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部位的快速定位方法

合集下载

体格检查——脊柱检查

体格检查——脊柱检查

脊柱的检查通常以视、触、叩诊相互结合,其主要内容包括脊柱的弯曲度、有无畸形、脊柱的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叩击痛等。

一、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一)棘突定位胸椎棘突定位腰椎棘突定位1.第7颈椎棘突是颈椎棘突最隆起的一个。

当低头时,在项部下方正中线上最突出的一个,能随摇头而左右摇动,而其下方的第1胸椎棘突则完全不动,可资区别。

第七颈椎棘突2.第3胸椎棘突与肩胛冈内侧端平齐。

3.第7胸椎棘突与肩胛骨下角平齐。

4.第12胸椎棘突在第12肋肋角距后正中线5厘米处。

5.第4腰椎棘突(或棘间) 与髂嵴最高点平齐。

6.第5腰椎棘突与髂结节平齐。

为菱形窝的上点。

肥胖者为一凹窝,为下背部正中沟的终点。

7.第2骶椎棘突与髂后上棘平齐。

为蛛网膜下腔的终点。

8.第3骶椎棘突与髂后下棘平齐。

9.骶尾关节在臀裂的上端。

为菱形窝的下点。

10.尾骨尖在肛门的后上方,正常有一凹窝。

(二)椎体定位(以成年人立正姿势为标准)椎体的定位有两种方法:1.以棘突定椎体的位置颈椎、上位胸椎和腰椎的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中、下位胸椎棘突与下一位椎体的下缘平齐。

(1)下胸部的棘突与下一个椎体的中部平齐;(2)腰椎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

2.从躯干前部体表标志定椎体位置:(1)下颌角平齐第2颈椎体;(2)舌骨平齐颈3~4椎间隙;(3)环状软骨平齐颈6椎体;(4)胸骨上切迹平齐胸2椎体;(5)剑突平齐胸9椎体;(6)季肋下缘平面与腰3椎体等高;(7)脐平齐腰3~4椎间隙。

二、脊柱弯曲度(一)生理性弯曲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前后方向的弯曲,即颈椎段稍向前凸、胸椎段稍向后凸、腰椎段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类似“S”形,称为生理性弯曲。

正常人直立位时脊柱无侧弯。

检查脊柱有无侧弯的方法是: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来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二)病理性变形患者站立位,仔细查看是否有畸形,通常可见三种基本的畸形:1.脊柱后凸(kyphosis)指脊柱过度后弯,也称为驼背(hunchback)。

脊髓损伤定位口诀

脊髓损伤定位口诀

脊髓损伤定位口诀
以下是五个脊髓损伤定位口诀:
口诀一:
颈一颈二不一样,颈一如同大高岗。

掌管头部和颈部,活动自如靠它帮。

颈二则像小桥梁,连接上下不能忘。

上肢运动它也管,损伤之后麻烦长。

口诀二:
颈三颈四要记清,颈三好像小卫兵。

肩部活动它负责,力量大小它来定。

颈四如同小将领,能让手肘来运动。

感觉障碍要注意,准确定位才可行。

口诀三:
颈五颈六细分辨,颈五犹如小帆船。

能让手腕动起来,灵活自如很关键。

颈六好似小桨板,手指屈伸它把关。

这里损伤影响大,日常活动不简单。

口诀四:
胸一胸二有特点,胸一好像小灯塔。

掌管部分躯干处,功能独特别小看。

胸二则像小锁链,和那胸一紧相连。

感觉变化它体现,仔细观察才发现。

口诀五:
腰骶部位很重要,腰一好似大基石。

下肢运动它开启,稳定站立它出力。

骶部如同大尾巴,掌管好多小细节。

定位清楚不犯错,健康保障靠口诀。

脊椎体表

脊椎体表

脊椎体表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脊柱及周围结构的体表投影与定位

脊柱及周围结构的体表投影与定位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 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 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现代人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和伏案工作,弯腰驼背的越来越多(包括许多青少年)。

胸椎的变形,小关节的紊乱,韧带、肌肉劳损是造成胸椎、背部顽固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可能引起心慌、胸闷、早搏、胃痛等许多疾病。

古人说:“背脊正,不生病。

”就是这个道理。

驼背会导致脊椎神经孔狭窄,即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从而出现许多疾病。

00胸椎01胸椎图片02胸椎图片(侧面看)03胸椎图片(侧面看)04胸椎图片(侧面看)胸椎骨质增生作为人体骨质老化的客观标志,胸椎骨质增生多数时候对人体并无不良影响,而且还在椎关节新的平衡过程中起着维持作用,也是椎体为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它既是生理的,又可能转变为病理的,只有发生在特殊的位置上,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

胸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高成正比例增多,而颈、肩、臂、腰、腿麻木疼痛的症状却不随年龄增高而增多。

60岁以上的老人,胸椎骨质增生率为100%,而临床症状发生率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还有许多研究资料说明,在50岁以上的男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90%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

年满70岁者,几乎在x线片上都有骨关节病的改变,但多数人并不出现症状。

许多患者一见到胸椎骨质“增生”即恐惧,见到“骨刺”即心情紧张,恐怕将来会四肢瘫痪,这是不必要的紧张。

因为骨刺本身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生理性的组织反应,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老化的表现。

所以,颈椎骨刺并不可怕。

就是发现有骨刺形成,也不等于就可以诊断为颈椎病,需要专科医生的详细检查并作出诊断。

如有疼痛症的状,首先采用消炎止痛药、根据病情,先不要手术,以中药调理或采用药物、姜、艾、火炙、之理疗法,(如活力油、或湛江出的麝香风湿油等之类的药物)效果都很好,达到舒筋活络、活血化淤、疏风理气、松弛肌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经络等目的。

胸椎胸椎棘突定位图解2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感觉?(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脊椎活动范围测量方法

脊椎活动范围测量方法

脊椎活动范围测量方法
(一)颈椎ROM
1、颈前屈0 ° -- 45°
2、颈后伸0 ° -- 45°
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下颌角固定臂:肩上
3、颈侧屈0 ° -- 45°
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第七颈椎棘突固定臂:双肩上
4、颈旋转0 ° -- 45°
体位:仰卧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
(二)胸和腰椎ROM
1、脊柱前屈0°-80°
体位:直立位轴心:L5棘突固定臂:体侧中线
运动测量:角度、弯腰手指离地距离、弯腰时第七颈椎棘突之第一骶椎长度1.6CM
2、脊柱侧屈0°-40°
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背中线
运动测量:角度、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距离
3、脊柱后伸0°-30°
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体侧中线
4、脊柱旋转0°-45°
体位:仰卧或直立位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

脊柱体表定位标志口诀

脊柱体表定位标志口诀

脊柱体表定位标志口诀脊柱体表定位标志口诀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表面特定的标志物,辅助医生或者护士在进行一些诊疗技术, 诸如采血, 注射, 穴位定位, 填写病历等过程中, 能够准确地找到脊柱的特定位置。

在医学中, 脊柱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它是人体形态的中心和支柱, 所以我们必须要非常清楚脊柱的结构和位置。

在进行诊疗和治疗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口诀来快速准确地定位脊柱, 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一个最基本的口诀:“头靠脊柱,卒带眉心,七颈过项,十二肋两边,骶骨指头下,尾骨处竖一个粉。

”这个口诀基本上包含了我们需要了解的正常人体脊柱的定位标志:头部,脖子,胸部,腰部,骶部,尾部。

接下来,我们会逐步介绍每个部分的定位标志。

头部:头靠脊柱。

在头颈交界的位置,有一个明显的硬结,就是第一颈椎(C1)椎体,也称为寰枢椎。

这里是舌骨两侧深入按压即可触摸到。

脖子:卒带眉心。

颅顶中央上方有一个微突,这个点就是会压迫在眉心中央部位,正好是第三颈椎(C3)的横突,也是后项肌肉两侧的分离点。

胸部:七颈过项,十二肋两边。

我们用食指“七椎突”方向,过肩部向下摸,能摸到锁骨下缘处,那个位置就是第七颈椎(T7)横突。

从这里向两侧摸,第一根肋骨通常位于第七颈椎横突的水平线上,最后一根肋骨位于第十二胸椎(T12)横突的水平线上。

腰部:骶骨指头下。

腰椎与骶骨之间有一条结实的韧带,称为骶韧带,用食指尖向下压在臀部中间就能感觉到这条韧带的上缘,这里就是第五腰椎(L5)的横突。

自此向下压迫两侧下降16厘米即到骶骨上端。

骶部:尾骨处竖一个粉。

尾骨,亦称尾椎或直肠骨,是构成人类骨盆的性骨之一。

在骶骨的下部,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凹陷,这个位置就是尾骨。

综上所述, 脊柱体表定位标志口诀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地找到人体体表的各个脊椎的特定位置,有助于提高医疗和治疗的的准确性和效率,使治疗过程更加安全和稳妥。

当然,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龙氏整脊

龙氏整脊

龙氏整脊治脊疗法-------正骨整脊手法要诀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人。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1、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环关节、环枢关节错位。

病人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上仰、侧转,缓慢摇动2~3下,嘱病人放松颈部后,将头转至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复位时的弹响声。

一般先向健侧,后向患侧摇正为好。

2、低头摇正法适用于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低头位,(中段颈椎,前屈约20度,下段颈椎,前屈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之下方作为“定点”,另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将头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托面颊的手稍用闪动力,“定点”的拇指同时加力按压,使关节复位。

3、侧头摇正法适用于2~6钩椎关节旋转式错位。

病人侧卧,低枕,颈前屈度如上述,术者一手托其头,另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处,将头抬起(侧屈)进行转动摇正。

4、(1)侧卧摇肩法适用于第6颈椎至第2胸椎旋转式关节错位。

病人侧卧、平枕,术者一手拇食二指置于其颈椎横突隆起处的前后方作“定点”,另一手扶其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要配合用阻力,使关节在摇动中复正。

4、(2)侧卧摇肩法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可避免上位颈椎受副损伤。

5、侧向搬按法适用于2~6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

病人侧卧位,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住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后侧隆起处,另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病者头托起作侧屈活动(先屈向健侧,后屈向患侧),当搬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与“动点”的手同时作一搬按闪动力,可听到关节弹响,术者拇指可触到复位关节的弹跳感。

6、挎角搬按法适用于2~4颈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并错位者病人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将其头偏向健侧前屈位,充分展开患病关节,轻按摩其下位颈部紧张之肌肉,使嵌顿之滑膜退出,揉捏颈肌放松后,术者一手拇指“定点”于病椎关节隆起之下方,另一手扶其头顶或额部,先搬向健侧前外侧45度方位,后斜向外侧45度方位,重复3~5次即可。

脊柱手术的定位方法

脊柱手术的定位方法

脊柱手术的定位方法(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四川德阳618000)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个部分,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骶椎基本融合在一起,尾椎退化,所以人体脊柱中承受最大部分功能的是颈椎、胸椎及腰椎。

人体脊柱都有相应的生理弯曲曲度,颈椎、腰椎向前,胸椎向后,当曲度变直时,人们的脊柱就会出现疼痛现象,严重时需要做脊柱手术。

脊柱手术中,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定位需要进行手术的节段,节段定位错误极易造成漏切、误切的情况,增加手术难度同时有可能会破坏掉正常的组织结构,导致二次手术的进行,使患者遭受更多痛苦。

为了准确定位,提高脊柱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医生们研究出了许多脊柱节段定位的方法,以减少定位失误情况的发生。

一体表固定标志定位法体表固定标志定位法是通过人体体表骨性标志来进行定位的方法。

主要包括触摸法和比移法,方便快捷,相对准确。

1.触摸法:医生通过触摸脊柱各结构来对病变位置进行定位。

包括棘突、横突、关节突及椎体的触摸定位。

棘突的触摸定位:⑴颈椎各棘突位置的确定通过触摸枕外粗隆、C2、C7棘突确定,枕外粗隆粗大,下有凹陷,凹陷下较大且末端分叉的骨突为C2棘突,C7棘突则在低头时触摸项背交界处隆起即可得;⑵确定胸椎棘突时让患者站直,双臂自然下垂,两肩胛冈内侧连线,定T3棘突,两肩胛骨下角连线定T7棘突;⑶腰椎棘突常利用双侧髂嵴最高点定位,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上可触摸确定L4棘突、L4.5棘间,再通过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便可确定其他棘突。

横突的触摸定位:⑴颈椎横突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摸,自乳突尖开始,每隔1.0-1.5cm,定一个横突;⑵胸椎横突触摸不易定位;⑶腰椎横突中先确定最易触摸的L3横突,便可确定L2及L4横突,L3横突可通过尽力张开拇指、食指,在患者腰肋处用食指桡侧贴近肋弓,拇指尖处便为L3横突,L5横突在髂后上棘上方。

关节突的触摸定位可通过用力按压棘突两侧,触摸到串珠状骨性隆起即是。

穴位定穴方法

穴位定穴方法

穴位定穴方法一、体表标志法:利用体表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进行腧穴定位的方法。

1、固定标志:用人体的自然凹凸部位、肌肉骨节的隆起等固定标志取穴的方法。

比如肚脐,在它的正中央就是神阙穴。

眼睛也是固定标志,在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就是睛明穴,在人体的背腰部也有很多常用的重要的穴位,那么这一部分的穴位定位,我们就要先定位到脊柱的椎体。

人的脊柱自上而下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等等。

分别有7节、12节和5节。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的定位到某一个椎体呢?其实这些我们可以通过背腰部的一些骨性标志来定位,首先在项部的下端,当我们低头的时候就会出现最高的颈椎的棘突,并且棘突会随着我们摇头而摆动这个就是第七颈椎。

在背部的两侧有肩胛骨,而肩胛骨的上端呢?我们可以摸到一个横向的骨性的突起就是肩胛岗,肩胛岗内缘平对的是第三胸椎的棘突,而肩胛骨的下角呢,平对的是第七胸椎,在腰部的两侧,我们可以摸到骨盘骼棘的最高点,这两个点相连,平对的就是第四腰椎棘突。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快速的定位到脊柱的四个点。

即第七颈椎,第三胸椎,第七胸椎和第四腰椎。

然后我们再在这四个点的基础上来摸其他的椎体。

例如我们要找风门穴,风门穴水平横对第二胸椎的棘突,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刚才的方法,从肩胛岗的内缘定位到第三胸椎,然后再往上摸一个椎体就是第二胸椎。

再例如肾俞穴,该穴水平横对是第二腰椎的棘突,那我们就可以先定位到第四腰椎,然后再往上摸两个椎体到第二腰椎。

2、活动标志法。

就是我们人体有一些标志,是需要活动体位才能出现的。

例如把手臂向外平展,在锁骨的肩峰端外缘,我们就可以出现两个凹陷,这两个凹陷分别就是肩髃穴和肩醪穴。

当我们张口,在耳屏的前方,也会出现一个凹陷,这个凹陷就是听宫穴。

二、骨度分寸法。

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成寸作为定穴标准。

注意:此寸是相对长度,没有固定数值。

所以不同部位的寸不一定相等。

例如在上肢,屈肘和屈腕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条横纹。

体格检查——脊柱检查2【范本模板】

体格检查——脊柱检查2【范本模板】

脊柱的检查通常以视、触、叩诊相互结合,其主要内容包括脊柱的弯曲度、有无畸形、脊柱的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叩击痛等.一、脊柱的棘突与椎体的定位(一)棘突定位胸椎棘突定位腰椎棘突定位1。

第7颈椎棘突是颈椎棘突最隆起的一个。

当低头时,在项部下方正中线上最突出的一个,能随摇头而左右摇动,而其下方的第1胸椎棘突则完全不动,可资区别.第七颈椎棘突2.第3胸椎棘突与肩胛冈内侧端平齐。

3。

第7胸椎棘突与肩胛骨下角平齐.4。

第12胸椎棘突在第12肋肋角距后正中线5厘米处.5.第4腰椎棘突(或棘间)与髂嵴最高点平齐。

6。

第5腰椎棘突与髂结节平齐。

为菱形窝的上点。

肥胖者为一凹窝,为下背部正中沟的终点。

7。

第2骶椎棘突与髂后上棘平齐。

为蛛网膜下腔的终点.8.第3骶椎棘突与髂后下棘平齐.9。

骶尾关节在臀裂的上端。

为菱形窝的下点。

10。

尾骨尖在肛门的后上方,正常有一凹窝。

(二)椎体定位(以成年人立正姿势为标准)椎体的定位有两种方法:1。

以棘突定椎体的位置颈椎、上位胸椎和腰椎的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中、下位胸椎棘突与下一位椎体的下缘平齐。

(1)下胸部的棘突与下一个椎体的中部平齐;(2)腰椎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2.从躯干前部体表标志定椎体位置:(1)下颌角平齐第2颈椎体;(2)舌骨平齐颈3~4椎间隙;(3)环状软骨平齐颈6椎体;(4)胸骨上切迹平齐胸2椎体;(5)剑突平齐胸9椎体;(6)季肋下缘平面与腰3椎体等高;(7)脐平齐腰3~4椎间隙。

二、脊柱弯曲度(一)生理性弯曲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前后方向的弯曲,即颈椎段稍向前凸、胸椎段稍向后凸、腰椎段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类似“S”形,称为生理性弯曲。

正常人直立位时脊柱无侧弯。

检查脊柱有无侧弯的方法是: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来观察脊柱有无侧弯.(二)病理性变形患者站立位,仔细查看是否有畸形,通常可见三种基本的畸形:1。

人体体表标志--针刀定位

人体体表标志--针刀定位

人体体表标志--针刀定位人体体表标志前面观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 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 T3棘突平。

脊柱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

脊柱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

脊柱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在医学实践中,手法是指医生凭借手的指、掌、腕、臂的劲力,灵敏感觉和千变万化的动作技巧,对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的各种方法。

因此,手法包括诊断手法和治疗手法两大类。

现在已有人将其称为手法医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与疾病斗争经验的总结,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医的推拿按摩和骨伤科中,手法有着重要地位。

本讲义仅就脊柱手法调衡治疗作一介绍。

脊柱手法调衡是治疗脊椎病和脊柱相关疾病最重要的调治手段之一,也称之为整脊疗法。

它是一种物理疗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物信息疗法。

在治疗过程中,术者通过手力的技巧和手指的变化,刺激或调整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使该部位的物质结构状态以及体内的信息通道和能量传递发生变化,以实现调节平衡,完成治疗的作用。

根据治疗作用可分为调理手法和复位手法两大类。

第一节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调理手法是指运用按揉、捏拿、点穴、指压、分筋、理筋等方法,传统医学称之为理筋手法。

此方法对脊柱周围组织或肢体软组织进行刺激,使其发挥由外向内的力学和信息学效应,推动壅滞之气血运行,调和营卫,缓急解痉,舒筋通络等,即对机体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整体的调节,使其达到正常的动态平衡。

脊柱调理手法的作用机理为:1.调整软组织结构状态手法治疗可以缓解或消除肌紧张或肌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消散气滞或血瘀,增强新陈代射,以达到消炎镇痛、恢复局部软组织生物力学平衡的目的。

2.改善有关系统的功能某一系统功能或能量代谢失调,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系列病变或症状。

通过对失调的系统功能进行调节,使其恢复正常,就能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如肌肉痉挛性症状,通过手法的调理作用,使肌肉放松、使变形得到恢复,痉挛就可解除,血液也因此通畅,相关系统的功能也随之改善,相关的症状也得到缓解和治愈。

3.调整机体信息及其网络系统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腑之间及各部位肢体之间,总是通过一定的信息通道来联系沟通,以传达各种生理和病理信号(在脊柱信息网络原理一章已有较详细的阐述)。

大椎的简便定位方法

大椎的简便定位方法

大椎的简便定位方法
1. 嘿,你知道大椎在哪吗?来,我教你一个超简单的办法!就像找宝藏一样,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最突出的那块骨头,那就是大椎的“地标”啦!比如你感觉脖子酸酸的时候,低下头去找一找,很快就能找到啦,是不是很神奇?
2. 哎呀呀,要找准大椎其实不难哦!你想想看,你低下头的时候,后面不是有个高高的凸起嘛,对啦,那就是大椎呀!好比在一堆东西里一下子认出你最喜欢的那个小玩具一样容易!不信你现在就试试。

3. 嘿,朋友!找大椎其实很有意思的哦。

你试着左右转动下脖子,是不是能感觉到有一块骨头跟着动呀,那块就是大椎呀!就像是夜晚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星一样显眼呀!明白了吧?
4. 告诉你哦,要快速定位大椎有妙招呢!低头后,伸手在脖子后面摸摸,那个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啦!这就好像你在人群中一下子认出你的好朋友一样简单!赶紧去感受一下呀。

5. 来呀,找大椎真的很轻松呀!把脖子稍微弯一弯,那冒出来的明显的地方不就是大椎嘛!这跟你一眼就能看出谁是你的好伙伴是一个道理呀!试试就知道啦。

6. 哇塞,大椎的简便定位方法超简单的啦!你只需要低个头,然后感觉一下哪里最高,那就是大椎啦!就像你能一下子找到家里最舒服的那个角落一样!怎么样,很容易吧!
我的观点结论是:找到大椎真的一点都不难,用这些方法很容易就能定位啦!。

26节脊椎骨定位方法

26节脊椎骨定位方法

26节脊椎骨定位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那超级重要的 26 节脊椎骨定位方法呀!
你想想,咱的脊椎骨就像一列长长的火车,每一节都有它独特的位置和作用呢!比如说,颈椎那几节就像火车头,带着我们的脑袋灵活转动。

你看,当你左右扭头看风景的时候,不就是颈椎在发挥作用嘛!
那怎么定位这些脊椎骨呢?首先啊,你可以摸摸自己的脖子后面,那突出的一块就是第七颈椎啦,就像火车上特别明显的一节车厢一样。

然后顺着往下摸,一节一节地感受。

哎呀,这过程真的就像是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地图呢!
胸椎就像是火车中间稳稳当当的部分,支撑着我们的身体。

你试着把手放在胸口,感受一下后面的骨头,那就是胸椎啦!比如说你在做扩胸运动的时候,胸椎就在努力工作呢!
再到腰椎,这可就是火车的后半段啦,承担着很大的力量。

你弯腰捡东西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腰椎在用力呀?
总之啊,了解 26 节脊椎骨定位方法真的太有用啦!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脊椎,就像爱护我们最珍贵的宝贝一样。

咱们可一定要重视起来哟!。

脊柱定位歌诀

脊柱定位歌诀

脊柱定位歌诀脊柱定位:摸不到的是颈一;能摸到的是颈二;能转动的是颈七;中间一节是颈四;不能转动的是胸一;肩胛内侧最突点水平连线是胸四;肩胛最下端水平连线是胸七;第十二肋骨起点是胸十二;第十二肋骨端水平连线是腰二;髂骨上端水平连线是腰四;骶椎上端第一棘突是腰五;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颈腰椎病定歌一三七颈难前后,二五六椎侧弯难。

唯有颈二旋转难,颈椎有病垂先变,腰一有病前弯难,腰二病难左右弯。

腰三左右难转动,腰五不敢往后弯前后左右都难动.必是腰四病无疑。

医梦园腰椎诊病:身体向前弯曲时腰痛--—-第一腰椎偏歪。

身体左右弯曲时腰痛-——-第二腰椎偏歪身体左右转动时腰痛----第三腰椎偏歪身体向后弯曲时腰痛-—--第五腰椎偏歪.整个腰部都不敢活动--——-第四腰椎间盘突出。

一侧疼为腰突;二侧疼为椎管狭窄;三点疼为膨隆疝;中间疼为腰肌劳损;三年以上为钙化增生五毫米以上为巨突;向后鼓为后突;脊柱塌陷为前突;再疼一点为滑脱;两点一侧疼为捻转;交叉疼为旋转;三节以上一侧疼为风湿;四五两侧疼为肾虚;五一两侧疼痛为受风;按那那疼为水肿;肌肉硬为僵硬;脊柱硬为强直;皮神经分布:颈1头顶颈2三;颈3就在颈项间;颈4双肩5臂外;颈6大二指相连;颈7中指立;颈8小和五指限;胸1、2臂内分上下;3至12胸肋环;腰1盆带2腿前;腰三主管膝周炎;腰4、5小腿内和外;腰5拇趾紧相连;骶1跟腱通小趾;骶2腿主管后边;骶3、4、5二阴转;尾骨神经门里圈;掌握皮神经分布歌,诊断治疗赛神仙;骨神经分布歌:颈4肩上扛;颈5肱骨上;颈5、6、7分三份,同属上下冈;颈6挠颈8尺;颈6、7、8臂骨相;颈7中指骨里藏;腰2髂骨上;腰3股头藏;腰4大转子;骶1骶4膝外相;腰三腿前腰5后;腰4腰5膝内装;腰4胫腰5腓;腰5足拇指上’骶1、2腓跟小趾藏脊椎神经与疾病第一颈椎头、耳、鼻、喉、脸、交感头痛、失眠、眼疾、记忆减退、眩晕、第二颈椎耳、鼻、喉、舌、声带、口昏眩、耳鸣、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第三颈椎咽、颊、肩、横隔、三叉、交感咽喉炎、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痤疮、湿疹第四颈椎颈部肌肉、咽、臂肩酸痛、牙痛、甲状腺、干草热第五颈椎手肘、食道、气管气管炎、咽喉炎、手臂酸痛第六颈椎甲状腺、手腕肌、大姆指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第七颈椎甲状腺、中指、肱肌甲状炎、手臂外侧、中指、肱、无名指酸麻痛第八颈椎心脏、气管、食道、指尖手指炎、气喘、气管炎、手臂内侧、指尖酸麻痛第一胸椎心脏、气管、食道、前臂心脏病、气管炎、气喘、手腕痛、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第二胸椎心脏、气管、食道、背肌食道炎、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血压、心跳不规律第三胸椎肺、支气管、食道、胸腔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第四胸椎肺、食道、乳房乳房炎、慢性胃症第五胸椎肝、胆、胃、脾肝炎、胆囊炎、低血压、胃炎、面疱第六胸椎胰、胃、胆肝炎、胃炎、胆囊炎。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转载)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触抹法:此法最便利,最常用,较精确。

就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展开触抹而确认其边线。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胸骨:粗壮,任何人均可精确触抹明。

沿此向上,存有一突起,再向上推摸,可以跌破一骨胫,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短而大,多不锯齿。

低头时,其突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以精确涂明。

沿其向上鼠标,就可以确认c6、c5棘突的边线。

唯c4棘突难于涂及。

但可以从己标示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来其边线约。

约存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短。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当特别注意辨别。

(2)腰椎棘突:常利用可以精确涂明的双侧髂嵴最高点去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坐落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等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够较精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够较精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够定位(3)胸椎棘突:当人四肢,双上肢自然弯曲,双肩胛岗内侧端的连线,与t3棘突平。

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t6、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十七椎的定位技巧(一)

十七椎的定位技巧(一)

十七椎的定位技巧(一)十七椎的定位引言十七椎,又称脊柱第17节椎骨,是人体脊柱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准确地定位和处理十七椎对于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十七椎定位的技巧,帮助你准确处理脊椎问题。

定位技巧触摸定位•使用手指轻轻按压背部,感觉到凸起的部分即为十七椎所在位置。

•注意身体结构的差异,不同人的十七椎位置可能有所不同。

视觉定位•视觉定位需要借助相关设备,如X光片或MRI扫描图像。

•根据图像上明显的骨头结构,确定十七椎的位置。

•如果无法获得专业设备,可以参考解剖学图册或相关网站上的解剖图像,进行初步的定位。

借助专业人士•请教医生、物理治疗师或专业的解剖学家等人士,以确保准确的定位。

•专业人士可以通过观察身体结构和运动范围,帮助你确定正确的位置。

处理技巧脊椎保护•处理十七椎时,要注意避免对脊椎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使用合适的姿势和动作,避免过度扭动或负重。

•在处理过程中,要持续观察身体的反应,注意是否有任何不适或疼痛感。

按摩放松•使用适当的按摩技巧放松脊椎周围的肌肉。

•轻轻按摩十七椎和其周围区域,可以缓解紧张和疼痛感。

物理疗法•如果有必要,可以尝试物理疗法,如热敷或冷敷。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冷敷可以减轻炎症和肿胀。

结论适当的十七椎定位和处理技巧对于创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触摸和视觉定位,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可确保准确定位十七椎。

在处理过程中,要遵循脊椎保护原则,并采用适当的按摩和物理疗法来缓解不适。

希望以上技巧对于处理十七椎问题能带来帮助。

参考资料: - [How to locate the T-17 vertebra]( - [Lower Back Pain: How Exercise Helps](本文仅供参考,对于确切的定位和处理十七椎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或从事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十七椎的定位引言十七椎,又称脊柱第17节椎骨,是人体脊柱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椎部位的快速定位方法,你值得拥有
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颈椎段位置:
方法:采坐姿实施,并令患者正坐。

颈椎椎体位置判定:颈椎椎体判定以C2及C7较易判定,其余各颈椎椎体则以此两椎体来推定。

C1:此椎体由棘突无法摸到,但其横突位于枕骨下方、耳朵正后方位置。

C2:由头骨以下,首先摸到的棘突:
C7:靠近双肩,较突出的棘突为C7及T1,但当头部摇动时,会跟着活动的是C7。

胸椎段位置:
方法:采俯卧姿势实施,并令患者双手掌心朝上平放于身体两侧。

胸椎椎体位置判定:胸椎椎体判定以T4、T7及T1较易判定,其余各胸椎体则以此三椎体来推定。

T1:如上所述,靠近双肩,较突出且不会随着头部转动的椎动即是T1
T4:在肩胛骨靠人体内侧较突出的正中点连接之椎体即是T4。

T7:在肩胛骨最下端的平行联机之椎体即是T7。

T10:以T4-T7之等倍距离,由T7向下延伸点的椎体即是T10。

T2,T3:由T1往下一、二椎体是(或由T4往上一、二椎体即为T3,T2)。

T5,T6:由T4往下一、二椎体(或由T7往上一、二椎体即为T6,T5)。

T8,T9:由T7往下一、二椎体即是。

T11,T12:由T10往下一、二椎体即是。

腰椎段定位:
方法如胸椎。

腰椎椎体位,置判定:腰椎椎体判定发L4较易判定,其余各腰椎椎体则以此推定。

L4:与骨盆顶点的连接即为L4。

L3,L5:由L4往上及往下各一椎体,即为L3及L5。

L1,L2:由L3往上一、二椎体即是(或由T12往下一,二椎体即是)。

李华锤疗专注于解决脊柱和软组织方面的相关疾病,不仅在调理上适用范围广、使用简单、效果显著,而且还解决自己健康和异性尴尬的问题,达到了“多赢”效果。

李华锤疗,只为你我健康,让我们用一颗热血的心来迎接中医养生大健康的广阔市场!
李华锤疗,轻松渗透,灸之不及、罐之不到、针之不能,锤疗立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