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性疾病预防与治疗文档资料
骨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可能导致静脉内 皮损伤,增加血栓形成的 风险。
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血液高凝 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疾病和药物
某些疾病和药物可能导致血液高 凝状态,如恶性肿瘤、炎症性疾 病和激素类药物。
02
骨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 理措施
机械性预防护理
弹力袜
通过施加外部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 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和疼痛。
骨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 护理措施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 因
• 骨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 理措施
• 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 • 术后护理与观察 • 总结与展望
01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 因
血流缓慢
01
02
03
长时间卧床休息
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 休息,导致下肢肌肉松弛 ,血流速度减慢。
制动
骨科手术后,为了减轻疼 痛和防止骨折移位,患者 需要制动,这也会减慢下 肢血流速度。
手术操作
手术过程中,麻醉和药物 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循环系 统,导致血流缓慢。
静脉内皮损伤
手术创伤
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和 操作可能会损伤静脉内皮 ,导致血栓形成。
静脉注射
术后为了治疗和镇痛,患 者可能需要接受静脉注射 ,这可能会对静脉内皮造 成损伤。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能够减轻患者在医疗费用方面的负担,降低 治疗成本。
分析现有护理措施的不足与局限
缺乏个性化护理方案
01
现有的护理措施往往缺乏个性化,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特殊需
求,影响护理效果。
护理人员培训不足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适合患者的预防策略,如基本预防措施、物 理预防措施或药物治疗。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预防血栓的重要性,并告知他们具体的预防 措施。
术中和术后管理
1 2
术中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避免血 管损伤和血栓形成。
术后管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下肢肿 胀、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血栓。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足底静脉泵
通过周期性的充盈和排空足底静 脉,模仿正常足部运动,增加下 肢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形成 的风险。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通过周期 性的充气和放气,产生搏动性血流 ,减少血液淤滞,预防静脉血栓形 成。
药物预防措施0102 Nhomakorabea03
抗凝药物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低分子量肝素等,抑制凝 血过程,预防血栓形成。
血管超声
对疑似血栓形成的患者进 行血管超声检查,能够及 时发现血管内的血栓并判 断其位置和大小。
CT或MRI
对于一些难以诊断的病例 ,可以考虑进行CT或MRI 检查,以更准确地判断是 否存在血栓。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观察患者是否有下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静脉曲张等症 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血栓形成。
合成而发挥抗凝作用。
溶栓治疗
尿激酶
一种常用的溶栓药物,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溶栓作用。
链激酶
另一种常用的溶栓药物,具有更强的溶栓效果,但出血风险也 较高。
t-PA
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溶栓作用,具 有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出血风险。
其他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抽取该研究 的 9 4例接受大 手术治疗 的骨科 患者病例 , 将其 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 。 常规组患者中男 3 1 例, 女1 6例 ; 年龄 4 _ 4 ~ 9 l岁 , 平均 6 3 . 8 岁; 患者体 重 4 3  ̄ 8 9 k g , 平均 6 1 . 1 k g ; 干预组 患 者 中男 3 3例 , 女 1 4例 ; 年龄 4 3 8 9岁 , 平均 6 3 _ 3岁 ; 患 者体重
② 饮食 : 做好 相关的饮食指导 , 进食一些低盐 、 低脂 、 富含维生素 的食物 , 保证忌烟 、 酒、 辣椒等刺激性相对较强 的食 物 , 每天水 的 摄入量应该保证充足 , 使血液的粘稠度在最大程度 上降低 。 ③ 宣 教 :由责 任护士将术后易 出现深静脉 血栓 的主要原 因 、症状表
l j 8 i I 固
2 。 0 1 。 3 。 N 0 。 . 1 。 4 _ g 。 。 . 甜 。
现 代 护 理
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 预 防及护理措施
栾 玲 王桂华 李丛聪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骨科 , 吉林长春 1 3 0 0 3 1
静脉血 栓栓塞指 的是血液在非 正常状态下在深 静脉 内发 生
无误, 尤 其是 一些下肢深 静脉血栓 的高危 人群 , 如年龄 较高 、 有
凝结 ,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下肢回流障碍性疾病, 同时也是骨科
大手患者在术后 常见 的一 种主要并发症 ,包括类 型包括深静 脉 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两种 ,病情程度较轻 的患者 不会有 明显 的症 状。 病情程度严重 的患者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 1 】 。该次研究对 2 0 1 0 年 6月一2 0 1 2年 6月期 间的 9 4例 接受大 手术治疗 的骨科 患者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预防抗凝出血管理
大家感觉近些年 骨科大手术后VTE发生率有无变化?
A.有所增加 B.没什么变化 C.有所降低
随着抗凝药物的应用,VTE发生率由早期上升趋势 转为趋于平缓,死亡率持续下降
中国数据1996-2008
从1996-2004,PE 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可能是由于筛查率 的提高和诊断技术
其它减少术后出血的办法
1、假体的选择(open box,close box?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vol1,p9-11) 2、不放引流管?(协和林进) 3、大、厚棉垫,加压包扎 4、引流管短时间夹闭,何时、多长? 5、引流装出血
预防出血: 术中合理操作,利于减少术后出血
维持正常体温
控制性降压,避免高血压 仅限于高出血风险患者中采用 术中自体血回输 规范使用止血带
应用纤溶抑制剂,如氨甲环酸
减少术后出血
Bruce W, et al. ANZ J Surg. 2012 Nov 1. doi: 10.1111/ans.12000. [Epub ahead of print]
• 停用抗凝药物 • 如可能,进行手术 • 补液 • 输血 • 血流动力学支持 • 新鲜冰冻血浆 •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 • 重组VIIa因子
*大出血定义为关键部位出血(腹膜后、颅内、眼内、椎管内);需再次手术;非手术部位的明显出血伴血红蛋白降低≥2g/dl; 需输注≥2个单位全血或浓缩红细胞
术中:减少出血的措施
1、血管的处理(膝外侧A,腘窝血管) 2、未被假体覆盖的截骨面处理 3、固定切摸的钉孔 4、滑膜切除后的出血点
我们处理腘窝出血的方法
1、不驱血,抬高下肢后上止血带 2、安放假体前,将腘窝冲洗干净 3、挤压小腿肌肉,寻找腘窝出血点 4、伸膝位及屈膝位处理出血点 5、直至找不到出血点为止
骨科的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解读PPT课件
本预防指南旨在为骨科医生提供关于 如何预防大手术后VTE的指导,以减 少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指南的主要内容
风险评估
对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以确定哪些患者 需要接受预防措施。
药物预防
使用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穿弹力袜、抬高下 肢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骨科大手术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要点一
风险因素
要点二
高危人群
骨科大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制动等都增加了患者发 生VTE的风险。
年龄较大、肥胖、既往有VTE病史、长期卧床等患者更容 易发生VTE。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
预防是关键,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基本预防包括术后早期活 动、抬高下肢等;物理预防包括梯度压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药物预防 包括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骨科的大手术静脉血 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解
读
目录
•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概述 •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害 •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解读
目录
•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的实施 • 总结与展望
01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 症预防指南概述
预防指南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 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为了降 低VTE的发生率,制定预防指南是必 要的。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指南中详细介绍了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措施 ,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等方面
。
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在不同手术类型和患者群体中可能 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全文)
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全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骨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是患者围手术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由于临床表现隐匿,VTE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
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抗凝药物种类单一,剂量调整困难,变异因素较多,除专科医生外,其他临床医生掌握困难。
近年来由于新型安全方便抗凝药的出现,骨科术后VTE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也制定出了相应《指南》和《共识》。
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仍有不规范之处,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学习。
一、亚洲人DVT的发生率并不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中国人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发生率大幅度升高,导致外周血管病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加之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缺乏必要的体能锻炼,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急剧增加。
马来西亚Dhillon[1]对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和髋部骨折88例患者静脉造影,55例(62.5%)显示DVT,其中11例发生在腘静脉和股静脉(表1)。
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和广州医学院一附院联合完成的有关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结果显示,抗凝预防组的DVT发生率为11.8%,未预防组为30.8%[2]。
与加拿大Geerts[3]报告相比(表2),亚洲人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率与西方人相似。
二、骨科术后DVT 有其独特的原因德国Virchow在l856年首次描述血栓形成的基本要素即Virchow三联征:高凝状态、内皮损伤和静脉瘀滞。
骨科手术的VTE高发生率有其独特的原因:(1)下肢关节置换术和髋部骨折手术后,由于隐形失血[4]导致血液浓缩和血液中存组织碎片、胶原、脂肪而易发生血液凝固;(2)下肢骨折后畸形及手术操作中对血管的扭曲以及骨碎片对血管壁的损伤都会增加内皮细胞损伤的概率,老年患者血管本身已存有病变,血管内皮下组织暴露导致凝血机制激活;(3)髋部骨折后疼痛,导致肢体正常的活动减少;(4)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大腿止血带、膝关节屈曲时间过长,术后固定、术后局部肿胀和活动受限都会增加静脉瘀滞。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pdf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1111栓栓塞症预防指南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还可降低医疗费用。
为提高骨科相尖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水平、规范其预防方法,特制订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本指南中的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全競尖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HR)、人工全膝尖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KR)和競部周围骨折手术(hip fractures surgeryHFS) o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医疗情况而定。
一、概述(一)静脉血栓栓塞症: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 ) 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
下肢近端(陋静脉或其近侧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町降低发生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三)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是骨科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国外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如表1所示。
一项亚洲7个国家19个骨科中心407例人工全競、全膝尖节置换及窥矢节周围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调查研究表明,经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3.2% (120/278)。
DVT的预防与治疗
相关疾病:【推荐】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邱贵兴戴尅戎杨庆铭裴福兴陈百成曾经炳芳陈安民王坤正王继芳余楠生周乙雄孙天胜刘强胡永成骨科大手术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少数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
有文献报导,我国骨科大手术后DVT 的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当,但目前国内对DVT 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国外,而且没有相应的防治方案可供参考。
自2004 年3 月起,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组织国内50 多位骨科专家对骨科大手术后DVT 的发病率、危(wei)险因素、预防策略等16 个子课题进行调研,参考2004 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 (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 ACCP) 发表的第7 版《抗栓与溶栓治疗循证指南》等大量国内外文献,起草了《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 草案) 》。
2005 年7 月16 日,邱贵兴、戴尅戎、杨庆铭、裴福兴、陈百成、曾经炳芳、陈安民、王坤正、王继芳、余楠生、周乙雄、孙天胜和刘强等专家在北京对本建议进行了讨论,会后又分别邀请国内血液科、呼吸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等相关专家进行了修改。
现将本建议公开辟表,作为国内骨科临床医生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概述(一)本建议中“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
(二) 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DVT 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
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部位可分为远端和近端DVT,位于腘静脉内或者以上部位的血栓称为下肢近端深静脉血栓。
(三) 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指来自静脉系统或者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者其分支所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即通常所称的肺栓塞。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其他治疗手段
压力治疗
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对下肢施加 压力,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形成 的风险。
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包括运动疗法、物理治疗 等,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04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性 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训练
早期活动
康复锻炼
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尽早开始适 当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 栓形成。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皮温升高、皮肤颜色改变等。肺栓塞可能出现 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体格检查发现下肢肿胀、 疼痛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液高凝状态,D-二聚体升高。影像学检查包 括超声、CT和磁共振等,可发现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研究发展方向
01
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
寻找能够更早、更准确地诊断静脉血栓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以便及时
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疾病对患者的危害。
02 03
深入了解疾病机制
进一步研究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 支持。同时,关注疾病过程中的细胞和分子变化,以期发现潜在的治疗 靶点。
物理预防措施
弹力袜
穿医用弹力袜可以产生压 力梯度,有助于促进下肢 血液回流,降低静脉内压 力,减少血栓形成。
间歇性充气加压
通过周期性地充气和放气, 对下肢进行压迫和放松, 模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机械预防
使用下肢关节活动器或按 摩器等机械装置,通过被 动运动和按摩来促进下肢 血液循环。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 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
疗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骨科大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较高,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手术”指的是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是一种因血液无法正常凝结而引起的静脉回流紊乱。
分为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两类。
一、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1、手术预防(1)手术前术前要掌握好病人的各项状况,才能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护士应当详细记录并向患者陈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让病人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术前要戒烟,要调节心情,多吃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食物,以保证大便通畅。
(2)手术中对于大手术的病人,要做好下肢间歇充气压力泵,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手术后术后要积极、被动的锻炼,促进下肢静脉血液流通,对于大手术的病人,要尽量缩短平卧位的时间,做下肢肌肉按摩,或持续使用下肢间歇充气压力泵,需要一直到患者可以下床进行活动才能停止。
术后要密切观察病人的下肢是否有疼痛、肿胀、活动不方便等情况,并及时进行彩色超声检查,避免耽误治疗;同时,应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如何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药物预防低分子量肝素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治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它的作用包括:对多种凝血因子及凝血酶的抑制,其效果比华法林、普通肝素好;它对动脉内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出血的机率,但不会造成致命的出血,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本药物可在手术后4小时内进行皮下注射,以防止血栓形成。
3、机械预防采用充气或按压的原理,对下肢的相关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静脉阻塞,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机械防治与药物防治结合,尤其是对无法进行药物预防及有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
根据文献报道,逐步加压式弹性袜、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下肢关节功能康复装置等,可以通过机械原理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从而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渐进式压力长袜这种袜子又称为抗栓塞袜,它能使足踝周围的一层一层地向腿部施加压力,其作用机理如下:一是减缓静脉扩张,二是降低血管内壁损伤;促进血液流动,减轻血液的阻塞,抑制细胞的分泌,促进静脉瓣的功能。
中国骨科大手术血栓预防草案
新版
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 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均为静 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 骨科大手术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 极高危因素之一[17—18]。其他常见 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化、 创伤、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 肥胖、瘫痪、制动、术中不规范 应用止血带、全身麻醉、恶性肿 瘤、中心静脉插管、 慢性静脉瓣 功能不全等;少见的原发性危险 因素有抗凝血酶缺乏症,遗传性蛋 白c缺陷症等,虽发病率低,但是风 险极大。危险因素越多,发生静 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就越大。当 骨科大手术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时 风险更大。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 栓栓塞症危险分度见表2[19-20]。
四、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
旧版
对接受骨科大手术的患者需常规进行
静脉血栓预防。预防方包括基本预防、物
理预防和药物预防。
(一)基本预防措施[21-22]
1.手术操作尽量轻柔、精细,避免损伤静 脉内膜;
2.规范使用止血带;
3.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
4.常规进行预防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 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 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险;(2)易受药物及食物影响。不推荐作为
早期常规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药,
可作为病情平稳或血凝指标正常后使用的药
物。
5.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在于抗血小板聚集,
其广泛应用于动脉血栓预防,在VTE预防上
有一定作用。阿司匹林可以用于下肢静脉血
1、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的风险,但治疗窗窄,使
用时应高度重视以下问题:(1)常
规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以调整剂量;(2)监测血小
板计数,预防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02
骨科大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 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方法
病史询问
询问患者是否有静脉血栓栓塞 症的病史,以及是否有其他增 加血栓形成风险的因素,如肥
胖、糖尿病、高血脂等。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双腿是否有肿胀、 疼痛、静脉曲张等症状,以及 是否有其他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的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等。
指导健康生活方式
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结果,为其 提供相应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如多运动、减肥、合理饮食等, 以降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 的风险。
风险评估的要点
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和体格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03
骨科大手术患者预防静脉血 栓栓塞症的措施
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可有效降低血凝块形成 的风险。
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 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等, 可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其他药物
如血小板抑制剂、抗炎药 物等,可辅助抗凝和溶栓 治疗。
物理治疗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
通过充气和放气来模拟肌肉的泵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脉冲电磁疗法
通过脉冲电磁场刺激血管扩张,改善血液供应。
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其他检查
如血浆D-二聚体测定、CT肺动 脉造影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方法
01
02
03
临床表现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常表 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 静脉扩张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
通过下肢深静脉超声、 CT静脉成像等影像学检 查,可以发现静脉血栓的 部位和程度。
其他检查
如血浆D-二聚体测定、 CT肺动脉造影等,有助 于明确诊断。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课件
类风 视网膜病患者抗凝可能眼内出
血
精选
50
THR及TKR后的药物预防
LMWH
术前12hr内不再使用
术后12~24hr(硬膜外管拔除后2~4hr)常规剂量
或术后4~6hr给予常规剂量一半 次日恢复常规剂量
精选
51
利伐沙班
口服 1次/日
10mg
术后6~10h开始(硬膜外管拔除后6~10h开始)
严重出血并发症少,较安全
一般无需常规监测
精选
46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
注射
TF/VIIa
X
IX
VIIIa
IXa
ATII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利伐沙班
通过直接抑制Xa因子,抑制
凝血酶的产生和血栓形成
II (凝血酶原)
口服,一天一次
IIa
无需监测
固定剂量
Xa
纤维蛋白原
精选
磺达✲癸钠
(间接Xa因子抑制剂)
500μg/L,故 D 二聚体 <500μg/L可排除诊断。由于术后
短期内患者 D 二聚体几乎都呈阳性,因此对于 DVT 的诊
断或者鉴别诊断价值不大,但可用于术前 DVT 高危患者
的筛查。另外,它对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并非特异,如肿
瘤、炎症、感染、坏死等很多可产生纤维蛋白的情况,D
二聚体也可大于 500μg/L,故预测价值较低,不
织坏死和输血反应等。
药物所致—见于长期使用雌激素导致血管内溶血
等副作用,肝素治疗病人有5%产生肝素血小板抗
体。
疾病所致—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癌肿、
糖尿病、高胱氨酸尿症、高脂血症、红斑狼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DVT的诊断
1. 有症状和体征的DVT临床特点 (1)多见于手术后、创伤、晚期肿瘤、昏迷或长期 卧床的患者。
(2)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 偶伴有发热、心率加快。
(3)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端肢 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 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 栓延伸至下腔静脉时,两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 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 ,Homan征和Neuhof征阳性。
二、PTE的诊断 1. PTE 的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主要决定于肺血管 堵塞的多少,发生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 态。基本有四个临床症候群。
危险分层:
预防VTE首先应该将病人进行危险分层 并采取分组预防的策略,分层的标准主要 包括:年龄、疾病性质和患者自身的因素 等。
影响外科手术患者发生VTE的因素主 要包括为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以及患者 自身的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对患者进行危 险分层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危险分度 低度危险
中度危险
疾病性质
(5)血栓脱落游走可致PTE(见后)。
2. 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检查
可根据患者病情、医院设备、医师经验等做 如下选择: (1)加压超声成像:通过探头压迫观察等技术,可发现 95%以上的近端下肢静脉血栓,静脉不能被压陷或 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DVT的特定征象和诊断依 据。该方法为无创检查,应做为筛查的首选手段。 高度可疑者,如阴性应在5~7天后复查。对腓静脉 和无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率较低。
(2)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其敏感性、准确率均较高 ,亦系无创检查,适用于对病人的筛选、监测。
(3)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RDV):利用核素在下肢 深静脉血流或血块中浓度增加,通过扫描而显象,是 诊断 DVT 有价值的无创检查。
(4)螺旋CT静脉造影(CTV):是近年出现的新的 DVT 诊断方法,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 况。
Homan征,即直腿伸踝试验。检查时让患者下肢伸 直,将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 长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 部疼痛,为阳性。
Neuhof征,即压迫腓肠肌试验。
(4)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 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 形成后综合征。分为:周围型,以血液倒灌为主;中 央型,以血液回流障碍为主;混合型,既有血液倒灌, 又有回流障碍。
(5)静脉造影(venography):是确定诊断的“金标准”, 但属于有创检查,且费用高。
(6)阻抗体积描记测定(IPG):
其原理是在大腿处放置一个袖带,探测充气前 后下肢血流量的变化,袖带放气,下肢容量迅速恢复 到基线水平被用做是静脉可变性指数。IPG检测 对无症状DVT的敏感性差、阳性率低,对有症状的 近端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 ,费用较低。
危险因素及分层
大多数住院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VTE 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通常混和存在。 对于住院病人应常规进行VTE危险因素的 评价并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VTE危险因素:
内部因素
高龄 肥胖 吸烟 遗传性或获得性血 栓形成倾向
外部因素
手术 创伤(大的或下肢创伤) 中心静脉插管 静脉曲张 妊娠及产后 含雌激素的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 卧床、瘫痪恶性肿瘤 肿瘤治疗(激素、化疗或放疗) 既往VTE病史 急性内科疾病 心脏或呼吸衰竭 肠道感染性疾病 肾病综合征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极高度危险
疾病性质
其他危险因素
大型妇科手术、良性疾病
有
择期脊柱手术有
恶性肿瘤扩大手术
无
髋或膝关节置换术
髋部骨折
择期脊柱手术(多个危险因素)
严重创伤
脊柱损伤
膝关节镜(时间长、复杂)
有
VTE的诊断
约 50% ~ 80% 的DVT可无临床表现,由于可并 发致命性PTE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其危害 极大,及时发现和治疗都有赖于对疾病状态的早期 发现和正确诊断。
无创诊断技术的发展使VTE的诊断简化 ,检出率提高。但致死性PE可以是疾病的 首发表现。此外,高龄是VTE及其并发症 的危险因素,老龄人口的增加必将导致未 来该疾病的致死和致残率增加。肺栓塞一 旦发生后果严重,静脉血栓栓塞应该重在 预防。
前言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静脉血栓栓塞(VTE) 是住院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PE是最常见且可预防的院内死亡病因,预 防PE也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的最重要策 略。大块PE发生前通常没有先兆,因此这 类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极低。住院期间 因PE死亡的患者中,70-80%在死亡前根 本没有考虑到PE的可能。
(7)血浆D-二聚体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敏感性较高
(>99%)。急性DVT或PTE时D-二聚体多大于500 μg/L,故如D-二聚体<500 μg/L可以除外诊断。由 于在手术后短期内病人D-二聚体几乎都呈阳性,对 于DVT的诊断或者鉴别诊断价值不大,但可用于术 前DVT高危病人的筛查。同时,它对静脉血栓栓塞 的诊断并非特异,如肿瘤、炎症、感染、坏死等很 多可产生纤维蛋白的情况时,D-二聚体也可大于 500 μg/L,故预测价值较低,阳性亦不能据此诊断 DVT或PTE。另外,该项检查对80岁以上的高龄患 者特异性也较低,不宜用于这些人群。
非骨科小手术 单纯下肢损伤 良性妇科疾病小手术≤30分钟 经尿道手术或其它低危泌尿外科手 术 膝关节镜
非骨科小手术 血管外科大手术 大型、开放性泌尿科手术 大型神经外科手术 非大型普外科手术(40-60岁) 创伤、烧伤有 大型普外科手术(<40岁) 大型妇科手术、良性疾病
பைடு நூலகம்其他危险因素 无
有
无
危险分度 高度危险
前言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包括深 静脉血栓(DVT)(PE),由于二者在发病机制 上存在相互联系,目前已将二者作为统一 的疾病。
前言
VTE很常见,在美国和欧洲发病率为千 分之一,而且有增加的趋势,并与死亡危 险增加有关,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早期 死亡率均很高,分别为3.8%和38.9%。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