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初中化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解析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件
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 放热反应 • 物质燃烧、金属和酸、氧化钙和水 • 吸热反应 • 加热、高温
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炼钢
利用炸药定向爆破拆除楼房
根据生活知识,试举出一些利用化 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实例。
不拔掉萨达姆这个塞子,石油出不来。
二、
煤、石油、天然气
1、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它们是纯净物吗? 3、它们主要含有什么元素?
•你的能量 •超乎你想象
课题二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在一支试管 中加入几小段镁条, 再加入5 mL盐酸, 观察现象,并用手 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试管中有大
[结论]镁与盐酸反应放 量气泡冒出,试管 出气体、产生热量
壁发热
Mg + 2HCl =MCl2 +H2
• 实验:生石灰和水反应 • 现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4.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B 】
A.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B.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C.与沼气的成分相同 5.“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C】
D.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
A. H2
B. CO
C. CH4
D 水煤气
思考: 如何理解化石燃料 的两面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具有可燃性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
点燃 CH4 +2 O2 ==== CO2 + 2H2O
沼 气 的 制 取 和 利 用
讨论:沼气利用的优点
• 简单、方便、经济 • 有效的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环境卫生问题 • 促进农业发展提供有机肥料 • 节约化石能源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教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这个内容不是很难,而且跟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学生主要通过探究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形成的酸雨的危害,汽车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尾气的探究,归纳出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的污染的主要原因。
教学时是以一副漫画创设情境引入酸雨的危害,配合视频资料,在加上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探究,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兴趣,通过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等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对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所体会。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难点: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树立爱护资源、保护地球、爱护地球的意识。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和“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充分认识酸雨的危害;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4、教材处理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考点之一。
从关心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出发,来引起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心环境污染,引导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并为之做出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点滴做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做到以生为本,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预习,并利用网络获取有关燃料引起污染的图片、新闻及酸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授课前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后在授新时通过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不断的深入学习,达到目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2021湖南株洲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D.甲烷与乙醇的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两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答案:B2.(2021江苏盐城中考改编)我国建成了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答案:A3.(2020海南中考)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4.(2019成都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答案:A5.(2019北京中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答案:D6.(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
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件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会产生热量,但是否只有燃烧才产生 热量?其它的化学反应能否产生热量?
实验7-3 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现象
放出大量热,生石
水
灰表面有大量水雾
手的感觉 很热
生石灰
化学方程 式
CaO + H2O = Ca(OH)2
1.化学反应
煤 石油 都是混合物,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
1、煤P147 (1)俗称:工业粮食
2、石油 工业血液
(2)物性: 黑色固体
黑色液体
里面成分的沸点各不相同
(3)成分: 主要含C还含S 主要含C、H
(4)形成过程:树木 埋在地下煤 动物 埋在地下石油
(5)作燃料:煤+O2 点燃
CO2 CO
石油+O2 点燃 CO2 + H2O
SO2等
植物
植物枯萎
植物被埋在土中,经长期 复杂变化形成煤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6)综合运用:P147
1、煤
2、石油
石油气
煤气 化
汽油
煤 干馏
煤焦油 焦炭
学 变 化
石油 分馏 各种油 煤油
(原油)
柴油
粗氨水
物理变化
润滑油
沥青
CO
(1)煤气 CH4 是混合物
P138
H2 使用:预防中毒,预防爆炸。
可燃冰 CH4
干冰 CO2
冰H2O
“可燃冰”在使用方面有哪些不足? (1)开采的成本比较大,开采困难
(2)如开采中甲烷泄漏到大气中,将造成温 室效应。
三、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煤的燃烧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件
课题2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及燃料合理利用与开发
煤、石油等燃料对空气形成污染的原因:
1 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的燃烧,产生 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2 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3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 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二氧化氮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加入的物质
施是( D )
①减少使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建高 ③燃料脱硫 ④开发新能源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调查与研究:
调查摩托车、汽车、工厂和家庭等 使用的不同燃料的性能、价格、对环 境的影响,以及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 施等,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地球是我家, 环保靠大家!
植物叶子 镁条或锌粒 大理石
现象
水
二氧化硫 + 水
无现象 无现象 无现象
叶子逐渐变黄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西瓜遭酸雨的腐蚀的现象:
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
怎样来防治酸雨 的形成呢?
1 减少使用煤作燃料
2 燃料脱硫 3 燃料燃烧的废气经
处理以后再排放
4 使用和开发新能源等
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的污染:
1 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2 采取那些措施减少汽车尾气 对空气的污染?
怎样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呢?
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
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2、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4、在管理上,加大对汽车尾气的检测力度,禁止未达
标的汽车上路
5、某些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 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好处: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及考点全解读(人教版)(解析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解读【内容概述】本单元包括两个课题。
课题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课题2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使用生活燃料都是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单元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分析探究常以情景题出现,尤其是新科技中使用的燃料和能源,更是中考的热点。
【学习目标】重点:1. 物质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可再生性。
4. 化石燃料的特点及用途。
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6. 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其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7. 使用和开发新能源。
难点:1. 物质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4.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命题分析】1. 本节考查内容主要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主要形式为实验探究题,也有选择题和填空题;燃烧条件的探究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往往与灭火的原理、反应的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综合出题,但在中考题中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灭火的原理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中考中将会出现利用燃烧条件、灭火的原理、安全常识、自救方法来设计灭火方案,或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这样既考查了知识,又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及思想。
2. 反应的放吸热问题主要记清课本中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燃烧反应及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化石燃料中天然气为清洁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在反应的吸放热方面经常与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相联系,同时结合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与新能与新能源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3.熟记目前使用的新能源为氢气、乙醇等,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主要考查氢能的优缺点、及制备,在此基础上与环境污染相联系,举例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的种类。
【中考解读】【考点详览】考点一燃烧的条件1. (2020•长春)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图:选择序号回答(1)~(3):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有可燃物(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4)图三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选填图四中的字母编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件
【探究实验】甲烷的燃烧产物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参考实验【7-4】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甲烷的燃烧产物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观察目标: 1、干燥的锥形瓶壁上的现象; 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的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甲烷的燃烧产物
提出问题 实验现象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现象: 1、火焰呈蓝色; 2、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甲烷的燃烧产物
提出问题
实验分析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1、有水雾出现即是有水生成; 2、石灰水变浑浊即是有CO2生成;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甲烷的燃烧产物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现象
甲烷的燃烧产物是
2、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
、
我们常称它们为
。
和
,
3、煤是复杂的
,主要含有
元素,煤的
综合利用使其分解,如煤气,煤气的主要成分
有
、、
和其他气体。(写化学
式)
4、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
(纯净物/
混合物),从石油炼制出的燃料有 、
和
等。(任举三例)家庭使用的一种罐装“煤气”装的
是
。
5、天然气主要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2)甲烷的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
CH4+2O2
CO2+ 2H2O
(3)用途: 作为燃料
知识点二、化石燃料 【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天然气就是甲烷,所以它是纯净物 B.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C.煤不可再生,而石油可再生 D.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 教案
第七单元复习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本单元体现化学与生活、社会、人类的关系和作用,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本单元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对于增强化学教育的实践性,体现STS的理念,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都是极其重要的。
2.教材内容的有序性分析(1)本单元在学了氧气有关性质——助燃性、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可以做燃料同时又是一个“无形的杀手”等内容之后,学生在小学自然学科以及初中人防学科中已了解了一些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后再一次学习,使学生从模糊的表观认识到本质的理解,使知识更系统化。
(2)通过展示学生制作的本单元思维导学图,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本单元知识内容,老师补充不足之处,结合生活真实案例,复习燃烧与灭火的有关内容;再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然后介绍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
在学生自己构建燃烧等知识之后,继续复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显得顺理成章。
二、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分析学生已知道氧气具有助燃性,知道H2在点燃之前要验纯,否则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在第五单元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第六单元学习了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可以做燃料同时又是一个“无形的杀手”等内容之后,对本单元的内容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2.学生能力水平分析学生通过分子运动、CO2溶于水生成酸等实验探究活动,已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能力,但对燃烧于灭火的有关内内容还加深了解, 才能实现能力水平的有序发展。
三、有序教学实施策略分析1.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重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3.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1.指导学生调查火灾情况; 2.常用灭火方法和使用范围。
3.三种可燃性气体的鉴别。
2.三维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②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件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化石燃料 2.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组成元素。
三大 化石 燃料
煤 主要含碳元素
工业的粮食
石油 主要含碳、氢元素
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 主要含碳、氢元素
较清洁能源
化石燃料 设计实验
如何验证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知识回顾
蜡烛
氢气
验证甲烷的组成
注意: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甲烷的纯度。
4.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 当重要的作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煤
气、沼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____氢_气_____ ;近年来,某市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沼气
的主要成分是___C_H_4_;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2_C__O_+_O_=点_2=燃_=__2_C_O__2 __
石油
天然气
化石燃料
自主学习
内容:课本第137~141页。 参考提纲:
1. 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吗?为什么? 2.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组成元素。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自主学习内容,最后由小
组代表进行汇报。
化石燃料 1. 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吗?为什么?
不可再生,因为它们需要几百万年才能形成。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一课时)
这个冬天有点冷 贝尔格莱德·多瑙河
古代中国人冬天如何取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一
操作
生石灰 滴加水
烧杯 ⑴
⑵
观察
触摸烧杯外壁
记录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件
物理性质-----无色、密度比 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
3、天然气:主要的成分是 甲烷 , (1)、观察实验7-4 填写下表
实验现象
分析
导管口处 干冷的烧杯
燃烧,发出明亮的 蓝色火焰
烧杯壁上出现水珠
具有可燃性 有水生成
石灰水变浑浊
倒入的澄清石灰水
实验结论:甲烷中一定含有 C 、 (2)、小结:
生成二氧化碳
H元素。
天然气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甲烷 CH4(是已知最简单的有机物)
无色无味 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 难 溶于水
具有可燃性 燃料
点燃
CH4+2O2 == CO2+2H2O
❖合理利用和开发化石能源
2004年储量及年产
量 探明储量
年产量 开采年限
石油
23亿吨
1.74亿吨 13.2年
❖煤
1、煤的成分:煤主要含有_碳___元素,还含有少量氢、
硫、氧、氮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是_混__合_物___。
2、煤怎样得到的充分利用?
隔绝空气 煤 加热
固体:焦炭 液体:煤焦油(含多种有机化合物) 煤气:主要成分H2、CH4、CO等(气体燃料)
这是物理变化 还是化学变化
呢? 化学变化
煤的用途
发射火箭。 3、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开山炸石、拆除违规建筑。 4、食物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维持体温和日常
生活所需的能量。
活动一、什么是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有:
、
、
,它们都
是
能源。人们把称为煤称为“工业的粮食”;把
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2、煤和石油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教案 (1)
第七单元 课题 2 燃料的开发和利用 第 1 课时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第 1 课时。
按照课程标准,它属于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包括了四个内容, 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课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
2.教材内容的有序性分析 (1)承上启下。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课题 1《燃烧和灭火》,知道有关燃烧的知识;之后学生还要进 一步学习有关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计能力提升。
生石灰与水反应,镁条与水反应体现的都是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如何验证甲烷的元素组成,学生设计实验并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燃料,但是对化石燃料缺乏全面的认识。
学生能够体会到物质在燃烧时,一 般都是放出热量的。
而对于非燃烧变化放出的热量以及化学变化中的吸热现象不是很熟悉。
2.学生能力水平分析 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收集能力,但是处理归纳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初步具备实验探究能力,但观察描 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不强,需引导和规范, 才能实现能力水平的有序发展。
三、有序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1.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重点: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难点: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2.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②知道煤石油天然气形成、组成、综合利用,知道化学燃料不可再生。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实验探究方法得出结论;1②运用比较归纳方法对信息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认识合理开采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②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有序教学实施策略 (1)实验探究:给学生创造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给予学生 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教案
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把小 组讨论的结果做出简要回 答
这个知识点学生在《4.2 水的 组成》中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再次换个角度提出来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灵 活运用能力。
拓展
问题 11: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安 静的燃烧,而不纯的氢气就爆炸呢?
播放微观动画模拟演示
学生观看微观动画模拟演 示 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把小 组讨论的结果做出简要回 答
课题名称: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三讲 氢气的性质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从氢气物理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两部分内容入手,重点是氢气的化学性质,学习本课题 教材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配合教师实验和动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易激发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便于指导学生提炼出本节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模式的说明 “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做好“观察活动”的实验,启发学生观察和记录现象,点拨关键之处。 “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交流,加深对氢气特性、燃烧、检验纯度等知识的 理解,对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
(三)技术准备 PPT 演示文稿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一、氢气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 用排水法收集一集气瓶氢气 问题 4:请同学们观察并总结氢气的物 理性质
学生观察并总结氢气的物 理性质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表述信 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学以 致用
问题 5: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总结氢气 的收集方法
学生根据氢气的密度及溶 解性推测出氢气的收集方 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
1. 为加快氢气的产生速率,可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原电池原理)以提高课堂效率。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件 (1)
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焦炭、煤等
天然气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 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石油 煤
活动一 猜猜他是谁
活动二 “我们”的出生
一、形成:
煤的形成
植物或植物枯萎后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植物等被埋于土中,经 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煤
5、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 问题的是( A) A 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 燃烧煤 C 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 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能力提升: 6、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 水。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 品的混合物来制取甲烷。用这种方法制取并收集甲烷, 应选择下列实验装置中的(填写序号)(橡皮导管省略) ___B_E__/B__F___。
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 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 —— “可燃冰”。
混合“物可燃主冰要”成是分纯:净C物H4还·是8H混2O 合物? 使具用有“能可量燃高冰、”燃替烧代值化大石的燃优料点有。什但么开优采点的?关还键存 在要哪解专家估计“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 占海洋总面积的10%,足够人类使用1000 年。可燃冰埋藏在海底的岩石中,目前 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甲烷是 一种高效的温室气体,可燃冰的开采如 果方法不当,释放出的甲烷扩散到大气 中,会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地球 上永久冻土和两极冰山融化而使地球变 暖。安全合理地开发可燃冰,必须同时 考虑环境保护。
海洋生物死亡
动植物的遗骸被层层 沙泥掩埋
生物的遗骸经复杂变化 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二、主要成分及其综合利用
主要元素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不带电的微粒不是分子就是原子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为氧化物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解析:C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比如:中子不带电,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高锰酸钾含有氧元素,但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点灯发光,属于物理变化;答案:C。
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完全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所以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B.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D.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A解析:AA、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则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C、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3.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B.加热时应把物体放在内焰上加热C .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D .适当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B解析:BA .燃料本身也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而含有水分子,正确;B .酒精灯外焰与氧气接触充分,燃烧充分温度高,加热时应把物体放在外焰上加热,选项错误;C .氧气浓度越大,燃料燃烧越充分,故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正确;D .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使燃烧更充分,所以减少炭黑的生成,正确。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件 (4)
1立方米这种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 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据粗略估算,在地 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 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 的两倍,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 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 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 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 新希望。
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 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 提高了肥料的质量; 发展农业生产。
5、使燃料充分燃烧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有什么意义?
1、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要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积
产生的热量少,浪费资源,同
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物质会污染空 气。
可燃冰燃烧图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 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 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 “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可直接点燃, 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 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 源”或“未来能源”。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 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 变化,即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发生。
放热反应:CaO与H2O反应、Mg与盐酸反 应、氧化反应(燃烧、呼吸作用等)、 中和反应(酸与碱的反应)等。
吸热反应:C与CO2的反应等。
物理变化(反应)也有能量变化
6Leabharlann 其主要成分是碳元素, 还含有少量H、N、S、 O等元素及无机矿物。
煤是复杂的混合物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海洋生物死亡
动植物的遗骸被层层 沙泥掩埋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1)
燃料与热量【学习目标】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的重要自然资源,认识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2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组成及用途。
3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4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甲烷组成含碳、氢、元素的结论,了解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三大化石燃料的类型及主要成分。
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甲烷组成含碳、氢、元素的结论。
【学习过程】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有关燃料燃烧的图片师:图片中从最简单的煮饭到汽车奔跑到火箭上天都离不开什么物质?生:回答:燃料今天我们来学习燃料与热量,请同学们齐读教学目标师:提问:1、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生:煤气、液化气、煤、汽油、柴油、天然气、电能、太阳能……师:根据颜色我们可以分下类,红色的都与煤都关,蓝色的都与石油有关,绿色的都与天然气有关。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活动一:之前给每个小组分配了任务,首先我们欢迎前三组三大化石燃料的代表。
让我们来猜一猜他们分别属于那种材料。
活动二:这三组表现的都非常好,下面再请后三组的代表分别来介绍下化石燃料的形成方法。
看看他们是怎样出生的。
分析小结:通过他们的形成过程你觉得化石燃料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可再生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小结化石燃料的形成。
过渡:简单认识了三大化石燃料的形成,那下面我们就要来具体研究他们了,首先请大家在书上找出三大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
132页到135页,然后填到学案的表格中去。
分析:硫燃烧后可能会产生什么?氮燃烧?那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都是有害气体。
所以这三大燃料燃烧相对绿色的是天然气。
过渡:了解了他们的组成下面来看一下他们的用途。
煤可以用在合成材料、染料、化肥等等,用处很大。
所以煤又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那煤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他们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所以应该综合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蓄电池放电B.风力发电C.水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2.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3.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B.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C.锌和稀硫酸的反应D.生石灰与水反应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5.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D.防止食用油溅出6.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8.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C.露天焚烧落叶D.燃煤火力发电9.甘肃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1415.29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风能C.太阳能D.地热能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才能燃烧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13.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点燃火柴的时候要将火柴头向下倾斜,燃烧会很顺利,如果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A.火柴梗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B.火柴梗没有接触氧气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14.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A.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B.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C.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D.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15.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都会用到水,其中做法不合理的是()A.楼房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B.燃着的酒精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二、填空题(共3小题)16.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1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使用和汽车制造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1)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2)氢化镁(化学式:MgH2)固体可作为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是。
18.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时的现象:(1)写出甲烷爆炸时的化学表达式;(2)若在有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点燃时的现象为;(3)煤矿的矿井中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蓄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风力发电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答案】B【解析】A、粮食发酵会产生乙醇,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正确;B、化石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C、“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C说法正确;D、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所以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D 说法正确。
3.【答案】A【解析】A选项高温煅烧石灰石需要吸收热量;B选项红磷燃烧放出热;C选项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是放出热的反应;D选项生石灰与水是放出热的反应,故答案选择A。
4.【答案】A【解析】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5.【答案】C【解析】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主要是与外界的空气隔绝。
6.【答案】C【解析】棉布手帕浸泡在70%的酒精溶液中,手帕也带了一定量的水,当燃烧时手帕完好无损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不是魔术,这是科学道理,A错;酒精燃烧产生的火焰温度可达几百度,火焰的温度高于棉布的着火点,B错;C是正确的;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所以D也是错误的。
7.【答案】B【解析】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选项说法正确;B.可燃物要燃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充足的氧气接触,二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选项说法错误;C.因为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选项说法正确;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8.【答案】B【解析】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焚烧落叶和燃煤火力发电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ACD三个选项都增加大气中的PM2.5,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烟尘。
9.【答案】A【解析】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
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都是新能源。
10.【答案】A【解析】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
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对的。
B.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氢气的燃烧等,故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热。
故错误;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比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就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而获得的,故错误。
11.【答案】D【解析】燃烧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火要虚”是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燃烧变得更剧烈。
12.【答案】C【解析】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一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
13.【答案】A【解析】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逸,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温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观察选项,故选A。
14.【答案】B【解析】A、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此项正确;B、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酸、碱、盐、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可使农作物被污染,不能用于浇灌农田。
此项不正确;C、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此项正确;D、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可将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隔离,从而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
此项正确。
所以应选B 项。
15.【答案】C【解析】A.楼房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正确;B.燃着的酒精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隔绝空气而熄灭,正确;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浇灭,油的密度小于水,也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不正确;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正确。
16.【答案】(1)石油(2)AD (3)风能、氢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通过对比1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二者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同,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要少得多可得出AD是正确的。
新能源包含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等。
17.【答案】(1)CH4+2O2CO2+2H2O (2)MgH2+H2O=Mg(OH)2+H2↑ ,携带方便,使用安全【解析】⑴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⑴氢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氢气,由于氢化镁是固体,相对于气体氢气来说,具有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安全。
18.【答案】(1)CH4+O2CO2+2H2O (2)爆炸(3)保持通风(或严禁烟火等)【解析】(1)甲烷爆炸即甲烷燃烧,故化学表达式为:CH4+O2CO2+2H2O;(2)若在有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分数=×100%=14.3%在10%~15%之间,故点燃时的现象为爆炸;(3)煤矿的矿井中常含有甲烷,故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保持通风(或严禁烟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