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湿疹的方法

合集下载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可以通过调理整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循环来治疗湿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内服:常用的中药包括白芷、黄柏、连翘、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燥湿的作用。

2. 中药外用:可以用草药煮水洗患处或者涂抹药膏,常用的外用药包括金银花、砂仁、苦参等。

3. 艾灸疗法:通过艾绒灸烧患处,刺激经络,调理气血循环。

4.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调理经络和气血循环。

5.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

6. 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非常重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总之,中医治疗湿疹主要通过调理整体的身体平衡来缓解症状和改善体质。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都不同,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建议在就医前
咨询中医专家的意见。

如何使用中药治湿疹

如何使用中药治湿疹
癣皮、维生素E、车前草、龙胆草、地肤子等多种中草药有效成分
如何使用中药治湿疹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简介如下:
一.抗敏胶囊:(纯中药制剂、内服药)不含激素、可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该胶囊由三七、凌霄花、徐长卿、红花、苦参、黄芪等二十多味名贵中草药萃取有效成份精制而成,具有抗过敏作用:清除过敏原,阻止抗原抗体反应等功效,内服治疗各种湿疹有明显疗效。可长期服用。临床使用十多年,尚未发现有毒副作用。服用方法:成人每天三次每次2至3粒。儿童及婴儿随年龄酌减。
(Ⅰ)婴儿:针对湿疹宝宝来使用:给宝宝洗完澡之后,再湿疹患处涂抹药膏,敷药后防止干燥,给宝宝全身涂抹宝宝专用护肤的,不要把湿疹患处的药膏给涂抹掉。脸部有湿疹的宝宝可以在宝宝睡着的时候涂抹,以防宝宝吃进嘴里。每天2-3次,差不多一周就会有效果,红肿水疱、糜烂、渗出、结痂、根据病情酌情再次使用。
(Ⅱ)成人:对泛发湿疹及皮肤瘙痒症可用:取上药膏,擦涂患处可立即止痒,又能消炎抗过敏。
湿疹是一种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搔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病因复杂是内外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内因与患者过敏素质与遗传有关。内分泌,代谢及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等有关。外因与环境污染,广泛化学品应用,大量食品添加剂应用等有关。湿疹现有治疗方法为使用抗组胺药及镇静药。对急性、泛发性、严重者可用皮质激素,但副作用较多,如:引起红皮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等;同时,对于慢性湿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皮肤增厚等病情较重者现有治疗方法疗效不佳。我所使用纯中药制剂治疗湿疹,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对急性湿疹如泛发性、丘疹、红肿、剧痒者可外用“御惠堂止痒修复膏”,具有速效止痒、抗过敏、抗菌消炎等功效,可极大地解除湿疹患者的痛苦。
性状:膏状。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止痒。用于急、慢性渗出性皮肤病,症见红肿、脓疱、一般疮疡。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桂枝茯苓丸:此方适用于湿热型湿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

2. 达英丹:适用于慢性湿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的作用。

3. 金银花、连翘、黄连等清热解毒中药:适用于湿热病邪所致的湿疹,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4. 石斛、知母、炒麦芽等清热凉血中药:适用于湿热郁血型湿疹,可以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5. 当归、白芍、柴胡等活血化瘀中药:适用于血瘀型湿疹,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湿疹时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

同时,中药治疗湿疹需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使用或药物反应等问题。

最好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综合考虑体质、病情、病因等因素,因此建议您咨询中医师或前往正规中医医院就诊。

中医草药治疗湿疹舒缓瘙痒的良方

中医草药治疗湿疹舒缓瘙痒的良方

中医草药治疗湿疹舒缓瘙痒的良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红肿、瘙痒、起水泡或结痂,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虽然现代医学在治疗湿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传统中医草药在舒缓湿疹症状方面也有着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草药治疗湿疹的良方,帮助患者舒缓瘙痒,促进湿疹康复。

1. 金银花和薄荷金银花和薄荷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湿毒引起的湿疹瘙痒非常有效。

可以将金银花和薄荷一同煎水,待水温适中后用纱布蘸取煎好的药水,轻轻拍打患处。

每日多次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瘙痒和红肿情况。

2. 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功效。

将杞菊地黄丸按照说明书指导服用,常常能够改善湿疹患者的症状。

此外,杞菊地黄丸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湿疹的治疗非常有帮助。

3. 当归黄莲汤当归黄莲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对于湿疹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

将当归、黄莲加水煎煮,待水温适中后用纱布蘸取汤水,轻轻擦拭患处。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莲则能够清热解毒,两者相结合能够缓解湿疹的瘙痒症状。

4. 牡丹皮洗剂牡丹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

将牡丹皮煮成浓汤,用于湿疹患处洗涤,能够有效减轻瘙痒和红肿。

牡丹皮洗剂的使用方法简单,适合广大湿疹患者使用。

5. 石膏粉石膏粉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草药,具有凉血解毒的作用。

将石膏粉与适量的水混合,制成糊状,涂抹于湿疹患处,能够起到很好的舒缓瘙痒症状的效果。

6. 黄芩黄连丸黄芩黄连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清热燥湿、解毒消肿。

黄芩黄连丸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常常能够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症状。

总结起来,中医草药对于湿疹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金银花和薄荷、杞菊地黄丸、当归黄莲汤、牡丹皮洗剂、石膏粉以及黄芩黄连丸等草药配方能够舒缓湿疹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促进湿疹的康复。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最适合的中医草药方剂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中药治疗湿疹的土方药方

中药治疗湿疹的土方药方

中药治疗湿疹的土方药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会引起皮肤的瘙痒、红肿、起泡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拥有独特的优势,其中土方药方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湿疹的治疗中。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土方药方,供患者参考。

1. 赤芍黄藤饮材料:赤芍30克,黄藤30克,生地20克,丹参15克,连翘10克,甘草10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洗净,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炖煮2小时,滤出药汁,分两次服用。

用法用量:每日服用2次,每次250毫升。

药理作用:赤芍、黄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作用,生地、丹参可以清热祛湿、滋阴养血,连翘、甘草则具有泄热解毒、舒肝理气的作用。

2. 黄连煎材料:黄连30克,黄芩20克,黄柏20克,栀子15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煎煮至水剩一半的量,滤出药汁,待稍凉后外用患处,每日2次。

用法用量:每日外用2次。

药理作用:黄连、黄芩、黄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栀子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生地、白芍可以清热泻火、滋阴养血。

3. 蒲公英足浴材料:蒲公英根300克,生姜适量。

制作方法:将蒲公英根捣烂,加入适量的水和生姜放入浴盆中,用温水泡脚约30分钟。

用法用量:每日泡脚1次。

药理作用:蒲公英根具有解毒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生姜可以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4. 青黛散疗法材料:青黛30克,苦参25克,蒲公英20克,生地20克,黄柏15克,白芷15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将适量的蜂蜜加入粉末中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2次。

用法用量:每日外敷2次。

药理作用:青黛、苦参、蒲公英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生地、黄柏、白芷则能清热祛湿、滋阴养血。

以上所述的中药土方药方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但并不能保证对每个人都有效。

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湿疹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中医师的指导,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保持身体的健康。

湿疹中药处方大全

湿疹中药处方大全

湿疹中药处方大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婴幼儿和成人。

它的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起泡、渗液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中医认为湿疹多由体内湿热、血热、气滞等病理因素引起,因此治疗湿疹常采用中药疗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湿疹中药处方,供大家参考。

1. 黄连阿胶汤。

组成,黄连、阿胶、黄芩、连翘、泽泻、栀子、车前子。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适用于湿热病毒所致的湿疹,皮肤红肿、瘙痒、有渗液等症状。

用法用量,上述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开水冲泡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每日2次。

2. 逍遥散。

组成,黄芩、连翘、泽泻、栀子、车前子、木通、藿香、决明子、茯苓。

功效,清热燥湿,利湿解毒。

适用于湿热蕴结引起的湿疹,皮肤瘙痒、热痛、有渗液等症状。

用法用量,上述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开水冲泡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每日2次。

3. 苍术导滞汤。

组成,苍术、厚朴、枳实、法半夏、生姜、甘草。

功效,燥湿导滞,理气止痛。

适用于湿热痰滞所致的湿疹,皮肤瘙痒、热痛、有渗液等症状。

用法用量,上述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开水冲泡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每日2次。

4. 茯苓白术汤。

组成,茯苓、白术、甘草、干姜。

功效,健脾渗湿,清热解毒。

适用于湿热蕴结引起的湿疹,皮肤红肿、瘙痒、有渗液等症状。

用法用量,上述药物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开水冲泡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每日2次。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湿疹中药处方,但在使用这些处方前,建议患者先去医院就诊,由中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另外,中药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不宜盲目减量或停药。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摆脱湿疹的困扰。

中医:治疗湿疹,这些方法还算实用,不妨一试

中医:治疗湿疹,这些方法还算实用,不妨一试

中医:治疗湿疹,这些方法还算实用,不妨一试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节饮食、中药调理和外治等综合手段来缓解症状,并改善体质。

但需要强调的是,湿疹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医治疗湿疹的实用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中医理论认识湿疹中医认为,湿邪入侵人体后,会导致体内湿热的蓄积,从而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

湿热的存在使得皮肤失去平衡,出现湿疹的症状,如红肿、瘙痒、渗液等。

除了祛湿热,中医还注重调理气血。

气血的畅通与否,对湿疹的治疗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湿疹往往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因此调理气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中医师会采用针灸、推拿等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以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湿疹的症状。

中医还会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中医认为,饮食健康是湿疹治疗的关键之一。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寒凉等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避免长时间接触湿润环境等,也是预防湿疹复发的重要措施。

2、中医治疗湿疹的实用方法2.1中药疗法:中药是中医治疗湿疹的核心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黄柏、连翘、地黄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的功效。

中药可以内服或外用,根据湿疹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调配,达到清热祛湿的治疗效果。

黄芩是广泛应用于湿疹治疗的中药之一。

它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轻湿疹患者身体内部的炎症反应。

黄柏也具有类似的功效,可以清热解毒,抑制湿疹的发展。

连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湿疹的症状。

地黄则有益气养阴的功效,可以调节体内的湿热病理反应,从而减轻湿疹引起的瘙痒和发疮症状。

2.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被广泛用于湿疹的治疗。

其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气血循环,恢复身体的平衡。

婴儿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

婴儿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

婴儿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婴儿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婴幼儿期,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困扰。

中医药在治疗婴儿湿疹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湿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湿邪困于皮肤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婴儿湿疹的关键是清除湿邪、调理体质。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外用法1. 中药湿敷:将适量中药材(如黄柏、苦参等)煎煮后取药液,凉至适温后用纱布蘸取敷于患处。

此法可消炎、燥湿、止痒。

2. 中药浸泡法:将中药材(如黄芩、连翘等)放入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待药液变凉后,用浸泡后的药液给患儿洗澡。

此法可起到清热解毒、疏风利湿、调理体质的作用。

二、中药内服法1. 清热解毒药:如黄连、黄芩、连翘等。

这些药物能够清热解毒,对于体内湿热较为明显的婴儿湿疹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2. 养阴滋润药:如沙参、玉竹、天冬等。

这些药物具有滋润皮肤、调理体质的作用,对于湿燥型婴儿湿疹有一定的疗效。

三、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婴儿湿疹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不同的针灸穴位进行刺激,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清除湿邪、调理体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无创伤、无副作用,适合婴幼儿应用。

四、中医推拿疗法中医推拿疗法对于婴儿湿疹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按摩推拿患儿的相关穴位和腧穴,促进经络的畅通,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缓解瘙痒、消炎镇定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中医治疗婴儿湿疹时,一定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也需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避免不当使用中药,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除了中医治疗方法外,家长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以辅助治疗婴儿湿疹:1. 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婴儿长时间处于过干燥或过潮湿的环境。

2.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用品和化妆品,尽量选用温和、无香料的产品。

3. 注意婴儿的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总结起来,婴儿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外用法、中药内服法、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

中药治疗湿疹的8个偏方(专业文档)

中药治疗湿疹的8个偏方(专业文档)

中药治疗湿疹的8个偏方(专业文档)1、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

适用于急性湿疹。

2、取生蒲黄、龙骨、乌贼骨各等份,研成细末,过筛,将此粉直接撒于患处,渗液湿透药粉时,再继续撒药。

再用药时,不要将原已干燥的药粉去掉。

适用于急性湿疹渗液多者。

3、取黄柏、龙胆草、苦参各30克,共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药粉撒之,无渗出液则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

该偏方适用于亚急性湿疹。

4、取滑石、五倍子、明矾各15克,蛋黄油适量,滑石、五倍子、明矾共研成细末,再用蛋黄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天2次。

适用治疗阴囊湿疹。

5、取大枫子50克,苦参50克,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荆芥15克,川芎15克,苍耳子30克,仙鹤草30克,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15~20分钟,滤取药液,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待药液变温时,可坐浴,每天2次。

该偏方适用于肛门湿疹。

6、取密陀僧15克,冰片10克,雄黄5克,蛇床子10克,黄柏10克,地肤子5克,共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每天3次。

治疗顽固性湿疹。

7、取地肤子30克,五倍子30克,土槿皮、白鲜皮、地榆、土茯苓、皂刺、紫草各15克,黄柏10克,赤石脂10克,甘草10克,加水2500毫升煎至3000毫升,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

该偏方适用于顽固性肛门湿疹。

8、取明矾30克,皂矾30克,黄丹30克,赤石脂30克,共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地涂于患处,将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

适用治疗顽固性慢性湿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

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

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儿童和成年人。

中医认为湿疹多由湿邪侵袭体表所致,治疗湿疹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中药治疗。

在中医药中,有许多常用的方剂可以帮助缓解湿疹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湿疹的方剂。

1. 清热泻火方剂清热泻火方剂适合湿疹病情较重,出现红肿、热痛、瘙痒等症状的患者。

其中,代表性的方剂包括黄连解毒汤和龙胆瀑布汤。

黄连解毒汤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

龙胆瀑布汤包括黄芩、龙胆草、石决明等成分,可清热泻火、利湿解毒。

2. 祛风湿方剂祛风湿方剂适合湿疹伴随有寒湿化热、风邪内侵等症状。

其中,广藏金风片是一种常用的祛风湿方剂,主要成分包括蓝黛、秦艽、羌活等,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痒的作用。

3. 补益调整方剂补益调整方剂适合湿疹患者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免疫力低下的情况。

其中,四物汤是一种常用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等,具有补血调经的作用,可改善湿疹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

4. 祛湿化痰方剂祛湿化痰方剂适合湿疹病情伴有痰湿内蕴、表现为皮肤湿疹水肿、湿热发胖等症状的患者。

其中,小青龙汤和二陈汤是常用的祛湿化痰方剂。

小青龙汤主要成分包括生姜、大黄、黄芩、干姜等,具有宣肺化痰、祛湿解毒的作用。

二陈汤包括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等成分,可清热化湿、消肿解毒。

5. 温经散寒方剂温经散寒方剂适合湿疹伴有寒湿内蕴的情况。

其中,小建中汤是一种常用的温经散寒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韭菜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中药常用的治疗湿疹的方剂,每个方剂的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制定,应在中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中药治疗湿疹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效,患者应坚持按时服用,同时配合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

总结起来,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包括清热泻火、祛风湿、补益调整、祛湿化痰和温经散寒方剂。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秘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秘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秘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躯体疼痛和皮肤瘙痒的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

虽然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能够提供治疗湿疹的方法,但许多人寻求自然疗法和传统药物的选择。

在中医药学中,有多种中药土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湿疹的秘方。

下面,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秘方。

第一种药方:白鲜皮膏白鲜皮膏由黄柏、白鲜皮、苦参、黄连等多种中药组成。

按照以下步骤制作:1. 将黄柏、白鲜皮、苦参、黄连分别研磨成细粉;2. 将细粉与适量的植物油混合,搅拌均匀;3. 将混合物敷在患处的湿疹上。

这种白鲜皮膏能够帮助缓解湿疹患者的症状,减少皮肤瘙痒和红肿。

第二种药方:三黄煎剂三黄煎剂由黄柏、黄连和黄连素组成。

制作方法如下:1. 将黄柏、黄连和黄连素分别研磨成细粉;2. 取适量的细粉,加入开水,煮沸片刻;3. 煎剂待凉后,将其滴在患处的湿疹上。

这种三黄煎剂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湿疹患者的症状。

第三种药方:桂花藕粉桂花藕粉由桂花、藕粉和柴胡组成。

按照以下步骤制作:1. 将桂花、藕粉和柴胡分别研磨成细粉;2. 取适量的细粉,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至糊状;3. 将糊状物敷在患处的湿疹上,静置片刻后清洗干净。

桂花藕粉能够镇定皮肤、减轻湿疹引起的皮肤红肿和瘙痒。

第四种药方:苍耳子煎剂苍耳子煎剂由苍耳子和黄连组成。

制作方法如下:1. 将苍耳子和黄连研磨成细粉;2. 取适量的细粉,加入开水,煮沸片刻;3. 煎剂待凉后,将其涂抹在患处的湿疹上。

苍耳子煎剂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发红现象。

除了以上提到的中药土方,还有许多其他草药和中药组合具有治疗湿疹的效果。

然而,这些中药土方的使用方法和配比都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此外,对于湿疹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样重要。

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食物、酒精和甜食,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

综上所述,中药土方在治疗湿疹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主要特征是皮肤红肿、瘙痒、起疱、渗液和结痂。

传统中医学认为,湿邪郁滞于皮肤,导致湿疹的发生。

因此,中药土方治疗湿疹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偏方,供大家参考。

一、荷叶泡脚荷叶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方法。

首先,取适量的新鲜荷叶,洗净切碎。

然后,将荷叶放入足浴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泡脚20-30分钟。

荷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症状。

二、黄连泡脚黄连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干燥湿气的作用。

将适量的黄连粉末加入足浴盆中的温水中,泡脚30分钟。

黄连泡脚可以改善湿疹患者的湿气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等不适感。

三、苍耳子熬膏苍耳子又称为地肤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痒生肌的作用。

将苍耳子煎煮,并将煎剂过滤取汁。

在患处涂抹苍耳子汁膏,每天2-3次。

苍耳子熬膏能够有效改善湿疹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的皮肤修复。

四、雷丸洗浴雷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以黄芪、当归、苏木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止痒生肌的作用。

将适量的雷丸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用雷丸水进行洗浴。

雷丸洗浴可以改善湿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皮肤的修复。

五、板蓝根煮水洗浴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痒的作用。

将适量的板蓝根切碎,放入锅中煎煮20分钟,将煎剂过滤取汁。

用板蓝根汁调和适量的温水,进行全身洗浴。

板蓝根煮水洗浴可以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症状,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有荷叶泡脚、黄连泡脚、苍耳子熬膏、雷丸洗浴和板蓝根煮水洗浴等。

这些偏方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湿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皮肤的修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对于湿疹患者来说,如果症状持续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正确选择中药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湿疹的中药的治疗方法

湿疹的中药的治疗方法

湿疹的中药的治疗方法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水疱和糜烂。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体内湿邪的滞积有关,因此治疗湿疹可以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湿疹的方法。

一、清热疗法湿疹多为湿热型,因此清热疗法是治疗湿疹的基本原则。

常用的清热中药有黄连、黄芩、栀子、龙胆等。

这些中药能够清热解毒,排出体内的湿热,改善湿疹症状。

同时,还可以调理肝胆经络,缓解瘙痒感。

二、温经活血湿疹还可以采用温经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活血中药有蔓荆子、三七、川芎等。

这些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湿疹局部血运不畅的状况,从而减轻湿疹症状。

此外,温经活血也可以提高组织的氧气供应,促进湿疹的愈合。

三、祛湿祛风既然湿疹是湿邪滞积在体内引起的,治疗湿疹时还需要祛除湿邪。

常用的祛湿中药有苍术、陈皮、茯苓等。

这些中药能够疏通水道,排湿除湿,从而达到祛除湿邪的效果。

另外,中药还可以祛风解毒,减少炎症反应,加速湿疹的消退。

四、养阴润燥湿疹多伴有皮肤干燥、失水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养阴润燥的治疗。

常用的养阴中药有何首乌、山药、白芍等。

这些中药可以滋润肌肤,增加水分,改善湿疹患者体内阴液不足的情况,减轻湿疹症状。

同时,养阴润燥还能够提高皮肤的免疫力,预防湿疹的复发。

除了中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湿疹症状。

首先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和化妆品;其次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和甜食,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此外,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体内阳气,促进湿疹的康复。

尽管中药治疗湿疹效果显著,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患者在选择中药治疗时应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不宜擅自增减剂量和疗程。

同时,中药治疗湿疹后仍需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以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最后希望湿疹患者能够及早就医,积极调理,早日康复。

婴儿湿疹的日常五种治疗中医疗法

婴儿湿疹的日常五种治疗中医疗法

婴儿湿疹的日常五种治疗中医疗法
婴儿湿疹的中医疗法
01配方: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

制法: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

用法用量: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02配方: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
制法: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
用法: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03配方: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

制法: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

用法: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04配方: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

制法+用法: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

05配方: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用法用量: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对婴儿湿疹中药治疗结果:白藓皮可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蛇床子清热除湿止痒;炉甘石甘平,功可收湿收敛;青黛咸寒,清湿热解毒是其所长。

诸药合用外搽,直至病所,发挥效用,无不良反应,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的治疗。

要注意的是:中药疗法一般都是“养”为主,疗效比较慢,湿疹比较严重的宝宝还是建议及时治疗,可以涂抹无激素的湿疹膏,如:白璞芝。

治疗湿疹经典偏方

治疗湿疹经典偏方

大青龙汤麻黄15克桂枝10克甘草5克杏仁10克生姜3大片。

大枣14枚(破开)石膏20克,麻黄先煎20分钟。

如果发汗太多用痱子粉止汗。

发汗就药停。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收藏)2009-05-10 21:25湿疹可分为手部湿疹、阴囊湿疹等,临床结合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验方,可增强疗效。

对于湿疹的治疗,应按遵从皮肤科常规处理,切勿乱投药。

1.鲜马齿苋300克,加水半脸盆煮沸3分钟,去渣,用药水将新毛巾浸透,湿敷患处,日3次,每次40分钟。

2.五倍子6克。

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

3.密佗僧、黄柏、甘草各10克,冰片2克,研细末,外敷患处。

4.荆芥、防风、透骨草各30克,水煎后加醋250毫升泡洗,主治手部湿疹,对脚气也有疗效。

5.大黄9克,清油适量。

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本方适用于湿疹水泡期。

6.黄柏6克,丹皮炭、陈皮炭各3克,冰片1.5克,蛋黄,油适量。

前4味药研细末,用蛋黄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3次。

7.生黄柏、大枣炭各等份:将大枣炒成炭同生黄柏共研成细粉,香油调匀涂局部。

如渗出液多亦可撒干粉,每日2--3 次。

8、古方中有一条是用蜈蚣治疗湿疹,它的原理是“以毒攻毒”。

蜈蚣三条,猪胆汁少许。

将蜈蚣烘干,碾成粉末,用猪胆汁调均,敷到患处。

9.水蛇1-2条,蟾蜍2-4只,粳米适量。

剥去蟾蜍外皮,去掉头、爪、内脏,洗净后切小块,剥去水蛇皮,去掉内脏,放人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再人蟾蜍肉一起放人锅内,加粳米(或糯米)水煮粥,调味食。

10.乌梢蛇1条,猪脂、盐、姜少许。

将蛇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本方祛风、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疹及风湿痹痛症。

11.吴萸螵硫散:吴茱萸30克,海螵蛸24克,硫黄9克,冰片3克;上药共为细末,湿重流水者用药面撒患处,湿轻流水不重者,用麻油和药抹患处,每日2次。

12.苦参煎水:湖北来杭州打工的徐勇搬出了他姥爷的方法,到药店里买些苦参煎水洗澡,洗几次就好了。

“只要几块钱就能治好。

中药养身中药调理湿疹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养身中药调理湿疹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养身中药调理湿疹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和痛苦。

中药被广泛认可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湿疹的方法,它具有调理身体、减轻症状和改善肌肤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中药调理湿疹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中药调理湿疹的方法1.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湿疹的常用方法。

根据湿疹的不同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适合患者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湿疹症状较重且有明显瘙痒的患者,可以使用清热祛湿、解毒止痒的中药汤剂,如黄连汤或龙胆泻肝汤等。

对于湿疹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使用益气养阴、补血活血的中药汤剂,如六味地黄汤或逍遥散等。

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汤剂的用法用量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2.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对于局部湿疹症状明显的患者尤为适用。

常用的中药外敷方法有草药敷贴和草药浸泡。

草药敷贴是指将中药煎煮成药液后,用药棉或纱布蘸取药液敷在患处,这样可以起到消炎、止痒、改善肌肤湿疹的作用。

而草药浸泡则是将中药材煎煮后加入温水中,让患者在其中浸泡,以起到调理湿疹的效果。

选择用哪种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实际状况以及中医师的建议。

3. 中药膏剂:中药膏剂是一种便于外用的中药制剂。

它具有方便携带和使用的优点,适合于外出办公或日常生活中使用。

中药膏剂一般是由多种中药提取物制成,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湿疹症状进行治疗。

患者只需将中药膏剂均匀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即可。

中药膏剂的使用方法和修复时间需要根据医嘱酌情调整。

二、中药调理湿疹的注意事项1. 严格遵医嘱:中药治疗湿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综合评估,因此在使用中药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并严格遵守医嘱进行使用。

不可随意增减用药剂量以及疗程,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2. 饮食调理:湿疹与体内湿气有关,因此在治疗期间,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等容易诱发湿疹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保持肠道通畅,有利于湿疹的疗效。

3. 保持皮肤清洁:湿疹患者应定期清洁皮肤,使用温和的洗护产品,避免刺激皮肤。

地肤子治湿疹

地肤子治湿疹

地肤子治湿疹地肤子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用地肤子和其他的一些中药材相配合,有很好的治疗湿疹的作用,我们知道湿疹是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常常和饮食有关和一些心理情绪变化有关,出现湿疹的时候要及时用药治疗,另外在生活当中应该了解一些注意事项,避免一些不良的刺激,导致湿疹反复发作。

地肤子治湿疹扫帚苗10g,八股牛10g、五倍子10g、山茶籽8g、蛇床子8g、丹参5g、蚤休5g、地肤子5g、薄荷5g、冰皮5g,磨粉混合熬制成霜剂,每天三次涂于患处,按压两到三分钟,坚持使用两周,湿疹的症状就会大有改善,一个月即可根治不反复。

生活注意事项:1、不要碰热水,洗澡时候水温度不要太高。

2、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戒烟酒、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及鱼、虾、蟹、羊肉、鲜蘑菇、韭菜等。

3、减少生活环境刺激:居住环境以简洁、自然为原则。

装修房间的气味、新家具的气味、杀虫剂、香水、空气清新剂等散发在空气中,过敏体质者吸入后可能加重病情,都应该避免。

4、减少生活用品的刺激:尽量少碰洗洁精、洗衣粉、洗衣液等。

饮食因素湿疹患者往往体内湿热重,所以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让不相宜的食物加重体内湿热的病状。

1、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韭菜、咖啡、浓茶、酒类等,以免刺激使皮肤瘙痒加剧,保持清淡饮食。

2、也要避免刺激性调味料,如洋葱、大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花椒、桂皮、姜、香菜等。

3、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种子类食物、某些豆类食物、花生、芝麻、糯米、添加剂多的零食、冷饮、加工复杂的食品等。

特别高热量或高脂肪的,要小心,如巧克力、奶油蛋糕、油炸物、樱桃、肥肉、猪蹄等。

4、不吃生食,如生葱、生蒜、生西红柿,生的坚果以及生蔬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湿疹的中药治疗方法??(1)慢性湿疹的中药治疗方法?慢性湿疹的中药治疗方法: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二转为慢性湿疹;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

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边缘清楚。

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

慢性湿疹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

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

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

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

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

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

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

1.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

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 3次。

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2.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良效。

3.苦参研末,紫皮大蒜掐烂成泥外敷患处,1日3次。

冶慢性湿疹效佳。

4.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10分钟。

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皮肤过敏反应,其预防及护理重点在于:1、查找病因:湿疹病因复杂,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过敏反应2、避免接触可疑致敏原:如对牛奶过敏的患儿,应予母乳喂养,或将牛奶多煮一会儿,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抗原性降低,以减轻过敏反应,也可以用其它代乳品替代,避食奶油、奶酪、冰淇淋等奶制品。

对鸡蛋过敏者,鸡蛋也应多煮一会儿,或只吃蛋黄,不吃蛋清,因为鸡蛋的抗原性主要来自蛋清,鸡蛋黄极少引起过敏反应。

对尘螨过敏者,避免使用地毯,尽量将旧报纸、杂志及其他容易积尘的物品移出室外,不玩棉花、羽毛等填充的玩具。

对霉菌过敏者,勿使用加湿器'并尽量避开霉菌易于滋生的地方,如地下室、阴暗处、树叶堆及草木繁茂的地方。

对动物羽毛、皮屑过敏者,家中不要养宠物。

3、内衣应宽大,并用纯棉制品,尽量不穿真丝、纯毛及化纤制品。

4、搔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及不适当的外用药刺激常使湿疹加重,应予避免。

小婴儿无自理能力,为防止其搔抓,可用约束带将其上肢固定在床上。

5、过热会增加痒感,并使湿疹加重,所以不要给患儿穿过多的衣服,夜间也不要盖的太厚,原则上患儿要比母亲穿的少,不能比母亲穿的多。

6、在湿疹发作期间,饮食宜清淡,少吃鱼、虾、蟹等蛋白质及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 中药治疗湿疹的价钱答: 楼主要特别注意啊!婴儿湿疹慎用药!如果是牛奶喂养婴儿长湿疹,建议更换低敏奶粉或者羊奶粉,穿纯棉的衣服,保持环境通风透气,有些婴儿是会比较快能自愈的;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就需要服用一些益生菌,以加强肠道对蛋白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少蛋白过敏。

(3) 中药治疗湿疹有激素吗答: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皮肤过敏反应,其预防及护理重点在于:1、查找病因:湿疹病因复杂,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过敏反应!2、避免接触可疑致敏原:如对牛奶过敏的患儿,应予母乳喂养,或将牛奶多煮一会儿,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抗原性降低,以减轻过敏反应,也可以用其它代乳品替代,避食奶油、奶酪、冰淇淋等奶制品。

对鸡蛋过敏者,鸡蛋也应多煮一会儿,或只吃蛋黄,不吃蛋清,因为鸡蛋的抗原性主要来自蛋清,鸡蛋黄极少引起过敏反应。

对尘螨过敏者,避免使用地毯,尽量将旧报纸、杂志及其他容易积尘的物品移出室外,不玩棉花、羽毛等填充的玩具。

对霉菌过敏者,勿使用加湿器'并尽量避开霉菌易于滋生的地方,如地下室、阴暗处、树叶堆及草木繁茂的地方。

对动物羽毛、皮屑过敏者,家中不要养宠物。

3、内衣应宽大,并用纯棉制品,尽量不穿真丝、纯毛及化纤制品。

4、搔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及不适当的外用药刺激常使湿疹加重,应予避免。

小婴儿无自理能力,为防止其搔抓,可用约束带将其上肢固定在床上。

5、过热会增加痒感,并使湿疹加重,所以不要给患儿穿过多的衣服,夜间也不要盖的太厚,原则上患儿要比母亲穿的少,不能比母亲穿的多。

6、在湿疹发作期间,饮食宜清淡,少吃鱼、虾、蟹等蛋白质及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4) 中药治疗湿疹有没有副作用,哪种药没有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答: 婴儿起湿疹吃妈妈奶水的话,妈妈要忌口蛋类,水产品,菌菇类,还有辣的,刺激的东西都不要吃,多吃水果蔬菜,咖啡酒最好也少吃点,水分多的,可以清热解毒的东西多吃可以帮助消除湿疹的如果吃奶粉的话要注意换预防过敏的奶粉,到孩子半岁以后在添加鱼肉,鸡蛋这样比较容易引发湿疹的食物,这样的食物是要吃的,第一孩子肠胃习惯了,自然湿疹就好了,第二鱼肉鸡蛋的营养都是很好的,营养也是非常全面的,所以如果因为湿疹就什么也不吃的,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孩子发育会缓慢下来的,还有就是我女儿吃点她过敏的虾鱼什么的也会这样的,孩子晚上会很痒的,晚上睡不好,白天胃口什么都不好的,我女儿那时候就是这样的,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过敏奶藓,湿疹,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你只能查找她对什么过敏!(5)婴儿湿疹怎么办答: 婴儿头皮乳痂的去除头皮乳痂可用清洁的植物油清洗。

方法是将植物油加热(不能是生油)后放凉涂在乳痂处。

12~24小时后用婴儿安全梳轻梳头皮,乳痂就会掉下来,最后再用婴儿皂和温水洗净。

若已结得很厚了,需多除几次。

头皮乳痂是小儿湿疹的一种,脸上的也是湿疹,湿疹是小儿最常见的皮肤疾病。

极力不建议长期用药,涂药只是权宜之计,其实,所有的外用药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用多了会形成激素依赖症。

我婴儿原先也有的,起初脸上是小红点,里面还有白头,后来变成干的,起皮屑,耳朵后面是湿的,渗水,头皮上也有,结痂了,去医院看了,诊断为湿疹。

虽然临床上症状不同,但都属于湿疹。

你需要先了解一下湿疹形成的根源。

湿疹的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某些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吃进去的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

治疗湿疹的根本不是要从数不清的物质中测试出过敏原,去回避它,而是要完善婴儿的胃肠道系统。

且现在医学上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婴儿得不到应有的营养。

除了带婴儿看医生,使用药物治疗外,更需注意以下护理皮炎的一般方法。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给婴儿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婴儿的身体。

患有间擦疹的婴儿,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

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

洗完后,抹干婴儿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

婴儿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

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家长要经常留意婴儿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

患接触性皮炎的婴儿,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

夏天,婴儿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婴儿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

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家长不要让婴儿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3、修短指甲若患上剧痒的异位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家长要经常修短婴儿的指甲,减少抓伤的机会。

4、戒口除异位性皮炎外,其他湿疹都无须戒口。

让婴儿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必须在医生或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

在没有明显证据时,最好不要随便禁食某类食品。

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婴儿得不到应有的营养。

(7)小儿湿疹,治不好怎么办?小儿湿疹,治不好怎么办?我家婴儿现在快六个月了,很早就得了小儿湿疹,看了很多医院,总是治不好,现在婴儿很难受,晚上都睡不着觉,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治好?谢谢答: 婴儿的皮肤很粗糙,皮多,可能是湿疹(可带婴儿到皮肤科诊断),这种皮肤病叫做婴儿湿疹,有些地方称之为“奶癣”。

奶癣这个称呼不准确,容易使人误认为它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从而采用错误治疗方法。

其实,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即过敏),它的发生除孩子接触了致敏物质,如奶、鱼、虾、肉、蛋等中的蛋白质外,还与孩子皮肤娇嫩、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较多有关。

此外,机械性磨擦、肥皂、唾液、溢奶等的刺激也是一种诱因。

婴儿长了湿诊怎么办呢?在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我家宝宝有湿疹,脸上和头上都起了疹子,每天哭闹,全家人都很揪心,多方打听,淘了一瓶中药膏,真的很不错!第二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下宝贝的脸!眼睛和眉毛那都好了!现在就是脖子因为较严重要继续使用!很兴奋呢!一下子觉得他帅气了!老公说要谢谢店家下!从来不写评论的我今天也写写!激动!希望一直好下去!★详情【 /zjgj338 】1、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吃母乳者,母亲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鲐鱼、虾等食物。

如果孩子是喝牛奶,煮奶的时间不妨长一些。

添加辅食时,不要先加蛋白,最好先加少量蛋黄,然后逐渐增量。

孩子的食物也不要太咸。

2、母亲和小婴儿都不要穿丝、毛织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过敏。

3、不要用热水去烫洗湿疹,不要给孩子用肥皂洗脸以避免刺激。

4、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抗组织胺药。

5、如继发感染,应当使用抗生素。

0-6月皮肤护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在脐带未脱落前,尽量不用盆浴,而采用干洗法为新生儿擦身。

脐带脱落后,则可给予盆浴,宜用无刺激性的婴儿专用香皂,浴后要用干软的毛巾将身上的水吸干,并可在皮肤皱褶处涂少许香粉。

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毛巾将臀部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肤发红,这时可涂少许无菌植物油。

(9)这到底是不是湿疹?我的婴儿眉毛里有脱皮,目前额头也有点,鼻子两侧流黄色物质(最近显得很干燥,导致整个小鼻子都有点黄了),硬化成块,不易掉,耳朵后根部有白色物质,很难擦掉,会阴处也有白色物质(不过经常泡澡现在好些了)......不过婴儿脸不红,没有那些湿疹所描述的东西,很正常,所以,我不确定,到底是不是湿疹答: 你好,根据您的描述可以确定为湿疹。

发病过程大概分三期一、急性期。

1.急性发病。

2.皮损为多数聚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迅速变为丘疱疹和小水泡,糜烂切有黄色渗液,覆以黄白色结痂皮,逐渐向四周扩散。

3.面部皮肤潮红,肿胀。

4.腋窝、腹股沟部、肛门周围多合并糜烂。

5.常并发感人,可有低烧。

6患儿夜哭闹烦躁不安,难以入睡。

二、亚急性期:1.急性湿疹的渗出、红肿结痂慢慢减轻。

2.皮表面以小丘疹为主,可有白色鳞屑,少量的丘疱疹以及糜烂。

3.瘙痒减轻可持续很长时间。

4.大多部分由急性期转变或治疗不当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