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NA插入突变体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图2所示结果整体效果不错,但是DNA Marker选择不是很好,能够指示目标带的Marker都挤在一起,而且1500bp以上的Marker很多,对于本实验没有指示作用。
4.1.3.图3所示结果,从DNA Marker的选取上,比图2要合适:各长度的Marker分布比较均匀,目标长度差不多在所有指示长度的中间;从DNA跑胶距离看,也比较好: 100bp左右的非特异性带接近凝胶边缘但没有跑出,而且目标带所在位置在1/2到2/3处,适合观察。
2.2.3.2.将加热溶解的琼脂糖凝胶稍冷却,大约到50℃,将所得溶液移入琼脂糖槽中,使之冷却成型;
2.2.3.3.将冷却凝固的琼脂糖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TAE电极缓冲缓,直到液体稍浸没凝胶;
2.2.3.4.向所得的25ul PC体系中加入5ul 6×loading buffer,轻摇混匀;
2.2.3.5.以此向点样空中滴加样品,marker DNA滴加约6.5ul,其他的样品,每个点样空滴加20ul;
2.2.2.PCR步骤
2.2.2.1.配置反应体系:主要包括DNA模板,引物,反应缓冲液,dNTP,ddH2O,耐热聚合酶。
2.2.2.2.25ul体系:ddH2O 16ul,缓冲溶液2.5ul,镁离子2ul,dNTP 0.5ul,引物1ul,DNA模板2ul,taq酶0.2ul。
2.2.2.3.配好体系,轻摇混匀,4000rpm离心10秒钟。
4.2.3.DNA模板中蛋白、多糖、酚类等杂质会抑制PCR反应;模板降解会导致PCR扩增无产物;模板加量过多也会导致非特异性扩增增加。引物的长度要适当、避免二级结构和二聚体;避免反复冻融;浓度适当,过高导致非特异性增加,过低则无扩增产物。Mg2+浓度过高,非特异性增强,过低无扩增产物。
4.2.4.PCR中所需的各种试剂都应避免污染,而且尽量减少冻融的次数。
4.2.5.电泳电压的确定一般是按照5V/cm来确定,此次实验中所有电泳槽长约20cm,计算的电压为100V,但是根据第一次实验结果看,30min、100V电压的电泳,DNA跑胶距离不够,所以为了提高实验速度,在DNA承受范围内,将电压提高到110V。
4.2.6.再次强调EB(溴乙锭)是一种荧光染料,能嵌入到双链核酸碱基对平面之间,250~310 nm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出橙红色光,常用于检测核酸分子。因此它也是一种强诱变剂,有致癌作用。染色时一定做好防护。
2.实验材料
2.1.试验材料
待检测拟南芥植株;
液氮,CTAB提取液,氯仿/异戊醇(24:1),无水乙醇,70%的乙醇,TE;
引物(Lp、Rp、Bp),反应缓冲液,dNTP,ddH2O,耐热聚合酶;
琼脂糖,TAE缓冲溶
离心机,恒温槽,PCR仪,电泳仪,电子天平,冰块;
离心管(0.2ml、0.5ml),移液枪等必要的实验器材。
3.3.第三次
CTAB法提取44号样品DNA(同第二次),以BenchTop 100bp DNA Ladder为Marker。
图3
此次的结果与第二次所得结果基本相同,也可以得到同3.2的结论。
4.分析
4.1.结果分析
4.1.1.在图1所示实验结果,是不成功的:所有DNA模板的扩增结果都显示只有非特异性小带,完全没有特异性带的痕迹;初步分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由于PCR扩增体系没有混合均匀,所加试剂附在离心管的内壁上;另一原因考虑到DNA的物理脆性,我们在电泳前,加上样缓冲液(6×Loading Buffer)之后,为了混匀,我们用了电动震荡仪,由于震荡剧烈,可能将DNA特异性带震碎。
图1
从上图这个结果看,完全看不到特异性的DNA带,全都是非特异性的小带,长度甚至小于Marker DL2000最短的带(100bp),无法判断所测样品的纯合与否。
3.2.第二次
CTAB发提取44号样品DNA,以Lambda DNA/EcoRI+为Marker。
图2
与第一次相比,有显著的提升。此次用的DNA Marker为Lambda DNA/EcoRI+,每条带所对应DNA片段的大小已在图中标注。在Lp、Rp的引物下扩增,电泳可得到长度约1100 DNA大带,Bp、Rp引物扩增,电泳可得到800~900小带,故可以确定该样品(44号)为杂合突变体。
DNA含有PO43-基团,在pH8.0 Buffer(本实验中为TAE)中带负电, 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自由电泳时,由于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的电荷密度大致相同,各核酸分子难以分开;选用适当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作为支持物,使之具备一定的孔径,即可发挥分子筛效应,使大小不同的核酸片段迁移率出现较大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同样条件对Marker电泳;起到鉴定的作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对应线状DNA分子分离范围不同。(如下图)
2.2.3.6.点样完成后,加上110v电压,跑胶大约30-40分钟,直到DNA大概跑到凝胶的三分之二处;
2.2.3.7.取出凝胶,放入EB(溴乙锭,强突变剂,剧毒慎碰)染液中染色10-15分钟;
2.2.3.8.之后放入凝胶成像仪中,观察DNA跑胶的情况。
3.结果
3.1.第一次
TPS法提取44号样品DNA,以DL2000为Marker。
4.2.实验分析
4.2.1.加液氮碾磨叶片时,最好保持离心管中始终有液体氮存在,如果碾磨一段时间后中途要加液氮继续碾磨,一定注意,液氮沸腾时极易将已经碾磨好的叶片吹走;另一点,碾磨时要迅速,避免空气中的水汽在离心管上凝结。
4.2.2.DNA有一定的物理脆性,所以在提取过程中混匀时一定要缓慢的摇晃,切忌剧烈震荡。
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
实验时间:2012年5月18日
摘要Ti质粒是上有一段特殊的DNA区段,当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该DNA区段能自发转移进植物细胞,并插入植物染色体DNA中。所以Ti质粒上的这一段能转移的DNA被叫做T-DNA。将感兴趣的基因改造插入到T-DNA区段中,通过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实现外源基因对植物的遗传转化,得到含有突变的植株。本实验即检测所得植株是否为T-DNA的插入突变体。
本次实验中,采用液CTAB(或者TSP法)提取拟南芥植株的DNA,然后PCR将所获DNA扩增,在之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处长度不一的DNA带,以确东样品是否为T-DNA插入突变纯和体。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体外核算扩增技术,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一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十万乃至百万倍,使肉眼能直接观察和判断。(PCR基本原理如右图)
2.2.实验步骤
2.2.1.CTAB法提取DNA
2.2.1.1.用液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mg幼嫩叶片研磨成细粉,置于1.5 ml 离心管中加入预热至65℃的600 μl 的2×CTAB提取液,轻摇混匀。
2.2.1.2.65℃水浴30min,其间轻摇混匀。
2.2.1.3.向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室温下轻轻混匀10 min,12000 rpm离心15 min,再转移上清液入新管。
2.2.1.4.向上清液中加入2倍无水乙醇或等体积的异丙醇,小心混匀,-20 ℃ 下30 min ,12000 rpm离心15 min,弃上清。
2.2.1.5.用70%乙醇洗涤沉淀一次,12000 rpm稍离心,弃上清。
2.2.1.6.将沉淀晾干,加20-50 μl TE (pH 8.0), 65℃水浴30 min溶解DNA。
2.2.2.4.设定反应程序:
1)预变性:94℃,5min;
2)循环部分:变性解旋94℃,40sec;退火53℃,50sec;延伸72℃,80sec,循环35次;
3)延伸部分:72℃,10min;
4)保存:4℃下可以保存1-2天 。
2.2.3.琼脂糖凝胶电泳
2.2.3.1.配置40ml1.6%的琼脂糖凝胶:称取0.640g的琼脂糖放入锥型瓶中,加入40mlTAE加热使其溶解,注意不要使其暴沸;
1.引言
Ti质粒是土壤农杆菌的天然质粒,该质粒上有一段特殊的DNA区段,当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该DNA区段能自发转移进植物细胞,并插入植物染色体DNA中。Ti质粒上的这一段能转移的DNA被叫做T-DNA。若将Ti质粒进行改造,把感兴趣的基因放进T-DNA序列中,通过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实现外源基因对植物的遗传转化。T-DNA插入到植物染色体上的什么位置,是随机的。如果T-DNA插入进某个功能基因的内部,特别是插入到外显子区,将造成基因功能的丧失。所以利用农杆菌Ti质粒转化植物细胞,是获得植物突变体的一种重要方法。农杆菌Ti质粒转化植物细胞后,在获得的后代分离群体中,有T-DNA插入的纯合突变体,杂合突变体,和野生型。在突变体研究中,需要的材料是纯合突变体,所以必须从分离群体中将纯合突变体鉴定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