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论文
关于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中改变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现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即不只是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更应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要搭建一个以平等为基础的教育平台,构建教学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新型模式,构建以尊重、关爱、民主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关键词:新课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要想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会真心实意配合老师开展好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为基本的原则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相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
现在的不少中小学生,无论是学习素质或是心理素质都普遍较差,厌学情绪也较为严重,其思想品质不纯,行为不端,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不能只注重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去做人。在我们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要进行打击报复,而老师则粗暴地采取不让上课、赶出教室、交学校处理、请家长等手段,这样的事情、这样的现象确实存在,并有所上升。这种现象的出现,使我们广大教师不得不重新认真审视一下,在当今社会中应该如何构建和维系牢固而又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改观,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当今的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对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困惑。去年全国有几起教师被杀事件,听起来骇人听闻,但也确实折射出师生关系不融洽对立仇视的状况。这不得不让教师担心,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该改革了。
现今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程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但现实是:一方面我们积极倡导;另一方面学生仍固守本份,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师生关系还没有从“师道尊严”中解放出来。
有人深入学校作过这样的调查,29.3%的学生被罚过站,18.6%的学生被罚过写作业;一位有15年教龄的教师,在领导和同事的心目中一直是兢兢业业的骨干,而学生的喜欢率却只有9%。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自主能创新吗?这更让我们深切地感觉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迫在眉睫!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那么如何改变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对待学生要民主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要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共同进步;教师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教师要不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家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大师”作风,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快乐主动扎实。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放下架子,蹲下身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搞明白孩子的所看、所思、所想,这样我们就会对他们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挑剔,多一份赏识。我们就会因人而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从而使我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老师教育孩子要“蹲下来”,要学会倾听。有时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自己因为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要时常蹲下来去看看孩子们。确实,我们做得不够,很多时候没能及时地去了解孩子的心声。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骄人的天赋,接受知识的进度有快有慢。今后,我们应时常提醒自己,蹲下身来用心倾听,每一种花都有花开的声音。尊重个体差异,善待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以发挥,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创新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对待学生要尊重
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以宽容的心境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
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人,难免不犯错误,尤其对于少年儿童而言,正因为他们懵懂无知,所以才来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而我们做老师的,如果对学生没有一颗爱心,不能宽容学生,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不加分析,动不动就对学生指责、训斥,这样势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这势必会违背我们的教育初衷。相反,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做到包容学生,学生就会深深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他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进而去反思自己的错误,从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就会是另一种情景。
三、教师与学生要教学相长
曾有教育名家强调:我们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并不否定教师也是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作为参与主体,教师不可能无所不知,也不可能不说错话,作为主导角色,最重要的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做出表率,最关键的是在教学中打造和谐互动的氛围。而且,谦虚的态度本身就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也需要驾驶全身心的真情投入,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努力。
课程改革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识到位,用新的理念统帅思想,积极参与实践课改,才能尽快改变旧面貌,所以在新课程的全新教育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一套面向未来、民主平等、合作互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将为教育教学打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真诚的师爱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当然,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单靠这片言只语是无法详尽的,只能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依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强劲的教育正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