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至2020年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0年)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中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依然是制约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至2015年)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至2015年)全面落实《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实施枢纽战略,满足综合交通一体化需求。
加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机场的功能互补,促进多机场体系的形成。
到2015年,全国运输机场总数达到2 30个以上,覆盖全国94%的经济总量、83%的人口和81%的县级行政单元。
北方机场群:将北京首都机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新建北京新机场。
加快发展区域枢纽机场,发挥哈尔滨、沈阳、大连、天津机场分别在东北振兴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培育哈尔滨机场面向远东地区、东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
发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长春等机场的骨干作用。
发展漠河、大庆、二连浩特等支线机场,新增抚远等支线机场。
华东机场群:培育上海浦东机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
加快发展上海虹桥、杭州、南京、厦门、青岛等区域枢纽机场,满足长三角、上海浦东新区、海西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
培育青岛机场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功能。
发挥济南、福州、南昌、合肥等机场的骨干作用。
发展淮安等支线机场,新增九华山等支线机场。
中南机场群:培育广州机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
完善深圳、武汉、郑州、长沙、南宁、海口等机场区域枢纽功能,满足珠三角地区、中部崛起、北部湾地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区域合作战略需要。
增强三亚、桂林等旅游机场功能。
发展百色等支线机场,新增衡阳等支线机场。
西南机场群:强化成都、重庆、昆明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加快培育昆明机场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门户功能,服务于云南桥头堡发展需要。
提升拉萨、贵阳等机场的骨干功能,满足国家加快发展藏区和偏远地区发展需要。
发展腾冲等支线机场,新增稻城等支线机场。
西北机场群:强化西安、乌鲁木齐机场区域枢纽功能,满足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新疆地区快速发展需要。
培育乌鲁木齐机场面向西亚、中亚地区的门户功能。
提升兰州、银川、西宁等机场的骨干功能。
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
如何打造全国第一世界一流通用航空产业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开展处于初级阶段,航空产业园也在起步向前开展,终极定位希望打造成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一、国外通用航空产业现状1. 通用航空的规模目前大约有32万架飞机和70万名飞行员在全世界从事通用航空活动,年飞行小时约4000万小时。
庞大的通用飞机机群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兴旺国家。
其中国际知名的通用航空制造企业包括主要产品为活塞与涡浆类飞机和公务机两类的美国塞斯纳飞机公司;主要生产SR20、SR22两种飞机并被中航通用飞机某某公司并购的美国西锐飞机公司;全球通用飞机行业唯一能够提供两座、四座单发或双发活塞式飞机的制造商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全球第四大通用航空飞机制造商Piper 飞机公司;加拿大庞巴迪飞机制造厂是世界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产品含有公务喷气飞机和水陆两栖飞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也生产喷气公务机;美国豪客比奇飞机公司主要生产公务机、涡桨飞机、活塞发动机飞机;还有一些东欧、俄罗斯等等国家的公司也生产通用飞机。
2.通用航空产业大国北美洲是全世界通用航空最兴旺的地区,美国是通用航空大国,全世界所有通用飞机中,不仅75%的机队在北美,同时近90%的通用飞机是美国制造的。
美国通用航空市场的开展已根本趋于成熟,法律法规、根底设施和管理等各项条件完备,美国通用航空的现状与开展趋势代表着世界通用航空开展的方向。
2010年,美国在通用航空飞机总数约为22.8万架,持有效飞行驾驶执照人员60多万名,其用航空飞行员约为40万人,接近2万个通用航空机场。
通用航空每年飞行2700万小时,通用航空每年创造超过千亿美元的经济收入。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汇总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我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仍然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25年发展规划
-附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展规划〔2013-2025年〕目录前言 (1)第一章根底条件和总体要求 (1)第一节现实根底 (1)第二节指导思想 (3)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开展目标 (4)第五节空间布局 (5)第二章建立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6)第一节提升**机场货运功能 (6)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7)第三节开展多式联运 (8)第三章建立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8)第一节航空物流 (9)第二节高端制造业10第三节现代效劳业11第四节建立产业创新中心12第四章建立绿色智慧航空都市12第一节建立高水平城市综合效劳区13第二节推进现代化根底设施建立13第三节加强生态建立和环境保护14第五章建立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15 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效劳功能16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16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17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开展17 第六章保障措施18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18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19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效劳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集聚开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国发…2012‟24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对建立**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州〕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局部,包括**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围涉及中牟、新*、尉氏3县〔市〕局部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立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21•【字号】豫政[2007]80号•【施行日期】2007.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2007〕80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航空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航空枢纽日益成为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快航空运输业发展,建设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切入点,加强领导,协调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加强对规划区域的土地控制和空间管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既要满足航空枢纽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防止过度超前。
要发挥航空枢纽集散效应,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产业聚集,加大推动航空货运发展的力度,以航空货运带动航空运输业加快发展。
要加快制定完善支持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确保规划得到落实。
要进一步加强对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发展的组织领导,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规划的执行、审批和管理。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航空运输作为先进的运输方式迅速兴起,航空运输业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并取得了长足发展。
为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促进航空运输业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划纲要。
河南省通航机场现状和规划分析
Value Engineering———————————————————————作者简介:裴柯欣(1995-),女,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航空运行环境。
0引言我国近年开始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业,各地通航机场数量激增,通航企业发展大幅加快,其中支线机场的数量占据了我国通航民用机场总数的76.6%,因此支线机场的建设研究极具讨论性。
机场的空间布局规划是通用机场的建设中的首要环节,在利民便民且充分发挥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职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对已有支线机场的利用达到最优[1]。
需要了解影响规划的因素,优化机场布局规划方案,使其满足实际建设和发展需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交通体系完善等目标[2]。
1河南省支线和通航机场发展的现状及生存环境目前河南拥有4座民航机场,分别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
2022年预计将建成商丘观堂、安阳豫东北和平顶山鲁山3个民航机场,并规划三门峡、潢川、平顶山尧山、周口和济源等5个支线机场。
河南省现有通用机场:郑州上街机场,安阳北郊机场、周口西华县、安阳林州、新乡唐庄5个,批准郑州登封市、商丘永城、新乡长垣县、驻马店平舆县、郑州中牟县,洛阳通用机场、商丘民权8地,规划焦作云台山、开封兰考、濮阳台前、鹤壁、漯河、许昌、三门峡、济源8个通用机场[3],具体机场情况如下[4]:郑州上街机场:A1类,是郑州第二大机场,4C 级机场,2019年签订上街到长治、济宁省外航线和3条省内航线的协议,具有商务飞行和空中救援的服务。
安阳北郊机场:B 类,国家体育总局所辖国内最大的航空俱乐部和航空体育训练中心,仅开通了安阳-林州航线,主要用于航校训练。
安阳林州机场:A 类(级别未知),2016年10月底机场完工,每月最多可起降飞机3000架次,从事航空游览、航空摄影、飞机播种、飞行员培训等业务。
周口西华机场:B 类机场,2019年10月底建成投用,公务机飞行、飞行员培训、农林植保与航空应急救援、航空摄影广告和航空物等业务板块全面启动。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一、关于编制背景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质量工作更加重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以质取胜”,“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方针,全面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水平。
199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以来,全民质量意识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主要产业整体素质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其中,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从1996年的75%提高到2010年的87.6%,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稳步提高,质量竞争力逐步增强。
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有较大改善。
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及社会事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计量检测、认证认可及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各地质量兴(强)省、质量兴市(县)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重视质量的氛围初步形成。
但是,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水平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发展。
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产品、工程等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2011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为12.5%,不合格产品的绝对数还很大。
质量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损害国家信誉和形象。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质量竞争力还不够强,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产品。
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答记者问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答记者问3月13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就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
问:制定《规划》的背景和意义有哪些?答: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和采取重大举措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并用单独一章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而独特的支撑作用。
同时,必须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认真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总结新世纪以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经验,突破以往仅仅依靠项目驱动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方式,加强顶层设计与体系建设,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为此,教育部决定组织制定《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全面部署。
制定和实施《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民航的过去十年与未来十年
盖安德(北京)公司 王献平 (原载《中国民航 2006 年蓝皮书》)
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
国家航线网络
民航经营效益 民航社会功能 资源管理 中枢结构 产品体系
IT 系统
支线航空 机场投资与机场集群管理 良性竞争秩序
和谐社会
目录
一、我国民航发展的过去十年与行业管理理念的更新 二、我国民航业新历史时期的基础是完整、科学、稳定的国家航线网络结构 三、我国航空公司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的主要标志:完整的差异化产品体系 四、新历史时期的我国机场业 五、新历史时期需要相应的行业发展引导政策和人才队伍 六、结语
我国东、西部之间航空运量分布不均衡的基本现象,在未来十年中,预期不会有 根本性的变化。由于这个基本的分布特征,在过去几年中,我国着力建设和发展北京、 上海和广州三大门户复合枢纽的战略,是非常必要和十分科学的。这一重要的措施使得 我国开始拥有国家航线网络结构初步的基本框架,同时使得我们获得了建设以大型枢纽
上世纪末,适应改革开放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变革,我国民航业以政企分离 为主要标志,开始了从行业生成期向行业成长期的转变。这一转型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民航从相对自我封闭的政府性事业,转为逐渐适应市场需求的商业性行业;同时,与规 模扩张相比,行业主导管理思想,也从不断扩大设施规模,逐渐转变为追求经营成果, 即逐步增强以市场为依据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和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效益。与成长期 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行业管理的主导理念,也从资产管理逐步开始向资本管理转变,即 国家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划拨为工具,结合行政手段进行政策性的资源分配,扶持基 础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而率先获得相应规模的民航骨干企业和机场,则通过上市、借
4
盖安德航空事务咨询公司
河南省通用航空发展规划
《河南省通用航空发展规划》出台到2020年,全省通用机场将达15个以上、通航运营企业将达30家以上、通航飞机保有量将达300架以上……1月21日,由河南省发改委、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举办的《河南省通用航空发展规划》宣传贯彻会议在郑州召开。
作为河南省首个加快通航产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规划》以2014~2020年为实施期限,围绕全省民用航空发展战略,阐明了未来通用航空发展思路、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
现状:78架通用航空器拥有运行合格证“通航产业涉及飞机制造、运营服务、机场建设、金融保险等诸多环节,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三大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省长助理、省机场集团董事长安惠元表示。
据了解,河南省通航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航空运动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农林作业等通航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尤其随着国家低空空域逐步开放,通用机场建设、飞行培训、托管维修、航空旅游等相关产业正在兴起。
目前,河南省有郑州上街机场和安阳机场2个运营的通用机场,4个经批准建设的通用机场分别位于林州市、长垣县、西华县和平舆县,可供小型通用航空飞行器起降,郑州新郑、洛阳北郊、南阳姜营3个民用运输机场可兼顾通航业务;河南省正式运营的通用航空公司共6家,其中贯辰、永翔、中宇、飞天是首批民营通航运营企业,全省拥有运行合格证的通用航空器有78架;安阳和郑州两个通用航空产业园,目前均已成功引进部分通航制造、运营及服务企业。
《规划》指出,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河南省通航产业发展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平衡,研发制造等发展基础薄弱,目前仅有啸鹰航空等部分小型通航飞机零部件制造、组装企业和部分无人机、航模生产企业。
通航产业发展还存在服务能力不足、业务种类单一、专业人才紧缺、扶持政策不完备等问题。
布局:“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多点支撑”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程的推进,国内通用航空发展迎来黄金期:新型消费类通航业务快速发展,新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出现,导航、监视和通信等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贯彻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贯彻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2.05.28•【字号】•【施行日期】2012.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女保障正文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贯彻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卫妇社[2012]10各省辖市卫生局,省直管试点县(市)卫生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颁布的《河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河南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两规划”),全面推进妇幼卫生工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省卫生厅组织制定了《贯彻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附件河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妇女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实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我省印发了《河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确定了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法律、妇女与环境六个优先发展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并将妇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在促进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河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妇女享有社会保障的程度普遍提高,贫困状况进一步改善;妇女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妇女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男女受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妇女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保障妇女权益的立法、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妇女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深入人心,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我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
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仍然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区域经济开发【发文字号】豫政[2011]25号【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1.02.28【实施日期】2011.02.28【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决定(201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豫政〔2011〕25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安排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2011年是我省“十二五”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局之年。
各省辖市、省政府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既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奋发图强,确保“十二五”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计划,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另行下达。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河南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大力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多策并举,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胜利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25年发展规划
附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 年)目录前言 (1)第一章基础条件和总体要求 (1)第一节现实基础 (1)第二节指导思想 (3)第三节战略定位 (3)第四节发展目标 (4)第五节空间布局 (5)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6)第一节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6)第二节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7)第三节发展多式联运 (8)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8)第一节航空物流 (9)第二节高端制造业 (10)第三节现代服务业 (11)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12)第四章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12)第一节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13)第二节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13)第三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4)第五章建设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 (15)第一节提升开放平台服务功能 (16)第二节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16)第三节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17)第四节带动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 (17)第六章保障措施 (18)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 (18)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 (19)前言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4 号)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 年)》对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港经济集聚区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制定本规划。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 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 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3-2025 年。
本规划是引导实验区有序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1.05•【字号】豫政〔2016〕1号•【施行日期】2016.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意见豫政〔2016〕1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全省民航业快速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显著提升了我省交通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水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纲要》,进一步提升民航业发展水平和发挥其战略先导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民航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先行作用,坚持东联西进、贯通全球、构建枢纽的战略导向,以郑州航空枢纽为支点构建“空中丝绸之路”,统筹推进全省机场体系建设、航线开发和通用航空发展,培育提升综合交通和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全省航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建设,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建成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为核心,洛阳北郊机场(以下简称洛阳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以下简称南阳机场)等机场为主要节点,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多层次布局、协调发展的民用机场体系;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国内大型航空枢纽竞争力显著提升,郑州机场跻身全球货运机场50强;全省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00万吨。
二、主要任务(一)统筹全省机场规划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部署,坚持适度超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统筹推进全省机场规划建设,完善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多层次布局。
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建立河南省民航专家库的通知各单位: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民航发展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我省民航专家智力优势,为政府的科学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民航办”)决定建立“河南省民航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
现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基本原则针对专家库建设工作涉及民航领域专业性强的特点,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应用平台“三统一”的原则,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科学整合,充分发挥我省及国内知名专家的智力优势,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为企业和全省民航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二、遴选标准1.政治素质好。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熟悉国家、民航领域和河南省有关民航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2.专业水平高。
学风优良,治学严谨,学术造诣精深,具有高级专业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领先水平,在行业是拔尖人才,并得到同行广泛认同。
3.科研成果多。
视野开阔,业务精良,精通本领域行业前沿知识;善于攻关,业绩突出,在相关领域居领先地位,科研成果多。
4.咨询能力强。
热心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航发展中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具有科学分析、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身体健康。
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三、编组分类依据《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2020年)》要求,首批入选的专家,按专业分为8个专家组,即:民航飞行、空管、适航维修、机场工程、通用航空、航空经济、航空物流、航医等八大类,每个领域原则上由20名左右专家组成。
四、专家库专家主要义务专家库成员职责为参与全省民航发展战略的研究,规划的策划和编制,发展政策的研究制定,大型投资项目及产业整合的论证分析等,为全省民航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至2020
河南省民用航空十年规划(2011至2020年)河南省民用航空十年规划,依据《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民航业的若干意见》、《中国民用航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
本规划围绕民航优先战略,阐明我省民航未来十年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XX和实施本规划,对于促进全省民航长期平稳较快,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意义重大。
一、全省民航现状(一)成就—-确立了民航优先战略。
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确定了民航优先的战略,民航正逐步成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引擎,机场基础设施的地位已经确立。
--运输业务量增长迅速。
2001年至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19。
3%和12。
7%,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呈现加速趋势,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2.5%和14。
2%,均高于全国民航平均增长水平。
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918万人次和8.8万吨,其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870.8万人次和8。
6万吨。
郑州机场客运吞吐量在全国民用机场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2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0位,并于2008年被XX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我省现有郑州新郑、洛阳北郊和南阳姜营3个运输机场和安阳、郑州上街两个通用航空机场.“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三个运输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实施了郑州机场货运站改扩建、次降仪表着陆系统、除冰坪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完成投资约20亿元,机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安全文明服务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省民航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未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文明服务成效显著,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居全国前列。
郑州机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XX确定为“全国文明机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至2020年)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本规划围绕民航优先发展战略,阐明我省民航未来十年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
编制和实施本规划,对于促进全省民航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意义重大。
一、全省民航发展现状(一)发展成就——确立了民航优先发展战略。
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确定了民航优先发展的战略,民航正逐步成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机场基础设施的地位已经确立。
——运输业务量增长迅速。
2001年至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19.3%和12.7%,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2.5%和14.2%,均高于全国民航平均增长水平。
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918万人次和8.8万吨,其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870.8万人次和8.6万吨。
郑州机场客运吞吐量在全国民用机场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2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0位,并于2008年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我省现有郑州新郑、洛阳北郊和南阳姜营3个运输机场和安阳、郑州上街两个通用航空机场。
“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三个运输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实施了郑州机场货运站改扩建、次降仪表着陆系统、除冰坪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完成投资约20亿元,机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安全文明服务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省民航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未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文明服务成效显著,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居全国前列。
郑州机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文明机场”。
——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成立了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研究制定全省民航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成为国内地方政府民航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
――航空经济综合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随着郑州机场客货运业务的高速增长,全省航空经济快速发展。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准,“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工程实施,航空口岸功能不断扩大和延伸,搭建了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企业入驻,带动全省出口高速增长,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
(二)主要问题1. 民航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2010年全省GDP总值2.3万亿元,占全国的5.76%,居全国第五位,中部第一位。
尽管过去几年全省民航运输量增长迅速,但是航空运输规模依然偏小,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仅占全国的1.6%和0.8%,居全国第十八位,中部第三位,与河南人口大省和中部地区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2.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机场布局不合理,经济较为发达的豫北地区以及一些相对偏远的山区等缺少运输机场;二是全省民用机场隶属关系复杂,统筹发展的难度较大;三是航线网络结构不合理,通航点数量和航班密度不能适应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航线尤为突出。
3.民航资源紧缺。
一是空域资源紧缺;二是基地航空公司偏少,航空公司运力投入不足,特别是部分热点航线、支线和货运飞机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是人力资源紧缺,民航人才建设体系尚不完善。
4.民航业自身发展水平低。
航空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与民航运输相配套的航空器零部件制造、修理和航空服务业,规模经济效益低。
配套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民航快速发展的需要。
工作系统性不强,整体服务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5.民航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偏低。
我省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仍处于产业转型期,与民航关联度比较高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依然偏小,外向型经济不够发达,推动航空运输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6.郑州机场国际航空市场规模偏小,和大型枢纽机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一是国际旅客运输量偏小;二是国际航线数量偏少;三是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少。
国际航线运力投入不足,出入境旅客被周边大型国际机场分流现象突出。
二、面临的形势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将推动交通运输业持续繁荣。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民航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国民航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我省民航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为我省民航业发展明确方向和相关政策措施。
随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加,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民航与贸易、旅游等关联产业相互促进,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以航空港为中心,公路、铁路、航空、轨道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建成,为民航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民航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我省以郑州机场为依托,建设多种产业集聚发展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带动人流、物流的加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民航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我省民航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是机场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少、规模小,运力短缺;航线网络结构不够合理,未形成完善的枢纽轮辐式航线网络;二是从交通衔接看,我省陆路交通网络发达,但尚未与航空网络形成有效对接,发展多式联运体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周边省份机场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加速改善,枢纽机场竞争加剧;四是高铁的发展对中短程航线造成一定冲击,加快发展民航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这一总体战略目标,统筹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
强化陆空衔接,发展多式联运,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
打造国际货运集散中心和全国重要的航空客运中转换乘中心。
坚持适度超前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在保障航空安全的前提下,以满足航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河南民航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提升河南民航业综合竞争实力,发挥航空运输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和带动作用,促进河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安全第一。
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贯彻落实持续安全理念,在确保航空、空防和地面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民航大发展。
坚持适度超前。
结合我省实际,适度超前规划和建设全省机场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坚持统筹协调。
注重统筹兼顾、区域协调,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举、速度与质量并重、结构和效益统一。
坚持改革创新。
全面提升河南民航创新能力,将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转化为民航发展的动力,努力加快民航现代化进程。
坚持节能环保。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资源,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民航发展机制。
(三)主要目标至2020年,河南民航业基本发展成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战略性先导产业,航空运输持续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
——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成。
到2015年,完成郑州机场二期、洛阳机场、南阳机场扩建工程以及信阳、商丘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全省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5个。
到2020年,建成豫东北和鲁山机场;规划研究三门峡、潢川、周口、济源等支线机场。
全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航线通达”的运输机场体系。
——航空运输能力显著提高。
至2015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18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5万吨,其中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至2020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2万吨,其中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
——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功能完备。
至2015年,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区港联动工程、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等建成并投入使用;覆盖全国、连接世界各大区的枢纽轮辐式航线网络基本形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已经建立,实现空地高效对接。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基本建成。
2015年实验区建设初见成效,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货运集散中心,培育形成全国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初步构建起现代航空都市基本框架。
——通用航空运输体系基本建成。
完成我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配合国家全力推进低空空域开放,全面发展通用航空。
合理规划布局全省通航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初步形成全省通航机场体系和航线网络,做好通航相关的航空制造、维修等产业集聚,成立一定数量的通用航空公司,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要和航空消费需求。
四、构建省内运输机场体系(一)省内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期内,建成信阳明港、商丘、豫东北和鲁山4个民用机场,规划研究三门峡、潢川、周口、济源等支线机场。
全省将初步建立以郑州机场为核心,以洛阳、南阳、信阳明港、商丘、豫东北、鲁山机场为辅助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运输机场体系。
图1 : 河南省运输机场规划布局图(2011-2020)(二)战略定位——郑州机场。
建成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成为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中心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河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间布局的核心。
现有机场 拟建机场 规划机场南阳姜营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商丘机场 明港机场豫东北机场三门峡机场鲁山机场潢川机场郑州机场周口机场 济源机场——洛阳北郊机场。
发挥飞行训练教学优势,大力发展飞行执照培训和学历教育,建设成为全国主要的飞行员培养训练基地;与郑州机场错位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干线机场;郑州航空枢纽的主要备降机场。
——南阳姜营机场。
服务本地航空市场,支撑豫西南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省内重要的支线机场;大力发展飞行员培训,逐步对社会公众开放,建成具有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的飞行训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