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试题(判断题)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一、名词解释1、诱导反应2、自身指示剂3、氧化还原指示剂4、标准电极电位5、条件电极电位二、填空题1、半反应:CrO72- + 14H+ + 6e 2Cr3+ + 7H2O 的能斯特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半反应:I2+2e2I- E°I2/I- =0.54VS4O62-+2e = 2S2O32- E°S4O62-/ S2O32 -=0.09V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还原法是以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4、氧化还原滴定根据标准溶液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法等。
5、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采用_________法配制。
6、电极电位与溶液中_______的定量关系,可由能斯特方程式表示。
7、氧化还原电对是由物质的________型及其对应______型构成的整体。
8、电对氧化能力的强弱是由其______________来衡量。
9、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电位E°2H+/H2=_______。
10、E°值为正,表示电对的氧化型氧化能力比H+_____。
11、能斯特方程式中,纯金属、固体、溶剂的浓度为常数=_____。
12、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是电对电位值____的氧化型可氧化电对电位值_____的还原型。
13、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值相差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越____,反应进行越完全。
14、配制硫酸亚铁铵溶液时,滴加几滴硫酸,其目的是防止硫酸亚铁铵___________。
15、碘滴定法是利用______作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还原性物质的方法。
16、对于n1= n2=1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当K=_______就可以满足滴定分析允许误差0.1%的要求。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第7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Fe3+/Fe2+电对的电极电位升高和()因素无关。
(A)溶液离子强度的改变使Fe3+活度系数增加(B)温度升高(C)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D)Fe2+的浓度降低2.二苯胺磺酸钠是K2Cr2O7滴定Fe2+的常用指示剂,它属于()(A)自身指示剂(B)氧化还原指示剂(C)特殊指示剂(D)其他指示剂3.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滴定开始前(B)滴定开始后(C)滴定至近终点时(D)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4.在间接碘量法中,若滴定开始前加入淀粉指示剂,测定结果将()(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确定5.()是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较为常用的基准物。
(A)升华碘(B)KIO3 (C)K2Cr2O7(D)KBrO36.用草酸钠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开始反应速度慢,稍后,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这是()起催化作用。
(A)氢离子(B)MnO4-(C)Mn2+(D)CO27. KMnO4滴定所需的介质是()(A)硫酸(B)盐酸(C)磷酸(D)硝酸8.在间接碘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边滴定边快速摇动(B)加入过量KI,并在室温和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滴定(C)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D)滴定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指示剂 .9.间接碘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测定,若酸度大高,将会( )(A)反应不定量(B)I2 易挥发(C)终点不明显(D)I- 被氧化,Na2S2O3被分解10.下列测定中,需要加热的有( )(A)KMnO4溶液滴定H2O2(B)KMnO4溶液滴定H2C2O4(C)银量法测定水中氯(D)碘量法测定CuSO411.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C)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D)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滴定12. Ox-Red 电对,25℃时条件电位( ) 等于(C)A. B.C. D.13. 某HCl溶液中c Fe(III)=c Fe(Ⅱ)=1mol∙L-1,则此溶液中铁电对的条件电位为(D)A. =B. =C. =D. =14. 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3+/ F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D)A. 稀H2SO4B. HClC. NH4FD. 邻二氮菲15. Fe3+与Sn2+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 )为(B)已知:= 0.70 V,= 0.14 VA. B.C. D.16. 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使反应进行完全(反应程度>99.9%),必要条件为(B)A. B.C. D.17. 对于n1= 1,n2= 2,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达到99.9% 时的必要条件为(C)A. 0.15VB. 0.18VC. 0.27VD. 0.36V18. 为使反应2A+ + 3B4+ = 2A4+ + 3B2+ 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B)A. 0.18VB. 0.15VC. 0.12VD. 0.1V19.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的计算公式为(B)A. B.C. D.20.反应2A++ 3B4+→2A4++3B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D)A. B.C. D. (D)21.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对称的是(A)A. 2Fe3++ Sn2+= Sn4++ 2Fe2+B. MnO4-+ 5Fe2++ 8H+= Mn2++ 5Fe3++ 4H2OC. Cr2O72-+ 5Fe2++ 14H+-= 2Cr3++ 5Fe3++ 7H2OD. Ce4++ Fe2+= Ce3++ Fe3+22. 用0.02 mol∙L-1KMnO4溶液滴定0.1 mol∙L-1Fe2+ 溶液和用0.002 mol∙L-1KMnO4溶液滴定0.01 mol∙L-1Fe2+ 溶液时这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是(C)A. 前者>后者B. 前者<后者C. 一样大D. 缺电位值,无法判断23. 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50% 时的电位是(A)已知:= 1.44 V, = 0.68 V]A. 0.68 VB. 0.86 VC. 1.06 VD. 1.44 V24. 用Ce4+滴定Fe2+,当体系电位为1.44 V时,滴定分数为(C)已知:=1.44 V,=0.68 VA. 0B. 50%C. 100%D. 200%25. 溴酸盐法测定苯酚的反应如下:BrO3-+ 5Br-+ 6H+→3Br2+ 3H2OBr2+ 2I-→2Br-+ I2I2+ 2S2O32-→2I-+ S4O62-在此测定中,苯酚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A. 1:2B. 1:3C. 1:4D. 1:626. 配制Fe2+ 标准溶液时,为防止Fe2+ 被氧化,应加入(B)A. H3PO4B. HClC. HFD. 金属铁27. 已知在1 mol·L-1 HCl中=1.00V,= 0.68 V。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第一节氧化还原平衡1 对Ox-Red 电对, 25℃时条件电位(Eө') 等于(D )(A) Eө+ 0059.lgnaaOxRed(B) Eө+ 0059.lgnccOxRed(C) Eө+ 0059.lgnaaγγOx OxRed Red⋅⋅(D) Eө + 0059.lgnaaγγOx RedRed Ox⋅⋅2 为降低某电对的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氧化)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若要增加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还原)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3. MnO4-/Mn2+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的关系是( B )(A) Eө'= Eө -0.047pH (B) Eө'= Eө -0.094pH(C) Eө'= Eө -0.12pH (D) Eө'= Eө -0.47pH4. 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 B )(Eө (Fe3+/Fe2+)= 0.77 V, Eө (Sn4+/Sn2+)= 0.15 V)(A) (0.77-0.15)/0.059 (B) 2×(0.77-0.15)/0.059(C) 3×(0.77-0.15)/0.059 (D) 2×(0.15-0.77)/0.0595.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2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 B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6 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 和2, 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 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C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7. 欲以氧化剂O T滴定还原剂Rx, O T+n1e=R T Ox=Rx-n2e,设n1=n2=1,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99.9%,两个半反应的标准电位的最小差值应为( B )(A) 0.177V (B) 0.354V (C) 0.118V (D) 0.236V8. 下列现象各是什么反应?(填A,B,C,D)(1) MnO4-滴定Fe2+时, Cl-的氧化被加快_______D_________(2) MnO4-滴定C2O42-时, 速度由慢到快_______B _________(3) Ag+存在时, Mn2+氧化成MnO4-_______ A _________(4) PbSO4沉淀随H2SO4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_______ C _________(A) 催化反应(B) 自动催化反应(C) 副反应(D) 诱导反应9. 用Ce4+滴定Fe2+,当体系电位为0.68V时, 滴定分数为( B )[Eө' (Ce4+/Ce3+)=1.44V,Eө' (Fe3+/Fe2+)=0.68V](A) 0 (B) 50% (C) 100% (D) 200%10. 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50% 时的电位是( A )[已知Eө' (Ce4+/Ce3+)= 1.44 V, Eө' (Fe3+/Fe2+)= 0.68 V](A) 0.68 V (B) 1.44 V(C) 1.06 V (D) 0.86 V11. 用K2Cr2O7滴定Fe2+, 在化学计量点时, 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 )(A) [Fe3+] = [Cr3+], [Fe2+] = [Cr2O72-](B) 3[Fe3+] = [Cr3+], [Fe2+] = 6[Cr2O72-](C) [Fe3+] = 3[Cr3+], [Fe2+] = 6[Cr2O72-](D) [Fe3+] = 3[Cr3+], 6[Fe2+] = [Cr2O72-]12. 已知在1 mol/L HCl溶液中Eө' (Fe3+/Fe2+)=0.68 V, Eө' (Sn4+/Sn2+)=0.14 V。
氧化还原滴定试题

氧化还原滴定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为基础的滴定方法。
2、任一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越高,则此电对的氧化型的能力越强。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有、、、。
4、高锰酸钾法用作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一般都在性溶液中进行,以为指示剂进行滴定。
5、高锰酸钾法在强酸性溶液的半反应式:。
6、欲配制KMnO4、K2Cr2O7等标准溶液, 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_____________,标定时选用的基准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7、重铬酸钾法是以为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本方法总是在________性溶液中与还原剂作用。
8、以氯化亚锡-氯化汞-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SnCl2的用量应,如其用量适当,加入HgCl2后,溶液中出现沉淀。
9、以三氯化钛-重铬酸钾法测铁含量时,用TiCl3还原Fe3+的指示剂是,Fe3+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TiCl3使溶液呈色。
10、碘量法是利用的氧化性和的还原性测定物质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50分。
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前的括号中。
)【】1、条件电极电位是指( )A.标准电极电位B.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等于1mol/L时的电极电位C.在特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总浓度均为1mol/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D.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比率等于1时的电极电位【】2、从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的正确说法是()A、电对的还原态可以还原电位比它低的另一电对的氧化态B、电对的电位越低,其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C、某电对的氧化态可以氧化电位较它低的另一电对的还原态D、电对的电位越高,其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3、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A、能说明反应的速度B、能说明反应的完全程度C、能说明反应的条件D、能说明反应的历程【】4、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对于1:1类型的反应,要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终点,一般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准电位的差值至少为()。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 题1. 判断题(1)KMnO 4法应在酸性溶液中滴定,调节酸度只能用H 2SO 4。
( )(2)KMnO 4滴定Fe 2+,化学计量点在突跃范围的中点。
( )(3)氧化还原指示剂只能用于K 2Cr 2O 7法,不能用于KMnO 4法。
( )(4)某氧化还原滴定,化学计量点时电势为0.94V ,那么选择变色点电势为0.94V 的氧化还原指示剂是合适的。
( )(5)K 2Cr 2O 7法测铁,终点为蓝紫色,此色是二苯胺磺酸钠氧化态色与Cr 3+之色的混合色。
( )(6)条件电极电势'O ϕ是随溶液条件而异的标准电极电势。
( )(7)碘量法可以在弱酸性、中性或弱减性溶液中进行,但不宜在强碱性溶液中进行。
( ) (×,×,×,√,√,√,√)2. 选择题(1)某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 ) A. 1)HIn ('p ±O K B. 1)In (±O ϕC. 1)In ('±O ϕD. n /V 0592.0)In ('±O ϕ(2)对称性氧化还原滴定反应,n 1=n 2=1时,对反应平衡常数的要求是 ( ) A. 610'≥O K B. 6'≥O K C. 8'≥O K D. 810'≥O K(3)KMnO 4法测定H 2O 2,为加速反应,可 ( )A. 加热B. 增大浓度C. 加Mn 2+D. 开始多加KMnO 4(4)Na 2C 2O 4标定KMnO 4,温度控制75~85℃温度,过高则 ( )A. 生成MnO 2B. H 2C 2O 2分解C. 反应太快D. 终点不明显(5)K 2Cr 2O 7法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其酸为 ( )A. 只能用HNO 3B. 只能用HClC. 只能用H 2SO 4D. HCl 、H 2SO 4(6)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A. 滴定开始时B. 滴定接近终点时C. 标准溶液滴定至50%时D. 任何时候都可以(D,A,C,B,D,B)3. 填空题(1)KMnO4法不能用HCl调节酸度的原因是①。
氧化还原滴定法_真题-无答案

氧化还原滴定法(总分121,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重铬酸钾滴定Fe2+,若选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需在硫酸混酸介质中进行,是为了( )A. 避免诱导反应的发生B. 使指示剂的变色点的电位处在滴定体系的电位突跃范围内C. 终点易于观察D. 兼有B和C的作用2. 在用K2Cr2O7标定Na2S2O3时,由于KI与K2Cr2O7反应较慢,为了使反应能进行完全,下列哪种措施是不正确的?( )A. 增加KI的量B. 适当增加酸度C. 使反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D. 加热3. 淀粉是一种( )指示剂。
A. 自身B. 氧化还原型C. 专属D. 金属4. 下列有关淀粉指示剂的应用常识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指示剂以直链的为好B. 为了使淀粉溶液能较长时间保留,需加入少量碘化汞C. 淀粉与碘形成黄色物质,必须要有离子存在D. 为了使反应颜色变化明显,溶液要加热5. 以下哪个测定过程是采用返滴定的方式?( )A. KMnO4法测定石灰石中CaO含量B. K2Cr2O7法测定铁矿中Fe2O3含量C. KBrO3法测定苯酚的纯度D. 碘量法测定H2O2的含量6. 重铬酸钾法测铁实验中,用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生成的Hg2Cl2沉淀应是( )。
A. 黑色沉淀B. 灰色沉淀C. 絮状沉淀D. 白色丝状沉淀7. 的KMn2O4标准溶液滴定25.00mLH2O2溶液,耗去KMn2O4标准滴定溶液25.00mL,则每毫升H2O2溶液含H2O2[M(H202)=34.02g/mol]的质量(mg)为( )。
8. 用0.0200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0.1000mol/L Fe2+溶液的电位滴定突跃为0.86~1.47V。
用0.04000mol/L KMnO4溶液滴定0.2000mol/L Fe2+溶液的电位滴定突跃为( )。
A. 0.68~1.51VB. 0.76~1.57VC. 0.96~1.37VD. 0.86~1.47V9. 间接碘量法(即滴定碘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分析化学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分析化学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1.对氧化还原反应来说,只要满足lgK`≥3(n1+n2)的条件,该反应就能用于滴定分析。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 2.淀粉指示剂在弱酸性溶液中使用时,其灵敏度最低。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 3、用Na2C2O4标准溶液标定KMnO4溶液时,滴定产物Mn2+具有催化作用,能使该反应速率加快。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 4、KMnO4法常用HNO3调节溶液的酸度。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 5.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两电对条件电位的差值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就越大。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 6.间接碘量法不能在强酸溶液中滴定的原因之一是Na2S2O3易分解。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 7.标定碘液可用Na2S2O3作基准物质。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 8.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能说明反应完全程度。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 1、用KMnO4溶液滴定Na2C2O4溶液应先慢后快,主要是由于()使反应速率加快。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生成Mn2+起催化作用)10. 2. 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和()。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I2易挥发;I-在酸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11. 3、在高锰酸钾法中,用()酸调节溶液酸性以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硫)12. 4、已知lgKZnY=16.50, pH=10.0时,lgαY(H)= 0.45,lgαZn(OH)=2.40,则ZnY条件稳定常数lgK`ZnY= ()。
章节考核 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法一、选择题1、在酸性条件下,KIO 3可将Mn 2+氧化成MnO 4-。
现欲用此反应测定NiSO 4中的微量Mn 2+,参比溶液应选: A.蒸馏水; B.试剂空白; C.加KIO 3的试液; D .不加KIO 3的试液2、以0.01000mol ⋅L -1K 2Cr 2O 7溶液滴定25.00mLFe 2+溶液,消耗K 2Cr 2O 7溶液25.00mL 。
每毫升Fe 2+溶液含铁(M Fe =55.85g ⋅mol -1)为:A.0.3351mg;B.0.5585mg;C.1.676mg;D.3.351mg3、已知E Cu Cu 2++/(0.159V),E I I 2/2-(0.545V),按理是I 2氧化Cu +,但在碘量法测Cu 2+中,Cu 2+能氧化I -为I 2,是由于:A.生成CuI 沉淀,[I -]减少,E I I 2/2-降低;B.生成CuI 沉淀,[Cu +]减少,E Cu Cu 2++/增大;C.生成CuI 沉淀,[I -]减少,E Cu Cu 2++/增大;D.生成CuI 沉淀,[Cu +]减少,E I I 2/2-降低4、下面有关配制、标定KMnO 4标准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标定前需加热煮沸一定时间或放置数天;B.溶液必须用滤纸过滤除去MnO 2;C.必须保存在棕色瓶中;D.滴定时KMnO 4溶液必须装在酸式滴定管中5、KMnO 4滴定H 2O 2开始时反应速率很慢,为了加快反应速率,采用的合适措施是:A.加热试液;B.增大酸度;C.增加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D.在试液中加入MnSO46、用KMnO4测定铁时,若在HCl介质中,其结果将:A.准确;B.偏低;C.偏高;D.难确定7、在用K 2Cr2O7测定铁的过程中,采用二苯胺磺酸钠做指示剂(EIn=0.86V),如果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前,没有加入H3PO4,则测定结果:A.偏高;B.偏低;C.时高时低;D.正确8、0.01mol⋅L-1K2CrO4溶液与AgBr(K sp=4⨯10-13)和Ag2CrO4(K sp=2⨯10-12)固体处于平衡时,溶液中[Br-](单位:mol⋅L-1)为:A.4⨯10-13;B.2⨯10-3;C.3⨯10-8;D.4.3⨯10-79、对于n1=n2=1型的可逆对称氧化还原反应,如使反应能用于滴定分析,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差必须大于:A.0.35V;B.1.0V;C.0.2V;D.0.1V10、在HCl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Fe2+时,需加入MnSO4,其主要作用是:A.加快反应速率;B.防止诱导效应合Cl-氧化;C.阻止MnO2生成;D.防止KMnO4分解11、KMnO4滴定H2O2,开始时KMnO4裉色很慢,后来逐渐变快,其原因是:A.滴定过程中消耗H+使反应速率加快;B.滴定过程中产生H+使反应速率加快;C.反应产生Mn2+它是KMnO4与H2O2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产生O2使反应速率加快12、在K2Cr2O7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时,把铁还原为Fe2+,应选用的还原剂是:A.Na2WO3;B.SnCl2;C.KI:D.Na2S13、当物质的基本单元表示为下列型式时,它们分别与碘(I2)溶液反应的产物如括号内所示,下列物质与I2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A.Na2S2O3(Na2S4O6+NaI);B.Na3AsO3,(Na3AsO4+NaI);C.H2S(S↓+HI);D.HCHO,HCOONa+NaI14、用K2Cr2O7做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时,以下操作是不恰当的是:A.加入过量的KI;B.加入过量的HCl;C.经放置一定时间后再稀释;D.加酸后不放置即稀释15、KMnO4滴定H2O2,开始时KMnO4裉色很慢,后来逐渐变快,其原因是:A.滴定过程中消耗H+使反应速率加快;B.滴定过程中产生H+使反应速率加快;C.反应产生Mn2+它是KMnO4与H2O2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产生O2使反应速率加快16、在用K2Cr2O7滴定Na2S2O3时,KI与K2Cr2O7反应较慢,为了使反应进行完全,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增加KI的量B.溶液在暗处放置5minC.使反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D.加热17、使用重铬酸钾法测铁时,测定前先要在铁盐溶液中滴加适量的Sn2+溶液,其目的是A.防止Fe2+被氧化B.作为指示剂C.还原Fe3+D.作为催化剂18、下列不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是:A.配位效应;B.沉淀效应;C.溶液离子强度;D.氧化型浓度19、反应:n 2Ox 1+n 1Red 2n 1Ox 2+n 2Red 1,若n 1=1,n 2=2,要使化学计量点反应时完全程度≥99.9%,反应平衡常数K':A.≥109;B.≥106;C.≥103;D.≥1012二、多选题1、重铬酸钾法测定铁时,用HgCl 2除去过量SnCl 2的反应条件是: A.室温下进行;B.在热溶液中进行;C.HgCl 2浓度要大,加入速度要快;D.HgCl 2浓度要稀,加入速度要慢三、填空题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描述了滴定过程中电对电位的变化规律性,滴定突跃的大小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__________有关,它们相差越大,电位突跃范围越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滴定法试题(判断题)1. 定量分析过程大致分为:取样;试样的储存、分解与制备;消除干扰;分析测定;计算分析结果等五个步骤。
(√ )2.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 )3. 高锰酸钾滴定草酸时,高锰酸钾的颜色消失由快到慢。
(×)4. 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反应中两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的差。
(√)5. K2Cr2O7可在HCl介质中测定铁矿中Fe的含量(√)。
6. 氧化还原滴定中,溶液pH值越大越好(×)7. 氧化还原指示剂必须是氧化剂或还原剂(×)。
8. 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Fe3+/Fe 2+电对的条件电势将升高(×)。
9. 氧化还原滴定法适用于具有氧化还原物质的滴定分析(√)。
10. 利用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1.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是由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标准电极电位的决定的(×)。
12. 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等于1mol.L-1 时的电极电位,称为标准电位。
它是一个常数,不随温度而变化。
(√)13. 在歧化反应中,有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有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 )14.由于EΘAg+/Ag > E ΘC u2+/Cu,故Ag的氧化性比Cu强。
(×)15. 电极的EΘ值越大,表明其氧化态越容易得到电子,是越强的氧化剂。
(√)16. 标准氢电极的电势为零,是实际测定的结果。
(×)17. 氧化数在数值上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18. 氧化数发生改变的物质不是还原剂就是氧化剂(×)。
19. 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
20. 两根银丝分别插入盛有0.1 mol ·L-1和 1 mol ·L-1 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且用盐桥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连接起来,便可组成一个原电池(√)。
21. 对电极反应S2O82-+2e2SO42-来说,S2O82-是氧化剂被还原,SO42-是还原剂被氧化×)。
22. 金属铁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Cu2+,因而FeCl3溶液不能与金属铜反应(×)23. 电极电势表中所列的电极电势值就是相应电极双电层的电势差(×)。
24. 电极电势大的氧化态物质氧化能力大,其还原态物质还原能力小(√)。
25. 在一定温度下,电动势E只取决于原电池的两个电极,而与电池中各物质的浓度无关(√)。
26.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两电对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决定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大小(×)。
27. 改变氧化还原反应条件使电对的电极电势增大,就可以使氧化还原反应按正反应方向进行(×)。
28. 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发生标准电极电势高的氧化态被还原的反应(× )。
29. 由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而成的原电池,正极总是标准电极电势高的氧化还原电对(×)。
30. 对于一个反应物与生成物都确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于写法不同,反应转移的电子数Z不同,则按能斯特方程计算而得的电极电势的值也不同(×)。
31. 电对MnO4-/Mn2+和Cr2O7/Cr 3+的电极电势随着溶液pH值减小而增大(√)。
32. 电池电动势等于发生氧化反应电极的电极电势减去发生还原反应电极的电极电势(× )。
33. 对于电池反应Cu2+ + Zn = Cu + Zn 2+,增加系统Cu2+的浓度必将使电池的电动势增大,根据电动势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可知,电池反应的K 也必将增大(× )。
34. 若氧化还原反应两电对转移电子的数目不等,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必定与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相等(√ )。
35. 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氧化剂,若它们都能被某一还原剂还原,一般说来,电极电势差值越大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越先反应,反应也进行得越完全(√)。
3+ +36. 在25℃时(-)Fe | Fe 3+(c 1)|| Ag+(c 2)|Ag(+)电池中,已知电池电动势为E,若在Ag+离子溶液中加入少量浓氨水,则电池的电动势降低(√)。
37. 条件电极电势是考虑溶液中存在副反应及离子强度影响之后的实际电极电势(√)。
38. 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电势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电对的电势差,而与溶液的浓度几乎无关(√)。
39. 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
40. 用基准试剂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需将溶液加热至75 ~85℃进行滴定,41. 若超过此温度,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
42. 溶液的酸度越高,KMnO4氧化草酸钠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所以用基准草酸钠标定KMnO4 溶液时,溶液的酸度越高越好(× )。
43. 用于重铬酸钾法中的酸性介质只能是硫酸,而不能用盐酸(× )。
44. 碘量法要求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
45. 反应H2+Cl2=2HCl没有发生电子转移,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6. 标准电极电位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位(√ )。
47. E0Br2/Br->E0I2/I-,所以Br2能氧化I2(×)。
48. 氧化还原指示剂一定是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
49. 氧化还原滴定是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标准溶液的滴定方法(√)。
50. 在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51. KMnO4 溶液作为滴定剂时,必须装在棕色酸式滴定管中。
(√ )52. 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
(╳ )53. 用基准试剂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需将溶液加热至75 ~85℃进行滴定,若超过此温度,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 )54. 溶液的酸度越高,KMnO4 氧化草酸钠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所以用基准草酸钠标定KMnO4 溶液时,溶液的酸度越高越好。
(╳ )55.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碘时,应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56.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 时,需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57. 用于重铬酸钾法中的酸性介质只能是硫酸,而不能用盐酸。
(╳)58. 重铬酸钾法要求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59. 碘量法要求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60. 在碘量法中使用碘量瓶可以防止碘的挥发。
(√)61. 以滴定反应时自身颜色变化为指示剂的物质称为自身指示剂(√)62. 重铬酸钾是比高锰酸钾更强的一种氧化剂,它可以在盐酸介质中进行。
(╳ )63. 分析磷时用的抗坏血酸可提前配制,不需现用现配。
(╳ )64. 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都仍在继续进行。
(√ )65. 过氧化氢即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 )66.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67.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电子在两个电√之间的转移过程。
(√ )68. 标准电极电位是指25℃有关离子活度为0.1mol/L ,以氢电极点位为零测得的相对点位。
(╳ )70.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在于得失电子数目。
(√ )70. 同一种反应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时,其产物的价态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 )71. 在浓碱溶液中MnO4-可以被OH-还原为MnO42-。
(√ )72. 氧化还原滴定中,溶液pH 值越大越好。
(╳ )73. 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Fe 3+/Fe 2+电√的条件电势升高。
(╳ )74. 氧化还原指示剂必须是氧化剂或还原剂。
(╳ )75. K 2Cr2O7 可在HCl 介质中测定铁矿中Fe 的含量。
(√ )76. 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等于1mol/L 时的电极电位,称为标准电位。
它是一个常数,不随温度而变化。
(╳ )77. K 2Cr2O7 法测定铁矿中Fe 的含量时加入磷酸可增大滴定的突跃范围。
(√ )78. 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KMnO4 是基准物质。
(╳ )79. 用间接法配制Na2S2O3 标准溶液,要加入少量的NaOH以维持Na2S2O3溶液的微碱性。
(╳ )80.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
(√ )8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两电对的E0值相差越大,则反应进行得越快。
(√ )32.高锰酸钾法一般都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
(√ )83.条件电极电势值的大小,说明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氧化还原电√的实际氧化还原能力。
(√ )84. 同一物质在同一反应中可能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可能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 )85.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两电对的E0值相差越大,则反应进行得越快。
(╳ )36. 含有最高价态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87. 碘量法可以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使用。
(╳)88.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89. 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90. 影响反应方向的主要因素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溶液的酸度、生成配合物或沉淀等。
(√ )91.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其它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
(√)92.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试样时,最好在碘量瓶中进行,并应避免阳光照射,为减少与空气接触,滴定时不宜过度摇动。
(√)93.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94. 在滴定时,KMnO4 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95.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是由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标准电极电位的决定的。
(╳ )96. 铁能置换铜离子,因此铜片不可能溶解于三氯化铁的溶液中。
(╳ )97. 碘量法是利用碘的氧化性和碘离子的还原性进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
(√)98. 由于KMnO4 性质稳定,可作基准物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 )99. 原电池:Pt|Fe 2+,Fe 3+‖Ce4+,Ce3+|Pt 表明是进行了下列反应:Ce4+ + Fe2+== Ce3+ + Fe3+(√ )100. 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溶液的酸度过低,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101.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在于得失电子数目。
(√)102. 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103. 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CuS)没有还原性。
(╳)104. 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可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105. 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106. 在反应Li 2NH+H2 LiNH2+LiH 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