那姿态声韵真是天赐之美,饮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洁身自好深怕为人所知。
我的处境困忧,遭难被囚,即使不哀伤,也时时自怨,像树叶未曾凋零已经衰败。
听到蝉鸣的声音,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经上报;但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我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
触景生情,感受很深,写成一诗,赠送给各位知己。
希望我的情景能应鸣蝉征兆,同情我像微小秋蝉般的飘零境遇,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怜悯我最后悲鸣的寂寞心情。
这不算为正式文章,只不过聊以解忧而已。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注释
西陆:指秋天。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那堪:一作“不堪”。
白头吟:乐府曲名。
露重:秋露浓重。
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响:指蝉声。
沉:沉没,掩盖。
高洁:清高洁白。
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
作者因以自喻。
予心:我的心。
此诗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
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
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
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
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
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动作比兴的方法,把这分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
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
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有之忱。
“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
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
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
蝉如此,诗人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
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
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
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
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来替诗人雪冤。
“卿须怜我我怜卿”,意谓: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
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好诗,不但要有诗眼,以放“灵光”,而且有时须作“龙吟”,以发“仙声”。
对照杨炯的《从军行》与杜甫《蜀相》,两诗若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龙吟”句殿后,直抒胸臆,剖献“诗心”,则全篇就木然无光了。
此诗亦然,尾联诗人愤情冲天,勃发“龙吟”,喷出蕴蓄许久的真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蝉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这颗诚心恰如其《序》所说,乃“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不以世俗更易秉性,宁饮坠露也要保持“韵姿”。
正是这裂帛一问,才使《在狱咏蝉》成为唐诗的卓荦名篇,超然于初唐诸宫体艳诗之上。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