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图书编目分类著录参考

合集下载

图书编目工作细则

图书编目工作细则

图书编目工作细则1、图书著录项目:属名、责任者、载体态项,丛书项、附项、排检项一律按标准格式著录。

2、著录的依据书名页为主,可参考版权页,封面序言等。

3、著录信息源3.1普通图书著录的主要信息源为题名页,各著录项目的规定信息源如下表所示。

取自规定信息源以外的著录信息可置于[ ]内,3.2集中著录的文献应依据首卷册著录;若首卷册未入藏,应查明其它卷册情况,并在303字段注明“据第x卷(册)著录"。

无法确定时,应根据信息源最充分者著录。

4、著录用文字4.1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和丛编项一般按所著录文献本身的文字(数字除外)著录,无法按文献本身文字著录的图形及符号等,可改用相应内容的其它形式著录,并用方括号“[ ]"括起。

如转录的文字出现谬误,应如实照录,同时在3xx字段加以说明,并在5xx字段提供正确的题名检索点形式.4.2载体形态项、附注项、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除文献原题名、引用部分及识别题名外,一般用规范化的汉字(汉字古籍可用繁体字)著录。

5、书目数据录入原则5.1除必须用全角状态输入的字符外,其他基本上在半角状态下录入数据。

5.2凡同时在拉丁字符集与汉字字符集中出现的字符(如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某些标点符号),采用拉丁字符集(西文状态)输入。

5。

3 ISBD(M)所规定8个著录项目的标识符号原则上由系统自动生成,需编目员添加的标识符有“=#”、“[]”、“…”,其录入方法按照ISBD有关规定执行.凡著录中所需标点符号的录入按照西文书写习惯执行。

例1:200 1#@aC++程序设计轻松入门@f(美)#Jesse Liberty,#Jim Keogh著@g张文旭等译510 1#@aC++ An Introducetion to programming@zeng例2:200 1#@a莎士比亚故事集@d=#Stories from Shakespeare@e简写本@f布赖恩·希顿,#迈克尔·韦斯特改写@g王蕾译@zeng215 ##@a97页,#[8]#页图版@c肖像@d19cm701#1@a莎士比亚,@Ashashibiya@bW.@g(Shakespeare,#William),@f1564-1616@4著例3:@a台北@c行政院主计处@d民国86#[1997]5.4须用全角状态(或汉字字符集)输入的标点符号(不是著录用的标识符)有:顿号(、)、中圆点(·)、中文句号(。

学校图书馆中文文献分类编目加工细则

学校图书馆中文文献分类编目加工细则

学校图书馆中文文献分类编目加工细则一、图书分类与编目工作细则(一)分类与编目依据中文图书分类主要依据是现行版本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图书馆要根据馆藏和学校专业设置等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制定和调整适合本馆的分类补充说明。

编目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CN-MARC)、《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ISBN-80039-99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和《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85)。

(二)分类与编目工作程序1、查重。

图书进行编目以前,为了防止同书异号,首先进行查重,确定是初本还是复本。

凡书名、责任者、版本、附注、提要、价格完全相同者属于复本,否则即为初本。

若为复本书,则直接在原数据基础上进行复本处理;若为初本,则利用套录数据取编目新增或者直接输入进行编目。

利用套录数据编目时重点核查的字段包括010,200,205,210,690,701,702字段,要确保该几个字段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分类。

依据内容、体裁、读者对象等信息对图书进行分类,切忌只按书名归类。

3、编号。

根据分类的结果,给图书编制分类号。

编号时要注意类号的完整性及复分号的特殊规定。

4、著录。

根据编目规范,将图书相关信息著录到系统中。

著录前要对分类号进行核对。

套录编目数据应审校各著录项目,如发现重大错误,应放弃套录数据,重新按照实际信息进行著录。

核对并著录905字段。

即在馆藏信息字段内输入索书号、登录号、典藏地点等信息,其中索书号采用分类号加书次号进行取号。

带光盘的图书在书标的正下方应标注“附光盘”字样,多卷册图书相应的卷数也在书标的正下方予以标注。

(三)分类表补充说明1、与我校专业设置有关的类目以及社会科学有关类目用详表细分,但细分不超过七级,与我校专业设置关系不大的类目粗分到三级。

2、复分表的使用(1)总论复分表-43、-44、-45的使用(-43教材,-44习题、试题及题解,-45教学实验、实习)对于O(数学)、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TM(电工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等类的教材、习题、实验实训等图书采用复分。

图书馆中文普通图书分编工作细则

图书馆中文普通图书分编工作细则

图书馆中文普通图书分编工作细则一、中文普通图书分类、主题标引和编目依据分类标引中文普通图书时,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为准,分到最后一级类目。

在主题标引时,以《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收录的正式主题词为准,加上随时新增的正式主题题词,对新书进行主题标引。

编目中文普通图书时,依据《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

有新的原则,新的规定时,依据最新的原则做。

二、中文普通图书分编著录工作具体步骤1、中文图书进馆后,经过验收人员进行验收分配完登录号,加盖馆藏章,提出样本后,将样本交付分编人员后,即可进行分编。

2、分编人员接收到样本书以后,先用Z39、50客户端下载数据。

先进入ILAS系统查重,重复本直接作“到书”,无数据者到“Z39、50”中下载。

还有一种情况是CALIS记录上价格或页码与本馆的书不同,这样的书和CALIS上记录作同一条记录处理,也下载下来,作好标记,在本地编目里改为和本馆书一样的价格或页码。

有权限的分编人员要维护CALIS的记录。

下载完一批或一部分数据后,将保存在Z39、50客户端临时库里的记录导出到一个文件下。

其余未下载到的书做原编。

3、进入编目系统,将导出的文件转入本系统的资源表里,批号和即将编目的批号一致。

4、接收验收子系统发送过来的数据,批号改为即将处理的批号,将验收数据转入预编表。

5、进入本地编目子系统,先做原编的书,将预编表里的数据检出来,进行查重,查重时以题名为主,其他途径为辅。

如果是重书,则按重书进行处理,不是重书的进行采购编目。

6、做完原编后,进入本地编目子系统,对其他的下载数据的书,已下载过的书,进行完全编目。

也是要先做查重工作,重书则做重书处理。

非重书则套录资源表的数据,进行编目。

7、将同一批书全部做完编目以后,还要对记录进行校改。

校改完成后,就可以对这一批书进行其他的处理了,比如:打印题名卡片,其余几套片子则等到排完题名目录后,发现错误,进行修改,然后打印其他的目录卡片,书标。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编目格式: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普通图书什么是文献: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包括纸质的图书、报刊、等出版物和非纸质的录音资料、影像资料、缩微资料、电子资源等。

著录项目什么是著录、款目?著录——在编制文献目录时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对文献的内容、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款目——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某一具体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所做出的一条记录。

在编制图书馆目录过程中,把文献内容、形态特征记录在卡片上,每一张卡片就是一条款目。

什么是图书馆目录?图书馆目录是揭示文献、识别文献、检索文献的工具。

即通过每一条款目对馆藏文献的内容和形态特征的描述,揭示给读者,使读者对文献内容有所了解,并向读者提供鉴别、选择、确认文献,从而是读者借阅文献的依据。

图书馆目录种类有哪些?图书馆目录按使用对象可分为公务目录和读者目录;按揭示文献的特征分为题名目录、分类目录、责任目录、主题目录;按其物质形态可分为卡片式目录、书本式目录、活页式目录、张贴式目录、机读式目录和其他作用的目录(总目录、部门目录、特藏目录)普通图书著录有哪些项目?用以揭示文献内容、外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记录事项,称为著录项目。

著录项目按其不同的性质和职能分为文献特征著录项目和图书馆业务注记项目两大部分。

一、文献特征著录项目:十个大项目是:①题名与责任者项;②版本项;③文献特殊细节项;④出版发行项;⑤载体形态项;⑥丛书项;⑦附注项;⑧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⑨提要项⑩排检项;二、图书馆业务注记项:一般包括索书号、财产登记号、注销登记号等。

著录项目分为以下十项: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提要项*排检项(以上标有“*”者为选择项目,“**”者为不适用项目)著录详简级次:著录详简级次以主要项目和选择项目为区分依据。

a.主要项目:题名与责任说明项的正题名、第一责任说明;版本项的版本说明;出版、发行项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载体形态项的数量及特定文献类型标识、尺寸、附件;丛编项的丛编正题名、丛编编号;重要的附注(如电子资源正题名来源附注);标准编号。

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34)

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34)

莎车县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本细则依据《专著出版物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文文献编目规则》、,《新编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计算机编目技术手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使用手册》,结合本馆具体情况制定此细则,本细则适用于中文图书(包括非书资料)。

(一)图书分类1、分类依据所有中文文献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分类标引。

并在CNMARC的690字段中@v子字段加注分类法版次说明。

版次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v4。

2、分类级次凡涉及我馆设置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相关专业的图书能细分则应细分,但标引深度不超过“+”号(即:不采用资料法分类号)。

其他文学素质类和人文综合类图书原则上不超过六级类目。

期刊的类目设置最多不超过五级。

3、图书归类原则根据文献的性质、特点确定(1)必须以图书资料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作为主要分类标准,其他显著属性特征作为辅助分类标准。

(2)必须体现分类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凡能归入某一类的图书,必须带有其上位类的属性。

(3)必须归入最大用途和最恰当的类,即对完成本馆任务最有利和读者最需要的类。

(4)特殊图书的归类规则① 多主题的书a.从属关系的,依为主的主题归类。

b.比较关系的,依作者赞同的主题归类。

c.因果关系的,依用途效果归类。

d.并列关系的,依在前的主题归类。

e.应用关系的,依被应用的主题归类。

② 丛书和多卷书a.科普性、知识性的丛书采用集中归类。

b.为某一问题编制的学科性、技术性的丛书采用集中归类。

c.内容广泛,横跨几门学科的丛书采用分散归类。

d.多卷书采用集中归类。

4、具有本馆特色的几个分类细则(1)TP311.138 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分类依数据库系统名称的前两个英文字母区分,并按字母序列排。

若系统名称的前两个字母相同,则再取第三个,以此类推。

例如Basic数据库取“TP311.138BA”。

(2)TP312 有关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的文献分类对于各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和算法语言,要根据语言的名称取前一到两位字母,以大写形式加在TP312后。

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34)

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34)

莎车县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本细则依据《专著出版物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文文献编目规则》、,《新编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计算机编目技术手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使用手册》,结合本馆具体情况制定此细则,本细则适用于中文图书(包括非书资料)。

(一)图书分类1、分类依据所有中文文献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分类标引。

并在CNMARC的690字段中@v子字段加注分类法版次说明。

版次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v4。

2、分类级次凡涉及我馆设置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相关专业的图书能细分则应细分,但标引深度不超过“+”号(即:不采用资料法分类号)。

其他文学素质类和人文综合类图书原则上不超过六级类目。

期刊的类目设置最多不超过五级。

3、图书归类原则根据文献的性质、特点确定(1)必须以图书资料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作为主要分类标准,其他显著属性特征作为辅助分类标准。

(2)必须体现分类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凡能归入某一类的图书,必须带有其上位类的属性。

(3)必须归入最大用途和最恰当的类,即对完成本馆任务最有利和读者最需要的类。

(4)特殊图书的归类规则① 多主题的书a.从属关系的,依为主的主题归类。

b.比较关系的,依作者赞同的主题归类。

c.因果关系的,依用途效果归类。

d.并列关系的,依在前的主题归类。

e.应用关系的,依被应用的主题归类。

② 丛书和多卷书a.科普性、知识性的丛书采用集中归类。

b.为某一问题编制的学科性、技术性的丛书采用集中归类。

c.内容广泛,横跨几门学科的丛书采用分散归类。

d.多卷书采用集中归类。

4、具有本馆特色的几个分类细则(1)TP311.138 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分类依数据库系统名称的前两个英文字母区分,并按字母序列排。

若系统名称的前两个字母相同,则再取第三个,以此类推。

例如Basic数据库取“TP311.138BA”。

(2)TP312 有关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的文献分类对于各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和算法语言,要根据语言的名称取前一到两位字母,以大写形式加在TP312后。

中文图书编目模板

中文图书编目模板
$a
$z
本字段由200的$d生成
$z是$a的语种
封面题名
512
1
$a
出现在文献封面上的,明显不同于200字段正题名的封面题名
书脊题名
516
1
$a
出现在文献书脊上的,明显不同于200字段正题名的书脊题名
其他题名
517
1
$a
$a一般录入有检索意义的版权页题名、本书原名、交替题名、其它题名信息等。
个人名称主题
本字段回车,可生成606字段
个人名称-等同知识责任
701
0
1
$c
$a
$4
$c(国别、朝代、释)
$a中国人的姓名或外国人的“姓·名”
$4责任方式
注:本字段可由200的$f生成,生成后要检查是否与本字段的规则相符
个人名称-次要知识责任
702
0
1
$a
$4
同701字段
注:本字段可由200的$g生成,生成后要检查是否与本字段的规则相符
2:修改机构
$a国家:CN
$b机构:本馆馆名代码
$c处理日期:最后处理的时间
本字段可由任意字段回车生成Βιβλιοθήκη 不用特殊处理验收注意事项:
1)有次递性的多卷书种次号要相同(英语等级考试,或其他等级考试不适用本规定。如:钢琴一级、二级考试用书)
2) 整套著录时,每卷、册要分别“增加验收”
3)卷册数量:根据价格包含的册数来填,与数据中010字段的$d相符
$c其他形态细节:一般为表格,图、照片等
$d尺寸:一般为高度厘米数,后面加cm,特别不规则的,则为高×宽cm
$e附件:例:光盘1张
丛编项
225
0

著录规则

著录规则

中文普通图书编目细则1.前言:1.1规则主要根据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M)和《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85,并参照《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和《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华艺出版社2000年)制定。

1.2标准的著录对象是现代汉语图书及现代版古汉语图书。

题名页与正文出现多语种时,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按汉语文图书著录:1.2.1题名页与正文都用两种以上文字对照,其中之一为汉语文;1.2.2题名页有几种文字对照,正文为汉语文;1.2.3正文用汉语文解释其他文字(包括对其它文字的注释);1.2.4学习语言使用的外语教材、语言读物等参考资料,题名页为汉语文。

2.著录信息源:2.1著录信息源是文献本身。

文献本身信息不足,可参考其它信息源。

非文献本身的著录信息置于方括号“[ ]”内。

各著录项目的主要来源如下:2.1.1 题名与责任者项题名页,无题名页为版权页、封面、序言、后记。

2.1.2版本项版权页、题名页、封面、出版说明等处2.1.3出版发行项版权页、题名页、封面、出版说明等处2.1.4载体形态项整部图书及附件2.1.5丛书项整部图书2.1.6附注项任何信息源2.1.7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任何信息源2.2著作为多件或著录根据有两个以上,按如下办法处理:2.2.1依第一卷(册)著录,如第一卷(册)未入藏,需查明其他各卷(册)情况,无法确定时,按根据最充分者著录。

2.2.2著录来源在著作各处出现差异,按主要来源顺序选定,并在附注项说明。

3著录详简级次:采用详细级次。

4著录用文字:a.著录用文字必须规范化。

b.题名与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提要项均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

c.版次、出版日期或发行日期、卷(册)数、载体形态数量、尺寸或开本、丛书卷次号、价格等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d.著录项中出现的括号全部用半角状态录入,包括全套价格、页码、国别等。

Calis中文文献著录细则

Calis中文文献著录细则

关于CALIS中文图书著录细则的说明自2000年3月开展CALIS联机编目示范计划以来,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个拥有130万条书目数据和260万条馆藏记录的机读书目数据库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由于联机编目开始之初,各成员馆对MARC格式的理解不同,所依据的著录标准不同,使用的编目软件不同等原因,造成了联合目录数据库中一些书目数据不够规范统一、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重复数据,其中又以中文图书的情况较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员馆的使用。

CALIS中文图书著录细则就是为规范CALIS联合目录中文图书书目记录而制定。

它依据ISBD(M)、《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目的是为参加联机编目的各成员馆提供编制书目记录的统一规定和较为规范的参照和依据,以确保联合目录数据库的质量。

CALIS中文图书著录细则是在CALIS中文文献著录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而成,针对的是中文图书的著录,对中文图书编目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做了具体的规定,为了方便编目员的使用,该细则以MARC字段为纲,将文献著录规则与机读目录格式结合起来加以叙述,力求规则简明、准确,范例典型、清晰,便于编目员随时查考。

该细则自2001年4月在B+级成员馆中推行以来,对规范中文图书书目数据,保证数据库的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经过再次修订,现正式向上载数据的成员馆推行该细则,希望各成员馆向联合目录数据库提交的数据严格执行细则中的有关规定,联合目录部将定期抽查各馆执行情况,作为今后各成员馆质量评估及成员馆升降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CALIS中文图书著录细则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成员馆编目专家尤其是B+级成员馆编目人员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多次修改,并在2001年3月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举行的“CALIS联合目录中文图书书目数据编制细则研讨会暨B+级成员馆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

细则的制定过程中,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成员馆,联合目录质量控制组张期民、王绍平等老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中文著录格式

中文著录格式

3) 题名规范控制 题名规范包括对一文献具有多个题名以 及根据丛编题名、多卷书、连续出版物 题名等的控制需要进行的规范。 一著作有多个不同题名,或不同版本、 译本使用不同题名时,选用其中最有影 响、有代表性的题名为统一题名,其余 名称作单纯参照,指向统一题名。
第四节 计算机编码
计算机编码及其作用 1. MARC简介 2. CNMARC的结构 3. CNMARC的功能块 4. 数据字段区的标识符号 5. 主题字段及其著录方法

资源标识(Resource ldentifier) 用来识别资源的惟一的字符串或数字。例如, 网络资源的URI和URN。其他全球生的具有惟一 性的识别符如,国际标准书号ISBN,以及其他 可作为此成分的选择依据的其他正式名称。 ·来源(Source) 用来识别该资源派生出来的资源的信息。通 常情况下,此项只包括关于当前资源的信息, 当认为对发现当前资源重要时,本项也可以包 括派生出来的资源的元数据。
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规范
《文本编码倡议))(Text Encoded lnitiative,简称TEl) 《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简称DC) 《政府信息定位服务))(Government Information Locator Service,简称GILS) 《联合地理数据委员会的数字地球空间元数 据))(Content Standard Digital Geospatial Metadata, 简称CSDGM) 《可视资源核心范畴))(Core Categories for Visual Resources,简称CCVR) 《编码档案描述))(Encoded Archival Description,简 称EDA)

语言(Language) 指资源内容中使用的语言。推荐遵循 RFCl766所规定的号码。(http: //info.inter—net.isi.edu

中文图书著录规则【精选文档】

中文图书著录规则【精选文档】

中文文献CN—MARC著录规则中文图书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国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著录。

一、题名项:1.题名项包括书名,副题名及说明名文字。

2.交替题名依次著录两个,其余著录于附注项内,中间用”:2”连接。

3.合订题名的著录:属于同一类责任的合订题名,有两个题名则依次著录;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取第一个题名,其余在附注项里注明.不属于同一类责任者的合订题名,分别著录,合订中的其他题名则在附注项里加以说明.4.题名有标点符号或空格,一般按书名页的题名著录,如标点符号和标识符号相同,应改换其他符号著录。

5.题名中汉语拼音文字、外文字、阿拉伯数字,按原书著录.6.题名为中外文对照,按中文题名著录.7.说明题名文字的著录与副题名的著录相同。

8.被著录的新版本图书,其题名经过更改时,需将原书著录于附注项内。

9.题名在封面、书背、题名页、版权页有差异或另有别名,依题名著录,其他题名在附注项注明。

10.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复习指导,不论题名与解释题名如何排列均为全题名著录。

二、责任者项:1.责任项包括责任者,责任者的国别,时代及著者方式.2.三个或三个以上责任者,只著录第一责任者,后面加”等”.3.经过注释、改编的著作,先著录原著者,再著录注释者,改编者。

4.一般翻译著作,先著录原著,后著录译者。

无从查考原著者,以译者为第一责任者。

5.凡外国个人责任者,依原题如实著录。

若载明国别,可著录于汉译名前,并用圆括号括起来,若译名不同,则在附注项加以说明.6.外国人姓名表达方式为名在前、姓在后(匈牙利除外),若书名页载有另一种姓名,可著录于汉译姓名后,其前用等号标识;非题名页所载姓名,可著录于汉译姓名后圆括号内.7.丛书或多卷书有整套主编,又有名分卷(册)的责任者,如按丛书(或多卷书)分,则先著录丛书(或多卷)主编,在附注项中再著录该卷(册)的责任者,如不按丛书(或多卷书)分,则只著录该卷(册)的责任者。

中文图书编目中200字段并列题名的选取及其规范著录

中文图书编目中200字段并列题名的选取及其规范著录
著 录时感 到困惑的地方 , 所 以正确选取 并厘 清并列题名规 范
著 录的结 构形式 , 对 编 目员更准确地揭 示文献 内容具有重 要
2 . 1 . 1 当在 编文献 的题名 页上只 出现 正题名及 其相对应 的
并列正题名时 , 规范结构形式 为 :
意义 。为此 , 笔者 以国家图书馆 中文 图书书 目数据 中关 于并 列题名 的客观著录和选取存在 的问题进行 研究 。
题 名 。因此 , 在 出版物题 名 页以外位 置出现 的原文书 名( 或
称 外文书名 ) , 也认为是并列题 名。
2 . 1 . 3 当在编文献 的题名页上 出现正题名 、 并列 正题 名以及 并列其他题名信息时 , 规范结构形式为 : 例: 2 0 0 1 # ¥ a 荷 兰 税 务 管 理之 道 ¥ d T h e D u t c h a p p r o a c h ¥ e 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t h e D u t c h t a x a n d c u s t o ms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S f 马 特海斯 ・ 阿林可 , 维可 多 ・ 万・ 科 默著 ¥ g 益 阳市 国家税务局 , 益 阳市税务学会译S z e n g 5 1 0 1 # ¥ a D u t c h a p p r o a c h ¥ e d e s c r i p t i 0 n o f t h e D u t c h t a x a n d
图书馆学刊
2 0 1 4 年第 8 期
T USH U G U A NX U EK A N N0. 8. 20l 4
中文图书编 目中 2 0 0 字段并列题名的
选取及其规范著录

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34)WORD版

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34)WORD版

莎车县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本细则依据《专著出版物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文文献编目规则》、,《新编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计算机编目技术手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使用手册》,结合本馆具体情况制定此细则,本细则适用于中文图书(包括非书资料)。

(一)图书分类1、分类依据所有中文文献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分类标引。

并在CNMARC的690字段中@v子字段加注分类法版次说明。

版次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v4。

2、分类级次凡涉及我馆设置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相关专业的图书能细分则应细分,但标引深度不超过“+”号(即:不采用资料法分类号)。

其他文学素质类和人文综合类图书原则上不超过六级类目。

期刊的类目设置最多不超过五级。

3、图书归类原则根据文献的性质、特点确定(1)必须以图书资料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作为主要分类标准,其他显著属性特征作为辅助分类标准。

(2)必须体现分类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凡能归入某一类的图书,必须带有其上位类的属性。

(3)必须归入最大用途和最恰当的类,即对完成本馆任务最有利和读者最需要的类。

(4)特殊图书的归类规则① 多主题的书a.从属关系的,依为主的主题归类。

b.比较关系的,依作者赞同的主题归类。

c.因果关系的,依用途效果归类。

d.并列关系的,依在前的主题归类。

e.应用关系的,依被应用的主题归类。

② 丛书和多卷书a.科普性、知识性的丛书采用集中归类。

b.为某一问题编制的学科性、技术性的丛书采用集中归类。

c.内容广泛,横跨几门学科的丛书采用分散归类。

d.多卷书采用集中归类。

4、具有本馆特色的几个分类细则(1)TP311.138 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分类依数据库系统名称的前两个英文字母区分,并按字母序列排。

若系统名称的前两个字母相同,则再取第三个,以此类推。

例如Basic数据库取“TP311.138BA”。

(2)TP312 有关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的文献分类对于各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和算法语言,要根据语言的名称取前一到两位字母,以大写形式加在TP312后。

中文图书101字段著录例解

中文图书101字段著录例解
31 1 1 . 0 字段指示符“ ” 僻 的著录 此 标识 符 表 明作 品为原 作 ,0 字段 的通 用形 式 为 1 1 11 0
o @ 正文语种 。 #a
2 0 l@a 0 # 女店主@f意 ) ( 哥尔多尼著@g 宋辉译@c 上
尉 的女儿@“俄 ) 普希金著鲰 徐薇译
例 3 1 1l@ah@c u :0 # c i m l
作 或是含有译文 。指示符2 未定义 , 空位 。 ②子字段有@a@b @c@d @e @ 、 、 、 、 , 、 、 、 、 、 f@g@h @i 依次
20 l@a 0 # 新编 日汉实用词典@涨 我为主编
例 2 1 1 # ah@an @a n :0 @ c i e g j 0 p
为 “ ” 1。 例 I 1 11@ah@an @ jn :0 # c i eg cp
2 01 @a 王启示 录@f 0 # 地 j 马源编著
例 2 1 10 @ e g :0 # a n
2 01 @ 高级英语 阅读训练教程@ 0 # a 美 ) 麦尔道著
2 01 a 0 蛔 彩色 图解英 汉百科 大全 C ( 堀 内克 明 o 日) f
馆的各种统计工作提供更多 的便利 , 也能提高对文献 的开发
和利用 , 使检索向深度发展 。
2 11 0 字段的构成
① 指示符 1 称作 翻译指示 符 , 可选取 “ ” 原著 )“ ”译 O( 、1( 著 )“ ” 含译文 )个代码 , 、2 ( 3 用来 指明著作是否为原著或是译
展, 文化 水平逐年 提高 , 读者也 由懂 12 种语 言的读者 群 , 发 展到懂多语种的读者群 。而 1 1 0 字段中对作品语种 的著 录为
那些有 不同语种需求 的读者提供了更精 确的检索途径 。

图书馆书编目规范与标准

图书馆书编目规范与标准

图书馆书编目规范与标准在图书馆的日常运营中,书籍编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有助于图书的有序管理和检索,还能提供有效的信息组织和访问方式,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料。

为了确保编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图书馆采用一套统一的编目规范与标准,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规范与标准。

一、分类号编制规范分类号是图书馆编目的基本单位之一,用于对图书进行分类和索引。

在编制分类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首先,应根据图书内容确定分类主题,并根据图书馆所使用的分类体系编制分类号。

常见的分类体系包括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类)、美国图书馆学会主题分类法(L 类)等。

其次,应遵循分类号的编制规则,确保编制的分类号具有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的特点。

最后,为了确保分类号的唯一性,应遵循一定的编码规则,如使用阿拉伯数字、字母等进行编码。

二、主题词标引规范主题词标引是为了方便读者进行主题检索而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和描述的过程。

在进行主题词标引时,应遵循一定的规范。

首先,应选择与文献内容相关的主题词,并根据主题词表进行标引。

主题词表可以是图书馆自行建立的,也可以是一些通用的主题词表,如《中图法主题词表》等。

其次,应根据文献的内容进行细分和归类,确保主题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最后,应遵循一定的标引规则和规范,如使用主题词的规范写法、标引符号等。

三、著录项规范著录项是图书馆编目中的核心内容,用于描述图书的各种属性和特征。

在进行著录项的编制时,应遵循一定的规范。

首先,应根据国内外通行的著录规则进行编制,如《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等。

其次,应确保著录项的完整、准确和一致,包括作者、题名、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等。

最后,应注意著录项的格式和排列顺序,使其易于阅读和理解。

四、编目数据交换规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实现数据的互通和共享,图书馆采用了一些常见的编目数据交换规范。

其中,最常见的是MARC(机读编目)格式,它是一种用机器可读方式描述文献的标准格式,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中文著录规则

中文著录规则

为使图书馆中文图书编目数据规范化、标准化,按照CNMARC格式,根据《中国机读目录格式》、《普通图书著录规则》的要求,结合本馆的采编子系统,制订本馆中文图书著录规则。

??? 010字段:国际标准书号??? @a必须著录标准、完整的10位或13位ISBN号,每个数字及连字符一律使用单字节,“ISBN”字样不著录。

??? ●附有光盘的图书,必须著录第二个ISBN。

??? @b如实著录除平装外的装订形式。

该字段中所体现的精平装必须与该条数据采访列表中的装帧形式一致。

??? @d著录图书本身的标价,价格前应著录统一的货币代码为CNY(单字节,大写);价格应为单册书的价格,但价格是全套价格时,需在价格后的圆括号内著录“全套”或“X册”字样。

若文献无价,则著录估价,用方括号括起。

??? ●每一条新纪录,该子字段所著录的价格必须与该数据采访列表中的价格一致。

??? ●因再版使价格变动,作为不同记录处理。

??? 101字段:著作语种??? @a著录正文语种??? 200字段:题名与责任说明??? ●第一指示符通常为1,表示该题名为检索形式;著录规定信息源为题名页、版权页、封面。

正题名: 正题名是文献的主要题名,包括交替题名,按原题著录于@a子字段。

??? ●正题名中的标点、符号、数字、字母、汉语拼音及起语法作用的空格都须照录,著录时依各文种的语法习惯处理,汉子空两个字节,英文空一个字节。

汉字与单词(或字母)之间不得空格。

??? ●冠于题名前的“钦定”、“笺注”、“校订”、“袖珍”、“插图”、“图解”、“绘图”、“白话”、“新编”、“增订”、“实用”、“最新”等字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均依原题如实著录。

??? ●连续出版的文献(如年鉴、手册、指南、会议录、论文集等)题名前冠有数字表示年代时,应按原题著录。

??? ●交替题名按题名页原题依次著录两个,第三个著录在300附注项。

题名页原题“原名”、“又名”、“亦名”、“一名”、“或”等字样一律照录,用逗号标识,在517 字段重复著录第二和第三个交替题名。

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34)

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34)

莎车县图书馆图书分类编目细则本细则依据《专著出版物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文文献编目规则》、,《新编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计算机编目技术手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使用手册》,结合本馆具体情况制定此细则,本细则适用于中文图书(包括非书资料)。

(一)图书分类1、分类依据所有中文文献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分类标引。

并在CNMARC的690字段中@v子字段加注分类法版次说明。

版次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690 @aI247.57@v4。

2、分类级次凡涉及我馆设置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相关专业的图书能细分则应细分,但标引深度不超过“+”号(即:不采用资料法分类号)。

其他文学素质类和人文综合类图书原则上不超过六级类目。

期刊的类目设置最多不超过五级。

3、图书归类原则根据文献的性质、特点确定(1)必须以图书资料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作为主要分类标准,其他显著属性特征作为辅助分类标准。

(2)必须体现分类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凡能归入某一类的图书,必须带有其上位类的属性。

(3)必须归入最大用途和最恰当的类,即对完成本馆任务最有利和读者最需要的类。

(4)特殊图书的归类规则① 多主题的书a.从属关系的,依为主的主题归类。

b.比较关系的,依作者赞同的主题归类。

c.因果关系的,依用途效果归类。

d.并列关系的,依在前的主题归类。

e.应用关系的,依被应用的主题归类。

② 丛书和多卷书a.科普性、知识性的丛书采用集中归类。

b.为某一问题编制的学科性、技术性的丛书采用集中归类。

c.内容广泛,横跨几门学科的丛书采用分散归类。

d.多卷书采用集中归类。

4、具有本馆特色的几个分类细则(1)TP311.138 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分类依数据库系统名称的前两个英文字母区分,并按字母序列排。

若系统名称的前两个字母相同,则再取第三个,以此类推。

例如Basic数据库取“TP311.138BA”。

(2)TP312 有关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的文献分类对于各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和算法语言,要根据语言的名称取前一到两位字母,以大写形式加在TP312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图书编目分类著录参考文学类目:I 文学I0 文学理论I0-02 文学的哲学基础I0-03 文学的方法论I0-05 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I01 文艺美学I02 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I021 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I022 文学与现实生活I023 文学的普及与提高I024 内容与形式I025 典型与形象I026 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I03 文艺工作者I04 文学创作论I041 题材、主题思想I042 人物形象I043 结构、情节I044 风格、技巧I045 文学语言I046 文学翻译I05 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I052 诗歌I053 戏剧文学I053.5 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广播剧本I054 小说I055 报告文学、史传文学I056 散文、杂著I057 民间文学I058 儿童文学I059 民族文学I059.9 宗教文学I06 文学评论、文学欣赏I1 世界文学I106 作品评论和研究I106.2 诗歌I106.3 戏剧文学I106.35 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广播剧本I106.4 小说I106.5 报告文学I106.6 散文、杂著I106.7 民间文学I106.8 儿童文学I106.9 民族文学I106.99 宗教文学I1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109.2 古代(公元前约3500年~公元476年)I109.3 中世纪(476~1640年)I109.31 文艺复兴时期(1500~1640年)I109.4 近代(1640~1917年)I109.5 现代(1917年~)I109.9 文学流派及其研究I11 作品集I12 诗歌集I13 戏剧文学集I135 电影、电视、广播戏剧集I14 小说集I15 报告文学集I16 散文集、杂著集I17 民间文学集I18 儿童文学集I19 民族文学集I199 宗教文学集I2 中国文学I20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I206 文学评论和研究I206.09 文学批评史I206.2 古代文学(~1840年)I206.5 近代文学(1840~1919年)I206.6 现代文学(1919~1949年)I206.7 当代文学(1949年~)I207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I207.2 诗歌、韵文I207.209 诗歌史I207.21 诗律(诗韵)、诗法I207.22 诗歌I207.23 词I207.24 散曲I207.25 新诗I207.3 戏剧文学[I207.301] 戏剧改革I207.309 戏剧文学史I207.32 京剧I207.33 歌剧、歌舞剧I207.34 话剧I207.35 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广播剧本I207.351 电影剧本I207.352 电视剧本I207.353 广播剧本I207.36 地方剧I207.37 古代戏曲I207.38 其他剧种I207.39 曲艺I207.4 小说I207.409 小说史I207.41 古代小说I207.411 《红楼梦》研究与评论I207.412 《水浒》研究与评论I207.413 《三国演义》研究与评论I207.419 其他古代小说研究与评论I207.42 新体小说I207.424 章回小说I207.425 长篇、中篇小说I207.427 短篇、故事I207.5 报告文学I207.6 散文、杂著I207.62 古代(~1840年)I207.65 近代、现代(1840~1949年)I207.67 当代(1949年~)I207.7 民间文学I207.8 儿童文学I207.9 少数民族文学I207.99 宗教文学I2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209.9 地方文学史I21 作品集I210 鲁迅著作及研究I210.1 全集I210.2 选集、文集I210.3 理论著作I210.4 杂文、散文I210.5 诗I210.6 小说I210.7 日记、书信I210.8 手稿、墨迹I210.91 史著I210.93 译文集[I210.94] 生平事迹I210.96 鲁迅思想的学习和研究I210.97 著作研究I210.99 书目、索引I211 作品综合集I212/217 各时代作品集1 总集2 别集I218 地方作品综合集I219 群众文艺演唱材料I22 诗歌、韵文I222 古代至近代作品(~1919年)I222.2 诗经I222.3 楚辞I222.4 赋I222.5 骈文I222.6 乐府I222.7 古体诗、近体诗I222.8 词I222.9 散曲I226 现代作品(1919~1949年)I226.1 自由诗I226.2 抒情诗I226.3 叙事诗I226.7 格律诗I226.8 词I226.9 其他I227 当代作品(1949年~)I23 戏剧文学I230 综合集I232 京剧I233 歌剧、歌舞剧I234 话剧I235 电影、电视、广播剧I235.1 电影I235.2 电视I235.3 广播剧I236 地方剧I236.1 北京市地方剧I236.21 天津市地方剧I236.22 河北省地方剧I236.25 山西省地方剧I236.26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剧I236.3 东北地区地方剧I236.41 陕西省地方剧I236.42 甘肃省地方剧I236.43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剧I236.44 青海省地方剧I236.4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剧I236.51 上海市地方剧I236.52 山东省地方剧I236.53 江苏省地方剧I236.54 安徽省地方剧I236.55 浙江省地方剧I236.56 江西省地方剧I236.57 福建省地方剧I236.58 台湾省地方剧I236.61 河南省地方剧I236.63 湖北省地方剧I236.64 湖南省地方剧I236.65 广东省地方剧I236.658 香港地方剧I236.659 澳门地方剧I236.66 海南省地方剧I236.67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剧I236.71 四川省地方剧I236.719 重庆市地方剧I236.73 贵州省地方剧I236.74 云南省地方剧I236.75 西藏自治区地方剧I237 古代戏曲I237.1 杂剧I237.2 传奇I238 其他剧种I238.1 诗剧I238.2 朗诵剧I238.3 活报剧I238.4 哑剧I238.5 快板剧I238.6 滑稽剧I238.7 皮影戏、木偶戏(傀儡戏)I238.8 戏剧小品集I239 曲艺I239.1 弹词I239.2 鼓词I239.3 河南坠子、道情、渔鼓I239.4 琴书I239.5 曲词I239.6 快书、快板I239.7 相声、独脚戏I239.8 评书I239.9 其他I24 小说1 革命斗争小说2 军事小说3 史传小说4 经济、政治小说5 科学小说、科幻小说6 惊险小说、推理小说7 社会、言情小说8 武侠小说9 其他题材小说I242 古代至近代作品(~1919年)I242.1 笔记小说I242.3 话本、评话I242.4 章回小说I242.7 短篇小说I246 现代作品(1919~1949年)I246.1 笔记小说I246.3 评话I246.4 章回小说I246.5 新体长篇、中篇小说I246.7 新体短篇小说I246.8 故事I247 当代作品(1949年~)I247.4 章回小说I247.5 新体长篇、中篇小说I247.7 新体短篇小说I247.8 故事、微型小说I25 报告文学I251 回忆录I252 企业史、村史、家史I253 通讯、特写、专题报道I253.1 政治、法律I253.2 军事、国防建设I253.3 经济I253.4 文化、教育、体育I253.5 文学、艺术I253.6 科学与工程技术I253.7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I253.9 其他I26 散文I262/265 古代至近代作品(~1919年)I266 现代作品(1919~1949年)I266.1 随笔、杂文I266.3 小品文I266.4 游记I266.5 书信、日记I267 当代作品(1949年~)I269 杂著I269.6 古代至现代作品(~1949年)I269.7 当代作品(1949年~)I27 民间文学I276 古代至现代作品(~1949年)I276.2 民间歌谣I276.21/.27 各地方歌谣I276.29 各民族歌谣I276.3 民间故事、民间传说I276.4 寓言I276.5 神话I276.6 变文、宝卷I276.7 谚语I276.8 谜语、笑话、幽默I277 当代作品(1949年~)I277.2 民间歌谣I277.21/.27 各地方歌谣I277.29 各民族歌谣I277.3 民间故事、民间传说I277.4 寓言I277.5 神话I277.7 谚语I277.8 谜语、笑话、幽默I28 儿童文学I286 古代至现代作品(~1949年)I286.2 诗歌、童谣I286.3 戏剧、歌舞剧I286.39 曲艺I286.4 小说I286.5 故事I286.59 报告文学I286.6 散文I286.7 童话、寓言I286.8 图画故事I287 当代作品(1949年~)I287.2 诗歌、童谣I287.3 戏剧、歌舞剧I287.39 曲艺I287.4 小说I287.45 长篇、中篇小说I287.47 短篇小说、微型小说I287.5 故事I287.59 报告文学I287.6 散文I287.7 童话、寓言I287.8 图画故事I29 少数民族文学2 诗歌22 古代至近代作品(~1919年)26 现代作品(1919~1949年)27 当代作品(1949年~)3 戏剧文学33 歌剧、歌舞剧34 话剧35 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广播剧本36 地方剧37 曲艺38 其他剧种4 小说42 古代至近代作品(~1919年)46 现代作品(1919~1949年)47 当代作品(1949年~)474 章回小说475 长篇、中篇小说477 短篇小说、故事5 报告文学6 散文、杂著7 民间文学8 儿童文学9 宗教文学I299 宗教文学I3/7 各国文学06 评论和研究062 古代文学063 中世纪文学064 近代文学065 现代文学07 各体文学的评论和研究072 诗歌073 戏剧文学074 小说075 报告文学076 散文、杂著077 民间文学078 儿童文学079 少数民族文学079.9 宗教文学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092 古代93中世纪094 近代095 现代备注:各国国家代码日本:I313韩国:I312法国:I565英国:I561美国:I712俄罗斯:I512西班牙:I551匈牙利:I515 1 作品集11 作品综合集12/15 各时代作品集2 诗歌3 戏剧文学4 小说5 报告文学6 散文、杂著7 民间文学72 歌谣73 故事、传说、神话74 寓言77 谚语78 谜语、笑话8 儿童文学82 诗歌、童谣83 戏剧、歌舞剧84 小说85 故事859 报告文学86 散文88 童话、寓言9 少数民族文学99宗教文学意大利:I546 奥地利:I521 丹麦:I534德国:I516挪威:I533阿根廷:I730 葡萄牙:I552 印度:I3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