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能决定一切吗

合集下载

基因不能完全决定人类的衰老与长寿

基因不能完全决定人类的衰老与长寿

基因不能完全决定人类的衰老与长寿人类基因组宣告,通过基因的调控抑制衰老基因,促进长寿基因,人类可能活150岁甚至以上。

这仅仅是推论,现实中基因不能完全决定人类的衰老与长寿。

人的寿命主要是通过内外两大因素实现的。

内在因素是基因,外在因素是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

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和进行之中,对长寿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就有了许多显著的成果与发现。

归纳起来便是: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表现为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改变、DNA损伤(包括单链和双链的断裂)、DNA的甲基化和细胞的氧化损害等。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造成了寿命的长或短。

研究发现,细胞的染色体(含DNA基因)顶端有一种物质叫做端粒,它如同一顶小帽子戴在染色体的头顶上,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

人的正常体细胞一般分裂次数平均是50次,当端粒最后短到无法再缩短时,细胞的寿命也就到头了。

但是癌细胞却没有寿限,可以不停地分裂下去,原因在于它们的端粒不会缩短。

端粒不缩短的原因在于有一种酶,称为端粒酶,它可以使端粒长期存在。

由此设想,如果让人的普通细胞也具有这种酶以抑制端粒的减少,那么细胞的寿命就会延长,衰老也就被延缓了。

相反,如果使用抑制或抵消端粒酶的物质,也可能医治癌症。

衰老基因和抗衰老基因是矛盾的统一。

意大利和芬兰的研究人员对185名芬兰百岁老人的研究发现,他们体内的E-2基因是促使其长寿的基因,而E-4基因则与长寿无缘。

研究人员还发现一种变异老鼠比正常老鼠寿命长1/30,原因在于这种老鼠体内有一种变异的基因p66shc,它能抵抗体内细胞和组织的氧化反应,因而能促使老鼠(包括人)的长寿。

既然寿命是多基因的调控,让人长寿的思路便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直接让长寿基因发挥作用,促使人类长寿;二是相反,抑制那些促使生物寿命缩短的基因,也可以让人长寿。

但是事实并非能尽如人意。

有研究证明,把线虫身上的衰老基因进行调拨抑制以求其长寿,结果是线虫寿命延长了,但是其生命毫无质量,长期处于昏睡中。

基因检测知识问答

基因检测知识问答

基因检测知识问答1、基因是什么答:基因是DNA分子上携带有遗传信息的功能片断。

简而言之,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因子;基因是人类生老病死之因;是健康、亮丽、长寿之因;基因是生命的操纵者和调控者,基因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基因主宰生命。

一切生命的存在或衰亡形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比如您的长相、身高、体重、肤色、性格等均与基因有关。

2、什么是基因检测答:这里所说的基因检测,全称为“疾病易感基因检测”。

是通过提取受检测者细胞里的基因,通过基因分析的技术手段寻找其中与某些疾病相关的基因,并根据这些基因的情况,借助基因组学知识,对受检测者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指导人们有针对性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3、什么是易感基因答:现代医学表明,一切疾病皆与基因相关。

如果受检测者的某个基因上某个碱基排列顺序发生错误,这条基因就可能不能正确编码某种功能蛋白,从而就可能形成某种疾病。

这种与疾病密切关联的基因,被称之为疾病易感基因。

4、用什么方法检测出疾病易感基因答:基因是两条精密配对的多核甘酸链组成。

我们把一段含有已知错误碱基(或称易感基因位点)的多核甘酸链放在基因芯片上,然后把受检测者的众多基因的两条链在化学试剂中裂解开,染上颜色,也放到基因芯片上。

如果受检测者的某个基因中也含有这种错误碱基,它就会与我们预先放置在基因芯片上的片段结合起来,并把颜色留在基因芯片上。

我们通过精密仪器扫描到这种颜色,我们就能判断受检测者体内是否含有与我们预先放置在基因芯片上的有错误碱基序列一致的位点,从而确定其是否有某种易感基因。

5、基因检测与医院的化验、检查有什么关系答:这属于两个范畴。

医院的临床检验是查找病患,而基因检测是查找隐患。

所以,基因检测的价值在于预测疾病、预防疾病。

有易感基因,只代表具备了患某种疾病的内因,但不代表已经患有某种疾病。

6、什么人需要做基因检测答:每个人都应当做一次基因检测。

对那些常年受到环境污染影响的人群,应当隔一段时间再做基因检测,以便跟踪基因突变。

命运是被注定的,由每个人的基因、所处环境和宇宙规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

命运是被注定的,由每个人的基因、所处环境和宇宙规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

命运是被注定的,由每个人的基因、所处环境和宇宙规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命运是万事万物由宇宙规律所完全预定了的从生到灭的轨迹!这一切都由这世界形成之初就已经确定下来!这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这个世界在形成之初的一些最为基础的物质和最为基础的规律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演变,这些物质和规律由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发展而来的产物!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人类!同样做为宇宙中的一部分,人的命运实际上也是确定的!对于个人来说,命运是指每个人结合自身的基因和所处环境在宇宙规律的影响下从生到死过程中的整个生命历程。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N种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共同作用而决定的,这些因素错中复杂,是一个非常庞大、且非常复杂的系统结构。

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因素数量多且范围广,但可以把它们大致归纳到基因、环境和宇宙规律这三大部分当中。

简单点讲每个人的命运都由他自身的基因、他所处的环境加上宇宙规律中的N种因素所决定。

基因是极其强大的!基因决定着一个人所有的基本现状,包括人种、身高、长相、身体健康、智商、性格、情商等等,和他以后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

因此基因对于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命运)而言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环境这是个意义极为广泛的概念,环境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机遇、遭遇、经历等社会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

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

现实中每个人具体的环境都是不相同的,这些环境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职业环境、经济环境等,而每个人具体不同的环境会给人在很多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包括对人的身体健康、人的思想等等方面,甚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会对人的基因形成影响。

而这些会严重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轨迹,举个例子,比如人的思想。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着人所有的言行举止,有时候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似乎有很多个选择,并且看上去是人完全自主的行为。

可怕的基因“幽灵”

可怕的基因“幽灵”

可怕的基因“幽灵”同卵双胞胎具有相同的基因,但他(她)们却不能“永远”一样。

基因其实并不能决定一切,基因中还另有秘密。

20世纪90年代早期,生物学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项计划在全球开始实施,这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科学家将人类基因组当作《圣经》,认为只要读懂了《圣经》中的每一个“字母”――每一个基因,也就读懂了“生命天书”,就能描绘出生命本身的蓝图。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科学家估计人类基因组中大约有10万个基因。

然而,经过测序和对比,他们惊讶地发现,人类的基因数量只有3万~4万个,几乎跟鱼、老鼠或植物的基因数量一样多,并非先前想象的那么复杂。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一些制造果蝇或老鼠的关键基因也制造了人,而黑猩猩的基因有98.9%跟人类是一样的(差一点我们就是黑猩猩了)。

那么,人类为什么比其他生物复杂、高等得多呢?光凭基因看来是无法解释物种之间的巨大差异的。

事实上,早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前很久,一些科学家就已经意识到:基因恐怕并非“生命天书”的全部。

奇怪的疾病有些疾病是用经典遗传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同卵双胞胎来自同样的受精卵,具有相同的基因,难怪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二者在方方面面看来都是一样的:牙齿间的缝隙、笑的方式、肢体语言……一对同卵双胞胎看上去简直就像一个人。

可是,随着双胞胎长大,彼此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

先天一样的双胞胎,后天为何会出现明显差异?不是说基因决定一切吗?那为什么具有相同基因的双胞胎却不能“永远”一样?还有两种疾病也曾经让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这两种怪病的患者都是儿童。

一种叫“安琪儿综合征”,得名于首先发现这种怪病的儿科医生哈里?安琪儿。

这种疾病的患儿被人称为“快乐木偶儿童”:他们走路时常常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少言寡语,学习能力极差,但显得非常开心,一直笑个不停。

另一种叫“普瑞德威利症候群”,其症状是:暴饮暴食,仿佛永远都吃不饱、喝不够,最终导致异常肥胖,甚至患上各种严重疾病。

这种疾病对患儿的智力也会造成损伤,只是在程度上比安琪儿综合征轻微得多。

关于基因决定论的几点思考-人类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关于基因决定论的几点思考-人类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关于基因决定论的几点思考-人类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本文从人的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和医疗实践的证明等三个方面对基因是否能决定一切进行初步阐述,以与基因决定论思想进行一次思想理论上的交流。

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关于基因决定论的几点思考的人类学论文。

原标题:浅谈基因决定论摘要:基因也即遗传因子,是机体进行遗传变异并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的主要物质。

当今,随着一批批基因研究成果的问世,不仅学者们言必称基因,就连普通大众也笃信基因技术万能,认为基因决定了个体的智力水平、人格特质;有的基因甚至是构成犯罪倾向的基础,如果破解了基因的奥秘,就能掌握了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

那么,基因真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吗?本文从人的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和医疗实践的证明等三个方面对基因是否能决定一切进行初步阐述,以与基因决定论思想进行一次思想理论上的交流。

关键词:基因决定论行为研究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人们一直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后天的成就取决于我们先天的遗传基因,于是,一种本质上属于机械论观点的基因决定论又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倾向[1].科学早就研究证明,每个人的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的,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我们的遗传基因之间一直在相互作用着,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或多或少又可以为我们所控制。

人的行为和本质特征的组成是受复杂因素支配的,这里既包含着人的生物属性,也包含着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这就说明,基因只决定了人的生物体构造,却不能决定人在社会上享有的一切功能,也就是说,人既有基因所决定的生物属性,同时也包含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人的社会性。

1 人的生物属性在研究人的生物属性之前,我们应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机制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经典遗传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分子遗传学则主要研究基因的本质、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的变化等问题。

基因能主宰一切吗

基因能主宰一切吗

基因能主宰一切吗?译者:范一江原作者:Kenneth Weiss and Anne Buchanan发表时间:2013-06-18浏览量:1511评论数:0挑错数:0基因科学会牵涉到生命起源和终结问题,。

这也是宗教和哲学会经常探讨的问题。

基因能代替宗教中的神,哲学上的先定论和某些“科学”理论,成为解释一切,主宰一切的力量吗?我们有癌症遗传基因,就一定会得癌症吗?或许基因科学也只是相对真理,就如同别的科学那样,只是人类智慧的进步,只是真理大海边的一小小贝壳,却不能穷尽真理,并非是统治一切的力量。

这其实也将我们拉回到古老的哲学问题,物质是第一的,决定一切的吗?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探讨。

同时也澄清了一些对基因的认识误区,譬如,疾病,人类行为和思想,是由基因型决定的,还是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

图中是中国深圳的华大基因公司,公司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克隆项目的工作。

——路透社蒂龙.斯尤摄于2012年4月23日。

探究基因如何导致性状形成的想法,思路简单,已不切可行——生命是一种含有某些不确定因素的有序共同体。

DNA是我们时代的一种形象描述。

这种形象描述,表达了这类很有影响力的观念:科学上来说,我们的特性可以概括为是一组代码,这组代码表达明晰,具有决定性作用。

这种观念的表述,一直存在。

宾利汽车公司的招聘员工广告这样说:“辛勤工作是我们的DNA。

”足球运动员大卫.贝克汉姆说道:“足球植根于英国的DNA中。

”还有,一在三藩市金门桥任收费员的人说:“我们的DNA 与这座桥密不可分。

”大家都知道,这些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虽然对其比喻意义,我们或许理解。

但这些说法,还在继续反映和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甚至那些生物学家,因为太过感性,过度运用形象思维方式来认识问题,所以硬塞给了基因所没有的属性。

这种形象描述能产生作用,是因为在这个社会,对以下这种信念已根深蒂固:基因是某些明确的可识别物质,可以诠释我们个体的本性;从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基因就遗传了我们的本性,因此本性是可以预测的。

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

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

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我们许多人都曾被灌输这样的概念,即在生物发育之前,必须先有一组基因指令。

基因并不像我们曾经以为的那样决定一切。

近年来,我们看过了太多刻意制造噱头的新闻标题,比如“富有和成功源于你的DNA”、“儿童的成功或许将由一项新的基因检测决定”、“基因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命运”等等。

问题在于,这些新闻中很多根本没有讨论真正的基因,而是根据一个粗略的统计模型,涉及几十种不太可能的假设。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关于基因的整个概念模型正在受到挑战,尽管过程还十分缓慢。

我们已经攀上了基因的高峰,并且更进一步。

当然,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今天,大多数人都知道孟德尔(Gregor Mendel)在19世纪50年代的豌豆育种实验。

他专注于简单的特征,具有明确且易于计数的性状:紫色或白色的花朵;长茎或短茎;光滑或发皱的种子,等等。

在交叉受精后,后代的性状组合显示出这些变化与单个“遗传单位”有关。

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当时还无法确定是什么——就是后来所说的基因。

在20世纪初,有人将它们与整个后代在精神和身体上全面发展所需的信息和指令等同起来,这是个诱人的想法。

通过计算基因数量来理解生命,就像以字母数量来判断文学作品一样,这是没有意义的。

丹麦植物学家威廉·约翰森(Wilhelm Johannsen)在1911年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警告不要这么做。

他说,我们不知道那些推断出来但无形的因子如何能携带如此复杂的信息。

但是,约翰森的意见被忽视了,事实证明,真正的原因与意识形态有关,而与生物学无关。

20世纪20年代,受到偏爱的基因法则开始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1943年,著名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在都柏林的一次著名演讲中,对基因进行了恰当的总结。

他告诉听众,染色体“以某种编码脚本的形式,包含了个体未来发展的整个模式,并决定了成熟状态时的功能”。

围绕着“编码”的形象,一个等级和特权分明的世界很快得到了加强。

基因为什么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呢作文

基因为什么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呢作文

基因为什么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呢作文基因,这个神奇的小东西,似乎总是充满了神秘色彩。

有人说,基因决定了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的长相、智商、性格等等。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基因为什么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呢?让我们来看看基因是什么。

基因就像是一本神秘的日记,记录着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信息。

每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环境,这本日记就会翻到相应的一页,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基因就能决定我们的行为。

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基因只能告诉我们过去的经验。

所以,即使基因上写着“不要害怕”,但当我们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还是可能会感到恐惧。

让我们来谈谈环境对基因的影响。

你知道吗?环境其实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

就好比你把一本书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书页上的字迹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同样地,当环境的变化影响到我们的基因时,它们所编码的信息也会发生变化。

这就意味着,即使基因上有“勇敢”的标记,但如果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那么这个标记可能就会被掩盖掉。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基因就能决定我们的行为。

让我们来聊聊教育对行为的影响吧!你知道吗?教育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就好比你给一个小鸟讲了一个故事,它可能从此就不再害怕飞翔了。

同样地,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地应对各种情况,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

所以说,即使基因上有“勇敢”的标记,但如果我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那么这个标记也可能无法发挥作用。

基因虽然很重要,但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

相反地,环境和教育才是决定我们行为的关键因素。

所以呀,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勇敢的人,那就多去接触不同的环境、学习新的知识吧!相信我,这样你的基因一定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基因为什么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呢作文

基因为什么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呢作文

基因为什么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呢作文基因,这个神奇的小东西,似乎总是被赋予了太多的神秘色彩。

有人说,基因决定了我们的一切,从我们的长相到我们的性格,甚至到我们的命运。

可是,为什么基因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呢?让我们来聊聊基因。

基因就像是一本书,记录着我们的生命密码。

每个人的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我们的指纹一样。

但是,基因并不是决定我们命运的唯一因素。

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比如,一个人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可能会因为家庭的压力而变得消极悲观;而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可能会变得自信乐观。

所以,即使两个人拥有相同的基因,他们的行为和性格也可能完全不同。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基因可以决定我们的行为呢?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基因只是影响我们行为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长得高就认为他一定能打篮球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基因里有某种“优秀”的基因就认为他一定会做出优秀的选择。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和性格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包括我们的环境、教育、经历等等。

这并不是说基因对我们没有任何作用。

事实上,基因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

比如,如果你的父母都是运动员,那么你很可能也会拥有较好的运动天赋;反之亦然。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

同样地,如果一个人的基因里有某种“缺陷”,比如容易生病,那么他也不一定就会因此而身体虚弱。

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锻炼方式等等都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

所以,总的来说,基因并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

虽然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和生理功能,但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全部命运。

我们的行为和性格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我们的环境、教育、经历等等。

所以,不要过分迷信基因的力量,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基因而感到自卑或者自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基因决定个体特征与行为

基因决定个体特征与行为

基因决定个体特征与行为基因是生物体内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决定了个体的特征和行为。

基因的组合和表达方式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基因如何决定个体的特征和行为,并讨论其在生物学、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应用。

首先,基因决定了个体的外部特征。

人们的外貌如眼睛的颜色、头发的质地、皮肤的色素等,都与基因密切相关。

例如,黑发与金发的差异是由于基因中对黑色素的调控不同所致。

同样,个体的身高、体型和身体比例也受到基因的影响。

研究表明,一些特定基因与个体的身高密切相关,而其他基因则与肌肉发达或体重较轻等特征有关。

基因还决定了个体的内部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征。

例如,一些基因与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消化系统的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的反应性直接相关。

这意味着基因可以影响一个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他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此外,研究还发现,某些基因与个体的认知和情感特征相关。

例如,一些基因可能增加一个人易感抑郁或焦虑的风险,而其他基因可能提高个体的智力水平或创造力。

除了对个体特征的影响,基因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行为。

行为是个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如行走、说话、学习、决策等。

基因通过对神经系统和脑功能的影响,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例如,一些基因可能增加一个人对某种类型的刺激偏好,从而影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另外,一些基因也与个体的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相关。

例如,一些基因可能增加一个人对合作和互动的偏好,而其他基因则使个体更为自信和外向。

尽管基因对个体的特征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基因并不是决定性的。

环境和经验同样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有时可能甚至能够抵消基因的影响。

例如,一个人可能具有患心脏病的基因,但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和锻炼)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同样,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基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因中与决策能力相关的变异可能导致一些人更容易做出冲动或理性决策。

基因和环境在决定一个人生命的质量和寿命方面的作用

基因和环境在决定一个人生命的质量和寿命方面的作用

基因和环境在决定一个人生命的质量和寿命方面的作用人类在探究自身的本质方面,特别关注的是影响其生命质量和寿命的因素。

基因和环境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基因是指遗传物质决定的个体特征,环境则包括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营养、教育、医疗等多种因素。

这两个因素在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和寿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先来谈谈基因。

人类每个细胞都含有一份基因,其基因序列不仅规定了个体的生理特征,同时也定下了其生命的限制。

例如,一些致命遗传病就与有缺陷的基因有关联。

人体的细胞分裂和变异也会导致基因的改变,使得新生个体具有新的基因组合。

这也是基因多样性的来源。

虽然一个人的基因是由父母亲决定的,但是基因变异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不完全复制父母亲身体特征的原因。

针对基因对人生命质量和寿命的影响,有众多研究表明,基因决定了我们的体型、性格、智力等多种因素。

例如,对于体型来说,遗传基因特别是肥胖和瘦的基因是主要因素之一。

遗传变异同样会影响我们的智力、反应速度等认知能力。

总体来说,基因只是我们体质的一个基础,它不能完全决定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寿命。

再来谈谈环境。

一个人身处的环境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环境可以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成年期三个阶段。

在婴儿期,营养、父母亲的抚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到婴儿的身体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发育。

在儿童期,教育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性格和免疫系统的发育。

在成年期,环境对生活、工作和饮食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对人的生命质量和寿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良好的人通常生活在借口宜人、氧气含量高的地方,比如山区等。

第二是营养。

科学的饮食让我们身体健康,降低食品中的脂肪和卡路里可降低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第三是心理健康。

精神压力和抑郁症等情况会造成身体健康的逆境反应,并减少情感联系。

第四是运动。

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强身健体,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寿命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饮食与营养基因的相互作用

饮食与营养基因的相互作用

饮食与营养基因的相互作用人类的基因是个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影响人体的各种功能和特征。

但这并不是说人类的基因可以决定一切,因为我们的基因可以被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所调节。

饮食和营养摄入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因素,它们可以通过改变个体内环境而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人体的代谢、生理和疾病等方面的特征。

1. 食物对基因的影响食物中包含了多种对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通过摄入食物,我们可以获取足够的营养素来满足日常所需,这些营养素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维生素D是一种我们日常摄入的营养素,在人体内能够调节钙代谢、增强骨骼健康等功能。

同时,维生素D可以通过与细胞内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影响一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以通过调节血压、强化免疫功能、抑制血糖在肝脏中的产生等途径,影响各种生理过程以及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

类似地,膳食中富含的各种抗氧化剂、脂肪酸、多肽、多糖等成分都能影响基因的表达、活性和组成,从而影响人体内酶的活性、代谢产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这些影响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代谢差异,使得不同个体之间某些营养素或食物的需要和反应不同。

2. 基因型对饮食偏好的影响虽然食物可以对基因的表达产生作用,但我们的基因也可以影响我们对食物的偏好和选择。

基因型的不同可能对饮食的味、口感、纤维含量、糖分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反应。

例如,有研究表明,一些基因型能够使得个体对含有五味的物质的感受强烈;而另一些基因型则可能会导致对蔬菜的偏好不足。

这些基因型的不同可能也会导致个体的能量代谢、食欲和饱腹感的差异,从而影响其对长期饮食习惯、身体体重和代谢状况的影响。

3. 基因型对营养代谢的影响饮食因素除了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也会受到基因型的影响。

不同的人由于基因型的差异,可能会对同一食物产生不同的反应和代谢差异。

这些代谢差异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能量代谢、营养物的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等方面的生理特征。

基因能决定一切吗?

基因能决定一切吗?

出版物刊名: 科技传播
页码: 21-2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金门大桥 贝克汉姆 DNA 宾利汽车 收费员 生物知识 原子构成 捐献者 新闻故事氢原子
摘要:<正>DNA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象征,它传达了一个有力的概念,即从科学的角度,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可以归结为一串明确的决定性代码。

到哪里都能听到这样的说法。

宾利汽车公司称赞自己的员工说:"勤奋刻在我们的DNA里。

"足球明星贝克汉姆说:"足球写在英格兰的DNA里。

"旧金山金门大桥的收费员说:"我们的DNA就蕴含在这座大桥中。

"。

一切基因说了算

一切基因说了算

学3·15科□本刊记者李新发/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个科学的词汇——基因,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并变得越发“热”起来。

与基因有关的各种新发现亦不时地见诸报纸电视:科学家发现“冒险”基因;基因决定睡眠质量;基因决定记忆力水平;基因决定是否腼腆;基因决定人的身高;基因决定交友和择偶的标准;基因决定宿命;基因决定信仰……天啊,干脆说基因决定一切得了!最让人感到震撼的一条消息是:“基因决定善恶。

”人之初,性本善。

或者说,人之初,性本恶。

这是人类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

人们对善恶根源的认识一直徘徊于两种极端之间:一边是本善,一边是本恶。

不可思议的是,现在居然出来个“基因决定善恶论”。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拉斯顿通过研究同卵双生儿得出结论:基因决定善恶,善举背后存在基因成分,有一种“善良基因”促使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

这个观点一出来,就有许多人提出反对意见。

思想流派的主要倡导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尔·埃利希就说,基因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种事先编定的“人类本性”基因,没有理由说基因可以决定“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基因是否决定一切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学教授傅文庆。

傅教授解释说,基因就是DNA 分子长链中具有功能的片断,它携带着人类的遗传信息。

一般来说,一种基因决定着一种生物的性状。

他认为,基因对善恶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是,现在的说法却不科学。

基因可以决定善恶,但不是完全决定。

举个例子,同卵双生儿,他们的基因组是一模一样完全相同的,但是把他们放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在未来他们有可能一个是慈善家,另一个则有可能是犯罪分子。

所以,后天环境对人性格的影响更大。

如果要说基因决定善恶,最多只能说基因决定25%的善恶。

傅教授指出,环境对人有影响,对基因也有重大的影响。

环境对基因的影响有多种形式:剧烈影响如电离辐射、有害化合物,可以使基因突变;病毒插入基因组,严重时甚至会毁坏基因组。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明,基因调控和决定着一切。

这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俗语提供了科学解释。

但是,此话只是说明了生命遗传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没有体现出来。

而在人们尚未认识基因的时候,中国文化早就做了说明:龙生九种,种种各别。

爱因斯坦的后代不聪明国外曾用诺贝尔奖得主精子进行孕育后代的实验,其根据是对优势基因的认可和利用。

美国人搞了一个复制天才的实验。

为了保密,这个计划只限于有限的一些人知道,但由于结果并不美妙,人们才知道了这一试验。

80年代末,美国一个遗传学小组找到了一位愿意做试验的男性物理学家(已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一位女性音乐家,通过人工生殖技术结合他们的精子和卵子,形成一个受精卵,再植入女音乐家的腹内孕育。

十月怀胎后产下一名男孩。

孩子得到了精心的哺育和照料。

从早期教育到学前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这名孩子甚至得到了比同龄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开小灶。

然而直到小学毕业,这名孩子也没有表现出让人感到有一丝一毫天才的地方,学习成绩一般,性格也一般,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音乐比较感兴趣。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这名孩子并非是人们想像中的音乐天才。

另一个故事则更有说服力。

根椐1987年出版的爱因斯坦书信和手稿,科学天才、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在读大学时曾与一名塞尔维亚裔女同学马里奇坠入情网,后来同居。

不久,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马里奇产下了一名女儿。

两人高兴万分,把他们的孩子取名为利泽尔。

然而愉快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医生就告诉爱因斯坦和马里奇,他们的孩子可能有严重问题,如果不是严重弱智,就是先天愚型(即唐氏综合征)。

果然,爱因斯坦和马里奇观察到了孩子的严重智力问题。

孩子都6个月了,还不会笑,连微笑都不会。

而正常孩子是两个月就会微笑,4个月就会大笑。

还有孩子哭声小,受刺激后也不会马上就哭,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

更重要的是利泽尔出现了先天愚型孩子特有的面部特征,两眼之间距离过大,两眼外侧上斜,口半张,不断地流口水,鼻梁低等。

2018十大科学流言榜

2018十大科学流言榜

2018十大科学流言榜2018年即将结束,各种榜单也纷纷出炉。

在科学领域中,有关科学、医学的流言层出不穷。

有些流言有科学依据,而有些完全是无稽之谈。

为了揭露这些流言,科学家们精心整理了2018年十大科学流言榜。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流言都有哪些吧。

1. 疫苗会导致自闭症这个说法已经被科学界证实是没有依据的。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接种疫苗并不会导致孩子患上自闭症。

相反,疫苗是预防儿童患上严重疾病的有效手段。

不应该因为这种错误的说法而拒绝接种疫苗。

2. 遗传基因决定一切遗传基因确实对人的发展和特点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环境也是同样重要的因素。

很多人误以为一切都是由基因决定的,而忽略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

实际上,环境对个体的塑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 酒精能杀死大脑细胞这是一个广泛传播的流言,然而科学研究表明,适量的饮酒并不会导致大脑细胞死亡。

虽然过量饮酒会对大脑造成伤害,但是适量饮酒对大脑的保护作用也被证实了。

4. 孕妇不宜做运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孕妇应该静养,不宜做运动。

最新的研究表明,孕期适度的锻炼对母婴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能减少分娩的风险。

5. 糖会导致儿童多动症有些人认为用糖喂养孩子会导致孩子多动,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糖并不能直接导致儿童多动,而更多的是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6. 女性多动症状比男性严重实际上,男性和女性在多动症状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男性虽然在多动症状上更容易表现出来,但实际上女性也同样容易患上多动症,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7. 微波炉辐射会致癌关于微波炉的辐射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一直是一个让人担忧的话题。

科学研究表明,微波炉产生的辐射是非常微小的,对人体并不会造成伤害。

8. 鱼会让智商提高关于鱼对智商的提高有很多的说法,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鱼中的Ω-3脂肪酸对大脑确实有益,但并不能直接提高智商。

只有在周边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帮助下,鱼才能对智商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能决定一切吗?
姓名:黄勇
学号: 3120103901 专业:社会科学试验班1207 指导老师:王君晖
基因能决定一切吗?
一、公众了解基因科学知识的意义
人类不喜欢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

可预测性为我们带来了想要的安全感。

近年来“基因”、“DNA”、“遗传”这些词在公众中大为普及和流行。

同样人们也会把这些词开始滥用,认为什么事情都能够用基因科学的知识去解释,认为自己这样做跟我自己无关,是我身体里的基因型而决定的,有的人甚至认为,一个人日后的发展与作为被自己的基因型很大程度的注定了,这种观点就使人们进入到了新的一种“命中注定”的一说。

人们了解基因科学知识,除了对生活中基本的遗传现象有了掌握之外,另外也有助于我们对我们当前社会的热点现象的处理,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下面将对上述提到的问题做一一解释。

二、引言
如果说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了水,那么基因就构成了我们的存在。

不过,基因能够决定一切吗?
DNA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象征,它传达了一个有力的概念,即从科学的角度,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可以归结为一串明确的决定性代码。

到哪里都能听到这样的说法。

宾利汽车公司称赞自己的员工说:“勤奋刻在我们的DNA里。

”足球明星贝克汉姆说:“足球写在英格兰的DNA里。

”旧金山金门大桥的收费员说:“我们的DNA就蕴含在这座大桥中。


每个人都知道这些话并不能当真,但我们能明白其中的寓意。

这些话不光反映我们所思,亦影响我们所想。

就连生物学家也难免犯错,常常把基因所不能之事硬套在它们头上。

DNA 之所以成为一种象征,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深信基因是一种一清二楚的东西,它可以解释一个人的内在本质,这种本质从我们被孕育的那一刻起就固定了,并且可以被预测出来。

如果说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了水,那么基因就构成了我们的存在。

我们被这样的说法团团包围。

每周的新闻故事都宣称找到了决定这样或那样性状的基因。

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基因测试和血统测定市场欣欣向荣,因为顾客相信他们的基因中所蕴含的东西,比他们的先辈或者家庭故事中的更多。

顾客们也想知道他们是否注定要遭受某种疾病的困扰,他们认为这些就写在他们的基因中。

精子银行建议准父母要考虑捐献者的习惯、语言、喜好的食物和受教育程度,仿佛这些都写在捐献者的精子中一样。

三、基因于我们,到底是什么?
确实,把人身上种种的因果关系简单地归结为基因作用的想法,在很多方面已经跟不上时代。

即使是没什么生物知识的人,也知道基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

一些复杂的性状,例如人都会患的疾病,就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或与环境互作的结果。

要预测疾病,不但是要检测基因型(就是所遗传到的特定的DNA序列),还要预测未来的环境(吃什么、喝什么、呼吸什么、服什么药物,等等)。

这一点无论是测序公司还是“专家”都做不到。

既然基因是生命最基本的决定性元素,似乎只要对基因了解得够多,我们就能预测关于自己的每一件事,包括健康、行为,还有思想。

但其实这是做不到的,至少现在还不能。

基因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基因能告诉我们关于人类自身的重要信息。

我们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基于你的基因型,你有15%的可能性罹患心脏病。

这是一种风险、一种可能性,而
不是一种必然。

可能性并不等于“原因”,两者的意思完全不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我们抛硬币决定谁买单的时候,可以说拇指是硬币抛起来的原因,但我们关心的是实际的结果,即是正还是反的可能性。

四、基因真的能决定一切吗?
达尔文在其演化生物学的奠基之作《物种起源》中表示,在这个残酷竞争的世界中,自然选择同重力一样,是一种普遍的、基本的决定性力量。

演化决定论是基因比喻的第一根主线——自然选择只保留遗传来自过去的成功生物体的性状。

另一根主线则来自一位与达尔文同时代的人,孟德尔,他通过研究豌豆了解遗传的本质。

孟德尔通过选择特定的纯合形状发现了遗传的规律,并由此为科学提供了大概是史上最有力的实验设计工具。

对遗传的研究最终使得DNA的本质——基因在DNA上的结构和位置,以及蛋白编码方式等——得以发现。

不过,我觉得孟德尔式的思维方式却让我们成了决定论的囚徒。

对基因功能的阐释,让我们不光把其视作基因,而是联想到其所产生的性状。

就如同是说豌豆种子中就包含着小小的绿色豌豆,或者受精卵里面就有一个小小的人一样:这是一种对基因功能的迷信。

让基因看似起决定性作用的例子很多,孟德尔的豌豆就是一例。

成百种已知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一个或很少几个破坏基因功能的突变引起的。

其中,包括囊胞性纤维症、肌肉萎缩症,以及瑞特综合征和黑蒙性痴呆这样的神经系统疾病。

不过,这种“孟德尔式”的遗传病有一个规律——都是出现在生命早期的一些罕见性状,并且不受生活方式的影响。

像这样的遗传研究在医疗领域的成功,只不过是摘下了那些“唾手可得的果实”,离大丰收尚有距离。

我们没少做尝试。

花了数十亿的美元去寻找肥胖、心脏病、II型糖尿病、中风、高血压、癌症、哮喘和其他常见病的基因。

但像样的成功倒是没有几个。

而令人难堪的是,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患者的亲属患病的概率更高,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共同的生活环境。

所以说,基因对患病风险必有重大影响。

而这更大大地巩固了DNA的象征地位。

不过,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么当我们试着去寻找的时候,它们又怎会从指间溜走呢?原因就在于,基因的决定作用不但取决于遗传与否的概率,也取决于其作用大小的概率。

五、一个人的未来可以通过基因来预测吗?
这个问题也让DNA的象征意义有了另一方面的疑问。

与其将生命看作是达尔文学说中原始无情的竞争所产生的优胜劣汰,不如看作是一种合作。

这里的合作不是说社会或感情因素,而是说一个性状由许多因素共同产生,数不清的基因和生活方式都作用于这一性状。

如果这些因素没能充分协同配合,那么这一性状就不出现在胚胎中。

我们身体中存在着许多相互作用的网络,像基因和基因之间、细胞器与细胞器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网络。

如此一来,除了很罕见的灾难性情况外,单个基因自己既做不了什么孽、也成不了什么事。

即便通往失败的道路很多,哪怕是最罕见最严重的基因突变出现,也还有更多的道路通往成功。

如果一个基因本身并不是某些有用性状的决定性因素,那么生物体通常在这个基因变异或缺失的情况下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因为有其他基因能够填补空缺,或者基因变异本身的效果就微不足道。

我们知道,许多臭名昭著的疾病的相关基因突变,对于其他物种来说就是正常状态。

全基因组测序不断地证明,就算我们是健康的,我们所有人身上都带有大量失活或严重异常的基因,其中可能包括那些明确地代表某些疾病的基因变异。

所有这些可能令人迷惑:基因是一种是对生命起决定性作用的分子,然而它们的作用却
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并且很难预测。

我们已经试图去解释这种现象,尽管对于遗传和演化的研究通常技术性都很强,但研究的问题却很直白。

我们很幸运,对生命和演化如何运作一点一滴的理解,能让我们更好地懂得在我们的本质当中究竟遗传了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遗传这些东西。

二元论认为,无论思维和意识是什么,都不受物质约束。

换句话说,从自觉拥有自由意志起,我们便拥有自由意志。

我们要为我们的行为负道义上的责任,而这一假设的核心便是自由意志。

这样的假设又影响到社会和法律政策和获得救赎的宗教观念。

显然,如果人只是其基因的产物,那人何须担当责任。

然而,人又怎会不是基因的产物呢?
我们不必惊讶。

行为就和其他性状一样,也不能通过基因明确地预测出来。

由可能性交织成的巨大网络,使行为预测的效果和预测性状一样微乎其微。

我们的精神活动似乎是自由的,其不可预测性加强了这种感觉而已。

结语
本人在完成本篇小随笔的过程中,通过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询资料,更加深化了自己对表现遗传的认识,感觉到收获许多。

由于本人最近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尼采哲学思想的对比,我用到了很多哲学的方法去写这篇文章,另外由于时间仓促加上自己对遗传学方面知识不是十分精通,有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