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国家、宗教、文化、商业等方面的历史知识,以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成就和影响。
其中,重点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国家,以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同时,本课还涉及了一些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和商业活动,以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和历史并不熟悉,因此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和历史,加深对于古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生涩的词汇和概念,因此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针对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地图展示、图片展示、视频介绍、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概念。
素养目标1.历史理解:通过学习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学生能够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贡献,包括文字、法律、宗教、建筑等方面。
2.时空观念:通过学习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时空背景,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独特性和历史地位。
3.史料实证:通过学习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验证和解释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能力。
4.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解释和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思维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国家、宗教、文化、商业等方面的历史知识,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成就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张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并提问:“同学们,这张地图展示了哪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学生回答:“这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优质课教案_0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授课班级:八(6)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了解楔形文字;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
阅读“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与历史价值。
2.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媒体辅助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二、新课讲授
(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同时板书。
(二)读图解题
引导学生读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并古今对比,让学生掌握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教师拓展两河流域的地形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三)简述两河流域最有影响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四)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借助图片作以说明。
(五)合作探究《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特点
借助材料学习法典的的内容和特点
四、巩固记忆
五、当堂检测
六、课后反思。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化自己,自称“众神之王”。汉谟拉比还大兴水利,他在位的好几个年头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三)《汉谟拉比法典》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8页,概括下列问题:
1.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
由于这样的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又依赖人工灌溉,这样一来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这种巨大的水利工程,绝非一家一户所能完成,它需要较大范围内人们的集体协作。这样,人们的相互往来和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从而推动了两河流域国家的形成。
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
2.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影响
学生:依托学案,自主学习教材第三部分,边学边记,找出上述问题。
教师引导:
1.《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法典主要内容:社会等级;家庭奴隶制;规定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
3.《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通过学习探究,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培养历史观和历史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感受人类法制的源远流长。
教学重 点
古代两河文明与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 点
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
自学归纳法
讨论探究法
合作学习法
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二、内容分析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古代东方文明之一,产生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同时,它也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识读地图《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等基本史实。
家国情怀:认识到古代两河流域是古代东方文明之一,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回顾上课“尼罗河在古埃及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内容,引入本节课“两河流域”中的古巴比伦文明,展开本课内容学习。
(二)讲授新课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教师活动出示“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信息。
(2)学生活动●古代两河流域(又称“新月沃地”)●地理位置:西亚●流域: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文明代表: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3)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归纳苏美尔文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学生活动●文字:楔形文字●历法:阴历/太阴历●数学:60进制●技术:最早灌溉技术制陶技术(5)教师活动(6)学生活动公元前539年,古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征服。
波斯文明取代两河文明,两河流域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新独立。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及古巴比伦王国的兴亡。
2.古巴比伦王国(1)教师活动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
他极力神华自己,自称“众神之王”。
汉谟拉比还大兴水利,他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2)学生活动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设立官僚机构。
经济上:大力兴修水利,控制地方经济。
军事上:集中军权,直接掌握军队。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教案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为目标。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问题的设定、活动的组织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摆脱传统“满堂灌”形式的教学,促进学习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课程内容】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教学目标】1.识读地图《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3.识读《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理解君权神授。
4.通过学习《汉谟拉比法典》,认识到《汉谟拉比法典》虽然保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也是人类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出自世界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作为世界古代史的开篇,主要介绍了古代亚非的大河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大河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结构上层层深入,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课文对《汉谟拉比法典》的介绍最为详尽,以点代面,让我们以此为窗口,更加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中国历史学习,已经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但对世界历史内容比较陌生,可通过时间轴梳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世界历史的时空体系。
引入文献和图片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从《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地位两个方面进行讲述。
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规定严格的社会等级;二是维护发达的奴隶制度;三是对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涉及的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关系做了规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精品教案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知道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国家产生的时间、政权的更替。
2.理解《汉谟拉比法典》在行使国家职能中的作用及重要的历史价值。
3.理解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重点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过程,《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实质。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早期东方世界代表性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人民的重要财产。
据说,国王汉谟拉比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太多,难以应付。
他就让臣下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编成一部法典,并把它刻在一个高2.25米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神殿里。
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历史的殿堂,重温这段历史的岁月。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史料1古代两河流域。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古代两河流域》地图,指出“两河”指哪里?学生:“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教师: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
从地图上看,这条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地又很肥沃,因此得名。
古代,在这条地带上先后居住过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
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生活在沃地东部,那里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称为两河流域。
两条河流的泛滥为这个大干旱地区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
史料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自然状况。
学生:两河流域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淤泥,便于农业种植,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基本条件。
史料3两河流域王国的更替。
史料4两河流域无天然屏障,又位于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的交界处,许多古代民族相继在此登台亮相,演出一部弱肉强食的战争史,形成特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特色。
这种更替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国家职能的健全和发展。
教师:阅读教材P6,分析两河流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学生:(1)国家的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题是古代两河流域,教材以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朝、巴比伦王朝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通过对古代两河流域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古代两河流域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认识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朝、巴比伦王朝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认识,理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脉络,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朝、巴比伦王朝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2.辅助难点: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成就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
4.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然后,简要介绍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脉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精品课件
9.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
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
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
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 内容全面 B. 思想落后
A
C. 传播广泛 D. 影响深远
10. 【史料实证】《汉谟拉比法典》第6条规定:“倘自由民偷
2. 统治:实行__________制度,奴加隶强中央集权,还制定 了一部较为系君统主和专完制整的法典。__________在位时是 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汉谟拉比
知识点3 《汉谟拉比法典》
1. 地位: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
__成__文__法__典________。 2. 内容:
1D 2B 3C 4A 5D
6D 7D 8A 9A 10 B
答案呈现
11 见习题
答案呈现
知识点1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 范围:“两河”指西亚的_幼__发__拉__底___河和__底__格__里__斯__河。
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
长地带。
2. 建国:约从______________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
A.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 农业发展的需要 C.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施 D. 统一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点拨】这个时期的古巴比伦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得益 于统一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公元前18世 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 地区,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在中央集权下, 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修建水利设施。故选D。
3. 【2021·河北张家口期末】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二课,主题是古代两河流域。
教材主要介绍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宗教信仰、社会生活以及楔形文字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律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感到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实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宗教信仰、社会生活以及楔形文字等内容,认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宗教信仰、社会生活以及楔形文字等内容。
2.教学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法律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展示古代两河流域的生动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介绍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宗教信仰、社会生活以及楔形文字等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教材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古代两河流域》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二、学情分析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大河流域产生文明的原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学习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两河流域的位置、河流名称,汉谟拉比统治采取的措施,《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地位等基本史实;2:简述两河流域文明兴起、统一的过程;说出两河流域文明的具体表现;五、教学重点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的建立和统治,认识国家的强盛与优秀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六、教学难点结合《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认识《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和历史影响。
七、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周杰伦曾有首歌《爱在西元前》,歌词是这样的: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从这首歌词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生:自由回答。
师:从这首歌中我们可以知道两河流域由哪两条河组成,古巴比伦国王颁布了法典等等内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两河流域的位置、河流名称,汉谟拉比统治采取的措施,《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地位等基本史实。
师:在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本节课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幅地图。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狭长地带。
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
此处诞生了巴比伦、阿卡德、亚述、尼尼微等古代奴隶制国家,创造了古代文明。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汉谟拉比法典考
知识与技能
公元前18
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
因为这些文字是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
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而后其主人得割
根据以上条文,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成文法典;③《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
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
学生展示小组合作成果
两河流域是当今国际问题的热点,尤其是叙利。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概况;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重要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检索关键词搜集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
古代亚非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引以为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河流域地理位置;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两河流域的地图:让学生找出两河是那两条河。
说明西亚也曾经是人类文明之一(二)、讲授新课: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气候特点:干旱少雨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农业发展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
2、文明的奠基者:苏美尔人3、国家的建立:公元前3500年出现很多小国。
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所灭。
4、强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定都巴比伦城二、古巴比伦王国:1、时间:公元前18世纪2、人物:汉谟拉比3、建立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4、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法典。
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1、《汉谟拉比法典》石柱1、法典内容:《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精品课件
古巴比伦城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1.地理位置
古
(1)产生小国
代
2.发展历程 (2)初步统一
两 河
(3)强盛
流
(1)文字 楔形文字
域
3.文明成就 (2)历法 太阴历
目的? 制定者?
(3)算术 60进位制
地位?
内容?
(4)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意义?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判决模板: • 法官(敲锤):通过刚才的法庭审理
,本院现对本案进行宣判:本院认为 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依据、、 、、、、),被告人甲将妻儿抵押给 乙的行为合理/不合理,故其妻儿的指 控成立/不成立。故判决如下:甲妻甲 子申述有效/无效,予以执行。 • (请同学们据此模板进行判决)
依据: 第117条:倘自由民因负
志 太 猜一猜:他们在做什么
王
阳
汉 谟
神 沙
国王汉谟拉比从太阳神手中接
拉 比
马
什 想一想:这体现了古巴
象征权力与正义
比伦的什么特点?
的权杖
① 君权神
授
阅读下列几则法典内容,并思考:你从这些材
料中看出了古巴比伦的哪些特点? 以眼还
•第196条
眼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以,牙牙还
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
同态复 仇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
齿,则应击落其齿。
②公平——正—《义汉谟拉比法典》
•第205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 由民之子之颊,则应 割其一耳。
———《汉谟拉比法 典》
事例: 一个公民甲将自己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精品课件
一、两河文明的孕育
(1)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两河流域南部 形成一些以城市为中 心的小国,这些小国 创造了两河流域的早 期文明,其中具有代 表性的当属苏美尔文 明;
3.文明形成 之初
一、两河文明的孕 育
3.文明形成
之初
(2)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
最早的文字,最早的教 育
一、两河文明的孕育
切社会关系,因而,它不仅阐明了古巴比
伦的法律制度,也照明了当时的社会。
地—位—:《《全汉球谟通拉史比:法从典史》前是史迄到今2已1世知纪世》
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
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 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美国国会大 厦
汉谟拉比浮 雕
发扬正义于 世,灭除不法邪 恶之人,使强不 凌弱。
公民权的自由民穆某
事件一:阿某与维某合开了一家船舶货运公司,雇佣了 穆某为船工,帮助其运输货物,有一次穆某因自己疏忽 导致沉船且船上物资全部损失。阿某得知此事之后非常 生气,阿某与穆某发生冲突,维某儿子前来劝架,但因 争执激烈,不慎导致维某儿子眼睛受伤,穆某牙齿脱落。
二、巴比伦的辉煌
2.正义法 典
1.地理位置
古
(1)产生小国
代
2.发展历程 (2)初步统一
两 河
(3)强盛
流
(1)文字 楔形文字
域
3.文明成就 (2)历法 太阴历
目?
内容?
(4)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意义?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精品课件
(1)材料一中图片上的文字是哪种文字?是由谁发明的?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2)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指哪部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巴比伦社会分为 哪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部法典有怎样的意义?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 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法.制意传统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表明人类社会的⑯____________源远流长。
一、选择题 1.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出现“古巴比伦”“租 赁”“交换”“借贷”“成文法”等关键词,由此判断小明D同 学是对哪一文明进行探究性学习( )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A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 一”。这里所说的“两河”是指( ) A.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B.恒河、尼罗河 C.尼罗河、印度河 D.长江、黄河
①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重视加强中央集权 ②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
的时期 ③奴隶制度在当时相当发达 ④他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直接掌
握军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C 文法典是( ) A.《秦律》 B.《哈佛拉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图特摩斯法典》 7.【广东深圳中考】《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 化遗产C 。该法典主要维护( ) A.外邦人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示例:奴隶主:该法典公开确认了我的统治地位,严格保 护我的利益,是一部伟大的、行之有效的成文法典,必须永远 推行下去。自由民:该法典在同阶层中坚持以牙还牙、以眼还 眼的原则,是一部相对公平的法典。奴隶:这部法典具有阶级 局限性,是对奴隶的剥削与掠夺,缺乏公平性。(言之有理即 可)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精品课件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1.地理位置
古
(1)产生小国
代
2.发展历程 (2)初步统一
两 河
(3)强盛
流
(1)文字 楔形文字
域
3.文明成就 (2)历法 太阴历
目的? 制定者?
(3)算术 60进位制
地位?
内容?
(4)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意义?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的根本目的是( ) C A.神化种姓制度 B.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C.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D.麻痹人们的斗志
3.古印度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
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哪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 )
A.“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C
B.“我爱慕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8.古印度文明是世界中最迷人、同时又是最神秘的文明 之一。下列D能验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种姓制度 ②楔形文字 ③佛教 ④阿拉伯数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9.识图,回答问题。
(1)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古文明的哪项制度?该古文明在哪 一王朝统治时期达到鼎盛?
古印度文明的种姓制度。孔雀王朝。 (2)国王在这一制度中属于什么等级?名称是什么? 第二等级。刹帝利。 (3)这一制度有怎样的特点? 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不得从事高等级 的职业,不同等级不得通婚。 (4)它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 不良影响。
能力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九年级科目历史授课人时间
课题名称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时 1 一、学情
分析
二、学习目标及依据1、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了解楔形文字;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2、阅读“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重难点内容突破方法
重点
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与历史价值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难点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四、教学活动及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共案部分个案部分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动态图片)这个数学上非常有名的定理
是什么?最早是由什么人发现并使用的?今天让我
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古代两河地域地图”,思考: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怎样?
提示: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流经区域,基本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
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并不十分优越。
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
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
2.问题思考: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
3.教师归纳: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
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二)楔形文字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楔形文字图片
2.教师讲述:楔形文字,又称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由苏美尔人发明,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与《汉谟拉比法典》
1.教师讲述:公元前18世纪兴起的强盛而繁荣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那时的社会面貌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欣赏小品《打架》。
2.学生活动:(学生小品表演)
国王:“我是古巴比伦城邦的第六任国王,我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终于统一了两河流域,成为了四方之王。
但我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实在太多,我已命人编成了一部法典,这下处理事情就有依据了。
”两自由民正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
国王:“你们两个混蛋在干什么?给我住手!”
两自由民发现是国王,立即停了下来并向国王行礼。
自由民A:“我尊敬的国王,他两天前把我的一只眼睛打伤了,疼死我了。
我要找他算账。
”
自由民B:“是他先侮辱我是奴隶,我才打他的。
”
国王:“好了,好了,我来给你们判决,你(自由民B)打伤了他(自由民A)一只眼睛,你就让他把你的一只眼睛也打伤吧! (说完A做着向B的眼睛打去的样子)
3.教师提问:(1)小品中的国王是古巴比伦的哪一位国王?(2)国王的判决有法律依据吗?依据是什么?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法律规定?举例说明之。
(3)这样的判决有何原则?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处罚原则?
4.教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1)时,指出国王汉谟拉比是一位勇猛过人精通谋略的国王,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便于在位的第二年开始编制法典。
学生回答问题(2)时,指导学生认识《汉谟拉
比法典》的组成部分和内容。
并检查学生课前查找资料的情况。
学生回答问题(3)时,补充说明古巴比伦有三种人,有权自由民、无权自由民和奴隶。
如果将小品中的自由民A换成是奴隶,那国王对自由民B的判决就不同了,只是赔偿该奴隶的主人购买这位奴隶的价格一半的钱就可以了。
5.教师小结:《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6.问题思考:讨论并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提示: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西亚地区奔腾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了人类,在适合人类农业耕作的自然环境中催生了灿烂的文明。
苏美尔人创立了楔形文字,并用文字保留了文学作品《吉尔伽美
什》。
古巴比伦国王还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成为
目前已知最早的成文法典。
五、板书设计(流程)
1.自然环境
2.文明历程:
3.古巴比伦王国:君主专制制度
4.《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的社会等级
六、目标检测设计(当堂)
共案个案优化设计第二课选择题
七、作业设计(课后)
共案个案优化设计智能演练提升
八、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两河流域是当今国际问题的热点,尤其是叙利亚问题更是大国博弈的焦点。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感知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并按照时间顺序,引导学生探究两河流域的重大事件,并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条文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汉谟拉比法典》的本质所在,学会正确地评价《汉谟拉比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