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导论(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导论(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导论一、概念题1.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答: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是商业银行的两种组织制度。

单一银行制又称单元银行制,指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

分支行制指银行在大城市成立总行,并在全国及该市或国外各地设立分支行的制度,分支行的业务和内部事务统一遵照总行的规章和指示办理。

目前绝大部分国家都采用这种形式。

两种银行制度相比,单一银行制可以限制银行间的吞并和金融垄断,有利于协调政府和银行间的关系,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好。

但是由于限制了竞争,不利于提高效率,与经济的外向化发展矛盾,金融创新不佳。

而分支行制则有利于开展竞争,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调剂和充分运用现金,分散风险,便于国家直接控制管理,但需要高水平的控制与管理能力。

2.银行控股公司(北师大2002研)答:银行控股公司指以控制和收购两家以上银行股票所组成的公司。

从法律角度看,控股公司控制银行,实际上往往是由银行建立并受银行操纵的组织。

大银行通过控股公司控制了多家小银行。

这样可以扩大经营范围,分散风险,获得规模效益,节省费用开支,但容易造成垄断。

近年来这一形式发展迅速,在世界上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3.流动性(上财1998研)答: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大的方面。

商业银行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实行资产的变现,二是通过负债的途径,或者以增资的方式取得资金,或者以吸收存款或借款方式筹得资金。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则该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变现的速度越快,即越容易变现,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

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主动性负债和潜力养成法来提高负债的流动性。

二、选择题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浙江财经学院2011金融硕士)A.原始存款B.定期存款C.活期存款D.储蓄存款【答案】C【解析】职能分工体制下的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大差别在于:①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②商业银行一般以发放1年以下的短期工商信贷为其主要业务。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一、单选题1.以下哪个市场不属于货币市场?()(厦门大学2012金融硕士)A.国库券市场B.股票市场C.回购市场D.银行间拆借市场【答案】B【解析】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交易者的资金流动性需求,主要包括票据贴现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大额存单市场、回购市场等。

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

在长期证券市场中,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2.期货是一种标准化的金融合约,以下哪一项是一般的期货合约中没有被标准化的?()(厦门大学2012金融硕士)A.合约规模B.交割日期C.交割方式D.交割地点【答案】C【解析】期货合约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

期货合约的交易是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完成的,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割时间、交割地点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

3.下列信用形式属于银行信用的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2金融硕士)A.商业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B.商业本票和银行汇票C.商业汇票和银行本票D.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本票【答案】D【解析】汇票是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银行汇票是由出票银行签发的。

商业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出票人一般是企业。

商业汇票又分为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和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两种。

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4.下列哪项不是商业银行的资产?()(清华大学2012金融硕士)A.对企业贷款B.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购买的其他银行的股票D.居民的信用卡欠款E.居民的理财产品余额【答案】E【解析】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定部分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和转账结算的需求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第四版《商业银行经营学》戴国强主编复习资料-精品文档

第四版《商业银行经营学》戴国强主编复习资料-精品文档
+
复习
+
2
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
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银行资本定义
合格银行资本 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实收普通股、非累积
性优先股、资本盈余、留存盈余 附属资本(二级资本):累积性优先股、五年 期以上的次级债、资产重估增值、非公开储备 (贷款损失准备)
+
3
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
资本充足率
合格银行资本 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 8% 风险资产额 表内风险资产 表外风险资产
+
4
加权风险资产与资本充足率的计 算
Eg.
假定联储的一个成员银行一级资本4000万 美元,二级资本2000万美元,总资产10万美 元。资产负债表表内和表外项目如下:
项目 资产负债表项目(资产) 现金 美国国债 在国内银行的存款余额 以家庭住宅财产为第一抵押的 贷款 私人公司贷款 总表内资产 表外项目 备用信用证

Eg.某银行需筹集2000万美元的外部资本。该银行目前已发行 800万股的普通股,每股面值4美元,总资产将近10亿美元,产权 资本为6000万美元。如果该银行能产生约1亿美元的收入,经营 费用不超过8000万美元,那么哪种筹资方案最优?
收入或支出
以每股10美元发行 普通股 100
以每股20美元, 8%的股利率发行 优先股 100
按10%的票面利 率发行债券 100
预期收入
预期经营费用
净收入 利息支出 预期税前净收益
80
200 2 18
选择最优的外部筹资方式
以每股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
15
第四章 负债业务
银行负债的作用
1、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 2、是银行保持流动性的主要手段 3、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对货币供给量有决定性影响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商业银行【圣才出品】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商业银行【圣才出品】

第五章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有哪些特性?它的主要职能有哪些?答:(1)商业银行的特性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它具有如下特性:①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商业银行拥有业务经营所必需的自有资本,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

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其创造的是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

③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a.商业银行不同于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为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务;而中央银行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创造基础货币,并承担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监管金融机构的职责。

b.商业银行也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并吸收活期存款;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

(2)商业银行的职能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的功能主要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四项功能。

①信用中介该职能是指,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受信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银行负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又通过授信业务,把资金投向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银行资产。

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职能,全面、高效地融通社会货币资金,为社会配置资源,并通过借贷的利息差额获取利润。

②支付中介该职能是指,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经营机构,为客户保管、出纳和代理支付货币。

商业银行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使用量和流通量,从而节约了现金的流通费用;另一方面又加速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的周转,等于增加了生产资金的总量,从而促进了社会再生产的扩大。

同时,商业银行也可借此拥有稳定廉价的存款,降低了资金成本。

③信用创造在部分准备制度下,商业银行在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和保留一定库存现金后,可运用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

商业银行经营学(戴国强)课后答案

商业银行经营学(戴国强)课后答案

1、商业银行的功能?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及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

包括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理财、金融衍生品交易等。

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或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调节经济: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资金余缺,同时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

第一章 导论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企业存贷款业务,并且以商品生产交易为基础而发放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能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

2、信用中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3、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资金等业务活动。

4、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分业经营。

5、分行制:是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6、持股公司制:又叫集团制银行,即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

这些独立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决策系统属于股权公司控制。

7、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

8、银行制度:思考题:信用中介(最基本)、支付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调节经济 2、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1) 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2) 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3) 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4) 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5) 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3、简述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一、概念题1.制约风险答:制约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例如设定单笔交易的限额,设定未轧平部位的上限,设定各级管理人员的权限等,以减轻银行所承担的风险。

此外,西方商业银行还制定了一些有效制约债务人违约的措施,各银行间通过相关合作协议,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债务人信息及时传递,这就是所谓的银行系统“黑名单”传递制度。

2.核对风险答:核对风险要求商业银行管理层将交易部门和清算部门分开,并将计算机程序开发和实际操作人员分开。

这是实行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目的是做到每一项业务必须至少经过两个部门或两个人处理,以便对风险进行复核,防止有人以权谋私,给银行带来额外损失。

3.银行再造答:银行再造(Reengineering The Bank)是国际商业银行在信息化浪潮下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实践。

它要求银行扬弃过去那种按职能进行分工,然后组合经营的管理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重新设计银行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为银行实现科学的“减肥”,使银行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银行再造是国际商业银行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后作出的一种具有革命性的选择。

4.业务外包答:业务外包是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商业银行开始信奉资源外取的经营观念,各大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把部分原来一直由自己经营的业务外包给其他机构(又称为外部服务公司)来处理的行为。

业务外包现已成了美国商业银行有力的战略杠杆。

银行业务外包的主旨是要商业银行有效运用自身核心能力,关注于战略环节,而把一般性的业务交给外部服务公司去做。

通常,保留下来的业务最能体现银行的竞争优势,具有高附加值,而外包的则往往是具有低附加值的后勤以及不再能体现领先优势的一些信息技术和标准化了的业务处理。

银行业务外包是在高度社会化分工下银行经营发展的必然结果。

实行业务外包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少好处。

首先,使银行获得了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其次,使银行获得了节约成本的好处;最后,使银行能集中精力提高管理水平。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圣才出品)

第三章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一、概念题1.自动转账制度(ATS)(人大1998研)答:自动转账制度(ATS)指银行为规避央行对支票账户付息的管制而出现的存款业务。

其主要方法是,客户在银行开立两个账户,一个是储蓄账户,用于支付利息;一个是活期存款账户,在客户开出支票后,银行自动把必要的金额从储蓄账户上转到活期存款账户上并进行付款,平时活期存款账户上的余额永远是1美元。

最早出现在美国,由于美国为避免商业银行在揽存时进行不公平竞争,只对储蓄存款付息,对活期存款不准付息。

但银行应对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争取客户存款,因此出现这个创新形式。

2.拆借(东北师范大学2004研)答:拆借即资金的融通,银行同业间拆借市场指银行之间短期的资金借贷市场。

市场的参与者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

拆借期限很短,有隔夜、7天、14天等,最长不过1年。

我国银行间拆借市场是1996年1月联网试运行的,其交易方式主要有信用拆借和回购两种方式,其中主要是回购方式。

参与交易的机构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基金、保险公司等。

同业拆借市场指银行之间、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拆出拆入的市场。

这是一个无形市场,主要通过现代通讯手段进行交易,由于拆借期限较短,一般最长不超过一年,借款方也无须提供担保抵押。

各金融机构为了弥补头寸暂时不足和灵活调度资金,将经营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资金和已存入央行且大于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相互间进行拆借。

同业拆借市场的拆借利率一般由融资双方根据资金供求关系及其他影响因素自主议定或者通过市场公开竞标确定,市场性较强,最易实现利率市场化。

3.回购协议(金融联考2003研;人大2000研;首都经贸大学2005研)答:回购协议也称再购回协议,指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种证券时,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再购回该证券的交易协议。

根据该协议所进行的交易称回购交易。

回购交易是中央银行调节全社会流动性的手段之一。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商业银行资本(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商业银行资本(圣才出品)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一、概念题1.资本充足率(人行2010研)答: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

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比率中的风险资产是指不包括商业银行第一、第二级准备金在内的资产。

只有这些资产才有必要考虑其保障程度。

这一指标将资本给予保障的资产排除在外,较多体现了资本的“抵御资产意外损失”的功能。

作为国际银行监督管理基础的《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以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来衡量,其目标标准比率为8%。

2.巴塞尔协议(金融联考2004研)答:巴塞尔委员会为了防止银行业出现大规模的危机,于1988年正式通过了《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

其主要内容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资本的组成。

银行资本组成应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等,核心资本由银行股本及从税后保留利润提取的公开储备组成。

两部分之间应维持一定比例,即核心资本占银行全部资本的50%以上。

(2)标准化比率目标。

国际大银行的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目标比率应为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要占总资本的50%,一级资本比率不应低于4%。

附属资本内普通贷款准备金不能高于风险资产的1.25%,次级长期债务的金额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50%。

(3)风险加权的计算。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要评估银行资本是否充足,可以根据其广泛的相对风险,将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种类资产以及表外项目进行加权,制定出的风险加权比率。

表内资产项目的风险分为从“无风险”到“十足风险”四级,以0、20%、50%、100%给定风险权数。

表内风险资产的计算公式为:表内风险资产=∑表内资产额×风险权数。

表外资产项目的风险按“信用换算系数”划分为从“无风险”到“十足风险”四级,以0、20%、50%、100%给定信用换算系数。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商业银行)【圣才出品】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商业银行)【圣才出品】

第五章商业银行5.1 复习笔记一、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产生:一是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

早期银行发放的贷款主要是高利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高利贷因利息率过高而影响了资本家的利润,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为顺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少高利贷银行选择了降低贷款利率,转变为商业银行,这是早期商业银行产生的主要途径。

商业银行产生的第二条途径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资本主义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

大多数商业银行是按这一方式建立的。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与作用一、商业银行的性质1.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商业银行拥有业务经营所必需的自有资本;商业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2)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的活动范围是货币信用和金融服务领域。

(3)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①与中央银行相比较。

商业银行是为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而中央银行是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具有银行特征的政府机关。

②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较,商业银行是经营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全面的金融机构。

长期以来,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因而独具创造货币的功能。

2.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作用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的功能主要有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四项功能。

(1)信用中介商业银行本来是一个信用受授的中介机构,因此,信用中介是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受信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形成银行负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又通过授信业务,把资金投向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银行资产。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商业银行绩效评估(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商业银行绩效评估(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一、概念题1.现金资产答:现金资产是指商业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部分,被视为银行的一线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法定准备、存放同业存款、托收未达款等。

现金资产数额一般不大,基本上不给银行带来直接收益,但却是银行正常经营不可或缺的,法律对其持有量有严格规定。

2.同业拆借答: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间短期性相互融资的交易。

同业拆借的特点一般有:①期限短。

同业拆借的交易期限较短,属临时性的资金融通。

我国目前同业拆借期限最长不超过4个月。

②利率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同业拆借利率是以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为基准,再根据社会资金的松紧程度和供求关系由拆借双方自由议定的。

由于拆借双方都是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其信誉比一般工商企业要高,拆借风险较小,加之拆借期限较短,因而利率水平较低。

③同业拆借的参与者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

3.净值答:净值是指在一定时点上,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资产与所有负债价值之间的差额。

为了计算净值,每一项资产和每一项负债都要分别估价。

净值是账户的平衡项。

4.债务资本答:债务资本主要是银行发行的长期资本债券。

资本债券期限一般长达10年以上,持有人不得提前要求偿付,且当银行破产清算时,这类债务的赔偿优先权级别较低,可以同股本一起分担资产损失,权益类似于优先股,因而可以进入净值项目。

5.或有负债答:或有负债又称“或有损失”,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者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是否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尚不确定,或履行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6.绩效答:绩效是指商业银行对其经营目标实现程度。

绩效评价是商业银行运用一组财务指标和一定的评估方法,对其经营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

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评估的关键,必须服从银行经营总目标。

一般而言,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营环境的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所追求的具体目标有所不同,但根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即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内部控制一、概念题1.流动性风险答: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而发生支付危机的可能性。

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信誉,所以流动性风险是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方面。

2.利率风险答:利率风险是指因市场利率变化引起银行资产和负债利率变动不一致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3.信贷风险答:信贷风险,是债务人因无力清偿债力出现的风险。

它是信贷资产经营上的一种主要风险。

为了避免或减少贷款风险,提高银行经济效益,银行不仅要掌握贷款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同时也需要加强贷款过程的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和健全银行内部贷款管理制度,防范贷款风险的发生。

4.投资风险答: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在运用各种形态资本时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5.汇率风险答:汇率风险是指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收付款项、资产与负债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意外损失或丧失所期待的利益的可能性。

6.资本风险答:资本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资本金过少,因而缺乏承担风险损失的能力,缺乏对存款及其他负债的最后清偿能力,使商业银行的安全受到威胁的风险。

7.风险识别答:风险识别是指银行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应通过对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投资风险、汇率风险和资本风险)综合归类,揭示哪些风险应予以考虑,这些风险的动因何在,它们引起的后果是否严重等等的过程。

其中主要包括:银行经营环境引发的风险的识别、银行管理环境引发的风险的识别、银行在金融系统中的地位引发的风险的识别、银行债权人的法律地位引发的银行风险的识别、银行所有权及法律地位引发的风险的识别。

8.风险预测答:银行风险预测是对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造成损失的范围和程度进行衡量。

风险预测以风险识别为基础,它是风险识别的延续或延伸。

在长期的风险研究和风险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银行风险预测方法,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为预测提供了很好的手段,也为银行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了可能。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一、概念题1.资产管理思想答:资产管理理论是西方商业银行早期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产生于商业银行出现的初期,完善于20世纪40年代。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银行资产管理应以资产的流动性为侧重点。

其内容随着银行业间的竞争和经营业务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2.负债管理思想答:负债管理理论是西方商业银行于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一种经营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和调整资产获得,而且还可以通过发展主动性负债,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来求得满足。

这一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单靠吸收存款难以满足客户的借款需要,只有采取多元化的负债业务,创新多种金融工具,才能既回避政府的利率管制,又为银行找到一条从货币市场上引进资金的新途径。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商业银行先后开拓了“贴现窗口”、“同业拆借”、“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多种负债业务,以主动性负债适应了客户日益增大的资产需求。

但主动性负债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甚至可能引发信用膨胀,是一种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过渡性的经营管理理论。

3.资产负债管理思想答: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其各项业务活动的基本方法。

其基本要求是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组合关系及时进行科学的协调,在保证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盈利。

中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是在执行国家金融法规、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增收节支获取较多的利润,为国家增加积累,为银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资产负债管理产生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管理实践,至今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方法。

其理论体系,经历了从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多元化全面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其管理方法,主要有资产管理方法、负债管理方法、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圣才出品)

第三章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一、概念题1.可用资金成本答:可用资金成本也称为银行的资金转移价格,指银行可用资金所应负担的全部成本。

它是确定银行盈利性资产价格的基础,因而也是银行经营中资金成本分析的重点。

因为银行所吸收的存款资金不能全部用于盈利性资产,必须在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必要的超额准备金后,才能实际用于贷款和投资。

2.边际存款成本答:边际存款成本是指银行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存款所支付的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3.自动转账存款答:美国商业银行在1978年推出的存款创新工具主要是自动转账服务账户,它是由电话转账服务发展而来。

在电话转账时。

存户可通过电话,将其存在有息储蓄户上的存款随时转到无息的活期存款支票账户。

存户一般都先把款项存入储蓄账户,由此可以取得利息收入,而当需要签收支票时,就用电话通知开户行,将所需款项转到活期账户。

而自动转账服务账户则是指存户可以同时在开户银行开立两个账户,即储蓄账户和活期存款账户。

活期存款账户的余额要始终保持l美元,但存户可以开出超过l美元的支票。

银行收到存户开出的支票需要付款时,可随时将支付款项从储蓄账户转到活期存款账户上自动转账,及时支付支票上的款项。

开立自动转账服务账户要求交纳存款准备金。

4.大面额存单答:大面额存单是银行负债证券化的产物,也是西方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短期债券筹集资金的主要形式。

大面额存单的特点是可以转让,并且有较高的利率,兼有活期存款流动性和定期存款盈利性的优点。

在西方国家,大面额存单由大银行直接出售,利率由发行银行确定,既有固定利率,也有浮动利率,期限在1年以内,在二级市场上的存单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有的国家也发行期限长达2~5年的利率固定的大面额存单,但认购前则自动换期,如换成6个月期限的存单以便于在二级市场上转让。

大面额存单可流通转让、自由买卖,但不能购回;存单到期还本付息,但过期不计利息。

5.再贴现答:再贴现指经营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其买入的未到期的贴现汇票向中央银行再次申请贴现,也称间接借款。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七章 租赁和信托——第九章 其他业务)【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七章 租赁和信托——第九章 其他业务)【圣才出品】

第七章租赁和信托一、概念题1.融资租赁(中央财大2011金融硕士;中央财大2005研、2009研;北京理工大学2006研)答:融资租赁又称为财务租赁或资本租赁,是出租方将与租赁资产有关的全部风险与报酬都转移给承租方的一种租赁。

通常由出租方融资为承租方提供所需设备,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租赁交易性质,它主要涉及出租方、承租方和供货方三方当事人,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所构成,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要求和选择,与供货方订立购买合同并支付货款,与承租方订立租赁合同,将购买的设备出租给承租方使用,租期通常不低于两年。

在租赁期间,由承租方按合同规定,分期向出租方交付租金。

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属于出租方,承租方在租赁期内对该设备享有使用权并承担修理费用。

租赁期满时,设备可由承租方按合同规定留购、续租或退回出租方。

融资租赁有如下特点:①融资租赁属于完全转让租赁。

租赁期与资产的经济寿命相当或至少达到资产经济寿命的75%以上,出租方通过一次租赁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②租赁资产的维修保养一般由承租方负责,折旧也由承租方计提,如由出租方负责,则需另拟协议以规定。

③除非双方一致同意,否则出租方不得单方面提前终止租赁合同。

④租赁期满后,承租方具有以充分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或象征性价格购买租赁资产的优先权,从而获得该项资产的所有权。

融资租赁本质上与长期负债筹资颇为相似。

从现金流动特点上看,融资租赁是在租赁期初租入资产,以后每年支付一定数量的租金,租赁期满后再发生一笔小额支出,从而获得租赁资产的所有权。

而长期负债活动则是在期初借入一笔资金购买资产,然后再逐年支付利息,到期再偿还本金。

两者的现金流动模式是极其相似的,因而,融资租赁是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其本质上是通过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

2.经营租赁(武大2000研)答:经营租赁又称营业租赁或服务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

经营租赁是由出租人向承租企业提供租赁设备,并提供设备维修保养和人员培训等服务性业务。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第十章 国际业务——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圣才出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第十章 国际业务——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圣才出

第十章国际业务一、概念题1.国际银行业务答:银行国际业务从广义上讲是指所有涉及外币或外国客户的活动,包括银行在国外的业务活动以及在国内所从事的有关国际业务。

银行国际业务经营目标主要体现在盈利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上。

(1)盈利性目标的表述上应强调以下几点:第一,维持和扩大其在国际银行业市场中的份额,积极增加国际贸易金融、外汇买卖以及,国际借贷活动,促使其资产规模的迅速增大。

第二,努力获取最大限额的垄断利润,全面开拓各种有利可图的国际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争取获得较高的或有利的信贷利润率。

第三,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和发展与客户的广泛联系,既与其他同行携手协作,互相融通,彼此代理,又必须认真应对其他竞争者的挑战。

(2)从安全性与流动性而言,国际业务经营环境的复杂及不可预见性远远高于国内业务。

银行因经营国际业务而面临额外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外汇风险和国家风险。

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其经营的国际业务的风险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乃至通过经营该类业务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是银行必须加以注意的。

首先,建立银行内部风险评估系统,确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减少由于国家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其次,加强信用管理,降低银行国际业务的信用风险。

最后,加强外汇业务风险管理。

2.进出口融资答:进出口融资是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业务与国际贸易结算一起,极大地方便了国际贸易与经济往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

进出口融资包括卖方信贷、买方信贷、混合贷款、福费廷等。

这些多为长期贸易融资。

进出口融资涉及四个或四个以上基本当事人。

以进口地行这一重要当事人而言,它们实际上可以通过出口地行直接提供给它们的买方信贷或由出口国政府和商业银行共同提供的混合贷款等实现筹集外汇资金的目的。

即使出口地行直接将资金贷给进口商,但由于往往以进口地行为担保,因此,进口地行在整个过程中相当于起着间接融资的作用。

从另一个重要当事人——出口地行而言,尽管在进出口融资过程中,它们往往扮演着资金输出方或信贷者的角色,但它们的角色又是进出口融资顺利进行的保障。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贷款业务(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贷款业务(圣才出品)

第五章贷款业务一、概念题1.贷款政策答: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指导和规范贷款业务、管理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各项方针、措施和程序的总和。

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由于其经营品种、方式、规模、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而各有差别,但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贷款业务发展战略;②贷款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③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④贷款种类及地区;⑤贷款的担保;⑥贷款定价;⑦贷款档案管理政策;⑧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⑨不良贷款的管理。

2.贷款利率答:贷款利率是一定时期客户向贷款人支付的贷款利息与贷款本金之比率。

它是贷款价格的主体,也是贷款价格的主要内容。

贷款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年利率是贷款利率的基本形式,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银行贷款利率一般有一个基本水平,它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有关的法令规章、资金供求状况和同业竞争状况。

根据贷款使用情况,在具体确定一笔贷款的利率时,可以使用低于一般利率的优惠利率和高于一般利率的惩罚利率。

根据确定一般利率的方式不同,贷款利率还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前者是指在发放贷款时确定在贷款期间不再变动的利率;后者则是指在贷款期间根据市场利率变化而实行定期调整的利率。

贷款利率的确定应以收取的利息足以弥补支出并取得合理利润为依据。

银行贷款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资金成本、提供贷款的费用以及今后可能发生的损失等。

合理的利润水平,是指应由贷款收益提供的,与其他银行或企业相当的利润水平。

3.贷款承诺费答:贷款承诺费是指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

也就是说,银行已经与客户签订了贷款意向协议,并为此做好了资金准备,但客户并没有实际从银行贷出这笔资金,承诺费就是对这笔已作出承诺但没有贷出的款项所收取的费用。

承诺费由于是顾客为了取得贷款而支付的费用,因而,构成了贷款价格的一部分。

银行收取贷款承诺费的理由是:为了应付承诺贷款的要求银行必须保持一定高性能的流动性资产,这就要放弃收益高的贷款或投资,使银行产生利益损失。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贷款业务(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贷款业务(圣才出品)

第五章贷款业务一、概念题1.关注类贷款与可疑类贷款(中南财大2002研)答:在贷款五级分类中,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可疑类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2.审贷分离制度(中央财大1998研)答:审贷分离制度指将贷款的推销调查信用分析、贷款的评估审查发放、贷款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收回三个阶段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岗位来完成。

在这种制度下,贷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岗位相互制约,分别承担各个环节工作出现问题而带来的风险责任。

在制衡机制中,保证了贷款质量。

具体而言,通常将信贷管理人员分为贷款调查评估人员、贷款审查人员和贷款检查人员。

贷款调查评估人员负责贷前调查评估,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贷款审查人员负责贷款风险的审查,承担审查失误的责任;贷款检查人员负责贷款发放以后的检查和清收,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

3.单个贷款比率(人大1997研)答:单个贷款比率是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法中的一种比率,是对单个贷款人的贷款占银行资本的比例。

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定了一系列的比例,从而控制银行资产负债比例,保证银行经营安全。

单个贷款比率要求有两个:对单个客户的贷款应小于银行资本净额的10%;对最大十家客户的贷款总额应小于银行资本净额的50%。

这是银行安全性管理比例的重要方面。

如果银行对单个客户贷款额过大,一旦该借款人发生意外不能履行还款责任,银行的损失可能是致命的。

4.贷款(上海财大1996研)答:贷款指商业银行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作为贷款人必须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进行申请。

按贷款期限可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三类;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可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三类;按贷款质量可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5类;按贷款用途可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现金资产业务——第六章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圣才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现金资产业务——第六章 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圣才

第四章现金资产业务一、概念题1.现金资产答:现金资产是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一般包括以下几类:①库存现金,是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②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③存放同业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是为了便于银行在同业之间开展代理业务和结算支付;④在途资金,也称托收未达款,它是指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

2.库存现金答:库存现金,是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

库存现金的主要作用是银行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银行本身的日常零星开支。

因此,任何一家营业性的银行机构,为了保证对客户的支付,都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现金。

但由于库存现金是一种非盈利性资产,而且保存库存现金还需要花费银行大量的保卫费用,因此从经营的角度讲,库存现金不宜保存太多。

库存现金的经营原则就是保持适度的规模。

3.超额准备金答:超额存款准备金有两种含义:广义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扣除法定准备金以后的余额,即商业银行可用资金;狭义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则是指在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这部分存款犹如工商企业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一样,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上保有的用于日常支付和债权债务清算的资金。

通常所说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指的是狭义概念。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因此,其多寡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

4.资金头寸答: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

它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

时点头寸是指银行在某一时点上的可用资金,而时期头寸则是指银行在某一时期的可用资金。

商业银行的头寸根据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基础头寸和可用头寸。

5.基础头寸答: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根据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基础头寸和可用头寸。

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金之和,是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即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的一部分。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圣才出品)

1/1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第十四章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
概念题
网络银行(青岛大学2009研)
答:网络银行,也称网上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传送渠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

它的存在以互联网或其他电子通信手段(如传真机、电话等)的存在为基础。

还要有要求利用互联网或其他电子通信来取得金融服务的机构和个人。

网络银行通常分为纯网络银行和分支型网络银行两类。

①纯网络银行也可称为“只有一个站点的银行”。

这类银行一般只有一个办公地址,无分支机构、无营业网点,几乎所有业务都通过互联网进行,是一种虚拟银行。

②分支型网络银行是指原有的传统银行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服务手段,建立银行站点,提供在线服务。

网上站点相当于它们的一个分支行或营业部,为其他非网上分支机构提供辅助服务,如账务查询、转移资金、支付款项等,是实体银行采用网络手段扩展业务、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方式。

网络银行的优势:①方便、快捷、超越时空;②各项成本低;③网络银行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④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方式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此外,网络银行还具有信息透明度高、存款利息高等优势。

这些都使网络银行的发展势不可挡。

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障碍:①安全问题;②法律规范问题。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表外业务(圣才出品)

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4版)章节题库-表外业务(圣才出品)

第八章表外业务一、概念题1.票据发行便利(金融联考2004研;人大2003研;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3研)答: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融资方法,借款人通过循环发行短期票据,达到中期融资的目的。

它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签订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银行以承购连续性短期票据的形式向借款人提供信贷资金的协议,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承购的短期票据不能以协议中约定的最高利率成本在二级市场全部出售,承购银行则必须自己购买这些未能售出的票据,或者向借款人提供等额银行贷款,银行为此每年收取一定费用。

票据发行便利的主要优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①有利于分散风险,票据发行便利把传统的欧洲银行信贷的由一家机构承担的风险,转变为由多家机构分别承担;②为借款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根据借款人与银行签订的协议,银行保证购买其未售出的短期票据,从而借款人获得了稳定、连续的资金来源;③为承购银行提供了稳定的收入,由于票据发行便利的承购银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贷出货币,而是在借款人需要资金时提供机制把发行的短期票据转售给其他投资人,并保证借款人能在约定时期内能以同样方式获得短期循环资金。

这样,承购银行无需动用自有资金就可以获得稳定的佣金收入。

2.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南开大学2012金融硕士;复旦大学2012金融硕士;人大1998研;南京理工大学2002研)答: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通常把这些经营活动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他们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应当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如互换、期权、期货、远期利率协议、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获得利息收入,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一、概念题1.商业性贷款理论(中央财大1997研;中国海洋大学2002研;东北财大2007研)答:商业性贷款理论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理论之一。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流动性很高的活期存款,这种来源是外生的,商业银行本身无法控制,因此在分配资金时应注重保持高度的流动性。

这样银行资金的运用只能是短期的工商企业周转性贷款。

这种贷款期限较短,且以真实的商业票据为抵押,票据到期后会形成资金自动偿还,所以该理论又被称为自偿贷款理论和真实票据理论。

事实上,以真实票据为抵押的商业贷款的自偿是相对的,在商品无法售出或货款无法收回时,就无法自偿。

该理论同时认为商业银行不宜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忽视了活期存款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因为正常经营时,有一部分存款是不会提取的。

2.真实票据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4研)答:真实票据论源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

它的理论背景是:当时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应急举债措施不完善,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利用的金融资产太少。

在这种背景下,该理论提出,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同商业流通有关的活期存款,为了保证随时偿付提存,银行必须保持较多的流动性资产,因此只宜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的商业贷款。

这种贷款必须以真实的票据为抵押,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即可根据票据处理有关商品。

根据这一理论,银行不能发放长期贷款。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理论对于银行经营的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它的缺陷在于,缺乏对于活期存款的相对稳定性的正确认识,而活期存款的相对稳定性为商业银行发放长期贷款奠定了基础。

3.负债管理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4研)答:负债管理论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获得,也可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借款来提供。

因此银行无需经常保有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

故该理论主张商业银行资产应该按照既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负债方项目,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负债来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或者"购买"资金来支持资产规模扩张,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实现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活动包括两类,一是合理利用现有的负债渠道,完善负债结构,降低负债风险和负债成本;二是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尝试新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和范围。

但该理论也有缺陷:①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②因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而增加了经营风险;③忽视自有资本的补充,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二、选择题认为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资产管理理论是()。

(中央财大2011金融硕士)A.可转换理论B.预期收入理论C.真实票据理论D.可贷资金论【答案】C【解析】真实票据论又称商业贷款理论,其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贷款如果具有自偿性,最为理想。

三、简答题1.简述商业贷款理论与利弊。

(厦门大学1999研)答:(1)这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论的重要代表理论之一。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流动性很高的活期存款,这种来源是外生的,商业银行本身无法控制,因此在分配资金时应注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

这样银行资金的运用只能是短期的工商企业周转性贷款。

这种贷款期限较短,且以真实的商业票据组为贷款的抵押,票据到期后会形成资金自动偿还,所以该理论又被称为自偿贷款理论和真实票据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不宜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即使发放这些贷款,也应将其限定在银行自有资本和现有储蓄存款水平范围内。

(2)商业贷款理论具有其自身的优势。

商业贷款理论产生于西方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尚未出现大机器工业,工场手工业和发达的商业占支配地位,商业周转性的流动资金是主要资金需求,金融机构管理处在较低水平上。

因此,该理论反映了信用不发达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易对银行信贷的真实需求,并且指出了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与负债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防止银行因盲目贷款而造成的流动性风险。

(3)该理论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将银行的资金运用限定在商业流动资金贷款上,而不拓展其他贷款和资产运用业务,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局限在十分狭窄的范围内,不利于银行发现和分散风险;②忽视了活期存款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因为正常经营时,有一部分存款是不会提取的。

从而使银行资金配置太多的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上;③事实上,以真实票据为抵押的商业贷款的自偿是相对的,在经济衰退时期,商品无法售出或货款无法收回时,也无法自偿。

2.简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

(西安交通大学2006研)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按照实际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经营的各类资产与负债进行计划与统筹安排,对其进行控制与调节,使之在总量上均衡、结构上优化,从而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的均衡,达到商业银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的理想境界。

按其发展历程看,可分为资产管理阶段、负债管理阶段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

而狭义的资产负债管理则主要指以净利息差额为目标,通过策略性调整利率敏感性资金的配置状况,在利率不断的变化中,确保目标实现,或者通过调整总体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保证期限的搭配,使银行收入保持正值。

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是指在总体上管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时,应当注意遵循的一些带有普遍规律的关系。

它要求商业银行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银行业务情况的变化,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尽量使二者达到平衡。

(1)对称原则对称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与负债问题上,无论从规模、结构、期限均有对称的要求。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是一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依赖的矛盾统一体,因此,①从规模上看,一般要求是有多少资金来源,就要相应安排多少资金运用,负债的结构与资产的结构应该相互适应。

②从期限上看,还要求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应该根据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来决定,以负债的期限结构来制约资产的期限结构,负债到期,资产也到期,通过不断到期的资产来满足商业银行清偿的要求。

但是这种对称决不是简单的、静态的对等,而是一种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或者说是一种原则上或者是方向上的对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不可避免的。

(2)目标互补原则目标互补原则认为,效用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中存在的一个共同点,它们的效用之和就是银行的总效用。

因此,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三个基本目标的均衡协调,不是非要各占一定比例、不能变动的绝对平衡,而是可以相互替代与补充的。

所以,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中就不必固守某一个目标或单纯地去依赖某一个目标来考虑资产的分配,而应该将各基本目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平衡,以保证银行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达到总目标的最大化。

(3)资产分散原则资产分散原则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无论是从总体结构的安排上、还是某一具体业务的种类上、或是贷款客户的选择上,都应该适当地分散,避免过于集中,尽量选择一些相对独立、相关系数较小的内容(如客户、证券、贷款、投资等),以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减少坏账损失。

3.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上海交大2000研;西南财大2002研)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指以净利息差额为目标,通过策略性调整利率敏感性资金的配置状况,在利率不断的变化中,确保目标实现,或者通过调整总体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保证期限的搭配,使银行收入保持正值。

广义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的均衡,按一定的策略配置资金。

按其发展历程看,可分为资产管理理论阶段、负债管理理论阶段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阶段。

(1)资产管理理论认为:作为外生变量,银行不可控制资金来源的水平和结构。

因此应通过调整和组合资产业务来实现三性的原则和经营目标。

具体包括以下三种理论:①商业性贷款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流动性很高的活期存款,由于资金来源的外生性以及不稳定性故其运用只能是短期的工商企业周转性贷款。

这种贷款期限较短,且以真实的商业票据组为贷款的抵押,票据到期后会形成资金自动偿还,所以该理论又被称为自偿贷款理论和真实票据理论。

②资产可转换理论:虽然强调流动性,但认为保持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

③预期收入理论:强调贷款偿还取决于借款人预期收入,而非贷款类型。

因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与借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和银行对贷款的合理安排密切相关。

(2)负债管理理论基本内容是: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项目,即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负债或者购买资金来实现银行三性原则和既定的增长目标。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也称相机抉择资金管理,主要认为:在融资计划和决策中,银行主动地协调和控制对利率变化敏感的资金负债,达到最优的配置状态,维持银行正的净利息和资本净值。

具体包括资金缺口管理和资金持续期缺口管理。

4.商业银行资金缺口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大2001研)答:(1)资金缺口管理指银行管理者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或增长。

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所运用的工具主要是银行在短期内有主动控制权的资产和负债,如联储资金、回购协议、大额定期存单、可变利率放款等。

资金缺口管理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应用广泛的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之一。

它分两种:①保守型,即努力使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接近于零,从而把利率风险降至最低限,保持银行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