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滴定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一、选择题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相差越大,则下列描述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越小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在电极反应S2O32-+2e SO42-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2O32-是正极,SO42-是负极 B.S2O32-被氧化,SO42-被还原C.S2O32-是氧化剂,SO42-是还原剂 D.S2O32-是氧化型,SO42-是还原型3.将反应:Fe2++ Ag+ = Fe3+ + Ag组成原电池,下列表示符号正确的是()A.Pt|Fe2+,Fe3+||Ag+|Ag B.Cu|Fe2+,Fe3+||Ag+|FeC.Ag|Fe2+,Fe3+||Ag+|Ag D.Pt|Fe2+,Fe3+||Ag+|Cu4.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则该电池的反应是()A.Ce3++ Fe3+ Fe2++Ce4+ B.Ce4+ + e Ce3+C.Fe2+ +Ce4+ Ce3++ Fe3+ D.Ce3++ Fe2+ Fe +Ce4+5.在2KMnO4 + 16HCl 5Cl2 + 2MnCl2 + 2KCl +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

A.Cl2 B.H2O C.KCl D.MnCl26.Na2S2O3与I2的反应,应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进行()A.强酸性 B.强碱性 C.中性或弱酸性 D.12mol·L-1 HCl中7.在S4O62-离子中S的氧化数是( )A.2 B.2.5 C.+2.5 D.+48.间接碘量法中,应选择的指示剂和加入时间是()A.I2液(滴定开始前) B.I2液(近终点时)C.淀粉溶液(滴定开始前) D.淀粉溶液(近终点时)9.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指示剂是()A.Na2C2O4溶液 B.KMnO4溶液 C. I2液 D.淀粉溶液10.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滴定方式采用()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永停滴定法二、判断题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氧化数降低;还原剂失电子,氧化数升高。

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还原性或氧化性,但能与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的物质。

2.试剂:常见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KMnO4、K2Cr2O7等;常见用于滴定的还原剂有亚铁盐、草酸、维生素C等。

3.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有三类:(1)氧化还原指示剂。

(2)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标准溶液变蓝。

(3)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4.实例(1)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退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原理:2MnO-4+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典例分析1.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2Cu2++4I-===2CuI↓+I2,I2+2S2O2-3===S4O2-6+2I-。

取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B.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 mL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答案D解析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 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0.50 mL,不正确;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计算在H2SO4介质中,H+浓度分别为1 mol·L-1和mol·L-1的溶液中VO2+/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 V)根据Hg2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Hg2Cl2/Hg。

如果溶液中Cl-浓度为mol·L-1,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pH=7,抗坏血酸p K a1=,p K a2=。

在1 溶液中用Fe3+溶液滴定Sn2+时,计算:(1) 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2) 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用所选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是否和化学计量点一致计算pH = ,c NH 3= 的溶液中Zn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 1 =, lg 2 =, lg 3 =, lg 4 = ;NH4+的离解常数为K a =。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法测定Fe2+时,KMnO4溶液的浓度是mol·L-1,求用(1)Fe;(2) Fe2O3;(3)表示的滴定度。

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 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 g纯Na2C2O4充分反应,最后以mol·L-1 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mL。

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称取褐铁矿试样0.4000g,用HCl溶解后,将Fe3+还原为Fe2+,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

若所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

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盐酸羟氨(NH2OH·HCl)可用溴酸钾法和碘量法测定。

量取mL KBrO3溶液与KI反应,析出的I2用溶液滴定,需用mL。

1 mL KBrO3溶液相当于多少毫克的NH2OH·HCl称取含KI之试样1.000g溶于水。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一、名词解释1、诱导反应2、自身指示剂3、氧化还原指示剂4、标准电极电位5、条件电极电位二、填空题1、半反应:CrO72- + 14H+ + 6e 2Cr3+ + 7H2O 的能斯特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半反应:I2+2e2I- E°I2/I- =0.54VS4O62-+2e = 2S2O32- E°S4O62-/ S2O32 -=0.09V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还原法是以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4、氧化还原滴定根据标准溶液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法等。

5、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采用_________法配制。

6、电极电位与溶液中_______的定量关系,可由能斯特方程式表示。

7、氧化还原电对是由物质的________型及其对应______型构成的整体。

8、电对氧化能力的强弱是由其______________来衡量。

9、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电位E°2H+/H2=_______。

10、E°值为正,表示电对的氧化型氧化能力比H+_____。

11、能斯特方程式中,纯金属、固体、溶剂的浓度为常数=_____。

12、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是电对电位值____的氧化型可氧化电对电位值_____的还原型。

13、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值相差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越____,反应进行越完全。

14、配制硫酸亚铁铵溶液时,滴加几滴硫酸,其目的是防止硫酸亚铁铵___________。

15、碘滴定法是利用______作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还原性物质的方法。

16、对于n1= n2=1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当K=_______就可以满足滴定分析允许误差0.1%的要求。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浓度分别为1mol·L-1和0.1mol·L-1的溶液中6.1计算在H2SO4介质中,H+/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1.00V)VO22+-浓度为0.0106.2根据Hg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Hg2Cl2/Hg。

如果溶液中Cl -1mol·L,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6.2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0.390V,pH=7,抗坏血酸pKa1=4.10,pKa2=11.79。

6.3在1mol.L-1HCl溶液中用Fe3+溶液滴定Sn2+时,计算:(1)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2)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用所选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是否和化学计量点一致?-1 6.4计算pH=10.0,cNH3=0.1mol.L 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的溶液中Zn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1=2.27,lg2 +的离解常数为K a=10-9.25。

=4.61,lg3=7.01,lg4=9.067;NH42+时,KMnO4溶液的浓度是0.024846.5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法测定Fe-1mol·L,求用(1)Fe;(2)Fe2O3;(3)FeSO4.7H2O表示的滴定度。

6.6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g纯Na2C2O4充分-1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反应,最后以0.02000molL·30.0mL。

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3+还原为Fe2+,用K2Cr2O76.8称取褐铁矿试样0.4000g,用HCl溶解后,将Fe 标准溶液滴定。

若所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

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氧化还原滴定答案

氧化还原滴定答案

氧化还原滴定(答案)一、单项选择1. 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C )A. 滴定进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转变B. 滴定进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转变C. 滴定进程中电极电位发生转变D. 滴定进程中有络合物生成2. 欲以氧化剂滴定还原剂,滴定反映为Ox1 + Red2 = Red1 + Ox2 (假设n1 = n2 = 1),若要求反映完全程度在%以上,则平衡常数最小应为( D ) A. 108 B. 6 C. 105 D. 1063. 用KMnO4滴定Fe2+时,酸性介质宜由( D )提供A. HClB. HNO3C. HAcD. H2SO44. 提高氧化还原反映的速度可采取(A )办法 A. 增加温度B. 加入络合剂 C. 加入指示剂D. 减少反映物浓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映能用于滴定分析B. 讨论氧化还原反映可否进行时,不仅要从热力学角度考虑反映可行性,还应从动力学角度考虑反映进行的现实性C. 在滴定分析中都能够利用加热的办法来加速反映的进行D. 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电势φsp位于滴定突跃的中点6.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B )转变曲线A. 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与pH关系B. 氧化还原电极电位与滴定剂用量关系C. 溶液pH 与金属离子浓度关系D. 溶液pH与滴定剂用量关系7. 已知在1mol/L H 2 SO 4溶液中,MnO 4 - /Mn2+ 和Fe 3+ /Fe 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别离为和。

在此条件下用KMnO4 标准溶液滴定Fe 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C) A. B. C. D.8. 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 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B)A. 象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B. 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速,在近化学计量点周围缓慢进行C. 始终缓慢地进行D. 在近化学计量点周围加速进行9. 用铈量法测定H2SO4介质中Fe2+,当滴定至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C ) (φ'Fe3+/Fe2+= φ'Ce4+/Ce3+=A. 1.44VB.C.D.10. 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时,加入硫氰酸盐的主要作用是( D )A. 作还原剂B. 作配位剂C. 避免Fe3+的干扰D. 减少CuI沉淀对I2的吸附11. 氧化还原反映进行的程度与(C)有关 A. 离子强度 B. 催化剂 C. 电极电势 D. 指示剂12. 间接碘量法(即滴定碘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刻是( B)A. 滴定开始时B. 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C. 滴定至I3-离子的红棕色退尽,溶液呈无色时D. 在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13. 间接碘量法测定水中Cu2+含量,介质的pH值应控制在( A ) A. 弱酸性 B. 强酸性 C.弱碱性 D. 强碱性14. 电极电位对判断氧化还原反映的性质很有效,但它不能判断(B )A. 氧化还原反映的完全程度B. 氧化还原反映速度C. 氧化还原反映的方向D. 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15. (1) 用•L-1KMnO4溶液滴定•L-1Fe2+溶液:(2)用•L-1KMnO4溶液滴定•L-1Fe2+溶液。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在1mol/LHCl中,Eφ’Sn4+/Sn2+=0.14V, Eφ’Fe3+/Fe2+=0.68V,计算以Fe3+滴定Sn2+至99.9%、100%、100.1%时的电位分别为多少?()(A) 0.50V、0.41V、0.32V (B) 0.17V、0.32V、0.56V(C) 0.23V、0.41V、0.50V (D) 0.23V、0.32V、0.50V2、对于反应:BrO3- + 6I-+ 6H+ = Br- + 3I2 + 3H2O已知EφBrO3-/Br-=1.44V, EφI2/I-=0.55V, 则此反应平衡常数(25℃)的对数(lgK)为()(A)(1.44-0.55)/0.059 (B)3×(1.44-0.55)/0.059(C)2×6×(1.44-0.55)/0.059 (D)6 ×(1.44-0.55)/0.0593、用碘量法测定矿石中铜的含量,已知含铜约50%,若以0.10mol/L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约25ml,则应称取矿石质量(g)约为(Ar(Cu)=63.50)()(A)1.3(B)0.96 (C)0.64 (D)0.324、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应大于()(A)0.09V (B)0.18V (C)0.27V (D)0.36V5、已知Eφ’Ce4+/Ce3+=1.44V,Eφ’Fe3+/Fe2+=0.68V,则下列反应Ce4++Fe2+=Ce3++Fe3+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c(Fe3+)/c(Fe2+)值为()(A) 1.08×10-18(B)92.5 (C) 36.2 (D)2.76×1066、MnO4-/Mn2+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关系是()(A)Eφ’= Eφ-0.047pH (B) Eφ’= Eφ-0.094pH(C) Eφ’= Eφ-0.12pH (D) Eφ’= Eφ-0. 47pH7、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降低(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 邻二氮菲(B) HCl (C) NH4F (D) H2SO48、测定Fe3+,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滴定剂A KMnO4B Ce(SO4)2C K2Cr2O7D KI9、以下物质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 K2Cr2O7(B) Na2S2O3(C) Zn (D) H2C2O4·2H2O10、碘量法适宜在以下哪个介质中进行--------------( )(A) pH=2.12 (B) pH=14.12 (C) pH=6.52 (D) pH=1.12二、填空题1、比较下列E φ值的大小并说明原因,E φAgCl/Ag E φAg+/Ag ,因为(E φAgCl/Ag < E φAg+/Ag , 生成 AgCl 沉淀)2、0.0100mol•L -1 Fe 2+溶液用0.0100mol•L -1 Ce 4+溶液滴定一半时,体系的电位为 。

氧化还原滴定习题与答案

氧化还原滴定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 氧化复原滴定1. 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一样?影响电位的外界要素有哪些?答:标准电极电位 E ′是指在必定温度条件下(往常为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当是活度)都是1mol/l 25℃)半反响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或其比值为1)(如反响中有气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 105Pa ,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关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0f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E )是当半反响中氧化型和复原型的浓度都为1 或浓度比为,并且溶液中其余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关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订了各样外界要素影响后的实质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 。

由上可知,明显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样影响,进行了校订。

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订外界的各样外界的各样要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要素有以下3 个方面;( 1) 配位效应; ( 2) 积淀效应;( 3) 酸浓度。

2.能否均衡常数大的氧化复原反响就能应用于氧化复原中?为何?6答: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 K>10 ),这样的氧化复原反响,能够用于滴定剖析。

所以,只需能创建一个适合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出 ,那么这样的氧化复原反响也能应用于滴定剖析。

可是其实不是均衡常数大的氧化复原反响都能应用于氧化复原滴定中。

因为有的反响 K 固然很大,但反响速度太慢,亦不切合滴定剖析的要求。

3. 影响氧化复原反响速率的主要要素有哪些?答:影响氧化复原反响速度的主要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响物的浓度;2)温度; 3)催化反响和引诱反响。

4. 常用氧化复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响是什么?答: 1)高锰酸钾法.+ 2+2MnO 4+5H 2O 2+6H ==2Mn +5O 2↑ +8H 2O.2+ +2H OMnO+HC O+2H==Mn 2 2 2 4 ++2CO22)重铬酸甲法 . CrO2-+2+3+3+2+14H +Fe ===2Cr +Fe +7H O72CH2-+3+3OH+CrO +8H ===CO ↑+2Cr +6H O2 7223)碘量法 3I2- -+3H 2O ,+6HO===IO 32S 2O 3 2- +I 2===2I - +2H 2OCr2O 7 2- +6I - +14H +===3I 2+3Cr 3++7H 2O5. 应用于氧化复原滴定法的反响具备什么条件?答:应用于氧化复原滴定法的反响,一定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 1)反响均衡常数一定大于 106,即△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半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 n1=n2 时,则化学计量点的位
59
置恰好在滴定突跃的中(间)点。如果 n1≠n2,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偏向电子转移数较多(即 n 值较大)的电对一方;n1 和 n2 相差越大,化学计量点偏向越多。 7.试比较酸碱滴定、络合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说明它们共性和特性。
(1) 反应进行完全而且速度要快; (2) 反应应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3) 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应易于除去; 11.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为什么碘量法不适宜在高酸度或高碱度介质中进行? 答;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溶液的遇酸分解; (2) 碘标准溶液的挥发和被滴定碘的挥发; (3) 空气对 KI 的氧化作用: (4) 滴定条件的不适当。 由于碘量法使用的标准溶液和它们间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 溶液中,将会发生副反应:
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4.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几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
答: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
MnO2+H2C2O4+2H+==Mn2++2CO2+2H2O
2) 重铬酸甲法. Cr2O72-+14H++Fe2+===2Cr3++Fe3++7H2O
(2)自身指示剂。 利用滴定剂或被滴定液本身的颜色变化来指示终点。 (3)专属指示剂。 其本身并无氧化还原性质,但它能与滴定体系中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结合 而显示出与其本身不同的颜色。 9.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有何异同? 答:氧化还原滴定所用的指示剂分为两个类型:氧化还原指示剂和其他指示剂。后者的变色 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无有任何异同点。而前者——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 碱指示剂的异同点如下: 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主要与溶液的酸度(pH 值)有关;而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主要是决定 于其氧化型和还原型(两型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②酸碱指示剂变色和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 均有变色点;两者均有变色范围。 ③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选择均与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有关。酸碱指示剂是范围, 而氧化还原指示剂则是电位范围。其颜色强度的变化均是从 10 变到 0.1 的关系。 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除与溶液的值有关外,而指示剂本身也有结构变化;氧化还原指示剂则 只与电位有关。 10.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氧化或预还原的处理?预处理时对所用的预氧化剂 或还原剂有哪些要求? 答: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之前,为了能成功的完成氧化还原滴定,时常需要将被测定的组分 处理成能与滴定剂迅速、完全并按照一定计量关系起反应的状态,或者处理成高价后用还原剂进 行滴定,或者处理成低价后用氧化剂滴定。滴定前使被测组分转变为一定价态的步骤称为滴定前 的预处理。预处理时对所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有以下几点要求:
8.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分为几类?各自如何指示滴定终点? 答: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分为三类: (1)氧化还原指示剂。是一类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试剂,其氧化型与还原型具有
不同的颜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指示剂或者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或 者由还原型转变为氧化型,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突变,指示终点。
(1)反应平衡常数必须大于 106,即△E>0.4V。
(2)反应迅速,且没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要完全,且有一定的计量关系。
(3)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或能与还原剂或氧化剂生成沉淀的物质。
(4)应有适当的指示剂确定终点。
6.化学计量点在滴定曲线上的位置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子转移数有什么关系?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 3 个方面;
(1) 配位效应;
(2) 沉淀效应;
(3) 酸浓度。
2.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用于氧化还原中?为什么?
答:一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大于 0.4V(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
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为 1 或浓度比为,并且溶
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
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一常数)。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
响,进行了校正。而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 0.4V ,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
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
答: 酸碱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共性是: 1) 在滴定剂不足 0.1%和过量 0.1%时,三种滴定曲线均能形成突跃; 2) 均是利用滴定曲线的突跃,提供选择指示剂的依据。其特性是:酸碱滴定曲线是溶液 的 pH 值为纵坐标,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以 pM 为纵坐标,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以 E 值为纵坐标,其横坐标均是加入的标准溶液。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
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答:标准电极电位 E′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 25℃)半反应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
态,即离子、分子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是 1mol/l(或其比值为 1)(如反应中有气体物
质,则其分压等于 1.013×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 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CH3OH+Cr2O72-+8H+===CO2↑+2Cr3++6H2O
3)碘量法
3I2+6HO-===IO3-+3H2O,
2S2O32-+I2===2I-+2H2O
Cr2O72-+6I-+14H+===3I2+3Cr3++7H2O
5.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
答: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突跃范围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
相差的大小有关。电位差△E 较大,突跃较长,一般讲,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大
于 0.20V 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定,△E 值大于 0.40V 时,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
剂(当然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