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项目及周边分析
清名桥古运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清名桥古运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https://img.taocdn.com/s3/m/47f3d02d5fbfc77da369b102.png)
清名桥古运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清名桥古运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无锡市中心南长区,占地面积4.8平方公里,核心区域规划面积18.78公顷。
集聚区以古运河为轴线,由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和南禅寺文化旅游休闲商城两大板块组合而成,现在发展成为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博览和艺术欣赏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聚集区,也是目前全国唯一在文化、商业和旅游三大领域全部拥有“国字号”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启动于2007年12月,已经完成保护性修复面积约10万平方米。
位于该区域的水仙道院、和平书场、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以及古运河游客中心、中国丝业博物馆一期、运河文化艺术馆一期和N1955南下塘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节点已相继对外开放。
同时,按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和传统样式修缮或复建南长街两侧建筑房屋达300余间,民居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完成了薛南溟旧居、王朝仙老宅、张氏嘉乐堂、祝大椿故居等八处老宅的修复工作。
配套设施方面,新建知足桥路、大窑路和通扬路三条道路,对跨塘桥、知足桥、庙桥三座桥梁及南长街、南下塘、大窑东路的部分进行了改造;修复和修建了南禅寺码头、跨塘桥码头、清名桥码头、祝大椿故居码头、古窑码头、水仙道院码头和10个居民小码头。
目前12个旅游节点及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显成效,水上旅游已全面启动,形成以古运河为景观廊道、串联7个码头及周边景点、并行两条古街及街上历史文化遗存的人文景观。
南禅寺景区自2009年起开始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先后打造了5个休闲广场——南禅寺入口广场、寺前广场、三角广场和下沉式广场、妙光街中心广场;对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妙光寺进行了大修;完善了周边道路、停车场、游客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
一重点打造文化创意与休闲旅游两大产业集群园区先后与无锡福莱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南禅寺地下商场和三角广场的打包租赁合同,与无锡市联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南门头一带经营权回购商铺打包租赁合同,与无锡新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南长街跨塘桥至清名桥段及锦泰片区载体合作协议,总计完成招商面积12万平方米,入驻的书店、画廊、文化产品零售、酒吧、画室、KTV等文化、创意企业总计450余家。
无锡古运河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方案
![无锡古运河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a5086aa300a6c30d229f46.png)
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最具特色的文化,以清名桥为龙头,弄堂为体,运河为脉,古运河无锡段将建设成集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欣赏体验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为了加大无锡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特制定《无锡古运河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方案》,以下本方案详细内容:第一部分:核心理念定位阐述景区经营应该有一个核心理念,一级理念我们将重点放在向旅游者传递一种旅游地能够带来的氛围和感觉,即旅游者能够得到的核心价值。
二级理念则根据旅游地不同方面的特征(历史、地理、文化、风景、景点等)分别作为主题,与目标市场所可接受的特点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阐述,将旅游地系统、完整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对一级理念进行全方位支撑。
回眸历史,古运河南长街清名桥(后简称景区)原是无锡繁华、商业菁华所在,其历史大抵如下:南长街,本是一条古驿道,北端的马昌弄,就是因为附近驿馆的马匹往来频繁而得名。
无锡在元代时有九个驿站邮亭。
到明代在九个驿亭内确立一个驿馆,由中央垂直领导,名“锡山驿馆”,驿馆就在马厂弄两侧。
马厂弄后被文人改作“马昌弄”,并一直延用至今。
当时,在无锡城南有水陆三条古驿道,性质象如今的国道。
一条水驿道,即南门古运河水弄堂;两条陆驿道;即今南长街和南下塘,上塘街与下塘街跑驿马,分往南往北单向跑快马之用。
“锡山驿馆”的设立,为无锡城南伯渎港米码头、制锅业、烧窑业和羊腰湾造船业以及南长街直至清名桥的商业、餐饮业、搬运业带来无穷生机。
站在保护历史,还原历史的角度上看,依据数千年来景区所在地的发展历史,景区的经营理念如下,一级理念:盛世古运河二级理念: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江南繁华,古吴文化“盛世古运河”五个字从字面上看简洁易懂,易于识别和记忆,可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而就“盛世”一词本身而言,它可以让人联想到运河两岸繁华的街景,繁荣的工商业,川流不息的来往车马。
从宋朝开始江南富庶,鱼米丰足,举世闻名。
在隋唐开凿的京杭运河更是古代江南“南粮北调”的最重要通道,随着历史的沿革,往日的盛世粮道,如今保存完好,风貌犹存的仅在跨塘桥至清名桥这900米的一段。
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SWOT分析
![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0bebecf90f76c661371af8.png)
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SWOT分析摘要:古运河旅游是目前各地积极发展的一个旅游项目,有很多经验,也有一些不足。
无锡发展古运河旅游项目起步较晚,因此更需要借鉴他人,做好规划。
本文主要对无锡古运河旅游发展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为项目开发作为参考。
关键词:无锡;古运河;SWOT分析一、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概况古运河无锡段为最早开凿的运河,公元前486年开凿伯渎港即邗沟江南段,又称古吴水。
古运河无锡段流长40.8公里,历经250余年至今仍在通航,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
另外古运河无锡段以“开凿最早、贯城而过、遗存众多、原生态风貌的精华之地”成为无锡市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古运河旅游曾是无锡的品牌和特色,古运河水上游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兴盛一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古运河旅游走入低谷。
2005年,无锡市在制定《无锡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时,把恢复古运河水上旅游作为重点特色旅游项目;2006年,无锡召开了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策划方案论证会,形成了一份古运河旅游策划方案。
方案为无锡古运河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运河活态博物馆”,意在通过将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的所有建筑、水体空间和人物活动以最自然、和谐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达到对古运河和古建筑的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传播的目的。
目前古运河旅游资源总体格局呈“三点一线”分布,即以古运河一线纵贯南北,将惠山名胜风景区、水西关近代工业遗产区、南禅寺清明桥人文景观区三大核心景区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群。
二、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SWOT分析(一)优势1.种类繁多,多为复合型资源。
首先就旅游资源分类而言;仅就基本分类而言,无锡古运河旅游资源就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如惠山风景区;人文旅游资源,如惠山祠堂群、清名桥等;以及宗教旅游资源,如惠山寺、南禅寺等;如果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分,还可具体分为地文景观、水域景观、园林景观、文物古迹景观、民俗文化景观等,拥有完整齐全的旅游资源品种。
无锡古运河
![无锡古运河](https://img.taocdn.com/s3/m/930d29dd6f1aff00bed51e20.png)
无锡古运河文化简介无锡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它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长四十多公里,纵贯无锡城区。
无锡古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末,三千年前,周太王长子泰泊在梅里建勾吴国,为了灌溉和排洪的需要,就率领民众开凿了伯渎河。
历史上吴王阖闾功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通过这条河。
可见这条河当时不仅是在交通和农业灌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军事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条河不仅是无锡最早的人工河,应该说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河了。
现在无锡人叫伯渎河,也叫伯渎港,经梅村可到常熟。
如今,这条河虽然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重要作用,但悠悠河水,凝聚了无锡三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交织着水乡河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
傍河而居从有运河开始,无锡先民就傍河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
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江南运河水乡文化。
现在在无锡能够一览这种江南水乡生活画的最佳角度,应该是在无锡的清明桥。
清明桥两岸的水弄堂是无锡最具特色的水乡风景。
两边民居高低错落,码头石埠错落有致,白天人家临窗面水,夜晚船家橹声灯影,后门洗汰下船,前门逛街上桥,每逢下雨时节,丝丝小雨飘洒在白墙黑瓦上,好一幅“人家尽枕河”的民俗风情画。
现在虽然有的房屋已经破旧,墙壁斑驳,但仍有许多人面对着这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桨声惊梦的水弄堂流连忘返......横跨在水弄堂上的清明桥是无锡古运河上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在无锡人的心目中,清明桥在历史上的繁荣就象那幅名画《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一样,是古老运河历史的符号、繁荣的象征、文化的缩影。
在清明桥下生活的运河人家安逸、自足,这也许就是悠悠古运河带给他们的那种自信与满足吧。
他们在极普通的生活中回味着过去,感受着现在。
清明桥是一个窗口,是体味运河千百年文化遗存的窗口。
交通命脉公元613年,隋炀帝全线贯通京杭大运河以后,无锡古运河就发挥了交通上的重要作用,成为南北运输的大动脉。
这些无锡风俗画作所描述的就是无锡古运河在明清时期漕运高峰时的盛况。
无锡运河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无锡运河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空间形态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a4473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d.png)
无锡运河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空间形态设计研究作者:朱颖朱蓉来源:《艺术研究》2022年第01期摘要:通過城市形态学的方法分析北塘空间环境的演变过程及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梳理了北塘的水系格局、道路系统和各类型建筑布局形态特征,研究北塘空间形态构成及与建筑遗产之间的公共性关系。
文章从历史形态保护角度,从点、线、面三应该始终借助历史形态引导建筑遗产自然地方面提出今后北塘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营造策略。
在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融入整体环境,使得建筑遗产与环境能够更好地协调共生。
关键词:运河北塘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空间形态北塘位于无锡城北门古运河畔,为近代无锡经济中心,其空间形态主要随无锡运河水系自然形成,建筑遗产黄埠墩、天主堂分布于其中,如图1。
目前北塘大部分的水系格局、路网结构、住宅分布特征犹存。
北塘自建成几经沧桑巨变,相关学者将目光聚焦于遗产本体的保护,而对遗产本体之外的空间环境鲜有研究。
对于周边环境的改造大都采取拆除重建的粗暴方式,新建的空间环境与遗产本体完全脱节,忽视了北塘历史人文底蕴和传统空间形态构成。
本文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出发,将建筑遗产置入北塘整体空间中,通过分析北塘空间形态的分布特征,探讨在保留原始肌理的前提下,如何协调新旧环境的关系,提出北塘空间环境与建筑遗产共生保护与再利用建议。
一、北塘建筑遗产周边环境演变概况(一)古代——早期的集市形态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伐齐国破土开挖运河,于古芙蓉湖中留下了一座小岛,命名为黄埠墩。
黄埠墩至江尖这段水域面积辽阔,河浜众多,遂在河浜岸边兴建码头,逐渐形成往来船只漕运要道。
到唐代时,无锡作为国家漕粮征收的必经之处,于莲蓉桥北自江阴巷至北栅口成为江南有名的“大市口”。
明代万历年间《无锡县志》曾记载,无锡北门大桥即有米市,说明当时的北门塘上已初具集市规模。
至清代时,无锡已是田少人多,本地产的粮食已不足以供给百姓食用,当时已有一定规模的粮食市场。
依托于运河这条黄金水道,北塘米行粮店的数量不断发展壮大。
无锡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无锡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现状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f1349f011ca300a7c390bf.png)
2020·01一、运河概况及调研路线(一)运河概况无锡古运河南至太湖,北达长江,贯穿整个无锡市区,它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总长度约40千米。
无锡古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3000年前,出于排涝与农业用水的目的,泰伯带领了百姓在梅里挖凿了伯渎河[1]。
除此之外,夫差北上讨伐齐国、阖闾攻打楚国,均经过无锡古运河。
这条河不但汇集了无锡3000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折射出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作为无锡最早的一条人工河道,它也是人类史上最早的运河[2]。
(二)调研路线本次调查研究选择的调研路线是从运河梁溪大桥南岸处沿运河南岸向北出发,途径锡山大桥、蓉湖大桥、吴桥、凤翔大桥、山北大桥、高桥、惠运大桥;然后从运河惠运大桥北岸处沿运河北岸返回梁溪大桥;接着从运河梁溪大桥北岸处沿运河北岸出发,途径开源大桥、红星桥、盛新大桥、金匮大桥、清宁大桥、金城大桥、新扬大桥、华清大桥、永旺大桥;最后从运河永旺大桥南岸处沿运河南岸返回梁溪大桥。
二、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现状剖析(一)运河历史文化景观开发现状1.近代工业历史文化景观拥有大量近代工业文化遗产是无锡段运河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对无锡工业遗产的价值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估。
无锡工业沿运河发展,充分利用了水运的便利条件,与运河直接相关[3]。
无锡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与运河有着重要的关系,运河带给无锡肥沃的工业土壤,运河沿岸留下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遗迹,它们是无锡工业甚至是中国工业文明的历史见证,具体包括老旧工业厂房、仓储设备仪器等方面,堪称价值连城。
人们通过无锡运河工业遗产这个窗口可以更好地了解运河,了解工业,了解无锡的发展。
因为运河无锡段是整个运河地带工业发展史的浓缩与精华,不仅在科学、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在历史、文化与教育等方面也意义重大。
然而,目前还有不少运河工业遗产尚未纳入具体的保护范畴,因此想要对运河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价值有更为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必须更加深入开展有关运河工业遗产的调查与研究。
无锡环城古运河—千里运河独一环
![无锡环城古运河—千里运河独一环](https://img.taocdn.com/s3/m/908f10b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8.png)
无锡环城古运河—千里运河独一环环城古运河从江尖公园开始,一路向东经过北门(古控江门)的莲蓉桥,亮坝上转弯经过车站前的工运桥、高墩桥。
再经过东门(古靖海门)的亭子桥、槐古桥、妙光桥。
另一路向西经过永定桥,经过西门(古试泉门)的西门桥、显义桥、体育场桥、清扬桥。
转弯经过南门(古望湖门)的南长桥,在南禅寺紫金广场处会合后继续缓缓向东南方向流去。
无锡城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唯有这环城古运河悠悠千年故道不变,这得益于历代无锡人民对母亲河的热爱与崇拜。
她虽经千年历史的荡涤依然本色不变,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
悠悠古运河像一根金带,系结着无锡城的古往今来,一环通古今,城投公司就是紧扣这个理念对古运河进行了开发和复古。
如今的古运河两岸都修筑了栏杆和亲水平台和亲水步道,沿途的许多历史景观都进行了重建和修复。
北塘米市的牌坊、三里桥旁迎接乾隆皇帝的接驾亭、莲蓉桥下古街闹市区的钱业公司和丝业公司的旧址、通汇桥畔的涵碧亭、涵翠亭、亮坝桥边的古税卡遗址···沿途景观数不胜数,无不诱发人们的思古之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运桥至高墩桥的样板段,这一段运河区现在是无锡市的门户区,北岸是一个巨大的现代交通枢纽,集沪宁线、城铁、高铁、地铁、公交汽车于一体的始发与换乘中心。
南岸是繁荣的站前商贸区,中国饭店、金陵饭店、国际饭店···,高楼大厦毗邻接茬,各类大商场一直延续到市中心崇安寺。
在这日夜纷繁喧嚣的闹市中,居然有一大片僻静的场所供人们休闲和思古。
这就是古运河站前段景观区。
在这里清亮的大运河水缓缓地流淌着,两岸繁茂的花草一直垂挂到亲水步道上,金山石和大理石打造的亲水步道和栏杆沿着古运河延伸,北岸的驳岸上一排排碑亭里蹔刻着许多古代和现代名家的字画。
向人们讲述着锡城的历史、再现着昔日古运河的繁荣景象,美丽的梁溪风情。
字里行间,画面深处无不透露着思古的信息。
运河南岸的驳岸上,大幅黑色的大理石上也蹔刻着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无锡的美丽诗章,其篇幅之巨大、诗句之精美,无不令观者惊叹。
无锡清明桥古运河景区介绍
![无锡清明桥古运河景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ec0f36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7.png)
无锡清明桥古运河景区介绍
嘿哟,咱来说说无锡清明桥古运河景区哈。
有一回啊,我去了无锡清明桥古运河景区。
那地方可真美啊!一进去,就感觉像穿越到了古代一样。
那古运河的水啊,缓缓地流着,就像一条绿色的丝带。
河边有好多柳树,柳枝垂在水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就像在跟河水打招呼呢。
我站在河边,看着河里的小船慢悠悠地驶过,那画面简直太美了。
清明桥那可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那桥又高又大,全是石头砌成的。
走在上面,能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
我记得我当时还在桥上拍了好多照片呢。
有一张照片,我站在桥中间,背后是古运河和两岸的古建筑,那感觉就像我是从古代走出来的人一样。
景区里还有很多古建筑,有老房子、老店铺啥的。
那些房子都很有特色,有的是白墙黑瓦,有的是红墙绿瓦。
走在那些小巷子里,就像在走迷宫一样。
我有一次就迷路了,转了好久才找到出口。
不过在迷路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很多平时看不到的风景。
景区里还有很多小吃店和纪念品店。
我在一家小吃店吃了一碗豆腐花,那味道可真不错。
豆腐花又嫩又滑,加上辣椒油、葱花啥的,好吃得不得了。
我还在一家纪念品店买了一个小挂件,上面刻着清明桥的图案,很有纪念意义。
总之啊,无锡清明桥古运河景区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那里有美丽的风景、古老的建筑、好吃的小吃。
大家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哦。
嘿嘿。
无锡运河调研报告
![无锡运河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67d7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8.png)
无锡运河调研报告无锡运河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无锡运河是中国的一条历史悠久的运河,它贯穿无锡市区,全长77公里。
自古以来,无锡运河一直是无锡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流通要道。
然而,随着现代化交通方式的发展,无锡运河的交通功能逐渐弱化,许多船只也不再使用运河进行货运,导致无锡运河的利用率不高。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无锡运河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改善无锡运河的利用率,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调研内容1. 无锡运河的现状调研团队对无锡运河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无锡运河沿线建有多座现代化码头,但大部分码头处于闲置状态,只有个别码头还进行少量的货运作业。
此外,无锡运河沿线有一些建筑物、景观和文物保护单位,增添了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2. 无锡运河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的交流,调研团队了解到无锡运河存在以下问题:交通工具使用率低,现代船只较少使用无锡运河进行货运;河道水质不佳,存在一些环境污染问题;沿河地区的环境卫生条件亟待改善;运河沿岸的旅游开发程度不高。
四、调研结果1. 提高利用率:建议通过政府扶持措施,鼓励企业使用无锡运河进行货运,提高运河的利用效率,同时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方便货物的集散和转运。
2. 改善水质: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工作,提高无锡运河的水质,提升运河的生态环境。
3. 提升旅游开发程度:开展运河的旅游推广活动,引入更多的旅游资源和设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大投入,改善无锡运河沿岸的环境卫生条件,保持河岸整洁干净。
五、总结无锡运河作为无锡市的一项重要历史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无锡运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和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充分利用无锡运河这一宝贵资源,提升无锡运河的知名度和利用率,促进无锡市的旅游和经济发展。
江苏无锡古运河和大运河的交汇之地
![江苏无锡古运河和大运河的交汇之地](https://img.taocdn.com/s3/m/2e4346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3.png)
江苏无锡古运河和大运河的交汇之地江苏无锡,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无锡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因其独特的运河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无锡市区内,古运河与大运河交汇,形成了一片独特而美丽的水道景观。
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大运河起源于历史的远古时期,沿途穿越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京广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贯穿了河南、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
无锡作为大运河的一个重要节点,其在运河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
古运河是无锡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锡市区内与大运河交汇的主要水道。
自古以来,无锡就是水运交通的要冲,运河穿城而过,成为无锡独特的城市景观。
沿古运河两岸,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巷,这些具有浓郁历史氛围的建筑和街巷成为了无锡的标志性景点。
除了美丽的景观,古运河也承载着无锡丰厚的文化历史。
历史上,无锡作为商业贸易的中心,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
无锡的文人墨客们借助古运河的交通便利,融合了南北方的文化元素,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无锡的古运河与大运河交汇之地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目的地。
每年,无锡的古运河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感受这片水道带来的古韵与美景。
游客们可以选择乘船游览古运河,漫步于河畔,欣赏古老的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还可以品味无锡特色美食,感受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运河与大运河的交汇之地,不仅仅给无锡带来了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机遇,也让无锡更加深入人心。
它成为了无锡人民对于自己城市认同感的象征,也是无锡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的窗口。
在今天的无锡,古运河与大运河的交汇之地,承载着无锡人民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珍视。
无论是沿河而建的古老建筑,还是人们对于运河文化的传承,都将无锡的古运河与大运河交汇之地打造成了一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
总之,无锡古运河和大运河的交汇之地是一处让人陶醉其中的地方。
它拥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探索。
大运河无锡段历史悠久特色多
![大运河无锡段历史悠久特色多](https://img.taocdn.com/s3/m/8b2e715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75.png)
产,曾率领百姓开掘了一条以都城梅里为中心,东到漕 孟河浦河入江口。这段文字具体记述了“吴古故水道”
湖,西到今无锡南门外的人工运河,全长约 87 里,宽 12 的起讫地点和全程走向。当代许多历史地理学家如褚
丈。从此,这一带大片沼泽地变为良田,既能栽插水 绍唐、魏嵩山等都认为:它从姑苏城的平门出发,经巢
现在无锡城区的古运河河段(双河尖至清名桥), 基本上仍是吴王夫差当年所开的吴古故水道(江南运 河或江南邗沟)的一部分。其开凿历史,比扬州的那段 邗沟至少要早一年。
3. 黄歇立无锡塘、治无锡湖 战国后期,楚相春申君黄歇请封江东(今苏南地 区),筑城于历山(今无锡惠山之西),并率领百姓“立无 锡塘”、治“无锡湖”(见《越绝书》卷二《吴地传》)。所谓 “塘”,就是堤岸。立塘治湖,即在无锡湖中筑立堤坝,将 吴王夫差所开通的江南运河穿越无锡湖的一段与湖分 开,河归河,湖归湖,更利于运河的通航和湖水的控制。 原无锡湖中有小岛,系历山余脉,本无名字。黄歇 立无锡塘、治无锡湖之后,它成为运河中流的一个墩, 因墩基为岩石构成,得以永久保留。后人为纪念治水 有功、为民造福的黄歇,特将此墩命名为黄埠墩。 现在,黄埠墩已成为无锡古运河上一道重要文脉, 一处标志性的历史景点,也成为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悠 久历史的实物见证。 4. 隋代江南运河无锡段的变迁 隋炀帝杨广为了便利漕运和军事运输,利用天然 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 的大运河,整个工程分四段进行。大业元年(605)起 , 开凿通济渠,由洛阳通到淮水。同年又开山阳渎(疏拓 古邗沟),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扬子(今江苏扬州之 南)入江。大业四年(608)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 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610)开江南河,从 京口(今镇江)到余杭(今杭州)。至此,这条长达 2000
无锡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介绍
![无锡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cf132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b.png)
无锡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介绍
无锡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胜地。
这里保存了完好的古运河和众多历史遗存,是了解无锡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景区的核心景点是清名桥,这座石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无锡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
整座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43.2米、宽5.5米,见证了古运河的繁荣和历史变迁。
游客可以在古桥上漫步,欣赏古运河两岸的风光和历史建筑。
除了清名桥,景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沿河的桨声、灯影、古桥、民居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画廓”,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水乡风情。
游客还可以参观窑群遗址博物馆等地点,了解无锡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景区的游览线路也非常有特色。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从南禅寺出发,经过跨塘桥、大公桥、清名桥、窑群遗址博物馆等地点,沿途可以欣赏到古运河两岸的美景和历史建筑。
游船上还会提供水果盘和茶杯,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享受舒适的休闲时光。
总的来说,无锡清名桥古运河景区是一个集历史文化、水乡风情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无锡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底蕴,留下美好的回忆。
无锡古运河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
![无锡古运河生态浮岛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c7659d6bd97f192379e950.png)
3、亮坝桥段生态浮岛设计
甲方要求分三段来做,可设计为从通汇桥桥墩至亲水平台为第一段;亲水平台对应水域为中段;亲水平台至亮坝桥为第三段。
每段浮床规格为:40m×10m。
即浮床总建设面积为1200平米。
通汇桥
亲水平台
亮坝桥
4、江尖桥段生态浮岛设计
从江尖桥桥墩到绿色古建筑可设计成15—20个浮床单元,每个浮床单元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
浮床造型可拼装成正方形、菱形、圆形等不同形状,每个单元栽植一个品种,浮床可任意组合排列。
江尖桥
江尖桥桥
绿色古建筑
5、使用的水生植物
千屈菜:千屈菜科千屈菜属。
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
夏秋开花。
自然种生长于沼泽地、沟渠边或滩涂上。
喜光、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耐盐碱,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更好。
喜温暖及光照充足,通风好的环境,喜水湿,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长在沼泽地、水旁湿地和河边、沟边。
现各地广泛栽培。
比较耐寒,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
在浅水中栽培长势最好,也可旱地栽培。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土质肥沃的塘泥基质中花艳,长势强壮。
鸢尾:多年生草本。
叶灰绿色,剑形或条形,顶端长渐尖。
花茎中空,光滑,花深紫色或蓝紫色,具暗紫色及白色斑纹。
蒴果柱状长椭圆形,种子红褐色。
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分布:产于四。
清荣桥古运河景点介绍
![清荣桥古运河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4ad98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e.png)
清荣桥古运河景点介绍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位于无锡市中心,这里汇聚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
景区由两条"丫"型千年古河和两条沿河古街交汇而成,被誉为"古运河绝版精华地"的"江南水弄堂"是其中最为著名的部分。
在这里,桨声、灯影、古桥和民居共同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画廓"。
清名桥,原名清宁桥,位于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整座桥都是用花岗岩堆砌而成的。
在清名桥南侧是伯渎河,流经梅村至常熟。
除了古老的桥梁和运河,景区内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供游客参与。
你可以观看传统的戏曲表演、参加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参观各种艺术展览,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你的旅游体验,还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底蕴。
此外,景区内的仿古水乡建筑和真正的老宅组成了特色街区,有各种可以参观的景点,也有酒吧和餐馆。
特别是夜景,粉墙黑瓦的宅子亮起了灯,一串串红灯笼倒映在运河里,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
无锡“城中直河”研究
![无锡“城中直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d5f7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b.png)
无锡“城中直河”研究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
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无锡拥有许多著名的水域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城中直河”。
这条直河贯穿了无锡市中心区域,是无锡市独特的城市景观。
本文将对无锡“城中直河”进行研究,探讨其历史渊源、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历史渊源“城中直河”起源于北宋时期,当时无锡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成为交通枢纽和商业重镇。
为了方便城市交通和物资运输,当地政府在城市中心修建了一条直达运河,这就是后来的“城中直河”。
直河的修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无锡城市的重要标志。
随着时代的变迁,直河的作用逐渐式微,但其历史意义却愈发凸显。
直河成为无锡市的历史名片,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直河沿岸的老街、古建筑也因此得到了保护和修复,成为无锡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直河的历史渊源,不仅见证了无锡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二、现状分析目前,无锡“城中直河”地区已成为无锡市的核心商业区和旅游观光区。
直河两岸的商业街、美食街、文化广场等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商家前来投资。
无锡市政府也加大了对直河地区的改造和提升力度,修缮了直河两岸的景观,推动了直河地区的旅游、商业和文化建设。
与此直河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环境问题。
由于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直河地区的环境面临一定压力,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影响了直河的整体形象。
二是停车问题。
由于直河地区交通繁忙,停车位紧缺,给游客和商家出行带来了不便。
三是文化问题。
直河地区的商业化程度较高,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一定困难。
三、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无锡“城中直河”地区,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措施。
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管理。
加大对直河地区环境的整治力度,规范游客行为,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保护直河的清洁和整洁。
其次是交通改善和停车建设。
加大对直河地区交通的改善力度,提供更多的停车位,方便游客和商家的出行。
再次是文化传承和发展。
大运河考察记之无锡
![大运河考察记之无锡](https://img.taocdn.com/s3/m/3be3246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c.png)
无锡有“太湖明珠”之称,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据《汉书》记载,周、秦期间,无锡境内锡山多锡矿,居民竞相开挖。
汉初时锡矿开尽,故名“无锡”,距今已有
年的历史。
无锡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它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多公里,纵贯无锡城区。
无锡市区古运河从吴桥穿桥而过止于南门外清名桥,曾是明代以前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最繁华的水道。
如今两岸民居大部分都还保留着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黛瓦粉墙,居民枕河而居。
无锡别名梁溪。
据《史记》
商代晚期,周太王长子太伯及其弟仲雍从陕西来这里定居,筑城于梅里,。
无锡古运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无锡古运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3b73c50508763231121292.png)
无锡古运河综合治理工程(南禅寺-清名桥段)设计方案无锡古运河(南禅寺-清名桥段)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本案治理区域无锡古运河治理段从南禅寺至清名桥,全长约为1600m(含上游支流段,不包括五条小支流)。
根据治理段的污染分布及地形,分两大部分:主河段、支流段。
一、主河段(治理长度为1600m)从南禅寺至清名桥(含上游支流段),全长为1600米,河宽在12~30米间,水深在1.5~4.5米间,总径流量18万立方米。
二、五条支流(治理长度为600m)1、黄泥桥支流:从金钩桥到清和楼茶食馆段,全长约110米,河宽为6~8米,水深在1.5~2.5米间,选取黄泥桥旁闸门到楼茶食馆段的50米为阿科蔓强化治理段。
2、市液压件厂旁支流:靠近跨塘桥,全长为180米,河宽为0.5~3米,水深在1.5~2.5米间,选取闸门附近的50米为阿科蔓强化治理段。
3、日晖桥支流:全长为80米,河宽为6~8米,水深在1.5~2.5米间,整个河段全部进行阿科蔓强化处理。
4、小公桥支流:全长为300米,河宽为10~15米,水深在1.5~2.5米间,选取170米为阿科蔓强化治理段。
5、铁树桥支流:全长为250米,河宽为3~7米,水深在1.5~2.5米间,已经试验治理,拟将SDF型阿科蔓生态基更换为BDF型。
(主河段和支流段采用阿科蔓技术治理的长度、阿科蔓生态基和射流泵的详细布置区域和数量见附图)无锡古运河(南禅寺-清名桥段)综合治理工程 设计方案II无 锡 古 运 河 治 理 段 示 意 图已 治 理 支 流支 流 段主 河 段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简介 (1)二、设计依据 (1)三、设计原则 (2)第二章阿科蔓技术治理无锡古运河的应用分析 (3)一、无锡古运河污染现状及分析 (3)二、阿科蔓技术治理无锡古运河的规划思路 (4)三、阿科蔓技术治理城市污染河流的综合优势 (5)第三章工程设计方案 (6)一、设计水量 (6)二、设计目标 (6)三、阿科蔓生态基和射流泵的布置 (7)1.阿科蔓的选型 (7)2.阿科蔓的布置原则 (7)3.阿科蔓的用量 (10)4.循环增氧系统的布置 (10)四、古运河主河段治理 (11)1.南禅寺至阳春桥段 (11)2.阳春桥至跨塘桥段 (13)3.跨塘桥至大公桥段 (16)4.大公桥至清名桥段 (21)五、支流段的治理 (24)1.黄泥桥支流治理 (24)2.市液压件厂旁支流治理 (25)3.日晖桥支流治理 (26)4.小公桥支流治理 (27)5.铁树桥支流治理 (28)第四章系统的安装与运行 (30)一、阿科蔓生态基的安装 (30)二、射流泵的安装 (31)三、系统的运行 (31)第五章工程总投资 (33)一、设备、材料投资估算 (33)二、工程总投资估算 (33)三、运营费用概算 (34)第六章工程维护和管理 (35)一、阿科蔓生态基的日常维护 (35)二、其它方面的维护和管理 (35)第七章效益分析 (37)一、环境效益 (37)二、社会效益 (37)第一章总论一、项目简介无锡市位于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
无锡大运河的介绍
![无锡大运河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b3021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9.png)
无锡大运河的介绍
无锡大运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运河段,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它贯穿无锡市,从吴桥经西水墩、南门至清名桥,长约6公里。
这段运河最具江南水乡风情,清名桥位于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会处,是古运河无锡段的最佳景点。
无锡段运河全长40.8公里,形成于春秋,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
这段运河勾勒出了无锡“龟背城”的历史空间形态,在城南形成了“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奇景。
大运河曾是无锡经济的命脉,也是厚积无锡数千年文化的彩带。
如今仍然留下工业遗产30多处,如茂新面粉厂、惠山泥人厂、北仓门蚕丝仓库旧址等,是国内工业遗产最多的地区之一。
大运河无锡段将“水”与“文化”完美结合,被誉为中国运河“绝版之地”。
想要了解江南水乡文化,可以从无锡的清名桥谈起。
清名桥两岸的水弄堂是无锡最具特色的水乡风景,是古运河特有的运河景观。
无锡大运河是见证中国历史变迁的重要河流之一,
为城市带来了繁荣和发展,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无锡市古运河整治配套截污工程
![无锡市古运河整治配套截污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cf966b761ed9ad51f01df2b4.png)
无锡市古运河整治配套截污工程摘要:无锡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它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长四十多公里,纵贯无锡城区。
进入九十年代,由于水质污染和环境恶化,“古运河之旅”渐渐衰落,以至后来被取消。
目前,无锡古运河的水质基本维持在五类水标准。
古运河整治总体目标是:消除古运河羊腰湾地区和北塘联圩地区水体发黑发臭现象,建设梁溪河清水通道,建成环城河公园。
关键字:古运河、截污槽、亲水平台Abstract:WuxiancientcanalisasectionofBeijingHangzhoutheGrandeCanale,whicht heYangtzeRivertothenorth,SouthtoTaihu,totallengthofmorethan40kilometers,runsthrou ghtheurbanareaofWuxi.Enterninetyage,becauseofwaterpollutionandthedeteriorationoft heenvironment,”theAncientCanalTour”graduallydecline,andlatercanceled.Atpresent,th ewaterqualityofWuxiancientcanal’sbasicmaintenanceinfivecategoriesofwaterstandards .TheancientGrandCanaloverallobjectivesare:toeliminatewaterancientcanalsheepwaist BayareaandBeitangareaofblackeningandstinkdykeconstruction,Liangxiriverwaterchan nel,builtaroundtheriverpark.Keywords:ancientcanal;sewagetank;hydrophilicplatform无锡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它北接长江,南达太湖,全长四十多公里,纵贯无锡城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运河项目周边介绍
概况 目前南长古运河项目周边,地铁、太湖大道等市政工程建设加班加点, 同时还有周边诸多楼盘、写字楼的跟进的开发,以古运河悠久的文化 作为文化载体,特色时尚商业街区作为经济载体,并结合未来南长区 将形成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全新商务中心的市政规划, 南长街古运河项目将成为南长区独具魅力的新的商业亮点。
备注
建设中 建设中 建设中 建设中
仅供参考
项目周边酒店、写字楼分布示意
8.永丰大厦
9.太湖明珠数码大厦 10.世贸中心大厦
南禅寺商城
6.南长区政府办公楼
新天地休闲广场
2.如家快捷酒店 永乐电器 5.水利大厦
4.新天地写字楼
阳春巷,日航配 套餐饮
3.宜家商务酒店
7.紫金广场写字楼、商住 公寓
1.日航饭店
23景亭苑
23.景亭 苑二期
20.金领 嘉园
13.太湖半 岛国际广场
31.中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320. 12.13Sunday, December 13,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7:1 6:5607: 16:5607 :1612/ 13/2020 7:16:56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307:16: 5607:1 6Dec-20 13-Dec-20
2006年
755
2009年
300
2000年
350
2005年
500
2012年
2917
仅供参考
项目周边住宅项目分布示意
36.孙蒋 新村
8.仙蠡墩家园
9.万科金域蓝 湾
10.银杏 苑
25.新梁溪人 家 14.鼎牌 国际公寓
7.月秀花 园
34.溪北 新村
33.水秀 社区
6.梁溪苑
1.阳光城市花 园1期 5.月秀东园
仅供参考
项目周边住宅项目概况一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合计
名称 永德苑 金乐华庭 金乐苑 南洋花园 家乐苑 新江南花园 盛世天下 新民社区 永胜新村 塘南新村 通扬新村 世贸公寓一期 永通公馆 家乐府 世贸公寓二期 九龙仓时代上河
户数 220 180 300 1200 1200 2200 450 580 1200 5000 860 500 300 300 350 2500 17340
5.海天 大酒店
6.海关 大楼 32.稻香 社区
7.华东 大厦
1.Soho 国际
1.阳光 城市花 园3期
2.锦绣 大厦 3.时代 杰都
3.锡星 苑
4.金星社区
22.华侨 城
21.标准花 园
13.天安 曼哈顿
35.园林 新村
11.畅舜 苑
37.曹张 新村
2.红星 苑
1.阳光城市花 园2期
26.新世纪花 园
项目周边住宅项目分布示意
11木樨苑
5.家乐苑
7.盛世天下
家乐福, 2000开业
14.家乐府
6.新江南花园
13.永通公馆
4.南洋 花园
7.新民 社区
3.金乐 苑
2.金乐华庭
1.永德苑
12.世贸公 寓一期
13.世贸公 寓二期
11.通扬新 村
古运河项目, 约45000㎡
9.永胜新 村
10.塘南新村
16.九龙仓 时代上河
城市概况
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总面积4787.61平方公里 七区两市,总人口637.26万人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东邻苏州,距上海128公里;南控太湖, 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北扼长江,与泰州市 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
总面积4787.61平方公里,总人口637.26万人。 其中,市区面积1224.8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54.23万人。
10.君来 洲际酒 店 8.凯宾 斯基酒 店 9.行政 服务中 心
11.盛世 天下
27.新江南花 园 28.金阳 大厦
4.汉庭 酒店
15.朗诗未来之 家
29.茂业 豪园
12.金星 苑
12.古罗 马大酒 店
17.九龙仓2 期 16.九龙仓1 期 14.盛星苑
19.金科世界 城
18.九龙仓3 期
24.景丽 苑
9 太湖明珠数码大厦 写字楼
10 世贸中心写字楼
写字楼
合计
建筑面积 60000 5000 4000 8000 8000 12000 40000 27000 30000 80000 274000
数量(户) 建成时间
499
2010年10月
103
2009年
70
2008年
140
2009年
120
2000年
80
人数 770 630 1050 4200 4200 7700 1575 2030 4200 17500 3010 1750 1050 1050 1225 8750 60690
入住时间 2000年 2001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2000年 2006年 1995年 1996年 2000年 1994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2 2012
古运河项 目,约 45000㎡
仅供参考
项目周边酒店及写字楼项目概况一览
序号 名称 1 日航饭店
商业性质 五星级酒店
2 如家快捷酒店
快捷商务酒店
3 宜家商务酒店
快捷商务酒店
4 新天地写字楼
写字楼
5 水利大厦
写字楼
6 南长区政府办公楼 政府办公楼
7 紫金广场写字楼
写字楼、商住两用公寓
8 永丰大厦
写字楼
居民收支状况: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38元,比上年增长14.0%。 农民人均纯收入16438元,比上年增长17.4%。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780元,比上年增长15.9%。 (总体稳步增长,2009~2010年略有放缓)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239元,比上年增长14.8%。
无锡市现辖七区两市,分别为: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 新区、惠山区、锡山区 江阴市、宜兴市
无锡全景
长三角都市经济圈
无锡市
城市经济
No Image
2011年无锡市GDP达6880.15亿元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收支稳定乐观
国民生产总值: 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8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达到10.74万元。 观察近十年无锡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逐渐放缓, 03~07都保持在15%~18%左右,08年以来则放缓至12%左右,继续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