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实施(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实施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尤其是企业在信息化系统选型时,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这是因为很多企业时常会遇到一个突出矛盾:各个项目通常都是采取分步实施,而应用中又要考虑系统间的信息集成性。由于企业的快速成长,往往会发现仅仅用了两、三年的系统因为不能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必须更换。怎样动态的看待信息化建设全局,真正做到既分步实施成功,又能保证在今后的项目建设中保持信息系统的无缝紧密集成,成为摆在企业领导人、企业CIO的首要问题,所以就有了总体规划的需要。企业应该如何看待全局规划与实施关系?

遗憾的“成功”

一家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其多个核心应用软件都采用的是“国际名牌”,投资达到上千万元。但最后综合应用的实际效果虽然不能用失败来形容,但与巨大的投入相比可以说是收效甚微。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分步实施的模块各自为政。在选用某种应用软件时,只关心某个单一的核心应用,没有或者说没有能力考虑这些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结果常常会数据库不统一、操作平台不统一、显示模式不统一、开发语言不统一。一方面造成更大的信息孤岛,另一方面由于系统之间的功能冲突造成IT投入和回报的递减效应。

当然我们不是强调必须选用单一供应商的信息化系统,国际上有相当多的大公司同时使用SAP、i2、Siebel三大系统,之间的集成性、信息交流做得非常出色。但是使用这种架构需要相当数量专业的IT 人员做日常维护,需要业务人员有非常强的IT系统应用能力,对于相当多数中小型,或者国内的大型企业(但在国际上看只是中型企业)不具有这样的能力。根据统计分析和我们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大多数中型企业内部核心系统应用不应超过3种不同品牌产品。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必须要与内外环境相适应,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在选用某种应用软件时,仅仅是把它看成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借助计算机作为方便管理的工具,而不是从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拓展战略的高度出发,以业务为导向来引入信息化系统。所以,实施信息系统的结果只能是盲目跟从,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企业的决策层越来越感到,企业的动态成长、复杂的应用环境与多种应用系统之间的冲突正形成一个新的“IT黑洞”。而对于“IT黑洞”成因分析,归根到底,需求企业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即没有做好实施前的规划工作。

在规划与实施间找平衡

之所以不断强调信息化规划这个概念,最重要的动因来自于信息化建设所具有的综合性、系统性、变革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和要求。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规划和信息化实施这两个层次构成的动态螺旋

式递进。

无论哪个层次的信息化规划,其基本原理和过程都是一致的,大

致可以细分成如下几个环节:明确组织远景和使命、确立组织发展战略和目标、明晰组织业务及管理变革策略、识别组织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关键性能指标、抽取信息需求、建立总体信息框架。

从这个角度出发,金蝶认为信息化规划本质上可定位为成长性企业在某一发展阶段从业务战略到信息战略的实现。

从组织的战略出发而不是从系统的需求出发,可以避免脱离目标而进行实施的困境;从业务的变革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变革出发,有利于充分利用组织的现有资源来满足关键需求,从而避免实施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支持组织的决策。

不坚持这两个原则就会给信息化建设带来致命的短视和形式化恶果,使企业各类信息之间分割开来,很难有效地进行综合应用,也无法适应企业面对灵活的市场而采用的决策权下移的需求。

既然信息化规划的目的是为信息化实施提供框架指南,那么,规划与实施之间就应该是规划先行,实施紧随,步步为营。但事实上,由于一些管理软件厂商忽视了其成长性和现有信息系统技术缺陷,造成这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断层。

成长性企业规划与实施

中国的企业大部分是成长性企业,它的管理模式在不断地变化,企业规模也在不断地成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系统需求企业只有一方面对自己的家底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对外部环境洞悉敏锐,才能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提出系统需求,合理规划,成功实施。针对企业成长性的五个阶段,有以下不同的信息系统规划战略(见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