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化小说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一轮复习: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
一、概念: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在现代小说史上,散文化小说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鲁迅先生的《故乡》《社戏》,然后是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汪曾祺等人的作品。
到了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正式将其命名为“散文化小说”。
当时,思想解放的风潮和开放变革的时代语境推动着文学观念的刷新和写作规范的改变,以汪曾祺、钟阿城、何立伟、贾平凹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创作了不少带有散文化特征的中短篇小说,为小说界带来新鲜的气息。
如汪曾祺的《幽冥钟》《茶干》近似随笔,《受戒》《大淖记事》则重“氛围”的营造而不刻意追求情节故事;贾平凹的短篇小说集《商州初录》在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以散文化的形式叙写商州的景致风光、风俗人情、历史沿革;钟阿城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以干净冷峻的文字、短小的篇幅、散文化的倾向为突出特色;何立伟的《小城无故事》《白色鸟》则是“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的代表范例,等等。
对此类小说的阅读,既要立足文体(小说),又要对其特质(散文化)有所关照。
二、散文化小说特点1.虚化人物形象:往往没有细致地刻画一个人物形象,没有侧重于体现其性格的丰富性。
人物往往扁平而单纯。
①淡化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对人物着墨不多,只是简单概括,不通过完整的情节塑造②淡化个体形象,叙写群体形象③平凡的小人物,人物形象不立体、不典型、不鲜明如孙犁的《荷花淀》中,白洋淀的那一群青年妇女叫什么名字,五官和服饰如何,全没有提到,她们却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讴歌的对象。
2.淡化故事情节:散文化小说往往没有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线性结构展开,故事性较弱,没有完整地展现出人物命运的变化,文中没有制造悬念、冲突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散文化小说-解析
散文化小说
3、营造意境。特定的环境情韵
在散文化 的小说 中,环境的描摹总具备一定的情韵 主要 表现 在气 氛之 中。所 谓“气氛 ”,既包 括 作者的 情感 、情绪的自然 流露 ,也包括自然风光 、民情风俗 、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如2008年《侯银匠》的故事,就在那个特殊的附租花轿的银匠 店流露了作者对父女筹备陪嫁时的深情体谅,故事字里行间包含了 作者对侯银匠的体谅,对侯菊珍视花轿的感动就是一种散文化的环 境情韵;再如 2010年阿城的 《溜索》这篇小说,用大量篇幅描写峡 谷险峻气势。
而这个特点也分别体现在这两年试题的命制上 :1l、文中画线 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溜索 》14.小说 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的主旨往往比较含蓄 ,较多的是通过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 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 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 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 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汪曾祺在谈及现代小说 散文化的问题时曾指出:“所谓小说的散文化,即 不是写人物的部分,不是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 活动,有时只是一点点气氛。”如汪曾祺的小说并 不十分注意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描写,而是着力于氛 围的渲染,从而构成另一种情调。甚至有的作品把 氛围的渲染作为整篇小说的结构中心,以至人物反 倒成了点缀,如2010年阿城的《溜索》第14题:本 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 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散文化小说
一、概念认知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 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大家比较熟悉的现代小说之父鲁迅《故乡》通篇以抒 情的笔调,渲染童年生活的美丽,既写闺土也写“我” ,展现 了“我”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寻梦,又终于绝望 而去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显著的抒情性特征,而这恰是散文 化小说的一个重要表征。接续其后的现代作家,诸如郁达 夫、废名、沈从文、萧红,当代的孙犁、汪曾祺、贾平凹 等都是该类型小说的名家圣手。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化小说复习课件
文本
二
细读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 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ニ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 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 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 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 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特殊宽大。西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 些酒缸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唧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 很远。 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ロ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 盖子。下雨天盖上。好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 油从井壁渗出,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一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 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ト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底子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 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蔼,勤快。
即气氛,人物即情绪。
3.时代背景淡化
散文化小说一般不选取具有重大社会时代意义的题材,大多表现的 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重视对民风民俗进行描写,在一幅幅风俗 画中传达出纯朴的民风和优美的人性人情美。
• 4、语言的纯化。 • 散文化小说作家们非常重视语言的艺术,语言雅致、精确、浅白,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散文化小说的特点关键信息项1、散文化小说的主题特点淡化情节注重情感表达关注平凡生活2、散文化小说的结构特点结构松散缺乏传统的起承转合以情绪或氛围贯穿3、散文化小说的人物特点人物形象模糊人物性格不突出人物成为环境的一部分4、散文化小说的语言特点优美抒情富有诗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5、散文化小说的环境描写特点细致入微具有象征意义营造氛围11 散文化小说的主题特点111 淡化情节散文化小说往往不追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与传统小说强调情节的冲突和转折不同,它更注重对生活琐事、人物内心世界以及日常场景的描绘,情节的发展较为平缓,没有明显的高潮和结局。
112 注重情感表达在主题上,散文化小说着重于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矛盾挣扎,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113 关注平凡生活这类小说通常将视角聚焦于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展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琐碎事务以及日常的喜怒哀乐。
它不以英雄人物或重大事件为主题,而是从平凡中揭示生活的真谛和人性的光辉。
12 散文化小说的结构特点121 结构松散散文化小说的结构较为松散,没有严谨的逻辑框架和紧凑的叙事节奏。
它可能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切换场景和叙述视角,给人一种随意、自然的感觉。
122 缺乏传统的起承转合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有明确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散文化小说在结构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往往是随着作者的思绪和情感的流淌而展开,显得较为随性。
123 以情绪或氛围贯穿它常常以一种特定的情绪或氛围贯穿始终,如忧伤、宁静、喜悦等,通过这种情绪或氛围将各个片段和场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3 散文化小说的人物特点131 人物形象模糊在散文化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往往不够清晰和具体,没有鲜明的外貌特征和具体的行为动作。
作者更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情感世界,而不是外在的形象塑造。
132 人物性格不突出与传统小说中性格鲜明的人物不同,散文化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较为平淡和温和,没有强烈的个性冲突和性格反差。
散文化小说
足。《世说新语》,堪称范本。 有些作者好像完全不考虑结构,写得轻轻松松,随
5.在主旨表现上,更突出情调:
主旨较含蓄,多是通过“气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 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 主旨。 本文不像传统小说一样,不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注重突出 对……的情感态度、生命态度、价值判断等。
散文化小说专题阅读
一. 概念: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 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 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 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 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 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老二在东街不算是财主,他自己总是很谦虚地说他的买卖本小利微,经不起风 雨。他既是财东,又是耍手艺的。他穿短衣时多,很少有穿了长衫,摇着扇子 从街上走的时候,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手里很足实,这些年正走旺字。“如意楼” 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
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为暗淡。如意楼高朋满座,得意楼茶客不多。其 实两家卖的东西差不多,但是大家都爱上如意楼,不爱上得意楼。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蒸饺。皮极薄,皮里一包汤汁。吃蒸饺须先咬破一小口,将汤汁吸去。吸时要小
心,否则烫嘴。蒸饺也是肉馅,也可以加笋,加切成米粒的冬笋细末,则须于正价之
外,另加笋钱。
烧麦。烧麦通常是糯米肉末为馅。别有一种“清糖菜”烧麦,乃以青菜煮至稀
烂,菜叶菜梗,都已溶化,略无渣Fra bibliotek,少加一点盐,加大量白糖、猪油,搅成糊状,
2025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教师版小说——专题03 散文化(诗化)小说
2025年高考语文小说考题分类探究:散文化(诗化)小说一、文体介绍1.文体概念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文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在现代小说史上,散文化小说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鲁迅先生的《故乡》和《社戏》。
诗化小说,是散文化小说的更进一步。
其特征主要有三:一是诗化小说的环境特点:独立审美,诗化意境。
二是诗化小说的情节特点:淡化因果,减少冲突。
三是诗化小说的人物形象:单纯写意,褒奖人性。
四是诗化小说的主旨倾向:表层诗性,内蕴丰厚。
2.教材链接二、考题探究除常规知识点考题外,散文化(诗化)小说的一个重要考题是:探究小说的散文化或诗化特征。
三、直击高考(2023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戏(节选)沈从文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
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
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
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
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
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
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
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复习之散文化小说——以2023年新课标Ⅱ卷高考题《社戏》为例+课件
• 3.分析“意象”,把握内在意蕴。散文化小说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与回味的余地,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
• 4.分析“人物”,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章主题。
•
作者不再让事件捆绑摆布自己的心灵,常在小说中运用情绪的
流动,内心的独白,放射性的结构,思维空间大大开拓,能自由表
现自己的旨蕴意念。
(四)易错提示
和写作规范的改变,以汪曾祺、钟阿城、何立伟、贾平凹等为代表的一批
作家创作了不少带有散文化特征的中短篇小说,为小说界带来新鲜的气息。
•
如汪曾祺的《幽冥钟》《茶干》近似随笔,《受戒》《大淖记事》则
重“氛围”的营造而不刻意追求情节故事;贾平凹的短篇小说集《商州初
录》在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中,以散文化的形式叙写商州的景致风光、风
• 3. 注重环境描写
• 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所谓“氛围”,既包括作 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人间百态和生存 状态等意境氛围的营造。与传统小说相比,散文化小说注重对自然风光、民 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等意境氛围的营造。
• 美好的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让读者沉浸式体验,使小说有抒情性的美感,勾 勒地域风情色彩。
6.语言散文化(同诗化语言风格互补)
• 散文化小说简洁凝练优美生动,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于一 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丰富语言内涵,使故事讲述得更加灵活多 变,少铺陈少夸饰语言间充满着抒情特色。
• ①语言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诗化、典雅;
• ②语言洗练干净,文白相间,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
往往扁平而单纯。(缺乏个性化和丰富性) • ①淡化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对人物着墨不多,只是简单概括,不通过
高中语文散文化小说及散文化小说练习
散文化小说一、概念认知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大家比较熟悉的现代小说之父鲁迅《故乡》通篇以抒情的笔调,渲染童年生活的美丽,既写闺土也写“我”,展现了“我”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寻梦,又终于绝望而去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显著的抒情性特征,而这恰是散文化小说的一个重要表征。
接续其后的现代作家,诸如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当代的孙犁、汪曾祺、贾平凹等都是该类型小说的名家圣手。
二、主要特点1、抒情性结构的非戏剧性“散文化小说”某种意义上就是抒情小说、非戏剧性小说,也就是说,抒情性结构的非戏剧性是散文化小说的核心特征。
(1)抒情性结构之所以说出如此复杂的特性,就是因为作为根本体裁特点来说它还是小说,但从讲究情节结构的小说来讲,它又有典型的抒情性,所以谓之抒情性结构。
究其根本,散文化小说有一特征,即自鲁迅(《故乡》)始散文化小说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小说叙事归结为“回忆”,循着回忆性叙事的展开,小说结构组织上伴随不做故意的“回忆”却松散自然的夹有抒情语言,故而抒情性典型;(2)非戏剧性此类小说,在具备浓重抒情语言特点下展开叙述,结构上自然显示出淡化情节、散化结构的特征。
具体说来,就是没了常规小说的具有矛盾冲突的戏剧性,所以又叫非戏剧性。
如近几年江苏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选材,2008年选汪曾祺的《侯银匠》,写女儿出嫁前后侯银匠的心理状态,展现民俗民情;2010选阿城的《溜索》,写商队溜索穿过山谷,展现边城人的生存状态;2012年选师陀的《邮差先生》,通过邮差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小城人的生活情调这几篇,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2、人物性格的淡化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即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而散文诗化小说却故意淡化人物的性格特征描摹与多社会人的撮合,呈现人物本真的单一原貌,其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亦看不到多重人物特性。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
一、散文化小说概述
1.什么是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抒情小说、文化小说)是一种介于散文与小说之
间的小说文体。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
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 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 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 2. 散文化小说的兴起和发展
环境描写
《项链》
侧重描写19世纪80年代 法国追求享乐追求虚荣
的恶劣社会风气
《邮差先生》《熟藕》
《邮差先生》表现了一种悠闲平
静上的的慢环调境生进活行;了?描《写熟,藕表》现对出小和街
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情之美。
二、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特征
4.散文特征凸显
➢ 语言优美 运用多种修辞,形象生动;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故事的
《项链》
人物形象
性格鲜明,思想性 格复杂多面,而且 随着情节而发展变 化,是立体的人物
《邮差先生》《熟藕》
重在描写邮差先生的生活 状态;
二者的人物?形象简单平凡,
并不非常丰富典型。
二、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特征
3.时代背景淡化
散文化小说一般不选取具有重大社会时代意义的题材,大多表现
的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注重对民风民俗进行描写,在一幅幅风俗 画中传达出纯朴的民风和优美的人性人情美。新时期的“散文化”小 说创作都有意追求去掉作品中的时代政治背景,着重展示的是种纯净 的审美世界,表现了作家的淡远纯粹的审美追求。
讲述更加灵活多变等。 ➢ 注重营造意境
散文化小说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之中。所谓“气氛”,既包括 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 状态的客观再现。 ➢ 情调美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化小说课件
蒸饺。皮极薄,皮里一包汤汁。吃蒸饺须先咬破一小口,将汤汁吸去。吸时要小
心,否则烫嘴。蒸饺也是肉馅,也可以加笋,加切成米粒的冬笋细末,则须于正价之
外,另加笋钱。
烧麦。烧麦通常是糯米肉末为馅。别有一种“清糖菜”烧麦,乃以青菜煮至稀
烂,菜叶菜梗,都已溶化,略无渣滓,少加一点盐,加大量白糖、猪油,搅成糊状,
师陀《邮差先生》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 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①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 ②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 ③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三. 如何阅读散文化小说
1、把握散文化小说“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 要读懂散文化小说,应抓住其“形散而神聚”的文体特征, 由“形”聚“神”,在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文 本内容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去抓住其内在的情感流动与诗意 营构的脉络。2、关注叙述视角,把握叙述特色。喜欢采用 主观性抒情性比较鲜明的叙述视角,如“我”、第三人称有 限视角、儿童视角、回忆视角等。这些叙述视角往往根据情 感抒发、氛围营造与诗意内涵的需要交织一起或灵活切换
的散文诗。萧红的《呼兰河传》全无故事。沈从文的《长河》是一部很奇怪的长篇小说。
它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流水一样。这是一部散文化的长
篇小说。 散文化小说的作者不大理解,也不大理会典型论。要求一个人物像一团海
绵一样吸进那样多的社会内容,是很困难的。散文化小说的人像往往轻轻几笔,神全气
3、分析“意象”,把握内在意蕴。 散文化小说更具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 与回味的余地,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4、分析“人物”, 挖掘文章主题。作者不再让事件捆绑摆布自己的心灵,常 在小说中运用情绪的流动,内心的独白,放射性的结构, 思维空间大大开拓,能自由表现自己的旨蕴意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化小说复习+课件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 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 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 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 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 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 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 很难写成小说的。 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 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 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 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 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 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 “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散文化小说
04
散文化小说的创作技巧与启示
散文化小说的创作技巧及其运用
创作技巧
• 灵活多样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 •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 • 内心独白、意识流等现代叙事技巧
运用
• 在作品中恰当地运用这些创作技巧 • 结合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特点进行创新 • 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体意识的觉醒
散文化小说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与借鉴
主题深度
•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 • 挖掘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02
散文化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散文化小说的起源及其背景分析
起源
• 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兴起 • 散文化小说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运而生
背景分析
• 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 社会变革和个体意识的觉醒 • 文学创作手法的革新和探索
散文化小说的结构特点与叙事方式
结构特点
• 片段化、生活化的叙事方式 • 淡化情节,强调情感和心灵的感悟 • 灵活多样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
叙事方式
• 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 • 内心独白、意识流等现代叙事技巧 • 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比喻象征的运用
散文化小说的情感表达与主题深度
情感表达
• 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 • 对人性的深刻洞和思考 • 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批判
评价
• 被誉为现代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之作 • 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批判 • 挖掘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他散文化小说作品的分析与比较
《狂人日记》
• 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展现故事情节 • 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的叙事技巧 •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边城》
• 以边城为背景,反映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 • 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 •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化小说指导
4.文化游记散文
1.散文题目的作用
常考题型: 2.散文的线索及其作用
3.开头、句段、结尾的作用 4.散文引文作用 5.散文的语言风格 6.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1.分析散文和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语言、主旨方
面的特征,并尝试总结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的特征。
人物 情节
环境
语言 主旨
小说
散文
散文化 小说
散文化小说 戏剧化小说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化小说和戏剧小说的文体特征。 2.掌握散文化小说和戏剧小说的解题技巧。
一、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 概念
•散文化小说(抒情小说、文化小说)是一种介于散 文与小说之间的小说文体。
•指的是在淡化了情节、人物和背景这三要素之后, 将散文抒情性的艺术审美特征和创作笔法滲透到小 说创作中所形成的小说新样式。
•简而言之就是以散文的笔法写的小说。
•小说
•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 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
小说 情节
环境
1.概括人物形象 2.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形象作用: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物象
1.概括梳理情节 2.分析情节手法 3.分析情节作用
1.概括环境描写特点 2.赏析环境描写手法 3.分析环境描写作用
人物
情节
环境
语言 主旨
小 说
1.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人物。 2.重点刻画人
1.完整的故事情节 2.激烈的矛盾冲突
物思想性格。
1.环境为人物、 主旨服务 2可虚构想象场景 3.重社会背景
叙述性语言 社会现实
3.人物分主次
1.非典型人物 1.无完整的故事 1.环境为主旨服务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化小说复习课件
4.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结合正文对此加 以分析。(6分)
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点。①情节淡化。正文没有明显的 矛盾冲突,没有完整的情节链,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②人 物弱化。正文写连老大,只是简单概述,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 事情节来进行塑造。③语言诗化。在介绍酱园和茶干时,语言 洗练干净,文白相间,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④结构“形散神 聚”。小说结构疏松,分别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但都与 传统工艺相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2.虚化人物
散文化小说不追求塑造典型人物,而是非常简单地勾画
人物,重在描写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将人物融
入到小说所描写的环境、渲染的氛围中,呈现人物本真
的原貌。散文化小说中
,
而且一般都是
普通平凡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而是通过人物的描
写去创造作品的情调情绪,人物的出现仅仅作为一种情
绪或气氛的载体,重要的是表现生活、体味生命,人物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 断。“对他的不作为有着埋怨和无奈”错,“埋怨”应是“惋惜”,故选C。
3.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①交代故事产生的背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突 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财力雄厚;③典型化的 场景烘托人物形象,从侧面展现出连老大精明能干、经 营有方;④开头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酱园的消失形成 呼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的主旨。
便一来一去扯霸王草。输赢并不要紧的,所要的是快乐。 蝉声嘶嘶嘶嘶叫得紧。太阳好大。 待这游戏玩得腻了,又采马齿苋。满满的一篮子了,再也盛不下一点点了。就又坐下来歇憩。那白 净的少年解下弹弓,捡了颗石子努力一射,咚地在那河心地方,就起了小小一朵洁白水花。 而那河水,好像有了伤痛,就很匆遽地流。粼粼闪闪。这是南方有名的一条河,日夜的流去流来无 数美丽抑或忧伤的故事,古老而新鲜。间或一页白帆,日历一样翻过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寥里, 细浪于是轻轻腾起,湿津津地舔着天空舔着岸。 “你看出来左边的岸和右边的岸,有哪样不同?” 白净的少年说。 那黝黑少年摇脑壳。 “唉呀你,看呐,左岸要平一些,右岸要高一些。还没看出来?” “吔,吔,真的咧!” “这里头有道理。你晓得啵?” “讲唦,晓得就讲唦。” “我表哥,他讲这是地球自己转动造成的!” “啧,啧,你晓得好多道理。”白净的少年于是笑了。乌黑眼瞳熠熠地亮。 蝉声稍稍有了歇止。 “好安静。” “是咧。” “采了这样多马齿苋,回去外婆会高兴咧!” “当然罗。夸奖你做得事。” 那白净少年,于默想中便望到外婆高兴的样子了。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 的臂湾里。臂湾XXX又温暖。
走进散文化(诗化)小说(复习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文学类作品阅读
云致秋行状(节选) 汪曾祺
❖ 云致秋家贫,少孤。他家本来开一个小杂贸铺,不是唱戏的,是外行 。致秋上过小学、初中,还在青年会学了两年英文。他文笔通顺,字 也写得很清秀,而且写得很快。照戏班里的说法是写得很“溜”。他 有一桩本事,听报告的时候能把报告人讲的话一字不落地记下来。他 曾在邮局当过一年练习生,后来才改了学戏。因此他和一般出身于梨 园世家的演员有些不同,有点“书卷气”。
❖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 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
“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 >>>情节高潮,老头与顾客的冲突,富有戏剧化。反复用 了四次“没人理他”,强调无人对他予以关注、关心、关 爱,反衬小人物的孤寂。一个平凡低微的生命,毫无存在 感,最终失意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 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 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每个人的一生都意义特殊”, 但其邋遢的外表及破席子的生存环境与整齐的钱形成对照, 表现出老头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但是这些又有几人 知?)
❖
❖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 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详写优待 副经理,与后文冷落捡烂纸的老头形成鲜明对照,侧面烘 托老头的孤独与生存的艰巨,显露出同情之意。)这些, 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 定的、石家庄的。大XXX,五彩斑斓。男人用手指甲剔牙, 女人敞开怀喂奶。
❖ >>>情节开端,场面描写,顾客自在用餐,为馆子的常 客老头出场做铺垫。细节描写,指甲缝的黑、用手指甲剔 牙、敞开怀喂奶等;从老主顾到流动客人,不拘小节的热 闹与繁华,与下文人物的寂然灭亡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15课时 散文化小说-2022年高考小说复习
这篇小说标题“侯银匠”,但作者汪曾祺用相当多的笔墨写了侯银匠的女 儿侯菊,这是理解作品的一个难点,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一个旧时代城镇 的手艺人,一个中年丧妻的父亲,他的一生,既无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无惊 险曲折的奇遇,倘说成就,就是一个人将女儿拉扯大,并且嫁了个好人家。 对于传统的小说家而言,侯银匠身上无拍案之惊奇,也无警世、醒世之哲理; 对于新时代小说家而言,侯银匠既不体现何种本质,也无从揭示规律,但是 汪曾祺却看重这样的人生、这样一种传统的人生样式、人生况味,因为这种 人生中蕴含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命意义。
一、淡化情节 散文化结构,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 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 二、虚化人物 传统小说强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散文化小 说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淡化人物的脸谱化,呈现人物本真的原貌, 其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人物大多是普通人,扁平而单纯, 不是个性鲜明的英雄。 三、营造意境 在散文化小说中,意境主要表现在气氛之中。所谓“气氛”,既 包括作者的情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 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四、突出情调 主旨较含蓄,多是通过“气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 争)、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 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 等主旨。 五、语言散文化 小说的语言极凝练、简省,且富有诗意。讲究语言的音乐美,视 觉的画面美,注重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运用短句、叠词,呈现 音韵美。 六、注重细节描写 每一个细节都有意义,小说中的一言一行一物一件,都是有目的 有价值的。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 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 的是慢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 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散文化小说 解析
如2008年《侯银匠》的故事,就在那个特殊的附租花轿的银匠 店流露了作者对父女筹备陪嫁时的深情体谅,故事字里行间包含了 作者对侯银匠的体谅,对侯菊珍视花轿的感动就是一种散文化的环 境情韵;再如 2010年阿城的 《溜索》这篇小说,用大量篇幅描写峡 谷险峻气势。
而这个特点也分别体现在这两年试题的命制上 :1l、文中画线
一个共同的特点 ,不以扣人心弦的情 节取胜 ,甚
至202没1/6/3有0 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
3
散文化小说
2、人物性格的淡化
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被放在非常突出 的位置,即强调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而散文诗化小说却故意淡化人物 的性格特征描摹与多社 会人的撮合,呈现人物本真的单一原貌,其小说 中的人 物常常无主次之分,亦看不到多重人物特性。
如近几年江苏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选材,2008年选
汗 曾祺的 《侯银匠 》,写女儿出嫁前后侯银匠的心
理状态 ,展现民俗 民情;2010选阿城的 《溜索》,
写商队溜索穿过 山谷,展现边城人的生存状态 ;
2012 年选师陀的《邮差先生 》,通过邮差的所见所
闻所想展现 小城 人的生 活情 调这几篇 ,小说都有
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溜索 》14.小说
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侯银匠》
2021/6/30
5
结束语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021/6/30
1
散文化小说
二、主要特点
1、抒情性结构的非戏剧性
“散文化小说”某种意义上就是抒情小说、非戏剧性小 说,也就是说,抒情性结构的非戏剧性是散文化小说的核 心特征。
(1)抒情性结构
【实用课件】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化小说 专题阅读
文本二:
小说的散文化(节选)
汪曾祺
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趋势。有些作者有意用“日记”“文
札”来作为文集的标题,有些完全不能称为小说的东西,则命之为“小品”。鲁迅的
《故乡》写得很不集中。《社戏》是小说么?但是鲁迅并没有把它收在专收散文的《朝
花夕拾》里,而是收在小说集里的。废名的《竹林的故事》可以说是具有连续性的散文
老二在东街不算是财主,他自己总是很谦虚地说他的买卖本小利微,经不起风 雨。他既是财东,又是耍手艺的。他穿短衣时多,很少有穿了长衫,摇着扇子 从街上走的时候,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手里很足实,这些年正走旺字。“如意楼” 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
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为暗淡。如意楼高朋满座,得意楼茶客不多。其 实两家卖的东西差不多,但是大家都爱上如意楼,不爱上得意楼。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香雪》铁凝)
简要概括《边城》的散文化特点。 ①淡化情节和结构,致力于表达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 性的人生形式,表现出浓郁的 “形散而神不散”的乡土情结。 ②强化环境,营造意境。《边城》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吊脚楼、 竹篁、端午节”等景致精心建构,以一种浓烈的“散文化”意境倾诉 作者的生命体验,建构出一个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田园牧歌式” 湘西风情画卷。 ③蕴含音乐美和意象美的散文化语言。如 “翠翠同黄狗躺在门前大 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白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 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将动态意象与生命情 感体验“情景交融”,朴实本色一如湘西生活本身,营造出了典雅、 清新的诗意美。 ④虚化人物。《边城》中的人物在散文化小说中被弱化,不再刻意追 求人物形象的典型。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散文化小说(含答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散文化小说【考情分析】散文化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逐渐崭露头角。
这种文体融合了散文的抒情与小说的叙事,既有散文的优美意境,又有小说的生动情节,因此深受考生和阅卷老师的喜爱。
在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中,散文化小说无疑是一个重点复习内容。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种文体的特点,掌握其阅读技巧和答题方法。
首先,要关注小说的情节发展,理解作者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
其次,要注意散文的抒情色彩,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最后,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和评价。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散文化小说阅读题,考生可以多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也可以多做一些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要求。
相信通过认真复习和不断练习,考生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此外,教师在备考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散文化小说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散文化小说作为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考点,需要考生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有效的复习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文体特点】散文化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
首先,在叙事手法上,散文化小说往往采用自由灵活的叙述方式,不受传统小说严格的结构限制。
作者可以随意切换时空背景,通过跳跃式的叙述,将不同的事件和场景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而富有张力的画面。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故事更加富有张力和吸引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其次,在人物塑造上,散文化小说注重人物内心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
作者往往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这种描写方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 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 4.突出情调。“散文化小说”的主旨往 蓄,较多的是通过作者的情感、情绪的 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 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 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 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恨、情与欲) 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散文化小说
2、人物性格的淡化
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被放在非常突 即强调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散 故意淡化人物 的性格特征描摹与多社会人的撮合, 的单一原貌,其小说 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亦 物特性。
也正有此特点,2008年考汪曾祺的 《侯银匠》这 第 15题是这样命制的:小说题为 “侯银匠”,但写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 小说题为 “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 的理由。
• 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 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 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 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 •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
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散文化小说
3、特定的环境情韵
在散文化 的小说 中,环境的描摹总具备一定的情韵 氛之 中。所 谓“气氛 ”,既包 括 作者的情感 、情绪的 括自然风光 、民情风俗 、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 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 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 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 一刻也离不开她。
《邮差先生》
• (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 (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
话的含意和作用。 • (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
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 (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通过文中“
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 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 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 来散步的”“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 这些语言的描述,可以看出小城生活的恬淡、宁静,生 人们之间的关系极为融洽。
如2008年《侯银匠》的故事,就在那个特殊的附租花 了作者对父女筹备陪嫁时的深情体谅,故事字里行间包含 的体谅,对侯菊珍视花轿的感动就是一种散文化的环境情 年阿城的 《溜索》这篇小说,用大量篇幅描写峡谷险峻
而这个特点也分别体现在这两年试题的命制上 :14 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侯银匠》1 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溜索 》
பைடு நூலகம்文化小说
一、概念认知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 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大家比较熟悉的现代小说之父鲁迅《故乡》通篇以抒情 年生活的美丽,既写闺土也写“我” ,展现了“我”回到“ 的故乡”寻梦,又终于绝望而去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显著的 这恰是散文化小说的一个重要表征。接续其后的现代作家 废名、沈从文、萧红,当代的孙犁、汪曾祺、贾平凹等都 的名家圣手。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 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 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 半钟声到客船。(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解析】这道探究题有一定难度,光停留于一些文 做不好的,必须要把握准小说的主旨和主人公(后 者,因为最能表现作品主旨的那个人物才是主人公 的主旨和主人公是什么呢?小说开头几段和最后几 的角度来叙事的。第一段写“侯银匠出租花轿,不 下文虽未直接回答是“什么道理”,但仔细玩味, 手艺人,勤劳且灵巧。有其父必有其女,正是因为 细、能干,才有中间大部分文字中女儿的勤劳、精 是作者考虑到小说的着眼点在于侯银匠,所以倒数 侯银匠的身上,写他无妻而女儿又不在身边,于是 最后一段写侯银匠喝酒,写他想起两句唐诗,进一 深深思念。这把侯银匠这一形象塑造得富有人情美 题目换成“侯银匠的女儿”,恐怕开头几段和最后 是要变一变的,但这显然不符合作者的本意。
• 【答案】①要花轿早有打算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 营,贤惠体贴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 ,请分析其表现
•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 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 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 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
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 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 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 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 “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
•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 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 看。
• 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 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 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 , 表现特色。《溜索 》
这篇小说标题“侯银匠”,但作者汪曾祺用相当多的笔墨 儿侯菊,这是理解作品的一个难点,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的手艺人,一个中年丧妻的父亲,他的一生,既无惊天动地 险曲折的奇遇,倘说成就,就是一个人将女儿拉扯大,并且 对于传统的小说家而言,侯银匠身上无拍案之惊奇,也无警 对于新时代小说家而言,侯银匠既不体现何种本质,也无从 汪曾祺却看重这样的人生、这样一种传统的人生样式、人生 人生中蕴含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命意义。
• 答案: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 (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 意和作用。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意和作用的能力。首 这句话的含意,他对小城天气的赞叹,其实反映的是对 满足;而谈到它的作用,就必须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 文章的末尾,有点明题旨的作用。
• 答案: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 “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 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要表现侯银匠这样的人生,从艺术构思讲,不直接描写侯银 过他的女儿来表现,这是匠心;选取侯菊出嫁的时刻——侯 重要的时刻之一,避免了平铺直叙,这也是匠心;侯银匠的 传统价值相对而言是“虚”的,是“神”,归根到底侯菊是 点点滴滴言传身教的影响下长成的,他的人生价值体现在这 菊实为侯银匠的人生结晶,通过这有形的实在的“结晶”, 能体味,这当然也是匠心。
继续努力
再见
散文化小说
(2)非戏剧性
此类小说,在具备浓重抒情语言特点下展开叙述,结 示出淡化情节、散化结构的特征。具体说来,就是没了常 有矛盾冲突的戏剧性,所以又叫非戏剧性。
如近几年江苏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选材,2008年选汪 匠 》,写女儿出嫁前后侯银匠的心理状态 ,展现民俗 民 城的 《溜索》,写商队溜索穿过 山谷,展现边城人的生 年选师陀的《邮差先生 》,通过邮差的所见所 闻所想展 生 活情 调这几篇 ,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不以扣人 取胜 ,甚 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
散文化小说
二、主要特点
1、抒情性结构的非戏剧性
“散文化小说”某种意义上就是抒情小说、非戏剧性小 抒情性结构的非戏剧性是散文化小说的核心特征。
(1)抒情性结构
之所以说出如此复杂的特性,就是因为作为根本体裁 小说,但从讲究情节结构的小说来讲,它又有典型的抒情 情性结构。究其根本,散文化小说有一特征,即自鲁迅( 文化小说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小说叙事归结为“回忆”,循 展开,小说结构组织上伴随不做故意的“回忆”却松散自 言,故而抒情性典型;
• 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 《侯银匠》
• 【解析】小说中的花轿,在改装前“骨架都还是好的 “银铃碎响”、“很多人都来看”,在随侯菊陪嫁过 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 这几处的叙写,都对刻画侯菊这一人物形象有很要的 要花轿,说明她对此早有打算;改装花轿,说明她心 花轿,在陆家独当一面,说明她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 (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 什么作用?
• 【解析】本题是探究题,考查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本文主旨进行探讨,本文主要是通过邮差这一形象表达 礼赞。作品采取舒缓的叙述和平淡的故事,正好能够突
• 答案: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 • 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 • 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 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 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 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 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