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管理2019

合集下载

绿色生产体系及措施

绿色生产体系及措施

绿色生产体系及措施引言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生产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绿色生产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其涉及到生产流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绿色生产体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施绿色生产的具体措施。

绿色生产体系的定义绿色生产体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运输物流到产品回收利用等整个生命周期中,以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为目标,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的节约和污染的减少。

绿色生产体系的重要性资源保护与节约绿色生产体系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并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的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例如,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资源的保护。

增强企业竞争力绿色生产体系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提高品牌声誉。

绿色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通过实施绿色生产,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生产体系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通过减少对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实施循环经济等措施,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实施绿色生产的具体措施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应该考虑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材料的选择到产品的回收利用。

选择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并提供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

节约能源改善生产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及时修复设备故障、优化设备运行和停机计划,并推广节能技术、设备和工艺措施。

减少废弃物产生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例如通过循环利用废料、废水和废气,推行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同时加强废弃物处理的监管和控制。

推行循环经济通过循环经济的理念,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建立废弃物处理与回收网络,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物质循环。

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对绿色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

附件1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1 节能环保产业1.1 高效节能装备制造1.1.1 节能锅炉制造1.1.2 节能窑炉制造1.1.3 节能型泵及真空设备制造1.1.4 节能型气体压缩设备制造1.1.5 节能型液压气压元件制造1.1.6 节能风机风扇制造1.1.7 高效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1.1.8 节能电机制造1.1.9 节能型变压器、整流器、电感器和电焊机制造1.1.10 余热余压余气利用设备制造1.1.11 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制造1.1.12 高效节能商用设备制造1.1.13 高效照明产品及系统制造1.1.14 绿色建筑材料制造1.1.15 能源计量、监测、控制设备制造1.2 先进环保装备制造1.2.1 水污染防治装备制造1.2.2 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制造1.2.3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装备制造1.2.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装备制造1.2.5 减振降噪设备制造1.2.6 放射性污染防治和处理设备制造1.2.7 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料制造1.2.8 环境监测仪器与应急处理设备制造1.3 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1.3.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1.3.2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装备制造1.3.3 建筑废弃物、道路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装备制造1.3.4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装备制造1.3.5 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装备制造1.3.6 资源再生利用装备制造1.3.7 非常规水源利用装备制造1.3.8 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装备制造1.3.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综合利用装备制造1.4 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1.4.1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业化1.4.2 充电、换电及加氢设施制造1.4.3 绿色船舶制造1.5 节能改造1.5.1 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和能效提升1.5.2 电机系统能效提升1.5.3 余热余压利用1.5.4 能量系统优化1.5.5 绿色照明改造1.5.6 汽轮发电机组系统能效提升1.6 污染治理1.6.1 良好水体保护及地下水环境防治1.6.2 重点流域海域水环境治理1.6.3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1.6.4 船舶港口污染防治1.6.5 交通车辆污染治理1.6.6 城市扬尘综合整治1.6.7 餐饮油烟污染治理1.6.8 建设用地污染治理1.6.9 农林草业面源污染防治1.6.10 沙漠污染治理1.6.11 农用地污染治理1.6.12 噪声污染治理1.6.13 恶臭污染治理1.6.14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7 资源循环利用1.7.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1.7.2 废旧资源再生利用1.7.3 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1.7.4 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1.7.5 海水、苦咸水淡化处理1.7.6 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1.7.7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7.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2 清洁生产产业2.1 产业园区绿色升级2.1.1 园区产业链接循环化改造2.1.2 园区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2.1.3 园区污染治理集中化改造2.1.4 园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2.2 无毒无害原料替代使用与危险废物治理2.2.1 无毒无害原料生产与替代使用2.2.2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2.2.3 危险废物运输2.2.4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产与替代2.3 生产过程废气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2.3.1 工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2.3.2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2.3.3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2.3.4 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2.4 生产过程节水和废水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2.4.1 生产过程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2.4.2 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2.4.3 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集中治理2.4.4 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2.5 生产过程废渣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2.5.1 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2.5.2 历史遗留尾矿库整治2.5.3 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2.5.4 废弃农膜回收利用3 清洁能源产业3.1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3.1.1 风力发电装备制造3.1.2 太阳能发电装备制造3.1.3 生物质能利用装备制造3.1.4 水力发电和抽水蓄能装备制造3.1.5 核电装备制造3.1.6 非常规油气勘查开采装备制造3.1.7 海洋油气开采装备制造3.1.8 智能电网产品和装备制造3.1.9 燃气轮机装备制造3.1.10 燃料电池装备制造3.1.11 地热能开发利用装备制造3.1.12 海洋能开发利用装备制造3.2 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运营3.2.1 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3.2.2 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3 生物质能源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4 大型水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3.2.5 核电站建设和运营3.2.6 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7 地热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8 海洋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9 氢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10 热泵设施建设和运营3.3 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3.3.1 清洁燃油生产3.3.2 煤炭清洁利用3.3.3 煤炭清洁生产3.4 能源系统高效运行3.4.1 多能互补工程建设和运营3.4.2 高效储能设施建设和运营3.4.3 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营3.4.4 燃煤发电机组调峰灵活性改造工程和运营3.4.5 天然气输送储运调峰设施建设和运营3.4.6 分布式能源工程建设和运营3.4.7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4 生态环境产业4.1 生态农业4.1.1 现代农业种业及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4.1.2 绿色有机农业4.1.3 农作物种植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和运营4.1.4 森林资源培育产业4.1.5 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4.1.6 碳汇林、植树种草及林木种苗花卉4.1.7 林业基因资源保护4.1.8 绿色畜牧业4.1.9 绿色渔业4.1.10 森林游憩和康养产业4.1.11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4.2 生态保护4.2.1 天然林资源保护4.2.2 动植物资源保护4.2.3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运营4.2.4 生态功能区建设维护和运营4.2.5 国家公园、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性运营4.3 生态修复4.3.1 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工程建设4.3.2 河湖与湿地保护恢复4.3.3 增殖放流与海洋牧场建设和运营4.3.4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4.3.5 重点生态区域综合治理4.3.6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4.3.7 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3.8 有害生物灾害防治4.3.9 水生态系统旱涝灾害防控及应对4.3.10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修复4.3.11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4.3.1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4.3.13 海域、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整治5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5.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1.1 超低能耗建筑建设5.1.2 绿色建筑5.1.3 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5.1.4 装配式建筑5.1.5 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5.1.6 物流绿色仓储5.2 绿色交通5.2.1 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和运营5.2.2 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及机场廊桥供电设施建设5.2.3 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建设和运营5.2.4 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营5.2.5 充电、换电、加氢和加气设施建设和运营5.2.6 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运营5.2.7 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和运营5.2.8 共享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5.2.9 公路甩挂运输系统建设和运营5.2.10 货物运输铁路建设运营和铁路节能环保改造5.3 环境基础设施5.3.1 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运营5.3.2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5.3.3 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营5.3.4 城镇污水收集系统排查改造建设修复5.3.5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漏损控制建设和运营5.3.6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规范化建设和运营5.4 城镇能源基础设施5.4.1 城镇集中供热系统清洁化建设运营和改造5.4.2 城镇电力设施智能化建设运营和改造5.4.3 城镇一体化集成供能设施建设和运营5.5 海绵城市5.5.1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和运营5.5.2 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和运营5.5.3 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设和运营5.5.4 城市排水设施达标建设运营和改造5.5.5 城市水体自然生态修复5.6 园林绿化5.6.1 公园绿地建设、养护和运营5.6.2 绿道系统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5.6.3 附属绿地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5.6.4 道路绿化建设、养护管理5.6.5 区域绿地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5.6.6 立体绿化建设、养护管理6 绿色服务6.1 咨询服务6.1.1 绿色产业项目勘察服务6.1.2 绿色产业项目方案设计服务6.1.3 绿色产业项目技术咨询服务6.1.4 清洁生产审核服务6.2 项目运营管理6.2.1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6.2.2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6.2.3 用能权交易服务6.2.4 水权交易服务6.2.5 排污许可及交易服务6.2.6 碳排放权交易服务6.2.7 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6.2.8 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服务6.3 项目评估审计核查6.3.1 节能评估和能源审计6.3.2 环境影响评价6.3.3 碳排放核查6.3.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6.3.5 水土保持评估116.4 监测检测6.4.1 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6.4.2 污染源监测6.4.3 环境损害评估监测6.4.4 环境影响评价监测6.4.5 企业环境监测6.4.6 生态环境监测6.5 技术产品认证和推广6.5.1 节能产品认证推广6.5.2 低碳产品认证推广6.5.3 节水产品认证推广6.5.4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推广6.5.5 有机食品认证推广6.5.6 绿色食品认证推广6.5.7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推广6.5.8 绿色建材认证推广12。

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助力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

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助力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

>>企业战略<<2019年12月·第4卷·第6期石油石化绿色低碳Green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s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助力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李焕1,牟桂芹1,陈俊2,付春雨2,何婧婷1,李俊伟2(1.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00;2.中国石化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北京 100728)摘 要: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石化作为大型国际化能源化工公司,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于2018年4月2日正式向社会发布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并建立了一套以集团公司“绿色企业行动计划”为中心,创建单位“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项目清单”为抓手,“绿色企业指标体系与评价办法”为支撑,上中下游产业链全覆盖,持续提升绿色竞争力的绿色发展管理新模式。

行动计划实施一年多以来,评选出首批10家绿色示范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绿色企业行动 指标体系 高质量发展1 实施背景1.1 践行绿色发展是国际化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在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普遍加快能源转型步伐,节能和提高能效被视为能源转型的基石,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工业企业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为牵引,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对缓解当前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现实作用,而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4]。

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动力,也是国际一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 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是企业的使命和担当当前我国绿色、低碳、高效的现代能源结构正在加速调整,已进入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替代期和能源结构优化攻坚期[5]。

在能源结构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化工公司,理应更多地承担为国家供应清洁能源、绿色产品的责任与使命。

酒店绿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酒店绿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酒店绿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郭胜男李薇薇来源:《度假旅游》2019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环保意识逐渐深入到人们的心中。

为了创造绿色的健康的社会环境,各行业都加入了绿色环保的行列。

酒店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酒店通过绿色管理可以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

饭店绿色管理是酒店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酒店的绿色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酒店要正确认识自身发展的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酒店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绿色管理方法。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绿色酒店管理的现状,找出绿色酒店管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酒店;绿色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59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198-0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企业与事业单位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努力减少生态污染,防止环境遭到破坏。

酒店作为服务行业中人口集中、消费和能耗较高的场所,其为客人创造的舒适环境依靠的是消耗大量的水、电、煤气能源,以及其他多种消耗品。

随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竞争的日趋激烈,酒店业实行绿色化管理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必然趋势。

如何强化酒店绿色管理,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均值得酒店业管理人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1 酒店绿色管理概述1.1 酒店绿色管理的定义酒店绿色管理就是指将环境保护的观念,融合到酒店经营管理当中,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绿色管理,减少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节约资源,同时扩大酒店的市场占有率,为酒店树立绿色的形象,扩大未来发展的空间。

1.2 酒店绿色管理的必要性1.2.1 节省酒店能源开支创建绿色饭店,发展绿色管理,无论是资源回收或使用节能设备,都可以为酒店节省钱财,长期坚持,节省下来的成本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在酒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1.2.2 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归根究底,酒店实施绿色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环境,为了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19.09.08•【文号】环综合〔2019〕74号•【施行日期】2019.09.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环综合〔2019〕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生态环境厅(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有关要求,把服务"六稳"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企业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现就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放"的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完善市场准入机制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领域市场准入清单,清单之外不得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和落地,引导产业布局优化和重污染企业搬迁。

修改、废止生态环境领域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政策措施。

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储备和建设,以中央环保投资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为重点强化对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的支撑,打破地域壁垒,清理招投标等环节设置的不合理限制,对各类企业主体公平对待、统一要求,防止不合理低价中标。

(二)精简规范许可审批事项整合中央层面设定的生态环境领域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明确行政许可范围、条件和环节,整治各类变相审批。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行政许可标准化,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及时公开行政许可事项依据、受理、批复等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9.04.15•【文号】发改环资〔2019〕689号•【施行日期】2019.04.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9〕689号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委、局):绿色技术是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兴技术,包括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农业等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技术。

绿色技术创新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

伴随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对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以解决资源环境生态突出问题为目标,以激发绿色技术市场需求为突破口,以壮大创新主体、增强创新活力为核心,以优化创新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产业发展贯通融合的绿色技术创新新局面。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院人力资源管理曰绿色发展曰可持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袁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遥 企业作为市场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袁 在环境保护问题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和义务遥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具野能动性冶的资源袁潜藏着巨大的创 造价值遥 在企业的绿色管理方面袁人力资源管理起着关键作用遥 将绿色理念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袁 有助于企业未来 的可持续发展遥
绩效评价体系中袁设奖惩制度袁对表现良好的员工进行嘉奖袁对 违反绿色行为的员工进行惩罚袁以此正确的引导和激励员工遥
渊四冤绿色薪酬与福利 企业可以通过薪酬结构的合理调整对员工实施绿色激励袁 遵循绿色浮动工资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尧 物质奖励或精神激励相 结合的原则袁激发员工展开更多的绿色行为活动遥 企业的福利制 度的设立要充分体现对员工环保理念的基本要求袁 实现绿色目 标的员工可以得到专项奖励袁 对企业的绿色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和意见的员工也可以获得奖励遥 还可以从精神上激励员工袁如颁 发荣誉野绿色环保标兵冶袁提供带薪休假或旅游等袁促进员工自觉 进行绿色行为遥 渊五冤绿色员工关系 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情境下袁 绿色的员工关系指员工与员 工之间尧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尧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帮助尧团 结友爱尧公平公正尧诚实守信的遥 绿色的员工关系有助于企 业营造健康积极的工作氛围尧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企业凝聚力遥 在工作中袁构建多向信息沟通渠道袁保持组织内部信息多向传递 顺畅遥 相互传递绿色管理理念袁全体成员参与绿色行动曰员工向 上级积极反馈袁在环保工作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遥 结束语院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当今环境保护大时代背景下的必 然产物遥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力资 源管理的招聘与选拔尧培训与开发尧绩效管理尧薪酬与福利和员 工关系等环节袁 以此帮助企业树立绿色形象袁 赢得绿色竞争优 势遥 企业应该依靠野人冶的力量袁使用多种手段将绿色理念融入到 企业内部袁促进企业的绿色发展袁这也是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精 华所在遥

比亚迪排放事件加强绿色供应链合作与管理

比亚迪排放事件加强绿色供应链合作与管理

比亚迪排放事件加强绿色供应链合作与管理近年来,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2019年却因为排放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其环保承诺的质疑。

为了重塑声誉和加强绿色供应链合作与管理,比亚迪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比亚迪加强了供应链透明度和合规性管理。

供应链是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排放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供应链合规性,比亚迪与供应商签署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合同》。

该合同要求供应商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减少排放、改善工艺和生产方式,并提供必要的环保证书。

比亚迪建立了供应链监督机制,对合作供应商进行定期审核和现场检查,确保其环保承诺的履行。

其次,比亚迪加强了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和评估机制。

为了降低环境风险,比亚迪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时优先考虑绿色供应商。

他们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将环境管理能力、环境报告透明度、环保认证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只选择符合绿色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通过优化供应商结构,比亚迪实现了供应链的整体绿色升级。

此外,比亚迪加强了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培训和指导。

提供绿色供应链管理培训,帮助供应商提高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

通过定期开展交流会议和绿色论坛,分享环保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探索绿色创新和发展机会。

比亚迪与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除了加强供应链合作与管理,比亚迪还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绿色性能。

他们不断改进电池技术、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通过技术创新,比亚迪实现了汽车生态链的绿色升级。

另外,比亚迪积极参与行业合作,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共同发展。

他们积极加入行业协会和联盟,参与绿色供应链标准制定和推广,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比亚迪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共同探索绿色供应链模式和技术创新,共同应对环境挑战。

2019绿色并购经典案例

2019绿色并购经典案例

2019绿色并购经典案例博天环境12月11日晚间公告,公司原拟收购四川高绿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但由于市场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等发生变化,公司及交易对方认为现阶段继续推进交易的有关条件不成熟,交易双方共同决定终止此次交易。

而在2019年的环保市场上,博天环境的终止收并购绝非孤例,天翔环境、东旭蓝天、碧水源、盛运环保、科林环保、四通股份等也都经历了收并购案“黄了”,而其中数额最大的一起则为四通股份85亿收购康恒环境100%股权!接下来,就随北极星水处理网一起八一八今年环保行业那些终止了的收并购案。

博天环境放弃收购高绿平环境60%股权博天环境12月11日晚间公告,公司原拟收购四川高绿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绿平环境”)6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但由于市场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等发生变化,公司及交易对方认为现阶段继续推进交易的有关条件不成熟,交易双方共同决定终止此次交易。

同日,公司还公告称,终止筹划公开增发股票事项,终止实施2018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并回购注销相关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权。

回溯收购历程,博天环境7月16日晚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蒲江、何芳所持有的高绿平环境 60%股权。

本次交易完成后,博天环境将持有高绿平环境 60%的股权,高绿平环境将成为博天环境的控股子公司。

同时,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配套资金主要用于支付交易对方现金对价,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支付中介机构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等。

高绿平环境是一家危险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深耕四川地区业务,主要针对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行业产生的废蚀刻液、混酸等液态危废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综合处理。

高绿平环境长期服务于成都富士康、成都捷普科技等业内知名客户,拥有一支资深的专业技术团队以及先进的危废处理技术。

对于彼时收购的目的,博天环境称,交易完成后,高绿平环境成为博天环境的控股子公司,博天环境将进一步切入集成电路(IC)、新型显示器件等电子核心产业的废酸、废液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业务,为半导体行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北京城市副中心企业绿色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城市副中心企业绿色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城市副中心企业绿色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绿色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绿色信用评价工作,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充分发挥绿色信用评价在优化营商环境、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引领性作用,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引导企业诚信自律、公众参与环境监督、促进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助力副中心污染防治攻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以及《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环发(2013)15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北京市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京社信联办发(2023)5号)等关于建立企业绿色信用评价制度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绿色信用评价是指生态环境部门根据企业在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绿色低碳和表彰奖励等方面的绿色行为信息,按照规定的指标、方法和程序,对排污企业的绿色行为进行信用评价,确定信用等级,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监管,向社会公开,推动有关部门、机构及组织依法实施激励与惩戒措施的环境管理手段。

第三条排污企业绿色信用评价的信息收集、信用等级评定、信用复核、信用修复、评价结果公开与应用,适用本办法,移动污染源不适用。

参评企业应正常运行满两年。

下列企业应当纳入企业绿色信用评价范围:(一)纳入北京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企业;(二)纳入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的企业;(三)其他按规定应纳入绿色信用评价管理的企业。

第四条企业绿色信用评价工作由副中心企业绿色信用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委、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局、金融办、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共同开展绿色信用评价工作,共同构建副中心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DB4403T 10-2019 绿色供应链企业评价.pdf

DB4403T 10-2019 绿色供应链企业评价.pdf
3.2 逆向物流 reverse logistics 与传统供应链反向,为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或最终产品实施的从消费地到起
始点的物流活动过程。 [SZDB/Z 295-2018,5.5.3]
3.3 智能仓储 intelligent warehousing 一种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实现入库、出库、盘库、移库管理的信息自动抓取、识别、
一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指标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待其中某个独立的环节。 4.3 层次性原则
在整体性的基础上,指标系统的构建要结构化和层次化,构成有内在联系的若干组、若干层次的指 标体系。 4.4 静态与动态结合原则
绿色供应链管理服务评价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状况进行评价,还要考虑到长期影响,这就要求评价指 标体系不能只是选取一些静态指标,还要选取一些能够反映绿色供应链长期发展的动态指标。 4.5 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绿色供应链企业评价主要体现在绿色管理、绿色供应商管理、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绿色研发及社 会责任信息披露上,分别由不同的指标衡量,组成绿色供应链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见附录A。
6 评价方法及级别划分
6.1 评价方法 根据绿色供应链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将各二级指标评分相加,依据最终得分对供应链企业进行绿色
评级。 6.2 评级划分
全流程可追溯程度、配送路线合理化选择、配送时效提高水平、 车辆装载率提高水平、交通事故降低率等指标酌情得分,最高
分为 4 分。
1、所采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用低耗能、低排放运输工具占运
新能源汽车使 4分

输工具比重超过 50%,得 2 分; 2、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能够提供电
池编码溯源、电池拆卸、拆解及贮存等相关信息,得 2 分。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指南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指南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指南(2019版)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4月前言施工现场是中建一局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全面落实中建一局精细化管理的决定,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中建一局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水平和管理效果,根据有关环境保护的制度、标准和《中建集团党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定》、《中国建筑环境管理节能减排管理办法》;中建一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方案》、《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环境保护区域联动工作方案》等有关环境保护的制度文件进行梳理,制定本指南,旨在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今后局总部将结合现场实际应用,继续更新和完善本指南,努力为中建一局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保障。

目录1项目环境管理的基本规定 (3)1.1项目环境管理机构及人员设置要求 (3)1.2项目环境管理制度及管理行为要求 (3)2 目标及创优管理 (9)3 技术管理 (10)4施工现场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13)4.1扬尘控制 (13)4.2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14)4.3水土污染控制 (15)4.4噪声污染控制 (16)4.5光污染控制 (16)4.6建筑垃圾控制 (17)5施工现场节能减排管理 (19)5.1节能与能源利用 (19)5.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9)6 环境保护外部沟通协调管理 (20)6.1联动管理 (20)6.2环境信用维护管理 (21)1项目环境管理的基本规定1.1项目环境管理机构及人员设置要求1.1.1项目部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节能环保工作小组,负责对本项目节能减排环境管理工作的策划和实施;配备专(兼)职环境管理员,配合项目负责人做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

项目节能环保工作小组应将分包单位纳入管理体系。

1.1.2工程项目应按如下要求配置环境管理员:1.1.2.1工程合同造价五亿元(不含)以下,应设置兼职/建议设置专职环境管理员。

低碳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创新发展探讨

低碳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创新发展探讨

焦点·前沿低碳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绿色创新发展探讨文/刘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调整经济管理模式并加强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低碳经济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企业经济管理中,需要重视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并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本文主要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了企业经济管理绿色创新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当前企业经济管理绿色创新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给出了具体措施,希望企业在经济管理中能够重视低碳绿色管理理念,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也在日趋完善,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低碳为主旨的新发展观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共识,企业在经济管理中也要认识到这一趋势,加强绿色创新发展、改革经济管理制度、适应绿色创新发展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发展策略,争取成为具有绿色创新发展能力的现代化企业。

低碳经济的含义及作用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区别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并降低对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依赖,转而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

近代工业革命依赖于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了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威胁着生态安全。

考虑到化石能源总量有限,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通过技术与制度创新,实现能源供应转型,开发出绿色可再生能源。

低碳经济最早见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出于全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各个国家纷纷开始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各国产业革命的制高点,通过对产业、技术、能源、贸易的调整来抢占技术制高点,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驱动力。

关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转变目前经济的发展方式,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05.05•【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施行日期】2019.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的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相关任务要求,推动绿色产品标识整合,配合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开展,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现予以公告。

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5月5日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规范绿色产品标识使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的相关要求,按照“市场导向、开放共享、社会共治”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发布绿色产品标识,建设和管理绿色产品标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并对绿色产品标识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结合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实际情况,相关认证机构、获证企业根据需要自愿使用绿色产品标识。

使用绿色产品标识时,应遵守本办法所规定相关要求。

第三条绿色产品标识适用范围。

(一)认证活动一:认证机构对列入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依据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中的标准,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制定发布的绿色产品认证规则开展的认证活动;(二)认证活动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推行统一的涉及资源、能源、环境、品质等绿色属性(如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等,以下简称绿色属性)的认证制度,认证机构按照相关制度明确的认证规则及评价依据开展的认证活动;(三)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推行的涉及绿色属性的自我声明等合格评定活动(以下简称其他绿色属性合格评定活动)。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

附件1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1 节能环保产业1.1 高效节能装备制造1.1.1 节能锅炉制造1.1.2 节能窑炉制造1.1.3 节能型泵及真空设备制造1.1.4 节能型气体压缩设备制造1.1.5 节能型液压气压元件制造1.1.6 节能风机风扇制造1.1.7 高效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1.1.8 节能电机制造1.1.9 节能型变压器、整流器、电感器和电焊机制造1.1.10 余热余压余气利用设备制造1.1.11 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制造1.1.12 高效节能商用设备制造1.1.13 高效照明产品及系统制造1.1.14 绿色建筑材料制造1.1.15 能源计量、监测、控制设备制造1.2 先进环保装备制造1.2.1 水污染防治装备制造1.2.2 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制造1.2.3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装备制造1.2.4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装备制造1.2.5 减振降噪设备制造1.2.6 放射性污染防治和处理设备制造1.2.7 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料制造1.2.8 环境监测仪器与应急处理设备制造1.3 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1.3.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1.3.2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装备制造1.3.3 建筑废弃物、道路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装备制造1.3.4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装备制造1.3.5 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装备制造1.3.6 资源再生利用装备制造1.3.7 非常规水源利用装备制造1.3.8 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装备制造1.3.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综合利用装备制造1.4 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1.4.1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业化1.4.2 充电、换电及加氢设施制造1.4.3 绿色船舶制造1.5 节能改造1.5.1 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和能效提升1.5.2 电机系统能效提升1.5.3 余热余压利用1.5.4 能量系统优化1.5.5 绿色照明改造1.5.6 汽轮发电机组系统能效提升1.6 污染治理1.6.1 良好水体保护及地下水环境防治1.6.2 重点流域海域水环境治理1.6.3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1.6.4 船舶港口污染防治1.6.5 交通车辆污染治理1.6.6 城市扬尘综合整治1.6.7 餐饮油烟污染治理1.6.8 建设用地污染治理1.6.9 农林草业面源污染防治1.6.10 沙漠污染治理1.6.11 农用地污染治理1.6.12 噪声污染治理1.6.13 恶臭污染治理1.6.14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7 资源循环利用1.7.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1.7.2 废旧资源再生利用1.7.3 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1.7.4 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1.7.5 海水、苦咸水淡化处理1.7.6 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1.7.7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7.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2 清洁生产产业2.1 产业园区绿色升级2.1.1 园区产业链接循环化改造2.1.2 园区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2.1.3 园区污染治理集中化改造2.1.4 园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2.2 无毒无害原料替代使用与危险废物治理2.2.1 无毒无害原料生产与替代使用2.2.2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2.2.3 危险废物运输2.2.4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产与替代2.3 生产过程废气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2.3.1 工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2.3.2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2.3.3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2.3.4 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2.4 生产过程节水和废水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2.4.1 生产过程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2.4.2 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2.4.3 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集中治理2.4.4 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2.5 生产过程废渣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2.5.1 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2.5.2 历史遗留尾矿库整治2.5.3 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2.5.4 废弃农膜回收利用3 清洁能源产业3.1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3.1.1 风力发电装备制造3.1.2 太阳能发电装备制造3.1.3 生物质能利用装备制造3.1.4 水力发电和抽水蓄能装备制造3.1.5 核电装备制造3.1.6 非常规油气勘查开采装备制造3.1.7 海洋油气开采装备制造3.1.8 智能电网产品和装备制造3.1.9 燃气轮机装备制造3.1.10 燃料电池装备制造3.1.11 地热能开发利用装备制造3.1.12 海洋能开发利用装备制造3.2 清洁能源设施建设和运营3.2.1 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3.2.2 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3 生物质能源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4 大型水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3.2.5 核电站建设和运营3.2.6 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7 地热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8 海洋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9 氢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3.2.10 热泵设施建设和运营3.3 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3.3.1 清洁燃油生产3.3.2 煤炭清洁利用3.3.3 煤炭清洁生产3.4 能源系统高效运行3.4.1 多能互补工程建设和运营3.4.2 高效储能设施建设和运营3.4.3 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营3.4.4 燃煤发电机组调峰灵活性改造工程和运营3.4.5 天然气输送储运调峰设施建设和运营3.4.6 分布式能源工程建设和运营3.4.7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4 生态环境产业4.1 生态农业4.1.1 现代农业种业及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4.1.2 绿色有机农业4.1.3 农作物种植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和运营4.1.4 森林资源培育产业4.1.5 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4.1.6 碳汇林、植树种草及林木种苗花卉4.1.7 林业基因资源保护4.1.8 绿色畜牧业4.1.9 绿色渔业4.1.10 森林游憩和康养产业4.1.11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4.2 生态保护4.2.1 天然林资源保护4.2.2 动植物资源保护4.2.3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运营4.2.4 生态功能区建设维护和运营4.2.5 国家公园、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性运营4.3 生态修复4.3.1 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工程建设4.3.2 河湖与湿地保护恢复4.3.3 增殖放流与海洋牧场建设和运营4.3.4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4.3.5 重点生态区域综合治理4.3.6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4.3.7 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3.8 有害生物灾害防治4.3.9 水生态系统旱涝灾害防控及应对4.3.10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修复4.3.11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4.3.1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4.3.13 海域、海岸带和海岛综合整治5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5.1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1.1 超低能耗建筑建设5.1.2 绿色建筑5.1.3 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5.1.4 装配式建筑5.1.5 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5.1.6 物流绿色仓储5.2 绿色交通5.2.1 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和运营5.2.2 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及机场廊桥供电设施建设5.2.3 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建设和运营5.2.4 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营5.2.5 充电、换电、加氢和加气设施建设和运营5.2.6 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运营5.2.7 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和运营5.2.8 共享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5.2.9 公路甩挂运输系统建设和运营5.2.10 货物运输铁路建设运营和铁路节能环保改造5.3 环境基础设施5.3.1 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运营5.3.2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5.3.3 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营5.3.4 城镇污水收集系统排查改造建设修复5.3.5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漏损控制建设和运营5.3.6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及规范化建设和运营5.4 城镇能源基础设施5.4.1 城镇集中供热系统清洁化建设运营和改造5.4.2 城镇电力设施智能化建设运营和改造5.4.3 城镇一体化集成供能设施建设和运营5.5 海绵城市5.5.1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和运营5.5.2 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和运营5.5.3 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设和运营5.5.4 城市排水设施达标建设运营和改造5.5.5 城市水体自然生态修复5.6 园林绿化5.6.1 公园绿地建设、养护和运营5.6.2 绿道系统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5.6.3 附属绿地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5.6.4 道路绿化建设、养护管理5.6.5 区域绿地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5.6.6 立体绿化建设、养护管理6 绿色服务6.1 咨询服务6.1.1 绿色产业项目勘察服务6.1.2 绿色产业项目方案设计服务6.1.3 绿色产业项目技术咨询服务6.1.4 清洁生产审核服务6.2 项目运营管理6.2.1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6.2.2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6.2.3 用能权交易服务6.2.4 水权交易服务6.2.5 排污许可及交易服务6.2.6 碳排放权交易服务6.2.7 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6.2.8 可再生能源绿证交易服务6.3 项目评估审计核查6.3.1 节能评估和能源审计6.3.2 环境影响评价6.3.3 碳排放核查6.3.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6.3.5 水土保持评估116.4 监测检测6.4.1 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6.4.2 污染源监测6.4.3 环境损害评估监测6.4.4 环境影响评价监测6.4.5 企业环境监测6.4.6 生态环境监测6.5 技术产品认证和推广6.5.1 节能产品认证推广6.5.2 低碳产品认证推广6.5.3 节水产品认证推广6.5.4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推广6.5.5 有机食品认证推广6.5.6 绿色食品认证推广6.5.7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推广6.5.8 绿色建材认证推广12。

绿色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及实施方案

绿色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及实施方案

绿色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及实施方案为了加快创建绿色工厂,切实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绿色工厂建设的积极作用,让绿色环保的理念深植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工厂的每个角落,根据《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文件通知精神及有关要求,结合我公司生产工作特色,经公司安委会研究,制定《******公司有限公司绿色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2025年)》。

一、面临的形势公司成立以来,对于环保工作常抓不懈,环保工作整体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由于公司成立时原计划,造成部分基层基础环保工作中仍有很多不足。

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绿色工厂建设的欠缺,而绿色工厂的建设又是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

在绿色发展的国际大趋势下,公司需把握好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方向,推行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创建,打造企业竞争新优势。

因此,公司决定大力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夯实公司环保根基。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推进绿色发展。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二)基本原则创新驱动,制度引领:促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引进、使用核心关键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

加快完善能效、水效、排放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制度,实施绿色监管,绿色奖惩。

领导引导,部门推动:发挥公司领导在推进绿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强化各部门在推进绿色发展中的职责地位,积极履行本部门应有的责任。

建设绿色企业文化之要领

建设绿色企业文化之要领

建设绿色企业文化之要领作者:王妍来源:《商业文化》2019年第05期绿色文化就是环境意识和环境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科学发展观。

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以崇尚自然、保拒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

绿色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绿色文化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以发展绿色生产为基础,以满足员工和消费者的绿色需术为目标,以开展绿色经营为实现市式,从而实机员工、企业和社会和谐共处的可清西展的企业文化。

从事业发展战略路的高度来培育绿色企文化,是心业发展理念的重大瘦革,是企业价值的升华。

家国心业文化有言己的内在结构侧系,主要由提色观念文化、绿色体制文化、绵色经慧管文化、绵色我质文化等几个方面构成。

其中综色观念文化是作业国精神文化,主要范括企业显色价值、企精神、绿色经营理念等内圈。

銀包观念文化是综作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形成街色作业文化的思想基。

玩色体制文化2是指企业业的组织石构相盟的制爱佩系,是联结企业观念文化与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纽带,是绿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绿色经营管理文化是指企业在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中辰映出来的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的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萱销等方面的内容,是绿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绿色物质文化是指企业的物质环境所辰映出来的文化,包括企业的生产资料、设施、产品、企业标识、商标等要素,是绿色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

培育绿色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在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1世纪,企业能不能积极、主动地实施绿色企业文化,以顺应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这对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绿色消费浪潮的普遍兴起要求企业培育绿色企业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企业必须关注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即人们在消费行为中更加注重对健康、安全、舒适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不仅要善于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更要积极引领市场潮流,主动地引导消费和创造消费,帮助消费者建立科学的消费观,达成企业与顾客深层次的心灵沟通,共同构建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心理契约,培养顾客忠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知识点1 企业绿色管理的内涵和概念界定1绿色管理中绿色的内涵是(D)A、绿颜色B、通行C、生命的原色D、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2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哪本书(C)A、我们共同的未来B、增长的极限C、寂静的春天D、绿就是金3过去企业认为绿色管理是企业的负担,现在则认为企业绿色管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正确知识点2 企业绿色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1企业绿色管理的目的是(A)A、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B、生态效益C、社会效益D、经济利润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传统粗放型管理方式的特征是(D)A、高污染B、高消耗C、高投入D、节能与减排3企业绿色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在于注重将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

错误知识点3 企业绿色管理产生的现实背景1关于企业绿色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D)A、全球生态恶化是企业绿色管理的产生根源B、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企业绿色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C、国际环保公约、协定是促进企业开展绿色管理的重要因素D、企业绿色管理不需要科技创新2北欧四国的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是(D)A、生态标志制度B、生态标志C、蓝天使D、白天鹅制度3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建设的宏伟目标。

正确知识点4 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内在动因1哈特1995年在基于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一文中提出了(C)A、环境经济学B、战略管理C、自然资源基础观D、可持续发展2GREEN IS GREEN是哪个公司的绿色口号(B)A、GMB、GEC、IBMD、P&G3企业绿色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构建竞争能力,进而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正确知识点5 企业绿色管理战略1哈特1995年提出的四阶段分类方法不包括(B)A、末端治理B、战略管理C、污染预防D、可持续发展2企业选择积极开发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应对相关者的压力,虽然短期内会给企业带来利益损失,但是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的是什么类型的战略(D)A、主动型B、反应型C、防御型D、能力构建型3采用防御型战略的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绩效有较高预期,环境问题对于企业非常关键,企业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资源和能力,企业能积极实施环保管理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行业领先者的地位。

错误知识点6 企业绿色管理的原则1谁在1993年基于绿色行为特征的视角撰写文章介绍了西方企业绿色管理的5R原则(C)A、万后芬B、孟凡利C、王起D、张维迎2下列不属于企业绿色管理5R原则的是(C)A、研究B、消减C、低碳D、循环3企业绿色管理5R原则中的RESERVE是指储备技术,更新换代。

错误知识点7 企业绿色管理的内容1下列不属于企业绿色管理核心流程管理的是(B)A、绿色供应链管理B、绿色人力资源管理C、绿色制造D、绿色营销2下列不属于绿色制造的目的的是(D)A、环境负面影响小B、资源利用率高C、综合效益大D、获取国家补贴3绿色会计是围绕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耗费应该如何补偿这一主题开展的一门新兴正确知识点8 评估企业绿色管理的方法1评估企业绿色管理贡献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D)A、报告B、排名C、标准D、绿色估价2加拿大金融研究咨询公司与伊诺万斯投资策略评估顾问公司开发的绿色绩效排名榜单是AA、全球100强公司榜单B、全球500强C、企业社会责任榜单D、胡润百富榜3绿色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增强企业环保意识,提高企业竞争力。

正确拓展知识点基于博弈论的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动机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动是(B)A、雪堆博弈B、囚徒博弈C、智猪博弈D、竞合博弈2不是增加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概率策略办法是(D)。

A、降低政府检查成本B、加大处罚力度C、提高绿色补贴D、增加绿色管理成本3当绿色管理所带来的收益不大,且非绿色管理付出的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企业绿色管理策略容易陷入“囚徒困境”,进而损害整个社会福利。

正确知识点1 工业化负面后果与人的觉醒1工业革命产生的时代是(A)A、十八世纪下半叶和十九世纪B、1840年C、中世纪D、大概是十八世纪中叶2英国的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不包括(C)A、世界格局B、思想观念C、权力结构D、社会结构3伦敦的泰晤士治理案例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典型案例正确知识点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企业价值观是黑色价值观的时代是(B)A、工业化中期B、工业化初期C、工业化晚期D、后工业化时期2德国学者魏茨查克提出了哪个概念(C)A、公地悲剧B、恩格尔系数C、生态包袱D、弹性系数3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具体国情,说明我国的资源人均拥有量比较大错误知识点3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1以下职能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的是(C)A、招聘管理B、薪酬管理C、考勤管理D、培训管理2与理性经济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A)A、科学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管理理论C、现代管理理论D、生态伦理学3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绿色理念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所形成的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正确知识点4 企业实施绿色人力管理的着力点1绿色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不包括(C)A、预测未来的组织结构B、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计划C、岗位结构调整D、绿色雇主品牌建设2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包括(A)A、绿色培训B、绿色绩效C、绿色招聘D、绿色人力资源规划3企业通过绿色绩效管理建立约束监督机制,形成拉力。

错误知识点5 中国情境下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框架与路径1宏观层次,政府应该(A)A、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创造条件B、利益相关者推动企业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C、员工利益的发挥D、进行绿色人力资源招聘管理2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包括(D)A、员工B、客户C、合作伙伴D、竞争对手3由于中国企业整体成熟度不够,因此在中国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分阶段逐步实施。

正确无处不在的“辩论”1【单选题】在学习中,(D)才是最重要的。

∙A、求合∙B、效率∙C、知识∙D、发现2【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终价值体现。

∙A、争胜∙B、求和∙C、谋利∙D、口才3【判断题】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被称为显性剥夺。

(错误)4【判断题】学习的过程强调创造而不是模仿,尤其是思维创造。

(正确)辩论是一种“修养”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位人物与“壕梁之辩”密切相关。

(D)∙A、荀子∙B、墨子∙C、孙子∙D、庄子2【单选题】以下选项中错误表述“印象即真实”中“印象”一词的是(A)。

∙A、是完整的、全部的∙B、有可能是真实的歪曲∙C、有可能是片断性的∙D、观察者的主观感知3【判断题】“白马非马”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都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

(正确)4【判断题】“本分而理”强调的是讨论具体事实和细节。

(错误)辩论的“真善美”1【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高层次。

∙A、辞藻的华丽∙B、诗意的栖息∙C、肉体的搏斗∙D、完全的胜利2【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不会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任何偏差。

(错误)3【判断题】价值观念的输出是交流的终极目的。

(正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单选题】在辩论中,如果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这是D。

∙A、模糊概念∙B、模糊内容∙C、偷换内容∙D、偷换概念2【单选题】将异地高考限定于外来务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其实是为了(C)。

∙A、扩大内涵∙B、扩大外延∙C、缩小外延∙D、缩小内涵3【单选题】概念的(B)是指概念最本质的对社会、对外界的反应。

∙A、内容∙B、内涵∙C、范围∙D、外延4【判断题】异地高考的外延小于高考移民的外延。

(错误)5【判断题】概念可以囊括的社会现象、同类事物等更多,也就是外延过大。

(正确)概念的定义1【单选题】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D)为主的概念,是辩题中经常出现的两类概念。

∙A、主观臆断∙B、客观存在∙C、群体意念∙D、价值判断2【单选题】在辩论教育公平时,可以暂且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C)∙A、资源分配合理∙B、结果公平∙C、性别平等∙D、机会均等3【单选题】“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应属于下列哪种辩题?(B)∙A、判断性辩题∙B、比较性辩题∙C、猜测性辩题∙D、事实性辩题4【判断题】在辩论中,进一步论辩的基础是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

(正确)5【判断题】公平的全部内涵就是机会均等。

(错误)概念的对抗1【单选题】弱化对方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概念,对(D)是有益处的。

∙A、压迫我方概念空间∙B、扩充对方概念空间∙C、平衡我方概念空间∙D、压迫对方概念空间2【单选题】(B)是辩论中第一个层次的对抗。

∙A、价值对抗∙B、概念对抗∙C、行为对抗∙D、意义对抗3【多选题】概念对抗需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BC)∙A、底线∙B、概念的对抗性∙C、包容性∙D、交互性4【判断题】辩论中最高包容性的对抗,就是用对方概念作为本方概念的基石。

(正确)5【判断题】概念持平的意思是概念偏向于一方,但其内涵和外延均不可跨界。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价值判断1【单选题】辩论中,4号同学坚持投给1号,最终造成平局,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C)。

∙A、角色同一∙B、价值消失∙C、价值失真∙D、判断正确2【单选题】(B)是平民、警察、杀手形成博弈的基础。

∙A、相同的主体∙B、不同的价值目标∙C、不同的陈词∙D、相同的价值目标3【单选题】辩论中,四位同学在首轮发言中集体“装好人”,这是A的表现。

∙A、角色感不强∙B、进入角色快∙C、了解角色∙D、角色感强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思考和判断要保持行为一致,逻辑上可以不一致。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角色代入1【单选题】杀人游戏与社会生活均要求个体在活动中要主动(B)。

∙A、抵抗∙B、参与∙C、操纵∙D、顺从2【单选题】2号在辩论中面对1号的指责,立即认定1号是杀手,这是2号陷入了(A)。

∙A、个体价值对抗误区∙B、群体行为对抗误区∙C、个体行为对抗误区∙D、群体价值对抗误区3【多选题】杀人游戏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有哪些?(ABC)∙A、精力集中∙B、角色融入感∙C、整体局势分析∙D、个体价值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充分考虑全局,不需要考虑体验角色。

(错误)辩论中的价值博弈1【单选题】人们对同性家庭收养的儿童是否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持不同看法,这是(C)的体现。

∙A、相同个体,不同价值∙B、不同个体、相同价值∙C、不同个体、不同价值∙D、相同个体,相同价值2【单选题】(C)是辩论的最佳结果。

∙A、决胜∙B、顺从∙C、求合∙D、搏斗3【判断题】辩论中,对价值主体的定义越少,辩论越容易操控。

(正确)4【判断题】任何一种现象的背后涵盖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判断都不止一种。

(正确)5【判断题】在存在冲突和博弈的价值空间里,具有可以独立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体,这就是价值主体。

(正确)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1【单选题】辩论中,坚持或者反对某种观点的切入点可以是(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