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湿疹有妙招

合集下载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神奇方剂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神奇方剂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神奇方剂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起疱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中药土方依然是治疗湿疹的一种有效选择。

在传统中医治疗理论的指导下,许多中药土方被广泛应用于湿疹的治疗,并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方剂一:皂角汤皂角汤是治疗湿疹的经典方剂之一。

它由苦参、皂角、草决明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

这些中草药能够改善湿疹患者体内湿热的状况,减轻症状,达到治愈的效果。

同时,苦参中的苦参碱成分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对湿疹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二、方剂二: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是治疗湿疹的另一种常用方剂。

它由地龙、黄柏、白芷、白薇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

这些中草药能够改善湿疹患者体内的湿热病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其中,地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湿疹患者皮肤的修复,减少瘢痕的形成。

三、方剂三:银翘散银翘散是治疗湿疹的又一经典方剂。

它由连翘、板蓝根、黄芩、生地黄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

这些中草药可以减轻湿热内蕴的症状,改善湿疹患者皮肤的状况。

尤其是黄芩中的黄芩素成分,不仅可以抑制湿疹发展的炎症过程,还能够促进湿疹患者皮肤的修复。

四、方剂四:鳖甲煎膏鳖甲煎膏是一种具有较强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方剂。

它由鸡血藤、桃仁、苦参、黄芩等中草药组成,能够改善湿疹患者的血液循环,加速湿疹病灶的康复。

其中,鸡血藤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促进湿疹患者皮肤的新陈代谢,减少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神奇方剂包括皂角汤、玉屏风散、银翘散和鳖甲煎膏等。

这些方剂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活血化瘀等作用机制,能够显著改善湿疹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中药治疗存在个体差异,患者在使用中医治疗前应尽量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剂,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说起湿疹,很多朋友都知道新生儿比较容易患上湿疹,但是这并不是说湿疹是新生儿的专利,很多成年朋友依然会受到湿疹的困扰。

其实对于成年人而言,如果是患上了湿疹的话,治疗的方法反而更多,尤其是可以采用中医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那么,具体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有哪些?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导致湿疹出现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说遗传因素、环境以及感染和饮食因素等,都有可能导致湿疹的发生,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湿疹,中医在治疗的时候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来进行治疗的。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1、杀虫止痒。

以“虫”来形容皮肤病的瘙痒,“痒若虫行”.中医治疗湿疹,也可从“虫”论治。

湿疹滋水甚多,皮肤奇痒,湿毒甚者,也可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百部、贯众等解毒杀虫药。

辨证属于血虚风燥者,可在养血祛风的基础上加入鹤虱、贯众、槟榔等杀虫之品。

2、外治止瘙痒。

对于湿疹,单纯施以内治法可以控制病情,但配合外治法,往往能提高疗效,迅速止痒。

外治法中外洗、黑豆馏油外敷、吹烘疗法、神灯照射加药物外敷疗法等对减轻皮肤瘙痒均有较好疗效。

★中药治疗1、湿热并盛型:法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用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加减。

热盛加生石膏、白茅根,毒热盛时加大青叶,大便燥结加大黄。

亦可服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

2、脾虚湿盛型:法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

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湿盛渗出多时加萆薢、车前子,有热象舌苔黄、脉滑者去苍术、桂枝,加茵陈、黄柏、滑石。

也可服除湿丸。

3、血虚风燥型:法宜养血疏风、除湿润燥。

方用消风散或四物消风散加减,湿盛者加车前子、泽泻,痒甚者加蒺藜、苦参。

亦可服养血安神丸配秦艽丸合用。

4、针刺疗法:可针刺曲池、足三里、血海、委中等穴。

耳针可取肺、肾上腺、神门、内分泌等穴。

上述就是比较有效的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介绍,虽然中医治疗湿疹可以根治,但是很多患者在发病的时候都会感觉瘙痒无比,在这个是不妨采用一些传统的西药进行涂抹,可以快速的止痒,让您免受瘙痒之苦,而这中西合并的治疗方法,效果也更好一些。

中医治疗湿疹处方

中医治疗湿疹处方

中医治疗湿疹处方中医治疗湿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方法,它依据中医理论,通过辨证施治来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以下是中医治疗湿疹的一些常见处方:1. 清热解毒方:适用于湿疹初期,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有水疱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地肤子等。

2. 祛湿止痒方:适用于湿疹伴有湿邪内蕴,皮肤瘙痒、渗液、糜烂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苍术、黄柏、苦参等。

3. 养血润燥方:适用于湿疹后期,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芍、熟地黄等。

4. 活血化瘀方:适用于慢性湿疹,皮肤肥厚、色素沉着、瘙痒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红花、桃仁、川芎等。

5. 健脾益气方:适用于湿疹伴有脾胃虚弱,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等。

6. 滋阴降火方:适用于湿疹伴有阴虚火旺,表现为口干、五心烦热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知母、地骨皮、玄参等。

7. 外用敷药:除了内服药物外,中医还常用一些外用药物来直接作用于患处,如黄连膏、三黄洗剂等。

8.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治疗相结合,建议湿疹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海鲜等食物,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9. 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过敏源。

10. 情志调摄:中医认为情绪波动可影响湿疹的发作,因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对治疗湿疹有积极作用。

以上处方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同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耐心和信心。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可以通过调理整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循环来治疗湿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内服:常用的中药包括白芷、黄柏、连翘、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燥湿的作用。

2. 中药外用:可以用草药煮水洗患处或者涂抹药膏,常用的外用药包括金银花、砂仁、苦参等。

3. 艾灸疗法:通过艾绒灸烧患处,刺激经络,调理气血循环。

4.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调理经络和气血循环。

5.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

6. 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非常重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总之,中医治疗湿疹主要通过调理整体的身体平衡来缓解症状和改善体质。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都不同,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建议在就医前
咨询中医专家的意见。

中医治疗湿疹的9个小偏方(专业文档)

中医治疗湿疹的9个小偏方(专业文档)

中医治疗湿疹的9个小偏方(专业文档)中医治疗湿疹的9个小偏方如果皮肤中出现了湿疹,那么可以将绿豆放入锅中翻炒,最后研磨成为粉末。

将粉末和白醋进行调和,然后涂抹在患处。

每天进行两次,一直连续涂抹上一个星期就可以从根本上痊愈。

在治病期间,最好不要服用花椒还有胡椒,避免影响药效。

将红枣和扁豆按照1比3的比例准备好,然后将这两种食物放入锅中熬煮成粥,服用之前加入少量的冰糖。

平时可以作为一种点心来服用,不仅能够治疗湿疹,同时还具有保健身体的效果。

将一个樟脑丸放入碗中,然后倒入半斤的陈醋进行浸泡,做好密封工作,三天后可以取出。

将醋涂抹在患有湿疹的部位,一天涂抹三次,直到痊愈为止,效果很好。

将水蛇去皮以及内脏,然后洗干净切块,然后放入开水中煮熟,去掉骨头;蟾蜍去爪子、头部以及内脏,然后洗干净切小块备用;将蛇、蟾蜍以及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熟,熬粥,加入调味品就可以了。

建议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效果非常的不错。

将薏苡仁还有粳米一起熬粥,然后加入少量的冰糖,日常作为一种点心来服用。

将干燥好的竹节菜放入水中煎煮,然后去除渣滓;在药液中加入洗干净的粳米,然后熬粥。

建议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并且要温热之后再服用。

这种偏方具有很好的利湿以及除风的作用,适合患有湿疹或者部瘙痒的患者服用。

将乌梢蛇宰杀干净之后切片煮汤,随后在锅中加入准备好的猪脂还有食盐以及生姜,然后趁热服用。

治疗湿疹的偏方有哪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种偏方具有祛湿、解毒以及除风的效果,适合湿疹患者以及风湿痹痛患者。

将五倍子放入锅中翻炒,颜色变黄之后取出来放凉,最后研磨成为粉末。

将五倍子粉末涂抹在患有湿疹的部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将生黄柏、大枣碳等量准备好。

然后将两种东西一起研磨成为粉末,加入适量的香油进行调和,然后涂抹在患处。

如果说涂抹的时候身体出现液体比较多,那么也可以撒上一些干粉,每天进行两三次,效果非常的不错。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在治疗湿疹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一些偏方因其简便易行、效果显著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以下是几种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1. 金银花茶: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痒的功效。

将金银花适量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待水温适宜后饮用。

每日2-3次,可有效缓解湿疹症状。

2. 黄连膏: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将黄连粉与凡士林按1:4的比例混合,制成黄连膏。

每天涂抹患处,可减轻湿疹的红肿和瘙痒。

3. 艾叶浴: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

将艾叶适量放入热水中,待水温适宜后进行泡澡。

每周2-3次,有助于改善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和红肿。

4. 绿豆粉敷: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

将绿豆磨成细粉,加入少量水调成糊状,涂抹在湿疹患处。

每日1-2次,可减轻湿疹症状。

5. 薏米粥:薏米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功效。

将薏米与大米按1:3的比例煮粥,每日食用,有助于改善湿疹患者的体质。

6. 荷叶茶:荷叶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通便的作用。

将干荷叶适量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待水温适宜后饮用。

每日1-2次,可辅助改善湿疹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偏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湿疹症状,但湿疹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因等因素。

在使用这些偏方时,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接触过敏源,也是预防和治疗湿疹的重要措施。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
中药治疗湿疹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桂枝茯苓丸:此方适用于湿热型湿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

2. 达英丹:适用于慢性湿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的作用。

3. 金银花、连翘、黄连等清热解毒中药:适用于湿热病邪所致的湿疹,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痒。

4. 石斛、知母、炒麦芽等清热凉血中药:适用于湿热郁血型湿疹,可以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5. 当归、白芍、柴胡等活血化瘀中药:适用于血瘀型湿疹,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湿疹时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

同时,中药治疗湿疹需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使用或药物反应等问题。

最好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综合考虑体质、病情、病因等因素,因此建议您咨询中医师或前往正规中医医院就诊。

中医草药治疗湿疹舒缓瘙痒的良方

中医草药治疗湿疹舒缓瘙痒的良方

中医草药治疗湿疹舒缓瘙痒的良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红肿、瘙痒、起水泡或结痂,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虽然现代医学在治疗湿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传统中医草药在舒缓湿疹症状方面也有着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草药治疗湿疹的良方,帮助患者舒缓瘙痒,促进湿疹康复。

1. 金银花和薄荷金银花和薄荷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湿毒引起的湿疹瘙痒非常有效。

可以将金银花和薄荷一同煎水,待水温适中后用纱布蘸取煎好的药水,轻轻拍打患处。

每日多次使用,能够有效缓解瘙痒和红肿情况。

2. 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功效。

将杞菊地黄丸按照说明书指导服用,常常能够改善湿疹患者的症状。

此外,杞菊地黄丸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湿疹的治疗非常有帮助。

3. 当归黄莲汤当归黄莲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对于湿疹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

将当归、黄莲加水煎煮,待水温适中后用纱布蘸取汤水,轻轻擦拭患处。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莲则能够清热解毒,两者相结合能够缓解湿疹的瘙痒症状。

4. 牡丹皮洗剂牡丹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

将牡丹皮煮成浓汤,用于湿疹患处洗涤,能够有效减轻瘙痒和红肿。

牡丹皮洗剂的使用方法简单,适合广大湿疹患者使用。

5. 石膏粉石膏粉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草药,具有凉血解毒的作用。

将石膏粉与适量的水混合,制成糊状,涂抹于湿疹患处,能够起到很好的舒缓瘙痒症状的效果。

6. 黄芩黄连丸黄芩黄连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清热燥湿、解毒消肿。

黄芩黄连丸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常常能够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症状。

总结起来,中医草药对于湿疹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金银花和薄荷、杞菊地黄丸、当归黄莲汤、牡丹皮洗剂、石膏粉以及黄芩黄连丸等草药配方能够舒缓湿疹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促进湿疹的康复。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最适合的中医草药方剂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二、湿疹日常饮食禁忌*三、湿疹多吃什么食物好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1、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用白醋泡水洗脸:很有用,两天湿疹就消了。

可以经常洗用来做为日常保健和预防。

金银花煮水。

每天擦洗次数不限,不要太烫的水洗,稍微温一点。

要是长痱子的,也可以用来洗澡,洗头(煮得淡一点)。

药房有两种买,记得是买专门洗澡的,还有一种是煮水喝的。

艾叶煮水洗澡,每天一次。

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去渣留油、后冷却备用。

皮损处,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敷上鸡蛋黄油,外用纱布包扎,三五天即愈。

2、湿疹的病因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

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

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

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3、湿疹怎么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

一般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

病程不规则,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湿疹日常饮食禁忌1、忌致敏感食物,若在饮食方面发现有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牛羊肉、鸡、鸭、鹅、花粉等引起,应彻底禁忌这些食物,以免引起变态反应,导致湿疹复发或加重病情。

2、忌辛辣刺激食物湿疹患,忌饮浓茶、咖啡、酒、吸烟,勿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酒、烟、浓茶等物的刺激可使搔痒加剧,势必引起搔抓,这样又造成恶性循环,使皮损难以痊愈。

葱、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味辛、性温食物,耗阴助阳,对湿疹是一种刺激,应避免食用。

3、忌发湿、动血、动气食物,中医认为对皮肤湿疹患者应忌食发湿之物,如竹笋、芋头、牛肉、葱、姜、梨、蒜、韭菜等;动血之物,如慈菇、胡椒等动气之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以有益于疾病康复。

中医有哪些偏方可以治疗湿疹吗

中医有哪些偏方可以治疗湿疹吗

中医有哪些偏方可以治疗湿疹吗
在常见的皮肤疾病中,可以说湿疹是数一数二的一种皮肤病了,尤其在这个季节,身体出现湿疹的现状也是非常常见的了。

中医认为,出现湿疹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机体正气不足、风湿热邪等导致的。

那么中医有什么外用的偏方可以用来治疗湿疹吗?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3种!
外用偏方1、荆芥七叶一枝花方
材料:荆芥30克,七叶一枝花、苦参、大青叶、防风各15克
做法:锅加适量水,放入上面5中材料,煮沸,去渣取汁,倒入专用盆中备用。

用法:每天1-2次,趁汁温热的时候熏洗患处。

功效:能够祛风止痒,可以有效缓解湿疹症状。

外用偏方2、仙鹤草方
材料:取鲜仙鹤草250克,或者干仙鹤草50-100克
做法:砂锅放仙鹤草,加适量清水,煮沸后去渣取汁备用。

用法:用干净的软布蘸汁烫洗患处,一次20分钟,每天早、晚各烫洗1次。

功效:适合渗出型湿疹
提示:烫洗前要煮沸药汁,烫洗后要保持患处皮肤干燥,不要接触碱性水液。

外用偏方3、夜交藤方
材料:夜交藤200克,白蒺藜、苍耳子各100克,蛇床子、白鲜
皮各25克,蝉蜕20克
做法:锅加水5000毫升,加上面的材料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湿疹中医治疗7大药方

湿疹中医治疗7大药方

6.温阳除湿水剂
生川乌10g,生草乌10g,艾叶15g,大风子20g,威灵仙30g,红花15g,地肤子20g,苦参20g。每日1剂,加水煎取2000ml,温泡手足,每次30分钟,每日2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双手忌直接接触食物和各种洗涤用品。
“湿性重浊黏腻”,“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久之,阳气不能到达四肢末端,掌跖失于温润,湿邪因而停滞,局部气血瘀闭,肤络不畅.肌肤失养而成本病。故以温通经络、除湿润肤为治疗大法。方中牛川乌、生草乌、艾叶、大风子有温通气血、透达经络之作用,其中川草乌、大风子还有除湿作用;威灵仙通行卜二经络且祛风湿;红花活血通络;地肤子、苦参除湿止痒。诸药相配,则阳气至,经络通,气血畅,湿邪除,肌肤自然润泽。
根据湿热、脾虚、湿阻、血虚风燥、瘀毒积聚等不同证型,随症加减治疗。方中龙胆草性味苦寒,功在燥湿清热,入肝胆膀胱经,苦寒沉降,长于清泻肝胆实火、三焦湿热;黄芩、黄柏、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共辅龙胆草清利三焦实热而燥湿;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车前草长于利湿消肿兼可清热。六一散中滑石性寒而滑,寒能清热,滑可利窍,除膀胱之热结而通利水道;甘草清热解毒。故六一散能利水消肿,兼可清热除烦止渴,釜底抽薪,标本兼治。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消斑,其中生地甘寒,既可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佐苦寒之剂免伤阴分;赤芍酸寒,能泻能散,既可凉血活血,又能泻肝火;丹皮苦寒,可清热凉血消斑。三药配合既可清热利湿,凉血消斑,又免过用寒凉而伤阴。板蓝根、马齿苋功在清热解毒,防治毒热湿邪,并能凉血消肿。全方诸药配合,共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之功,使热清湿利而皮疹得消。药理研究证实,黄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以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生地黄具有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马齿苋、甘草等均有抗过敏作用。诸药配合起到抗过敏、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辨证施治,对症治疗,相得益彰,疗效稳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治疗湿疹的10个偏方_儿童保健

中医治疗湿疹的10个偏方_儿童保健

湿疹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疾病,该病给很多患者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严重不便,为了治疗这种顽固湿疹,患者需要有耐心以及信心。

那么,中医怎么治湿疹呢?中医治疗湿疹的10个偏方1、黑鱼头:用黑鱼的鱼头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后用麻油拌了涂在患处,效果挺好的。

2、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

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

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3、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4、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

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5、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6、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

适用于急性湿疹。

7、取轻粉,密陀僧,冰片,雄黄,硫黄,蛇床子,黄柏,地肤子,苍术,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

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8、生首乌15克、徐长卿6克、蝉蜕6克、金银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参6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6克、白藓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苍术3克、茵陈6克、黄芩6克。

水煎服。

每日一剂。

9、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10、全虫方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大黄)15克。

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

湿疹的原因1、环境因素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患有湿疹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湿疹有妙招

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湿疹有妙招

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湿疹有妙招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

湿疹的发病部位很多,例如:手,脚,面部、耳后、四肢屈侧、乳房、手部、阴囊、肛门等处。

湿疹常见的症状是患处起红斑、小疙瘩、水泡,并伴有瘙痒或是灼烧感等。

在湿疹的治疗方法,中医有许多不错的方子。

★一: 治疗湿疹的中医偏方1: 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

适用于急性湿疹。

2: 取生蒲黄、龙骨、乌贼骨各等份,研成细末,过筛,将此粉直接撒于患处,渗液湿透药粉时,再继续撒药。

再用药时,不要将原已干燥的药粉去掉。

适用于急性湿疹渗液多者。

3: 取黄柏、龙胆草、苦参各30克,共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药粉撒之,无渗出液则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

该偏方适用于亚急性湿疹。

4: 取滑石、五倍子、明矾各15克,蛋黄油适量,滑石、五倍子、明矾共研成细末,再用蛋黄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天2次。

适用治疗阴囊湿疹。

5: 取大枫子50克,苦参50克,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荆芥15克,川芎15克,苍耳子30克,仙鹤草30克,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15~20分钟,滤取药液,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待药液变温时,可坐浴,每天2次。

该偏方适用于肛门湿疹。

6: 取密陀僧15克,冰片10克,雄黄5克,蛇床子10克,黄柏10克,地肤子5克,共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每天3次。

治疗顽固性湿疹。

7: 取地肤子30克,五倍子30克,土槿皮、白鲜皮、地榆、土茯苓、皂刺、紫草各15克,黄柏10克,赤石脂10克,甘草10克,加水2500毫升煎至3000毫升,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

该偏方适用于顽固性肛门湿疹。

8: 取明矾30克,皂矾30克,黄丹30克,赤石脂30克,共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地涂于患处,将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

慢性湿疹中医如何治疗方法

慢性湿疹中医如何治疗方法

慢性湿疹中医如何治疗方法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出现红肿、瘙痒、渗液等症状。

中医认为慢性湿疹主要与体内湿邪的积聚有关,因此治疗方法主要是解湿祛湿、清热燥湿、调理气血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的方法:1. 排湿祛湿:首先需要排除体内的湿邪。

常用的方法有温经汤药物治疗,例如猪苓汤、茵陈蒿汤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艾灸、刮痧等方法刺激穴位,促进湿邪排出。

2. 清热燥湿:湿邪与热邪相结合时,可采用清热燥湿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荆防败毒散、秦皮败毒散等,可以清热解毒,干燥湿气。

3. 补益气血:湿邪困扰久了,会导致体内气血不足,影响皮肤的自愈能力。

中医常用补中益气、养血润燥的方法治疗慢性湿疹。

常用的中药有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等,可以补益气血,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4. 调理脾胃:脾胃虚弱是湿邪易于侵袭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中医治疗慢性湿疹时,常常会调理脾胃功能。

例如可以使用香砂养胃汤、四君子汤等,以调理脾胃,增强体内阳气。

5. 外用药物疗法:中医也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慢性湿疹。

常用的外用药物有膏方、油膏、草药泡脚等。

其中,使用膏方药物可以直接作用在患处,起到清热祛湿、止痒消肿的效果。

6. 饮食调理:中医治疗慢性湿疹时,饮食调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中医认为湿疹与饮食中湿邪过多有关,因此建议患者尽量避免食用湿热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

而多吃一些温补养生、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白芷、黄芪、山药等,有助于调理体内湿邪。

总结起来,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的方法主要包括解湿祛湿、清热燥湿、调理气血等。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而定,因此建议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前,最好咨询中医师的意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治疗慢性湿疹需要耐心和坚持,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二、湿疹吃什么好*三、湿疹的护理方法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1、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1.1、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

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

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1.2、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1.3、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

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

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1.4、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

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

2、湿疹是什么引起的出现湿疹这种疾病的主要因素都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通常来说如果我们对大自然的紫外线过敏的话,是非常的容易引起湿疹发生的,特别是如果我们长期处于那些阴暗潮湿的地方,就会导致这种疾病,发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有一些患者出现湿疹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经常服用一些药物,或者是使用刺激性很强的化妆品。

湿疹出现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遗传原因,如果父母一方或者是双方有过敏体质的话,孩子也是非常的容易出现过敏体质的,在平时,如果接触到那些过敏原的话,就会引发湿疹的出现。

食物过敏也是我们出现湿疹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在平时吃的那些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者是吃了鱼虾等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就会引发湿疹的出现。

3、湿疹有什么症状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

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

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

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

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

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

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儿童和成年人。

中医认为湿疹多由湿邪侵袭体表所致,治疗湿疹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中药治疗。

在中医药中,有许多常用的方剂可以帮助缓解湿疹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湿疹的方剂。

1. 清热泻火方剂清热泻火方剂适合湿疹病情较重,出现红肿、热痛、瘙痒等症状的患者。

其中,代表性的方剂包括黄连解毒汤和龙胆瀑布汤。

黄连解毒汤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

龙胆瀑布汤包括黄芩、龙胆草、石决明等成分,可清热泻火、利湿解毒。

2. 祛风湿方剂祛风湿方剂适合湿疹伴随有寒湿化热、风邪内侵等症状。

其中,广藏金风片是一种常用的祛风湿方剂,主要成分包括蓝黛、秦艽、羌活等,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痒的作用。

3. 补益调整方剂补益调整方剂适合湿疹患者体质虚弱、气血不足、免疫力低下的情况。

其中,四物汤是一种常用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等,具有补血调经的作用,可改善湿疹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

4. 祛湿化痰方剂祛湿化痰方剂适合湿疹病情伴有痰湿内蕴、表现为皮肤湿疹水肿、湿热发胖等症状的患者。

其中,小青龙汤和二陈汤是常用的祛湿化痰方剂。

小青龙汤主要成分包括生姜、大黄、黄芩、干姜等,具有宣肺化痰、祛湿解毒的作用。

二陈汤包括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等成分,可清热化湿、消肿解毒。

5. 温经散寒方剂温经散寒方剂适合湿疹伴有寒湿内蕴的情况。

其中,小建中汤是一种常用的温经散寒方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韭菜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中药常用的治疗湿疹的方剂,每个方剂的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制定,应在中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中药治疗湿疹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效,患者应坚持按时服用,同时配合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

总结起来,中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剂包括清热泻火、祛风湿、补益调整、祛湿化痰和温经散寒方剂。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

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炎症,主要特征是皮肤红肿、瘙痒、起疱、渗液和结痂。

传统中医学认为,湿邪郁滞于皮肤,导致湿疹的发生。

因此,中药土方治疗湿疹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偏方,供大家参考。

一、荷叶泡脚荷叶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方法。

首先,取适量的新鲜荷叶,洗净切碎。

然后,将荷叶放入足浴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泡脚20-30分钟。

荷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症状。

二、黄连泡脚黄连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干燥湿气的作用。

将适量的黄连粉末加入足浴盆中的温水中,泡脚30分钟。

黄连泡脚可以改善湿疹患者的湿气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等不适感。

三、苍耳子熬膏苍耳子又称为地肤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痒生肌的作用。

将苍耳子煎煮,并将煎剂过滤取汁。

在患处涂抹苍耳子汁膏,每天2-3次。

苍耳子熬膏能够有效改善湿疹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的皮肤修复。

四、雷丸洗浴雷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以黄芪、当归、苏木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止痒生肌的作用。

将适量的雷丸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用雷丸水进行洗浴。

雷丸洗浴可以改善湿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皮肤的修复。

五、板蓝根煮水洗浴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痒的作用。

将适量的板蓝根切碎,放入锅中煎煮20分钟,将煎剂过滤取汁。

用板蓝根汁调和适量的温水,进行全身洗浴。

板蓝根煮水洗浴可以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症状,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药土方治疗湿疹的有效偏方有荷叶泡脚、黄连泡脚、苍耳子熬膏、雷丸洗浴和板蓝根煮水洗浴等。

这些偏方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在缓解湿疹的瘙痒和红肿症状,促进患处皮肤的修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对于湿疹患者来说,如果症状持续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正确选择中药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湿疹的中药的治疗方法

湿疹的中药的治疗方法

湿疹的中药的治疗方法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水疱和糜烂。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体内湿邪的滞积有关,因此治疗湿疹可以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湿疹的方法。

一、清热疗法湿疹多为湿热型,因此清热疗法是治疗湿疹的基本原则。

常用的清热中药有黄连、黄芩、栀子、龙胆等。

这些中药能够清热解毒,排出体内的湿热,改善湿疹症状。

同时,还可以调理肝胆经络,缓解瘙痒感。

二、温经活血湿疹还可以采用温经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

常用的活血中药有蔓荆子、三七、川芎等。

这些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湿疹局部血运不畅的状况,从而减轻湿疹症状。

此外,温经活血也可以提高组织的氧气供应,促进湿疹的愈合。

三、祛湿祛风既然湿疹是湿邪滞积在体内引起的,治疗湿疹时还需要祛除湿邪。

常用的祛湿中药有苍术、陈皮、茯苓等。

这些中药能够疏通水道,排湿除湿,从而达到祛除湿邪的效果。

另外,中药还可以祛风解毒,减少炎症反应,加速湿疹的消退。

四、养阴润燥湿疹多伴有皮肤干燥、失水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养阴润燥的治疗。

常用的养阴中药有何首乌、山药、白芍等。

这些中药可以滋润肌肤,增加水分,改善湿疹患者体内阴液不足的情况,减轻湿疹症状。

同时,养阴润燥还能够提高皮肤的免疫力,预防湿疹的复发。

除了中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湿疹症状。

首先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和化妆品;其次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和甜食,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此外,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体内阳气,促进湿疹的康复。

尽管中药治疗湿疹效果显著,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患者在选择中药治疗时应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不宜擅自增减剂量和疗程。

同时,中药治疗湿疹后仍需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以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最后希望湿疹患者能够及早就医,积极调理,早日康复。

中药养身中药调理湿疹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养身中药调理湿疹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养身中药调理湿疹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和痛苦。

中药被广泛认可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湿疹的方法,它具有调理身体、减轻症状和改善肌肤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中药调理湿疹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中药调理湿疹的方法1.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湿疹的常用方法。

根据湿疹的不同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适合患者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湿疹症状较重且有明显瘙痒的患者,可以使用清热祛湿、解毒止痒的中药汤剂,如黄连汤或龙胆泻肝汤等。

对于湿疹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使用益气养阴、补血活血的中药汤剂,如六味地黄汤或逍遥散等。

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汤剂的用法用量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2.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对于局部湿疹症状明显的患者尤为适用。

常用的中药外敷方法有草药敷贴和草药浸泡。

草药敷贴是指将中药煎煮成药液后,用药棉或纱布蘸取药液敷在患处,这样可以起到消炎、止痒、改善肌肤湿疹的作用。

而草药浸泡则是将中药材煎煮后加入温水中,让患者在其中浸泡,以起到调理湿疹的效果。

选择用哪种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实际状况以及中医师的建议。

3. 中药膏剂:中药膏剂是一种便于外用的中药制剂。

它具有方便携带和使用的优点,适合于外出办公或日常生活中使用。

中药膏剂一般是由多种中药提取物制成,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湿疹症状进行治疗。

患者只需将中药膏剂均匀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即可。

中药膏剂的使用方法和修复时间需要根据医嘱酌情调整。

二、中药调理湿疹的注意事项1. 严格遵医嘱:中药治疗湿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综合评估,因此在使用中药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并严格遵守医嘱进行使用。

不可随意增减用药剂量以及疗程,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2. 饮食调理:湿疹与体内湿气有关,因此在治疗期间,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煎炸等容易诱发湿疹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保持肠道通畅,有利于湿疹的疗效。

3. 保持皮肤清洁:湿疹患者应定期清洁皮肤,使用温和的洗护产品,避免刺激皮肤。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

湿疹中医治疗方法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水疱、渗出、
结痂等症状。

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与体内湿热、血虚风燥等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治疗湿疹主要通过调理体内环境,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润燥等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1. 草药内服: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会开具个性化的草药
方剂。

常用的草药包括金银花、连翘、地肤子、黄芩、白鲜皮等,这
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功效。

2. 草药外敷:将草药研磨成粉末,与水或植物油混合制成膏状,直接
涂抹在患处。

外敷草药可以减轻炎症,促进皮肤愈合。

常用的外敷草
药有黄柏、地榆、苦参等。

3.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
疗湿疹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曲池、合谷、足三里等。

4. 拔罐疗法:在患处或相关经络穴位上进行拔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减轻症状。

5. 艾灸疗法:使用艾条对特定穴位进行温和的热刺激,有助于温经散寒、调和气血。

6.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
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绿豆、冬瓜、梨等,同时避
免食用辛辣、油腻、海鲜等刺激性食物。

7. 生活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
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清洁用品。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湿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且治疗过程可能较长,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

同时,对于严重的湿疹患者,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湿疹有妙招
湿疹实际上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常发生于过敏体质的人。

夏季气温高,人体的能量消耗大,抵抗力下降,容易使此病复发。

此外,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天气闷热、湿度较大,都是湿疹的诱发因素。

中医认为,湿疹是由于体质偏湿热,又加上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以致皮肤出现潮红、红斑、丘疹、水疱、脓疮;病情日久,营血不足,化燥生风,使皮肤脱屑、皲裂、奇痒难忍。

其中“湿”是主要病因。

由于湿邪黏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

通过内调外治的方法,既能疏风清热治本,又能燥湿止痒治标,双管齐下效果更着。

内调
风盛型:多见于急性湿疹。

表现症状为皮肤泛发潮红、遇风皮肤发痒甚至肿胀,舌质红,脉浮弦。

常用中药有:防风、荆芥、当归、生地黄、苦参、苍术、蝉蜕、胡麻、石膏。

热盛型:多见于急性湿疹。

表现为皮损、红肿流水、瘙痒剧烈,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常用中药有:黄芩、黄柏、黄连、苦参、大黄、猪苓、蒲公英。

虚实夹杂型:此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多见于慢性湿疹。

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变粗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淡,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脉缓。

常用中药有:白术、茯苓、当归、丹参、白芍药、生地黄、地肤子、薏苡仁。

外敷
可由中医师针对患者的病情,选用苦参、黄连、黄芩、炉甘石、紫草、冰片、枯矾、雄黄等中药调制成药膏,外敷患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